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2-18 15:02
鄌郚总编

皇清资政大夫原任刑部左侍郎按察使李公松园墓志铭

  皇清资政大夫原任刑部左侍郎按察使李公松园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都察院都御史兼文渊阁直阁事、年愚弟纪昀顿首拜撰
  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工部右侍郎、年愚弟赵佑顿首书丹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寅愚弟胡季堂顿首拜篆盖
  公与余同以乾隆甲戌登进士,是科最号得人。其间老师宿儒,以著述成家者不一;高才博学,以词章名世者不一;经济宏通,才猷隽异,以政事著能者不一;品酒斗茶,流连倡和,以风流相尚者亦不一。故交游款洽,来往无宿期,讌会无虚日。余少年意气,亦相随驰骋,顾眄自豪。公独落落穆穆、清静自守,于同年无所同异,亦无所亲疏,若萧然于仕宦外也。数十年来升沉不一,登九卿者仅六人,而公实居其一。或者谓穷达有命,不在声华之相耀,是固有然。然公以恬退朴讷之性而卒受殊知,得跻通显,亦自有由。
  公由翰林改刑部时,有翁强污其妇。妇爪伤翁面,得免,畏其再逼,遂自经。众谓伤翁不孝,不宜旌。公谓妇此时惟恐不免耳,是无伤于孝,仍宜旌。钱文敏公从公言。公缘是知名。
  由郎中出守庐州,时奸民叶虎倡顺刀会,为暴于乡里。公捕治渠魁,而严戢其党,卒消乱于未萌。
  由江西盐法道擢浙江按察使,时诸商感公革陋规、疏盐引,濒行,赆以八千金,公力拒不受。
  由湖南布政使获谴,再起为福建汀漳龙道时,力惩海滨剽捍之俗,终公之任无械斗。修战船,严禁以旧料抵新料,积弊一清。
  官江西布政使,仅四月,清厘赈务,所全活甚众。
  官湖北巡抚,时会岁歉,官不能察属吏,赈恤未周,奸黠者或强借富民粮、豪猾者又执而生瘗之,公奏请悉行究治。抚治多方,杌陧者以安。又廉知十年前盗纠众入民舍,肆劫掠,而吏匿不报,立置群盗于法,参治历任各官罪。而吏由是儆,盗由是戢。优诏褒嘉,遂有兼署总督之命。知公之勤于其职,简在帝心者久矣。
  迨年近七旬,自觉精力稍减,即不敢久居要任,致察核不周。天子亦俯鉴其诚,改司秋宪。——盖力所不能为者即不敢为,知凡所敢为即为之而有余矣,岂泛泛委时任运者哉?后虽以荆江泛滥,失于预防,落职。而工竣以后仍特赐按察使衔,俾颐养于林下。嘉庆丙辰,来京入千叟嘉宴,恩礼有加。亦非偶然。先师阿文勤公尝曰:“仕宦,措足于实地可无颠蹶,即意外失足亦必不至破颅损骨。”至哉言乎!公其知此意矣。
  公讳封,字紫绶,松园其别号也。
  先世,江西丰城人,明洪武初年迁山东寿光县之斟灌庄,故世称斟灌李氏。曾祖讳迥,康熙甲辰进士,官刑部右侍郎;祖讳朴,官南漳县知县;父讳烈,官苏州府同知。
  公生于雍正元年十一月,卒于嘉庆元年九月。元配郭夫人、继配朱夫人,俱先公卒。子三,长鉁,官工部司务;次钰,乾隆丁酉科拔贡生,由四库馆分发,署江西建昌府同知;次钤,县学生。女五,适王纬璧、刘鼎燮、王廷兰、刘世焌、王允彬。孙六,曾孙一。
  公长子早卒,长孙景沆将奉公与两夫人及侧室陈孺人柩,合葬于九巷庄先茔,遣使走京师,乞余为铭。余与公同举,迄今四十三年矣。故交零落,有如晨星。闲居京师者仅查给事篴槎、戈太仆仙舟,系朝籍者惟余一人,在林下者亦止王侍郎兰泉、王光禄西庄、钱詹事竹汀、沈运使既堂、殷伏羌会詹及公,尚时通音问。回忆少年文酒之会,杳若前生。公今奄化,又少一人矣。俯仰今昔,百感纷来,爰慨然而为之铭。
  铭曰:
  人以官富,公以官贫;贫则贫矣,而秋水无尘。吁嗟乎,吾党又少此一人!
  译文:
  皇清诰授资政大夫、原任刑部左侍郎、按察使李公松园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都察院都御史兼文渊阁直阁事、年愚弟 纪昀 顿首拜撰
  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工部右侍郎、年愚弟 赵佑 顿首书丹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寅愚弟 胡季堂 顿首拜篆盖
  李公与我是乾隆甲戌科(1754年)同科进士,这一科号称最为得人。其中有年纪大而学问渊博,以著述成家的;有高才博学,以词章出名的;有治理有方,才华出众,以政事著称的;有品酒斗茶,流连倡和,以风流洒脱相标榜的。交往密切,来往不断,几乎天天宴会游乐。我少年意气,也跟随着他们来来往往,左顾右看,洋洋自得,回想起来非常自豪。惟独李公冷冷淡淡、清静自守,对待每位同年没有异同,也看不出亲疏,好象超然于仕宦之外。数十年来,众同年仕途升沉不一,登九卿高位的仅有六人,而李公占其一。有人说,困顿、显达,自有命运安排,不在于博取声誉来显耀,这是很有道理的。然而李公以恬淡、朴拙的性格,最终受到朝廷的特殊恩遇,得以攀上高位,仕途显达,也自有他的来由啊。
  李公由翰林到刑部任职的时候,有公公要强奸他的儿媳。儿媳用手抓伤了公公的脸,躲过了公公的强奸,她害怕公公再次逼迫,就上吊自杀了。众人认为儿媳抓伤公公是不孝,不应该表彰。李公认为儿媳此时惟恐不能免遭强奸,抓伤公公也无伤于孝道,仍应该给予表彰。刑部侍郎钱维城接受了李公的建议,李公因此名声大噪。【注:钱维城1720-1772 江苏常州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入直南书房,死后谥“文敏”】。
  由郎中出任安徽庐州知府时,有一个奸诈的人叫叶虎,他倡立“顺刀会”,在乡里为非作歹。李公捕治首恶,严惩党羽,把祸乱最终消灭在萌芽之中。
  由江西盐法道升任浙江按察使时,各盐商感激李公革除陋规、疏理盐引,临离任的时候,馈赠给他八千两银子,被李公坚决拒绝。
  在湖南布政使任上时,遭到两江总督陈辉祖案件的牵连。不久重新起用,任福建汀漳龙道,任内惩治海滨之人粗暴抢掠的陋习,直到李公卸任,再无械斗事件发生。整修战船,严格禁止用旧料充当新料,一扫以前的各种积弊。
  任江西布政使仅四个月,就理清了赈灾事务,拯救了好多人的性命。
  任湖北巡抚时,正赶上荒年,地方官不能严管属吏,灾民得不到周济,奸诈的人强借富户的粮食,那些强横狡猾的富户不守法纪,又将人捉拿活埋。李公奏请朝廷,将其全部严惩。多方整治,地方得以安宁。又访知十年前一伙强盗强入民舍,肆行劫掠,而官吏隐匿不报。李公立即捉拿强盗,以法严惩,参劾历任各官,使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官吏由此受到警戒,强盗也因此收敛了起来。皇上下诏褒奖,李公于是有兼署湖广总督的任命。因为皇上知道李公做事勤慎,能恪尽职守,深入皇上心中已经很久了。
  李公年近七旬,自己觉得精力不够,不敢久居要职而致使察视不周。天子也体谅他的诚心,改任刑部左侍郎。——正所谓自己力量做不到的,就坚决不去做,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自己做起来就绰绰有余;哪能像那些平平常常等待机遇任凭运气的人啊?后来虽然因为荆江泛滥,李公在巡抚任上时失于预防,被降职。但荆江工竣以后,皇上仍赐按察使衔,让其怡养故里。嘉庆丙辰年(1796年),李公赴京参加千叟宴,皇上眷念依然,赏赐有加,受此殊遇并不是偶然的啊。先师阿克敦先生曾经说过:“为政脚踏实地,可以没有跌倒,即使意外失误,也一定不至于丢掉性命。”此话真是高明啊。李公是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了啊。【注:阿克敦1685—1756 清满洲正蓝旗人,章佳氏,康熙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左都御史、步军统领,谥号文勤】。
  李公名封,字紫绶,别号松园。
  李公的先祖是江西丰城人,明洪武初年迁居山东省寿光县的斟灌庄,所以世称斟灌李氏。曾祖父李迥,康熙甲辰科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祖父李朴,官南漳县知县;父亲李烈,官苏州府同知。
  李公生于雍正元年(1723年)十一月,卒于嘉庆元年(1796年)九月。元配郭夫人、继配朱夫人,去世都早于李公。三个儿子:长子李鉁,官工部司务;次子李钰,乾隆丁酉科拔贡生,由四库馆分发,署江西建昌府同知;三子李钤,县学生。女儿五人,嫁给王纬璧、刘鼎燮、王廷兰、刘世焌、王允彬。孙子六人,曾孙一人。
  李公长子李鉁早年去世,他的长孙李景沆将扶李公与两夫人及侧室陈孺人的灵柩,合葬于九巷庄先茔,派人来京师,请我为李公写铭。我与李公同年进士,到现在四十三年了。老朋友如天亮时的空中星辰一样日渐凋零,赋闲在京的只有给事查篴槎、太仆戈仙舟,在京任职的只有我一人,回归故里的也只有侍郎王兰泉、光禄王西庄、詹事钱竹汀、运使沈既堂、伏羌殷会詹与李公,还时时通信问讯。回想年轻时的文酒聚会,像生前的事情一样遥远了,现在李公去世了,又少一好友。抚今思昔,百感交集,于是感慨地为李公写了这篇铭文。
  铭曰:
  人以官富,公以官贫;贫则贫矣,而秋水无尘。吁嗟乎,吾党又少此一人!
  撰文: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卒后谥号“文达”。 乾隆甲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四库全书》总纂。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书丹:赵佑(1727-1800),字启人,号鹿泉,浙江仁和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翰林庶吉士。散乱,授编修。历充主考官,诸道监察御史,督江西、安徽、福建、顺天学政。官终都察院左都御史。佑工制举业及古文,著有《清献堂集》传于世。
  篆盖:胡季堂(1729一1800),字升夫,号云坡,系侍郎胡煦之幼子,由荫生入仕,授顺天府通判,调至刑部任员外郎,后升任郎中。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出任甘肃庆阳知府,旋又升任甘肃按察史。三十六年,调任江苏布政使。三十九年。晋升刑部右侍郎,兼管顺天府。四十四年,升任刑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待遇。五十五年,暂署山东巡抚,时值山东灾情严重,便上奏朝廷,截存运河漕米22.19万石,酌济遭灾州县,回京后加封太子少保。六十年,调任兵部尚书,受理户部三库。嘉庆三年(1798年),授直隶总督,赐孔雀翎。翌年,加封为太子太保,首劾乾隆宠臣大学士和坤二十条大罪,和坤被诛。继又参与镇压四川、湖北农民起义,力主“扼要隘,派重兵防守”,其“筑堡清野”、“剿抚兼施”等办法和朝廷不谋而合,深得嘉庆赏识。乾隆时的许多大政方针“悉皆季堂手定”,“前后政令如划一”。
  此铭文依据寿光市博物馆收藏的李封墓志铭原石整理,与《寿光县志》中的文字略有不同。
  斟灌李氏十七世李永吉 谨志
  2009.4.28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