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9-08 10:31
鄌郚总编

李瑞之丨 “寿光”考

    “寿光”考
    李瑞之
    在青州市和寿光市都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说“寿光”的得名来自青州城南云门山之巅的巨型“寿”字,在这一“寿”字雕造成功之后,它连续三天大放光明,在夜间可照百里,远在今寿光城的所在地都清晰可见其光芒,因此当地人才把他们的地方称作“寿光”。
    就连1960年编写的《寿光县志》也说:云门山(此山在今青州市境)巅,镂(漏:雕刻)一巨‘寿’,高可数仞,出自神仙之笔,夜烁金光,射寿境,故名“寿光”。
    传说的东西,大多为生拉硬拽、牵强附会,自不必采信,只可作为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而作为地方志的《寿光县志》,竟然也采用此说,未免有点不太靠谱。
    寿光县乃公元前148年由汉朝所置,而云门山的“寿”字则是明代衡王府掌司周全所书。因此,其中有无联系,已经不辩自明了。
    然而,寿光市之“寿光”的由来,历来确实有不同的版本,莫衷一是。
    康熙版《寿光县志》说,因“望皆平田息壤,无绝崖倒壑之观,此地人多长年,且其地滨海弥”,故名“寿光”。明嘉靖版《青州府志》也采用“人年长曰寿,土地平曰光,故名寿光”。此说,虽有些牵强附会,但似乎有据。不过,这“此地人多长年”,不知是从何处考证而来,甚是让人听而生疑。
    嘉庆版《寿光县志》说,《高士传》云:宣王猎于杜山(此山在今山东临淄县西),闾邱先生与长老十三人相与劳王曰:“欲得寿于王”。王曰:“死生有命,非寡人所得为也”。闾邱进曰:“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说苑》所载略同。汉置寿光县,隋置闾邱县,盖皆取此。
    关于这闾丘先生,在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所编《太平御览》之《逸民部 九》中记作:闾丘先生,齐人也。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于劳王,王赐父老不租,父老皆谢,先生独不拜。王曰:“少也?”赐无徭役。先生复独不拜。王曰:“父老幸劳之,故答以二赐。先生独不拜,何也?”闾丘曰:“闻王之来,望得寿、得福、得贵于大王也。”王曰:“死生有命,非寡人也;仓廪备灾,无以富先生;大官无阙,无以贵先生。”闾丘曰:“非所敢望,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赈乏以时,臣得富矣;令少敬长,臣得贵矣。”
    《寿光县志》说,“寿光之名,盖昉于齐宣王时,闾邱长老乞寿之辞”。此处的“闾邱长老”,即北宋李昉笔下的的“闾丘先生”。但是《寿光县志》使用了一个“盖”字,“盖”者,“大概”也,这足以说明编修者对于此典故的怀疑。
    有关闾丘先生的最早史料,见于三国魏晋嵇康的《高士传》:闾丘先生。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赐父老不租,先生独不谢,曰:“愿得寿、得富、得贵。夫选良吏,平法度,则臣得寿矣;赈之以时,则臣得富矣;令少敬长,则臣得贵矣。”
    嘉庆版《寿光县志》中所引用的《高士传》,应该就是嵇康的《高士传》。与嵇康同时代的皇甫谧的《高士传》中,未见关于闾邱(闾丘)先生的记载。
    所以,嘉庆版《寿光县志》中的“杜山”,就必定是李昉《太平御览》与嵇康《高士传》中的“社山”无疑。
    杜山,也就是社山,现名愚公山、路家山,位于古临淄城(现齐都村)西20多里的地方,直线距离现寿光城近100里,西汉时期的寿光城在今寿光城东北至少20里的地方,而且闾丘先生,按照最早的嵇康《高士传》的记载,必定是临淄社山(杜山人)。西汉政府,在设置州郡县名称的时候,似乎不应该借用一个既与寿光本地毫不相干,又与汉代朝廷毫不相干的人文典故。
    也就是说,“寿光”一名的得来,与“闾丘乞寿”无关。
    而后来在公元596年,闾邱县的得名,明显是后人不知“寿光县”名的真正由来,把它附会成了“闾丘乞寿”的缘故,既然设了“寿光县”,那就再在寿光县南设个“闾邱县”,来完美一下这个美丽的传说吧。不过,仅仅约10年之后,在大业初年,闾邱县就又被撤并归入了寿光县。这是不是古人有意纠正了用典的错误,也不得而知。
    其实,西汉设置寿光县的同时,还在寿光县的附近设置了个平寿县。平寿县故治在今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二县同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
    假如“寿光”是因闾邱长老乞寿而得名,那“平寿”又作何解释?
    更何况,如若“寿光”之名与“闾丘乞寿”有关,那也应该叫“乞寿”、“增寿”、“益寿”、“光寿”、“广寿”等等,反正这个“光”字不能在“寿”字之后。按照古汉语的表达习惯,宾语确实可以放在谓语之前,但是仅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是一条相当严格的定律,几乎没有例外。
    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 成公三年》),意为“微臣实在没有什么才能,这又敢怨谁呢?”。“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子罕》),意为“我敢欺骗谁呢?欺骗天吗?”
    、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或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时,代词作宾语,多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
    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 先进》),意为“我不知也”。“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许行》),意为“即使让小孩到市场上(买东西),也没有人欺骗他”。
    、宾语用代词“是”或“之”复指时,宾语以及代词“是”或“之”要放在动词之前。
    如:“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意为“姜氏有何厌?”。“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 先进》),意为“我以为你问别人呢,原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啊”。
    由此看来,这“寿光”万万不能解释为“光大其寿”之意。那又作何解释呢?
    其实,康熙版《寿光县志》已经给了我们最大的启示,不过,不能理解为“人年长曰寿,土地平曰光,故名寿光”罢了。
    《说文解字》中解释,“寿”:久也;“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因此,久久乃为寿,明亮则为光,无毛也是光。
    这下就好理解了。“寿光”之意是说,寿光这个地方是“常年杂草难生,一片荒芜,盐碱泛白”之地。
    那么,平寿县之“平寿”也就好解释了,是一个“长久以来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
    “寿光”与“平寿”的得名,正好符合了古代地名命名中以象形(物色、物象、物状)命名的原则。如《舆地纪胜》中所记的“丹霞坞”、《水经注》记载的“白涧溪,水有二源,合注一川,川石皓白,望同积雪,故以物色受名”、《洛水注》记载的“覆釜堆,盖以物象受名矣”。
    寿光市地处中纬度地带,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历年平均降水量593.8毫米,季节降水高度集中于夏季(6、7、8月)。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54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最多为2827.4小时(1968年),最少为2276.0小时(1964年)。年平均蒸发量1834.0毫米,最大年2531.8毫米,最少年1453.5毫米。滨海浅平洼地主要包括侯镇、原大家洼镇和道口、杨庄、卧铺乡的全部或大部,南河乡、台头的北部。地形部位低,海拔在4—7米之间。成土母质为海相沉积物与河流冲积物迭次相间。地下水埋深1—3米,矿化度较高。土壤为滨海盐土和滨海潮盐土。
    年降水量比年降雨量远远超出1200多毫米,必然使得寿光沿海低洼地带,富含盐碱的地下水常年不断地大量蒸腾上升,海水不断回渗,结果把地下的盐碱带到地面上来,使广袤的寿光大地常年泛着白色的光泽,作物难以生长,野草也自然稀疏。尽管在古代降水量大,但是在大的气候环境中,古寿光大地的植被绿化覆盖率也高不到哪儿去。过去每每提到寿光,首先令人想到的,也是令寿光当地人最头疼的,便是它的盐碱和荒芜。
    这样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使寿光有了得天独厚的制盐优势,成就了寿光悠久的制盐历史,也使寿光自古就成为了重要生活物资和战略物资--盐的重要产地。
    相传,远古时代黄帝的重臣,盐业开山鼻祖--夙沙氏,就出自寿光沿海的夙沙部落,是夙沙部落的首领,被称为盐圣,又被尊称为盐宗。
    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被封在齐地建邦立国。当时,齐国国势较弱,历代齐王就是依托发达的制盐业,另加垦田,逐步吞并周边小国,富甲一方,乃至称雄诸侯,建立霸业的。
    综上所言,闾丘乞寿的故事虽然美丽,但是与“寿光”一名的真正渊源相去甚远。“常年杂草难生,一片荒芜,盐碱泛白”,才是“寿光”之名的真正由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