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11 14:56
鄌郚总编

浞河四千年

  浞河四千年
  浞河,见诸史料已有四千年,是一条古老的季节性小河。说起浞河,就绕不过备受争议的寒浞,绕不过“大禹治水,潍缁其道,始建四国”的伟大文明创举及发生在潍坊大地上的太康失国、羿浞代夏和少康中兴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还会让人追思到那一场中华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覆舟斟鄩”的潍水大战,遐想到“汝艾谍浇”的神秘案件,更会谈及浞河流域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如今的浞河,已经成为潍坊东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特色文化名片,她的大美与繁荣,正向世人诉说着许多地理和历史故事……
  本期撰稿:梁化刚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本周刊邮箱为wfwb6087@163.com
  --
  古称“寒水”有东西二源
  2013年浞河上游示意图
  东浞河源头南赵庄村西南边的水沟。(摄于2013年)
  寒亭区仓上村北浞河景区的“二龙交尾”雕塑。王本冰 摄
  --
  浞河,即古“寒水”。寒浞代夏后,改造“寒水”,造福一方,当地人为纪念他就把“寒水”改称“寒浞河”。浞河有东、西两个源头,全长33公里,河床宽50米,总流域面积73平方公里。
  浞河历史有四千年 多种志书都有记载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
  浞河,又称寒浞河,即古“寒水”,在寒浞还没有成为帝王之前就因流经古寒国而得名了。寒浞代夏之后,改造“寒水”,造福一方,后来,当地人为纪念这位像大禹一样的治水帝王,就把“寒水”改称“寒浞河”。如此,浞河的历史至少4000年了,那么河的源委情况如何呢?自清朝以来,多种地方志中都有对浞河的记载。
  光绪版《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八)载:寒浞河,在潍县东北三十里,源出车留庄,北流寒亭西入海。唐置寒水县,以此名。
  《山东通志》(卷二十二)载:寒浞河,在县东二十里,源出境内车留庄,经马宿、寒亭、格孙等社,东北行二十五里,由昌邑县入海。
  康熙版《潍县志》(卷一)载:在县东北三十里,名寒浞河。源出本县车留庄。夏立寒国。
  乾隆版《潍县志》(卷一)载:寒浞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河有两源,其西南一源出杨家庄,其东南一源出赵家庄。至仓上庄二水合流为浞河,绕寒亭而北,由容安入海。夏立寒国,故名。
  光绪版《潍县乡土志》载:寒浞水,其源有二:一出清池社之杨家庄,一出赵家庄,距治所东南三十里。至马宿社之仓上庄,二水合流。北经寒亭社之杨家埠,又北至寒亭集,又北经东庄,入昌邑县境。约行境内三十五里。
  《潍县志稿》(卷五)载:寒浞河发源县治东南二十五里杨家庄东南隅,绕村北流,经治浑街东,又北经清池东、西二村间,又北过马宿、仓上西。其一源出县东南三十里赵庄,去瀑沙、孝夫泉源甚迩,西北流经马宿东,至仓上庄北合为一水。北过寒亭西,又北过南庄东,入昌邑境。约行境内三十里,又北漫于永安湖。
  1997年版《坊子区志》记载:古称寒水,又名寒浞河。河源有二,西源称西浞河,出自车留庄乡常令公山西坡,经清池镇,在马宿村西北出境,境内长11.7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东源曰东浞河,发自涌泉乡南赵庄,经清池镇,在马宿村东出境,境内长8.1公里,流域面积18公里。两河于寒亭区仓上北汇为一水,入昌邑县丰产河。全长33公里,河床宽50米,总流域面积73平方公里。流量14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浞河有东、西二源,虽从河的长度、宽度、流量以及流域面积来讲,它都称不上是名川大河,但多种志书却对它都有记载。即便像《大清一统志》这种全国性的志书,也未将其忽略。而其他地方志则是随着成书年代距今愈近,对它的记载也愈加详细具体。千百年来,政权不断更迭,行政区划几经改变,志书对它的描述却一直相差无几。
  --
  东浞河有两条分支 河道至今仍清晰可见
  东浞河有东、西两条分支,皆位于常令公山北坡。西源在今高新区清池街道南潘家庄一带,流经北潘家庄、黄家张营、吉家张营、刘家张营、闫家张营等村;东源在高新区汶泉经济发展区南赵庄,流经北赵庄、吴家庄、郑家集、南冯等村,二支流在闫家张营村东北部汇合向北。
  “一村出两河”。南赵庄村南原有一处古泉,名“孝夫泉”,传说本是明朝万历年间,初家二位孝子为父亲三年庐墓时掘成。泉水向东北流去,经北赵庄、北徐家庄流入瀑沙河。而村西北的地表水却流入吴家庄的东浞河支流。南赵庄一村出两河,由此也看出《潍县志稿》中“(东浞河源头)去瀑沙孝夫泉源甚迩”的记载是十分精准的。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孝夫泉是东浞河之源,其实不然。位于赵庄的东浞河之源,实则另有其泉,位于南、北赵庄之间,现已干涸难寻。
  东浞河二支流的河道现在仍清晰可见,现南赵庄支流还常年流水,其水大部分是潍坊发电厂排放于河沟内的冷却水,这股水顺着古河道蜿蜒西北而去。
  东浞河从闫家张营村的东北部向西北流经西坡、梁家寨子、王家寨子、马宿等村,进入寒亭区,再流经冢子后、南纸坊、段家沟等村,到达仓上以北。
  --
  西浞河源于杨家庄子 村内古泉断流最晚
  西浞河源头存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今高新区清池街道杨家庄子村,二是源于“车留庄乡常令公山西坡”。
  杨家庄子村东南隅有一处“三岔口”,即是从东而来与从南而来的两条水沟交叉之地。此处河滩内有两个保护较好的泉眼,村民们砌泉成池,其中一个至2012年还有水,平时泉水不能溢池,夏季则能溢池成流。据村民杨继宽讲,这个泉眼是在1990年才断流的,当时,泉水积于池中,供村里人吃水还是足够的。而在此以前,因为泉的水质较好,远在三四里之外的李家石门等村的人也去挑水吃。这眼古泉日夜不息,千年汩汩,为浞河注入了鲜活的水源,是浞河上游最大的、也是断流最晚的古泉,更是西浞河源头的有力证物。正像郑玄所言“源,泉所出也”。
  三岔口以北十几米处和二三百米处各有一座古石桥,现都已废弃,北边一座桥头处有一块半埋地下的重修碑。这两座石桥几代方志都有记载。有泉、有桥、有记载,因此,西浞河源头在杨家庄之说应当是确定无疑的了。
  不过,较晚出版的《坊子区地名志》和《坊子区志》,为什么记载西浞河源于“车留庄乡常令公山西坡”呢?笔者通过在常令公山一带调查得知,常令公山以西的部分地表水,流入杨家庄子河段,源出常令公山西坡一说,其实是今人一种大概地域的指法,没有考虑“源,泉所出也”,再者,如果说杨家庄子在常令公山西坡也是没错的。
  西浞河的另一条支流在几个张营村以西,而且又分为两支:一支源出董流村一带,流经南张营村至二甲李村;另一支源出南潘家庄一带,流经北潘家庄、黄家张营、吕家张营、李家张营再至二甲李村。该二支流在二甲李村合流后向北,经东清池村并入西浞河。
  西浞河最西边的一支源头从杨家庄子向北,流经治浑街、河洼、清池、小油坊、王家侯孟、马宿等村进入寒亭区,再流经南纸坊、灶户等村到达仓上村北部,与东浞河殊途同归,并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浞河。
  从前,每到汛期,东、西浞河洪流滚滚,二支流在仓上村北交汇时,碰撞激烈,咆哮如雷,气势汹涌,这一景观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二龙交尾”。现在浞河景区仓上段建有“二龙交尾”景观雕塑一处。
  ---
  注入虞河向北流入渤海
  上世纪八十年代浞河中下游示意图
  1988年版《坊子区地名志·清池镇地图》标注的张沔河
  浞河经寒亭城区穿城而过,入昌邑境,北流十多公里注入虞河,然后一路向北流进渤海莱州湾。张面河是浞河的一条支流,流至今高新区清池街道鲍庄村南分为两支。
  --
  仓上汇合流经昌邑 注入虞河归入渤海
  东、西浞河在寒亭仓上村北汇合以后,向北再自寒亭城区穿城而过,在今寒亭街道大埠村西北约1.2公里处入昌邑境,然后在昌邑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北流十多公里注入虞河。
  寒亭境内的河段要比昌邑境内的河段曲折,其最大两处拐弯在寒亭城区以北、禹王街(北外环路)南侧,浞河流到这里,已经由南北流向变成了东西流向。
  这段浞河原本不是这样横平竖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社大搞“万亩方”,平整地块,兴修水利,把原来弯曲的河流截弯取直,形成了两个90度的拐角。昌邑境内的浞河也是大致呈南北走向,只在西永安村以北才逐渐向西北掉头,直至流入虞河。
  说到这里,似乎浞河的归宿已经明晰了,但仔细留意一下前文中几种方志的记载却发现颇有出入:乾隆版《潍县志》说浞河“由容安入海”,《潍县志稿》说“漫于永安湖”,《昌邑市志》上说“在西永安村西汇入丰产河”,《坊子区地名志》中却说“在潍北农场四分场处注入虞河”,《坊子区志》又说“入昌邑县丰产河”。究竟哪一种为准呢?
  首先,搞清永安湖在哪里。乾隆版《潍县志》提到“由容(永)安入海”,而《潍县志稿》说的是“漫于永安湖”。《潍县志稿》在“别画湖”词条下有这样的记载:“别画湖亦曰朕怀湖。湖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即今永安湖、高庄洼、莲花坡、常寨洼、黄荞洼。在县北五六十里。”东永安村北有湖岸遗址。据考,永安湖曾与莱州湾相通。通过分析可知,永安湖其实就是别画湖的一部分。
  由于永安湖“曾与莱州湾相通”,所以无论县志上说“由容(永)安入海”,还是“漫于永安湖”就都容易理解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方志中,说到浞河的归宿时没有再提及永安湖,如《昌邑市志》和《坊子区志》均称浞河汇入“丰产河”,而《坊子区地名志》中又说“在潍北农场四分场处注入虞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昌邑市志》载:“丰产河,位于龙池乡西部,系1954年潍北劳改农场新开人工河道。东西向横截浞河、瀑沙、夹沟3条河道,引3水泄入虞河。河长14公里,河底宽40米,流域面积459平方公里。河道的开挖,避免了农场汛期受洪水侵袭之害。”
  如此便十分明白了,浞河先入丰产河,然后注入了虞河。但由于丰产河截流浞河的地方几乎就在丰产河入虞河的河口处,所以《坊子区地名志》上直接说“注入虞河”也是正确的。这一点在潍北农场进行探寻过程中也得到了证实。
  至此,浞河的归宿已经彻底明晰,它注入了现在的虞河,然后一路向北流进了渤海莱州湾。俗话说“万条河流归大海”,浞河既然不是内陆河,那么它也就像其他河流一样,最后归宿到了大海。
  --
  张面河为浞河支流 在鲍庄村分为两支
  张面河,是浞河的一条支流。
  寒亭区文献资料多写作“张面河”,而《坊子区地名志》《坊子区志》写作“涨沔河”或“张沔河”,还有人写作“涨面河”“涨湎河”等几种,皆是同音而已,其实渊源相同。
  1988年版《坊子区地名志》记载:“涨沔河,源于沟西乡河南头(村)南,流经沟西乡、清池镇,由西鲍庄(村)西出境,流入潍城区大虞乡,至东风大街东端青凌桥处注入虞河。相传,清代乾隆、嘉靖年间,两次洪峰到来,河水暴涨,两岸满溢,涨沔实是涨漫之音讹。”
  现在,多数潍坊人对于张面河的认识,大体与以上记载一致。其实,很少人知道,寒亭区还有一条张面河,为方便叙述,我们且称之为北张面河,与坊子发源的南张面河是一回事。
  细心考查文献记载和民间口传就不难得知,南、北张面河,本来同出一源,自沟西乡而来,流至今清池街道的鲍庄村南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北入潍城,即是现在看到的南张面河;另一支一直向北,穿过东西金马庄、几个谭里庄和几个朱茂村,到达二十里堡,与从十里堡方向而来的北张面河合为一条,再向东北方向流至寒亭村西。
  其实,西南-东北走向的北张面河,原来就是潍县城通往莱州府的一条官道,从寒亭城区斜着穿过,平时是一条旱沟,人称“官路子”,汛期雨多时才叫做河。光绪《潍县乡土志·道路》记载:“东北赴莱州府大路:出城东门,过白浪河,又五里过虞河,至虞河头庄,又五里至十里堡,又十里至二十里堡,又十里过寒浞河至寒亭集……”
  1974年,“8·13”浞河洪灾以后,政府认识到了北张面河穿越寒亭城区的危害性,便改道南移,从南平旺村向东呈东西方向,从齐家埠村入浞河,绕开了城区。
  张面河是浞河的一条支流,现在的北张面河是,从前的南张面河也是。有的人说,南、北张面河是重名的两条河,这是错误的。据现在沿河的老人们讲,在1980年以前,每逢汛期水大,南张面河的水一部分向北流,过“潍(坊)石(岛)路”(今健康东街)建设的双涵洞,可见水流之大。民间还有口传,说从鲍庄向西北方向的南张面河分支,是当年驻军为了人马饮用而发动军队挖掘的,从地貌上看,这极有可能,只是时间不详。
  --
  寒浞治水遗存防潮大堤
  在寒亭区寒亭村云台山高庙内的寒浞爷塑像。
  ◥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东冢子后村南的夏寒浞冢。
  寒浞是寒国的王子,离国出走后投奔后羿,参与反夏联盟。后羿被害后,寒浞将有穷国都迁到自己的家乡寒国。寒浞执政期间,为防海水之患,兴修水利工程,将莱州、昌邑和寒亭北部沿海断断续续的自然隆起带连接起来,筑成几百里防潮大堤。
  --
  羿浞代夏九十余年 疆土扩大超过14倍
  浞河,既然是以寒浞命名的一条有着4000年历史的文明古河,那么寒浞又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他与后羿和夏王朝是什么关系呢?
  《潍县志稿》综合典籍记载,大禹治水以后,在潍西平原上建了4个古国,分别是斟鄩国(潍县东南部和安丘一带)、斟灌国(寿光一带)、寒国(今寒亭区一带)和三寿国(即平寿国,在潍县西部一带)。斟鄩氏和斟灌氏都是大禹的同姓,从河南迁来。
  又据《竹书纪年》《左传》《史记》等文献记载,大禹建立夏朝以后,改“禅让制”为世袭制,把王位传给儿子启,启杀了原定的王位接班人东夷民族的首领伯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便引发了近百年之久的东夷族与夏王朝的争战,后羿、寒浞便是东夷族的两个领袖人物。
  羿是东夷有穷国(大致位于今德州一带)的国君,他见夏王太康(大禹之孙)荒废朝政,失去了民心,便乘太康外出打猎之机发动政变,软禁了太康,成功夺取了政权,代夏执政,掌管九州事务。十年后太康死去,羿另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傀儡夏王,仲康十三年后死去,他的儿子后相又做了傀儡夏王。羿“挟天子以令诸侯”,执政天下达31年。“后羿”的称呼,应是在羿代夏之后开始。“后羿”之“后”字,是帝王之意,高于方国之君,《史记·正义》称为“帝羿”。
  寒浞是寒国的王子,少年时便离国出走,投奔后羿,参与反夏联盟,后羿重用寒浞,委以相任。寒浞担任国相之职以后,后羿又沉迷狩猎,不理国事,寒浞“行媚于内,而使贿于外,愚弄其民”,大权在握,“外内咸服”。
  后相八年,后羿被杀害,寒浞便理所当然地“因其国家”,即继承了后羿的有穷国和他的家室。
  后羿被谁杀害是一个千古谜案,史书记载不一。有的说被寒浞所杀,有的说被逄蒙所杀,有的只说被“家众”所杀。
  后羿被害以后,寒浞为了便于统治,将有穷国都迁到自己的家乡寒国。寒浞继续代夏执政,统管天下。过了20年左右,寒浞便派长子寒浇攻灭了斟灌、斟鄩二国,杀掉了傀儡夏王后相,建立了大寒国,称霸诸侯,继续沿用有穷国号,真正成为了“九州一帝”,此时,夏王朝实际上已经亡国。
  据谭家正等专家研究得知,寒浞、寒浇父子建立的大寒国疆域很大,东界今莱州市境王河流域以东,与莱夷另一部落(今招远市西部)毗邻,西至淄河、弥河流域,南至弥河流域和潍河流域上游,北邻渤海莱州湾。总面积约28800平方公里,比初期的寒国扩大了14倍以上。
  寒浞曾经辅佐后羿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他总结了几位夏王失政失民心的教训,凭借着大寒国地域的鱼盐之利,自己的机智多谋以及寒浇、寒豷(yì)二子的勇猛善战,果断消灭敌对势力,扩大疆域,巩固政权,励精图治。
  寒浞从接替后羿代夏执政20年,再到攻灭夏王称霸九州40年,总共达60年之久,曾经创造了夷夏40年无战事的奇迹,充分证明了寒浞的雄才大略、治国有方。
  后羿、寒浞总共执政天下九十余年,历史上将这个时期称为“羿浞代夏”。有史学家将羿浞代夏的时代称之为有穷朝。
  --
  莱州浞河直通寒国 百姓称做“运粮河”
  --
  寒浞还是继大禹以后的治水专家。
  莱州市境内也有一条浞河。另有多种史书记载,寒浞代夏之后,将其子寒浇封于过国。过国是莱州市境内最早的封国,位于莱州市北部,今有过西村为证。莱州市的浞河流经土山镇,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
  潍坊的浞河和莱州的浞河,都是以寒浞的名字而命名,而两地的老百姓都把浞河叫做“运粮河”,因为从莱州可以通过水路一直到达寒国(即今寒亭)。研究者认为,潍坊的浞河是随自然地势人工疏通治理的,而莱州的浞河则是一条人工挖掘的运河。据清乾隆二十三年《掖县志》载:“浞河,城西六十里,世传寒浞所凿,俗名浊河。”
  据莱州的老人讲,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产队里挖河底泥作肥料,挖出了大量年代久远的船板,由此可见莱州境内的浞河在历史上的确承担过漕运任务。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莱州境内不但有一条浞河,还有一条“百里防海浞堤”也是浞浇父子治水的历史遗存。
  光绪《掖县志》记载:“浞堤,在城西五十里浞里村南。堤峻削,相传为寒浞行舟处。西南延袤数百里至浞河,尚有基址,或起或伏,土人铲以耕作,非堤本如是也。”《掖县全志》对浞堤的描述是:“自过亭而西南,有土脉隆起(指土山一带),直指寒亭,传为浞浇之遗。”据此,有专家认为,在寒浞时代,莱州、昌邑和寒亭北部沿海有一条断断续续的自然隆起带,浞、浇父子为防海水之患,组织百姓因地制宜,把断续的地方筑土石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了一道自过亭(在莱州西北部)经昌邑西北,然后又到寒亭的几百里防潮大堤,这是一项庞大而绝妙的水利工程,比较而言,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证据几乎没有。
  --
  ◎相关链接
  少康复夏
  《竹书纪年》《左传》等诸多史典对于少康复国的记载基本一致。
  当年寒浞派寒浇杀夏王后相之时,后相的妻子后缗正在妊娠期。她幸运地从墙洞逃生,逃匿到一个叫有仍(传说是后缗的娘家)的地方,生下遗腹子少康,为大禹后代留下了正统的夏王血脉。少康长大后,作了有仍氏的牧正(牧官之长)。
  寒浇得知少康的事情以后,十分忌惮,便派一个叫椒的人去拜访少康,“求”少康为官。少康惊怕,逃到有虞国,作了庖正(掌管饮食之官)。有虞之君虞思将两个女儿都嫁给少康,安置在纶邑之地,少康从此获得了“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古代以方圆10里为一成,以士卒500人为一旅)这一反寒复夏的根据地,开始长期卧薪尝胆,谋划复国。
  伯靡是夏朝的旧臣,国破后逃到有鬲(今山东德州一带)隐藏。几十年来,他韬光养晦,不断纠集斟灌、斟鄩两国逃亡的旧族,组建、发展反寒武装力量。伯靡是少康复国的股肱大臣。
  伯靡、少康深知大寒国国富兵强,双方势力相差悬殊,于是言行谨慎,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少康40岁左右时,儿子季杼长大成人,才敢起事。
  即便如此,因为大寒国国势强大,寒浇又是勇猛无比的一代霸王,少康也不敢对大寒国正面动兵攻打,而是处心积虑、避其锋芒。采用了“谍浇诱豷”以弱胜强的计谋,即派间谍汝艾(一作女艾)暗杀了寒浇,季杼施引诱之计谋杀了寒浞的次子寒豷,折断了寒浞的左膀右臂。最后伯靡与少康一举攻灭了已经是耄耋之年的寒浞,继而彻底消灭了大寒国的势力,至此,从后羿至寒浞的有穷朝灭亡。少康恢复了失去九十余年的大夏王朝,重建了夏后氏的统治,并建都纶邑。
  在今寒亭区寒亭街道东冢子后村南有寒浞墓冢一座。乾隆《潍县志·冢墓》记载:“寒浞冢,在城东三十里。冢高三、四丈,广数百尺。”冢前有2002年寒亭区人民政府立的“夏寒浞冢,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白玉石碑一方。
  少康复国的军事斗争,更多使用了诡诈手段,经历了很多曲折艰辛,来之不易。少康在位期间,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史称“少康中兴”。
  --
  寒浇潍水舟战攻灭斟鄩
  莱州市土山镇的浞河桥。 孙天兵 摄
  寒浇为寒浞长子,也是寒浞的左膀右臂,莱州市土山镇的浞河就是他执政过国时开挖的。他是一个孝子,把“浞堤”和“浞河”的功绩都记在了父亲头上。寒浇是文韬武略的一代枭雄,4000年前在潍水之上的舟战,就是他的手笔,他亦被奉为舟战鼻祖。
  --
  寒浇执政过国期间 带领百姓挖河筑堤
  在今莱州市土山镇的浞河是一条人工开挖的运河,史书中记载为寒浞父子所挖,实际上是寒浇执政过国时开挖的。那么,寒浇又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
  寒浇(浇,古音“傲”),又作寒奡(音“傲”)、寒敖,寒浞长子,曾被封于古过国(今山东莱州境内),又称过浇,是过姓的始祖。
  其实,寒浇是继后羿和寒浞之后文韬武略的一代枭雄,他的诸多传奇故事,涉及他的生母、爱情、战例、政绩、被杀等,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史料记载的信息量比后羿、寒浞和少康都多,史典中,“羿奡”往往并称。
  后羿被杀以后,即寒浞续娶了后羿的妻子(传说是嫦娥),生了寒浇和寒豷两个儿子。
  《竹书纪年》记载:“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浇帅师灭斟灌。”这段话明确记载,斟灌和斟鄩两个方国,都是由寒浇攻灭的。计算得知,从后羿被杀,到攻占斟灌、斟鄩时,寒浇不过十六七岁,再到封王过国,东据莱夷,也不过才20岁左右的样子。
  寒浇年纪轻轻就能独当一面,屡战屡胜,真可以算得上是像他父亲一样的少年英雄、军事奇才了。
  寒浇还是一个十足的孝子。十六七岁即奉父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无怨无悔。身为一国之君,率领百姓规划筑建了百里防海大堤,开掘了人工运河,却把功绩都记在了父亲头上,史称为“浞堤”和“浞河”。
  寒浞年老时,包括寒国、过国甚至九州事务也是由寒浇全权处理。有穷朝后期,过国已经代替大寒国成了寒浞势力的代名词,如《左传·哀公元年》等记载,伍子胥就拿过国的寒浇(过浇)说事,而不是寒国的寒浞。《竹书纪年》载“浞恃浇皆康娱”,说寒浞依仗着寒浇的大智大勇,无忧无虑地乐享晚年。
  --
  潍水之上灭掉斟鄩 史载其为舟战鼻祖
  《竹书纪年》:“二十七年,浇伐斟鄩,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此短短几句,记载的是4000年前发生在潍水之上的一次大舟战,它直接导致了斟鄩国的灭亡,这是寒浇战例的最大手笔,也是史书记载的历史上最早、最着名的舟战。寒浇是舟战鼻祖。
  也正是这短短几句描述,在事过1600年以后,引发了屈原的无限遐想和对天叹问:“浇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鄩,何道取之?”屈原叹问的是,寒浇谋划转战,老天为何厚待他?把斟鄩国的船只搞翻,用的是何种手段?
  《论语》记载:“羿善射,奡荡舟。”说的是后羿善于射箭,而寒浇善于荡舟。后人对于“荡舟”之“荡”有三种解释,一说是以手推舟,行于陆地,“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二说是用舟船冲锋陷阵;三说就是划船。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能证明寒浇是历史上最善于操纵舟船的高手,跟后羿的神射齐名。
  4000年来,寒浇潍水大战的故事被广为流传,进而成为神话传说。几千年以后,生活在江海边的百姓便把寒浇崇为水中仙神,顶礼膜拜,一旦船上遇险,就祈祷寒浇快快显灵相助。
  古人的诗词中也多有写寒浇荡舟的。北宋梅尧臣《蔡河阻浅》:“蔡方阻浅涸,寸步出悭吝。胶舟看在前,暗碛疑难慎。谁能使奡荡,空自思禹浚。”写他的船在蔡河阻浅被困,寸步难行,感叹没有寒浇(奡)那样的荡舟高手,没有大禹一样疏浚河道的领袖。
  清朝诗人许文运,在《元宝髻》中写道:“小挽盘龙似覆瓯,新翻宝髻两翘头。佳人近较胜寒奡,能向泥丸荡彩舟。”是写一位女子梳了元宝式样的发式,在玩“跑旱船”,像寒浇(奡)荡舟一样潇洒倜傥。
  有一种说法,民间艺术“跑旱船”起源于寒浇的陆地行舟,这显示着寒浇荡舟的久远影响。
  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古黄河岸边有一个奡村,奡村有一条“奡村堤”,传说都与寒浇治水、荡舟的故事有关。
  在名篇《天问》和《离骚》中,屈原对于寒浇着墨颇多,言他威武勇猛但是好色不忍,与嫂子女岐私通,言他被人用诡计刺杀,件件都神秘离奇,虽多是微言,也足可以看出寒浇对屈原的影响之大。
  如此,我们认识了4000年前一个真实的寒浇。他是少年英雄、九州霸王,勇猛睿智又孝道宽仁;攻城略地,所向无敌;代父执政,日理万机;修河筑堤,利在千秋。寒浇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治水专家。
  --
  ◎相关链接
  陆地行舟 两种假说
  寒浇是位大力士,为什么要用“陆地行舟”来描述,而不是用“力拔山兮”“拔山扛鼎”一类的词来形容呢?笔者研究认为,陆地行舟是寒浇那个时代真实存在的现象,而不只是对寒浇“多力”的形容。其中有两种假说最合乎逻辑。
  第一种假说,陆地行舟现象是寒浇在运输粮草。寒浞称霸九州以后,除弊兴利,把寒水治理成既能水上运输又可灌溉农田的“运粮河”。
  如何把收割的庄稼装船运输呢?办法有二:一是将船停在河里,收割庄稼后一次次装船运走;二是把空船拖上岸,在田地里一边收割一边就近装船,装满后再把船拖到河里运走。效率高的当然是后者,但是这需要力气,此时寒浇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就出现了在农田“陆地行舟”的奇特现象,这是当时生产的需要,而不是寒浇炫耀“多力”的表演。那时候的帝王都亲自参加狩猎、耕种、捕鱼等劳动,寒浇力大,拖船自然是身先士卒、以一当十,所以闻名遐迩,流传千古。
  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刘家张营村中,立有一块重修浞河桥古碑,碑文中就记载“原浞河所由来,相传有夏之世寒浞之子奡荡舟所成,故名”。
  第二种假说,陆地行舟是寒浇“覆舟斟鄩”的前期准备。史料中记载,攻伐斟鄩国的主战场在潍水。寒浇封在过国,经常抢渡潍水,驰援父亲,渡水驾舟的经验想必是十分丰富,而斟鄩残部在潍水乘船避难,真是自取灭亡。研究分析认为,寒浇先在寒国国都(今寒亭一带)制造了一批大型船只,然后沿着西浞河逆水南下,等船行至西浞河源头处,只能拖船上岸,陆地行舟。不过,拖行向东南不足五六里,就能到达常令公山南部渭水河的一条支流,然后乘船顺水进入汶水,继而进入潍水,寒浇水师们顺流而下,突然发起冲荡剿杀,将斟鄩的小船撞翻,将人消灭。这中间就出现了往常令公山以南拖拉战船的“陆地行舟”现象。屈原没有来过潍水,所以发出“覆舟斟鄩,何道取之”的疑问。
  --
  1974年惊魂一幕浞河罕见洪灾淹了潍县城
  1974年,浞河洪灾示意图。
  图中红框内为河南头村记载道光年间张面河水灾的石碑。
  位于高新区清池街道张面河的“丁(家)马(家)水库”。
  图中红圈部分为北张面河入浞河的水闸。
  杨家埠北面的北张面河景观。(摄于2018年)
  当年的泄洪闸,使用到2020年上半年。(摄于2014年)
  浞河的上中游南北落差大,千万年以来,自然冲出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河沟,不会存下淤泥堵塞河道。1974年,这条历史上没有洪灾记录的河流发生了震惊中央的“8·13”洪灾事件。
  --
  张面河昌盛桥石碑 记载道光年间水灾
  浞河的上中游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南北落差很大,从源头到寒亭区驻地,每1000米南北落差4米左右,如从杨家庄子(海拔60米许)到寒亭区驻地(海拔16米许)12公里落差超过40米。因为落差和地质等原因,汛期水大流急,千百年来,自然冲出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河沟,最深的地方离地面5-8米,最宽的地方100米许。正因如此,不会存下淤泥堵塞河道,根本不需要像其他河流一样修筑堤坝和清淤,更没有决口、改道的说法。这正是聪明的古寒国人选择临浞河而建国都的高明之处。
  更小规模的张面河则不然,历史上洪灾多多,原因就是地形地质造成的,单从“涨面”“涨漫”的名字上也不难理解。
  据文献记载和沿河居民口传,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即有两次水灾。记载最清晰的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的一次洪灾。在张面河的源头——坊子区沟西乡河南头村张面河昌盛桥上,有一块古碑,上面记载了这次水灾。古碑横立在桥头,做了护栏之用,碑文比较清晰,只是下方有一行文字被水泥覆盖。
  从碑文记载得知,道光二十四年农历五月,段而庄(今高新区新钢街道向阳村)的居民们,私自开掘了一条自段而庄到河南头村的一条水沟,用来排泄村里洼处的积水,结果改变了地表水的流向,大雨时,引起了张面河水灾,殃及下游沿河48个村。各村都呈交诉状告到何县主那里,何县主亲自沿河勘查,查清了案由,当面命令段而庄居民回填水沟,恢复河道,并下令受灾各村居民安心生产生活,不要再行诉讼,下令刻碑记载,警告人们以后不得擅自掘毁旧河道,永远引以为戒。
  从碑文中列出受灾的48个村看,洪水自河南头向北穿过今高新区,一直往北至今寒亭区十里堡一带,又漫淹周边诸多村庄,有距离浞河较近的李家东庄、邢家东庄、掌(仉)庄等,应是张面河与寒亭的浞河相连的结果。从受灾的大部分村庄所处的位置看,当年张面河的洪水多数还是流入了鲍庄以北十里堡一带,当然鲍庄以西的大河北一带也有灾情,这充分证明了南、北张面河与浞河的渊源关系。
  在张面河流域有“张面河不大,一淹十八个村”之说,从碑文记载分析,“十八个村”应该是“四十八个村”之讹,而这句谚语的出处,也应与碑文记载的本次水灾有关。
  --
  暴雨淹了县委驻地 “8·13”洪灾震惊中央
  1974年以前,浞河是历史上没有洪灾记录的一条吉祥宝河。然而,1974年8月13日,发生了震惊中央的“8·13”洪灾事件。
  8月13日夜间,潍县地域普降暴雨,出现了60年来未有的大水,造成了6座小水库、39座塘坝发生了倒坝事故,7座小水库出现了严重险情,潍河、白浪河等河流决口76处,峡山、白浪河、符山、牟山灌区冲毁总干及干渠建筑物206座,决口60处,潍博路和烟潍路以北一片汪洋,平地水深半米左右,宽超过25公里,北部有两处公社平地撑船,畅通无阻,有6条主要公路交通阻断,多处电话线路中断,被淹村庄171个。
  潍县共倒塌房屋17237间,死亡12人,死牲口494头,土地过水面积达53万亩,成灾面积达49万亩。
  浞河的洪灾情况是,8月13日夜间,由于上游(时属潍县治浑街公社)西浞河二甲李、河洼、马宿等村,东浞河闫家张营、西坡、梁家寨子、王家寨子、仓上等村的小水库相继倒坝,100多万立方米的洪水迅猛泄向中下游,北张面河也注入大量地表水,造成寒亭浞河沿岸多处漫溢,致使当时的潍县机关(在今寒亭区委驻地一带)被淹。
  洪水于8月14日1时左右才开始退去。
  此次浞河洪灾事件,官方称之为“8·13”浞河洪灾,当地民间则称为“水淹潍县城”。这次洪灾让沿河而居的人们多年不忘,以至于几十年后,一说起浞河,人们还一定会提起这次洪灾,并心有余悸。
  --
  潍县上报调查情况 上游水库垮坝是主因
  这次洪灾,省、地委、县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上报了中央防汛指挥部,原计划在潍县召开全国反面典型现场会,后因故改在北京召开。县里向中央上报了带有检讨性质的文字材料四十余份。
  潍县革委抗旱防汛指挥部的调查材料中,有这次灾情的详细记载:8月13日凌晨4时到午夜,寒亭附近降雨230毫米,由于暴雨集中,来水迅猛,浞河上游质量不高、防汛措施不落实的马宿、王家寨子水库于夜10时左右,出现了垮坝事故。随后仓上塘坝相续冲垮,同时张面河由西南来决口漫溢,寒亭桥洞和浞河闸泄量较慢,寒亭桥上水深1.53米,过水量达264立方米/秒,超过设计流量一倍以上。当时受寒亭村北引潍总干高水位的顶托,造成平地行洪,烟潍路路基高出地面1米以上,阻水十分严重,致使县机关和寒亭附近村庄一片汪洋,有长达2公里的路段漫路泄水,县机关院中屋内外水深1米左右,各种损失价值超过142万余元。寒亭公社过水成灾面积超过27000亩,被淹户数1364户,转移户数314户,倒塌房屋2347间,冲走或霉烂粮食超过688000斤,死亡2人,伤亡大家畜39头。
  经过多次调查核实,马宿、王家寨子水库垮坝的有关情况是:
  马宿水库,距寒亭6公里,位于浞河上游,流域面积28平方公里,坝长70米,最大坝高9米,总库容219000方,溢洪道为开敞式,堰顶宽12米,建有5孔宽2米、高2米的砖拱桥,靠提水灌溉,沿库建有扬水站6座,装机86马力,灌溉农田2000亩。该水库是由马宿大队党支部决定修建的,于1965年冬施工,没有正式设计,铺底宽20米,未清基,坝基4次加宽至64米,施工中包干到队结合不好,夯实较差,冻土上坝,工程质量很低,建成蓄水后立即出现坝后漏水,曾作过简单的反滤处理,漏水有所减少。汛期大队组织了抢险护坝人员10人,准备了一些防汛草包、麻袋和麦稂。8月13日大雨时,晚上8时护坝人员曾到坝上检查过一遍后,未坚持在坝上防守,结果漏水加重,出现管涌,至9时许垮坝。垮坝时库水位距坝顶还有1米多,大坝基本上全部被冲走,决口宽60米,深9米。
  王家寨子水库,距寒亭6公里半,位于浞河支流上,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坝长70米,最大坝高6米,总库容123000方,溢洪道为开敞式,堰顶宽6米,建有1孔6米宽的砖拱桥,沿库两岸建有扬水站4座,装机总量48马力,浇地1000亩。该水库是王家寨子大队党支部决定修建的,开工时没有正式设计,未清基,铺底宽40米,一冬未成。1966年春为迅速建成缩小断面进行施工,夯实很差,坝后坡严重缺土,蓄水后坝基渗水,几年来未做处理。汛前,潍县对小水库分类排队时,曾列为三类,并要求社队加高大坝,外坡补土填平。该大队只加高坝顶没补坡,防汛护坝只有2人。8月13日晚8时,暴雨洪水到来,上游半公里处一座塘坝垮坝失事,库水位迅速上升,村里90户(全村105户)进水,大队干部便组织民兵7人上坝,准备到溢洪道桥处扒口泄水,此时水已漫坝,无法抢救。由于大水,冲毁土地15亩,倒塌房屋45间。
  这两座小水库垮坝的主要教训是:客观上雨量过大;主观上重视不够,没有加强具体领导。
  --
  ◎讲述
  大水冲垮房屋 居民深夜避险
  2014年,笔者曾针对1974年的洪灾采访了几个村民。寒亭二村(红旗村)79岁的齐同某回忆说:“那晚上,红旗、东风、齐家埠、南埠子、东西杨家埠、东西三角埠村都遭了水灾,红旗和东风村受灾最严重,水最深的地方达到两米,一片汪洋,又是在黑夜里,很吓人。好多房子被泡塌。淹死了两个孩子,一个是郭家的,一个是徐家的,还淹死了一些牲口。”
  69岁的原潍县物资局职工家属马瑞兰说:“我家当时住在老商业局家属院。天快黑的时候,家里开始进水,等到了10来点钟,大水突然灌进来,一会儿就漫到了大腿。屋里的两个暖水瓶漂了起来,外面的几只鸡被惊得乱飞。我丈夫抱起9个月大的女儿,我手里拿了几块尿布,别的什么都没顾上拿就出了屋门。大街上全是水,水深的地方漫到人的胸部,街上有很多人扶着老的、抱着小的,往高的地方去,喊救命的妇女儿童很多。边上呼隆呼隆的,是塌房子倒墙的声。我丈夫用头顶着孩子,我两条腿根本不听使唤,迈不动,幸亏过来了两个男青年一人拽着我一只胳膊,拉着我往前行。我们最后来到物资局的办公地点,这里地势稍高,水面到大腿。大水在下半夜1点左右就退了,不过为了安全,我们还是等到天亮了才回家。”
  谭家正素有“潍县通”“活地图”“活档案”的称谓,“8·13”洪灾发生时,他正在当年的潍县革委抗旱防汛指挥部工作,对于灾事是最知情的。
  他回忆说:“晚上10点左右,洪水位上升,潍县城平地水深一米多,当时县政府大院,只有水利局几间二层房,其他全为平房,屋内普遍进水。
  “很多单位没来得及抢救出的档案,被水浸湿,灾后晾晒档案的到处可见。当时,水利局的简易二层房发挥了大作用,从平房里抢救出的重要办公用品存放到了上边,才免遭水浸。
  “粮食局和粮管所的粮食、供销社的油桶等很多物品,被洪水冲到了烟潍路面上和路北的地里,银行的钱有的也被浸泡。县防汛指挥部指挥由当时的县委副书记杜日尧担任。这一天,他始终靠在指挥部办公室,坐镇指挥。当洪水进屋后,他就搬把椅子坐在办公桌上,听取汇报,指挥防汛抢险。”
  谭家正说,这次浞河洪灾事件,引起了省市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杜日尧书记责成他起草专题报告,上报到了中央防汛指挥部。
  --
  1974年惊魂一幕浞河罕见洪灾淹了潍县城
  1974年,浞河洪灾示意图。
  图中红框内为河南头村记载道光年间张面河水灾的石碑。
  位于高新区清池街道张面河的“丁(家)马(家)水库”。
  图中红圈部分为北张面河入浞河的水闸。
  杨家埠北面的北张面河景观。(摄于2018年)
  当年的泄洪闸,使用到2020年上半年。(摄于2014年)
  浞河的上中游南北落差大,千万年以来,自然冲出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河沟,不会存下淤泥堵塞河道。1974年,这条历史上没有洪灾记录的河流发生了震惊中央的“8·13”洪灾事件。
  --
  张面河昌盛桥石碑 记载道光年间水灾
  浞河的上中游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南北落差很大,从源头到寒亭区驻地,每1000米南北落差4米左右,如从杨家庄子(海拔60米许)到寒亭区驻地(海拔16米许)12公里落差超过40米。因为落差和地质等原因,汛期水大流急,千百年来,自然冲出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河沟,最深的地方离地面5-8米,最宽的地方100米许。正因如此,不会存下淤泥堵塞河道,根本不需要像其他河流一样修筑堤坝和清淤,更没有决口、改道的说法。这正是聪明的古寒国人选择临浞河而建国都的高明之处。
  更小规模的张面河则不然,历史上洪灾多多,原因就是地形地质造成的,单从“涨面”“涨漫”的名字上也不难理解。
  据文献记载和沿河居民口传,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即有两次水灾。记载最清晰的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的一次洪灾。在张面河的源头——坊子区沟西乡河南头村张面河昌盛桥上,有一块古碑,上面记载了这次水灾。古碑横立在桥头,做了护栏之用,碑文比较清晰,只是下方有一行文字被水泥覆盖。
  从碑文记载得知,道光二十四年农历五月,段而庄(今高新区新钢街道向阳村)的居民们,私自开掘了一条自段而庄到河南头村的一条水沟,用来排泄村里洼处的积水,结果改变了地表水的流向,大雨时,引起了张面河水灾,殃及下游沿河48个村。各村都呈交诉状告到何县主那里,何县主亲自沿河勘查,查清了案由,当面命令段而庄居民回填水沟,恢复河道,并下令受灾各村居民安心生产生活,不要再行诉讼,下令刻碑记载,警告人们以后不得擅自掘毁旧河道,永远引以为戒。
  从碑文中列出受灾的48个村看,洪水自河南头向北穿过今高新区,一直往北至今寒亭区十里堡一带,又漫淹周边诸多村庄,有距离浞河较近的李家东庄、邢家东庄、掌(仉)庄等,应是张面河与寒亭的浞河相连的结果。从受灾的大部分村庄所处的位置看,当年张面河的洪水多数还是流入了鲍庄以北十里堡一带,当然鲍庄以西的大河北一带也有灾情,这充分证明了南、北张面河与浞河的渊源关系。
  在张面河流域有“张面河不大,一淹十八个村”之说,从碑文记载分析,“十八个村”应该是“四十八个村”之讹,而这句谚语的出处,也应与碑文记载的本次水灾有关。
  ---
  暴雨淹了县委驻地 “8·13”洪灾震惊中央
  1974年以前,浞河是历史上没有洪灾记录的一条吉祥宝河。然而,1974年8月13日,发生了震惊中央的“8·13”洪灾事件。
  8月13日夜间,潍县地域普降暴雨,出现了60年来未有的大水,造成了6座小水库、39座塘坝发生了倒坝事故,7座小水库出现了严重险情,潍河、白浪河等河流决口76处,峡山、白浪河、符山、牟山灌区冲毁总干及干渠建筑物206座,决口60处,潍博路和烟潍路以北一片汪洋,平地水深半米左右,宽超过25公里,北部有两处公社平地撑船,畅通无阻,有6条主要公路交通阻断,多处电话线路中断,被淹村庄171个。
  潍县共倒塌房屋17237间,死亡12人,死牲口494头,土地过水面积达53万亩,成灾面积达49万亩。
  浞河的洪灾情况是,8月13日夜间,由于上游(时属潍县治浑街公社)西浞河二甲李、河洼、马宿等村,东浞河闫家张营、西坡、梁家寨子、王家寨子、仓上等村的小水库相继倒坝,100多万立方米的洪水迅猛泄向中下游,北张面河也注入大量地表水,造成寒亭浞河沿岸多处漫溢,致使当时的潍县机关(在今寒亭区委驻地一带)被淹。
  洪水于8月14日1时左右才开始退去。
  此次浞河洪灾事件,官方称之为“8·13”浞河洪灾,当地民间则称为“水淹潍县城”。这次洪灾让沿河而居的人们多年不忘,以至于几十年后,一说起浞河,人们还一定会提起这次洪灾,并心有余悸。
  --
  潍县上报调查情况 上游水库垮坝是主因
  这次洪灾,省、地委、县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上报了中央防汛指挥部,原计划在潍县召开全国反面典型现场会,后因故改在北京召开。县里向中央上报了带有检讨性质的文字材料四十余份。
  潍县革委抗旱防汛指挥部的调查材料中,有这次灾情的详细记载:8月13日凌晨4时到午夜,寒亭附近降雨230毫米,由于暴雨集中,来水迅猛,浞河上游质量不高、防汛措施不落实的马宿、王家寨子水库于夜10时左右,出现了垮坝事故。随后仓上塘坝相续冲垮,同时张面河由西南来决口漫溢,寒亭桥洞和浞河闸泄量较慢,寒亭桥上水深1.53米,过水量达264立方米/秒,超过设计流量一倍以上。当时受寒亭村北引潍总干高水位的顶托,造成平地行洪,烟潍路路基高出地面1米以上,阻水十分严重,致使县机关和寒亭附近村庄一片汪洋,有长达2公里的路段漫路泄水,县机关院中屋内外水深1米左右,各种损失价值超过142万余元。寒亭公社过水成灾面积超过27000亩,被淹户数1364户,转移户数314户,倒塌房屋2347间,冲走或霉烂粮食超过688000斤,死亡2人,伤亡大家畜39头。
  经过多次调查核实,马宿、王家寨子水库垮坝的有关情况是:
  马宿水库,距寒亭6公里,位于浞河上游,流域面积28平方公里,坝长70米,最大坝高9米,总库容219000方,溢洪道为开敞式,堰顶宽12米,建有5孔宽2米、高2米的砖拱桥,靠提水灌溉,沿库建有扬水站6座,装机86马力,灌溉农田2000亩。该水库是由马宿大队党支部决定修建的,于1965年冬施工,没有正式设计,铺底宽20米,未清基,坝基4次加宽至64米,施工中包干到队结合不好,夯实较差,冻土上坝,工程质量很低,建成蓄水后立即出现坝后漏水,曾作过简单的反滤处理,漏水有所减少。汛期大队组织了抢险护坝人员10人,准备了一些防汛草包、麻袋和麦稂。8月13日大雨时,晚上8时护坝人员曾到坝上检查过一遍后,未坚持在坝上防守,结果漏水加重,出现管涌,至9时许垮坝。垮坝时库水位距坝顶还有1米多,大坝基本上全部被冲走,决口宽60米,深9米。
  王家寨子水库,距寒亭6公里半,位于浞河支流上,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坝长70米,最大坝高6米,总库容123000方,溢洪道为开敞式,堰顶宽6米,建有1孔6米宽的砖拱桥,沿库两岸建有扬水站4座,装机总量48马力,浇地1000亩。该水库是王家寨子大队党支部决定修建的,开工时没有正式设计,未清基,铺底宽40米,一冬未成。1966年春为迅速建成缩小断面进行施工,夯实很差,坝后坡严重缺土,蓄水后坝基渗水,几年来未做处理。汛前,潍县对小水库分类排队时,曾列为三类,并要求社队加高大坝,外坡补土填平。该大队只加高坝顶没补坡,防汛护坝只有2人。8月13日晚8时,暴雨洪水到来,上游半公里处一座塘坝垮坝失事,库水位迅速上升,村里90户(全村105户)进水,大队干部便组织民兵7人上坝,准备到溢洪道桥处扒口泄水,此时水已漫坝,无法抢救。由于大水,冲毁土地15亩,倒塌房屋45间。
  这两座小水库垮坝的主要教训是:客观上雨量过大;主观上重视不够,没有加强具体领导。
  --
  ◎讲述
  大水冲垮房屋 居民深夜避险
  2014年,笔者曾针对1974年的洪灾采访了几个村民。寒亭二村(红旗村)79岁的齐同某回忆说:“那晚上,红旗、东风、齐家埠、南埠子、东西杨家埠、东西三角埠村都遭了水灾,红旗和东风村受灾最严重,水最深的地方达到两米,一片汪洋,又是在黑夜里,很吓人。好多房子被泡塌。淹死了两个孩子,一个是郭家的,一个是徐家的,还淹死了一些牲口。”
  69岁的原潍县物资局职工家属马瑞兰说:“我家当时住在老商业局家属院。天快黑的时候,家里开始进水,等到了10来点钟,大水突然灌进来,一会儿就漫到了大腿。屋里的两个暖水瓶漂了起来,外面的几只鸡被惊得乱飞。我丈夫抱起9个月大的女儿,我手里拿了几块尿布,别的什么都没顾上拿就出了屋门。大街上全是水,水深的地方漫到人的胸部,街上有很多人扶着老的、抱着小的,往高的地方去,喊救命的妇女儿童很多。边上呼隆呼隆的,是塌房子倒墙的声。我丈夫用头顶着孩子,我两条腿根本不听使唤,迈不动,幸亏过来了两个男青年一人拽着我一只胳膊,拉着我往前行。我们最后来到物资局的办公地点,这里地势稍高,水面到大腿。大水在下半夜1点左右就退了,不过为了安全,我们还是等到天亮了才回家。”
  谭家正素有“潍县通”“活地图”“活档案”的称谓,“8·13”洪灾发生时,他正在当年的潍县革委抗旱防汛指挥部工作,对于灾事是最知情的。
  他回忆说:“晚上10点左右,洪水位上升,潍县城平地水深一米多,当时县政府大院,只有水利局几间二层房,其他全为平房,屋内普遍进水。
  “很多单位没来得及抢救出的档案,被水浸湿,灾后晾晒档案的到处可见。当时,水利局的简易二层房发挥了大作用,从平房里抢救出的重要办公用品存放到了上边,才免遭水浸。
  “粮食局和粮管所的粮食、供销社的油桶等很多物品,被洪水冲到了烟潍路面上和路北的地里,银行的钱有的也被浸泡。县防汛指挥部指挥由当时的县委副书记杜日尧担任。这一天,他始终靠在指挥部办公室,坐镇指挥。当洪水进屋后,他就搬把椅子坐在办公桌上,听取汇报,指挥防汛抢险。”
  谭家正说,这次浞河洪灾事件,引起了省市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杜日尧书记责成他起草专题报告,上报到了中央防汛指挥部。
  --
  浓墨重彩打造浞水文化
  高新区清池街道西北部的侯孟埠,即民间传说的嫦娥奔月台。(摄于2018年)
  位于高新区浞景学校的“念月馆”。
  潍坊高新区浞水文化学会创办的杂志《浞水文化》。
  在浞河流域,曾经爆发过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羿浞代夏和少康复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群雄逐鹿,波澜壮阔,场景宏大,历史文化久远而丰厚,由此衍生出来的嫦娥奔月等民间传说故事也很多。浞河文化更是给了文学艺术家丰富的素材,大量小说、绘画及影视作品不断问世。
  --
  传说历史难以分清 衍生出了嫦娥故事
  浞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精髓是后羿、寒浞与嫦娥文化,人们传说嫦娥是寒国人,她是从浞河奔月的。
  《归藏》《淮南子》《搜神记》等史典中记载,后羿力大擅射,昆仑射日,拯救了天下生灵。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了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飞往月宫,成了月亮上的精灵。这是神话里的后羿和嫦娥。
  《竹书纪年》《左传》等史书中记载的后羿,是夏初有穷国的国君,同样擅射,曾经代夏执政31年,这是历史上真实的后羿。
  多部史书记载“羿居斟鄩”,斟鄩故国遗址在高新区清池街道治浑街村附近被发现,证明后羿曾经长期在潍坊一带居住。后羿被杀,寒浞继承了后羿的有穷国和妻室,把国都迁到了寒国。后羿的妻子改嫁给寒浞以后,为寒浞生了两个儿子,寒浇和寒豷。寒浞代夏执政60年,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民间传说很自然就会把后羿、嫦娥和寒浞连在一起,把射日的后羿和代夏执政的后羿混淆。其实,也没有证据说明这两个后羿不是一个人,而从他们诸多的共同点上分析,代夏的后羿极有可能就是射日后羿的原型人物。
  明朝中期的文学家钟惺写了一篇奇异小说《夏商野史》,直接把嫦娥写成了代夏后羿的妻子,这是我们发现最早的写这层人物关系的文章。
  因为史书记载潍地的寒浞继娶了后羿的妻子,人们就自然联想到后羿的这个妻子就是嫦娥,于是,千百年来在浞河流域就衍生出了许多有关嫦娥的故事。
  寒亭区驻地以东的寒亭村,有一座高埠叫云台山,是古寒国遗址。云台山庙的重修碑中写道:寒亭曾是寒国的国都,云台山的由来跟后羿的妻子嫦娥有关。而在潍坊的浞河流域以及在莱州的浞河流域都有“寒浞射日”的民间传说,人们把后羿和寒浞的形象混淆,更能折射出他们与嫦娥的关系。
  云台山周边的百姓传说,寒浞在云台山给嫦娥修建了一座广寒宫。广,是大的意思;寒,是寒国的意思;宫,是女人居住的地方。与月亮上的广寒宫颇有渊源。
  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西北部的潍柴工业园内,也有一座黄土高埠,当地人叫做“侯孟埠”(又作“后孟埠”)。《坊子区志》记载,相传这里曾是后羿的封地,当地百姓传说是“嫦娥奔月台”。
  传说寒浇、寒豷被杀以后,寒浞被少康杀害在寒国,嫦娥国破家亡,举目无亲,就与吴刚在侯孟埠服了长生不老的仙药,奔月去了。
  在浞河流域,嫦娥奔月的版本有很多。有的说是投进了寒亭云台山上的古井,随着井里的云雾一起上天奔月;有的说是在侯孟埠吃了长生不老之药奔月的;有的说她朝着月亮升起的地方一直往东走去,最后感动了王母娘娘,把她招到天上,当了月亮仙子……
  老潍县有中秋节“蒸月”“念月”的习俗。从前老人们把月亮叫“月亮嫲嫲”指的就是嫦娥。中秋节念月,就是为了拜祭嫦娥嫲嫲。
  ---
  浞水文化滋养创作天地 多种文艺形式全面开花
  从羿浞代夏到少康复国,百年争战,波澜壮阔,是十分精彩的一段历史。而后羿、寒浞和寒浇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在《离骚》和《天问》中就有较大篇幅的描述。
  因为年代久远,加之古代史学家受传统儒学的影响,对于羿浞代夏这段历史有意回避,所以记载甚少,司马迁的《史记》干脆没有正面记载。
  然而,民间对于后羿、寒浞、寒浇和嫦娥都有崇拜供奉,口口相传的故事很多,这给了文学艺术家们广阔的创作天地。
  2010年,寒亭区政协召开了“寒浞嫦娥历史与传说”研讨会,邀请了许多国家级的专家学者参加,2011年出版了《寒浞嫦娥历史与传说》一书。
  2011年12月,潍坊高新区成立了浞水文化学会,同时创刊了《浞水文化》杂志。近10年来,浞水文化学会文化成果颇丰。
  2014年,笔者在潍坊电视台“白浪杏坛”栏目主讲6集《话说浞河》;2016年诗文集《嫦娥浞河奔月》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2018年创作的情景剧《念月》,在高新区浞景学校排练演出并制作成微电影;2019年创作完成大型京剧剧本《浞河月儿圆》,拟两年内搬上舞台;2020年春,创作完成中篇小说《伯靡点将台》。
  2015年,高大勇创作完成大型电影剧本《嫦娥奔月》。
  2017年,肖明尧的中篇小说《嫦娥奔月》在《风筝都文学》发表;2019年底,创作完成长篇历史神话小说《嫦娥奔月》(初定名),计划今年出版发行。
  马现光创作的“万行史诗”《嫦娥奔月》,有望今年底完成。
  2019年,刘祜创作完成了40米国画长卷《浞水谣》初稿。
  2018年,高新区清池街道在浞景学校建成历史民俗文化展馆——念月馆;2019年秋,举办第一届“清池念月节”,专门聘请中国着名词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何沐阳创作了歌曲《梦想照在月亮河上》。
  潍坊高新区浞水文化学会、作家协会将继续扩大成果,力争把浞水文化用文学、影视、戏剧、歌曲和动漫等多种文艺形式进行全覆盖。
  当前,浞水文化已经打造成了潍坊市颇有名气的地域文化名片,相信这一定会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闻名遐迩的当地文化符号。
  部分资料由孙天兵提供
  本期图片由梁化刚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