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12-05 00:25
昌乐 刘文安

气韵生动的潍县调侃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2 16:38
鄌郚总编
  气韵生动的潍县调侃
  陈正宽
  调侃,方言专有名词。北京的歇后语,潍县叫调侃。调侃的“调”,读如“音调”的“调”,不能念成“调整”的“调”。调侃就是歇后语,“调”的意思是,打比方;“侃”的意思是,让你笑。调侃合在一起讲,就是,打个比方让你笑。构成一个调侃,须有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打比方,捆包袱;后一部分,点结果,抖包袱。诸如:坐着飞机吹洋号——想(响)的不矮。坐着飞机吹洋号,这是,打比方,捆包袱;想(响)的不矮,这是,点结果,抖包袱。吹洋号说“响”,此与“想”谐音双关。表义是说洋号响;实则说的是人的想(向往)。
  潍城调侃的最大特点是,比方鲜活,准确生动。如:张飞攥着个地皮子——大眼瞪小眼。这里,大眼瞪小眼,表述的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说,“大眼瞪小眼”。前头的比方,张飞天生两只大眼睛(《三国》说他“豹头环眼”),地皮子(即地老鼠)长的是小眼睛,两两相形,结果就是:大眼瞪小眼。由于形象鲜活,比拟准确,侃一出口,引来哄堂大笑。同样的调侃,在老潍城口碑载道。如:兄弟媳妇嫁大伯——高升一级。卖了秫秸买杆草(谷秸子)——越捣弄越短。卖了杆草(谷秸子)买秫秸——越捣弄越长。阴天耩秫秫(红高粱)——潮(谐人不聪明,叫潮乎乎)种。三寸金莲跳井——坚决(尖脚)到底。
  谐音双关,是汉语修辞手法之一。利用汉字异字同音特点,追求同音在此、而实义在彼的效果。表面的字谐其音,暗含的同声相谐字,方是本语要调侃的。如,外甥打灯笼——照舅。利用外甥与舅的紧密关系,表面说照“舅”,实则说照“旧”。你在哪里工作?我以前在粮库工作,即今“照旧”。苍蝇趴了牛眼上——受了大累(泪)啦!表意说“大泪”,实际说“大累”。二百亩地——两请(顷)。百亩地谓之一顷,两百亩地成为两顷,即下逐客令之意。潍县口语,说两个人,话说不到一起去,一个对另一个下逐客令:“二百亩地——两请(滚蛋吧)!”宋江杀了闫婆惜——冤有头,债(寨)有主!实意说“债主(放款人)”,而表意用梁山“寨主”谐音。
  潍县调侃,有些先声夺人。如波罗牛子趴了蟹子盖上——横(方音念浑)立加上扭求,横立说蟹子走路,波罗牛子,谐音“扭求”。蛤蟆咳嗽子(蝌蚪)打大劈(喷嚏)——东西小,毛病还不少。拔了萝卜耪地——畜(锄)眼子。潍县口语,给弱者小亏吃,叫“畜人眼子”。站炉子里的地瓜——烤薯。潍县方言把恶作剧,叫烤薯,即今恶搞之义。因为烤地瓜的,把炉中的地瓜,一边烤,一边捏,为了省火,如人这么烤,受得了么。如,瞎汉擤鼻涕(此字念听)——把里攥着!这形容做事稳操胜券。还有一个调侃,表现这个意思,叫灶王爷伸手——稳拿一个糖瓜!腊月二十三辞灶,给灶王爷供仰糖瓜,灶王爷年画就贴在锅台上,所以他一伸手,糖瓜即握,这比方办事成竹在胸。小老鼠掉了面瓮里——一赶咕嘟出来白了毛。这个调侃,说人生短暂,流光如水,在江湖上闯荡(咕嘟即奋斗),还没成功的,白了毛了(老了,头发白了)。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