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2-18 15:11
鄌郚总编

斟灌李氏五世祖李汝英墓碑及碑记

  斟灌李氏五世祖李汝英墓碑及碑记:
  五世祖讳超寰公墓碑
  图片
  斟灌李氏五世祖李汝英墓碑记石(之一)
  墓碑大字:
  皇清诰赠资政大夫刑部右侍郎前天启甲子科举人李二公讳汝英字超寰公之墓
  五世祖讳超寰公墓碑记(一)
  思孝须当奉先,数典不可忘祖,饮水有思源之义,生民有厥初之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未始不言念及此,而于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三致意焉。我李氏自前明以来,始祖窀穸①事在斟城内,碑铭记载历历可考,五世祖卜迁于此。迄于今六百载矣。山来虎头之脉,钟灵其如故乎;崇忆马鬣之封,毓秀其依然乎。厥后克昌,瓜瓞②绵绵,本支百世,奕叶蝉联,何莫非祖功宗德有以佑启我后人也。睹春露秋霜,能不怆怀也哉!是岁清明佳节,大会族人,坟墓修理,其馨始升,以承祭祀,柏树新栽,为善后计,甚盛举也,我因有感焉。天召伯甘,棠爱勿剪,拜柳下季垄,令禁采樵,诚以一树一株皆不可毁伤也。爰相共议以立罚规,本族有私割草者罚大洋十元,折树枝者罚大洋三十元,割树木者罚大洋一百元,倘经犯遇,决不宽恕,至若所近庄村,非亲即友,亦须深体我意,于其少年子弟人勉兄戒,勿或因樵牧之事,干犯此禁则。我祖先魂游洞天,魄安福地,愿此树林荫翳,茂草萋萋,晏然无恙,何乐如之?恐久就湮,勒诸金石以为之记。
  阖族公立
  中华民国十六年岁次丁卯暮春上浣之吉
  ①     窀穸zhūnxī,墓穴。
  ②     瓜瓞dié,小瓜,比喻子孙昌盛。
  五世祖讳超寰公墓碑记(二)
  吾李氏于明武宗时因避宸濠之乱①,由江西迁居寿光东偏之东斟灌,家乘及上世祖母卧碑中载之甚详,勿庸赘述。至五世祖超寰公始茔葬于大斟灌之南里许,墓基广大,计有官亩百亩,内置柏杨,蓄秀气以壮观瞻而张墓势;立碑碣,载支派,以明世系而垂久远。嗣因年深日久,生齿日繁,遗族星散各处,距墓较远,整理茔地颇感不易。因此墓地多半荒芜,四周常彼他人侵蚀。至民国二十六年办理地土陈报时,清丈该地,仅余官亩四十余亩,继因时局不靖,所以暂就所有。延至民国三十二年复行丈量,绘图勒于碑阴,四周设立志石以防侵占,俟后有相当机会时,再行寻觅遗失,以符原数;茔地北端有坟三冢,于五世祖墓向有碍,早有启置他所之议,因经济关系因循未果。近以墓中杨柳多半腐朽,坐视枯烂未免可惜,经阖族开会议决,由四支各举代表一人,共举司账一人,分任其事,规定各支代表及司账人员每三年改选一次,账项每年清结一次,现由族廷瑄、庆(之)等同四支代表议决,将墓中干杨枯柳悉数(售)出,所得款项,除为五世祖立石外,将余款(作)为移动墓北三冢及购置树苗重植新树之用,以便恢复原有气象。此后如再有侵蚀墓地及偷伐树木等情,一经查出,定行送官府究治,以示惩戒而儆效尤,并愿后之继起者对于茔地树木亦应随时留意,使之永久保存,方不愧为李氏子孙云尔。
  十二世孙 廷琛 廷瑄
  十三世孙 祯  绪  庆之  鸣珍
  十四世孙 承绪 承彝 九逵
  十五世孙 金声 来祥 金度 学曾 克让 锡祜 星铭
  十六世孙 培功 兆基 汝寿
  十七世孙 忠桂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夏历十一月上浣 谷旦
  斟灌李氏第十七世孙 李永吉  根据碑石整理
  ①宸濠之乱
  朱宸濠(1479—1521) 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初,封上高王,弘治十二年(1499),袭封宁王。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四十三天之后,朱宸濠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为王守仁所俘,押送北京,废为庶人,伏诛,除其封国。
  附:明宁王世系表
  献王权,太祖庶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宁。永乐元年移南昌府。正统十三年薨。
  磐烒,献嫡一子,永乐二年封世子。正统二年薨。以子奠培袭封,追封王,谥曰惠。
  靖王奠培,惠嫡一子,正统十四年袭封。弘治四年薨。
  康王觐钧,靖嫡一子,初封上高王。弘治五年袭封。十年薨。
  宸濠,康嫡一子,初封上高王。弘治十二年袭封。正德十四年,反逆伏诛,除。
  明宗藩、宁王朱宸濠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起兵争夺皇位的叛乱事件。宸濠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后裔,弘治十年(1497)袭封于南昌。
  正德九年(1514),宸濠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恢复已裁撤的护卫,畜养亡命,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又企图以己子入嗣武宗,以取得皇位。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先后告发宸濠之罪行,武宗因下旨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之田。宸濠得知消息后,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兴兵,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七月初,又以其部将守南昌,自率舟师蔽江东下,攻打安庆,欲取南京。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闻变,即传檄诸郡,举兵勤王。守仁会齐各地军兵之后,于七月二十日攻克南昌。朱宸濠闻讯,解安庆之围,回救南昌,二十四日与王守仁军相遇于南昌东北的黄家渡,叛军败退八字垴。次日又败,退保樵舍,联舟为阵。二十六日,明军以火攻,宸濠大败,将士焚溺而死者三万余人,宸濠与其世子、郡王,及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皆被擒。八月,王守仁捷奏传至北京,但明武宗朱厚燳仍自称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镇国公,于八月二十二日率万余官兵南下,以亲征为名南游作乐,一路扰民不已,直到次年十二月,武宗才班师回通州(今北京通县),并在此处死朱宸濠,除宁王之藩.
  古时战争进出都过德胜门,意会得胜还朝。据传,明正德年间,上饶女子娄素珍,成都训导、理学家娄谅之女,自幼秉性聪颖,博学多才,能诗善画,且颇有政治见地。娄素珍成年后,被选配宁王朱权五世孙朱宸濠为妃。南湖内的杏花楼曾是她的梳妆台。楼内有“屏、翰”二碑,字体隽永,笔力遒劲,传说是她用头发为笔书写而成。
  明朝正德14年,朱宸濠听信术士胡言,说他有天子之气,便图谋不轨欲夺帝王之位。娄妃知情后,曾写下诗规劝其夫,诗曰:“妇语夫兮夫转听,采樵须知担头轻。昨霄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可是,朱宸濠不听劝阻,依旧举兵谋反,后终被王阳明抓获。娄妃亦跳进赣江自殉。娄妃投江后,尸首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倒流至南昌,市民见状甚奇,认为娄妃生不从夫谋反,死亦不肯随波逐流。王阳明也念其义烈德贤,而命人在德胜门外赣江边对娄妃礼葬。乾隆初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重新修筑娄妃墓,并亲笔题碑“前明宁王庶人宸濠娄妃在此”。“文革”期间,娄妃墓被破“四旧”而全部拆除,现已遗迹全无。
  王阳明与朱宸濠的战事在樵舍展开,得胜后的王阳明就是从德胜门进入南昌,阳明路也因此而得名。
  王守仁等擒获朱宸濠;也受到倖臣们的嫉妒,他们一面以搜捕宸濠余党为由,到江西大行株连诬陷,屠戮无辜,甚至连平叛有功的吉安知府伍文定也被抓来捆绑;一面制造流言,污蔑王守仁“与宸濠通谋,虑事不成乃起兵”。当王守仁从南昌出发,准备将朱宸濠献给明武宗时,他们又屡屡遣人进行阻止,要求王守仁把朱宸濠释放在鄱阳湖地区,“待上自擒之”。武宗一行的所作所为,造成了江西地方人人自危,社会极端混乱。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