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11 15:33
鄌郚总编

潍坊松园子拾零

  潍坊松园子拾零
  老街名称源自丁氏松园
  《潍城区地名志》中对松园子街名由来的记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松园子街。
  清代光绪末年的潍县城区地图上,城里(今属潍城区城关街道辖区)中部偏东南地域,有一条名称标注为松园街的老街。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该街的官方标注和记载都调整为松园子街,与松园街相比,显得更接地气一些。松园子街的名称除了1966年至1981年间改称红阳街,1997年以前一直沿用。
  ---
  老街东西走向 全长大约210米
  清代的松园街、上世纪30年代及以后的松园子街、红阳街(本专题统称为松园子街),直到1997年旧城改造拆迁前,基本地理面貌变化不算大。40年以前松园子街的景象与清末以来各个时期的相关标注和记载,基本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地理实体。
  宽约5到7米的松园子街为东西走向,长度大约210米,在传统时代的潍县城里算得上是相对宽阔的老街。
  此街东口近似十字路口,不太规则。松园子街的路南止于射步亭街,路北止于南巷子。射步亭街北口中心点位于南巷子南口中心点以西五六米处,射步亭街北口东沿基本正对南巷子南口西沿。近似十字路口的东面为南宫后街,东行四五十米可接附近的南宫西街北口。十字路口南面略偏西处为射步亭街,南行约160米可达附近的南寺前巷、平安街。十字路口北面略偏东处为南巷子,沿南巷子北行约百米可与附近的郭宅街相通。
  由该处近似十字路口沿松园子街向西约210米就到达西口。松园子街的地理状况相对单纯,除了东西两口,整条老街没有同其他街巷交叉或相接。有记载说,解放前松园子街还有一个显着特点,即整条老街没有一处其他老街上常见的小店铺、小作坊之类的临街门面房。从街口望进去,平整的路面两边一个个黑漆门扇的大门,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房子,鳞次栉比,整齐大方。而四十年前笔者见到的松园子街,两边的民居建筑统一涂上了白石灰,配上灰瓦顶,却也别致。
  松园子街的西口为一处丁字路口,与预备仓街相接。预备仓街向南约210米通往附近的南寺山门前小空场,向北约110米可接附近的郭宅街、小十字口东街、兴隆街。
  --
  丁氏松园又称丁家花园 官方记载街名由此而来
  关于松园子街的地名由来,笔者看到的当代官方表述是:“清末,街中有丁氏松园,故名。”而丁氏松园,附近的民众称之为丁家花园。从名称上看,丁氏松园或丁家花园似应为一户丁姓人家种植有松树的私家花园。这户人家应该也是大户人家,但未找到任何记载。
  半截过道是附近民众对位于松园子街中段路南的一条单口过道的俗称。丁氏松园或丁家花园原址位于半截过道路西,距过道口大约二三十米。有记载说,解放前半截过道以东的松园子街路南坐落着一户丁姓人家,住着丁云凤、丁云鹤兄弟俩。他们的父亲丁蔚祯是济南聚兴昶银号副经理。但丁家花园是否与这户丁姓人家有关,作者则没有交代。
  解放前的一段年代里,附近民众所称的丁家花园已经成了个大场子,里面有篮球场、篮球架等运动设施。潍县县立中学(简称县中,今潍坊一中前身)的学生就在那里上体育课。场子北面有一座两层、五开间的小楼,附近民众说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建筑师刘建业所建。也有人说设计者为刘运成,章丘人,解放后胜利大街南门一带的小黄楼也是他设计的。
  当时的丁家花园旧址作为县中操场是合适和方便的,因办学条件限制,县中的几处教学场所内都没有活动场所,丁家花园旧址距离这些教学场所几百米不等,步行前往上体育课只是费些时间而已。民众所称的县中操场也是附近的陈氏小学(陈氏启幼小学)、红卍字会小学(慈航小学)及解放初期的潍坊市第十五小学的体育课活动场所。
  笔者的一位本地籍同事回忆说,他家于1975年搬离预备仓街时,松园子街上的那处人称县中操场的大场子,已经成为昌潍地区煤建公司的一处销售网点,为附近地带的居民住家户供应冬季取暖用煤和平时生活用煤。这类销售网点,本地民众俗称为炭庄或炭场子。该处炭庄平时营销活动并不多,后来不断被“蚕食”,盖起住房解决职工安居问题,成了潍坊市商业局、石油公司等单位的职工宿舍。
  松园子街已拆建成小区 部分民居院落原址尚存
  据记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松园子街只有不足20户人家,其中富商大贾就有五户,分别是:谦记麻行东家陈启之家、义德栈东家张俊卿家、源顺服装店东家张百川家,这三户在路北;济南聚兴昶银号副经理丁蔚祯家、青岛籍富商黄星源家,这两户在路南。路北一号是知名人士郭雨若家;二号是着名画家郭兰村家;路南东头第一家是郭介光家,其妻子是当时的红卍字会会长。
  1967年,松园子街取“毛泽东主席是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之意改称红阳街,1981年恢复原名称。
  1997年,拆除潍城区向阳路以东、南宫西街-南巷子以西、郭宅街以南、胜利西街以北范围内的街巷和民居。松园子街位于拆迁范围内而予以拆除。相关建设活动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采用松园子街的名称命名为松园子小区。
  松园子街原址一带东口向西、长约110米的路段原址尚存,曾为松园子小区内的一条无名通道,今已用围档完全封闭,准备修复。
  拆除松园子街地域时保留了松园子街东口向西、路北的数处民居院落。路南保留了一处民居院落,曾为黄星源宅院的一部分。这些民居院落的一些组成部分目前原址尚存。
  ---
  几处私家花园各有特色
  黄家花园第一进院落今貌
  郭氏族谱对小花园主人郭均雅的记载。
  除了丁氏松园,松园子街上的黄家花园、郭家山院、绿野斋等几处私家花园也各有特色。其中,清代道光年间福建巡抚刘鸿翱家的花园——绿野斋的记载最为详实。绿野斋是松园子街上唯一有正式名称、悬挂牌匾的花园。
  --
  黄家花园满院花木 主人洋派设计时髦
  解放前,青岛籍商人黄星源的宅院位于松园子街东端路南第二户,建筑规模为三进院落,人称黄家花园。院内三列房屋都是过堂屋,能够直通后院;房屋东山外有一条过道,也可以通到后院去。
  黄家的后院很大,满院花木,郁郁葱葱,黄家花园因之得名。黄家后墙外就是位于松园子街附近的一处湾塘。这处湾塘,本地人称射步亭湾,是传说中的潍县城里“九湾不显”的湾塘之一,疑似由明代初年潍县用于守备兵士平时训练、县学生(秀才)进行射艺训练的射圃亭或射圃的原址演变而成。黄家宅院南北长约七八十米,在本地当时的富家宅院中,规模还算大小适中。
  黄家的厅房为五个房间的规模,比较潍县传统大户住房的建筑风格,明显与众不同。黄星源把第一进院落中原来传统的、立有显眼廊柱的厅房,去掉明柱,改短屋檐,换成了大玻璃窗,梗木门镶上有凹凸花纹的彩色玻璃。整栋房屋便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显得时髦了许多,彰显了主人大城市洋气商人的身份,在当时的潍县城区一带还是不多见的。厅房对面的五间南屋也翻新成为1912年至1949年间风格的建筑。
  黄星源的经商事迹不详。黄家花园在1997年拆除前的沿革等相关情况未见记载。目前,黄家花园的第一进落院原址尚存,院内两列房屋都修葺一新。这处院落曾经为潍城区药监局进驻,后来开了一家餐馆,目前用途不详,似已闲置。
  郭家宅院建有假山
  怪石嶙峋环境宜人
  与黄家花园的宅院相对,位于松园子街西端路南第二户为郭均雅的宅院,人称小花园,系因宅院内的一处院落得名。有记载说,该院落占地约200平方米,荷花池上建有水榭。贴南墙建一假山,怪石嶙峋,山巅有一小亭,站在亭内向东南方向了望,可以看到附近的射步亭湾。因为这座假山,该院落又称郭家山院。院内还植有小竹林、栽有不少花木。院内小径旁安放着石桌石杌,幽雅宜人。
  郭均雅,名恩彬,系潍县城东门里郭氏族人,与当时松园子街东端路北第一户的主人郭雨若同辈,其身份和事迹不详。据说,他衣着讲究,时常吟诗作赋,一副儒雅的学者文人风度。
  --
  刘鸿翱多地官署花园的名号都是“绿野斋”
  松园子街西端路北第一座大门系清代道光年间福建巡抚刘鸿翱宅院的南门。刘家大院的北门则位于北面约110米的郭宅街路南。
  据记载,刘家大院的南门构造是卧虎式,台阶不高,大门以西是两间门房,再向西便是预备仓街。
  大门以东是沿松园子街的五间临街屋,进门后是影壁墙,向东有一园门,入内就是这五间临街屋所在的大院。这五间临街屋坐南面北,为北面出厦的台屋,没有明柱,用弓式雕竹节弯梁支撑着厦沿,别有一番韵味。正中屋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带草书屋”四个大字,昭示着刘家人在这里读书做学问,实际上也的确名副其实,刘鸿翱自述这里是刘家子弟求学读书的地方。
  大院北面为绿野斋主体建筑,共四间,坐北面南,悬挂着一块上书“绿野斋”三个大字的牌匾。建筑风格大致模仿我国宋代词人、官员、学者欧阳修的画舫斋。门户开在南面东端。进门后为外间。外间就像明亮阔达的船头,号称明以达。然后进入内室。内室如同幽深神秘的船身,号称窈以深。绿野斋主体建筑东西长不足七米半,南北宽约两米半。
  花园部分位于绿野斋主体建筑的西面。西南部建有一座叠石假山,像盘旋的云朵那样高耸。盘云对面三峰矗立。西北部安放着螺纹石几。中间为池塘,架有小桥,展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园内种植着杨树、柳树、海棠、桂树、松树、竹子、梅树,并间杂栽有各色时令花卉。一株藤萝为前人所种,却仍葱葱茏茏。花园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绿色。虽面积不大,却为中式花园的常见构造。
  刘鸿翱在京城任职时,居所内附有卉木繁盛的花园,他以此义取名为绿野斋。以后每到一个地方任职,官署中都有类似的花园,他题写的匾额都是绿野斋。道光二十五年(1845),他因腿部病痛辞官回到潍县后,在自己的宅院旁边买到一处废园地。两年后建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居家花园时,仍然采用了绿野斋的老名号。行动不便的他得以与山水花草树木以及琅琅的读书声为伴,自得其乐颐养天年。
  为此,刘鸿翱专门撰文、题诗,表达着自己的喜悦。与他年纪相仿、志趣相投、曾任云南盐法道员兼署按察使的官员、学者、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王赠芳也兴致勃勃地和韵。
  绿野斋为松园子街上唯一有正式名称、悬挂有牌匾、多层面展示传统文化风采的私家花园。
  --
  ◎相关链接
  刘鸿翱·新营绿野斋 落成诗四首
  构得山斋学隐沦,画舫净扫自无尘。
  清风入户其良友,修竹隔墙是比邻。
  次第科名三世庆,团员骨肉一家春。
  回思闽海羽书急,敢乞天恩养此身。
  --
  危石峻增叠翠岚,小池方丈镜开函。
  心如老骥思千里,身似病僧退一庵。
  春长藤阴罗舍北,月移松影过桥南。
  夜来不剪双莲烛,锦被熏香梦自酣。
  --
  渊明归去爱吾庐,四十年来始定居。
  筑室新营三径业,开编重读五车书。
  院中佳果任人摘,篱下名花不自锄。
  惟有文章思共赏,相邀长欲故交疏。
  --
  堂颓当年说晋公,谁人并得蔡州功。
  筹边苦乏治安策,旋里空余衰病翁。
  绿绮窗分萱草碧,真珠丽卷海棠红。
  徒将洛下名园比,取号虽同实不同。
  --
  王赠芳·新营绿野斋
  落成和诗四首
  剩得余闲学隐沦,精神龙马息风尘。
  故乡桑梓人生慕,旧日股肱帝作邻。
  六诏曾宜三载绩,七闽重布万家春。
  吾公事业韩公学,福分难消并一身。
  --
  相忆遥望百尺岚,五云时惠故人函。
  阶前标夺看新锦,床上书翻营老庵。
  氛扫重洋王镇北,癖耽左史杜征南。
  悬知入夏神弥健,竹帘松风着作酣。
  --
  公居海岱我匡庐,一别武陵赋索居。
  凤彩九苞频购集,鸦涂四壁愧留书。
  长河汹涌终南渡,小草荒芜更乞锄。
  春树暮云空怅望,神交无庐梦魂疏。
  --
  醉白堂开喜魏公,功成告退不言功。
  精心结构追前辈,天意安排体此翁。
  击壤歌闻卜三白,飞觞地更拥千红。
  黄楼绿野栖迟旧,老眼相看异也同。
  --
  刘家父子丧事极尽哀荣
  刘鸿翱《绿野斋太湖诗草》局部
  刘曦1849年去世,刘鸿翱舍不得让儿子棺材入土,没想到一个多月以后,刘鸿翱也寿终正寝。于是,刘氏家族给父子俩同时出大殡。据说葬礼隆重繁琐,棺材大得连城门都出不去,只得扎起一座天桥将棺材运出城外。
  --
  刘家父子与王赠芳 多有交集同年去世
  道光二十年(1840),刘鸿翱在云南任布政使时,委托自己的五弟买了一处距潍县城三里多、名为黄叶楼的私人花园。购得黄叶楼时,他欣然题诗四首。王赠芳和韵。刘鸿翱在云南任职时,儿子刘曦随同照料,王赠芳当时也在云南任职,三人多有交集。王赠芳看到刘曦撰写的文章,称赞说:“蓄积到极点了,一定能够薄发。”果然,道光二十六年(1846),刘曦首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乡试即轻松中举。
  道光二十七年(1847)刘鸿翱在松园子街建成私家花园绿野斋后即兴赋诗,远隔几千里的王赠芳又兴致勃勃地和韵。
  道光二十九年(1849),数千里之外的王赠芳还专门为刘鸿翱撰写一副对联:“着述等身,三百年来无此作矣;声施载路,八千里外莫不祝之。”而就在这一年,志趣爱好相投的刘鸿翱、刘曦、王赠芳却不约而同地与世长辞了,这不得不说太巧合了。
  刘曦,字寅士,号宾谷。擅长书法,喜欢诗词。父亲刘鸿翱在福建、广东、陕西、云南诸地任职时,他一直随同照料。刘鸿翱喜爱古文辞章,随感撰写了很多文章,但因公务繁忙,往往随手就扔,刘曦总是默默地为之收集整理妥当,《绿野斋太湖诗草》就是这样镌刻行世的。刘曦长期随同刘鸿翱辗转各地,顾不上考取科举功名。道光二十六年(1846)他考中举人,具有了跻身官员队伍的资格,但当时因为刘鸿翱年高多病已在潍县居家养老,刘曦不忍心远离,故直到去世也没有出任任何官职。
  王赠芳,字曾驰,号霞九,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广西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福建乡试副考官、湖北乡试副考官、户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曹州(府治今菏泽)知府、济南知府、云南盐法道兼署按察使等职。后来因病辞官归里,以着述自娱自乐。他在学术方面效法宋代儒学,以身体力行为主。他博览群籍,购书五万多卷。工诗古文词,不拘体格,随感而发。着有《毛诗纲领》《春秋纲领》《纲鉴要录》《诗集》10卷、《湖北表微录》《华皇日记》4卷、《书学汇编》4种4卷、《慎其余斋文集》24卷、《续集》4卷。
  --
  刘家丧事版本较多 民谚折射当地风俗
  传说刘曦去世后,刘鸿翱深感不舍,因而刘曦的遗体入棺后,一直没有下葬到郊外的墓田里入土为安,棺材就那么停放着,时称暂厝(cuò)。这是传统时代潍县城里大户人家发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事时,经常见到的情景。五十年前笔者家住在建国街(今潍坊市潍城区北马道街)三行(xìng,方言,“层”的意思)车门里时,潍坊制鞋三厂的东门位于三行车门里路西,厂区解放前为潍县城里一户郭姓人家的大宅院。附近民众传说郭家的儿子去世后,人称郭八奶奶的母亲舍不得儿子下葬,暂厝近一年的时间,直到耳听得潍县战役的隆隆炮声越来越近,才不得不让宝贝儿子入土为安。
  让刘鸿翱始料不及的是,一个多月后他在松园子街居家端坐着,居然就寿终正寝了。刘氏家族后人们只好给父子俩人同时出大殡。那时的丧葬礼俗十分隆重繁琐,重量级人物去世后往往极尽哀荣,故当地有民谚称“生在江南、死在潍县”为人生的幸福、理想状态。
  关于刘鸿翱家的丧事,本地民间传说有几种版本。
  有文字记载的版本是:刘鸿翱父子同时出大殡时,仪式隆重有加。遗体入殓妥当后由48个壮汉用大木扛子起灵,没想到棺材又大又重,连城门都出不去,只好临时扎起一座天桥连通潍县城内外,棺材才得以翻越城墙抬到郊外下葬。
  刘家家大业大,葬礼自然极其隆重,关于刘鸿翱的母亲的葬礼还有一个民间版本。据传,刘鸿翱的母亲不是正室,她去世后,本地士绅们按照传统的规矩,不允许遗体经过城门抬到郊外,只能由城墙内外的人互相配合,让棺材通过又矮又窄的贴地非正式通道(时称阳沟,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入城外护城河)穿越城墙出城——潍县城在传统时代的确曾有过那么几条能够穿越城墙连通城内外的阳沟。悲痛欲绝的刘鸿翱一生气,索性命人临时扎起一座天桥,让母亲最后一次出城时比本地任何人都要高。这个版本的传说其实是民众穿凿附会的无稽之谈。有记载的真实情况是,刘鸿翱的亲生母亲是他父亲刘济川的正室,张姓,封号为太宜人,刘鸿翱五岁那年,就去世了。
  不管哪种版本,刘家丧事传说的故事素材,都是扎天桥让棺材翻越城墙出城下葬,而本地“高不高?刘鸿翱”的民谚也由此而来。
  --
  ◎相关链接
  传统丧葬礼俗 繁琐浪费惊人
  传统时代,潍县城的丧葬礼俗迎合传统礼教要求,一般围绕倒头、送盘缠、候奠、殡葬、酬谢五个大环节展开。繁文缛节,不胜其烦,奢侈浪费,非常惊人。
  倒头是其中一个环节。去世者停止呼吸,叫做咽气,也叫倒头。一切丧葬礼俗从此开始。倒头的基本步骤有叫魂、放噙口钱(男)和噙口佛(女)、焚倒头纸、洗澡、剃头、梳头(男加刮脸)、穿小衣裳、孝子换衣装、扯大布、做孝衣、裱鞋、送浆水、问山人、穿寿衣、报丧、送布、停床、备寿棺、铺棺、指路、焚倒头、送倒头饭、设灵堂、备席子、竖门幡纸、搭灵棚、刷写照壁、印谢帖、送杠、殓材等整整30个程序。
  潍县城传统时代寿衣的常见种类有:家境贫寒的,一般穿生前穿过的棉袄、棉裤;家境一般的,穿三根领,即棉袄、小棉袄、小夹袄及一条棉裤;家境富有的,寿衣多半是丝绸料的,但衣料不能用“缎子”(因谐音断子)。女寿衣穿三硬领或五根领及棉裤,白纺绸袜子,?鞋底上绣五彩金莲花。老年妇女有的还戴包头箍子,上钉珍珠一粒,大袄四角也钉珍珠。男寿衣一般是长袍、马褂,共五根领或七根领,帽子在清代是戴瑞秋或宁绸便帽,青宁绸寿?,白纺绸袜子,?底、袜底均绣五彩金莲花;有功名的,按死者地位穿戴。朝帽帽顶、外套均按品级,外套里面是蟒箭袍子。衣料均用宁绸、湖绉料,袜子是白纺绸的。女丧有封诰的,也是按品级穿戴,一般是五根领。妇女穿宁绸?鞋,有的头戴只有前脸的凤冠。
  --
  绿野斋几度变迁成民居
  刘鸿翱冠名绿野斋的着述。
  点校本陈恒庆《归里清谭》书页
  潍县城里铺张浪费办丧事是盛行多年的陈规陋习,因按照传统礼俗办丧事而倾家荡产的事例数不胜数,绿野斋也因此而易主,刘氏家族将包括绿野斋在内的六处房产卖给了辞官归里的陈恒庆。140年间,绿野斋原址一带由花园先后变身学校、政府机关,旧城改造拆除前为普通民居。
  --
  刘家因丧事致贫 房产卖给陈恒庆
  在刘鸿翱去世后至今的一百六十多年间,潍坊城一带原住居民一直口口相传的民谚“高不高?刘鸿翱”,折射的是传统时代潍县城里铺张浪费办丧事的陈规陋习。当地因按照传统礼俗办丧事而倾家荡产的事例数不胜数,刘鸿翱家族也未能幸免。
  刘鸿翱父子出大殡所耗费的钱财就是个不小的数字。有记载说,刘鸿翱父子丧事办完以后,主持丧葬的执事向刘家索要的殡葬费高达白银两万两。刘鸿翱的长孙刘钟庆拿不出这笔巨款,只好变卖两千亩土地才得以结清账目。刘氏家族因丧事致贫,几乎破产。为了维持全家生计,刘家又陆续将松园子街上的绿野斋及附近的房屋出售转让。
  大致在1912年以后不长的时间里,刘家将绿野斋及附近共六栋房产,转卖给了本地清代末年辞官归里的士绅、学者陈恒庆。
  陈恒庆天资聪颖,不到二十岁,就己经通读了《十三经》。《十三经》即十三部国学经典着作,南宋时期始有《十三经》的名称,包括《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同治十二年(1872),陈恒庆中举,任职署馆陶县训导。光绪十二年(1886),他考取进士,历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及营缮司员外郎、屯田司郎中、兵科给事中、河南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京都巡城御史)、锦州知府等官职。
  有记载说,在馆陶县任职期间,陈恒庆不时到陵县(县治今山东德州陵城)三泉书院讲学。他发现该县近六十年无一人中举,主要原因是陵县方言口音太重,秀才们对诗韵的平、上、去、入,不能尽行把握。他在幼年曾经读过莱州名家翟云升撰写的《韵字鉴》一书,受益匪浅。于是,他安排秀才们每人购买一部《韵字鉴》,并引导他们阅读和训练。当年秋天,秀才周遇盛就高中举人。
  光绪十八年(1892),黄河决口,武定府(府治今山东惠民)一带被淹没大半,几成泽国。当时在武定府任职的陈孚庆,心急如焚,连忙给在京都工部任职的弟弟陈恒庆写信求助。陈恒庆火速联络在京的山东同乡,上疏请奏得旨。清廷安排拨去赈灾款数万两,因此而救活的当地民众数不胜数。
  陈恒庆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京都巡城御史外放任锦州知府。当时徐世昌任东北总督。他委任陈恒庆代理巡警道事、兼办垦务。陈恒庆既期望利国,又希望能够便民,为此经常工作到深夜。事毕之后,上宪保举陈恒庆补晋二品封典。没过一年,陈恒庆就在徐世昌及锦州官民的再三挽留中,辞去官职,回到原籍潍县。
  --
  仰慕刘鸿翱人品 将绿野斋改名怀白轩
  陈恒庆对刘鸿翱的人品、为官和治学都十分仰慕。因为刘鸿翱字次白,陈恒庆便将绿野斋改名为怀白轩,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
  陈恒庆对怀白轩一带的用途未见记载,但有记载说,他辞官归里后,空闲时间喜欢与好友、亲朋在十笏园中饮酒、作诗。他自叙十笏园创建人丁善宝是他的姑父。他还将自己为官时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于1917年结集,名为《谏书稀庵笔记》。
  《谏书稀庵笔记》共有短文165篇,涉猎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反映清末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如:捻军北上、义和团排外、八国联军侵入京都、辛亥革命、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占领潍县城、张勋复辟等等;有通过描写王公大臣、部曹、书吏等人的私生活,揭示清末朝政昏庸、官吏贪腐的;有记叙家乡山东,特别是潍县的经济资源、乡土、风俗、名人轶事,赞扬那些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正直无私的名宦、乡贤、高士、大儒的;也有记叙京都下九流人物的;还有反映他晚年思想情怀的。虽然是文言文,但文字风格简约通俗。
  数年前,一位地方文化同好多渠道搜集了不同版本的《谏书稀庵笔记》,精心予以点校和点注,还下大气力,将全书内容繁体字改简体字、竖版改横版,并加上标点,对离当今现实情况相对久远的相关内容都一一作了通俗易懂的注释。笔者应该同好之邀,对全书内容进行了通阅校验并提出修改建议。《谏书稀庵笔记》后来以《归里清谭》的书名出版,更加适合当今人们的阅读习惯,查阅起来十分方便。相信这部经过点校点注和整理后的《归里清谭》,能够以其中的有价值文史资料,为后人认识和研究清末我国社会及潍坊地方文化起到更大的作用。
  --
  怀白轩原址一带建小学 陈寿荣曾就读于此
  有记载说,绿野斋的花园部分后来改建为两处四合院,基本结构都是北面五间厅房,两边配有厢房,但改建时间不详。
  1920年,即陈恒庆去世的那一年,家住松园子街的本地富商陈启之在怀白轩旧址一带创办陈氏小学,校长陈兰芳。1933年,私立学校备案,陈氏小学改称潍县私立陈氏启幼小学,校长郭华初,办学规模最大时为在校生一百八十多人。该处小学在民众中拥有治学严谨、校风淳朴的形象,1938年1月日寇侵占潍县时停办。已去世的当代潍坊画家陈寿荣曾是该校的学生,但陈恒庆与陈启之是否有关联则未见记载。
  1945年,红卍字会小学男校迁到松园子街陈氏启幼小学旧址继续办学。红卍字会小学由我国慈善团体世界红卍字会潍县分会创办于1929年,分男、女校,校长刘锦溪。男校校址在潍县城内南门里(今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女校校址就在松园子街路北、陈氏启幼小学以东不远处。该校为初等小学,办学规模为八个教学班,在校生二百多人,主要吸收本地贫苦子弟上学,免收学费,有时还发课本。男校迁址后,红卍字会小学改称慈航小学,解放后于1949年改由政府公办,改称潍坊市第十五小学。1953年十五小并入第四小学,第四小学后改称北门大街小学、胜利路小学,即今潍城区北门大街小学。1997年本地域旧城改造拆除时,怀白轩旧址一带已是普通民居。
  --
  陈郭两家为民办实事
  郭氏族谱对郭介光的记载
  《潍城文史资料》中关于潍县红卍字会的记载
  松园子街西端路北与绿野斋相邻的清代江西巡抚陈阡的宅院、街东端路南第一户郭介光家的宅院都很低调,相关情况都未见记载。陈阡为官数十年,做过一些为民实事。郭介光的妻子曾参与慈善机构红卍字会的活动。
  陈宅与绿野斋相邻 后来改为办公场所
  清代江西巡抚陈阡的宅院位于松园子街绿野斋东面、与之一墙之隔。陈阡在这里长期居住、养老。虽然陈阡与刘鸿翱同为清代封疆大吏,且陈阡为官江西巡抚晚于刘鸿翱任职福建巡抚的时间,但与刘鸿翱相比,陈阡在本地的存在感不算高。就连陈阡在松园子街上的这处宅院,记载也很少。
  陈阡,号云谷。他七岁入私塾,读书时一眼能看好几行字。年龄大些后师从地方名流姚云升游学,学业日益精进。
  道光二年(1822)陈阡中举,任职金乡县教谕。道光十八年(1838),他考中进士,历任侯官(县治今福建福州)知县、仙游知县、鹿港(福建台湾府直属)同知、广信(府治今江西上饶)知府、吉安知府、福建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西巡抚等官职。
  福建相关地域的风俗一向刁悍,陈阡任知县时,以朴实、诚恳的为官之道予以化解,民众心悦诚服。在江西吉安,他为官未满三年,阖府政简刑清,民众为他建了生祠。离任时,民众卧辙攀辕,一连三天予以挽留。他因此进入道光皇帝的关注范围。
  陈阡任职江西巡抚时,因为轻微的过错遭到参劾,撤职后回到潍县原籍。当时值太平天国捻军北上,他奉旨分办莱州府所属团练武装抵御捻军。陈恒庆在《归里清谭》一书中,称陈阡为“我家的中丞公”,并描述说陈阡任潍县团练总团长。可见,陈阡与陈恒庆应为同宗同族。而另有地方文献记载,潍县团练总团长则另有其人。陈阡分办团练期间按部就班,亲力亲为,谆谆宣示战守方略,因此而积劳成疾,于同治九年(1870)病逝。他去世后,清廷授予四品官衔。
  1956年设立潍坊市商业局,陈阡宅院旧址一带为商业局办公大院。后来商业局迁出,此处改为职工宿舍,1997年本地域旧城改造时予以拆除。除此,未见松园子街上陈阡宅院一带的其他记载。
  东起路南首户为郭介光宅 其妻在红卍字会任职
  解放前,郭介光家的宅院位于松园子街东起路南第一个大门,这座宅院的相关情况未见记载,今已拆除无存。郭介光,又名含光,字伯廉,号荔馥,族谱记载为太学生,清末曾任直隶(今河北)某地试用巡检。郭介光的妻子,人称郭大奶奶,一说曾任红卍字会会长,一说曾任红卍字会女会的会长。
  红卍字会分支机构在今潍坊城一带存续期间,有记载的会长都是男性,都是当地绅商界的头面人物,红卍字会本身无男会和女会之分。在红卍字会内部,会员的管理机构称道院,负责人称为统掌。道院有男、女之分。女道院专责吸收和管理女会员。红卍字会女道院院址起初位于芙蓉街(今潍坊市潍城区芙蓉街一带),后来迁到松园子街路北。红卍字会所办小学的女校自1929年开办时起,就一直位于松园子街路北。但女道院是否与女校在同一个场所则未见记载。从这些情况分析,郭妻担任红卍字会女道院负责人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世界红卍字会创立于天津,在解放前为以救济为主旨的慈善组织,在华北各大城市设立分会。该会虽在名字上冠以“世界”二字,但没有听说国外有类似的组织。世界红卍字会道院创立于山东滨州,后迁至济南,为母院,在山东主要县市设立分院。创始人何澍,桓台人,清末曾任治理黄河的道员,满清灭亡后定居济南,在益都(今青州)等地置有房产多处。他把儒、道、佛、耶、回等世界五大教派撮合在一起,并自创“至圣先天老祖”作为会员信仰的神明,诵为圣号,朝夕口诵,还编写一本《太乙真经》。红卍字会会员都入道院接受管理,每天虔诚念诵圣号和《太乙真经》,以求得老祖的保佑。
  本地分支机构全称为世界红卍字会潍县分会,本地民众一般简称其为红卍字会。会址先设在北门大街(今潍坊市潍城区北门大街一带),以后迁至南门大街。1940年在郭宅街(今潍坊市潍城区郭宅街一带)路北购得一处院落后,修葺一新,大门上方悬有“道院”竖匾,红地金字,灿烂鲜明,引人注目。影壁上挂着“世界红卍字会潍县分会”的木牌。故至少自1940年起,潍县红卍字会与该会的男道院是设在同一个场所的。
  --
  ◎相关链接
  红卍字会分支机构 在潍主要慈善活动
  今潍坊城一带,红卍字会分支机构在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对外活动具有较强的慈善性质,主要载体和活动包括:
  施诊所:日寇侵入潍县时,施诊所设于东关大街(今潍坊市奎文区东风东街),后移到城里郭宅街新址,为城市贫民免费治疗。工作人员有大夫郭耕野、李岫泉,护理有除君藻、张建华、李汉俊等人。1938年旧历二月二十五,东关一些街道贫民因生活困难到坊子煤矿(位于今潍坊市坊子区长宁街北海路口南一带,原址尚存)推煤谋生。在王尔庄(今潍坊市奎文区胶济铁路潍州路立交桥南一带),被日寇巡逻队发现,受到枪击,伤亡多人,这些人都被抬到施诊所进行抢救。经过治疗护理,得以痊愈。
  救护队:战乱时期,救护队对交战双方的伤亡人员一律抢救、治疗和安葬。救护队备有担架及急救药品,队员身穿制服,上印红卍字标志。1930 年7月晋军攻打潍县时,救护队在战场上实施了人道主文救援义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学校:为让贫家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创办红卍字会小学长达20年。
  收容所:1938年1月日寇侵占潍县后,到处横行,尤其对年轻妇女随意奸污杀害。妇女们无处藏匿,惶惶不安。红卍字会有鉴于此,设妇女收容所于南巷子郭宅内。会长张荆芳留学日本时曾与侵占潍县的日寇头目片野相识。他曾出面邀请片野写上“家屋禁止入内”的木牌,挂在收容所临街大门上。日寇就不再随便进入。不少妇女借此躲过了日寇的兽行。
  因利局:主要职能为贷款和施舍。为接济无本经管的小商贩及贫民,由保甲长作保,一次可以贷给十元或二十元,作小本生意。每月还一元,不要利息,还清为止。每年冬季发给贫民棉衣一件,以御严寒。每年还为贫民施舍粥饭,每天一次,时间一个月左右。
  世界红卍字会潍县分会及其男、女道院的所有活动,都于1949年冬结束。
  郭家三代折射社会变化
  郭雨若宅院旧址门牌号码
  郭氏族谱中对郭雨若的记载
  郭雨若宅院位于松园子街东端路北第一户,他是解放前的战乱时代里经历复杂的本地士绅。他的祖父郭梦龄、父亲郭薰之、长兄郭恩赓都是清代官员,他本人也有清代官方身份。他们祖孙三代的生平轨迹,折射着自清代后期到解放初期这段时光里,我国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
  --
  郭梦龄 为官清明深得民心
  郭雨若的祖父郭梦龄,字文与,号小房。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历任香河知县、顺庆(府治今四川南充)知府、署甘肃按察使、河南按察使、署河南布政使、山西布政使、署山西巡抚等官职。
  顺庆府向为川北难治之地,郭梦龄到任后,励精图治,修补朱凤书院,振兴文教事业,深得人心。在甘肃任职时,少数民族起事,多人遭拘捕,总督林则徐命他复审,他认为民众罪有可原,多数释放。林则徐疑其审判失误,查阅供词后,对他极为称许。
  在山西时,太平天国反朝廷武装攻占垣曲、绛县、曲沃等地,平阳(府治今临汾)告急。巡抚哈芬统兵驻泽州府(府治今晋城),按察使郭用宾驻潞安(府治今长治),省城守军不多。郭梦龄认为平阳为省城保障,急请巡抚派兵至平阳迎击,以阻太平军逼近省城,同时报请朝廷派大军增援。
  哈芬听闻垣曲失守,拔营北去,声称去韩侯岭防堵,并令省城守军前往。郭梦龄上书朝廷,说明守兵不多,势难外调。上书不久,哈芬被撤职,命郭梦龄暂任巡抚。他自责此前在布政使任内,黎城、潞城失守,请求处分,部批降级留用。以后他又自我检举,部批革职回乡。山西民众卧辙攀辕,洒涕而别。
  后来,民众举荐郭梦龄入祀山西名宦祠。宣统二年(1910),朝廷撤销对他的处分,追认他恢复原来的官职。
  --
  郭薰之 古道热肠乐善好施
  郭雨若的父亲郭薰之,字虞琴,自幼继承家学门风,敦品励行。同治年间(1862-1874),反官府流窜武装袭扰潍县城,他因为守城有功,朝廷评议奖励为从七品中书科中书。这个官职他在京都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卸任后,在京与潍县籍官员和学者曹鸿勋、名流柯劭忞及陈名侃等人互相吟诗和韵、做学问。他对故旧好友很是热心肠,别人遇有急难的事情,总是解囊相助。京都埋葬登州府(府治今山东烟台蓬莱)、莱州府一带旅京穷人的公共墓地里,不能落叶归根的合葬者比比皆是。他与同为山东老乡的官员、金石家王懿荣一道,集资与家乡人一起将这些人的棺木运回家乡安葬,年年如此,习以为常。他的这个义举,后人有样学样,很长时间内形成了惯例。
  郭恩赓,光绪十一年(1885)考中举人副榜,任职内阁中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侍读等官职。满清皇朝政权结束后在家隐居,饮酒作诗自娱自乐。着有《薖(kē)斋诗存》。
  --
  郭雨若 身处乱世经历复杂
  郭雨若,名恩霖,号泽存,其族谱记载他有优增生(秀才的一种)的功名,有礼部典礼院序班、候选知州等清代官方身份。他是本地解放前身处乱世、经历复杂、无法一言以蔽之的士绅。
  有记载说,他善书法,热心办学,曾任私立郭氏励新小学校董兼校长。但除了这一处记载,未发现他在书法方面的活动和事迹,郭氏励新小学历任校长中也未见到他的名字。
  在可以相互佐证的各类记载中,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解放前,今潍坊城一带,潍县绅商界曾三次自行组织了地方临时政权性质的维持会组织,郭雨若都参与了活动。他参与的活动、担任的具体职务为:1928至1929年,参与潍县维持会工作;1930年,任潍县临时保安委员会委员;1938年,任伪潍县地方治安维持会副会长。
  1938年1月,日寇侵占潍县城。伪地方治安维持会与日寇对接后,主动承担为日寇购买肉类、蔬菜、粮草、日用品等事务,并为汉奸部队征集马车、为日寇征缴民间所藏传统冷兵器、招募民工筹集枕木修复潍县境内的胶济铁路等。
  因“维持地方治安”有成效,1938年4月,日寇授意成立的伪潍县县公署便以伪地方治安维持会为主体组建而成,同时伪地方治安维持会停止活动。日寇还决定由原伪地方治安维持会会长毛寄尘任伪潍县县知事。郭雨若任伪潍县县公署财政科长,并长期担任这一伪职。伪财政科为伪潍县县公署所辖排名第一的伪职能机构。
  1943年春,潍县沦陷区发生了严重的粮荒。伪县知事徐观晸召集绅商商讨赈灾事宜,议定成立“救灾委员会”,郭雨若担任“委员”。这次“救灾”,自农历正月初十开始,至五月初芒种节,历时四个月。
  解放初期,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郭雨若被判处死刑,为遭到镇压的潍坊市76名反革命罪犯之一。
  --
  ◎相关链接
  三个维持会 性质的组织
  据记载,自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抗战期间,潍县维持会性质的组织共组建过三次。
  第一次在1928年。当时,北伐战争推进到山东。日本借口“保护侨民安全”,派军队侵占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并无理要求铁路沿线两侧20里内不准驻扎中国军政人员。潍县县政府被迫撤出潍县城,潍县绅商界便成立维持会,由商会会长任维持会会长,其他头面人物或任督察员等职、或以其他名义参与会务工作。1929年,日军撤走,北伐军入驻潍县,维持会自动解散。
  第二次在1930年。当时,中原大战爆发。晋军逼近潍县,并围困潍县城和潍县东关坞。中央军分别以一个旅和一个团镇守潍县城坞。因为发生误会,潍县县政府变得空无一人。潍县商会便与地方士绅共同成立临时保安委员会,为中央军镇守部队筹措军饷4.3万银元作为城防及粮饷开支费用,并出资三千银元慰劳镇守部队,组织潍县城士绅和东关坞各酒店平粜存粮,积极反围困。半月后,晋军失利退却,当地治安恢复正常。临时保安委员会自行撤销。
  第三次出现在1938年初。潍县沦陷前,当地绅商自行组成伪潍县地方治安维持会。
  --
  郭宅前院现为基督教堂
  郭雨若宅院旧址大门
  郭雨若的宅院为四进院落,解放初期,这处宅院里的房产分别出售给了三户人家。目前这处宅院大门内、与大门正对的三合院还保存完好,为一处基督教堂。
  --
  郭雨若宅院贱卖 出售给三户人家
  有记载说,郭雨若家位于松园子街东端路北第一个大门内的宅院,规模为四进院落,都是传统时代潍县大户人家中常见格式的建筑,显得高低协调、错落有致。前院为主宅之一,为三合院,厦檐月台、立显明柱。其他院落的建筑物也都装饰得特别漂亮,厢房内的屏风上刻着精美的雕花。
  除上述情况之外,这处宅院的记载就不多了,是郭雨若自己所置办的宅院还是他的祖宅,则未见记载。
  知情民众回忆说,解放后,郭雨若家的这处宅院分别出售给了三户人家。一户姓谭,是做生意的人家。一户姓李,听说这位李姓户主曾担任过一家企业里一个群众组织的头头,很是风光了几年。一户姓尹,也是做生意的人家。
  尹姓人家的主人名丕俭。他介绍的情况是,当时,他与哥哥一起做生意赚了些钱,便用一两黄金买下了郭家的五间南屋。这些房屋原来是长工们住的房间。当时房主还居住在北屋。后来,听说郭家人把所有的屋子都低价出售后逃难去了。听说门口的传达室只卖了两斤豆子。与尹家相对的北屋则变成了另一家住户。
  解放初期,郭雨若是遭到镇压的潍坊市76名反革命罪犯之一。当时的做法是镇压的同时并处没收罪犯们的财产。潍坊市主要没收了12名罪犯的房产、土地及其在相关企业的股份。而对与罪犯共同生活但没有参与犯罪活动的家庭成员则不予没收财产,并视家庭、人口、劳力、财产情况,酌情留下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让这类家庭成员通过参加社会生产,能够维持一般市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分析,郭雨若家在这一时期贱卖这处宅院的房产,应该与此有关。
  --
  郭雨若被判死刑 曾作自我辩解
  知情民众回忆说,遭到镇压之前,郭雨若作自我辩解道:“我罪不当死。这辈子既给国民党干过事,又给日本人干过事,其实都是为民众做事啊。”当时,潍坊市镇压反革命罪犯的具体做法既清晰又简约。一般是上午先在潍坊市公安局附近、胡家牌坊街的礼堂(位于今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与向阳路口以东、胡家牌坊街路北)召开一个控诉大会。控诉完毕当场宣判后,接着将五花大绑的反革命罪犯拉到1.7公里外、洋灰桥(今潍坊市胜利东街彩虹桥)南的沙滩上枪毙,他们有的坐卡车去刑场,有的步行。
  郭雨若遭到镇压的细节不详。不少知情民众至今还能够回忆起潍坊市镇压反革命罪犯于省初的相关细节。
  解放前于省初曾担任潍县商会委员,他是潍县解放后国民党战犯李弥逃跑反革命事件的积极参与者。他的主要犯罪事实是出资北海币(今人民币的前身)30万元帮助李弥从潍坊逃到青岛。李弥逃跑时,于省初担任潍坊特别市成通铜线制造厂以及聚源钱庄两家工商企业的经理。
  1949年农历年除夕下午4时30分,于省初应约将北海币30万元交给李弥的跟班高洪业。高洪业点清,放在方桌的蜡烛台旁,略作介绍并交代注意保密等事项后,引导于省初到地下室与李弥见面。李弥表扬高洪业说:“这次来潍,多亏了这位同志。”高洪业则表示:“为将军效命,理所当然。”以上是于省初被抓捕后自我坦白交代的内容。
  在博古街(今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131号于省初家对他实施抓捕时,他还担任着潍坊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大约在夜里两点多钟,有人“砰砰”砸门,他起来开门后,院子里一下拥进了好多解放军战士,连房顶上都站着好几个战士。
  抓捕负责人对于省初说:“你因为私放蒋匪军长李弥,认贼作父,被捕了!”说完,就用一根大约三四十厘米长的8号铁丝,从背后将他的双手拧起来押走了。估计是因为需要抓捕的反革命罪犯太多,没有那么多手铐,只好用铁丝代替。于省初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押走前对妻子说:“我回不来了,你好好照看孩子!”
  可能因为顾及于省初当时的身份,他伏法时,刑场上给他预留了一口棺材。
  --
  郭雨若宅院旧址 大门紧锁已封闭
  数年前,潍城区松园子小区内的这几处古旧民居院落还可以随时进入参观、拍照,笔者曾与几位地方文化同好来到郭雨若宅院旧址处观摩。
  一进大门,迎面是一处三合院。三合院内北面的正房及正房两侧的厢房显然进行了修缮、改建、粉刷,为一处教堂,东西厢房之间装上了一道铁门,大门东侧挂着一块白底黑字长条木牌,上书“潍城区基督教副堂”几个大字。里面一位像是工作人员又像是教徒的中年妇女很是热情。进入郭雨若宅院旧址大门右拐,“潍城区基督教副堂”招牌前到大门及门房之间为一条宽不足两米的东西走向的过道。过道不长,在教堂东厢房东南角处折向北。南北走向的这段过道较长,为联通宅院内各处院落的通道。
  不久前,笔者再次进入松园子古旧民居群。通过西端街口一处围挡上开设的一道简易大门,来到郭雨若宅院旧址处,发现一道铁栅栏大门紧锁着。透过栅栏则清晰地看到潍城区基督教副堂的面貌依旧,但尹丕俭所说的五间南屋及其他地方,已经拦起了一道围挡,围挡内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资料来源:《潍县乡土志》《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城文史资料》《潍城区地名志》《潍城区志》《中共潍城历史(1949-1978)》《郭氏族谱》,谭宏、郭君同、郎继成对相关部分的梳理提供帮助。
  本期图片均为王瑞甫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