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9-16 10:35
鄌郚总编

肖金光丨方山奇缘

    方山奇缘
    (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
    肖金光
    在昌乐县境内的方山脚下,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凤凰嘴,山前峪;八仙桌,仙人路;碌碡坑,老雕峪;山顶耸立‘拴马桩’,西坡有条‘西迎路’。”而“方山奇缘”的传说故事,就是发生在山前峪中。
    ——引子
    很早很早年间的一个初春时节。
    在方山西北的一条荒芜的官道上,步履蹒跚地走来了一对逃荒的爷孙。
    爷爷挑担前行,二只挑着的破旧箩筐里,盛放着一捆破烂的铺盖卷儿和锅碗瓢盆等家伙什儿。担子后面,紧跟着一个瘦弱的男孩,个头不高,看上去约摸着有十多岁的光景。料峭的寒风里,他紧紧挟裹着身上那件单薄的衣衫。
    “爷爷,前面的那座山就是方山吗?”男孩紧走几步,抬手指着不远处的那座大山问到。
    爷爷停下脚步,稍为喘了口气,“是的,那就是方山。”
    “那咱们到了方山还走吗?”男孩满眼期待地望着爷爷。
    “唉!那咱们到山上看看吧,但愿那山上能有咱爷孙俩的一块落脚之地!”爷爷叹了口气。
    “爷爷,听你说那方山里有宝,是真的吗?”春娃眨巴着眼睛,有些好奇地追问着。
    爷爷眯缝着那双昏花的老眼:“是真是假俺也不知道,俺只是前几年挑着西瓜来这一带换高粱时,听当地人说,当年那姜太公封都营丘,建立齐国时,曾上过方山,他看方山山势奇峻,气度不凡,说了一句‘此山有宝’,从那便流传了下来。”
    春娃认真地听着,亦有点半信半疑地点着头。看看天快响午了,爷孙两个继续朝方山踯躅走去。
    功夫不长,祖孙二人便来到了山根之下。循山坡小道来到半山腰上,往山前怀里望去,就见一片平展展的谷地呈现在他的眼前。谷地背靠山顶主峰,东依山岭余脉,一条清澈的溪水自东山坡上汩汩流下,淌过谷地,飞泻进那条西去的山沟里。老人走下山谷,见泥土松软,土质肥沃;他又沿小溪往上游走去,没过多远便来到了溪水的源头,却见溪水涌自一处状似凤凰嘴巴的石隙之中。
    这儿荒无人烟,看来不曾有人踏足此处,但泉水丰盈,谷地肥沃,适合垦荒种田。于是祖孙二人便选一避风朝阳之地,就近找来树木林棒搭建起了窝棚。从此以后,爷孙二人起早贪黑,除荆拔草,很快就在溪水之旁整出了一块平坦的土地来。
    清明过后,整畦翻土,挨过谷雨节气,老人就把从家乡带来的西瓜种子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种植下去。
    经过爷孙二人细心照料管理,夏天一到,瓜熟丰收,没成想挑到山外县城集市上一卖,深受当地人的欢迎。
    一晃八年的时光过去了,那年的冬天,爷爷偶感风寒,染疴日重,不久便撒手人寰,丢下了春娃孤零零一个人度日。
    却说第二年春天,春娃等谷雨已过,照旧把西瓜种子播进了畦中,半月以后,畦田里齐刷刷地长出绿油油的瓜苗来了。
    有一天,春娃正在瓜田里担水浇瓜,从山路上走来了一个手持拂尘的道士。就见那老道往山上四下里打量了一番后,那张尖俏猥琐的脸上立时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窃笑。他双手作揖,凑到春娃的跟前:“无量天尊,老道云游四方,路过此处,想要讨碗水喝……”那春娃倒也爽快,急忙把他让到窝棚前的石桌旁坐下,又去屋里端出了一碗热水,那老道边喝边和春娃说起话来,颇有点神秘兮兮的样子:小施主,贫道这里有一粒狗尾巴草种子,你可把它种在瓜田地头,每天太阳出山之前,你去凤凰嘴中舀来泉水浇上一次,待到七七四十九天的午时三刻,我便来取,到时候我会给你五十两银子作为酬劳。
    春娃听罢,心里有点高兴:自己辛劳一年,也挣不上几两银子钱。于是也没再多想,便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下来。
    转眼间,四十八天过去了,那棵狗尾巴草儿,已长成了一株杆粗叶阔的大草棵子了。
    这天晚上,月上山顶,清风徐来,春娃披衣坐在溪水畔上,借着月色静静地瞅望着不远处的那株狗尾巴草儿,暗自盘算开来:等那老道的五十两银子拿到手,自己会把这破旧的窝棚重新翻修一下,再去集市上买上头牛,置办一张新犁……想着想着,已是月上中空,山风渐凉,春娃这便起身回到屋里,脱衣上炕,不一会儿便酣然睡去。
    恍惚间,春娃看见一个妙龄少女从门外翩翩走来,盈盈下拜在自己的炕头前。那女孩头戴一串紫莹莹的花冠,身穿一件蓝闪闪的衣衫,那张美如皎月的脸颊上,淌满了滴滴晶莹的泪花。春娃待要相问,却不料那女子早已轻启朱唇,凄然相告说:“我乃是这大山里面的宝石仙女蓝儿,因为家中明日有难,特地前来向你讫求相助!”
    原来这方山之中有一个宝石洞,洞里居住着蓝衣仙女的全家。因为世间早有“山中有宝”的传闻,为此竟招惹了无数个挖宝人前来找寻。四十八天前春娃种下的那株狗尾巴草儿,便是开启宝石洞大门的钥匙。如果明天午时三刻一到,那狗尾巴草儿便会修炼成真,到时候宝石仙女一家就会遭受一场厄运……
    听完那蓝衣仙女的泣诉,春娃的心里不由激灵灵地打了一个寒颤。等他急忙睁开双眼看时,却早已不见了那蓝衣仙女的踪影。
    春娃顿时睡意全无,索性起身下炕,走到门外,就着那片皎洁的月光,往瓜田地头上的那棵狗尾巴草儿望去,隐隐地看到那草儿散发出了缕缕金光,心中更加有些惊奇,他默默地思忖了好大一会儿,终于快步来到那棵草前,随手把那草儿拔了出来,丢在了一旁。
    第二天,那老道儿果然按约而至,看到拔掉枯萎了的狗尾巴草儿,禁不住顿足捶胸哀叹起来,无奈之下只好转身悻悻而去。
    虽然是那五十两银子没有到手,可春娃感到特别的开心。一晃间,又到西瓜上市的时候了。
    每天一大早,春娃就去瓜田里摘下那些熟透了的西瓜,用担子挑着,到县城里去卖。这天响午时分,春娃卖完了西瓜赶回家中,推门进去一瞧,就见灶台旁的桌子上,摆放着一盘炒好的鸡蛋,二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壶烫好的老酒。狗娃更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屋里屋外连个人影都没有,难道这是做梦,可饭菜又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思忖再三,春娃心里话:管它是谁做的呢?正好自己肚子里饿的不行了,干脆先吃饱了再说。
    第二天响午回到家里,那做好的饭菜又摆在了桌子上了。连续三天,天天如此。到了第四天上,春娃私下里便就多了一个心眼儿:他挑着瓜走到半路上却又悄悄地返了回去,偷偷地躲在一旁想看个究竟。
    太阳慢慢地升高了起来,天近中午,春娃终于看见屋顶上开始飘起来了一缕炊烟,便急忙忙地扑了上去推门细瞧,就见是一个俊俏的蓝衣少女正在灶台上为自己生火做饭。
    春娃的突然撞入也使那少女颇感一惊,她扭头望了一眼那满脸惊讶的春娃,心里立时明白了过来,不由地微微一笑,粉脸娇红,羞答答地低下头去。
    春娃呆怔怔地站在那里,猛然间他想起了眼前这个女孩不正是那天夜里向自己托梦求助的那个宝石仙女——蓝儿吗!
    世间所说“善有善报”一点也不假,当春娃听完那蓝儿的一番倾诉后,深深地被她的那份“以恩相报”的真情所感动,于是二人便跪拜在了爷爷的坟前,拈草为香,喜结了良缘。
    春娃自打娶了蓝儿,阳光便洒满了他那孤独的心田,他干起活来不再感到劳累,走起路来总爱哼着小曲,去县城里卖瓜也是顺风顺水,日子就像抹了蜜一样地滋润开来。
    这天晚上,一轮圆月悄悄地爬上了山顶,将一片淡淡的清辉轻柔地洒落在幽静的山峪里。因为明天是最后
    一次去县城里卖瓜了,吃过晚饭,夫妻二人便早早地上炕休息起来。望着窗外那片娇柔似水的月光,蓝儿幸福地依偎在春娃的怀里,满脸爬满了甜甜的笑意。回味起这段与春娃相守相爱的日子,蓝儿心里感到特别的开心。一缕清凉的山风在月光的拽曳下,爽爽地扑在了怀里,冷不丁的一个激灵,倒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是啊!自己和春娃毕竟是一个异类的爱恋,人世间那人心的叵测和善恶,世道的险恶与沧桑,无时无刻地在侵扰着她那颗祈盼幸福心,也许有一天……想到这儿,蓝儿不由地轻轻叹了一口气。
    月上中天,大山里的一切都已在那溶溶的月色里安然熟睡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蓝儿帮春娃拾掇好挑子送他出了山,便又转身回到了瓜田里,正顾自忙活着手里的活儿,忽然听到对面的山路上,传来了一阵“唧唧喳喳”鸟儿的惊叫声,她循声望去,见从山道上走来了一伙凶神恶煞人,领头的是一个尖嘴猴腮,身穿官服的中年汉子,蓝儿认出那人就是县城里人称“坏透气”的县太爷,身后还紧随着一个相貌猥琐的老道和一群气势汹汹的衙役。
    等众人来到蓝儿的面前,头前的狗官早已瞪圆了一双色迷迷的三角斜眼,快步上前舞拃着双手,就要把蓝儿抱进怀里。说是迟,那时快,就见蓝儿奋力扬起手来,照准那狗官的丑脸狠狠地打去,随着一记响亮的耳光,只打的狗官双手捂脸哀嚎着在原地打转转。蓝儿抽身朝凤凰溪水的上游奔去,等来到了凤凰嘴前,她镇定地站稳了身子,回头望了望那群即将追上来的狗官恶奴,心儿一横,猛然朝山石上撞去,就在这时,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那凤凰嘴儿豁然张了开来,一团熊熊的火焰冲天而出,那蓝儿毅然纵身扑入,瞬间熔入烈焰之中。烈焰飞落而下,在一阵鬼哭狼嚎似的哀叫声中,那群狗官恶奴们刹那间全部化作了几十块圆不溜秋的黑色怪石,散散落落地跪拜在凤凰嘴前。
    烈焰敛回,凤凰嘴儿合拢依旧,方山峪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傍响时分,春娃兴冲冲地赶了回来。他满认为蓝儿依旧会守候在门前,笑盈盈地迎他归来,可谁知寻遍了山峪里的角角落落,却一直没有看到蓝儿的身影。当他来到凤凰嘴前,抚摸着那片尚还微微发烫的山石,心里顿时明白了什么!他痛不欲生地急切切地奔到山顶之上,声泪俱下地呼唤着“蓝儿”的名字,从中午一直呼唤到晚上,山风间传送来的只有阵阵松涛声。老天犹怜,一夜忽至的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过后,待天晴云散之时,狗娃的身躯已化作了一块矗立着的巨石,巍然屹立在方山之巅。
    后记——
    话说当年徐达受朱元璋之命,率军北伐元朝,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益都城下,元朝守将普颜不花力战不敌,落荒而逃。徐达乘胜攻取了临淄、寿光、昌乐等地。有一日,那徐达路过方山脚下,一时兴起,策马直奔山巅,见山顶之上阔为数亩,块块黑色巨石卧于丛丛绿植之间,唯有西首独有一石直竖而立,随手将乌骓宝马拴于立石之上,迎风远眺,回想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大业即将成功,激情澎湃,拔剑起舞。剑影袭卷着阳光,似平空中飞扬着一团雪花,飞舞着的剑影也撩拨起了乌骓宝马的气性,随即昂首冲天,“咴咴”长啸,嘶鸣如钟,振动山谷,悠悠飘荡开来。由此以后,世人们便将此石唤作“拴马桩”,世代相传而下。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