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10-29 14:37
鄌郚总编

钟凤娟丨心中那抹绚丽的虹

  心中那抹绚丽的虹
  一一兼评钟凤娟的文学作品
  钟凤娟的文学梦想,缘于她加入了一个文学社团,因为从小喜欢写作,所以在这个文学社里,她一度十分活跃,遥远的文学梦想从此开始。然而,骨感的现实让她几度徘徊,几度徬徨,以致于终断。若干年后,当再次重续"前缘"重拾旧梦的时候,正应了那句"厚积薄发"的成语,一发而不可收。遥远的梦仍然对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为了心中那抹绚丽的彩虹,钟凤娟再次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
  一切变得很自然,没有刻意地去追寻。1988年。她从鄌郚镇一个叫后沟村的小村庄来到县职专读书,社长发现了她有着良好的文学天赋,又喜欢写作,就动员她加入了学校创办的"雄鹰”文学社。果然,钟凤娟初露锋芒,在文学社里十分活跃,多次参加演讲活动,参加政治论文大赛。1990年,处女作散文《烛光下的祈祷》被刊登在县报上。这对于钟凤娟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她似乎看到了遥远的梦想不再空洞,写作的劲头越来越足。然而,当她走出校门踏上社会之后,所有的精力转移到教学备课、业务学习以及家庭琐事中,繁重的工作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文学梦很诱人,但文学梦有些虚无缥缈。她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文学园地里耕耘,兴趣也随风飘逝,文学梦渐行渐远,最后彻底停下了写作之笔。
  有句老话,气可鼓而不可泄。钟凤娟手中的笔一停,再拿起来就重千斤,几次想进入梦境,却无一点灵感。之后成家生子还要创业,被生活弄得焦头烂额。在二十多年里,除了参加过幼教教学论文评选外,未曾写过一篇小文。兴趣了然,爱好荡然无存。
  时间会磨励人的心志,日积月累的知识会在心中膨胀。在钟凤娟的心里,二十多年前种下的那颗文学的种子,没有干死也没有被淹死,只不过这颗文学种子比一般的种子要坚硬些,催生它发芽得有适宜的条件。
  2016年春节,钟凤娟无意中看到了一张老照片,那是1991年在昌乐文化馆同几位“雄鹰”文学社社友与著名作家浩然老师的合影 ,看到这张照片,钟凤娟怦然心动,二十五年前的那一幕清晰地在她的脑海里浮现。浩然老师在文化馆会议室讲座,对文学的现状文学的趋向以及文学作品的分析,启迪着每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的心扉,浩然老师热切希望他的第二故乡出现一批作者,出现好的作品。说实话,浩然老师的讲座,激发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创作的热情。钟凤娟那个时候也铆足了劲,梦想在文学道路上迈出一步。然而,终是辜负了浩然老师的殷切期望,在文学创作上停止不前。看到这个照片,正是浩然老师逝世八周年。她捧着那张黑白照片,回忆当年与浩然老师的一面之缘,不胜感慨,唏嘘不已,深感有愧于已去了天堂的浩然老师,良心发现自己埋藏在心底里那颗文学的种子开始萌动,钟凤娟跃跃欲试,产生了再度出山继续圆梦的想法,原“雄鹰”文学社社长似乎看透了钟凤娟的内心世界,见面后热情鼓励,果然钟凤娟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她凝视着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还原多年前的影像,很快,散文《老照片的情结》脱稿而出,并发表在县报上。这是钟凤娟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发表的首篇散文作品,无疑,是钟凤娟写作路上的再一次行走,也可以说为再一次崛起有了良好的开端。经过了时间的打磨,经过了人生的历练,经过了文学的养成,钟凤娟的文字比之前更加熟练了,文章更加耐看了。文字或者说文学素养趋向成熟,字里行间已不见了青年时期的稚气,多了一份沉稳,多了一份情愫。
  促使钟凤娟再次进入写作领域,不仅仅是一张老照片的原因,她的家庭、事业影响也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的那些年,岁月带给钟凤娟有快乐与幸福,也有烦恼与痛苦,孤独也如影随形。进入写作状态后,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生也再一次蜕变,她把以往的孤单变成了凝重的思索,把伤痛化作了无穷动力,把枯燥乏味的文字赋于灵性,让这些文字鲜活地在眼前跳动。创作热情不断升温,且不可收手,依然成为了生活的重要部分,成了灵魂的寄托。写作填补了她的生活空间,丰富了她的人生内涵。五年来从未间断,创作了五十多篇不同题材的作品。写亲情,写景色,讴歌家乡.……在一篇篇作品中,抒发着自己的感情。她的《小城四季》《小城之春》《小城盛夏》《小城秋韵》《小城冬语》系列散文,以清新亮丽不落俗套的风格出现在读者面前,她成了《昌乐日报》《齐都文苑》《昌乐文艺》《宝石城文艺》等县级报纸刊的常客;《皖南晨报》《时代作家》巜齐鲁文学》《速读》等省内外刊物以及一些公众平台,也频频亮相;《老照片的情结》收集在《浩然与昌乐档案资料》;《小城秋韵》收集在《中国蓝宝石之都?昌乐优秀作品选》文集中;2016年11月《愧对母爱》获昌乐年度作品二等奖;2017年7月《别忘了咱县人民医院》获县医院征文二等奖;2019年8月《冬晨,路边那抹绚丽的虹》获“昌乐蓝宝石水务杯”征文三等奖,2020年10月《女孩和吊坠》获“昌乐蓝?中国蓝”故事征文优秀奖;2020年10月,《脱贫攻坚,梦圆“樱花缘”》获“脱贫攻坚,寻找最美的你”作品大赛二等奖。此外,她还参与了2019年、2020年昌乐春晚诗歌朗诵创作。很显然,走出后沟这个小山村的钟凤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徬徨与迷茫,困惑与痛苦后,一如凤凰涅磐,以一个新的面孔出现在公众视野,作品不断地登上大雅之堂,不仅仅是给她带来了身心的愉悦,而且是给她充足了气力,鼓励她朝着那个梦想迅跑。
  钟凤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三十年,1991年在老家农村幼儿园工作,八年后随姐姐到县城工作两年,之后与先生创办了一所幼儿园,认真贯彻幼教政策,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安排的活动,多次被教管办评为优秀园所和先进单位。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业经历一波三折,经营了16年的幼儿园因年检标准不断提高,租赁的园所场地小又无法扩大办园规模,而难以再通过年检,只好停办,这对于钟凤娟无疑是一个重撞。她的这三十年正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不说事业多么辉煌,然而总是有着自己的人生舞台。陡然间的易帜,一时让她无法接受,而更多的则是痛苦与无奈。已届知天命的她,离不开这份心爱的工作,就去了县城一所幼儿园担任园长,这对她多多少少也是个慰藉,在天真无邪了孩子们面前,钟凤娟仍然展示着她的笑容,展示着她的魅力。与前几年创业不同的是,钟凤娟更加有了对人生的认知,更加有了人生的炼达,更加有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就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她的笔触也伸向了各个角落。
  在钟凤娟的笔下,没有所谓"大人物"的跌宕人生;没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场景。她关注的是民生,尤其是生活在基层的群体,让她不惜笔墨去叙述。她的小城故事系列,她的《又见西湖河塘》《河堤,那株歪脖子树》《情系幼教》等等,无不是从细微处寻找文学作品韵味。她在这座县城生活了三十年,对县城的每一个角落了熟于心,她去描绘很多人没有发现或是发现了没有成文的景象,形成自己文学作品的独特风格。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钟凤娟有一颗善良之心,她在午夜的街上,在晨曦微露的早上,看到了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他们几乎是在人们熟睡后的夜间工作,他们默默地奉献着。钟凤娟心里就有一份莫大的感动,她的散文《清晨,那抹绚丽的彩虹》挥笔而就。"一夜寒霜, 纷纷扬扬的树叶如狂舞的彩蝶转着圈儿、追着风儿飞向大地,铺满了幽静的小路,游荡在宽广的街道上。天边微微泛起了鱼白,星星依在闪烁,还未休憩的路灯下,刷刷地扫地声拉开了晨的序曲,奏响了城市劳动乐章的第一个音符,伴随着和谐的旋律,落叶欢呼着黎明,继续跳着舞着唱起了歌谣,刷刷,刷刷,啦啦,啦啦……"
  "一抹抹橘红,一个个身影,或高大或矮小,或敦实或娇弱,孤孤单单地移动在路边,低头颔首,默默地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一双双粗糙的手,一把把扫帚,一个个撮子,驱赶着调皮的落叶,送走灰尘、果皮和沙砾。"
  钟凤娟感叹道,或许,这个冬晨来的有点突然,昨日一场小雨,夜间霜冻来袭,这些默默无闻、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作者,夜闻窗外树叶沙沙作响,牵动着他们那一颗颗不眠的心。….…冬晨 ,真的好冷,人们还沉浸在温馨的梦中,他们已经奋战在了城市的街边,橘红色的工作服在路灯的映照下,光彩闪烁;落叶,真的好美,飞进草丛,填满水洼,弹跳在修剪平整的冬青松柏上,他们一片一片地捡起,一下一下地清扫,灰尘布满了他们的脸颊,汗水湿透了橘红下的棉衣。脏、累,却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霜雪雨,坚守环境卫生工作的第一线,扫出小城文明,为小城装扮洁净靓丽的妆容,送大家温馨舒爽的每一个清晨。钟凤娟看到环卫工人中一个矮小的身材,"微驼的背,满脸的沧桑足已说明已过花甲之年,但那一身闪亮的橘红却让他忽视了自己的年龄。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个路段,留下他多少脚印,洒下他多少汗水,没有人知,而路边有几棵树,花坛里有几株花,哪朵花先开放,哪棵树先落叶,却唯有他知。沙沙沙沙,风儿吹着树叶响,刷刷刷刷,扫帚赶着落叶跑,堆成一个个小小的蒙古包,然后撮进袋子,倒入车子,再运到公共垃圾箱,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不停歇。在他忙忙碌碌的过程中,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旁边默默帮工的老伴,露出幸福的笑容,老伴今天穿了一件深红色的外衫,很是好看,和他的一身橘红交相辉映,成为路边最靓丽的色彩。"钟凤娟潮湿的眼睛里,随着朝阳从山的那边探出了脑袋,她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一种景象:"当阳光洒满大街时,溅起一层亮闪闪的光芒,反射向路边动感的色彩──那一树树金黄,那或高大或矮小,或墩实或娇弱的橘红,那绵绵长长的绿丝带,还有那深红色的外衫,交叠、汇集,合成了一抹绚丽的虹。"
  尽管如此,钟凤娟依然觉得,她的文学土壤似乎不全属于这座日益崛起的县城,她仍感到这些作品有些空洞,缺乏灵性。她文学的种子是播洒在家乡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它应该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于是,她用饱满的热情,温馨的文字,写出了诸如《兵父亲》《母子情深》《兵哥哥》等散文,这于她,既是一片感恩之情,又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兵父亲》患病去世,弥留之际还不想拖累别人包括政府,一个老军人的高尚情操和高贵品质,被女儿描写的清清楚楚。那住在她家的两个《兵哥哥》,与她们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母亲的贤惠,对兵哥哥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兵哥哥们倍受感动,走后以儿子的口气给母亲写信,军民关系鱼水之情令人感动。
  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年迈的母亲需要照料,钟凤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当我联系她时,她正在从县城通往家乡的公交车上,一个小时的车程,下车后还要步行一公里,她说就是回去照看母亲。在千里之外的我,仿佛看到了钟凤娟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走进家门扑进了母亲的怀里;我仿佛看到了白发苍苍的母亲抚摸着女儿的头发,一双浑浊的眼睛,深情地看着女儿;我还仿佛看了,那刚下过雨的小山村东边的天际,有一架七色的彩桥,绚丽的彩虹托着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梦想,钟凤娟正朝着这个梦想奔去。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鄌郚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