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9-20 13:58
鄌郚总编

城隍“出巡”与古街今地

    城隍“出巡”与古街今地
    古人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清代,在潍县官民的城隍祭祈之道中,“出巡”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潍县知县到城隍庙拜谒并行“敦请”等仪式后,城隍木雕像由专人抬上八抬大轿,伴随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沿既定路线“巡视”,享受官民的瞻仰和祭拜。为供“出巡”队伍歇脚,途中设立多处中和,作为接待、拜祭城隍爷的场所。潍县的中和,实为城隍“出巡”途中享受祭祈的专用设施和器具的总称。潍坊城一带的三条老街因此得名中和街,中和作为地名,直到现在仍有多个地方使用。
    本期撰稿:王瑞甫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值班主任:王兵 美编:王蓓
    校对:曾艳(A01-A03)代进(A04、A05)封敏(A06-A08)
    -
    城隍“出巡”有特定日期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的祭品摊。
    城隍“出巡”
    -
    厉坛三个祭奠日 各地城隍“出面主持”
    明清时期,我国各地都认同城隍是各地阴间的知府、知州、知县等地方父母官,而且是执掌各地地狱惩恶扬善、正直无私的神明。在城隍祭祈活动中,用“出巡”的形式将城隍惩恶扬善的神明形象进一步人格化,是各地不约而同的做法。
    清代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各地官方都要在厉坛祭奠那些孤魂厉鬼。厉坛的祭奠活动都必须请出城隍作为主神享受祭祀并在名义上“主持”祭奠。明初,朝廷的礼部甚至专门颁布统一格式的厉坛祭文,宣示城隍的“职能”和作用,要求各地在祭奠活动中使用。潍县厉坛的祭奠活动怎样请出城隍,则未见相关记载。
    国内有的地方,为了让官民看得见、感知到城隍的“职能”和作用,厉坛每年的这三个祭奠日都与城隍“出巡”祭祈活动一起进行,即请城隍神像离开城隍庙到厉坛享受祭祀时,乘神舆沿地方主要街巷巡游,主要目的是警告地方孤魂厉鬼不可为非作歹,同时警示官民不可作奸犯科、违背伦理,称为“三巡会”。
    有的地方城隍“出巡”祭祈活动与厉坛的祭奠活动结合进行,但每年仅“出巡”一次。灵州(今宁夏灵武)城隍的“出巡”日为每年的清明节,当地称城隍“出府”。早先,人们抬着城隍的画像“出府”。清末,有人捐资定制一尊用紫檀木雕刻的城隍像,安放在庙内大殿东边的寝宫。这尊檀木城隍像金面长须,相貌温雅,眼睛有机关操纵,可以灵活眨动,四肢用铁芯装卸,既能骑马也能坐轿,宛如活的知州,“出府”就显得生动形象了。目前在灵武,城隍“出府”活动早已恢复,并于2008年列入银川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上海浦东三林老街改造完成后,也恢复了城隍“出巡”活动。三林老街城隍“出巡”,当地称城隍“出会”,历史上曾是这一带最大的迎神赛会,“出会”日为每年的十月初一。
    -
    城隍“出巡”隆重庄严 身披盛装八人抬轿
    传统时代,一般人过生日,无论是否摆宴席,总要吃吃喝喝一番,改善一下生活。潍县本地传说农历五月初一是城隍的诞辰。在有记载的上世纪初潍县城隍每年的“出巡”日,就是官民共同给他过生日的日子,以彰显城隍过生日都惦记着体察民情、惩恶扬善、安抚无主孤魂,保佑阖城官民平安康泰的无私形象。可见,潍县城隍“出巡”,与厉坛的祭奠活动并无关联。
    潍县城隍诞辰的由来以及城隍的生日即“出巡”日起自何时都未见记载。有记载的潍县城隍“出巡”,都是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一给城隍的木雕神像披上盛装后,请上八人抬的肩舆(俗称八抬大轿),出庙门,开始全城巡游。潍县城隍的这尊木雕像,膝盖装有铜活络关节,能坐能立,便于乘轿“出巡”,与灵州木雕城隍像大同小异。
    据说,潍县城隍“出巡”这天,舆前有执香炉童子及牛头马面、小鬼、夜叉、判官之类扮像。壮、皂、快班各类执事按照与知县相同的仪仗一应倶全。铁匠行的站堂刀队,木器行的八宝枪队,制镜行的彩色镜以及旗罗伞扇,仪仗鲜明,争妍斗巧。
    另有装扮犯人的民众身穿红色罪衣罪裙,在“出巡”队列中戴枷游街,以图在城隍爷跟前显示“孝子”身份,能够替父母“赎罪”。其中最触目惊心的一种“赎罪”方式是“挂盘香”。即“罪人”用银质挂钩挂在胳膊的皮肉上,然后在挂钩上拴上盘香,燃香“赎罪”。盘香挂的数量不限,根据自己“应赎的罪孽”,从两盘到十盘不等。盘香形状与现代的蚊香相似,只是比蚊香大得多,一支香能燃烧几个小时。由于盘香挂的时间太长,胳膊担不了,就用两个木撑子作为辅助。木撑子一头形似月牙,顶在腋窝处,一头用手握住,整个上肢即托在木撑上。挂盘香者一般是因为父母有病,自己甘愿承担刑罚,以保父母长寿。
    -
    ◎相关链接
    明初礼部厉坛祭文
    维某年(在位皇帝年号及年号的序号)某月某日,知某府(州、县)事某某(知府、知州、知县姓名),遵承礼部札付,为祭祀本府(州、县)阖境无祀鬼神等众事。
    钦奉圣旨:
    普天之下、后土之上,无不有人,无不有鬼神。人鬼之道幽明虽殊,其理则一。故制有治人之法,即制有事神之道。
    念厥冥冥之中无祀鬼神,昔为生民,未知何故而没其间:有遭兵刃而横伤者,有死于水火盗贼者,有被人取财而逼死者,有被人强夺妻妾而死者,有遭刑祸而负屈死者,有天灾流行而疫死者,有为猛兽毒虫所害者,有为饥饿冻死者,有因战斗而殒身者,有因危急而自缢者,有因墙倾屋颓而压死者,有后世无子孙者。
    此等鬼魂,或终于前代,或没于近世,或兵戈扰攘流移于他乡,或人烟断绝久阙其祭祀,姓名泯没于一时,祀典无闻而不载。此等孤魂无所依,精魄未散结为阴灵,或依草附木,或作为妖怪,悲号于星月之下,呻吟于风雨之中。凡遇人间节令,心思阳世,魂杳杳以无归,身堕沉沦,意悬悬而望祭。
    兴言及此,怜其凄惨,故敕令天下有司,依时享祭,在京都有泰厉之祭,在王国有国厉之祭,在各府、州有郡厉之祭,在各县有邑厉之祭,在一里又各有乡厉之祭,期于神依人而血食人,敬神而知礼。仍令本处城隍以主此祭。
    钦奉如此。
    今某等不敢有违,谨设坛于城北,以三月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置备牲礼羹饭专祭本府(州、县)阖境无祀鬼神等众灵,其不昧来享此祭。
    凡我一府(州、县)境内人民倘有忤逆不孝、不敬六亲者,有奸盗诈伪、不畏公法者,有拗曲作直欺压良善者,有逃避差役、靠损贫户者,似此顽恶奸邪不良之徒,神必告于城隍,发露其事,使遭官府,轻则笞得杖断不得号为良民,重则徒流绞斩不得生还乡里。若事未发露,必遭阴谴,使举家并染瘟疫,六畜田蚕不利。
    如有孝顺父母、和睦亲族、畏惧官府、遵守礼法、不作非为、善良正直之人,神必达之城隍,阴加护佑,使其家道安和,农事顺序,父母妻子保守乡里。
    我等阖府(州、县)官吏人等,如有上欺朝廷、下枉良善、贪财作弊、蠹政害民者,灵必无私一体,昭报如此,则鬼神有鉴察之明,官府非谄谀之祭。
    尚飨。
    -
    三条老街因中和得名
    马面塑像
    -
    知县进殿拜谒敦请 “出巡”队伍浩浩荡荡
    潍县最后的城隍“出巡”,笔者见到的相关着述说法不一。其一,最后的“出巡”发生于1923年。另外,在中断15年后,日伪方面1939年又组织了一次规模不大的潍县城隍“出巡”活动。还有说法,不算日伪方面组织的那次,潍县最后的城隍“出巡”,一种说法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另一种说法是1922年。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城隍“出巡”,早上潍县知县到城隍庙拜谒并行“敦请”等相关仪式后,平时供奉于后殿的城隍木雕像,由专人抬上大轿,由知县及有关官民还有仪仗队伍随同,按照固定路线,沿着潍县城里(今属潍城区城关街道辖区)及作为城区组成部分的东关(今属奎文区东关街道辖区)、西关(今属潍城区西关街道辖区)、南关及西南关(今都属潍城区南关街道辖区)、北关及东北关(今都属潍城区城关街道辖区)一带的相关古旧街巷和郊外道路进行“巡视”,并沿途享受官民的瞻仰和祭拜,象征着城隍实地体察民情、惩恶扬善、安抚无主孤魂,保佑阖城官民平安康泰。
    具体的城隍“出巡”队列构成大致为——
    最前面为仪仗队:大型国旗两面、大喇叭两支、二十八宿旗,分两列排开距离。随后是一班大鼓乐队:八杆八卦旗,二十八把钢制站堂刀,刀前两支“领子”(喇叭),五吹三打乐队一班。接着是銮仪一套:由龙节前导,八宝一套,万民伞两把,联子灯八杆,配合雅乐一班,八仙人木制站堂刀四把。
    然后是“罪人”队一二百人不等,也分两列,加上随行照顾的家属,所以这段人数最多。
    再后面是城隍的贴身仪仗:四名衙役打扮的人,拖着打人的小板子(宽竹板)吆喝开道;接着是“武顶马”,即一人骑马,跟队行走,马后是瓜棍行伞一组;“文顶马”,即一人骑马持拜匣;四架点着蜡烛的宫灯;四架提炉放在炉架底盘上,炉内燃烧檀香,清香飘散,使现场有一种肃穆神秘的气氛。
    接着是城隍木雕像所乘八抬大轿。轿后有20个武士打扮的小伙子,手执十八般兵器随轿而行,为城隍“出巡”的“后拥队”。
    最后是潍县知县带领三班六役,拖着刑具,由一柄大红行伞引导,乘四人轿在后陪同巡行。
    -
    “出巡”活动需要一天 路长号称三十华里
    “出巡”活动需要一整天时间,因而,潍县城隍每年的诞辰日那天都非常“辛苦”。为此,第二天早晨,有关人员还要专门向城隍行“道乏”请安的礼节。
    据说,1922年潍县城隍具体的“出巡”路线是,自城隍庙街起,经过县治前街和大十字口及南门大街与南门(今都属向阳路)→南关大街→西南关大街→西关南园→西关大街(今东风西街)→西门和西门大街及大十字口与东门大街到东门(今都属东风西街)→坝崖街→小石桥(今小石桥)→通济门(今通济门)→北下河街(今北下河街一带)→沙岭子与东关大街(今都属东风东街)→李家街(今李家街一带)→前所街→东四平街(今四平路)→北大路与耀武门(今都属福寿东街)→大石桥(今大石桥)→老驴市→保安街(今和平路)→东门→海岛寺巷(今海道司巷)→胡家牌坊街(今胡家牌坊街,老街今名是笔者按照今潍坊城一带的地理实况标注,未标注今名的均为已拆除无存者),回到城隍庙,再按既定的仪式,将城隍木雕像请回“出巡”前的神位。
    东北关保安街形成于1921年,1921年以前的路线与1922年的路线差别不大,只是到大石桥后,未经过老驴市和保安街,而是按照大石桥→北关大街(今东大街)→北门→城墙顶→东门,然后再与1922年的路线相一致。当然,这也只是曾经的路线之一。
    笔者按照今潍坊城一带的相关地理实况进行测距,得出的结论是,1922年的城隍“出巡”路线长度最多不足9公里,1922年以前曾经的城隍“出巡”线路长度大致在10公里左右,当时却号称行程30华里,显然是有所夸大了。
    -
    途中多次停顿歇息 民众争相拜中和
    号称30华里的“出巡”线路全靠步行是一段不短的路程,因而每隔一段距离,“出巡”队伍都需要歇歇脚。于是在若干固定地点,事先设立若干处中和。即扎起三开间的过街穿堂席棚,张挂匾额、对联,摆设香案、供品、花草、盆景,扎彩门、彩坊,作为接待、拜祭城隍爷的场所。
    据有关记载,能够得到确认的、设立中和的地点多达十六七处。县治前街、南门大街、南关大街、西南关大街、西关大街、西门大街、东门大街、坝崖街、北下河、东关大街、东四平街、老驴市、保安街、胡家牌坊等处都曾设立过中和。
    城隍“出巡”至每处中和,都要停轿在穿堂内“稍事歇息”。这时,附近一带的头面人物及民众中随行许愿、还愿的孝子,还有那些身穿红色罪衣罪裙、胳臂下挂着盘香,为自己父母“赎罪”的“罪人”,都要赶忙在城隍木雕神像前下跪叩头,称为拜中和。可见,潍县的中和,实为城隍“出巡”途中享受祭祈的专用设施和器具的总称。
    综合相关记载,笔者认为潍县城隍“出巡”专用的中和,名称含义应该取自“中和”一词不偏不倚、政治平和的含义。中和的场所含义则为对今故宫中和殿作用的借用,中和殿原称华盖殿、中极殿,在清代顺治二年(1645)重修后改称今名,为皇帝在举行大典前稍事歇息之处和朝廷演习礼仪的场所。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绘制的潍县城区地图上,有三条老街的标注名称完全相同,都称中和街。当代官方对它们地名来源的解释都一致:旧社会城隍“出巡”,设“中和”之地,故名。
    从潍县城隍1922年的“出巡”路线看,西关和西南关的中和街都是必经之处,历史上都有可能设立过中和,老街因此而得名顺理成章。而东关的中和街则与“出巡”路线完全不搭边。不过,在漫长的明清时期,潍县城隍“出巡”路线多次变更的几率也是很大的。东关中和街一带也是有可能曾经设立过中和的。
    -
    东关中和街两次延伸
    上世纪三十年代地图对中和街(东关)、猪市口的标注。
    猪市口子拆除前的面貌,远处是旧城改造中建成的居民楼。
    -
    中和街延长百余米 空闲地带布满民居
    清代光绪末年的潍县城区地图上,靠近东关坞东南沿的地域,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短街。短街长约120米,南口接一条东西走向的短街东口。短街路东以及短街南口向南百多米处,都为东关坞的东南坞墙,中间地带是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物的空地。
    由短街南口北行60米到达另一条东西走向的短街东口,继续北行50米到达又一条东西走向的短街东口,再北行不到10米即到达短街的北口,与后门街东口相接,为一处丁字路口。路口西面沿着后门街向西,通往附近的安丘巷,路口北面沿一条短街向北再向西北通往大街(今东风东街)。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这条南北走向的短街名称标注为中和街,并显示中和街南口已经由光绪末年的南口向南又延伸了110米左右,变成了一处丁字路口,接东西走向的南园街(1981年规范为东关南园街)。路口东面向东不远就到了尽头,直抵东关坞东南沿的坞墙。路口西面西行80米左右再折向北(南园街由此变为南北走向),通往附近的后门街。与光绪末年相比,这条中和街路东到东关坞的东南坞墙一带的空闲地带已经布满民居。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标注还显示,这条中和街北口一带清代光绪末年的那处丁字路口也有显着变化。这里已经不是后门街的东口。后门街已经由此向东延伸到直抵东关坞东沿的坞墙。路口北面已无向北通的短街。
    这条中和街在清代光绪末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其他方面的地理面貌则无多大变化。
    在南园街和中和街之间有三条短街相连接,结合上世纪三十年代、1981年的记载以及1982年的地图标注,这三条东西走向的短街从南到北依次为曹家街、何家街和上崖街,长度都在80米左右,可能因为太短,在小幅地图上无法标注。
    30多年前,笔者路过这一带时,发现附近包括这条中和街在内的近十条古旧街巷,宽度最多为三四米的样子,面貌特征都差不多。其中六七条东西走向的古旧街巷长度都在80米左右,又窄又短,与上世纪三十年代标注的情况相对照,地理面貌均无多大变化。
    -
    猪市口子并入中和街 总长延伸到400多米
    潍坊市1981年整顿和规范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时,这条中和街北边的老街猪市口子并入,为避免地名复重,将这条位于潍坊市东关街道(即今奎文区东关街道)辖区内的中和街,名称规范为东关中和街。
    综合有关资料,1981年并入东关中和街的老街猪市口子,即清代光绪末年后门街东口向北再折向西北的那条无标注名称的短街。这条短街,上世纪三十年代标注名称为猪市口,记载名称则有两个:猪市口子和柱史口。当代官方对这两个名称来历的解释为:“明监察御史王渐在此建‘柱史坊’而得名‘柱史口’。后逢集在此买卖生猪,演称猪市口。”这里门牌号码上的正式地名都遵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记载的名称之一猪市口子。今潍坊城一带有记载的最早的古旧地方史志即明代万历元年(1573)修撰的《潍县志》,王渐是作序人之一。而从王渐作《序》文中展示的意思看,此文似为《跋》,当然也可能是王渐自谦为《跋》,实际为《序》。
    相关标注显示,清代光绪末年猪市口子的东南口与后门街西口、东关中和街北口相接。上世纪三十年代猪市口子的东南口,位于东关中和街北口以东20多米处的后门街路北,与东关中和街并不相对。而30多年前,笔者路过这里时,则发现两者已经基本位于一线,与清代光绪末年的标注相同。上世纪三十年代,猪市口子东面及后门街北面临街处有一处与猪市口子走向相同、东南西北最长处约一百六七十米、西南东北最宽处约六七十米的湾塘。本地人称之为后门湾。1932年以后,东关东南镇镇公所就位于后门湾的西岸。30多年前,笔者路过这里时,曾经的湾塘处已经建筑物密布。
    合并时的猪市口子,长170米左右,宽约5米,明显宽于原来的那条中和街,东南西北走向,东南口起自后门街,西北口与东风大街(今东风东街)相接。与猪市口子合并后,东关中和街的总长度延伸到400多米。
    潍县城隍1922年的“出巡”路线并不经过这里,但附近猪市口子因王渐而得名、后门街因清初科举人物王廷猷而得名,说明两人当时都是本地有声望的士绅。历史上潍县城隍“出巡”路线曾经经过这里并设置中和,也是合理和可能的。
    -
    ◎相关链接
    王渐 《修<潍县志>序》
    潍在东土,故称北海郡。其后并隶不常。迨我朝,始置县。声名文物,裒(póu,聚集)然犹称他邑首,非褊(biǎn,狭小)壤也。旧有志,岁久漫灭不可读。乡先达大夫鹾(cuó,盐)使刘公家食有间,慨然以修辑为任。既成,则抵余书问序焉。
    余亦潍人也,愧奔走风尘,无能执役左右,则以恶得以无言。
    夫郡邑之有志,犹邦国之有史,其传信以昭来一也。其惟山川人物灵化攸关,而土田贡赋奸宄斯积。是故诸侯去籍,杞宋无征,孔孟且忧之,况其他乎!
    粤自潍淄既道,形胜雄于九州,其后太公因之,尊贤上功,治侔东鲁。驯至春秋战国之际,铸山煮海,国富兵强,名曰东秦,岂非上可以王,次犹不失为霸与!
    国家二百年来,山河不改,田赋弥充,宛然潍淄之旧也。人文接踵于贤科,节义光昭乎简册,岩廊事业,闾巷弦歌,沨沨乎太公海上之遗音也。讵是故识也者,意之筌也;明也者,断之资也。先生所谓识与意相得,明与断相成者也。否则秦居而越语,将龃龉而不肖,疱丁不得理解,触手即髋髀矣。斯不亦难哉!以是而言,作者之蕴或如此,至于志之懿章要旨,前序言之备矣,兹不再及也。
    校毕日,将付诸梓人,因书此以缀于篇终。盖以庶几乎骥尾之蝇也。
    赐进士、中宪大夫、浙江道监察御史出副山西按察使,邑人王渐谨识
    -
    西关中和街地处要道
    《潍县志稿》对中和街(西关)、花家巷的记载。
    西关中和街原址一带今貌。
    -
    宽度仅为四米左右 从南到北宛如长蛇
    潍县西关圩中南部地域内,西关南圩门到西关大街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巷。清代光绪末年的潍县城区地图上,这条街巷只在与之相接的一条东西走向短街与西关大街之间的路段标注为花家巷,占这条街巷约四分之三长度的其他路段则没有标注名称。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地图上对这条街巷的标注为中和街,已无花家巷的标注。但同期仍有花家巷的记载,并显示这条中和街与花家巷都隶属于潍县第一区西关镇。实际情况是以后这里门牌号码上的正式地名都遵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标注的名称,花家巷疑似并入了这条中和街,但未见相关记载。
    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标注的情况,这条中和街的地理概貌大致为——
    南口起自西关南圩门。向北70米左右处,南园街(1981年规范地名为西关南园前街)与这条中和街交叉形成一处十字路口,向东、向西都不通,直抵西关圩圩墙。
    自十字路口北行40多米到达南园后巷(上世纪三十年代记载的名称,1981年规范地名为西关南园后街)西口,东行120多米再折向南,与南园街相接。
    由南园后巷西口沿中和街北行近40米,走向略偏向东北不远即恢复正常,类似情况再反复一次,再行40多米后,与东西走向的于家巷(1981年规范地名为西关于家巷)交叉形成十字路口。于家巷东行160多米再折向北与徐家巷(1981年规范地名为西关徐家巷)相接,向西80多米到达西关西南圩门并与郊外道路相接。
    中和街在该处十字路口以北变为略偏向东北走向,继续行进40多米,到达徐家巷西口,徐家巷向东与附近的于家巷北口相接。该处十字路口以北,中和街的走向再次恢复正常,北行90米左右,到达北口。这样,整条中和街从南到北便像是一条逶迤前行的长蛇。
    北口为一处丁字路口,接东西走向的西关大街。西关大街在1912年以前也是潍县城区一带官道的组成部分——向东可达潍县城的西门(迎恩门),穿越西门可进城;向西直通西关西圩门(西关阁),并可穿越圩门,踏上门外直通济南府的官道大路,且潍县西关大街为官道潍县总递铺的所在地。
    从南到北,这条中和街长320米左右,宽4米左右。
    中和街位于交通要冲 城隍“出巡”必经之地
    根据有关记载,笔者判断这条中和街在1912年以前应该为潍县一带官道大路的组成部分,且为两条官道大路前往潍县总递铺的必经路段,处于交通要冲地带。沿这条中和街的南口向南可以穿越西关南圩门,接圩门外的官道。这条官道,向南再向东可以沿潍县城外的南月河南岸与南月河崖街相接、或者再向南然后再向东进西南关大街西南口,沿西南关大街—南月河崖街一线通往潍县城的南门,连接潍县通往安丘以及临朐穆陵关的官道。
    1922年潍县城隍具体的“出巡”路线涉及西关这一带时,只是笼统地称“西南关大街→西关南园→西关大街→进西门”,从当时的地理实况看,西南关大街到西关南园,有两条路线:其一,沿西南关大街向西偏南,出大街西南口,顺着官道向西再向北,然后进西关南圩门,沿这条中和街到达南园街,长约750米左右;其二,沿西南关大街向东略偏北,出大街东口,接南月河崖街西口后顺街继续向东略偏北,到南月河南岸官道东南口后折向西偏北再向北,进西关南圩门,长约1000米左右。而从西关南园到西关大街,这条中和街就是唯一的路线了,故这条中和街为1922年潍县城隍“出巡”的必经之处。当代官方也记载此处曾因城隍“出巡”设中和而得名。
    解放前后,随着西关圩的逐渐坍塌毁弃及其他地理实况的变迁,中和街南口向南已经无路可通,笔者1976年路过这里时,整条中和街的基本地理面貌,与上世纪三十年代标注的情况差别并不大。1981年,潍坊市整顿和规范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时,因这条中和街为南关街道西关居委会辖区市民与西郊公社西关大队农民杂居的地域,这条中和街名称规范为西关中和街。
    -
    ◎相关链接
    潍县第一区
    1929年,潍县全县划定为11个区,城区为其中之一。1931年,城区改称第一区,区公所位于城里梁家巷(今潍城区曹家巷),区长张俊英。1932年,第一区人口规模为12567户,82781人。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相关标注和记载,结合现在的地理实况,潍县第一区所辖地域大致位于今潍坊城的胜利东街—白浪河—高家街—胶济铁路—三里庄路—安顺路—北宫西街—清平路—清源西街—永安路—玉清西街—向阳路—玄武西街—四平路—北宫东街—虞河—胜利东街范围内。
    第一区下辖13个镇,都成立于1932年。三条中和街所在的东关东南镇、西关镇、中和镇都隶属于第一区。
    东关东南镇
    东关东南镇,镇公所位于后门湾西堰(今奎文区中和园小区东北部一带)。1932至1934年,镇长杜绍芳、于紫垣。1932年人口规模为1271户,8648人。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相关标注和记载,结合现在的地理实况,东关东南镇所辖地域大致位于今奎文区中和园小区一带以及胜利东街—天润路—奎文门街—安丘巷—东风东街—四平路—胜利东街范围内。
    西关镇
    西关镇,镇公所位于西关大街(今东风西街)。1932至1934年,镇长高梯山、陈澍禾。1932年人口规模为534户,3247人。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相关标注和记载,结合现在的地理实况,西关镇所辖地域大致位于今潍城区健康西街—安顺路—东风西街—三里庄路—北宫西街—清平路—卧龙西街—永安路—西园街—月河路—健康西街范围内。
    中和镇
    中和镇(同期也记载为西南关镇),镇公所位于西南关大街(原址位于今潍城区南关街道西南关社区辖区内)。1932至1934年,镇长李阜民、王辅臣。1932年人口规模为722户,4009人。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相关标注和记载,结合现在的地理实况,中和镇或西南关镇所辖地域大致位于今潍城区健康西街—安顺路—东风西街—三里庄路—胶济铁路—爱国路—胜利西街—月河路—健康西街范围内。另外,中和镇应该是因为位于镇中心区域内的那条中和街而得名,但未见记载。
    -
    西南关中和街有三段
    西南关中和街相关路段今为无名通道,且基本保持着30多年前的面貌。
    西南关大街拆除前的面貌。
    -
    西南关有三条短街 都标注为中和街
    上世纪三十年代记载的潍县第一区中和镇(同期也记载为西南关镇)的中心区域,即今潍坊本地人所说的西南关。同期的地图标注显示,西南关西南部地域内分布有三条短街,名称都标注为中和街。在清代光绪末年,这三条短街已经出现在地图上,都没有名称标注。为便于表述,笔者以其各自的相对位置将这三条短街分别称为这条中和街的东、中、西段。
    先说这条中和街东段南口一带当时的大致地理情形。这段中和街为南北走向,南口接东西走向的西南关前街,为一处十字路口。西南关前街在路口东面向东与附近的柳树行子(也称柳树行街,原址尚存)相接,路口西面的西南关前街西行不通,八九十米外就是民居的外墙和大门口。路口南面为一条南北走向的郊外无名道路,沿路向南180米左右与附近五道庙北墙外的无名郊外道路相接。
    据说,这段中和街南口以南的西南关前街与那条南北走向的郊外无名道路一带,解放前为郭家墓田所在地。墓田内有占地规模不小的两座老坟。老坟前竖有石碑,上刻盘龙。老坟周边松柏参天,气氛森然。笔者见到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相关记载,当时潍县境内分布的郭氏家族有9个不同的来源,而西南关的这一处郭家墓田,作者并没有交代是哪一支郭氏家族的产业。
    以后西南关地域的城市部分有所扩大。30多年前,笔者见到的这条中和街东段南口一带的大致地理情形是,五道庙北墙外的那条郊外无名道路已经成为城市街巷并命名为五道堂巷,东南端在五道庙大门前与人民街相接,西北端则另有一条仅容行人与自行车通过的窄巷与西南关大街相接。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和街东段南口以南的那条郊外无名道路,已经成为西南关中和街的组成部分,南端与五道堂巷相接。
    -
    新巷子为状元胡同 西段现已无迹可寻
    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地图标注,由这条中和街东段南口北行60米,有一处不太规则的十字路口,再向北约110米到达这条中和街东段的北口,接西南关大街,为一处丁字路口。西南关大街在路口东面向东北与相同走向的南月河崖街相接,路口西面向西南与通往郊外的道路相接。
    这条中和街的中段为东西走向,东口与相同走向的新巷子、南北走向的三义庙街相接,也形成一处不太规则的十字路口。路口东面沿新巷子向东不远折向北再折向东,与附近的党家湾崖(原址位于今潍城区党家湾小区)相通,南面沿三义庙街向南通西南关前街,北面沿三义庙街向北通西南关大街。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相关记载以及当代相关着述,西南关的这条新巷子即着名的状元胡同。这条新巷子原址东段为今潍城区党家湾小区的一条无名通道,西段原址位于今潍城区南关街道西南关社区的辖区内,已无迹可寻。
    由这条中和街中段的东口西行百余米与这条中和街的东段交叉,又西行百余米,路北为这条中和街西段的南口,再西行约90米略折向西南不远,其走向又恢复正常,继续向西20米左右折向南10米左右,即达西南关南沿,无路可通。
    这条中和街的西段为南北走向,南口起自这条中和街的中段,北口接西南关大街,全长约110米,其地理状况要相对单纯一些。
    三条短街组成的这条中和街,宽度都在三四米。1967年,这条中和街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之意改称上游西街,1981年恢复原名后,为避免地名复重可能产生的问题而规范为西南关中和街。
    -
    上世纪三十年代 三街才最终定名
    潍县城隍1922年的“出巡”路线只是简单地记载:“……出南门→南关大街→西南关大街→西关南园……”而牵涉西南关部分的路线“南关大街→西南关大街”怎样行进则无描述,但实际上南关大街与西南关大街并不相邻也不相连接。
    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地图标注,并考虑城隍“出巡”所乘八抬大轿能够顺利通过等因素,笔者认为从南关大街到西南关大街的行进路线只有一条。即出南关大街南口(原址位于今潍城区向阳小区南区中南部),沿南关倒座观音庙西墙外的西股道(解放后称双合西街,原址位于今潍城区向阳小区南区南部)向西南方向,接一条郊外道路后折向西偏北方向,到达五道庙前(原址大致为今人民街的相关路段),接五道庙北墙外的郊外无名道路(今五道堂巷的相关路段),再接另外一条南北走向的郊外无名道路(今原址尚存)后折向正北方向,沿这条郊外无名道路及中和街的东段(原址为1981年后的西南关中和街的相关路段,位于今潍城区南关街道西南关社区的辖区内)行进,方可到达西南关大街,大致近千米的行程。由此可见,西南关中和街的相关路段为潍县城隍1922年“出巡”时必须经过的,与当代官方对此街地名来源的解释也能够契合起来。
    其实,今潍坊城一带曾经的三条中和街(今已不再称中和街了)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各自所属的东关东南镇、西关镇、中和镇(西南关镇)区域内,地处边缘地带、起初居民稀少、形成实质意义上的老街时间较晚。这从直到光绪末年,它们都没有在官方发布的地图上标注名称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综合手头掌握的相关资料,笔者判断这三条中和街都遵循了民众先口口相传,后得到官方确认的传统地名形成轨迹,且正式地名都确认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这三条中和街因何得名,除了当代官方的解释,还有人撰文说,城隍“出巡”在沿途经过的东关、西关、西南关那三处比较偏僻、没有街名,但也曾设立过中和的地方,都借城隍“出巡”的光,分别叫作东关、西关、西南关的中和街。这个解释应该也是合理的。
    -
    沿街看热闹男女有别
    2000年拍摄的原供奉城隍庙卧奶奶像的厢房外景。
    城隍庙碑拓片
    -
    “出巡”之日人山人海 妇女只能隔帘观望
    至少在清代,潍县城隍庙内就供奉着两尊城隍神像。两尊神像有明显不同的“职能分工”:正殿供奉的泥塑城隍神像四方白脸、三缕长须、官袍加身、头戴乌纱,端坐于大殿正中,平时接受官民的祭祈,象征着处理日常事务;木雕城隍神像供奉于后殿,穿戴与正殿泥塑神像相似,不同处在于木雕神像的四肢关节等处安装了铜制活络,经人帮助后能坐能站,每年都在农历五月初一离开大殿内的神位、“坐上”八抬大轿“出巡”,象征着实地体察民情。
    在潍县城隍祭祈活动中,知县及其衙门内的有关官吏参与“出巡”系职责所在,普通民众随行是为父母“赎罪”,而更多的普通民众则只是围观看热闹。
    城隍“出巡”途中,轿夫特别出力,他们把大轿抬得四平八稳。木雕城隍神像的面部、手部是粉塑的,四肢关节等处安装了铜制活络,轿身颤动,纱帽翅上下微颤,手中紫褶扇也微微摇动。轻风吹来,胡须飘摆,加之画得眉目清秀,望之栩栩如生。加上仪仗、“罪人”以及知县的官轿、官差队伍,都是平时不常见到的。故城隍“出巡”那天,不少家庭就如同逢年过节,他们比平时更早起做饭,穿上平日舍不得穿的新衣服,跟着“出巡”队伍一路观看,甚至周边农村不少人都会专门进城围观。城隍“出巡”经过之处,人山人海是常见的街景。有人撰文称,潍县城隍每年的“出巡”日,既是民众的“赎罪”日也是他们的狂欢节。
    围观城隍“出巡”,传统时代的潍县城一带,沿街守候、尾随等只是男性的权利。妇女们则憋屈得多,她们不能抛头露面,只能待在家中,在家门口处挂上竹帘,隔帘观看。于是沿途不少住家户门口处,在隔帘后面都挤满了观看城隍“出巡”的妇女。
    -
    城隍和卧奶奶的传说 民间流传两个版本
    在西南关中和街新巷子西端、靠近该处十字路中的折弯处有一座坟茔,附近民众俗称为闺女坟。相传坟茔中安息的姑娘是本地城隍夫人,即城隍庙内卧奶奶塑像的人物原型。
    关于卧奶奶和城隍的传说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有一年城隍“出巡”到达西南关,一位郭姓姑娘在自家门口隔帘观看时,忽然发现八抬大轿里端坐的城隍爷对着自己笑了。不久后她病倒了,卧床不起且昏迷不醒,在呓语中提到与城隍结亲,并很快去世了。因情况发生得很突然,家里人相信她去世前的呓语,便张罗着让她与城隍结了阴亲。另一个版本的传说更直接。有潍县郭氏女正值二八年华,看到城隍神像后爱上了他。回家后日思夜想,梦中被城隍聘为正妻,不久竟无疾而终。善良的百姓被这位女子的痴情感动,于是大家做主把她许配给了城隍。
    这两种版本的传说且不去推敲真实性,但至少在清代,城隍庙后殿东侧的一处方形厢房内,供奉着城隍夫人是真实存在的,她以少妇形象盖着红绫被子、侧身睡卧在炕台上。有人说,城隍“出巡”偶遇潍县郭姓姑娘并“娶”为夫人,这样,城隍不仅是潍县的保护神,还成了潍县女婿。有了这层关系,城隍怎么会不来保佑阖城官民呢?
    30多年前笔者见到的闺女坟,周边都为小巷和民居环绕着。不知这位郭姓姑娘是否为附近郭家墓田业主哪一支郭氏的族人。即使属于同族,按照传统时代的规矩,她也不能安葬到郭家墓田。闺女坟处,在安葬那位姑娘时应该是郭家在野外的一块闲地。有人撰文说,1993年4月,西南关拆迁建居民楼,因楼房所需地基较深,挖开了闺女坟,发现棺材已烂为残板,尸体腐烂无形,只明显地看到发辫。在暗红色的棺材头上,有金色“姑福姐”三字,这似乎也在佐证着什么。
    -
    ◎相关链接
    卧奶奶厢房内 挖出城隍庙碑
    1963年冬,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举办郑板桥作品展览时,到民间征集郑板桥在潍遗留的作品。由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书画家徐培基牵头,工作人员孙立荣、辛炳申、姚志兴、毛新民、杜崇岭参加,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在民间收集挖掘了十几套郑板桥的书画石刻,唯有郑板桥撰文并书写的碑文《新修城隍庙碑记》未发现,社会上流传的拓片也极少,而且都残缺不全。
    为了找到这一失落几十年的郑板桥碑,他们走访了郭兰村、陈君藻等书画家和文物研究者及潍坊市时任副市长谭蔚翰。这些人都认为此碑还在潍坊,未运往别处。谭蔚翰称此碑留在庙内一直未动,但解放战争结束后就不见了,可能还在庙内,也许解放前夕有热心人将此碑收藏起来了。
    有了线索,他们就到城隍庙内寻查起来。
    1929年潍县公安总局进驻后的一段时间内,城隍庙正殿前部东、西两侧的厢房前,自南向北仍然分别矗立着17座石碑,后殿正门前两侧也各立着1座石碑,内容为城隍庙历次修缮情况的记载,其中就有郑板桥的那座碑。
    他们从原来的立碑处找起,找了一个星期一无所获。经人介绍,他们又走访了潍坊市文化馆领导郭稼生、张务纯,通过他们找到潍坊市政协时任副主席王振纶,才把谜底揭开了。原来王振纶就是当年收藏保护城隍庙碑的主要人员,但收藏的具体位置他也记不清了,只是确信此碑仍在庙内。
    又找了几天还不见碑的踪影。最后只剩下后殿东侧原来供奉着城隍夫人即卧奶奶像的那处方形厢房内没有查找。当时这里已是一处小仓库。为了彻底查找,他们清空室内杂物,用铁锤在这几平方米小屋内的每个角落、每块方砖上敲打。当敲到西北角的方砖时,发出了“嗡嗡”的声音,他们马上请谭蔚翰、王振纶、郭兰村、陈君藻现场指导。郭兰村说发出异音的地方,原是安放城隍夫人卧像炕台的所在。
    他们将每块大方砖全部起出来搬到院内,再轮流用镐头挖掘。接近1米时,因用力过猛,只听到“当”的一声,崩出了一片约有3厘米长、2厘米宽的石块,经查看分析认为石片就来自城隍庙碑碑面。为了不损伤石碑,他们用手将冷冰冰的土一把一把地捧到院内,终于碑面出现了,正是郑板桥的《新修城隍庙碑记》。
    此碑今收藏于潍坊市博物馆。碑额“城隍庙碑”四个大字为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体”,碑文为楷书,此碑以“文好、书好、刻好”而得名“三绝”碑。
    -
    古街变迁与老名新用
    今潍城区西关街道西关大街社区办公楼前的一块石碑上,仍然书有“西关中和街社区”字样。
    原西南关中和街相关路段,今为无名通道的狭窄北口,其东侧悬挂书有“西南关前街300”字样的门牌。
    -
    东关中和街
    改建为中和园小区 原址已经无迹可寻
    1987年,为配合东风大街(今东风东街)拓宽改造,拆除潍城区安丘巷以东、东关南巷子两侧及以西、东风大街以南、后门街两侧及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该地域1994年后属于奎文区辖区)。拆迁后按照城市建设规划留足东风大街拓宽改造用地和公共、商业设施用地,其他部分就地改建为单元式多层居民楼分布错落有致、配套设施设置合理的居民小区。
    改造完成后,小区多以古旧街巷的名称命名。东关南巷子原址一带形成的居民小区称为南巷子小区,东关中和街北段(即1981年以前的猪市口子)原址一带形成的居民小区为中和小区。自2006年至今,对这两处小区内的建筑、通道及其他设施进行多次综合整治;东风大街沿街地带多新建为公共、商务建筑,后来该地域陆续建成圣荣大酒店、银海恒基大厦、中华人民共和国潍坊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大院等大型建筑物。
    1996年,拆除奎文区四平路以东、东关中和街南段(上世纪三十年代标注和记载的中和街)两侧及以西、中和小区以南、新规划南大街(今奎文门街)东段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以古旧街巷东关南园街名称的谐音称南苑小区;四平路沿街地带多新建为公共、商务建筑,后来该地域陆续建成中国建设银行潍坊市分行、齐力大厦等设施。自2005年至今,对南苑小区内的建筑、道路及其他设施多次进行综合整治。
    南苑小区后来一度改称南大街小区,系采用该小区南沿外、这一带改造完成后新修的南大街(一度称友谊街,即今奎文门街)东段的名称,但时间不长。以后,奎文区重新划分居民自治地域时,该地域居民自治管理机构沿用原东关中和街名称,命名为东关街道中和园社区。辖区内原南巷子小区、中和小区、南苑小区(南大街小区)今统称为中和园小区。2019年,中和园社区辖区东起潍州路、西到四平路、南接胜利东街、北至东风东街,共有居民楼54栋,居民3384户,1.02万人。
    东关中和街一带目前均为奎文区中和园小区内的楼宇建筑及楼间空地等所覆盖,原址已无迹可寻。
    -
    西关中和街
    改造为西关中和街小区 原址一带曾叫中合街
    1990年,拆除潍城区胜利支路(今永安路)以东、月河路以西、东风大街(今东风西街)以南、胜利大街(今胜利西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西关中和街地域位于拆迁氛围内,予以整体拆除。
    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命名为西关中和街小区,后改称中合小区。东风西街沿街地带多新建为公共、商务建筑,后来该地域建成邮电大厦等大型建筑物。2007年至今,对该小区内的建筑、通道及其他设施进行多次综合整治。
    潍城区重新划分居民自治地域时,该地域居民自治管理机构仍然沿用了原西关中和街的名称,命名为西关街道西关中和街社区,辖区内的中合小区也复称西关中和街小区。西关中和街社区今又启用了新的名称西关街道西关大街社区,系恢复使用位于该社区北沿的、历史上西关大街(今东风西街)的名称。
    西关中和街原址一带旧城改造完成后,予以恢复、拓宽改造,成为新建西关中和街小区内的一条南北走向通道。西关中和街小区改称中合小区后,这条通道北端设置了书有“中合街”字样的立柱式地名标志。后来,小区进行了封闭式改造,复称西关中和街小区,中合街北端成为小区北出入口,并撤销该处的“中合街”地名标志。该通道即成为小区内的一条无名通道,直到目前。
    西南关中和街
    一路段原址尚存 为僻静无名通道
    1949年新辟爱国路,西南关一带以爱国路为界一分为二。
    1989年,拆除潍城区爱国路以东、党家湾崖—丰东路以西、胜利大街(今胜利西街)以南、人民街以北范围内的街巷、建筑和民居。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命名为党家湾小区。
    1993年,拆除潍城区月河路以东、爱国路以西、胜利大街以南、西南关前街两侧及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和民居(不含潍坊八中)。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命名为西南关小区。该地域居民自治管理机构称西南关社区,2017年辖区总面积1.63平方公里,居民楼和单位宿舍楼72座,居民共3520户、8629人。
    西南关中和街原址一带的情况大致为——
    一部分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三条短街组成的中和街相关路段,以及附近传说的城隍夫人坟茔即闺女坟原址,目前均为潍城区西南关小区内的楼宇建筑及楼间空地等所覆盖,都已经无迹可寻,只能在旧地图上寻找。
    另一部分为潍坊八中西墙外、五道堂巷与西南关前街之间的那段西南关中和街,即上世纪三十年代这条中和街东段南口以南的那条南北走向的郊外道路,长约180米左右,宽约五六米。
    30多年前,笔者路过西南关中和街该路段时,发现该路段路东为潍坊八中西墙,没有任何单位或民居的大门口,路西大门口也很稀少,为闹市区中的僻静路段。
    目前,该路段的一部分原址尚存,面貌未有多大改变,只是该路段南端已经改道,在五道堂巷以北不远处折向东略偏南,与爱国路相接。该路段北端正面为一栋居民楼,居民楼东留有一条宽一米左右的小道与旧城改造完成后原址新建的西南关前街相接。该路段北口东面墙上悬挂着一块书有“西南关前街300”字样的门牌。该路段今为该区域内的无名通道,且仍然僻静。
    本期资料来源:清光绪《潍县乡土志》、《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城文史资料》、《潍城区地名志》、《潍城区志》、《沧桑拾遗》、《潍坊文物博览》、《辞海》。
    本期图片为王瑞甫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