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8-30 15:12
鄌郚总编

华语网络文学鼻祖网站“榕树下”被传关闭

    华语网络文学鼻祖网站“榕树下”被传关闭,安妮宝贝、宁财神都曾是其写手
    原创 封面新闻 2020-08-28 12:36:48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8月28日,有消息称,华语网文网站界鼻祖“榕树下”正式关闭了服务器。作家王湛在他的微博发文称,“榕树下死了,享年23岁。榕树下,这个华语网络文学的鼻祖网站,于2020年8月25日,正式关闭服务器,成为了网络文学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时偶尔回忆起的一缕青烟。”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网文网站,是国内最早、名气甚大的文学类网站之一,使好多爱好文学的人好梦成真。将“榕树下”称为华语网络文学网站鼻祖,一点也不为过。
    该消息传出,引发很多人关注。在网络上搜索“榕树下”,关于其现状衰落的原因讨论,非常热烈。
    华语网络文学鼻祖网站“榕树下”被传关闭,安妮宝贝、宁财神都曾是其写手华语网络文学鼻祖网站“榕树下”被传关闭,安妮宝贝、宁财神都曾是其写手
    封面新闻记者发现,目前榕树下的官方网站仍然可以打开,但二级内页均显示信息为:“全站系统升级中,暂时不可访问,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在百度收录的词条中,网站下方也有“该页面因站点更换网址或服务不稳定等原因可能无法正常访问”的提示。
    当试图注册新用户时,已经无法注册,弹出来的信息为:“亲爱的榕树下用户:你们好!我们将从2017-6-3开始起进行硬件和数据库重建和迁移,这次网站底层维护时间较长,在此期间网站不能登录。对此我们深表抱歉,但是这次升级非常重要,敬请作者和读者理解。如果您是作者,请提前保存存稿,避免遗失。如您需进行其他相关操作,建议维护结束后再尝试。如有其他疑问,欢迎联系客服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配合。“
    封面新闻记者按照上面显示的客服电话打过去。当询问“榕树下是否彻底关闭?”客服的人工回复是,不清楚情况, “等核实后再回复你。”
    对于很多习惯刷小视频的年轻一代来说,或许“榕树下”是比较陌生的名字。但对于很多喜爱文学、热衷阅读的80后,“榕树下”曾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网站。
    1997年下半年,诞生了两个都被收购且能活到现在的网站:“猫扑”、“榕树下”。此后,盛大文学、红袖添香,以及天涯社区、凯迪社区、西祠胡同等等相继出现。每天有大量的文学青年,在这些网络社区上发表文章,寻找知音,渴望找到实现文学梦的路径。
    华语网络文学鼻祖网站“榕树下”被传关闭,安妮宝贝、宁财神都曾是其写手
    “榕树下”作为中国互联网文学的活化石,成就了一大批中国第一代网络作家。包括韩寒、蔡骏、安妮宝贝、李寻欢、邢育森、今何在、燕垒生、宁财神、饶雪漫、慕容雪村、步非烟、沧月等人。其中,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号称榕树下“三驾马车”。他们和安妮宝贝共同被称为“榕树下”四大写手。
    “榕树下”还曾多次举办网络文学大赛,余华、苏童、王安忆、王朔、阿城、陈村、麦家、邱华栋、李敬泽、高群书、马原、陆川等名家均曾出任大赛评委,在当时的文化界还引发了以“榕树下”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现象的全国大讨论。
    本世纪初,李寻欢凭借《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一举成名。其小说几乎被所有中文互联网转载。李寻欢放言,“当时2000万网民,我相信1500万都看过我的小说”。当时的李寻欢,如日中天。后期,李寻欢以作品《粉墨谢场》宣布退出文学创作,慢慢离开了榕树下。之后,李寻欢用回本名路金波,开始了出版商生涯,出版了大量畅销书。
    宁财神,从上世纪末混迹于各种BBS,天涯社区,榕树下,到本世纪初期渐渐转型做了金牌编剧。当年混迹于天涯及榕树下等地时,宁财神号称网上“第一幽默才子”,更被封为天涯社区文学版的“男一号”。当时宁财神的作品主要有《缘分的天空》《假装纯情》《无数次亲密接触》等。离开“榕树下”之后,宁财神主要从事编剧工作。作品有家喻户晓的《武林外传》《龙门镖局》等。
    邢育森早期成名作有《网上自有颜如玉》《活得像个人样》等。后期,邢育森渐渐转向编剧行业。作品主要有《家有儿女》《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等。
    安妮宝贝早期在榕树下文学作品风格比较独特鲜明,以颓废、伤感,短句,对城市人群内心阴暗与孤独的探索描写为主。其早期作品《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等,皆是非常知名的作品。2014年,安妮宝贝宣布将笔名改为庆山。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学课堂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0-08-30 15:17
鄌郚总编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说起网络文学,创办于1997年的中文原创作品网站“榕树下”堪称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它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让一大批热爱文学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学梦,见证了包括饶雪漫、安妮宝贝等知名作家的诞生,还一度在文化界引发了以“榕树下”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现象的全国大讨论。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当年榕树下”网络文学20年回顾讲坛现场。
    12月1日晚,上海陕西北路网文讲坛第11期邀请到了“榕树下”网站创始人、首任CEO朱威廉,上海网络作协会长、“榕树下”首任艺术总监陈村,以及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网文新观察》编辑部主任李强,以“当年榕树下——网络文学20周年回顾”为主题,对曾经红极一时的“榕树下”以及当今中国网络文学展开了丰富的讨论。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网文新观察》编辑部主任李强。
    网络文学最纯粹的梦想宝地
    “榕树下”当年的鼎盛是现在的我们所难以想象的。在上网人数只有数百万、近千万的上世纪90年代,“榕树下”每天都能收到近5000篇投稿。其读者从工人、教师,到白领、公务员,涵盖60后、70后、80后三个非常大的群体。作为创始人的朱威廉骄傲地说:“当时可能新浪和搜狐都不如我们的点击量。那些偏远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如果写的文章被榕树下采用了,那比登上其他刊物要有荣光得多。”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榕树下”网站创始人、首任CEO朱威廉。
    回想创办“榕树下”的初衷,朱威廉明确表示:“我做的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倡导“生活·感受·随想”。朱威廉想让平凡人执起笔来,在书写生活、抒发情怀的同时,也能传达人文精神,传达力量。“榕树下”网站曾独家刊载癌症患者陆幼青《死亡日记》、艾滋病人黎家明的《艾滋手记》,在当时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索。
    “榕树下”的创办也不以营利为目的。1994年,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就在那一年,朱威廉从美国留学归来创业。在挣下一大笔钱后,朱威廉带着一份人文情怀,开始创办“榕树下”。朱威廉自嘲道:“少年得志赚的钱,都被榕树下弄没了。”2000年,朱威廉个人出资近百万,按字数购买了作家的版权后再将他们的作品搬上网站。
    曾作为职员的陈村也对“榕树下”当年的巨大投入表示了肯定:“最鼎盛的时期,我们在北上广和重庆有四家公司,有最顶级的办公楼,120多名员工。我一个月的工资就够我买三平方米的房子。”
    “如果我当年把钱用来买别墅,也许现在已经有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身价了。但我觉得也许有所得就会有所失吧,如果使命召唤我做一名落魄的文学青年,那我就履行我的使命。”对于当年为“榕树下”做出的牺牲,朱威廉丝毫不觉得后悔。
    谈到“榕树下”的式微,李强用了“悲壮”二字来形容。
    上世纪90年代的确是互联网发展的春天,到处都是关于互联网的想象。而“榕树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9?11”事件的发生。当时,“榕树下”正处于融资阶段,而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倒塌,对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可谓沉重一击,也完全切断了“榕树下”的后路。朱威廉表示:“如果当时处于现在这样一个平顺的互联网发展时代,榕树下很容易被融资介入,能很快资本化、市场化,迎来商机。但当时所有路都绝了。”
    另一方面,现在网络文学所广泛采用的付费模式,在当年的互联网发展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榕树下”也曾探讨过阅读收费的问题,但“当时要收网民的一块钱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发红包就能解决的问题,当时必须得去邮局寄,没人愿意那么干。”
    这样看来,“榕树下”的没落,也许正是因为它出现得太早;但也正是因为它的“生不逢时”,使它成为网络文学最纯粹的一方梦想宝地。
    流变中的文学形态与失落的人文精神
    聊到网络文学如今的发展,三位嘉宾各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曾经怀揣人文梦想创办“榕树下”的朱威廉来说,现在的网络文学是令人失望的。“我不喜欢这个时代。所有事情变得唾手可得,人文精神面临彻底丧失的危机。20年前好像黄粱一梦,眼睛一睁,整个社会变为成王败寇的社会,有钱就是王。在榕树下的时期,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梦想实现,平凡人都能执起笔来。而在今天,这一切烟消云散了。”
    陈村也坦言:“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络文学的初心,是不功利的,而是老子所说的那种赤子之心、婴儿的状态。但从今天来看,网络文学把文学做‘瘦’了。文学本来海纳百川,有文学批评、散文、诗歌、杂文、小说,但网络文学出于经营的原因,需要把文章写长。这导致类型文学一枝独秀。”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上海网络作协会长、“榕树下”首任艺术总监陈村。
    在付费阅读模式下,作品有免费试读阶段,这意味着作品字数在30到50万以上才能收费。因此,文学的商业化运行要求作品越写越长。李强长期从事网络文学前沿观察与“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的研究,他指出:“网络文学分为两个发展脉络,一个是文学青年的写作脉络,更多受到文学期刊的滋养和校园氛围的影响;另一个脉络则是时下我们看到的玄幻小说。”这两个脉络下的作者和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学青年对应的叫故事群众,他们的特点是喜欢看故事,与文学青年所钟爱的自由书写截然不同。因此,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类型多为长篇的故事小说。
    “但类型文学是有问题的。”陈村继续说道,“文学讲求创作,一旦出现类型,文学的模式就被固定了。我希望网络文学有一天能走出这种类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生产模式,使其他的文学门类也能继续生长。”
    但陈村也表示,文学是流变的。“也许历史就进展到了‘讲故事’这一步。倒过来讲,屈原会喜欢曹雪芹吗?”文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改变,会引起文体的改变。“人的本能就喜欢听故事,尽管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们今天至少能提供那么多故事。”
    而在李强看来,当今时代,很多事物都没有办法逃离资本运行的逻辑,若没有造血和再生产的功能,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除非自己贴钱,自娱自乐。但朱威廉对人文精神的一再强调也让他有所反思。“因此,我们现在聊文学,一方面要了解其商业逻辑和运作模式,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不能拿旧有的审美去套,套不上就一味批判;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群体的追求是多深层的。如今人们在网络上的自我表达不断膨胀甚至非理性,人文精神变得稀薄,这是我们现在需要直面的问题。”
    而谈到技术对文学的影响,比如机器人写作以及其带来的抄袭问题,李强认为:“机器可以替代的东西,永远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但依靠灵感和语言天分,以及渗透着人文精神的东西,都是不能被替代的。这就是手工作坊和大工厂的区别,前者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也会为当今的文学创作注入新的生机。“比如穿越小说中有一种新奇的穿越方式叫‘穿书’,主角在书本内外穿梭自如。这种穿越方式看起来毫无违和,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从一种状态跳跃到另一种状态也成了一种常态。类型小说中的这种探索其实很漂亮。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先锋。”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陕西北路网文讲坛由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局共同倡议,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乐敬文化传播承办,常设地址为陕西北路600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这里将长期为网络作家提供写作、交流、展演便利,成为他们的线下会客厅。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