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7-22 20:07
鄌郚总编

临朐石家河崔册村有个圣旨碑白龙洞

  临朐石家河崔册村有个圣旨碑白龙洞

  村西北长岭的圆脑袋山顶伸出一耳侧岭,有大清朝皇帝圣旨御字碑的白龙洞就在此山岭中。
  (白龙洞内的龙潭,其水清澈甘冽。洞中冬温暖夏浸凉,神像前案台上的瓜果食物供品,长期不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家乡的白龙洞早已远近闻名,白龙神的故事广为流传,老少皆知。许多人慕名来访,文人墨客也为此名胜常作游记诗文等。
  因白龙神的故事众说纷纭,我只是听说了一些片段,好像也没人能说完整。总之被传得神乎其神,故事由来已久,至今还有很多人相信其神灵......
  而据说白龙神原有其人,大约生于元朝某年6月13日。他幼时父母早逝,被临朐城边五里庄的舅舅收养。因他性情散漫,言行孤僻怪异,妗子不喜,对他常有怨嫌,他也曾傲然豪言以对。至于他怎么由人成神,我不知,只知家乡的这片山水洞天福地,人神共爱之!
  白龙洞东北数里石家河村南有一洞子岭,弥河沿山在其峭壁下流淌。峭壁上一明一暗两道洞相连两头出口相通,据说以前河发大水时,下洞口便半浸在汹涌的洪水中。人们便臆想此处有黑龙作怪,设庙镇之,并演绎出白龙治管黑龙的故事,借此抑恶扬善。
  白龙神在明嘉靖年时,其神灵事曾被上报朝廷,嘉靖帝敕封为“昭感白龙圣神”。清乾隆八年再被敕封“昭感龙王”。同治年间,白龙神又被所辖地郡守上报,抚宪转折奏请表彰。皇上感动,于同治九年正月初三诏下圣旨:敕封昭感龙神。圣旨碑于光绪七年六月十三日立,这也是至今的白龙洞庙会日。先立于圣旨碑左的有大清光绪元年10月13日的新建山门垣墙碑记;后立院东侧的是光绪33年重阳重修碑记和公元2015年新修碑。
  白龙神被皇帝敕封后,白龙洞神更是名声大噪。更多的人来祈雨祷福和欣赏此名胜怡情这片山水,四乡村庄有喜庆唱戏时也请抬白龙神像去听戏。崔册村人外出遇问是哪里人?
  “崔册!”
  “噢,是皇封白龙洞庄的!”
  倍受优待尊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经战乱,但白龙洞神庙香火也没大间断。可是到了文革期间,受无神论的影响,白龙神像被砸,洞院门被拆,部分石碑遭毁。院内外、山坡上生长了几百年的柏树,也被锯作桥板和用做公社会议礼堂的建筑材料等。岭顶上一棵那时不甚粗大的幸得留存,现已成了白龙洞的标记,远远的就能望见。或有人寻问白龙洞,知者便遥指此柏树说:就在那松树下。
  改革开放后,乡民集资捐钱,白龙神像几经重塑,大放光彩。残矮的石院墙被加高了红砖墙,洞、院按了门,院门紧锁,只祈雨和庙会时才开。这却给探访观赏白龙洞的人带来了不便,人们就从洞上矮墙翻入,后来索性在此墙扒了个口子而进。
  前几年,发现敕封昭感龙神碑上,雕有二龙戏珠和圣旨图文的碑帽被人摧翻在地。众人怀疑是有些人觊觎此文物欲行盗窃,也许因碑、碑帽沉重山路崎岖难以运行而放弃。乡人于2015年用轮链吊按碑帽,补修墙缺,再加高,把整个院墙的上部用沙加水泥抹之混凝保护。
  据说有时院门还锁着,笔者借此文敬告来参观白龙洞的宾客,应打听取得钥匙才去最好。也许,有特别敏捷身手的人,还能攀墙拽树而入......
  农历六月十三日早晨,我骑车转山路去了白龙洞。远望见山顶阴云笼罩雾霭迷蒙,已有两辆面包式车停在那儿。进了院门见有七八个诚信男女在烧香焚纸,洞中灯烛闪亮,神案上摆满了供品。听他们口音有些不像当地人,问之,是沂源县和本县南部九山镇的。他们带了些塑料桶,装满了洞中的龙潭神水要运回家去。
  我拍了些照片,可是因雾看不清远景,但这是我早已熟悉的地方,家乡的景色都清晰地印记在我的心上!
  在我离开时和回去的路上,遇到了许多远远近近来庙会的乡亲们。我明白,人们虔诚地信仰,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乙飞,原名王永励,临朐县崔册村人。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