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12 20:23
鄌郚总编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
  王尽美(1898-1925),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中共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者。1921年春,在上海、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以及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帮助下,经过王尽美与邓恩铭等革命志士的筹备,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秘密诞生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一大之前国内六个早期党组织之一。1921年7月,他与邓恩铭代表山东党组织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王尽美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优秀领导者和开拓者。在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中,王尽美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本期撰稿:李海涛 刘培泉
  --
  少怀大志 登山赋诗
  --
  童年最爱听故事 英雄形象根植心中
  在诸城大北杏村地主“冠山堂”对面的小胡同里,有一个大门朝南的小院,这本是“冠山堂”做仓库和养牲口的地方,一家佃户因为没有房屋,便借住在这个院子东侧的土坯房里。1898年6月14日,天刚露出一线鱼肚白,一个男婴就降生在这里。这个婴儿出生前4个月,他的父亲在为地主家贩粮运货的路上,得了急病撒手人寰。这个婴儿就是王尽美。
  王尽美自家没有一分土地,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薄田和给地主家当佣人度日。王尽美的出生给这个正陷入痛苦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欣喜和希望。祖母和母亲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王尽美天资聪慧,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听母亲讲故事。每当夜深人静,母亲在油灯下一边熟练地纺着棉花,一边娓娓动听地给儿子讲民间传说、绿林好汉等故事。幼稚的王尽美总会睁大眼睛问母亲:“娘,你肚子里到底装着多少故事?”母亲微微一笑说:“一肚子,两肋巴,脖子后还有一背褡。”王尽美最爱听的是义和团反洋教的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激发出他伸张正义、铲除邪恶的思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故事已不能满足他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在夏天的大柳树底下、冬天向阳的墙根旁、场院屋子甚至瓜棚里,还有枳沟集上都有王尽美在听故事的身影。《杨家将》《说岳》等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也深深地镌刻在王尽美幼小的心中。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王尽美产生了读书的渴望。
  --
  给地主儿子当陪读 遭受不公常感困惑
  1905年,“见山堂”地主王介人为培养自己八岁的儿子祥儿,请了个老先生为其设塾启蒙,在王尽美母亲的多番求情下,王尽美做了陪读生。塾师老先生见王尽美天庭饱满,耳大面方,风采奇异,认为有“贵人”之相,又听说他出生时红光满屋,便给他起学名王瑞俊,字灼斋。
  王尽美的祖母和母亲反复叮咛,要他一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读书。王尽美清楚这次机会不容易,学习格外用功,白天念书时精力集中,放学后,他就用树枝当笔,在地上练习当天学习的字词,把课文在心里默想,直到背诵熟练。由于勤奋刻苦,无论背书还是写字,成绩都比长他一岁的地主少爷优秀。
  王尽美每天除了陪读,还要给地主家干杂活,最让王尽美难以忍受的是代地主的孩子受责。祥儿淘气贪玩,经常旷课,字又写得松散潦草,书也背不出来。地主不去管教自己的孩子,而是训斥王尽美,迁怒于他。王尽美知道,在偌大的一个大北杏村,佃户的孩子没有一个能上得起学,有机会当陪读的只有他一个。所以,他强忍委屈,在一年多的陪读生活中,尽可能多地学知识。
  世道的不公,使少年王尽美感到迷惑不解: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不劳而获,有的人坐享其成?为什么有的人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有的人终年辛苦,不得温饱?为什么地主的孩子能上学,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他常常就这些问题询问母亲。母亲总是含着泪水说:“这是穷人的命苦啊!”可是,逐渐懂事的王尽美已不再满意这样的答案。
  “命不好,不能换一换吗?”又一次,他认真地问母亲。
  “换命?命是前世注定的,怎么能换得了?”母亲一怔。
  “能换得了,皇帝老子是一条祸根,只要把他连龙墩一起掀了,穷人的命就好了。”
  母亲大惊失色,上前一把捂住他的嘴说:“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要杀头的,还要祸灭九族。”
  --
  高小毕业在家务农 内心渴望救国救民
  1912年2月2日,国民革命军攻克诸城,成立山东军政府分府,宣布诸城脱离清政府而独立。这天,诸城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王尽美等学生随同老师一起来到诸城县城。县城里到处张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声撼天震地。王尽美异常兴奋,也学别人的样子,果断地剪掉发辫,表示与清廷势不两立,成为诸城西乡一带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
  王尽美在读小学时,接触了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铁路风潮、武昌起义等。他还看到《革命军》《警世钟》《天演论》等书刊。进步书刊的熏陶,革命党人的影响,进步思想的启蒙,使少年王尽美懂的道理越来越多,逐渐萌发出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
  高小毕业后,王尽美在家务农两年。1915年8月,他跟莒县东乡庙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女儿李氏结婚。王尽美是家里唯一的男性,是家里的顶梁柱和靠山,祖母、母亲和妻子的命运全系于他一人身上。
  王尽美很快适应了由学生到农民的转变,他目睹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地主用地租、高利贷和名目繁多的额外剥削敲骨吸髓,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在疲累的农活劳动之余,王尽美同许多农民一样,喜欢摆弄乐器和演戏。那时的大北杏村有个戏班子,王尽美常到那里去玩。他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吹唢呐、弹三弦等,经常吹奏《满江红》《苏武牧羊》之类的曲子。
  繁杂的劳动,沉重的负担,困苦的生活,并没有扼杀王尽美追求进步的思想。他千方百计地搜寻、阅读进步书刊,让思想的触角逐渐触摸到社会的本质,从而加深了对旧制度的憎恨,产生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20世纪初期,世界格局剧烈地变化着。国外的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的辛亥革命、护国和护法运动等都深深地影响着王尽美。他那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救国救民的志向越来越不可动摇,他决定离开家乡到省府济南去求学。
  临行前,王尽美登上村前起伏的乔有山,不禁思绪万千,脱口吟出:
  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
  这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诗句,表达了王尽美推翻旧世界的远大抱负和必胜信念。
  --
  五四运动 初露锋芒
  五四运动爆发后,彻底改变了王尽美教育救国的思想。王尽美被推选为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北园分校的代表,带领同学们参加集会、游行,建立反日爱国组织。王尽美等人组织和发动“三罢”。2000多名学生在西门大街静坐示威,进行绝食斗争,山东当局被迫答应学生们条件。抵制日货的运动,迅速蔓延到山东全境。王尽美等人还在诸城策划了数千人参加的反日救国大会,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
  带领学生集会游行 组织罢工罢课罢市
  1918年7月,王尽美如愿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北园分校。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读书上,希望学有所成,早日成才,“将来能把我四万万同胞的腐败脑筋洗刷净尽,更换上光明纯洁的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彻底改变了王尽美教育救国的思想,王尽美全身心地投身到了这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行列。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山东问题,山东人民有切肤之痛,所以参加斗争更为踊跃。
  王尽美被推选为北园分校的代表,带领同学们参加集会、游行,组织罢课并联络济南其他学校的学生建立反日爱国组织,开展街头宣传。他身穿校服,胸前斜披书有“还我河山”大字的条幅,站在人群中慷慨陈词,并不时攥起拳头,挥动手臂,以表达内心的激愤。他义愤填膺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夺我山东权益的强盗行径,满腔怒火地谴责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背弃公道正义的强权外交,声泪俱下地呼吁各界民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奋起的时候了,在国土割裂、民族存亡危如累卵的关头,凡有血性的爱国人士,应当奋起救国,誓死力争。”
  5月23日,在济南学生联合会的组织和领导下,济南中等以上21所学校举行总罢课。王尽美等起草了《罢课宣言》,申明罢课的原因和目的,提出罢课后的任务:组织演讲团,分赴各城市乡镇,宣讲亡国之惨状;编写简明印刷物,激发同胞爱国热忱;组织调查部,会同商会分赴各商家调查日货,务使禁绝。
  --
  山东当局干涉未果 被迫答应六个条件
  6月9日,王尽美出席了山东省议会召开的济南各界人士大会。根据会议安排,王尽美等人立即着手“三罢”(罢工、罢市、罢课)的组织和发动工作。为推动罢市,王尽美等人在省立一师连夜召开济南各校负责人会议,制订罢市的行动计划。会议通过了《罢市宣言》,提出惩办卖国贼,并没收其财产;拒绝签字;释放被捕学生;促进南北议和等四项要求。10日拂晓,各校学生按指定区域,成群结队到达指定地点。约定时间一到,学生们立即从腰间取出白旗,高喊:“罢市呦!罢市呦!”济南各商店在学生的鼓动下,全体罢市,面粉业、搬运业、建筑业等工人也相继罢工。
  山东当局大为震惊,调集大批军警,一面迫令工厂复工,一面堵住省立一师、工专、一中、女子师范等学校大门,不准学生外出。省政府还贴出紧急布告,限令商店一律于6月11日上午开店营业。王尽美与学联负责人对此早有准备,立即召集各校学生代表举行会议研究对策。王尽美在学生代表会上及时而准确地分析了局势,他指出:“学生进行宣传演讲是正义行为,应该坚持,军警干涉,全系当局的意图。军警中的下级士兵,多是山东老乡,未必没有爱国之心,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同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王尽美精到的分析解除了大家的疑虑,坚定了斗争的决心。学生们冲破封锁,潮水般地拥到大街上,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12日,当局再次派出军警到各商店叩门,强令开市。学生们与商户并肩战斗,坚持罢市。当局又派出骑兵、步兵,企图强行驱散学生,学生即结队前往督军署请愿。前往督军署的路上,受到军警阻拦,2000多名学生便在西门大街静坐示威,进行绝食斗争。王尽美等广大学生,虽一日滴水未进,但为表示斗争决心,没有一个人喝水进食。
  当局无奈,于深夜11时,被迫答应了学生们提出的条件:第一,电请中央释放北京被捕学生;第二,撤走监视各校的军警;第三,学生演讲自由,军警不得干涉;第四,商人开市与否,任其自由,不许军警干涉;第五,释放因坚持罢市而被捕的商人;第六,青岛问题不签字。
  6月上旬,山东当局为防止学生运动扩大,决定提前放暑假。在此关口,王尽美等又组织省立一师与济南各校学生开展抵制日货斗争。他们重新调整了学生组织,组成23人的评议会。学生们在泉城内外散发传单,开展宣传,号召“不买日货,不穿洋布,不坐洋车,不乘日本管辖的胶济铁路火车”,并分组到城关、商埠和市郊商店稽查日货,发现日货即予以封禁。另外,王尽美等还带头在济南各校成立国货贩卖部。抵制日货运动,迅速蔓延山东全境。
  --
  回到家乡展开斗争 策划反日救国大会
  五四运动在济南形成高潮后,王尽美以济南学联代表的身份回到家乡,开展爱国斗争。
  1919年6月的一天,经过王尽美等人的策划,在诸城县城的西河滩举行了数千人的反日救国大会。王尽美首先上台讲话。他愤怒地控诉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讲述济南和全国的斗争形势,号召全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齐心抵制日货,并要求大总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学生、教师、进步绅士代表也分别上台演讲。县立高小学生王伯年猛然跳上讲台,撕下衣襟,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宁死不当亡国奴”七个大字,把大会推向高潮。这次大会,群情激昂,场面悲壮。会议结束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为了更广泛地发动群众,王尽美指导诸城城里的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选编了一些易懂、易记、易唱的歌曲,向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群众宣传。他还亲自动笔,借用《长江歌》的曲调,填上新词,教群众演唱。歌词是:
  看看看,滔天大祸,飞来到身边。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此耻不能甘,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
  听听听,山东父老,同胞愤怒声,送我代表赴北京,质问大总统!反对卖国廿一条,保护我山东。堂堂中华,炎黄裔胄,主权最神圣。
  在家乡枳沟,王尽美和同学们组织了“十人团”,在通往青岛的大道上盘查日货,阻止商人和牛贩子把农畜产品运往青岛出卖资敌。王尽美还跟随枳沟高小的宣传队到枳沟大集进行讲演,宣传抵制日货、杜绝出口的意义,发动群众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王尽美把在家乡的做法和经验写成材料汇报给济南学联,并用传单的形式在诸城和邻县散发,把革命火种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
  创办刊物 启迪青年
  王尽美在诸城老乡王乐平创办的齐鲁书社处,阅读了大量中外革命书刊,也认识一大批有志青年。在赴北大参观学习中,结识李大钊,以外埠通讯会员的身份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了广泛吸收进步青年,王尽美等组建励新学会,并创办《励新》半月刊。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等,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展工人运动上。
  --
  阅读大量革命书刊 加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从1920年初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中逐渐传播开来。许多爱国青年如饥似渴地寻求介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思潮的书籍,一个学习、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热潮很快在全国兴起。
  五四运动前,“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已在济南传播,《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已在山东销售。1919年10月,诸城籍的国民党着名左派人士王乐平在济南大布政司街他的私宅外院办了个齐鲁通讯社,附有售书部。售书部后来扩充为齐鲁书社,广为推销全国各地出版的新书、新刊物,主流是宣传新文化,其中包括宣传马克思主义。销售的革命书刊有《新青年》《晨报》《湘江评论》《觉悟》《曙光》等。王尽美在这里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中外革命书刊,也认识和团结了一大批有志青年。这期间,他经常与山东省立一中的学生邓恩铭等探讨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1920年3月,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秘密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建立了图书室,取名“亢慕义斋”(共产主义书斋)。这像一盏明亮的航标,让王尽美认清了前进的方向。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书记由学生罗章龙担任,罗章龙跟王尽美是老相识。王尽美在赴北大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对李大钊等人立志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他即兴发挥,脱口吟出“自由花鲜血浇出,凯旋门白骨堆成”的联句,形象地说明只有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获得自由解放。在“亢慕义斋”,王尽美看到了刚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和李大钊他们从各个渠道征集来的多种共产主义理论书刊。
  为更好地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王尽美以外埠通讯会员的身份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之后,王尽美频繁来往于北京和济南之间,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更多地接受马克思主义阳光雨露的滋养。
  --
  创办《励新》半月刊 担任编辑传播新思想
  王尽美等为了广泛吸收进步青年参加革命理论研究,1920年11月,组建励新学会,并创办《励新》半月刊。励新学会是一个公开的、具有读书性质的群众学术团体,以研究学理、促进文化为宗旨,其信条是“勤、俭、诚、勇”。“励新”,含有以新思潮新观念互相砥砺、共同向上的寓意,其成员多是省立一师、一中、工专、商专和育英中学的进步师生。励新学会总会设在济南,常会设在齐鲁书社,邓恩铭任庶务,王尽美与陈汝美任编辑主任。学会经常举办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发行《新青年》等进步书刊。
  在《励新》第一期上,王尽美以《我们为什么要发行这种半月刊》为发刊词,指出:“新思潮未发生以前,大多数青年,安安稳稳的,埋头于古(故)纸堆里,并不去管社会怎样,人类怎样,就觉着除了‘老实读书’以外,并没有旁的问题似的。近来,新思潮蓬蓬勃勃过来以后,便与前大不相同了。大多数青年,已经有了觉悟,便觉着老实读书以外,个人和社会和人类还有种关系,非常重大,已注意到这上头,便对于从前一切的制度、学说、风俗等等都发生了不满意,都从根本上怀疑起来,于是觉得满眼前里,无一处,无一事,不都是些很重要的问题了。”从第二期起,王尽美担任编辑,亲自审阅稿件,并撰写文章。《励新》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启迪青年觉悟起了重要作用。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和对旧中国黑暗社会的体察反思,王尽美在追求真理、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中,已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党组织在山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在济南开展工人运动
  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该组织一建立,陈独秀就函约山东的王乐平,要他在济南建立共产党组织。王乐平推荐了王尽美和邓恩铭。王乐平目睹了他们在学生运动中的战斗风采和革命精神,十分了解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于是选中他们。
  王尽美和邓恩铭在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得联系后,在济南开始了筹建活动。其间,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也于10月建立。王尽美等加紧了与李大钊等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接触。
  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等。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是由王尽美等几个青年学生组织建立起来的,是山东党组织最初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组成部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后,王尽美等以主要精力去开展工人运动。1919年,山东产业工人总数已有10万多人,以产业工人为核心的山东工人总数已达60万之多。山东的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剥削,在五四运动中,投入反帝行列,和全国工人阶级一样,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了从理论上武装工人群众,正确指导工人斗争,王尽美与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研究成立了《济南劳动周刊》社,声明出版周刊的宗旨是:促进一般劳动者的觉悟,好向光明的路上去寻人的生活。
  《济南劳动周刊》是在《大东日报》副刊上创办的,创办者是当时的山东省议会副议长张公制。张公制后来回忆:“种种情形使我觉得苦闷异常。正在那个时候共产党人在山东有了组织,活动起来。就通过王静一跟我们有了联系。他们想出刊物,同我商量,我就同意大东日报社出一份副刊,报头用斧子和锄头交叉。这就是《劳动周刊》。它点点滴滴地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苏俄的状况。”《济南劳动周刊》是山东第一份公开介绍马列主义的报刊,被誉为“劳动界自有的喉舌”。
  --
  出席一大 开启新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王尽美和邓恩铭作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王尽美从上海带回《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书籍,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他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编写了歌谣。因在学校壁报栏里发了一篇讽刺文章,王尽美被学校开除。他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带回了《国际歌》。
  --
  见证中共一大召开 改名王尽美以示信念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13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王尽美和邓恩铭作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经历了一大的全过程。
  王尽美是第一次到上海,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创建活动。在等待开会的日子里,他抗拒了上海这个大都市旖旎风光的诱惑,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大会发起组准备的有关资料和代表们带来的书刊。
  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拉开了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一幕。
  大会由张国焘主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可尔斯基热情致辞后,代表们讨论了大会议程和任务。7月24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李达代表上海发起组报告自成立以来所进行的工作,部分代表汇报了建党筹备工作情况。王尽美代表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向大会汇报了山东党组织建立的过程,并对当时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谈吐儒雅从容,充满朝气,引得代表们注目。
  7月30日晚8时,正要开第六次会议时,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会场,会议中止。会议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一艘船上进行,最终圆满落幕。代表们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大会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党纲提出,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在嘉兴南湖,王尽美伫立船头,遥望远处,心潮激荡。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周身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王尽美见证了中共一大会议的整个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他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的里程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他踏上人生壮丽的征程,开始了新的战斗。会后,取“尽善尽美”之意,他把自己的名字由王瑞俊改为王尽美,并作《肇在造化——赠友人》一诗,以表达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
  --
  成立公开学术团体 编歌谣传播革命理论
  1936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曾经提到:“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也写道:“王尽美参加一大时,仍本着学习的精神贪婪地阅读有关材料,有时且向到会的代表请教。”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以后,1921年9月,王尽美代表山东出席了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为期5天的扩大会议,着重讨论党、团组织发展以及工人运动和宣传工作等问题。
  按照会议要求,在着手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王尽美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研讨,为此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共济南地方组织直接领导的一个公开的学术团体,主要任务是组织会员读书,举行报告会。会员的层面比较广泛,有革命者、知识分子,还有工人和劳动群众。山东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王辩曾回忆说:“后来这些人大部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我15岁,也跟着父亲(王翔千)参加一些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
  王尽美把从上海带回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书籍和一些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小册子提供给大家,还购置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工钱劳动与资本》《共产党的计划》等一系列着作,让大家共同学习。在读书的同时走出大门,到社会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王尽美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给工人、店员、学生、士兵编写了歌谣。
  --
  发讽刺文章遭开除 赴苏联考察受鼓舞
  1921年下半年,随着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王尽美肩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他的活动领域已从学校扩大到社会,从知识分子扩大到工人群众。他的工作范围从党内到党外,从党务到工运事务,千头万绪。这年冬天,王尽美在学校壁报栏里发了一篇题为《饭碗问题》的讽刺文章,对反动学监及其走卒名为办教育实则为自己的饭碗而钻营的伪善面目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这大大触怒了学校,悍然把王尽美开除。这一年,他23岁。
  1922年1月21日,王尽美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王尽美和部分中国代表团成员留苏进行了3个多月的参观考察。这使王尽美受到了深刻的共产主义教育和巨大的精神鼓舞。回国后,王尽美积极贯彻大会精神,广泛宣传苏维埃,努力推进革命运动的发展。《国际歌》这支无产阶级的战歌在山东大地响彻云霄,就是王尽美向人们教唱开始的。
  1922年春,根据中央局的指示,王尽美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党的组织方面。5月,正式建立了中共济南独立组,王尽美任组长,共有党员9名。7月底,成立中共济南地方支部,直属中共中央,王尽美任书记。1923年10月6日,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王尽美任委员长兼宣传部主任。
  其间,王尽美以中共山东地方组织和参加远东会议代表的双重身份出席了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大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王尽美参与了二大的全部议程,为设计中国革命蓝图、确立中国革命航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尽美还主持了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筹建。根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全国各地建立和发展青年团的会议精神,1922年8月,在中共中央特派员陈为人的帮助下,王尽美等5人第一批入团。9月16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执行委员会成立。1925年3月,团青岛地委召开团员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地方执行委员会。至此,除济南和青岛外,另有烟台、淄博、青州、潍县、寿光、广饶等地都建立起党、团组织。
  --
  成立工会 组织罢工
  王尽美编辑的《山东劳动周刊》,介绍工人运动开展的情况,鼓动工人起来斗争。在他的联络下,1922年6月,在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原俱乐部职工学校旧址成立了工会,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山东省正式成立的第一个工会。在王尽美等人的带动下,大槐树机车厂工人和山海关铁路桥梁厂工人罢工的斗争,都取得了胜利。
  --
  联络数百名积极分子 成立山东首个工会
  1921年8月,我党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公开指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2年6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又称济南分部)在济南成立,王尽美任主任,编辑《山东劳动周刊》,介绍山东工人运动开展的情况,报道其他各地工人运动的状况,鼓动工人起来斗争。山东各地的产业工人纷纷行动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槐树机车厂。
  大槐树机车厂是清政府1910年向德国借款建立的,主要任务是修理津浦铁路北段的货、客机车,是当时济南最大的工厂。全厂1000多人,其中700多人住在低矮的窝棚,一间挨着一间,里面阴暗潮湿。每逢下雨,屋顶漏雨,地面灌水。一到夏季,苍蝇、蚊子、跳蚤成群,疾病常年流行不断,工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21年6月,王尽美和工人运动领袖王荷波曾帮助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办起了工人俱乐部,后被厂方封闭。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成立后,王尽美等多次到这里进行串联发动,酝酿组织工会。王尽美通过与原俱乐部的工运骨干联络,团结了数百名积极分子,于1922年6月,在原俱乐部职工学校旧址(今增盛东酱园后院),成立了工会。
  大槐树机车厂工会成立那天,全厂职工和家属像过节一样,穿上新衣裳,敲着锣打着鼓,燃放鞭炮,高举着彩幛热烈庆祝,并在大街上游行示威,高喊着“劳工神圣”“工会万岁”等口号。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东省正式成立的第一个工会。
  王尽美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负责人的身份出席了成立大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在《山东劳动周刊》第一期上,王尽美还发表了题为“大槐树津浦铁路机厂工会成立”的消息,并刊发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贺词。
  --
  组织工人反抗压迫 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在王尽美等人的宣传教育下,大槐树机车厂工人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斗争。经过周密的酝酿,工人纷纷揭露军阀、厂主、监工、把头压迫剥削工人的罪行。工会向厂方提出了三项合理要求:年中发双薪;星期天休息半天,不扣工薪;每六个月加薪一次。三项要求提出后,立即遭到厂主的拒绝。工会看清了厂主的本质,决定首先组织工人怠工,开动机器跑空车,三三两两围在一起闲谈不干活,怠工很快遍及全厂。工会了解到交通部早有明文规定,工人每年增加工薪五分钱,而津浦铁路局(设在天津)对工人没有实行,许多工人干了七八年一分钱都没有增加过。另外,还了解到局内密定员司出差每天开伙食费三元,而工人出差却连差费都不给。
  为了抗议铁路局对工人的不平等待遇,工会一方面发动工人怠工,一方面组织工人请愿代表团去天津请愿,提出12项要求:年终工人分花红;不许员司私自介绍人入厂;工人出差必须按规定发给差费;工人死亡,子弟继承入厂;不给员司送礼;半年增薪一角;成立工人夜校;设立工人浴池;长工工薪由7.7元涨到9元;徒工工薪由6元涨到7.5元;发放工作服;工人病伤给医疗,不扣工钱;工人婚丧给假,不扣工资等。
  工会提出的12项条件,遭到铁路局的拒绝。工会于是发动1000余名工人开始罢工。厂方向铁路局急呼情势严重。请愿代表团二次赴天津请愿,局方只答应极少条件,请愿代表团回厂向工人报告,引起工人愤怒,罢工声势浩大,并包围工厂大楼,欲走上济南街头游行示威,厂方不得不一连三次向铁路局告急。不久,请愿代表团又三赴天津。在罢工的第七天,津浦铁路局同意了大部分条件。
  大槐树机车厂工会的成立以及罢工斗争的胜利,使工人们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加入工会的人数剧增。该厂工人的斗争,在济南和山东工界带了个好头,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这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领导和帮助下成立的山东第一个产业工会,所以后人称该工会为“齐鲁工会第一家”。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
  赴山海关宣传革命 引导工人争取权利
  1922年8月,王尽美作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代表来到山海关,化名刘瑞俊。他在山海关铁路桥梁厂做了一名翻砂工,白天干活,晚上在俱乐部开办的夜校里以教工人学习文化为名,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王尽美十分注意调查研究,很快跟工人群众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工人中的威信也日益提高。8月下旬,王尽美带领工人开展了反赵璧的斗争。赵璧是铁路桥梁厂反动总监工。首先,工人当众揭露了赵璧营私舞弊、无故开除工人、大吃空额等丑闻。接着俱乐部将杨宝昆等15名工人联名要求开除赵璧的状子连夜送到天津京奉铁路局。
  在反赵璧的斗争胜利后,王尽美根据劳动组合书记部和中共北方区委的计划,一边整顿和加强工人组织的力量,一边把斗争引导到改善工人生活和争取工人基本权利的目标上来。于是,俱乐部组织工人向厂方提出了六项要求并呈送京奉铁路局,还登了报。王尽美还亲自拟了电讯稿,通过劳动组合书记部,通知各地的工人组织。对于工人的要求,直到9月25日,也不见铁路局的答复,工人们十分恼火。
  面对工人的合理要求,铁路当局两面三刀,软硬兼施,搪塞拖延。工人每天在俱乐部门前集合、点名,王尽美也搬到俱乐部吃住。白天,王尽美和俱乐部委员研究问题,向工人发表演说,组织游行;晚上,他忙着起草各种宣言和文件,当天发生的事情,他通常连夜写好,第二天一早发出去,三四天内就能在各报刊上刊登出来。
  京奉铁路局对工人罢工采取“拖”的办法,这给工人群众带来极大困难。面对这种情况,王尽美经过反复考虑,认为必须采取坚决的办法迫使当局迅速答应复工条件。他和俱乐部委员们商议,决定卧轨截车。
  10月9日一大早,1000多名工人排着长队向车站走去。当时,适值开往北京的4次快车将要出站。工人们呼啦啦一大片在铁轨上卧下来,占了足有1万多米长的铁路。列车驶来,发出“呜呜”的鸣叫声,眼看就要从工人身上碾过去,开车的中国司机见状想要刹车,而机务科英国纠察却抢过手把亲自开车,车轮滚滚,越来越快,越来越近……火车呼啸着,汽笛震耳欲聋,铁轨在剧烈颤抖着。然而,卧轨的工人面不改色,怒目圆睁,全然不动,眼看一场惨剧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司机难忍满腔愤怒,猛地一把将英国纠察推倒在煤堆上,抢过手把,来了个急刹车。列车在车轮与铁轨摩擦的巨大尖叫声中停住。此时,车头距离卧轨的工人只有三四节车厢远了。工人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震惊了当局。10月12日,京奉铁路局被迫答应了工人的要求。
  京奉路山海关铁路桥梁厂工人罢工的斗争,不仅争得了一些经济利益,而且反掉了几个欺压工人的封建把头,争得了工友俱乐部的合法地位,成为京奉路上第一面胜利的旗帜,对京奉路全线各地的斗争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国共合作 勇担使命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推进国民党改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王尽美和邓恩铭、王翔千等一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成为跨党党员。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国民会议运动开展起来。王尽美去天津拜访孙中山时,孙中山以个人名义委派王尽美为国民会议特别宣传员,并授予盖有“孙文之印”的委任状。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推进国民党改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用这种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为贯彻中共三大精神,王尽美组织济南党、团组织骨干认真学习了会议文件,积极贯彻有关国共合作的决议。1923年10月,他同邓恩铭、王翔千等一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成为跨党党员。
  1923年底,孙中山先生完成了国民党改组的准备工作。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召开。王尽美作为山东代表之一出席大会,他的座号是1排3号。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适应时代潮流的解释,使之成为革命的新三民主义,并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3月,在王尽美、王翔千等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山东的国民党改组工作正式展开。王尽美等首先帮助国民党在济南成立了山东省临时党部,他当选为执行委员。随后,又建立了国民党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青州、潍县等临时党部。
  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给山东国民革命运动开创了新的局面。8月,王尽美在国民党临时省党部以各界联合会及国货维持会的名义,发起成立了山东反帝大同盟。山东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也为山东党、团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中共济南地方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王尽美始终没有忘记发展壮大共产党的力量和扩大共产党的影响。
  --
  去天津拜访孙中山 被任命国民会议特别宣传员
  1924年10月,北方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军阀曹锟、吴佩孚控制的北京政府,一时控制了北京、天津一带,并把所部改编为国民军。随之,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这种情况,再次提出了“召开国民会议”的口号与军阀作斗争,号召立即在北京召开国民会议预备会,成立“临时国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支持下,孙中山1924年11月4日发表了《北上宣言》,国民会议运动开展起来。
  在新形势下,中共济南地委和团济南地委于11月30日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和国民党人士一起成立欢迎孙中山北上筹备委员会和筹备国民会议促成会。随后,国民党山东省临时党部及济南临时党部联络各团体,发起筹备欢迎孙中山北上大会,建立了筹备委员会。王尽美以中共济南地委负责人和国民党山东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的身份参加了这一系列活动。
  1924年冬,在李大钊直接领导下,北京成立了300多个群众团体参加的国民会议促成会总会。王尽美以中共济南地执委负责人的身份去北京,不仅听取了李大钊、瞿秋白等关于开展国民会议运动的报告和演讲,还在北京学习了几天,整理了报告文件和记录。之后,去天津拜见孙中山。
  孙中山是12月4日到达天津的。此时,老奸巨猾的北洋政府临时总执政段祺瑞正玩弄“变脸”手法。在群众运动的巨大声势面前,他一面装出拥护孙中山北上的样子,一面又发表“外崇国信”的卖国声明,讨好帝国主义,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并且制造召开“善后会议”的反革命舆论,妄图以这个完全是由各地军阀头目和官僚政客所组成的御用会议,来取代全国人民所期望的国民会议。这个偷天换日的阴谋,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孙中山先生更是被气得肝病发作,滞留天津,迟迟不肯到北京去。直到12月30日,才抱病入京。
  在天津期间,孙中山的肝病不时发作,尽管每天来访者应接不暇,但他还是以饱满的热情接见了来拜访的王尽美等一行,并与其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谈话。
  王尽美与孙中山先生详细地交谈了山东国民会议运动的情况,分析了冯玉祥倒戈、直系军阀溃败后的北京局势。孙中山先生深表欣慰,他以个人的名义委派王尽美为国民会议特别宣传员,并授予盖有“孙文之印”的委任状。这样,王尽美就得到了一个以孙中山的名义公开进行合法活动的特殊身份。
  --
  沿胶济铁路东行 为国民会议奔走
  一路颠簸回到济南后,王尽美的身体每况愈下,但是他硬撑着与王乐平、阎容德和王哲具体研究了在山东开展国民会议运动的意见,并向国共两党的成员进行了情况通报。两党统一了认识,马上付诸行动。
  1924年12月28日,在省教育会召开各界代表大会,王尽美在会上发表了《国民会议的意义及其与各界人民关系问题》的演讲。尔后,便以欢迎孙中山北上大会筹备会的各团体作为基本成员,成立了山东国民会议促成会筹备会。
  此时,适值中共中央、团中央关于《开展促成国民会议的方针的通告》传达到济南。通告强调,国民会议及其促成会运动“是我们的党建筑社会的基础之一大时机”。
  遵照这一指示,王尽美以国民会议特别宣传员的身份,沿胶济铁路东行,在沿线各县市开展了国民会议的宣传活动,帮助这些地方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在山东省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前后,王尽美赴山东青州、潍县、青岛、淄博等地,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组建工作。
  1925年3月1日,王尽美以正式代表身份在北京出席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先生和李大钊同志领导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大会进行期间,孙中山先生因病于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王尽美怀着哀痛的心情,参加了追悼活动。孙中山先生的逝世,使国民会议失去了旗帜,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不久也就结束了。
  --
  鞠躬尽瘁 浩气长存
  因过度操劳,王尽美染上了严重的肺病,可住院不到一周,又强撑病体,投入到斗争第一线。青岛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罢工胜利后,王尽美彻底累垮。他在家休养一个月后,又返回青岛。1925年8月19日,年仅27岁的王尽美病逝。
  长期过度紧张的工作和常年艰辛的生活,严重地摧残着王尽美的身体。早在1924年,王尽美就染上了严重的肺病,但他一直坚持战斗在工作岗位上。
  1925年1月下旬,王尽美在趵突泉公园墙外同基督教徒大辩论三天,因劳累过度,吐血晕倒,不得不住进济南商埠一家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王尽美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山东刚刚兴起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处在发动期的青岛工人运动。住院不到一周,他就匆匆出院,投入新的战斗。
  青岛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罢工胜利,王尽美的身体也被彻底累垮。他强撑着病体,始终站在斗争的第一线。他兜里揣着药丸,啥时咳,啥时服用。他口袋里掖着毛巾手帕,上面满是揩上的虚汗和咳出的血迹。当他从罢工胜利的祝捷大会上走出,耳畔响着欢庆的锣鼓,嘴里却大口大口地吐着血块。他的病情急剧恶化,竟至卧床不起。为不给战友们增添负担,王尽美主动要求回家乡休养。
  王尽美有两个儿子,当时大儿子王乃征刚开始懂事。王尽美在神志清醒时,经常把孩子叫到离自己稍远一些的地方,给他们讲述一些浅显的革命道理,再三叮嘱他们长大后要为穷人办事。王尽美还嘱托母亲、妻子和战友,让他们把孩子抚育成人,培养成革命的接班人。
  王尽美在家休养了一个月后,感觉到自己已病入膏肓,坚持要到自己战斗过的最后一站——青岛。这时,他想到的是:死也不能离开自己的战友,死也不能离开自己的战场。
  王尽美的母亲陪着他返回青岛,住进青岛病院。王尽美对前来看望他的同志说:“我是不行了,你们好好为党工作吧!我万想不到会死在病床上。”
  8月中旬的一天,就像知道有伟大使命的人要远去,天空阴郁着脸。王尽美从昏迷中醒过来,用微弱的声音叫母亲找来青岛党组织负责人,口授了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遗嘱记录好后,王尽美亲自过目,并在遗嘱上郑重地按了手印,要求青岛党组织转呈党中央。
  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年仅27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善尽美,风范长存!
  --
  长期操劳累垮身体 留下遗嘱青岛病逝
  1949年,毛泽东主席对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山东代表马保三无限深情地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他还介绍说:“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伙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
  会议闭幕后,中共山东分局立即对毛主席的指示抓落实,派人直接到大北杏村王尽美家收集遗物。王尽美母亲得知毛主席在百忙中还惦记着自己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但遗憾的是王尽美的遗物早就因各种原因遗失殆尽,这次只从老房子的土墙中扒出一个小纸包,里边珍藏着王尽美年轻时的一张照片。照片送到山东分局,分局安排专人请最好的摄影专家,反复进行研究,精心修复翻拍,最后选出一张认为修复得最好的照片派人送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后高兴地说:“对,对,对,这就是山东的王尽美同志。”
  1952年,毛主席在山东视察时又一次对山东分局的负责同志说:“你们山东有个王尽美,是个好同志。听说他母亲还活着,你们要养起来。”1969年,在党的九大会议上,毛主席历数牺牲的一大代表时,第一个就提到了王尽美的名字。
  1948年,中央机关驻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时候,当时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在写给张云逸、马保三等几位山东负责人的一封关于调查革命烈士的信中,特别表示对王尽美家属的关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必武路经山东,与当时的中共山东分局统战部副部长谈话时,曾经谈起了1921年在中共一大上认识王尽美的情景。他还十分关切地询问王尽美去世后的家庭情况。当听说王尽美的两个孩子都离家参加革命工作,家中只剩下王尽美老母亲一人由地方政府照顾时,董必武指示说,最好将老人接到济南,由公家予以安置照顾,使她过一个愉快的晚年。随后,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派人将王尽美的母亲接到济南,给予了很好的照顾。1961年,董必武还写了一首诗: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
  毛主席不忘革命烈士 指示收集王尽美遗物
  王尽美的两个儿子王乃征和王乃恩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父亲希望的革命事业接班人。1937年,大儿子王乃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在家乡大北杏村成立了党支部,成为第一任支部书记。王乃恩,又名王杰,15岁参加了八路军,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乃征和王乃恩现已离世,生前从来没有向组织上伸过手,没有向组织提过一次特殊要求。
  王乃征、王乃恩的子女中有的参军保家卫国,有的成为桃李满天下的知名教授,有的成为颇有建树的医务工作者,有的成为热心公益事业的知名企业家,有的成为奋斗在建设一线的基层工作者,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王尽美的光辉形象被搬上舞台、银幕、荧屏。山东省人民政府把王尽美在大北杏村的故居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又将其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7月初,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将王尽美的遗骨由大北杏村迁到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在最显要位置建墓立碑。2009年,王尽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88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中共山东省委在诸城市隆重召开纪念王尽美同志诞辰90周年、100周年、110周年和120周年会议;2011年,成立诸城王尽美研究会;特别是2018年,开展“纪念王尽美同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潍坊市委、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丛书,制作了历史纪录片《王尽美》,启动建设王尽美党性教育基地,召开了纪念王尽美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和研讨会。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王尽美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他的丰功伟绩已永载史册,永驻丰碑;尽善尽美的革命精神将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本期图片由诸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