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11 21:09
鄌郚总编

坚守初心的徐迈

  坚守初心的徐迈
  徐迈,1910年出生于昌邑柳疃太平集村一个富裕家庭。他从昌邑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矢志发展家乡的教育,将家中南屋空出来给学生当教室,自当老师分文不取;他参与创办《抗战简报》,为抗战救国传播革命思想;他奔赴延安寻求救国真理,后在中组部担当保管档案的重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和同事用生命保护档案安全……徐迈的一生虽然没有发生轰轰烈烈的大事,但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恪尽职守、艰苦朴素的党性人生。
  本期撰稿:孙建设 张葆海 徐言斌
  --
  办学办报一心救国  坚守初心的徐迈
  徐迈在昌邑简易师范学校读书时,便立志发展教育。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利用家中南屋当教室,自己当老师,办起了学堂,让村里的孩子实现了上学的愿望。卢沟桥事变后,他参与编辑《抗战简报》,宣传救国救民。《抗战简报》被迫停办后,他与陈庆泉和齐文甫、陈厚基、王书范等奔赴延安,寻找革命真理。
  -
  腾屋创办学堂 教书不要工资
  徐迈,原名徐绍鸿,1910年3月出生于昌邑柳疃太平集村一个以种田、织绸为业的富裕农民家庭。受母亲言传身教的熏陶,他自小养成了倔强好学、乐于助人的品质。他在村中私塾、村小读书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学业有成后,帮助父亲打理生意、扩大经营。
  1927年,徐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昌邑简易师范学校。17岁的他背着简单的行李,第一次走出家门。在师范学校,他求知的欲望愈发浓烈,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慢慢懂得: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为更多的人去奋斗才有意义。从此,他立下发展教育的志向,决心让家乡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
  1930年,徐迈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看到村里大多数孩子因家贫而上不起学,就放弃了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他向母亲提出了开办“新式学堂”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徐迈联系了村里几位开明人士,大家都觉得是好事,但教室、经费如何解决?徐迈毫不犹豫地提出,就用他家的南屋当教室,不要一分钱。就这样,徐迈和母亲很快腾出了自家的南屋,徐迈还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学校终于办起来了,可穷苦的乡亲们没钱支付老师的工资,徐迈再一次站出来要求当老师,也不要一分钱。就这样,学堂办起来了,村里的孩子们终于实现了上学的愿望。
  -
  参编《抗战简报》 传播革命思想
  1932年春,根据党组织安排,共产党员赵鲁人在柳疃“惠昌药房”主持召开第一次党员小组会,成立了由齐文甫等六名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开展党的宣传活动。徐迈听到这一消息很是兴奋,经常利用学堂向乡亲们讲授革命道理。
  1937年7月,卢沟桥的炮声打破了人们的平静生活。军民奋起抗战的消息传到昌邑,立即在广大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但怎样抗战、如何救国,许多人都茫然不知所措。
  北平沦陷后,昌邑柳疃陈家庄村在北平上学的共产党员陈庆泉回到家乡,与本村小学青年教员张乐乔、王书范商量筹办《抗战简报》。三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随即把多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购买了收音机、油印机、纸张、油墨等,还订阅了《抗战》三日刊等进步刊物,作为办报指南和抗战消息的来源之一。8月14日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三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直忙活到天亮,第一期《抗战简报》终于印完了。早饭后,他们去柳疃街散发时,正逢柳疃大集,300多份《抗战简报》很快被争抢一空。随后,《抗战简报》增印到500多份,散发由柳疃扩大到龙池、夏店、城关、围子等大半个昌邑县。陈家庄小学也因此成为昌邑北部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中心。
  就在陈庆泉等积极编印《抗战简报》时,我党又派了一些党员干部和大批青年学生打入韩复榘第三路军政训处办的“抗战部训练班”,去做中下级军官的工作。国民党昌邑县政府也举办了“抗战干部训练班”,并分配给柳疃区两个名额,陈庆泉和张乐乔利用关系参加了训练班。
  陈庆泉和张乐乔走后,齐文甫、徐迈等人接过了办报的重任。齐文甫,龙池齐西村人,曾任龙池区育才小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他辞掉校长职务,变卖了家产,到柳疃开办了“周纪车行”,暗中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他身上经常穿着补丁衣裳,脚上穿双牛鼻子鞋。国民党党员齐东野讥笑齐文甫是“庄户孙”,他就以“庄户孙”自称,久而久之,“庄户孙”就成了他的代号。接办《抗战简报》后,齐文甫与徐迈等人力求在可读性上下功夫,除转载重要消息和刊登抗日歌曲外,齐文甫干脆把“小言论”专栏改名为“庄户孙话”。文章短小精悍,文笔泼辣,挞伐日寇侵略我国的罪行,抨击蒋介石消极抗战,揭露贪官污吏,为人民疾苦鸣不平。广大群众渐渐地把《抗日简报》亲切地称为“庄户孙报”。
  -
  简报被迫停刊 毅然奔赴延安
  为躲避敌人追查,齐文甫、徐迈等人每天挑灯夜战,一干就是一宿。当时,纸张缺乏、油墨稀少,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买材料。不久,陈庆泉和张乐乔从“抗战干部训练班”学习归来,除了继续和齐文甫、徐迈、王书范、隋寿三等办好《抗战简报》外,还利用参加过县“抗干班”的合法身份,开展了三项与《抗战简报》相辅相成的抗日救亡活动。一是在陈家庄举办了一期柳疃区“抗战干部训练班”。他俩除了用在县城学来的那套军事理论操练训练学员外,还向学员讲授我党编印的《游击战争讲义》,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培养人才。二是在陈家庄小学里办起了夜校,利用晚上时间给农民教政治和文化,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的抗战热情。三是从区“抗战干部训练班”里选了一部分思想进步、立场坚定的青年,秘密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为发动全面的武装抗日奠定组织基础。
  以《抗战简报》为中心的这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越来越深入人心,也就必然成为刘毓章、陈恒章等当地国民党右派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利用职权,剥夺了陈庆泉和张乐乔训练抗战干部的权力,并四处扬言要惩处陈庆泉和张乐乔,从政治上威胁他们,阻止各机关、学校为《抗战简报》捐款,中断他们办报的主要经济来源。终于,已编印了96期的《抗战简报》在济南沦陷前被迫停刊。
  徐迈回家给乡亲们送去了最后一期《抗战简报》,只见在“庄户孙话”栏目写有醒目的几行大字:“再见了,乡亲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为抗击日寇、保卫祖国而战吧!”
  这时,陈庆泉听说原在北平领导过他们支部的孙敬文同志已去延安,于是,几个人商定也一起去。徐迈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夜没有合眼,为儿子赶制了千层底布鞋。11月,陈庆泉和齐文甫、徐迈、陈厚基、王书范奔赴延安,张乐乔、隋寿三等人在家乡继续革命斗争。也就是从这时起,徐绍鸿正式改名为“徐迈”,以表达“迈向延安、迈向组织、迈向革命”的决心和信念!
  1937年底,一些参与编印、散发《抗战简报》的同志踊跃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并成为骨干力量,为开辟昌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
  转移档案不畏艰险
  -
  坚守初心的徐迈
  徐迈到达延安后,先是进入陕北公学,后又被选送到延安马列学院,通过系统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抗日救国的信念。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从1946年底自延安起运的珍贵档案材料,经过两年又五个月的三次大转移,最终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徐迈和同志们用生命和鲜血扞卫了档案的绝对安全。
  -
  经过三年系统学习 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奔向光明的路,充满坎坷与艰难。从昌邑到延安,相隔千山万水,徐迈等人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还要躲避敌人的盘查与野兽的侵袭,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们为追求理想而前行的步伐。1937年底,他们到达了心心向往的革命圣地,毅然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
  徐迈先是进入陕北公学,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游击战术。毛泽东非常重视陕北公学,有一段时间里,几乎每隔几天就到陕北公学作一次报告,讲授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与策略问题。徐迈听得入了迷,晚上经常与同志们讨论到很晚。在陕北公学学习一个阶段后,徐迈又被选送到延安马列学院,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关于全民族抗战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抗日救国的信念。
  1938年2月的一天,是徐迈终生难忘的日子。早春乍暖,陕北依然天寒地冻。在一间窑洞里,徐迈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圣地的锤炼洗礼,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乡村教师投入到党的怀抱……
  1940年6月,徐迈从延安马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中组部养成的刻苦学习、严守纪律、服从大局、关心群众、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对徐迈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到部里工作后,他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后任档案科科长。他深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对每一张纸都视若珍宝,作了系统整理与完善。同时,加强保密管理,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特别是在时任中组部部长陈云、副部长李富春带领下,不仅注重学习,还随时总结,如干部工作方针“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干部工作要求是“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等,都被徐迈和同志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继续发扬和传承至今。
  -
  收到命令撤离延安 誓死保护档案安全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和政治决议,并秘密调集重兵,计划于11月向延安发起重点进攻。危急关头,中央机关决定撤离延安,所有的档案也要一并转移。毛主席亲自指示:“重要文电一定要保护好,片纸只字也不要落入敌人之手。”于是,中央各机关撤离延安和档案转移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中组部档案转移的任务就落到了徐迈和他的战友身上。临行前,他们向组织保证:“人在档案在,与档案共存亡!”随后,他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徐迈带头将煤油和手榴弹带在身上,危急关头焚毁档案,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
  11月,徐迈一行护送着118箱档案从延安出发,钻山沟,穿树林,忍饥挨饿,风雨兼程。为了躲避国民党飞机的不断轰炸,徐迈和同志们昼伏夜行,但途中还是遭遇了敌机轰炸,多人受伤。有的同志实在累了,想找个地方歇脚,徐迈就鼓励大家说:“耽搁一分钟,这些档案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分。同志们,坚持就是胜利!”
  白天无法赶路的时候,徐迈他们就帮助群众担水、推碾子、锄草、打扫院子等,并经常找群众拉呱,宣传时事,了解情况。群众对他们很热情,从袁家沟离开时,大家依依不舍,并自愿出牲口帮助运送档案。经过一个多月马不停蹄地驴驮人背,徐迈他们终于把档案完整无损地运送到晋绥根据地的兴县刘家曲。
  到达目的地后,徐迈和同志们一头倒在草铺上,连睡三天不醒。随后,中央工委根据战局需要,不断变换驻地,档案也随之转移。档案太多,需大量缩减。徐迈和同志们又抓紧一切时间,编文号、对材料、抄数据,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把所有档案都作了分类甄别和精简处理。
  1947年6月,徐迈整理形成了《行军总结》,除了总结成绩,谈得最多的是问题,涉及工作责任、群众工作、部队纪律、计划安排等方方面面。从这份《行军总结》中可以看到,在紧迫的行军途中,徐迈和战友们仍然坚持行走一路、总结一路、检查一路、整改一路。
  -
  跨过山川越过河流 档案转移到西柏坡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共中央决定进驻河北西柏坡。1948年4月初,中组部档案也跟随党中央开始第二次转移。这次档案转移由时任中央秘书处处长曾三负责。
  这次转移的档案数量更加庞大,转移路程更加遥远。徐迈和同志们穿岚县、经静乐、过忻县、进阜平、翻五台山,渡汾河、跨吕梁,越太行,可谓处处险关、步步艰难。徐迈一行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跨过山川、越过河流。鞋底磨透了,衣服撕破了,饿了吃点冷干粮,渴了喝口河水。晚上也不敢睡觉,轮流站岗放哨……历经艰难跋涉,终于将档案安全转移到了西柏坡。
  随走随查保持警惕 档案顺利转到北平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作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指示。徐迈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会后,中共中央机关决定迁移北平,中组部档案随中央一起转移。徐迈再一次参与档案转移。这次转移虽然条件好了,但徐迈在越顺利的时候,越保持高度警惕。每走一段路程,他总是和护送的干部战士一起检查随车档案,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档案护送车队于1949年3月24日到达河北涿州,25日顺利到达北平。
  就这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徐迈和同志们以“可以失去生命,但不可失去档案”的忠诚担当,用生命和鲜血扞卫了档案的绝对安全。从1946年底自延安起运的这批珍贵档案材料,经过两年又五个月的三次辗转大转移,终于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
  革命母亲堪称楷模
  徐迈母亲把自己陪嫁时的被褥送给战士们用。  徐中立 绘
  -
  坚守初心的徐迈
  徐迈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二,因此村里人称徐迈的母亲为“二嫲嫲”。她虽裹着小脚,但见识和气魄不输男人。解放战争期间,她将自己家的房屋收拾出来给伤员住,还带动乡亲们把家中的存粮拿出来给战士们吃。她注重家风家教,严格要求子女,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
  精心照料伤员 被称为“革命母亲”
  徐迈的父亲经常外出卖绸,到胶东一带收茧,徐迈主要跟随母亲在家。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大伙都亲切地称徐迈的母亲为“二嫲嫲”。这位出生于晚清的小脚女人,在乡亲们眼里,是一位有主见的人。她常说:“妇女虽然力气小,但是我们手儿巧,也要为抗日救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别看“二嫲嫲”裹着小脚,但她的思想一点都不封建,作为村妇救会主任,经常带领姐妹们做军鞋、筹军粮,拥军拥属、救助伤员,在太平集村一带颇有威望。面对敌人的虚假宣传,她常常对村民们说:“只有共产党是真心为老百姓的,大家千万不要糊涂,被敌人蒙蔽了双眼呀!”
  解放战争期间,西海军分区后方医院设在姜泊和虫埠村,伤员都分散在本村和周边各村农户家中。其中,就经常有伤员被安排在太平集村治疗。有一次,战斗很激烈,伤员很多,没有那么多病床。徐迈家是村里的大户,情急之下,村干部想不出办法,就找徐迈的母亲商量。“二嫲嫲”一听说伤员没地方住,当即提出将自己家的房屋收拾出来给他们住。此后,徐迈家中就长期有伤员。“二嫲嫲”很有责任心,对伤员精心照料,不仅提供住的地方,为让伤员住好,给战士们铺上厚厚的被褥。每天去打扫卫生,给医护人员打打下手。她一日三餐把饭做好,亲手端到伤员跟前,并为伤员洗衣服、洗绷带。村里的父老乡亲对她的行为大加称赞。
  “二嫲嫲”为人热情,做事细致认真,很有大局观念。当时,柳疃属于昌邑三区,每逢区里下发粮食,她都会亲自清点,细心发放,从来没有出现差错。每次发放粮食,她都会把最好的“细粮”留给伤员和战士。有时伤员不够吃的,她还带动乡亲们把家中的存粮拿出来给战士们吃,部队指战员都亲切地称她为“革命母亲”。
  -
  “二嫲嫲”光荣入党 革命道理编进谜语
  1949年,徐迈的母亲光荣加入了共产党。她对乡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跟党走,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把革命道理编进谜语,让大伙边猜边受教育。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还记得,小时候,“二嫲嫲”领着他们边推磨边猜的一道谜语是:“孙中山革命未成功,蒋介石空喊和平;共产党南征北战,八路军四面出征。”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二嫲嫲”适时加以引导,将大道理变为通俗易懂的谜底。这个谜底为“燕子”的“燕”谜语,乡亲们至今还记得。
  新中国成立时,举国欢庆。太平集村群众走上街头,欢歌载舞,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老少爷们一致推荐让“二嫲嫲”给大家讲几句。她赶紧用衣袖擦了擦眼角喜悦的泪水,走上前铿锵有力地喊了两句口号:“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这是她内心最真实、最深情的两句话。
  几十年来的坚持没有付之东流,她也没有看错,是共产党救了中国,是共产党救了人民!在她的带动下,大伙都不由自主站起来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
  乐善好施勤勉持家 良好家风世代传承
  徐迈的母亲乐善好施、勤勉持家,从小教育徐迈不能自私自利,要多为别人着想。至今,太平集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着,“二嫲嫲”心肠好,看到别人家吃不上饭、穿不上衣,自己心里就特别难过。她经常拿着干粮送给那些吃不饱的乡亲们;寒冷的冬日,“二嫲嫲”还把棉衣送给缺衣少穿的乡亲……
  “二嫲嫲”注重家风家教,对子女要求很严。儿子远在延安,她教育孙子徐鹏先要学知识、学文化,竭尽所能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用的人。为此,她还特地给徐鹏先起了个小名叫“文斗”。
  徐鹏先非常有才,而且受奶奶的影响,自小就有一颗上进心。那时候,很多伤员住在他家里,他就经常领着孩子们演唱革命歌曲,慰问伤员。他编写的一首歌曲简单易懂、琅琅上口,至今被村里的老人广为传颂。1947年底至1948年初,村里的小学解散了。1948年底,村学堂又重新恢复。当时,学堂设在村里的制糖作坊,徐鹏先听从祖母的教导,主动请缨去担任学堂教师。徐鹏先工作认真,立志要把村里的孩子们都培养成才。他平时对人和蔼,但对孩子们要求十分严格,村里的孩子跟着他学了不少知识。
  母亲去世后,徐迈把这种良好的家风传承下来。他经常教育后代,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凭本事吃饭,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上世纪70年代,党和国家鼓励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或到地方工作,按照规定,徐迈可留一个孩子在北京工作,但他却把孩子们都“赶”走了。他对孩子们说:“你们都要到地方去,那里更需要你们。”于是,女儿徐惠兰到了河北保定,在那里成家立业,工作了一辈子。儿子徐鹏先1946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昌邑县政府和县委土改委员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到省里,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工作。
  -
  勤于学习坚持原则
  坚守初心的徐迈
  徐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考虑最多的是党的事业,而不是自己的进退荣辱,对党有利的就多干,对党没有利的就不干。“要始终保持一股气、一股劲,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革命热情,为党积极工作、奋斗终身。”徐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
  每天坚持读书学习 下放期间仍未放松
  徐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使自己的思想修养永远跟上党的要求和时代的步伐。据其家人回忆,徐迈一生几乎没有其他爱好,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在他阅读的马列和毛主席着作中,随处可见红色批注。他还养成了记笔记的好习惯,这个习惯来源于延安时期的中组部和陈云部长。党内最早对读书笔记作出论述、提出要求的是陈云,他提出要把撰写学习笔记作为学习制度的重要内容。他在一篇文章中讲到:“读书要做笔记。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你多读几次,一是逼着你聚精会神、认真思索,使你了解深刻些,而不像随便看过去那样模模糊糊。”
  1942年4月中旬,毛主席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作《关于整改“三风”》报告时,明确要求:“不管文化人也好,‘武化人’也好,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新干部也好,老干部也好……都要写笔记,一定要写……走的再多也不行……单是走不写笔记,经验就总结不出来。”从那时起,党内历次学习活动对记笔记提出要求,就成了“标配”和“惯例”。
  徐迈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他每天都坚持读书、练字,阅读《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求是》等报刊杂志,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几十年从不间断。
  “文革”期间,徐迈被下放到吉林省和河南省的“五七”干校劳动。当时,他从北京出发到“五七”干校时,除了几件生活用品外,还带了很多书籍。他把这看作是为党工作和学习的另一个战场,白天劳动,夜晚读书,从未放松过。有一段时间,他负责磨猪饲料,就在猪圈旁读书学习。一名中央机关干部,到最基层从事十年劳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挫折,但徐迈不抱怨、不消沉,仍然对党怀有深厚感情,一如既往地学习政治理论,不放弃思想修养改造和对理想信仰的追求。
  -
  坚守纪律保守秘密 家中不提工作之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徐迈随中央各部委进京。到达北平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在紧张繁重的工作面前,徐迈和同志们把办公室当家,没白没黑地工作。直到现在,与他接触过的不少人还心怀敬意地说:“他就是一个为工作而生的人,每天像拧满了发条一样,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管多累多忙,没听到他半句抱怨和牢骚。”
  徐迈把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因为这些都关系到党的利益。他从事档案工作多年,几十年如一日,对党的秘密从不泄露分毫,既使在家中嘴巴就像缝起来一样,一个字也不透露。1977年,胡耀邦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邀请徐迈从“五七”干校回来,担任一线重要工作。67岁的徐迈自感难以再担重任,便主动提出到二线工作,组织安排他担任了中组部老干部局顾问。
  离休后的徐迈仍坚持在老干部局工作,家里人劝他该休息休息了,徐迈却说:“我还有余热可以发挥,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老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我作为一名离休人员去从事这项工作是最合适的。”那时徐迈已经70多岁了,还拄着拐杖,坚持到各地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
  -
  严于律己不搞特殊 公私分明不坏规矩
  徐迈做人做事的原则性强,而且公私分明。一位领导与徐迈的儿子徐鹏先交往多年,调到北京工作后,出于尊敬,让家人给徐迈送去两小瓶香油。80多岁的徐迈回家知道后,在重外孙女王晓云的搀扶下,转乘两次公交车,又把两小瓶香油送还。
  1982年,徐迈的亲戚王秀国去北京接徐迈的妹妹回山东,可火车票十分难买。那时徐迈在中组部老干部局工作,配有专车和司机。大家觉得徐迈年事已高,想让司机帮忙买火车票,但徐迈坚决不肯,说:“公车和司机只能办公事,买火车票是私事,我自己去买就行。”于是他自己拿着马扎,坐着公交车,去车站排了五个小时的队买火车票。
  两瓶香油,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收下,纯属个人感情,徐迈不收,不是无情无义,他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一生不收别人的东西,哪怕再小的东西也不能收。收了,就破了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底线。去买一张车票,也不是什么大事,让司机去,对一名行动不便的老革命来说,也无可厚非,但徐迈一生坚持公私分明的规矩。买一张车票,事再小,也是私事,私事就不能用公车。用了,就坏了这个规矩,不用,他心里就坦然。
  自1940年进入中组部工作,1982年离休,42个春秋徐迈从未离开过中组部。与徐迈一同在延安工作过的许多老同事都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但徐迈从未对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觉得只要能为党工作就行,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离休后,徐迈的身体大不如前,但他还是拄着拐杖坚持到各地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到工厂、学校、机关、企业去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忙进忙出不停歇。
  1998年,120名原延安马列学院学员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延安马列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会,88岁的徐迈因病住院未能出席,在病榻上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春蚕之歌》:
  人逢盛世古来难,当今盛世在面前。盛世到来党领导得好,人民拥护是根源。根深叶茂春常在,雨后春笋幸福天!
  常言说得好,春蚕到老丝不断,蜡烛燃烧到晚年。不负夕阳无限好,追随诸位同志作贡献。多多努力,多多勤勉,学春蚕,多多吐丝献国家——锦绣江山!
  徐迈很早就立下遗嘱,去世后不能给国家添麻烦,妻子也不能要国家的遗属补助。他去世后,按规定可安葬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但他生前特意嘱咐去世后埋在北京西郊的“万安公墓”,与母亲埋在一起。这位从延安土窑洞走出的老共产党员,坚守着“至死不给组织添麻烦”和“一辈子低着头生活”的信念,走完了平凡而又不普通的一生。
  -
  乡情难泯关心桑梓
  -
  坚守初心的徐迈
  青年时期迈出家门的徐迈,无论在血火相伴的战场,还是在和平时期,都时刻牵挂着家乡的发展。他让出家中的房屋给村里用,为家乡的青年订阅报刊,回乡探亲时更是关心乡亲们的疾苦,不忘宣传国家政策。作为一名从延安土窑洞里走出的老共产党员,他的付出和奉献本色已经融入了血脉、植入了心田。
  -
  时刻牵挂家乡发展 为村里青年订报刊
  新中国成立初期,家乡还不富裕,许多青年人看不到报刊杂志,远在北京的徐迈知道后,心里很着急,自己掏钱为村里的青年订阅了《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很多青年人就是通过这些报刊,了解外面的世界,懂得了青年人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徐迈经常写信鼓励村里的乡亲们扎根农村、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并引导和激励村民勤俭节约。他在给村民徐承先的信中写道:“中央近来屡屡号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过几年紧日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就是我们的座右铭。”村里有一位青年参军入伍后,徐迈多次写信鼓励他:要珍惜机会,不怕吃苦,热爱祖国,勤恳苦干,听组织的话,服从领导,将来能使自己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人才。
  不仅如此,徐迈还将俭朴的好作风、好传统传递给家乡人民。村民徐绍军去“五七”干校看望他时,在中午吃饭时间,他们一起去食堂就餐,途中几分钟的路程,徐迈一再说:“一会儿到食堂吃饭,你一定要吃多少打多少,别浪费啊!”这句话他一路重复了四五遍。吃完饭后,徐迈又用开水冲了冲饭缸喝了。徐绍军回乡后,也一直用这个故事教育乡亲们和后代。
  在太平集村东北角,一处青砖灰瓦的民房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这就是他当年义务办学的场所。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常常向年轻人讲起徐迈“两次让房”的故事:第一次是抗战期间让出自家房屋义务办学堂;第二次是在1956年,已在北京工作的徐迈了解到村里用房紧张,便毫不犹豫地给村委写信,将老家房屋捐给村里。
  几十年过去了,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但徐迈义务办学堂的房子被乡亲们保留了下来。
  -
  四十年后首次回乡 召集大会了解情况
  二十世纪70年代初,徐迈从“五七”干校回昌邑老家探了一次亲,一共在家里住了三天。他从青年时离家,已经40年没有回家了。
  徐迈此时已60多岁了,刚回来时,穿着很破旧,头顶一个蓝色棉帽,身穿黑色棉袄、藏蓝色棉裤,脚上还有一双破旧的“靰鞡鞋”。从口袋里掏东西时,还带出一些在“五七”干校劳动时的杂草。他一行一动有板有眼、彬彬有礼,待人接物平易近人、十分热情,家里来人都是起身前迎,临走时也会送到大门口。
  徐迈回来的第一天,首先去的是大队,和大队干部聊了聊村里的基本情况,然后请大队干部帮忙召集了近200人,组织了一次社员大会。会上,他向村民们宣传党的政策、讲国家的形势,教育乡亲们要爱党、爱国家。他说:“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是无产阶级的党。我们不仅要拥护党,更要好好表现,一心一意为党,争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咱们村一直以来都是‘抗日模范村’‘拥军模范村’。下一步我们还要成为爱党爱国的模范村!”
  徐迈把随身带的《毛泽东选集》和《水浒传》分给大家,鼓励大家学知识、学文化。乡亲们都很受感动,直到现在,太平集村的很多人都还想着他当初作报告的样子。报告会结束后,他去了大队卫生室。卫生室是周围几个大队合用的,人比较多。他拿出一个小本子来,认真在本子上记下:“要继续发展大队的合作医疗,要让每个大队都能有一个够用的卫生室。”而后,他又问起父老乡亲的工作、生活、家庭等情况,反复问起孩子们的学习。他念叨:“一定要让孩子们认真念书,多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
  捐出两千元给公社 潍河大堤义务劳动
  第二天一大早,徐迈步行4公里到了当时的柳疃人民公社。他一进公社门口,就从口袋里掏出用手巾包着的2000元钱,硬塞到公社干部手中:“这些钱就当是我为家乡出的一点绵薄之力。我常年在外捞不着回家,你们要好好建设我们的家乡,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那时候,他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百多元钱,这2000元钱可算是一笔“巨款”了。公社干部看着穿着补丁衣服的徐迈,一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捐完款后,徐迈听说柳疃公社的人都在修筑潍河大堤,便执意要去看看。到了那里,徐迈二话不说,向别人借了一把铁锹就开始掘土,在那里一直干到天黑。回家后,家里人问他:“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怎么去大堤上干活了?”徐迈拿毛巾擦了一把脸,说:“平时回家的机会少,能为家乡做点事情的机会更少,赶上了,就干点吧!”
  第三天,徐迈又去生产队参加了半天劳动,直到下午才抽出时间,去了几个亲戚家串了串门。串门时,还时刻不忘向亲戚宣传国家政策,鼓励他们安心生产,多打粮食,为国家多作贡献。
  走的时候,徐迈浑身上下只剩下了回北京的路费。
  -
  以身作则感染亲朋
  -
  坚守初心的徐迈
  徐迈对孩子严格要求,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自强、自立、自律的习惯,他勤俭节约、积极向上、廉洁自律的品格时刻影响着家人和亲戚朋友。他一直保留着革命战争年代老党员、老干部的作风,即使离休了还坚持工作。他说,只要还有力气,就一定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
  徐向国:爷爷是我们最光辉的榜样
  徐向国是徐迈的孙子,在他眼里,爷爷一生默默为党工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但他的人生都在为人民服务。
  徐向国从小就听说爷爷在很重要的部门工作,小时候不懂,后来才知道是中组部,但至于哪个科室、哪个办公室他一概不知,更别提具体干什么工作了。爷爷一直以“保密工作,慎之又慎”为工作信条,一个字也不肯透露。
  有一次,徐迈下班回到家,徐向国的奶奶看他很疲惫,便随口问了一句:“今天怎么看起来这么累,干什么去了?”没想到这句无心的话,招惹来了徐迈严厉地批评:“组织的事,你们少打听!”吓得一家人吃饭时都不敢言语。
  徐向国说:“亲人在爷爷心里都不如工作重要,不如人民群众重要,更不如国家重要。”小时候,他有时会怨恨爷爷对自己不关心,后来明白了,爷爷这是将人民群众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将国家看作了大家庭。
  徐迈70多岁的时候仍然非常忙碌,总是拄着拐杖,虽然走路不再风风火火,但还是忙进忙出不停歇。徐向国曾经问爸爸徐鹏先,爷爷为什么还不离休?徐鹏先说:“爷爷早就离休了,这是又回去重新参与工作了。”徐向国更加不解,好不容易退休了为什么还不休息,天天跑来跑去的多累啊!徐鹏先说:“在爷爷心里,党和国家的工作是做不完的。只要他还有力气,就一定会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徐迈离休之后,又回到老干局工作了,但他总是为自己的老眼昏花而着急,怪自己不能为党做重要工作了,只能做做宣讲、讲讲报告,将党的优良传统讲给孩子们听、讲给青年人听。徐向国说:“爷爷做了一辈子的组织工作,他一辈子勤勤恳恳,是我们这些后代最伟岸、最光辉的榜样。”
  -
  王晓云:老爷爷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昌邑奎聚街道南鄑亭村的王晓云是徐迈的重外孙女。1992年,她考到北京一所财会学校,父母让她住在徐迈家中。她当时非常高兴,心里想,到北京大城市当“大官”的老爷爷家住,生活、环境、待遇肯定不错。
  但当她到徐迈家住下后,才发现老爷爷这个“大官”以及他家的生活,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家住在一个很破旧很普通的楼房里,房子的地面是水泥的,门窗是木头的,床铺全都是平板的,床单是用白棉布做的,还有补丁。在他家里,早饭永远是馒头、咸菜、稀饭,午饭、晚饭也非常简单。王晓云说:“在老爷爷家里住了三年,从没有换过床单。脏了,洗洗接着换上;破了,老奶奶修补一下。我离开他家时,床单已是补丁摞补丁。老爷爷平时在家都是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出门时才会换新一点的衣服。别人不要的报纸,他会收集起来,练习毛笔字。每逢冬天,老爷爷就会去市场买上很多大白菜存起来,冬天家里基本上就吃这一种菜。”
  王晓云回忆说:“老爷爷自己生活很艰苦,从不会乱花一分钱,对别人,特别是对群众却很大方。中组部经常为贫困山区、困难老党员、受灾地区等集体捐助,只要有捐助,老爷爷都会亲自跑到王府井和西单商场,挑选新的棉被、衣物捐献。”
  “老爷爷对孩子们要求严格,要求他们从小就养成自强、自立、自律的习惯,以后能够为国家做贡献。老爷爷先后三次为重孙女徐颖题字,内容分别是‘有志者事竟成’‘勤奋’‘求实创新’,以此来鼓励徐颖。老爷爷也要求我每天都写日记,养成一个好习惯,并让我每天向他汇报思想情况。”王晓云回忆说:“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就在日记里发牢骚。老爷爷看到之后,严肃地批评了我,让我多看光明的方面,少看阴暗的一面。”
  王晓云毕业后回到老家自力更生,徐迈教她做人的道理她时刻谨记,从来不会昧良心做事。
  -
  王元东: 一碗难忘的清水面
  昌邑市柳疃镇太平集村的王元东和徐迈是老乡。1981年春天,王元东到北京办事,顺便看望徐迈。
  王元东满怀期待地想去徐迈家中开开眼界,可一踏进徐迈家就惊呆了,屋里一点豪华的影子都没有,甚至还不如他在农村的家里摆设好,家里只有一些旧乎乎的、生活必需的家具和物品,简单的木椅套着干净的布套,花色和质地一看就很过时了,窗帘也是老粗布的。徐迈给他倒了一杯水,就坐下开始跟他拉家常、问家乡的变化,连个点心都没有。王元东不禁开始纳闷:“不是说徐迈在北京当大官吗?怎么过得比我这个乡下老百姓还清苦……”
  由于奔波了一上午,王元东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到了饭点,就渴望吃点老家吃不到的“山珍海味”解解馋。徐迈夫妇二人在厨房叮叮当当准备午饭,但最后摆在桌子上的竟然是四小碟咸菜和三大盆面条。王元东盆里的面条量还不少,可见,徐迈夫妇确实是不想亏待他。徐迈夫妇热情地招呼着,让王元东多吃点。王元东看着这一大盆清水面,实在是饿坏了,端起盆子吃起来。吃了大半盆后,没那么饿了,顿时感觉这清水面太没味道,有点咽不下去了。徐迈见王元东不想吃了,说:“元东,咱可不能浪费粮食,我们为了你来做客专门准备了四碟小菜,平常我们两口子吃一碟就够了,这是亲手为你擀的面条,你可不要辜负我们的心意。再说了,这白面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磨成的,你要是浪费了可不行!”一番话说得王元东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一气把一大盆面条都吃干净了。徐迈夫妇也将面条吃了个精光,连面汤都分着喝了,小菜也吃得一干二净。吃完饭后,王元东因为下午还有其他事情,就急匆匆地告辞了。
  王元东说:“回去的路上,我心里还不停地感叹,徐迈明明在北京做领导,为什么生活还如此简朴,也许从革命战争年代过来的老党员、老干部都是这种作风吧!”
  -
  徐迈精神故乡传扬
  -
  坚守初心的徐迈
  昌邑市柳疃镇太平集村的“徐迈事迹陈列馆”,经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党员干部、社会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前来深切缅怀这位80多年前从这里走出去的老革命。大家无不为他“一辈子低着头生活”“不给党组织添麻烦”的思想品质和革命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像徐迈那样去工作、生活,无论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都要始终做到信念坚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严于律己。
  -
  建起陈列馆 徐迈精神扎根故乡
  2018年11月16日上午,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徐迈事迹陈列馆”正式建成投用。这座占地近400平方米的建筑,灰砖墙体、红瓦覆盖,正如徐迈的秉性一样,通体透露着朴素简洁大方的气息。馆内布展以红黄两色为基本色调,通过“奔向延安、投身革命洪流”“加入模范部门、忠实履职尽责”“甘于日常岗位、默默无私奉献”“离休不忘初心、永葆党员本色”四个主题鲜明的部分,用150多幅图片,全景展示了徐迈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其中,既有他义务办学堂教穷苦孩子识字学文化的文字描述,又有他参与编辑《抗战简报》唤起民众抗日热情的油画作品;既有冒着生命危险护送党的档案的情景再现,又有亲属对他的追忆视频……使每一位走进陈列馆的人都能受到深刻生动的教育和启示。
  陈列馆的建立,勾起了村里不少人的回忆。祖籍太平集村、已居住东北多年的徐凤芹,回家乡探亲当天,就急匆匆来到徐迈事迹陈列馆。她一边看,一边流着热泪向参观的人们描述徐迈及其母亲的故事:当初她一家从东北回来,没有地方住,徐迈的母亲知道后,便把她一家接到家中,还给送衣服和粮食。
  曾去北京的村民王元东,从陈列馆开始筹建就靠在工地上,义务帮工干活。开馆前,他捐赠了冬青树苗,并亲自种植在馆前,表示对老前辈的怀念和敬仰。开馆后,他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利用节假日和班前饭后,为外来参观者和村民讲解徐迈的感人事迹。
  已在广东省政府机关工作的海军转业干部徐向贤和徐迈同村,每当谈起徐迈曾经去信鼓励他苦练军事本领、报答祖国和人民时,至今仍感动不已。筹建陈列馆时,他不顾工作繁忙,在遥远的广东给筹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资料,并经常向身边人员介绍徐迈,要把徐迈的事迹讲给更多的人听。
  -
  涌现学习潮 党员干部感悟初心
  据徐迈事迹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从建馆到现在,全省各地的党政机关干部纷纷来到陈列馆,学习徐迈践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先进事迹。徐迈在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于1940年6月进入中组部直到离休,一辈子在平凡的岗位默默为党工作,显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思想和道德情操,为党员干部感悟初心使命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昌邑是徐迈的故乡,这里的党政机关干部把学习徐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新时代新时期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徐迈事迹陈列馆落成开馆后,一批又一批的党政机关干部来到这里,学习先辈为党奉献的光辉事迹。昌邑市委组织部等党政机关还把主题党日等教育活动放在陈列馆里进行,使党员干部对照先辈,从思想灵魂深处明白“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还把徐迈事迹陈列馆作为现场教学基地和红色基因教育传承基地,广大教职员工和年轻的学生党员纷纷来到这里,聆听讲解,组织座谈,发表感想。
  徐迈事迹陈列馆开馆后,潍坊市档案馆在此设立了档案馆系统党性教育基地,用徐迈“宁愿失去生命,决不丢失档案”的忠诚精神,教育新一代档案工作者珍惜岗位、敬业奉献,当好“老档案”精神的传承者。昌邑市档案馆结合学习徐迈先进事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做徐迈式的档案工作者”活动,决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昌邑还创活形式,编绘了《徐迈的党性人生》连环画册。以徐迈等人转移档案为题材,拍摄了《行军日记》党员教育电视片,获全国和省级多项奖项,使更多人从不同侧面加深了对徐迈的了解。
  -
  先进事迹广泛传播 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2020年6月11日,昌邑市委组织部、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教体局联合举办“昌邑市中小学党建示范校英雄中队”成立仪式,以昌邑籍的13位老革命和科技功臣的姓名命名了18支“英雄中队”。其中,来自徐迈家乡柳疃小学的代表庄严地接过了绣有“徐迈英雄中队”的队旗,并宣誓将继承徐迈等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这是昌邑市青少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活动的其中一幕。
  近年来,昌邑充分挖掘徐迈等老一代革命者的事迹,先后组建了由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老干部组成的红色讲解队,深入学校课堂,向青少年学生宣讲徐迈等老革命的人生经历、革命事迹和朴素作风。由徐迈事迹陈列馆讲解员到学校举办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红色课堂”30多场次,发放徐迈事迹书籍6000多本。有的学生边听边看边流泪,表示要向徐迈老爷爷那样,勤奋学习,节俭生活,做一名老师、家长和社会放心满意的好学生。昌邑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柳疃镇党委还举行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徐迈故事”青少年讲演比赛。
  宣传一位老革命,影响带动一大片。徐迈事迹同样也影响到许多外地在读大学生。每年寒暑假期间,回家的大中专学生三五成群地组织起来,到太平集村徐迈事迹陈列馆,听一听徐迈义务办学的介绍,看一看当年徐迈为贫穷孩子讲革命道理的地方,访一访那些见过徐迈的乡亲们。这些莘莘学子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徐迈,他就像一座路标、一盏明灯般地树立在了眼前。还有的大中专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到徐迈事迹陈列馆举办“我心目中的徐迈”事迹演讲,他们声情并茂的演讲感动了周围的人们,激发出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斗前行、建设美好家乡的强大动力。
  本期图片由中共昌邑市委组织部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