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0-06 08:57
鄌郚总编

柴翠香丨绿从天上来

  柴翠香丨绿从天上来
  以风的姿势,追逐着阳光投放过来的方向,甩掉高跟鞋,踩出狂野的速度,循着五百多年前唐赛儿的足迹,赶往一个修心养道练胆的地方——髻髻寨。
  髻髻寨坐落在青州市庙子镇孙家岭村的东南角,我喜欢称它“髻髻岭”。“寨”,带有些许匪气——事实如此,这里当年真闹过土匪;“岭”,恰似名门闺秀,带着灵气与可爱。还没到,髻髻岭就已在心上翻滚了好几遍。
  去往孙家岭村的道路曲折蜿蜒,真正的“山路十八弯”。每一个拐弯都提心吊胆,每一次颠簸都心惊肉跳,每一声鸟鸣都如芒在背……心被提到了喉咙眼,仿佛一大喘气就会把它呼出来。大家屏息凝视着前面的路,眼角都不敢夹一下,感觉一眨眼车就会变了方向。里面是峭壁悬崖,探出的石头如同展翅的雄鹰;外侧就是万丈深渊,每一次俯视都令人晕眩。忽然地,心底升腾起无限的敬意:我们所担心的也仅仅是担心,这新修建的盘旋山路足够平整,外侧还有路沿子,坡度、弯度都恰恰好。
  盘山而行,一路攀登,经下张家、上张家村,过窦家崖庄,再到孙家岭。到达孙家岭时已近黄昏,大家饶有兴致地在这个海拔近六百米的村头观景留念。晚上过了一个烛光、明月、微醺、浪漫温馨的七夕节,邻居阿姨送来韭饼、西红柿汤,还给我们讲述了口口相传的髻髻岭传奇故事:山寨以山顶的崮,远看像古代女人的发髻而得名髻髻寨,它凭险而设,四周都是危崖绝壁,这个当年易守难攻各大门派争相占领的山头,后来的军事重地,可见它的险峻和隐蔽,更是因着唐赛儿而成为近年来人们攀越的名山圣地。唐赛儿,一个旷世奇女子,明代农民起义的领袖,而这里正是她带领那支数千人的“白莲军”征战的地方,尽管在经历了两三个月浴血奋战依然以失败告终,但唐赛儿为民除害誓将土匪赶出家乡的飒爽英姿和超人胆略,依旧被老百姓所敬仰而津津乐道。阿姨的故事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里有种迫不及待。
  意犹未尽,趁着夜色,邀一盏半月一起走进孙家岭沟沟坎坎儿,风吹过来山野的味道,泉水在身边叮咚,夜虫抚琴伴奏,远处高高低低的灯光与星空相映,我们仿佛置身在海市蜃楼的仙境。
  想象着髻髻岭种种的神秘与美好,竟一夜无眠。
  第二天七点半,一行十人便满怀豪情地出发了。走出住宿门口,髻髻岭很自然地便进入了视野,满目葱绿,斜铺云霄。
  髻髻岭最高处近八百米,是青州境内比较高的山。本打算走一条险境——少有人登攀的路线,不曾想还没走出五十米,就有一个姐妹摔倒两次,最后放弃这条线路,选择大家常走的相对容易的老路,只是这样就会无形中多走四五里地,但大家兴致依旧高涨。
  髻髻岭由数座互相连接的山头组成,南北山寨一线约10公里,北首髻髻寨与南首石棚寨和南寨合称唐三寨,听着就觉得气派。
  一人一杖两瓶水,算是全部的行头,一路前行,一路山连着天,天连着山,连绵起伏,巍峨云端。不知名的植物不时闯进我的视线,它们就那样很自然地镶嵌在石头上,盛开在石缝间,目睹在最坚硬的石壁上长出最柔软的身躯的奇观。尽管我对植物、特别是花草有种天然的钟爱,髻髻岭上的花又多得数不清,更是别处所很少遇见的,但我也只是拍照、存放在我的图库,待回到家中戴上花镜细细甄别它们的门科、属性以及药用价值和有无毒害,并不曾采集一朵,这是我内心对大自然的一份敬畏。其实,爬山是不适合大声喧哗的,那些在沉寂中的生命也会不堪高分贝的打扰,可挡不住一颗激情澎湃的心呀。
  大伙儿亮开嗓子豪迈地唱着“我们走在山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抑或花腔着“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九连环”,“你莫走,我不走”的深情在山中回荡。越往上走,大家渐渐安静下来,默契地一字排开,曲折蛇行,只听见大家的喘息声,拐杖探路声,偶有一声尖叫,必是踩不实脚打滑,抑或藤蔓儿牵扯了衣袂,也许是某个不速之客赫然脚下……蛇行于崖间岭畔,就会不时被花儿艳艳地笑牵了眼眸,让人不得不停下脚与它面对面聊上几句。而后大家相互提醒着不要掉队,慢慢地,感觉山路没有先前那么高不可攀了,也许是大家适应了的缘故吧。我知道自己的体力,缺乏锻炼而难以支撑太久,因此我选择跟爬策略:紧紧地跟在第一梯队,始终走在前面,这样既可以有短暂的时间休息,起来又是满血复活;还有机会很好地欣赏风景,不至于只顾低头赶路。天然的石阶参差不齐、犬牙交错,有些地方甚至要手脚并用才能安全通过,但却比人造的假山、石阶多了一份不规则的美感和灵性,让你觉得山就该是这个样子,凹凸各有韵。白云在山巅或躺或卧,悠闲地飘过头顶,真有种撕下一片擦汗的冲动。
  穿越黑松林时,不时看到“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的警示和界碑,这属于“仰天山”境内的原始森林,从“缓冲区”到“核心区”都被保护得完好无损。苁蓉的植被如同彩色的地毯伸向远方。蝉鸣、蝶飞、蜂舞。若干年后我们还能够享这一方净地,何等有幸?终于看到刚劲秀美“灵气”石刻草书在云端闪耀,也就告诉我们,山顶不远了。
  走进据说解放初期苏联帮助设计的秘密导弹基地,铁箍的水泥高大弧门依然挺立,导弹架早已荡然无存,并废弃多年,四周满是灌木、杂草,显得有些荒凉,徒留一份遗憾和想象。据当地百姓称,真正的防御工程隐匿在山底,神秘的洞口鲜有人知,再次给山寨罩上神秘面纱,以待后探。
  如今站在起义军的大本营,放眼望去,群山连绵。当年的勇士已去,但阵阵风声,似乎又传来将士们铿锵的练兵声,怒吼声,还有漫山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花草藤蔓,伴随着英雄抗敌的故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一枝蓝刺头花儿很合时宜地映入眼帘,它就那样带着刺人的傲骨在风中摇曳,摇曳得那么狂张而得意,它的花语是“老天保佑”。我无端地臆想:它该是唐赛儿的化身吧?即使化作一介花草,也是最独特的那一枝,妖艳、倔强、锋利、不屈,一副傲世的神态,不觉敬意油然而生。莞尔一笑,原来,我们所经历的或许就是当年唐赛儿曾经的必经之路或与敌人博弈的战场,即使失败了,也安然无恙的逃脱。此刻她发髻高绾正在前面给我们引路,让我们踏过荆棘走上坦途。我是相信有神灵存在的,那就是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之心。
  翻山越岭我们终于到达山顶,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爽极了。只见一层层深浅不一的绿从山顶铺到山脚,玉米、高粱、谷子和各种蔬菜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尽着本分,而我忽然觉得自己打破了山的宁静和泉水的歌唱,不由得有些心虚。这也只是我的一闪之念,这崇山峻岭或许正在等待人类的亲近与修葺也说不准。反正我是开心的,它们也应该是快乐的吧,在沉寂了几百年后重又热闹喧嚣。
  高大的“寿”字又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尽管没有云门山的寿字雄伟高大,但在这八百米的山顶凸显,谁又敢说比它更高?大家忘记了疲劳和饥渴,兴致勃勃地聚在一起,有山可靠,与“高寿”相偎合影,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体会着累并快乐的个中滋味。
  两个半钟头地攀援腾挪,大家依旧活力十足,都想再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选择另辟新径,不走寻常来时路。
  尽管这里已不是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地,有路可循,验证了鲁迅说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箴言。但要安全顺利地下山也是需要费一番辛苦的,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不过还是想体验一把超越自己当回英雄的感觉。于是,一行人穿过“封锁线”一路向西北角进军。没想到道路更加逼仄,一只脚踏过去,另一只脚就没处安放。我走在最前面,弯腰弓背小心翼翼地钻过只容一人的乱石小道。一个趔趄,滑倒在地,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屁股火辣辣的,腿也一阵酸疼。我自是不敢言语,路是斜坡,下面杂草乱林丛生,深不可测。把身后的刘丙学老师吓得高喊着问我怎么了。我装作若无其事,大声回应着“没事,没事”,但身体的疼痛度让我知道摔得不轻,好在只是皮肉之苦。越走,越没有人迹所至的样子,很多地方近乎直角,每一步都须试探、踏实、迈脚,甚至坐下滑下陡坡……
  知名的不知名的小花在阳光里明艳,给了这狼狈里些许的安慰。倏忽间,我竟邂逅了野百合,这让我惊喜万分。它就那样寂静地绽放在这山谷石砾中,即使无人欣赏,也会认真地孤芳自赏,惊艳属于它的春天。像极了这淳朴的山里人,不管时光老去几何,他们内心的善良依旧,初心依旧。连同那些草以自己的韧劲和顽强,不管石缝多么窄小,它们总能钻出头、挤出身,而后蓬蓬勃勃地生长,有的甚至没膝。各色各样的蝴蝶始终在身边如影随形,翩翩而舞。眼前是广袤的芦苇荡,没曾想还有穿越草原的感觉,又远比草原更丰盈。高挑的芦苇、温润的草地、鲜艳的花朵都在自然疯长,那么得随心所欲,遵循着一岁一枯荣的自然规律,长成被人类羡慕又嫉妒的样子。
  青州作协刘丙学老师“身边的这片芦苇呀,手边的野花儿香”的九儿新歌,给了大伙儿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们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行。踏进“咔咔”作响的芦苇荡,身体磕伤划破的地方“滋滋”生疼——这是汗水舔舐伤口的感觉。我为自己的任性和自以为是付出了代价——穿着裙子爬山、滑坡过草地,终是给了一个不小的教训。幸好把高跟鞋换掉,穿上这次向导也是接待我们的张莉女士母亲的一双旅游鞋,好歹没有出丑,这是唯一一次没穿高跟鞋的旅行,也是这次最明智之举。终于柳暗花明,眼前豁然开朗。我们走出了一条从没有走过的路,且都顺利安全地出山。身边的玉米、谷子都谦卑、礼貌地或招手或低下头,偶尔扯一下我们的衣角抑或碰一下手臂,以示对我们的热情和挽留,回首远眺:千峰叠翠,万木森然,恰如当年的雄兵列阵,那片“草原上”上被我们踩出的深深的绿色小路蜿蜒着爬上山顶;近看自己,右手执杖,左手提裙,何等狂野,而眼睛里满是不舍的柔情。一种自豪油然而生:这多像我们的人生,每一步都须小心踏实,才会有向前的进步;用心喜欢,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一扭身,瞥见一个着粉色上衣灰色裤子的女子飞奔而来,而她背上的女子长发飘飘,她们成了此刻最美的风景。背人的正是我们的向导、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青州作协的张莉大夫,背上是我的好友爱玲,她早已被感动的泪流满面、哭得一塌糊涂。看到这一幕,顿感周身热血沸腾:这何尝不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的天使?我分明看到“穆桂英”挂帅的优美身姿,更像唐赛儿打马而来。古有巾帼不让须眉、为民除害、为自由而征战沙场的唐赛儿,今有为家乡绿水青山维护、开辟新旅游胜地侠肝义胆的的代言人张莉。她的无私奉献、热情好客和正直善良不正是孙家岭髻髻寨最靓丽的一张名片吗?正如她自己所说“好难忘一起度过的这个七夕,我们一起翻山越岭穿过草地,在困难面前团结友爱,意志坚定,互相信任让咱们终于走出了困境。因为有了大家的热爱,孙家岭的灵性才得以释放和张扬,髻髻岭的美丽和魅力才得以展示和被人欣赏!”
  游人不断,髻髻寨的故事也在不断延伸着情节。山养着人,人护着山。山下的错落民居,家家房前屋后的梧桐槐树,院中的桃杏李柳,与山上天栽野生的花草树木汇合在一起;人气山魂互为滴灌,人声山语相与呢喃,看山如人。四十余名山里人守护着孙家岭,仰望着髻髻寨。架一畦瓜黄茄紫,栽两株桃红杏白,约三五亲姊热妹,在这天然氧吧浅酌微醺,酒香花语人声皆相宜。人如草木生生不息,卑微而不朽。若不遇见,怎能体会?
  蓦然回首间,正是有坚守的村民和无数个张莉,用她们独有的方式和热情,宣传、弘扬着家乡自然的青山绿水、浓厚的风土民情,将自己的山村打造成旅游胜地,才会使无数人慕名而来,遇见了更是刻骨铭心、流连忘返。
  髻髻岭,一个有传奇故事的地方,一个有风景与温度的地方,一个连空气都是绿色的地方,这一生遇见,终不负最宝贵的时光。

  作者简介
  柴翠香,山东寿光人,曾用笔名问斜阳、紫陌等。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鸭绿江》《牡丹》《参花》《西部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出版散文集《旧夏的味道》《小窗盈香》《香飘尘外》,诗集《萤窗心语》《穿过阳光的小巷》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