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17 17:02
鄌郚总编

昌乐大田露地西瓜

  昌乐大田露地西瓜
  昌乐西瓜的种植有150年的历史,据《昌乐县志》记载,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开始种植。建国前昌乐西瓜的种植主要分布在鄌郚的金山一带,而且面积较少。1918年,总面积不超过50亩,到1948年,发展到103亩。主要品种是“花狸狐”。由于栽培技术落后,水浇条件差,所以产量低而不稳。
  建国后,西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也不断更新换代。五十年代的主栽品种是“核桃纹”和“手巾条”,六十年代的主栽品种是“大青皮”。因以上品种不宜储运,又加运输条件限制,所以西瓜种植面积一直在几百亩之间徘徊,1966年达627亩。
  1970年以后,昌乐西瓜的主栽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蜜宝”。本品种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超过了以上品种,又加运输条件亦好于往年,故西瓜种植得到迅速发展,1976年,全县总面积近万亩,总产量达四千多万斤。
  1971年,果品公司西瓜技术人员贾文海与鄌郚的张立恩等几位老瓜农协作,在鄌郚镇后泉村开始培育西瓜新品种。他们以原先引进的日本“蜜宝”为母本,又从埃及引进父本,进行杂交筛选,到19 76年,培育的新品种基本定型。本品种抗病能力强,个大,汁多昧甜(含糖9~10%),皮薄而坚硬,便子运输。1979年,通过省级鉴定后正式命名为“乐蜜一号”。1980年,省科委授于昌乐县果品公司三等科研成果奖。
  在培育新品种“乐蜜一号”的同时,贾交海等先后培育成两种无籽西瓜,一种是“蜜宝无籽”,一种是“昌乐无籽”。
  1979年,《山东画报》对昌乐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作了大幅彩色照片报道。
  1983年3月,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下达“西瓜优良杂交组合”科研项目,要求到1985年选育出较蜜宝增产15%以至,抗病性、抗逆性强,耐贮藏运输的优良杂交西瓜,以逐步改善西瓜品种混杂退化状况,使昌乐西瓜有更大的竞争能力。任务下达后,果品公司在科研单位的协助下,由庞学圣、夏瑞芝等具体完成此项科研项目。三年后,初步选育出“蜜宝×富选2号”,“乐蜜×富选2号”两个杂交组合。据1984年测定,分别比蜜宝亩增18.77%、26.40%,含糖量在10%以上。1985年7月2日,通过省级鉴定,定名为“乐优一号”、“乐优二号”。
  建国初期,西瓜的种植依旧采取直播,即在谷雨以后、将瓜种直接播入大田。这种播种方法,出芽慢,成活率低,苗期难管理,所以西瓜上市较晚,一般年分在七月下旬。从1965年开始,部分采用营养钵畦床育苗,后来逐步推广,八十年代初,地膜覆盖技术普遍采用,西瓜的上市高峰期逐渐由七月下旬上移到七月上旬。
  西瓜提前成熟,不但避开了盛雨季节,减少了炭疽病的发病率,而且适时供应了夏季市场。
  随着农业生产上以户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瓜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西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4年,全县种植西瓜近三万亩,总产约达一亿斤。
  1985年,西瓜种植更为普遍,全县共存660个村 28580户种植西瓜,总面积达36146亩,亩产3000斤,总产10844万斤。
  昌乐西瓜是我县的主要土特产品之一,不但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名不虚传。.因昌乐西瓜的传统产地是昌乐县鄌郚镇的金山一带,故又名金山大西瓜。香港商行经营昌乐西瓜时,常常挂起“金山大西瓜”的广告牌。
  建国初期。供销社开始经营西瓜。开始时数额较小,后来逐年增加,1956年达4841担。
  1961年至1962年,供销社大力开展自营业务,其中西瓜的议购议销是自营项目之一。1963年,昌乐西瓜有较大一部分销往香港。随着国民经济的日趋好转,西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供销社的收购量持续增加。1965年收购9600担,1966年收购17953担,1975年猛增为127400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仍持续增长,并且每年都有出口和特供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舍以后,各项政策逐渐放宽,农贸市场日趋活跃,西瓜购销量大增,七十年代供销社收购的西瓜省内外销售各占半数,八十年代主要运销外省,省内各类厂矿企业一般直接到各村队与瓜农自愿成交。省外销地主要以东北地区为主,每年,哈尔滨、长春、沈阳、锦州和大庆等各大城市都频频派人前来洽购。
  1984年,全县约产商品西瓜6000万斤,供销社经营1063万斤,其主要形式是果品公司具体收购,基层供销社为其组织业务,从中提取手续费。
  1985年,众多部门竞相经营西瓜,铁路西瓜货台上,—改果品公司独家占领的局面,除外系统和个体户以外,供销社系统的大部分基层社也各自收购,果品公司和生产杂品公司联合收购。本年,全县产商品西瓜8150万开,供销社经营902万斤,其他大部分均由各种渠道销往外地。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