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0-21 20:29
鄌郚总编

青州龙兴寺院落考证

  青州龙兴寺院落考证
  李森
  提要  本文对千年名刹龙兴寺目前已知的八个院落 —佛堂、新罗院、九曜院、天 宫院、志公院、百法院、药师院和卧佛院按照出现时间先后顺序逐一进行分析考证 ,从一个 侧面揭示了这座寺院的历史沿革和佛教信仰情况。
  关键词  青州  龙兴寺  院落

  1996 年 10 月 , 山东青州市龙兴寺遗址出土 400 余尊北魏至北宋时期的窖藏佛教造 像。这批造像以、数量之多、历时之久、种类之全、雕刻技艺之精湛、贴金彩绘保存之完好 , 先后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 20 世纪全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被誉为“改 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 ① 龙兴寺肇始于南朝 ,毁废于元末 ,是一座有着长达近千年 历史的著名寺院。众所周知 , 中国古代名刹大多由若干院落组成。迄今为止 ,我们在文献 和石刻资料中已发现了龙兴寺的八个院落 —佛堂、新罗院、九曜院、天宫院、志公院、百 法院、药师院和卧佛院。龙兴寺究竟建有多少院落 ? 囿于资料 ,难以详知。不过可以肯定 的是 ,这是一座典型的多院式组合寺院。张弓先生指出 :“多院式规格虽有不同 ,却都是大 寺。”② 龙兴寺显然是一座大型寺院了。从这八个已知院落的出现朝代来看 ,分别属于刘 宋、唐、五代、宋、元五个时期。兹以时间先后顺序 ,考证于下。
  一  佛堂
  佛堂是龙兴寺的滥觞 ,应视为该寺历史上第一个院落。佛堂的创建 ,可追溯到南朝刘  宋时期。据元地理学家于钦《齐乘》著录金人镌刻青州龙兴寺宋碑碑阴云 :“元嘉二年(425   年)  ,但呼‘佛堂’。 ”③ 何谓佛堂?《佛学大辞典》释曰 :“安置佛之殿堂也。”④ 由此得知 ,   元嘉二年的龙兴寺仅是一座安置佛像的殿堂 ,还远没有达到正规寺院所应具备的规模。 有学者认为 :“晋宋时期 ,青州龙兴寺即已建成。”⑤ 这显然是将佛堂和后来的龙兴寺等量  齐观了。值得注意的是 ,“元嘉二年 ,但呼佛堂”一语 ,给人以佛堂或许此前已经存在的模
  ① 《中国文物报》记者《“青州佛造像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展出》 ,《中国文物报》 ,2002 年 10 月 30 日。
  ②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册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168 页。
  ③ [元]于钦《齐乘》卷 4《亭馆》 ,乾隆 46 年益都县重刊本。
  ④ 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 ,文物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588 页。
  ⑤ 费泳《“青州模式”造像的源流》 ,《东南文化》 ,2000(3) 。

  糊认识。正因如此 , 有研究者推测 , 佛堂“可能为南燕 国 (398 —410 年) 国君慕容德首 建。”① 然而 ,笔者发现北宋明道(1032 —1033 年) 年间曾任青州知州的夏竦在其所撰《青 州龙兴寺重修中佛殿记》中透露出一个重要历史信息 :“寺有中(佛)殿 ,宋元嘉二年建。”② 毫无疑问 ,从时间上看这座北宋中佛殿正是刘宋时期的佛堂。这条文献资料明确无误地 告诉我们 ,佛堂始建于元嘉二年 ,从而排除了或许此前业已建造的可能 。由于夏竦的记载 较之金人镌刻在龙兴寺宋碑碑阴的材料为早 ,金人之说很可能还是据此而来。佛堂在北 宋既称中佛殿 ,则当时龙兴寺至少还应建有与其对应的前、后佛殿。可见 ,佛堂不仅是龙 兴寺的第一个院落 ,也是日后此寺的主院落。
  二  新罗院
  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 : 日本高僧圆仁一行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 年)三月“廿一 日 ……到青州府龙兴寺宿 。 ……廿四日 ……晚头 ,直岁、典座引向新罗院安置。”③ 这透 露出唐代龙兴寺已经辟有新罗院。我们知道 ,“唐时大寺动辄十数院之多”, ④ 规模宏大 , 气势雄伟。如贞观年间营建的长安大慈恩寺 ,“凡十余院 ,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⑤ 安史 乱起 , 玄宗避难入蜀在成都准僧人英干之请 , 建成大圣慈寺 ,“凡九十六院 , 八千五百 区。”⑥ 院落更是多得惊人。龙兴寺这时应是一座多院式组合结构寺院了。关于唐代新 罗院的性质 ,陈尚胜先生曾经说道 :“新罗院是新罗侨民在佛寺内设立专门用以接待客僧 的院馆。”⑦ 圆仁等人被安置于龙兴寺新罗院内住宿 ,正说明该院具有接待过往客僧的职 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直岁、典座”系禅宗寺院东序六知事中的两个僧职。前者掌营缮 耕耘 ;后者掌饮食、床座诸事。这表明唐代龙兴寺是一座禅宗寺院。
  龙兴寺新罗院的出现 ,并非偶然。大家知道 ,唐、新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唐 玄宗曾称 :“新罗号为君子之国 ,颇知书记 ,有类中华。”⑧ 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 繁 。山东半岛与新罗隔海相望 ,近在咫尺。特别是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 年) 高丽人李正 己就任淄青(治今青州市区)节度使 ,在山东半岛形成割据势力。此后 ,其子李纳、孙李师 古和李师道相继世袭淄青节度使一职 ,并且兼任唐朝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拥有对新罗的 海上交通大权。李氏家族统治山东半岛长达半个多世纪 ,这对新罗人前来青州无疑具有 很强的吸引力。可以说 ,正是凭借着这种地缘优势和历史契机 ,龙兴寺才建造了新罗院。
  ①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清理简报》 ,《文物》 , 1998(2) 。
  ② 按“寺有中殿”一语 ,夏竦《文庄集》卷 21《青州龙兴寺重修中佛殿记》作“寺中有殿”(见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87 年版《四库全书》第 1087 册第228 页) 。今据北京图书馆藏《青州佛寺记》碑刻拓片知 , 实为 “寺有中殿”。
  ③ [ 日]圆仁撰 ,顾承甫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2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94 页。 ④ 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捌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15 页。
  ⑤ [唐]段成式撰 ,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续集》卷 6《寺塔记下》 ,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第 262 页。
  ⑥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 40《法运通塞》 ,《续修四库全书》1287 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549 页。
  ⑦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 ,《历史研究》 , 1996(1) 。
  ⑧ [后晋]刘煦《旧唐书》卷 199 上《新罗传》 , 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第 5337 页。

  三  九曜院
  青州市博物馆藏五代后晋天福五年 (940 年) 龙兴寺香炉座上刻有如下一篇发愿题 记 :“功德主史弘实奉为先亡父母及亡过长女 ,特舍净财 ,造此香炉壹座 ,安于龙兴寺九曜  院内炽盛光佛及九曜之前。永为焚香供养 ,伏愿亡灵承此远生净土 ,又愿合家安乐 ,行作  遂心 ,喜庆日增 ,火障消灭。时天福五年辛丑岁十二月九日建立。”据此可知 ,后晋时龙兴  寺已建有九曜院。按“九曜”为九种照耀者之意 ,又名九执 ,《大日经疏》云 :“日、月、水、火、 木、金、土七曜及与罗喉、计都合为九执”。①“炽盛光佛”为金轮佛顶尊之别名 , 因佛身毛  孔放炽盛光明而得名。唐代高僧不空译有《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经中  声称 :“于清净处置立道场 ,念此陀罗尼 , ……—切灾难 , 皆悉消灭 ,不能为害 ,变灾为福 , 皆  得吉祥。”② 龙兴寺九曜院的建造 ,反映了五代时期寺内存有九曜和炽盛光佛信仰情况。
  四  天宫院
  北宋元丰二年 (1079 年)  , 青州知州龚鼎臣在其所撰《东原录》中记云 :“青州龙兴寺  (有)天宫院”。 ③ 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 :“青州布衣张在 ……尝题龙兴寺老柏院  诗”。 ④ 元人于钦《齐乘》云 :“(龙兴) 寺后天宫院 ,古老柏院也。”⑤ 由此可知 ,龙兴寺在北  宋时建有天宫院 ,亦称老柏院 ,至元代仍存。按“天宫”为界名 , 天人之宫殿也。鉴于龙兴  寺 400 余尊窖藏造像中弥勒题材居于绝对多数 ,推测此“天宫”当指弥勒所居的兜率天宫。 据《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和《佛说弥勒下生经》宣称 ,释迦牟尼佛涅后 ,将有  弥勒佛降临人间说法 , 教化众生。弥勒在降临人世前 , 即在兜率天宫中说法。⑥ 这样看  来 ,龙兴寺天宫院应是专门供奉弥勒的院落。
  五  志公院
  据山东临朐县发现的《沂山明道寺新创舍利塔壁记》碑载 : 北宋景德元年 (1004 年)  ,   明道寺举行佛像入藏地宫法事活动 ,“青州龙兴寺志公院主僧义永”⑦ 莅临法会观摩。这  表明龙兴寺至迟在宋初已建有志公院 ,该院显然是因供奉志公和尚而得名。志公(418 — 514 年)  ,南朝齐、梁僧人 ,亦作保志、宝志 ,《南史》、《高僧传》均有传。俗姓朱 ,金城 ( 今甘  肃兰州市)人。居止无定 ,饮食无时。“好为谶记”, ⑧ 士女恭事者无数 ,梁武帝视为神僧。 天监十三年(514 年)  ,无疾而终。其遗像处处存焉 , 如《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 : 圆仁一行  离开青州龙兴寺后 ,西行至淄州长白山醴泉寺 ,“巡礼寺院 ,礼拜志公和尚影 , ……志公和  尚是十一面菩萨之化身 , ……降灵于此长白山灭度 ,其后肉身不知所向 ,但作影像 ,举国敬
  ① [唐]一行《大日经疏》卷 4 ,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 1994 年版。
  ② 宝印佛经流通处等《乾隆大藏经》第 63 册 , 1997 年版 ,第 409 —410 页。
  ③ [宋]龚鼎臣《东原录》 ,《四库全书》第 862 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574 页。
  ④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 8《事志》 ,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第 86 页。
  ⑤ [元]于钦《齐乘》卷 4《亭馆》。
  ⑥ 参见宝印佛经流通处等《乾隆大藏经》第 38 册 ,第 288 —301 页。
  ⑦ 临朐县博物馆《山东临朐明道寺舍利塔地宫佛教造像清理简报》 ,《文物》 ,2002(9) 。
  ⑧ [唐]李延寿《南史》卷 76《隐逸传下》 , 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第 1901 页。

  重。”① 宋人范镇《东斋记事》亦称 : 四川剑阁县“剑门山崖壁 ,相传有志公和尚隐像 ,戴笠 以拄杖担经 ,望之宛然如真。”② 笔者查见 ,《高僧传》载有南北朝时期青州南下高僧宝亮 与志公的一次交往。当时宝亮“欲以衲衣遗之 ,未及发言 ,志忽来引纳而去。”③ 志公虽身 在南朝 ,但对齐鲁佛教界情况了如指掌。据《续高僧传》载 :“释志湛 ,齐州山茌人 , ……住 人头山邃谷中衔草寺 。 ……将终之日 ,沙门宝志奏梁武曰 :‘北方山茌县人(志湛)  ……今 日入涅 。’”④ 龙兴寺志公院的建造 ,说明当时寺内存在志公崇拜。现在青州还有志公 山、志公崖、志公井遗迹。《光绪益都县图志》载 :“志公山 , (益都)县(今青州市)西二十里 , 相传志公尝栖于此 。山下有志公崖、志公井。”⑤
  六  百法院
  《光绪益都县图志》载 :“龙兴寺百法院老院主清梵灰灵匣记 ,在广福寺 , 无年月”。 ⑥ 广福寺位于青州城南 8 公里的劈山东麓 ,“古名岩势之道场也 , 元魏末时创开此额”, ⑦ “隋曰‘胜福’,唐以后始易今名(广福寺) 。金皇统八年(1148 年)重修 , 明永乐以后迭次修 葺 , 国朝康熙间渐次颓圮。后遂废 ,神像皆露处。光绪十三年(1887 年)  ,知县张承燮为葺 数椽以庇之 ,又易其名曰‘兴福’云”。 ⑧ 由于清梵灰灵匣记无年月 , 百法院的存世时代不 明。笔者推测 ,这是龙兴寺的一座宋代院落。理由有三 :其一 ,青州市博物馆藏北宋开宝 四年(971 年)明教大师赐紫义楚撰述的《故弘正大师遗界记》经幢中有“讲《上生经》、《百 法论》 ……,讲《无量寿经》、《百法论》怀永书”款署。其二 ,咸平六年 (1003 年)《青州石佛 禅院主讲经论大德行状》载 :僧广诚“兼传《百法》 ,被晓五明”。 ⑨ 其三 ,北宋青州高僧义青 (1032 —1083 年)少年时 ,“试经得度 , 习《百法论》”。这三点都启示出“百法”一名在北宋 青州的普遍性 , 因此百法院当为龙兴寺宋代院落。另外 ,据《光绪益都县图志》载 :“皇化寺 润大师灰灵记幢 ,在广福寺 ,嘉四年(1059 年)十一月”。皇化寺亦名普照寺 ,在青州城 内。《齐乘》载 :“普照寺 , (益都路总管) 府(治今青州市区) 东北隅美政坊。古名皇化寺 ,伪
  齐刘豫改名普照寺”。 龙兴寺百法院老院主清梵与北宋皇化寺润大师的灰灵都安放在 了广福寺 ,这也是百法院应为宋代院落的一个支持证据。
  谨按“百法”,唯识宗于说明世间、出世间之万象用之。唯识宗为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 创立 , 因把世界一切现象归结为“识”的作用而得名。还因通过剖析一切“法”(事物) 的“性
  ① [ 日]圆仁撰 ,顾承甫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2 ,第 99 页。
  ② [宋]范镇《东斋记事》卷 4 ,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第 33 页。
  ③ [梁]慧皎等《历代高僧传》 ,上海书店 1989 年版 ,第 394 页。
  ④ [梁]慧皎等《历代高僧传》 ,第 686 页。
  ⑤ [ 清]法伟堂等《光绪益都县图志》卷 9《山川志上》 ,光绪 33 年刊本。
  ⑥ [ 清]法伟堂等《光绪益都县图志》卷 27《金石志中》。
  ⑦ [梁]慧皎等《历代高僧传》 ,第 676 页。
  ⑧ [ 清]法伟堂等《光绪益都县图志》卷 13《营建志上》。
  ⑨ [ 清]段松苓《益都金石记》卷 2《青州石佛禅院主讲经论大德行状》 ,光绪 9 年益都县重刊本。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 14《投子义青禅师》 ,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第 875 页。
  [ 清]法伟堂等《光绪益都县图志》卷 27《金石志中》。
  [元]于钦《齐乘》卷 4《亭馆》。

  相”(本性和相状) 来表达唯识宗的观点 ,又称法相宗。窥基编纂的《唯识论》和古印度世亲 著、唐玄奘译的《百法论》是该宗的代表性论书。龙兴寺百法院的建造 ,反映出寺内存在唯 识宗信仰。笔者发现 ,北宋景德元年(1004 年)皇化寺还有“讲《唯识论》僧咸肇”, ① 这似 乎说明当时青州城唯识宗信仰有所流行。而且 ,从清梵、润大师二人均安葬于广福寺这一 现象来看 ,龙兴寺、皇化寺与城外广福寺的关系非同一般。
  七  药师院
  2006 年冬 ,广福寺施工工地发现一批石造像残件。据青州市博物馆王瑞霞副研究员  告知 ,在出土的一件北宋残经幢上可见“景德元年(1004 年) ”、“青州龙兴寺药师院”题记。 这揭示出北宋时龙兴寺建有一座药师院 ,此院显然是因供奉药师佛而得名。药师佛即《药  师经》尊奉的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 —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经》系《药师如来本愿功德  经》、《药师如来本愿经》的简称 , 隋达摩笈多译 ,经中宣称药师佛曾发过十二大愿 ,要满足  众生一切欲望 ,拔除众生一切痛苦 ;凡闻药师佛名号者 ,均可脱离三恶道。又谓药师国土  一向清静 ,有日光、月光两菩萨 ,劝导众生前来往生。② 北宋时药师佛信仰在青州曾有传  布 ,青州市博物馆藏北宋开宝四年 (971 年) 明教大师赐紫义楚撰述的《故弘正大师遗界  记》经幢中便有“讲《药师经》怀莹”题名。此外 ,广福寺北宋残经幢题记 ,再次说明了龙兴  寺与广福寺关系之密切。
  八  卧佛院
  2002 年秋 ,青州市文管所从民间征集到一方元代至正九年 (1349 年) 龙兴寺重修卧佛  院残碑。该碑早年出土于龙兴寺遗址 ,碑阳文云 :“龙兴寺卧佛院重修大殿 ……本寺住持、 讲主福均 ……时大元至正已丑九年十月已亥初四辛卯日。”碑阴有“维那思喜”、“副寺福
  荫”、“监寺思存”等僧人题名。龙兴寺卧佛院的得名 ,显然是因院内供奉着释迦牟尼涅
  像。这座卧佛院既为重修 ,则此前已经存在。值得注意的是 ,碑文中有四个佛教僧职 :“住 持”、“维那”、“副寺”、“监寺”,这表明龙兴寺自唐迄元仍是一座禅宗寺院。住持 ,系禅宗寺 院的寺主。维那、副寺、监寺则为禅宗寺院东序六知事中的三位。维那 ,主掌僧众威仪、进 退纲纪。副寺 ,掌管寺院钱财进出。监寺 ,总管寺院事务。如所周知 , 自唐武宗灭佛后 , 除 禅宗和简便易行的净土宗外 ,佛教各宗派大多走向了衰落 ,佛教宗派及思想的发展主要集 中于禅宗内部 ,天下僧人也多习禅宗 ,寺院多为禅宗所有。迄至元代 , 统治者提倡藏传佛 教 ,汉地佛教各宗派更是日趋式微 ,元朝遂分天下寺院为禅宗、教宗、律宗三类 ,“领于内外 宣政院”,“各守其业”。 ③ 这就是当时龙兴寺所处的宗教背景。颇需一提的是 ,这次重修 卧佛院 ,距龙兴寺“元末兵毁”不过二十年 , ④ 千年名刹已走到了历史尽头。
  (作者通讯地址 :李  森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250100) ( 责任编辑  晓思)
  ① 临朐县博物馆《山东临朐明道寺舍利塔地宫佛教造像清理简报》 ,第 82 页。
  ② 参见宝印佛经流通处等《乾隆大藏经》第 36 册 ,第 4 —13 页。
  ③ [明]宋濂《元史》卷 202《释老传》 ,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 ,第 4524 页。
  ④ [明]冯惟讷等《嘉靖青州府志》卷 10《城隍庙》 ,上海古籍书店 1965 年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青州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