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11 18:54
鄌郚总编

乐道院往事

  乐道院往事
  乐道院从建院至今已140年了,它的历史风云激荡,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息息相关。这里曾建有名扬山东半岛的基督教医院,曾有一所被美国人称为中国哈佛的广文大学,还有关押过欧美两千余名侨民的集中营,这里也是潍县党组织早期重要的活动中心……回顾乐道院经历的风风雨雨,让我们纪念那些曾为人类的和平、互助、友爱而作出贡献的人。
  本期撰稿:夏宝枢 王冰 张志宏 邹丰强 赵贵军
  --
  狄乐播来潍创建乐道院
  狄乐播在潍县广交社会人士
  狄乐播第二任妻子狄珍珠
  狄考文
  乐道院是十九世纪末叶,美国北美长老会在山东潍县建立的一座宗教文化传播基地,它主要由教堂、医院、学校三部分组成,但基督教档案中并无“乐道院”或“乐道院医院”称呼的记载。基督教档案里把包括教堂、学校和医院的区域,也就是中国传统称为“乐道院”的这个圈子称为Mission Compound(教会大院),住在乐道院内的洋人们戏称这里为他们的“庄园”。
  狄乐播来潍传教 “金三角”初步形成
  狄乐播是潍县乐道院的创建人,他是正统的基督教传教士,基督教称传教者为牧师。他先在美国伊州Monmouth教会学院学习,1878年正式转入新泽西州,在美国具有200年历史的普利斯顿大学神学院就读,并于1881年毕业。毕业后受北美长老会派遣来华传教,先到登州(今蓬莱市)落脚,边学习中文,边熟悉业务。年底受哥哥狄考文委托来到潍县,在潍县城东郊购地,挑起另行开辟天地的重任。与狄乐播同来的还有梁约翰牧师(又称劳福林)。
  狄乐播来潍之前,潍县已有个基督教传教的据点,但根据山东基督教差会(派出的主管单位)意见,是要按基督教新教所创立的“金三角”体制,同时创建传教用的教堂、行善的医院、传授宗教和科学知识的学校。1881-1883年间这个所谓的“金三角”初步建成。在此阶段实际管理筹建乐道院的是狄乐播夫人和劳福林夫人。狄乐播不是医师,只是在来华前夕短时期实习了医院管理,但是他对医院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美国匹兹堡长老会Shadyside教区档案记载,医院建成后,直到1889年正式命名为“马蒂尔纪念医院”(Mateer Memorial Hospital,马蒂尔是狄乐播的家族姓氏Mateer中译名),该称呼一直维持到1925年。
  狄乐播在潍县广交朋友,传播福音,他为创建乐道院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以及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值得后人追思。
  今天我们所见的乐道院遗留建筑(包括今广文中学),其规模较大,有科学馆、理化馆、图书馆等。
  --
  哥俩都在中国扎根 中文名字用心良苦
  初来中国时,狄考文哥俩使用的是他们原名的音译,哥哥叫马蒂尔·克利芬,弟弟则叫马蒂尔·罗百特。其实许多外国人都是这样按音译名的,但他们为了更贴近中国传统称呼的发音,请了高手为他们译名,突出Mateer在tee上的重音,选用了中国的“狄”姓作为他们的姓氏,而名字则根据原名和他们在中国的身份,一个叫做考文,一个叫做乐播。
  狄乐播1881年来华时28岁,次年3月29日和Sarah Archibald女士结婚,分别于1883年和1886生下女儿Mary Jean Archibald Mateer和儿子Addison Alexander Mateer。Archibald在生儿子时去世,年仅35岁。一般在华美籍服务人员子女在学龄期均送回美国入学,狄乐播将这一对子女托付给他的嫂夫人狄朱丽叶照管。
  1891年1月20日,狄乐播与女传教士狄珍珠结婚。第二年生下一子,取名William Dickson Mateer;1896年生下一女,取名Julia Kathleen Mateer;1899年再生一子,取名Robert Adair Mateer。三个孩子两年内相继死去,据分析是狄珍珠有不知名的遗传病,致子女难以成活。
  1921年9月5日,68岁的狄乐播病逝于潍县。狄珍珠于1939年9月12日逝世,享年88岁。狄乐播全家五口死于潍县,实现了其为潍县乐此不疲传播宗教、服务众生的目的。
  --
  狄考文热爱中国文化 成为有影响的教育家
  狄乐播和哥哥狄考文在潍县、登州两地传教办学,因而是两地人人皆知的名人。
  狄考文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他读了不少中国书籍,尊孔子、孟子、诸先师为圣人,能背诵百家姓和三字经,经常对学生讲解《四书》等古书中修身之道、治国理论。他认为世人不分肤色、种族、国籍完全平等,世界应迈向大同。狄考文认为,一个人如果缺少本国语言的知识训练,那么他的外语和科学方面的学术成就不会太高。他主张用汉语进行教学,狄考文希望学生能以自己的母语进行思考、学习现代知识与思想,他认为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科学文化体系,培养出“精通西方科学,同时又谙熟中国文化的人”。学校不教授英语,因为学生离校后是要为中国人服务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中国儒家经典课程和西方自然科学课程都要求用中文授课。
  狄考文在登州办学开始时颇为艰难,1864年他偕妻子狄朱丽叶到登州时,中国内忧外患,许多孩子因贫穷上不起学,官绅子弟又歧视洋人,不愿进教会学校。狄考文便招收了6名贫家子弟,创办了一所“蒙养学堂”,食宿和学费全由学校负担。
  狄考文聘请一位加入教会的中国儒生教授经学,他亲自教物理、化学、算术,他的妻子则教授历史、地理、音乐。由于学生年龄小,狄朱丽叶还得照料他们的起居,为孩子们洗脸、梳头、缝补衣物。
  狄考文夫妇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特别关爱孩子。狄朱丽叶不仅教书上课,还特别关心学生的礼仪品德,关注学生一言一行,严格训导,使他们能健康成长。狄朱丽叶后来还根据亲身体会,撰写了一本《育儿真言》,以供管理学校者参考,狄朱丽叶于1898年2月积劳成疾而逝,享年66岁。
  1900年狄考文在北平结识了贝满女子中学的教师艾达·海文,她是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更是一位有才华的汉学家,他们结为夫妻。艾达给了狄考文很大的帮助,她参与了狄考文撰写的《官话类编》的编写工作,这本书对外国人来华学汉语起了很大的指导。他们共同生活了8年后,1908年9月28日狄考文因病在青岛医治无效逝世。在文字方面狄考文得到艾达的帮助,很少有人知道。
  狄考文在中国工作了45年,死后安葬在烟台毓璜顶。英国浸礼会评价说:“他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良好的管理者、有力的布道者、杰出的学者。”
  狄考文从一个只有6个孩童的蒙养学堂做起,经过小学、中学,最终发展到高等学堂——广文大学,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教会大学,狄考文被誉为“十九世纪后期最有影响的传教士和教育家”。
  --
  医院两次重建几度兴衰
  远眺第一次重建后的乐道院,摄于1908年。
  教会大院
  乐道院从1881年狄乐播来潍县购地建房算起,到1948年潍县解放,历经67年,期间曾几度兴废。提起“洋楼”,老潍县人恐怕无人不知。“洋楼”即乐道院楼群,因为这些楼群具有西洋建筑风格,又是西洋人建的,老百姓俗称“洋楼”。医院是远近众多老百姓求医看病的场所,所以“洋楼”就成为医院的专称,这些“洋楼”就是潍坊市人民医院的前身。
  --
  建院不到二十年遭烧毁 教区四处筹款得以重建
  乐道院医院筹建于1881年,建成于1883年,当时还建成了布道的礼拜堂和一所男生学堂,该校初建时只有12名学生。医院建成后有马修森医学博士和弗兰克·埃林伍德医学博士、史迪芬·亨德医学博士。1889年医院同时收治男、女病人,并开始设有正规诊疗所(门诊加药房),此时医院对内(长老会)仍称“马蒂尔纪念医院”,对外称“潍县基督教长老会医院”,也记载有简称“基督教医院”的。医院的建立,大大方便了周围老百姓治病,口碑很好,同时牧师们也没忘当初办院宗旨,借机传播宗教福音,设立基督教教区。
  1900年,义和团兴起,教会和私人财产被洗劫一空,乐道院被烧得断墙残壁。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烧毁楼房42间,平房136间,这是乐道院建院不到20年的第一次遭毁。
  基督教教区四处筹款,1902年开始第一次重建,狄乐播等传教士在乐道院范围内重新择址。这次比以前面积扩大了许多,至1904年医院建完,开始收容病人。这次医院重建还是以“马蒂尔纪念医院”在长老会档案中记入,对外仍称“基督教长老会医院”。
  不幸的是许多登州的名医,竟越门而过直奔济南,所幸的是郝艾斯从登州来到潍县。时人称她郝大夫,其实她是护士,她的到来对医院培养护士做出了贡献。当时院长是海大夫,他是外科大夫,做了不少手术。当时病人多床位少,他选择性收治病人,凡病重影响生活的如白内障致盲、食管狭窄不能吞咽、乳腺癌、膀胱癌手术等都收入病房,另一类急症的如胃穿孔,肠梗阻等也住院。医院中不少手术在山东省第一次开展,十九世纪初,医院就开始引入现代西医治疗疾病,也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医学先驱之一,所以医院名声很大。
  同期大夫还有布朗和巴护士。巴护士是护士长,除了管理医院护理工作,还开了一个医院办的护士训练班,培训的护士毕业后为医院自用。医院办护校这一传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改制为“潍县乐道院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并一直沿续到上世纪80年代。护士学校独立建制,也成为今天在青州市组建的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的前身。1925年医院护士学校向“中华护士协会”申请成为正式会员,在国内也是先行者。
  全部材料由美国运来 医院再次重建名扬半岛
  在美国匹兹堡市长老会Shadyside教区档案中记载了乐道院医院的第二次重建。美国匹兹堡市长老会山德赛教区牧师柯尔在1922-1923年主持了由该教区捐赠给潍县长老会医院一所医院的仪式。除了在乐道院内扩建外,其规模大小、设计样式、各项配备完全和位于匹兹堡市内Shadyside医院一样,柯尔牧师要求全部建筑材料由募捐人在美购买后运来潍县,建成后在长老会内部就称Shadyside医院,并在该建筑墙基部立碑石以纪念。此碑石“文革”期间遭破坏,但在该建筑物西北角仍依稀可见。
  这所医院1924年动工,由于各项建筑材料、门窗、地板等均在美国制成后运来潍县,所以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建成,从此医院名称在教会内部就改为“Shadyside Hospital”,对外仍以“基督教医院”称之。医院配备齐全,1925年就设有手术室、产房、药房、化验室、护校等,还有当时国内少有的X光机,由美国大夫Joinson兼任X光医生。匹兹堡市的Shadyside教区每年向医院提供资助,医院先后还不断获得美方私人募捐,增加照明、取暖设施,医院开始步入现代化医院历程。不久,基督教山东差会任命美国芝加哥医学院毕业的外科医师梅仁德为医院院长,新建医院于1925年秋正式开诊,逐渐名扬半岛。
  据基督教为纪念潍县基督教医院自1883年开诊至1933年的50周年报告显示:医院总共收治3500名病人;募捐收入81568.00美元;护士学校登记学生2204名,从此也可看到这所医院前50年概况。
  1925-1926年间国民政府当局曾有行政指令,要求所有在华开办的教会学校和医院的校长、院长一职应由中国人担任。此时也正值Shadyside医院建成,开业期间就指派张执符担任院长。张执符又名张同信,潍县北乡大常瞳村人,毕业于齐鲁大学医科,并授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
  日军侵占改成集中营 抗战胜利后再次挂牌
  1937年日军大举侵犯中国大地,当时乐道院因是美国财产,日军不得侵入,这里成了广大基督教教友和当地老百姓避难所,据说一般有好几百人暂避乐道院内,最多时超过千人。1941年春季,美国政府考虑到美日关系日趋紧张,即开始敦促在华工作的美籍侨民返美,此时医院大部分外国员工纷纷离开,院长梅仁德夫人梅露西带着三个在中国出生的孩子,被迫离开潍县,梅仁德和另外两位外籍人员留守医院,照看重病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开始入侵并接管了乐道院,梅仁德等三位外籍人员被日军拘禁青岛半年多才允许离开。日军接管乐道院后停办了医院,秘密花了整一年时间,把一个正兴旺的学校、医院改造成集中营,从1943年春开始将华北一带还留守的同盟国平民全部扣押在乐道院集中营内,包括美、英、法、俄、澳、新、加拿大等22个国家两千多名外国侨民顷刻变成集中营的囚徒,完全与外界隔离,此时的乐道院改称日本“敌国人集团收留所”,这次日军的入侵算是乐道院医院的第三次完全中断。虽然建筑未遭损毁,但医院内部医疗用设施却被洗劫一空,补充到日军医院应用。后来集中营内的囚徒们争取到一个由囚徒们自己管理的“自治委员会”,下设九个小组,其中有一个医药组,就在十字楼里设有几张床位的病房和药房,所有医疗设备和用品,都是由二战期间的中立国瑞士向集中营投送的。
  集中营维持到抗日战争胜利,盟军接管集中营后,遣返了集中营内全部侨民,院内、外部分群众接管医院,此时,只有一小段时间,也是首次挂牌称为“潍县乐道院医院”。
  1946年基督教长老会再度返回乐道院,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配给大量救济物资,医院外籍职工部分返回逐渐恢复医疗工作。梅仁德第二次出任院长,再次恢复“基督教医院”称号,此时医院已发展床位超百张。梅仁德因解放潍县战事迫在眉睫,于1947年7月放弃医院离开潍县暂避上海,至1949年全国解放离开上海前往香港。
  1948年潍县全面解放,医院于同年5月1日正式由潍坊特别市接管,并挂牌更名为“潍坊特别市乐道院医院”,这是第二次出现“乐道院医院”称呼,委任张冠增为院长,张汉民为副院长。1949年医院再次更名为“潍坊特别市市立医院”,从此“潍县基督教医院”真正获得解放。
  --
  梅仁德当院长行医济世
  衣着已中国化的梅仁德一家
  1925年新落成的Shadyside医院
  梅仁德是乐道院医院的院长,不仅为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办院根基,也为后来医生树立了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榜样。他的夫人露西牺牲巨大,放弃了耶鲁大学的博士学位,来潍改行教书。“命爱和福”是梅仁德的家训,体现了他将抢救病人生命视为幸福的格言,他的这种精神在梅家几代人中一直传播着。
  --
  露西放弃博士学位 随夫来到潍县教书
  乐道院医院院长梅仁德一家人能以潍县为家,并在这里拼搏,不得不归功于他的夫人露西。
  露西189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毕业并取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然后进入耶鲁大学,为完成她的博士学位论文,1923年抱着极其宏伟的志趣,计划在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探讨这个神秘的国度,撰写她的“妇女在中国生活中的地位”的博士论文。她抵达北平后,先是在基督教办的一所学习中文的语言学校学习汉语,期间遇见了初来中国的梅仁德,两个身在异乡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很快在热恋中结婚。两人一个是美国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一个是经基督教长老会委派来中国在一个偏远小城潍县当医生,两人反复协商,最后露西作了最大牺牲,放弃博士学位,跟随新婚丈夫来到小城潍县,在医院旁一所教会中学任教,改行以教书为终身职业。梅仁德带着新婚夫人在这陌生的地方,专心从事医疗工作。
  梅仁德和露西有三个孩子,都出生在中国。他们长大后能流利地用英语和汉语交流,但没有机会学习中国文字。
  梅仁德在美国基督教会的资助下,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医学院。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受教会的委派来到潍县时,正值乐道院扩建,医院各项设施一应俱全。梅仁德夫妇经短时期学习汉语后就来到这里,加上他本人的努力,很快就被山东基督教差会任命为医院院长,从此梅仁德更加努力。
  梅仁德就任院长后,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执行责任制,建立病历病程记录、手术过程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以及严格急症急救、严格化验、X线取证等,也使这所基督教医院深受远近老百姓信任。
  1941年美国政府敦促日本占领区内的在华公民紧急撤离中国。这年春天,露西带着孩子回到美国,梅仁德和另外两位医生因照顾危重病人未及时离开。同年12月爆发太平洋战争,日本军队进驻乐道院,将梅仁德等三位外籍人员带走拘禁,扣押半年多。
  --
  身体力行救死扶伤 梅仁德赢得各界尊重
  梅仁德的儿子梅济生记得他孩提时代,作为外科大夫的父亲经常为手术而废寝忘食,为病人献血,彻夜守候病重患者,甚至仅仅是为了服侍、抚慰恐惧的病人而通宵达旦地陪伴,让病人感到爱和关怀。特别是潍县及周围邻县发现麻风病人时,群众恐惧万分,人人自危,而梅仁德亲自到病人家中诊治,其后在医院开设隔离区收留无人照看的病人,改变了当地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消除了恐惧心理。梅仁德厉行了医疗的同情心,高度体现了医学人文的存在,不仅为乐道院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办院根基,也为后来医生树立了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榜样。
  梅仁德在实践中向病人敞开心扉,付出爱心,受到了病人和社会的尊重。一位来自农村的老大爷,被病魔纠缠多年,一心想来“洋楼”找梅院长看病。这天,老大爷来了,一进诊室迷茫万分,梅院长到底什么样呢?他张望了一阵子,向一位穿洋装的中国医生走去,口中不断念道:“梅院长,你能给我看看病吗?”这名中国医生指向另一位说:“那才是梅院长呢。”老大爷跌跌撞撞地过去,瞅了一阵子又回来说:“梅院长不是穿洋装的洋人吗?”这也难怪,梅仁德一家早有穿中式长袍的习惯。
  “命爱和福”是梅济生悬挂在客厅中的家训,虽然是谈不上书法的四个汉字,却体现了他父母身体力行以生命、仁爱、和谐、造福的宗旨实践着将抢救病人生命视为幸福的格言。他父亲为中国广大农村建立救死扶伤医院作为个人事业奋斗终身,他母亲为配合他父亲在小城市工作而放弃热爱的专业和学术成就,追求的就是为了拯救他人的生命,施舍自己的爱,求得病人健康。这种精神在梅家几代人中传播,梅济生为回潍县寻旧,义务在潍坊医学院当一年外教,遵父命来中国,将梅仁德的骨灰撒入乐道院医院十字楼旁的花丛中。
  2011年,曾为梅家服务的李家孩子与梅济生父子聚会,这是分别60年后的相会。梅济生对儿时李家九个孩子的小名、乳名全都记得,只是时间久远对不上号。从梅济生口中一个字一个字蹦出的潍县腔,惹得满屋七八十岁的老人笑得前俯后仰。阵阵欢声笑语,是亲情又那么陌生,是融洽又那么生疏……梅仁德孙子伊万背上的刺青“梅”字,足见这个家庭已深深融入中国,融入潍县。
  在医院两本院志上,梅仁德的英文名仅有E E Murray,而潍坊其他有关乐道院梅仁德的记载也都如此。在建院130周年院庆时,梅济生来访之际,才知梅仁德的全名为Everett Elliott Murray。
  --
  中国情结深厚难以割舍
  1948年戴德森(右)和司乐宝举行婚礼
  赫士(中)和山东高等学堂教习合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其中过去在潍县乐道院集中营拘禁过的“难友”和他们的家属,也借机来乐道院探访寻旧。感到他们不仅仅是故地重游,这里面有着非常深沉的内涵。在集中营的两年多,是令他们永生难忘的经历,除了之前报道的几位,还有一些值得尊敬的“难友”,他们都有一份深厚的中国情、一颗真挚的中国心。
  --
  戴德森 目睹患者痛苦不堪 回国之后弃文从医
  戴德森1919年出生于河南省崔山县,父母在中国传教35年。戴德森17岁回美国就读于明尼苏达州奥斯堡学院,攻读历史学。他热爱东方文化,先是在日本东京研修东方文化,1940年来北平燕京大学深造。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他困在北平而被拘禁,押运到潍县集中营。在集中营的两年半生活中,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
  戴德森为人热情,集中营自治委员会的管理人员让他在医院药房服务。他最操心的莫过于药物品种奇缺,纵使不时有些外援,能得到补充,但集中营里老人和儿童多,药品仍极为短缺。他亲眼目睹患者得不到足够的药物,在病床上翻转呻吟的痛苦情形,甚至还看到无药治疗等死的惨状。激荡的内心使他夜不能眠,他还看到那些好心的大夫,彻夜陪伴着临终病人,抚慰他们,直到病人受尽煎熬地闭上双眼。
  德国投降当晚,两个美国小伙兴奋得忘乎所以,偷偷爬上钟楼,猛地敲响了潍县那座独一无二、十里八方都听得到的大铜钟,钟响后两人才意识到这是闯祸的钟声。果然,紧急集合哨声大作,日军以为是周围抗日部队发起夜袭,荷枪实弹仓促应战。知道实情后,立即集合全部囚徒追查审问。
  日军知道戴德森曾留学日本,略通日语,当时负责集中营安全的伊佐,立即手提皮鞭指点戴德森上前协助翻译。伊佐十分愤怒,叽哩哇拉地吼了一通,责令戴德森为其训示囚徒们。戴德森当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心中暗喜出头的日子快到了,喜形于色地向众“难友”说:“King kong刚才问大家谁去敲钟呐?”众“难友”不仅没人回应,反而哄然大笑,秩序一时混乱,特别是孩子们,更是兴奋得活蹦乱跳起来。伊佐顿感莫名其妙,原来King kong(金刚)是孩子们背地里给又矮又胖的伊佐起的绰号。伊佐再次叽哩哇拉地重复多次,戴德森依然不急不慢地重复说:“King kong刚才问大家谁去敲钟呐?”众人依然是阵阵喧闹。伊佐气急败坏地扬鞭奔向戴德森,说时迟那时快,从人群中闯出一名小姑娘,伸开双臂,挡在戴德森和伊佐之间,大声嚷道:“他没有错,你不能无故打人!”这好像一道命令,顷刻,几乎所有的孩子,蜂拥而上,护着戴德森,嘻嘻哈哈喧闹着,一场“美女救英雄”的故事,开始了她和戴德森的交往,这个女孩就是司乐宝,1948年他俩结为夫妻。
  戴德森回到美国后,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医学院,在医学领域内完成预科、医科、见习、实习以及住院医师等漫长的12年,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
  其后戴德森又多次重访潍坊和青岛,并在青岛协助建立康复诊室。
  --
  赫士 创办山东高等学堂 将放射学传入中国
  赫士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默瑟县,毕业于阿勒格尼学院。1882年受北美长老会派遣,偕夫人富知弥来中国传教。
  赫士任教于北美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设的文会馆,1896-1901年任登州文会馆校长,他将西洋学术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开设了中国历史、四书五经、数学、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基督教义等课程。
  1901年,慈禧太后下诏变法,颁谕各省兴办大学。应山东巡抚袁世凯之请,赫士前往济南,担任山东高等学堂总教习。赫士率领文会馆的中外教师,在1个月内就创办起了中国第一所京外的省立大学——山东高等学堂。
  学校使用的教材和各项制度完全仿照登州文会馆制度。慈禧太后又颁谕全国各省仿行山东办学经验,授予赫士“双龙勋章”嘉奖其办学的功勋,于是各省争相聘用文会馆的毕业生。赫士上书清廷仿照世界惯例实行周日休假,他翻译了许多西方教科书,如《对数表》《热学揭要》《声学揭要》《光学揭要》《天文揭要》《光电揭要》等24种科学书籍。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一种射线,一年后正式被临床应用检查疾病,当时国内报刊仅有新闻报导,至1898年赫士便通过《光电揭要》一书以“X光”称谓首先介绍到中国来。以教科书形式在国内介绍,赫士是第一位学者。赫士除了热心教育,创办了我国首个省办大学,编译了大量科学教材,还是将放射学专业传入我国的第一人,比不少西方国家都早认识X光,这位学者竟然是在乐道院工作。赫士还创办了山东第一家中文报纸《时报》。
  1917年,广文大学由潍县西迁济南,更名齐鲁大学,赫士任齐鲁大学神学院院长。1919年,赫士因坚持保守信仰而辞职离开齐鲁,在潍县另外创办“华北神学院”。1922年,华北神学院迁址滕县,后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保守派神学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年迈的赫士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赫约翰均被日军拘押于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赫士成为集中营最年长囚徒,他放弃了国际红十字会主持下的美日两国交换俘虏的机会,认为他为中国服务的任务还没完成,把交换的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1944年,赫士病逝于潍县集中营,享年87岁。
  --
  广文大学被称中国哈佛
  狄考文(右四)和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委员合影。
  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人们往往遗忘了在潍坊曾经有一所被美国人称作“中国哈佛”的教会大学,它就是广文大学,现在潍坊市的广文街、广文中学也因之而得名。广文大学其实是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下设的一个文理学院,因文理学院是整个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总部所在地,因此,人们习惯上称之广文学堂或广文大学。
  --
  文会馆引进西方教学模式 是中国第一所基督教大学
  登州文会馆的前身即狄考文夫妇创办的蒙养学堂,1873年初(农历为1872年),更名为登州男子高等学堂,增设了中学课程,并开设了部分大学课程。1877年1月(农历为1876年),学校首届学生毕业,狄考文宣布这是这座“大学”的首届毕业生。然而,该“大学”并未得到长老会山东差会特别是美国差会本部的认可,同时,学校决定更名为登州文会馆。
  1879年之后,狄考文按照西方大学模式对文会馆改革和完善。他首先引进西方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并把《富国策》《地理志略》《万国通鉴》等在当时中国根本看不到的西方书籍介绍给学生,为中国学生打开了放眼世界的大门。狄考文在担任“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和“中华教育会”主席期间,组织编译大量西方教科书,同时还与文会馆师生编辑出版了许多新式教材,“教科书”一词即由此产生。其后还编辑了《术语辞汇》一书,收集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测量等词条12000多条,当今数学中不少重要专业词汇还是那时确定的。狄考文与学生邹立文编写的《笔算数学》一书,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当时唯一一部数学教科书,重要的是该书第一次采用了阿拉伯数字等西方现代数学符号及其算式。这本书先后翻印30多次,直到20世纪初中国官方出版第一批教科书时,《笔算数学》仍然通用。而他的夫人狄朱丽叶编写的《圣诗谱·附乐法启蒙》则是中国最早系统介绍西方乐理的教材。
  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使用官话,“凡论说纯用官话,不得夹用文言或土话”,否则“各罚金20文”。用汉语教学,这对西方文化和学术的引进、吸收和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得以造就中国第一批有资格走上高等学府讲堂的师资队伍。
  1881年2月14日,长老会山东差会寄信美国差会本部,正式请求将狄考文博士创建和培育了近20年的登州文会馆更名,其英文名称为The College of Shantung。事实上,这是一份申请将文会馆升格为学院的文献。
  1884年,美国北长老会差会本部授权登州文会馆办大学,其英文名称为Tengchow College,中文名称为文会馆。加拿大学者许美德认为:“中国最早的新教大学是美国长老会1864年创办的登州文会馆,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圣公会1877年在上海设立的圣约翰学院。”文会馆第三任校长、广文大学第一任监督柏尔根博士则在为1913年出版的《文会馆志》序言中断言:“登州文会馆是中国第一所基督教大学。”
  ---
  文会馆迁址潍县 与广德书院合组广文学堂
  1900年底,山东东部长老会与西部长老会在烟台开会,决定将文会馆迁至交通便利的潍县。
  稍后,美国北长老会与英国浸礼会达成了山东高等教育方面展开合作的协议,议定合办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
  1903年底,由狄考文、韩维廉、德维思代表北美基督教长老会,仲钧安、林惠生、武成献代表英国基督教浸礼会组成的山东基督新教大学理事会在青州召开第一次会议,商定将文会馆迁至潍县乐道院,与青州广德书院大学班合组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文理学院。
  青州广德书院始于1881年英国浸礼会牧师怀恩光创办的培真书院。1884年,英浸礼会库寿龄夫妇到达青州,接办学校,增建校舍,扩大招生,增设了中学部(当时亦称青州中学)。1886年,该校再次扩建校舍,定名为广德书院。此后,又增设了大学班。
  1904年,文会馆迁至潍县乐道院,与来自青州的广德书院大学班合并,组建了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文理学院。为了继承这两所学堂的办学宗旨、理念和特点,人们各取两所学堂中文名首字,称其为广文学堂。
  --
  大学下设三个学堂 十三年后迁址济南
  广文学堂实质上是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文理学院的中文别名。根据记载,当年的文理学院分五个系:宗教教育系、中国语言文学系、自然科学系、数学科学系、哲学与历史系。另设立了理化实验室和天文观测台等。
  山东基督教新教大学是英文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的译称,其中文名称为“合会学局”。该大学下设三个学堂(学院):潍县文理学堂、青州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附设一个师范学堂,培训师资。当时,由于神道学院正在计划中,医学院尚未建成,文理学院是整个大学的主体,也是合会学局总部所在地。因此,人们习惯上使用广文学堂或广文大学称之。
  1906年,医道学堂才具有雏形,并在济南、沂州、青州和邹平轮流授课。1911年4月10日,各地医道学堂一并迁入济南新建的大楼,更名为共合医道学堂,这代表着医道学堂正式成立。
  神道学堂建在青州广德书院,何时开办时间不详。根据《文会馆志》中的“广文学堂毕业生同学齿录”记载:广文学堂的毕业生,1910年有张慕德、陈延昌、魏允中、尹学聪、黄乐德、卢景藻6人,1912年有王继泽、张思敬、韩长林3人,1912年有李四海、聂永生、徐道昌、王守爱4人,毕业后前往“青州府神道学堂肄业”,估计神道学堂开办时间最迟应在1910年,且可能带有研究生院性质。
  师范学堂建立时间不详。“该学堂为英国浸礼会1887年在郭罗培真书院内增设的培养小学师资和布道人员的学校发展而来。”
  1909年,英国圣公会加入到联合办学行列。学校理事会议定学校名称更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下设学院为:广文(文理)学堂、神道学堂、医道学堂。附设一个师范馆。
  1913年,依据中华民国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中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的规定,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下设的学堂一律改称为学校,广文学堂改称广文学校,神道学堂改称神道学校。
  1917年,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新校区在济南建成,潍县广文学堂、青州神道学堂一同迁至济南新校区,与医道学堂合为一处,改称齐鲁大学。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的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两校师生也并入医道学堂,同时兴建的还有柏根楼和考文楼。
  1931年,齐鲁大学在南京国民政府备案,按规定不准进行宗教教育,神学院因此独立出去。原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保留。
  1952年,齐鲁大学撤销。文学院文史专业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理学院理化生专业并入山东师范学院,农学并入山东农业学院,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还有部分文理专业分别并入上海、南京及省内其他大专院校。
  --
  任课老师推动中西交流
  路思义
  库寿龄
  方法敛
  在广文大学任教的老师许多只有简短的介绍,并没有完整的记录,有的人物至今也没有找到图片资料,但这至少让人们有了一个认识、了解他们的窗口,因为他们曾经在这里真实地出现过、奋斗过,他们多数人在这里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也有谋取私利的,在中国贩卖大量甲骨的传教士,给中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
  路思义:齐鲁、燕京两所大学的助资人
  路思义(1868-1941)出生于美国麻省斯克雷登市,从小在基督教背景家庭长大。他的中文姓名路思义的意思是:路者道也,思乃意图,寻求之意,而义则为公义,所以全名的含意是:“一个寻求公义的人,毕生行在正直的道路上,为服务社群努力不懈。”他的名字也贴合了中国的传统。
  路思义1888年刚满20岁时考入耶鲁大学。1892年,在协和神学院就读,参加了“学生海外宣教志愿运动”,成为当中的活跃份子和推动者。
  1897年10月,受教会委派,路思义携新婚妻子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中国,前往登州,协助美国长老会山东东区宣教主任柏尔根开展工作。路思义抵达中国没多久,“庚子之乱”开始。动乱平息之后,路思义秉承着热爱中国的初衷选择留下,在这块他热爱的土地上居住了三十多个年头。
  路思义认为更好的世界,要建立在互相了解、彼此服务的精神上,他认为兴学与宣教应该并重,双管齐下,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准。所以,在登州文会馆做教习的路思义推动山东长老会做出了决定:将文会馆迁至潍县,并联合英国浸礼会的广德书院,创办一所大学。所以,路思义可以说是广文大学成立的直接推动者。在广文大学,路思义担任物理教师,1906年还发起了山东省历史上第一场篮球比赛。
  路思义思想活跃,处事诚恳、谨慎、善于交际。为了广文大学的更好发展,他为提高学校层次四处游说,终于在津浦铁路建成后,于1917年将潍县的广文大学与同为广文大学下属的青州神道学院和济南共合医道学院合并,在济南建校,命名为齐鲁大学。路思义被选为副校长,受校长委托,他返回到美国,四处奔走为学校扩建募集到大量经费。
  1919年,司徒雷登创建北平燕京大学时,路思义因能力出众而受到司徒雷登的器重,受聘为燕京大学副校长。受司徒雷登之托,路思义再次赴美募集到巨款,终于把燕京大学(现并于北京大学)建成为“美丽的中国宫殿式校园”。燕大校园的未名湖中建有一个六角形的思义亭,现称鲁斯亭,就是为纪念路思义对燕大的杰出贡献。
  所以说,路思义是广文大学、齐鲁大学成立的推动者,是齐鲁大学、燕京大学助资人。
  路思义因患胃溃疡于燕京大学提前退休,1941年12月9日逝于他的儿子鲁斯在美国格林尼治的家中。
  --
  库寿龄:编写英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库寿龄(1859-1922),英国浸礼会教士,青州广德书院创办者。
  库寿龄夫妇目标远大,学校纪律严格。学校建有实验室,教学设备齐全,有发电机两台,教室还安有电灯,1887年广德书院发展成为一所大、中、小学教育兼施的综合学校。这所学校与登州文会馆一起组成了广文大学。1904年库寿龄在潍县广文大学任教,他呕心沥血编写的英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于1917年出版。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外还重新翻印过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直到2012年8月该书还在Hardpress书局出版,足见这部着作影响较大,库寿龄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编着《中国大百科全书》库寿龄花费了十余年时间。他在编写这部百科全书时雄心勃勃,立志以大英百科全书为样版,希望日后能不断再版。众所周知,凭一己之力很难编写出一部百科全书,但是库寿龄几乎做到了这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没有寻求别人的帮助,并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他没有更多的时间,没有资金和人手。库寿龄在书中一一列举了曾经为此书撰写文章的28人,这些人基本上是在最后阶段才参与进来的。值得注意的是,28人中只有3位是中国人。库寿龄在书的前言中指出,这本书是写给外国人看的,是为了帮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以增进相互尊重和了解的。
  库寿龄还是山东石器时代遗物最早的发现者之一,也是最早收藏石器时代器具的人之一。他还收集了化石和一种直接脱壳的鹦鹉螺目动物,《中国地质评论》把这种动物命名为“库寿龄”以资纪念。他还出版过一部关于中国动物的着作。
  方法敛: 参与殷墟挖掘 研究贩卖甲骨
  方法敛(1862-1914)生于美国,大学毕业后就读神学院,1887年来到潍县乐道院任教。开始他热衷于收藏和研究中国古钱币,后来发现有历史价值的古甲骨文没人问津,便开始转移兴趣。从1903年开始,为了深入研究,方法敛和库寿龄两人在潍县先后向古董商人陆续购买了大批龟甲兽骨,并参与了河南殷墟的挖掘。方法敛每购得甲骨便摹写,见到别人收藏的甲骨,他也都设法摹写下来。方法敛在收藏、买卖甲骨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他精心临摹搜集到的每一块甲骨,经近十年积累了1687片甲骨。
  1906年,方法敛在美国匹兹堡“喀尼各博物院报告”第四卷刊载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一文,协助天津英国领事馆总领事金璋一次搜集了800片甲骨,方法敛据此写了《金璋所藏甲骨卜辞》一书。方法敛将摹录后的甲骨向国外几个博物院出售,售给英国苏格兰博物院760片、美国卡内基博物院438片、英国伦敦博物院485片、美国芝加哥费德尔博物院4片。
  据说方法敛曾伙同库寿龄从潍县古董商手中购得许多甲骨片,并将其中400片转卖给英国在上海所建的亚洲文会博物馆。他们的举动掀起了西方来中国寻宝的热潮,英、美、德、日国等不少学者打着研究之名,行盗宝之实,一时间潍县、青州成了甲骨的集散地,致使上万片甲骨流失国外。据不完整统计,早期经外国传教士劫掠、贩卖到国外的甲骨不少于5000片,给中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后方法敛因过劳偏瘫回美国医治,于1914年1月不治病逝于匹兹堡市。方法敛被教会撤消其传教士资格。
  方法敛所着有关甲骨文的遗作,历经20年后由纽约大学着名学者白瑞华整理审校并作序说明,于1935年出版。书名为《甲骨卜辞》,首版为线装石印本。该书有方法敛亲自摹录的研究成果,其中甲1016片、骨670片,另有鹿角1只,汇编了有关甲骨文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引起国际史学界较大轰动。
  另一有关甲骨文的着作《金璋所藏甲骨卜辞》,也由白瑞华于1939年在美国纽约以影印本发行。其后据董作宾的“方法敛博士对甲骨文字之贡献”一文中指出,该书摹录的甲骨不仅有缺号,同时有少量伪刻之嫌。可以说方法敛是最早收集甲骨文的传教士,他被称为是西方研究、传播和贩卖甲骨的第一人。
  --
  乐道院内传播星星之火
  1949年10月1日,乐道院全体员工升起五星红旗。
  以1948年潍县解放为节点,乐道院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两大部分。从建院到潍县解放这一段称之为乐道院的早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就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那时起,乐道院早期的历史就与党领导的风起云涌的革命活动紧密相连。
  --
  学生工人加入党的队伍 乐道院内革命活动高涨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潍县,在运动中涌现出一批革命骨干分子,中共山东省早期党员、中共潍坊地区早期组织创始人庄龙甲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庄龙甲1903年出生在潍县城南庄家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21年庄龙甲求学济南第一师范,在那里结识了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王尽美和邓恩铭。1923年5月,经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庄龙甲在寒暑假期间,回到乐道院宣传马列主义,向校友们赠送《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传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
  在潍县党组织的早期活动中,除农村外,乐道院是一个重要的活动中心。庄龙甲先发展了3名党员成立了潍县支部,庄龙甲任书记。不到一年时间,全县已有共产党员近百名。潍县支部建立后,庄龙甲结识了文华中学的郑官升等人,又结识了文美中学的王全珍、王美德等进步学生。他先后发展郑官升、王仰之、孙同书、谭静等人加入共青团,成立了文华中学团支部。团支部团结更多同学成立了“马列主义读书会”。潍县支部在乐道院工人中培养骨干力量,吸收在乐道院做电机工人的牟光仪入党,他亦成为乐道院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员。入党前后,牟光仪利用在乐道院电机房工作的有利条件,不顾个人安危,为党的活动提供方便。在医院的打更老人谭念仁、给美国牧师做工的李长秀等都积极参加了党的一些秘密活动。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潍县支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演讲、募捐、宣传抵制日货,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爱国斗争,乐道院内的革命活动日趋高涨。
  1926年1月,中共山东地执委委员、共青团青岛地委书记关向应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读书的张同俊来潍指导党团工作。张同俊的哥哥张同信当时正担任乐道院医院的第一任华人院长,他对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活动默许并支持。
  在潍其间,关向应与庄龙甲一起在乐道院听取了文华中学团支部的工作汇报,巡视了农村党支部及农民协会,召集了乐道院张长盛、田蜀生、周怀之、孙葵书、王宇澄等十多个团员参加的会议,具体研究了潍县地区团的建设。之后,庄龙甲、王全斌在乐道院护士楼召开了革命骨干分子第一次扩大会议。4月,丁君羊代表中共山东地执委来潍时,到乐道院了解情况,在院长楼召开会议,指导工作。张同俊还多次奔波于济南、潍县之间,在潍期间,他多次到乐道院的学生和工人中开展工作。
  在山东地执委的关怀下,1926年6月正式成立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庄龙甲任书记,牟洪礼、张同俊、扈梅村为执行委员,王全斌为候补执行委员。这是齐鲁大地上第一个县级地方党组织。
  中共潍县地执委建立后,通过各种渠道,在乐道院先后发展了一些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发展王全武、庄兆贵、孙肇修(陈少敏)、董爱莲等入团,并成立了文美中学团支部。发展医院的金素兰、傅锡泽等护校学生入党。1927年春又建立了文美中学党支部,牟秀珍任支部书记。1927年春节前后,潍县地执委组织乐道院的党团员去农村向农民介绍南方各省农民运
  动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农民状况,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开展。潍县的爱国进步学生运动,对潍县革命形势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乐道院医护人员 秘密救治伤病员
  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战时期,乐道院一度曾经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潍县队部的驻地。民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抗日民主为奋斗目标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1936年2月在北平成立。1937年,潍县共产党员王一之、丁子新,发展民先队员30余人,正式成立民先潍县队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日军占领潍县前夕,民先潍县队部由潍县撞钟园小学进驻乐道院。同时,乐道院还是民先组织与八路军七支队的联络站。此间,医院护校学生刘惠芳、刘兰芳、刘淑萱,工人孙继舟、韩启、高林昌、周西庆、林伟海等多人先后加入民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书时加入民先的医生张冠增也来到医院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乐道院的民先队员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刻印分发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鼓舞潍县地区抗日军民的抗战热忱、坚定必胜信心,同时尽全力救治伤员。
  1938年下半年,民先组织大部分队员加入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中共党组织利用乐道院的教会医院性质,秘密将抗战前线的八路军伤病员送来救治,当时因战斗频繁,伤员较多。救治任务很繁重。日本宪兵队和汉奸经常到医院搜查抗日军民。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乐道院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将伤病员藏在洋楼内,千方百计地掩护了抗日军民。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被日军改造为西方侨民集中营的乐道院得以恢复。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之后,解放的炮声迫近潍县。在敌我两种力量的较量中,我地下党组织团结领导乐道院的群众,不失时机地分化瓦解敌人,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成为和平解放乐道院的中流砥柱。
  乐道院和平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迅速为即将开始的淮海战役做好了大规模医疗救治的准备。之后不久,中共中央华东局在乐道院组建了华东大学,为新中国的解放培养了大批干部,这些都在乐道院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本期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