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08-04 19:34
鄌郚总编

2013年山东诗歌的非文本回顾

  隔壁的诗歌在敲打
  ——2013年山东诗歌的非文本回顾
  王夫刚

  唐代诗人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中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惯写总结文字的人对此要么感同身受,要么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从云端望下去,那些年复一年的阶段性总结文字大多乏善可陈——问题在于,我们并非云端俯瞰,而是沿着人间的秩序在大地上行走,所以,一些阶段性总结文字适时出现,也称得上理所当然。2013年的山东诗歌,总体上沿袭了以前不温不火、沉稳有余的“山东节奏”,继续在儒家思想的辉映或曰笼罩下波澜不惊地前行,山东诗人怀着对诗歌不尽相同的理解,走在各自的路上,既有百花齐放的热闹,也有热闹过后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历览前贤与佳构,我们发现,在时代面前诗歌允许有多个舞台,但诗歌的终极标准却从来不会因为时代的一城一池而降格以求,这意味着,诗歌虽有百米狂奔的激情,归根结底却是一项马拉松运动考验着人类越来越稀有的耐心——在山东,反对这个说法和赞同这个说法的诗人向来井不犯河,看起来有点味道怪异,事实上早有出处——诗歌的天空下面并非只有诗歌的道路在延伸,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也不都是向诗歌致敬的事情,2500年以前孔子先生就说过:周而不比,比而不周。诗歌源于生活却从来不是生活的一次性消费品,这向内的心灵建筑,人类的日常奇迹之一,既单纯得几乎不需要门槛,又复杂得堪比不断升空的探月机器,维护诗歌的尊严和难度系数,自然非话语争锋之类所能承担。
  本年度山东最为引人注意的诗歌事件,是6月在北京召开的山东青年诗群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山东省作协和中国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以路也、王夫刚、邰筐、轩辕轼轲、蓝野、东涯、阿华、寒烟、李辉、木鱼等10位在国内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和认知度的山东青年诗人作为研讨对象。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研讨会并在发言中指出,近一时期,山东青年诗群的崛起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不仅青年诗人为数众多,而且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文学地理的角度看,非常具有代表性,值得作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加以研究。作家、诗人、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在发言中说,他为山东是一个诗歌大省而自豪,山东的青年诗人在全国的诗歌版图中占据突出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山东文学的纯度。诗歌是文学的心脏,只有诗歌健康地跳动,文学才能更好地活着。如果各类文学体裁分占一个房间,只有隔壁的诗歌不停地猛烈敲打,文学才不会沉睡。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杨学锋认为,山东青年诗群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品牌,是山东诗歌创作的希望之所在。韩作荣、叶延滨、吴思敬、李小雨、李掖平、商震、王光明、张清华、孙基林、陈文东、赵月斌、霍俊明等30余位与会诗人、诗评家对10位山东青年诗人的文本进行了精细解读和个案研究。“各自为政”是诗人写作的常态,山东诗人尤善于此,这虽然符合诗歌的根源性特征,但也因此抵消乃至丧失了诸多抱团借力的机遇。既然有写作的常态,就会相对应地存在一种写作的非常态,山东青年诗群研讨会的蓦然召开,便是山东诗歌发展的一次非常态集结,非常态行军,但要把一个诗歌群体上升到一种文学现象,仅有一次非常态集结和行军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对于山东青年诗人的考验,也许刚刚开始。
  2013年9月,第三届红高粱诗歌奖颁奖典礼在高密举行,著名诗人林莽、商震与省内外十数位诗人及获奖者相聚于这片传奇的土地,创造诗意,分享诗意,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青年诗人小西、王冬和辰水占据了本届诗歌奖的半壁江山,收获颇丰。10月,山东省作协文学创作室编辑的三卷本《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2》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小说、散文、诗歌三足鼎立,各据一卷,由于诗歌的特殊属性,诗歌卷阵容庞大,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李掖平在年展总序中对诗歌卷的作品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作品或雄阔浩瀚,或低回哀婉,或风轻云淡,或唯美智趣,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悲悯仁厚的博爱情怀和飞扬灵动的敏俏才华,更可以沉浸于高远与平朴、厚重与灵俏、尖锐与柔软、凌厉与温婉相融相成的诗情诗境。11月,《山东文学》推出《中国70后诗人诗歌作品大展》,与早前一点的《中国80后诗人诗歌作品大展》和《中国90后诗人诗歌作品大展》遥相呼应,立体构筑了一道源自山东面向全国的年度诗歌风景线,尽管以年代划分诗人的做法被一再诟病,三次诗歌大展的作品也因为经验、视野等因素难免良莠不齐,在宏观掌控和局部取舍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山东诗歌以集体的名义历经长期沉默之后向汉语诗歌所传达出的积极信号。秋冬之际,中国最为奇特的城市之一东营迎来首届黄河口(中国)金秋诗会暨黄河入海全国诗歌大赛颁奖盛典,舒婷、陈仲义、程步涛等诗坛名家来到黄河入海口,湿地之美,河海奇观,油城巨变,无不让诗人们为之心潮澎湃。东营人曾经创造过石油的中国奇迹,而今又在用诗歌见证逾越物质的另一种奇迹。山东诗人众多,诗歌氛围却有嫌沉闷,不够活跃,红高粱诗歌奖和黄河口(中国)金秋诗会的出现,对于改变这种诗歌的“山东格局”形成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13年12月,《江南时报》推出“中国诗歌地理”山东专辑,集中介绍了北野、尤克利、李志明、格式、鲁北、宇向、雪松、吴玉垒等23位山东诗人及其作品,同时刊出诗评家赵月斌的评论《山东诗歌:在左顾右盼中崛起》和诗人王夫刚的访谈《有品质的诗人在“相忘于江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江南时报》是新华报业集团旗下的一份都市类晚报,“中国诗歌地理”是其常设栏目,每月一期,每期以5个版的篇幅介绍一个省份的诗人及其作品,山东专辑只是这个常设栏目的一次正常出场。“中国诗歌地理”栏目存在已近两年,在这里亮相的各地诗人多达三四百位,逐渐成为展示中国诗歌的又一个平台。《江南时报》的这种做法,对那些坚持“诗歌降低发行量”的报纸从业者是一个有效的讥讽——梦想或无直接的现实意义,但人生如无梦想不如死去。赵月斌在评论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山东诗人的期望式批评,他认为山东诗人需要警惕创作中的“共性”和“惯性”,不能斤斤计较于偶发抒情、片断感悟和生活叙事而忽略了对诗歌格局和气度的建设。读者看惯了山东诗歌的古雅和端庄,也难免对它的土气和保守产生厌倦,在左顾右盼中崛起的山东诗人不光要“兴观群怨”,还应冲脱“子不语”的圣训,敢于言说“怪力乱神”。
  2013年,全国各地的诗歌奖项依然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态势,山东诗人有所参与亦有所收获。5月,第二届上官军乐诗歌奖在山西太原揭晓,路也荣膺第二届上官军乐诗歌奖杰出诗人奖;7月,首届刘伯温诗歌奖在浙江文成颁奖,阿华和雷平阳、陆健三位诗人获奖;9月,第21届柔刚诗歌奖在江苏南京颁奖,王夫刚获得第21届柔刚诗歌奖主奖,成为我省第四位获得此项荣誉的诗人;10月,2013年度澄迈·诗探索奖在海南澄迈颁奖,刘棉朵与白玛、叶蔚然三位诗人分享了2013年度澄迈·诗探索奖青年诗人奖;11月,2013年度扬子江诗学奖在江苏张家港颁奖,寒烟与于坚、叶丽隽、伊路、田禾五位诗人领走扬子江诗学奖年度优秀诗作奖;12月,《十月》第10届十月文学奖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奖,陈原与于坚、默白、马叙四位诗人登上第10届十月文学奖诗歌奖的领奖台……“发表”和“获奖”不是诗歌的试金石,却在一定程度上以有形的方式简洁明了地承担了诗歌介入现实社会的勾连之责,对于很多诗人来说,它们始终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众所周知,好作品不是“发”出来的,也不是“赛”出来的,尽管如此,如果一个诗人说他对“发表”和“获奖”完全视而不见,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他在撒谎;如果一个诗人满眼都是“发表”和“获奖”呢,这样的写作就有可能被降为“让先”,获得的就有可能只是一些附加在诗歌表层的皮毛,最终寂灭于“有重大残疾的”自我坐标面前。如何客观地面对“发表”和“获奖”,合理平衡诗歌由外及内的核心品质和由内及外的世俗价值,有时甚至成了一个巨大的考验悬在我们看不见的头顶:假如夜深人静之时仍然不敢直面缪斯的眼睛,这样的诗人,就可以考虑停笔乃至主动向诗神告辞了。
  山东的年轻诗人,在2013年的表现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这里所说的年轻,既有年龄的成分,也包括写作经历和写作经验的成分。9月,小西、王冬和辰水获得第三届红高粱诗歌奖。10月,备受关注的第29届青春诗会在浙江绍兴举行,田暖成为15位参加者之一。说田暖是一位年轻诗人只是相对于她参加青春诗会而言,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她就写出了自己的个性作品《隐身人的小剧场》。上面提及的辰水其实也和田暖有着类似的诗歌履历,在早前就因为写出了《在乡下》《穿堂风》《墓碑上的雪》等作品而成为“草根写作”的重要一员。10月,老四参加了由《人民文学》杂志社组织、在云南哀牢山原始森林中举行的第二届新浪潮诗会。新浪潮诗会的影响力虽然尚不能与青春诗会比拟,但从其名称上即可窥见,其旨趣责任与青春诗会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山东的80后诗人中,老四和麦岸曾经让我们充满期望,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本,但总觉得他们的写作有那么一点点心不在焉的味道——当然,置身心不在焉的时代,心不在焉也没什么,需要警惕的是,不能总是心不在焉。云南之行会给老四带来与之前不一样的诗歌理解吗?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我们的期望还可以继续。11月,东涯的第一本诗集《侧面的海》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她曾参加过第26届青春诗会。从开始写作到参加青春诗会,东涯只用了几年时间,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突然之间进入了“可被注意的新晋诗人行列”(燎原语),有人据此对她的写作潜力和续航能力表示过担忧,因为一个人的写作历程过于顺畅也不见得完全是一件好事,之前其他省份也有过类似的例子令人扼腕,但《侧面的海》有效消解了这种善意的疑问——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诗集出版,形形色色,不一而论,能够脱颖而出者少之又少,东涯在《侧面的海》中向读者提交了她与大海的对话,她对大海的观照、赞美和思考,完成了一次眺望心灵乌托邦的诗思远航,大海之所以在她内心动荡不息而没有泛滥,大致依凭了诗歌对她的教诲和她对诗歌的热爱。12月,胜利油田第12届金秋诗会获奖作品亮相《山东文学》,徐国方、刘萍等23位油田青年诗人榜上有名——在形式上,胜利油田金秋诗会是一个有连续性的内部诗歌活动,参加者多为工作和生活于胜利油田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23位获奖者,就数量而言堪称繁荣,也不乏令人欣喜和可事雕琢之作,但与胜利油田的诗歌先行者丁庆友、韦锦和马行比较,他们还需要更多的磨砺强健自身,以期在大于胜利油田金秋诗会的舞台上获得愈加开阔的飞翔和愈加热烈的掌声。
  瞻前而顾后,本年度的山东诗歌或许还有其他“事件”以及“现象”比以上文字更具有总结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比如,哪些山东诗人的哪些具体作品可以让2013年的山东诗歌在多年以后依旧保持着风吹沙去的质地?又比如,个人诗集在某个时间段扎堆出版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顺产还是打了另有企图的催产针?一本诗集的出版,如果不能给诗歌加分,能不能尽可能地不给或者少给诗歌减分?再比如,《黄河诗报》无疾而终十几年以后,山东还需要不需要一份诗歌刊物用以强化诗歌大省(姑且这样称之)的宽度和深度?等等等等,限于篇幅、视野和总结文字的一些隐性要求,本文挂一漏万,就写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原始内容大多来自山东省作家协会的官方网站山东作家网,而山东作家网并非回顾山东诗歌的仅有渠道,更不构成裁定山东诗歌的唯一标准。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只有隔壁的诗歌不停地敲打,猛烈地敲打,文学才不会沉睡,思想才不会生锈,如此崇高的荣誉既是献给诗歌的礼赞,也是规范诗人的精神准则之一。波德里亚说,那些一直朝前走的人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一代代诗人却试图用诗歌提醒这个世界:人类希望抵达哪里,能够抵达哪里。又一个草木萌发的春天即将来临,而2013年的山东诗歌已经渐行渐远,尘埃落定。生生不息的责任源自生生不息的过程,但无论诗人笑傲江湖还是修行桃源,都不曾影响光阴照单全收的心情。情况就是这样,崭新的诗篇开始了。
  2014年1月,济南舜耕路。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精品妙文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