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2-23 09:10
鄌郚总编

我和《青州文学》

  我和《青州文学》
  1943年出生于青州的耿春元是《青州文学》第一任主编。他酷爱文学,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高中散文选读》以及高中语文试卷等典籍书卷。另有微型小说、散文随笔、文学评论等数百篇作品面世。
  《青州文学》作为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的会刊,承载着繁荣青州文学事业的使命,为当地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一个读书练笔的平台。在耿春元等人的鼓励带动下,一群热爱文学的人抱团取暖、笔耕不辍,圆了文学梦。
  《青州文学》已经走过了21年,坚持了27年的青州文学沙龙亦被诸多名家称赞。这么多年的坚持,力量来自哪里呢?用著名作家张炜的话说,文学是源于人类心灵内部的一种需求。文学居于文化的核心,青州文学现象是人向往文明的典型案例。这个案例会鼓舞人、教育人,让更多的人向往文学。
  本期撰稿:耿春元
  -
  两位作家播撒文学种子
  从河北来青州的女诗人杨如雪,刚到青州市文化馆工作时才二十出头。她当时已小有名气,她的到来,吸引了当地热爱文学的人前去拜访、探讨。《青州日报》副刊主编陈沛也是青州文学爱好者的伯乐,他给文友提供一个发稿的平台。青州文学事业的繁荣,绕不开他俩,在他们的鼓励下,越来越多喜欢读书的人加入到写作的行列。
  -
  年轻诗人杨如雪家成了文学沙龙
  我平生错过了许多好事,譬如赚钱,譬如当官,唯独没有错过“天下第一等好事”——读书。
  正如著名作家张炜所说:“一个正常的生命,必然对于美、对于诗意有所向往和追求,无论他个人意识没意识到,这是文明社会生命的一个基本元素。”
  人类在为物质财富你争我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的时候,阅读,却无偿地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窃”为己有,无人取夺。
  写作,便有了根本。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的人生活在时间里,与古今贤者相晤谈,有的人生活在空间中,与周围邻人俗士相往还”,于是,便有了同类人的欢聚。
  青州文学事业的繁荣,绕不开两个人:杨如雪和陈沛。
  杨如雪上世纪90代年初从河北来到青州市文化馆工作时,才二十多岁。
  优雅、美丽、娴静——用这六个字形容当时对杨如雪的印象,文友们是会认可的。
  青州文友洪波在回顾里写道:“杨如雪,像一盏明灯给了我很多照耀。我去找杨如雪,来到偶园街菜市的旋转楼梯,她的家。她给我一杯茶,按下我,让我喝茶、看书,她下楼买菜,给我包水饺。先是我谈,之后是她谈。漂泊的心找到了文学的港湾。杨如雪口才好,出口成章,很是佩服,说什么都是好的。”
  后来杨如雪一直对洪波的读书写作甚至家庭生活,都挂在心上。每次从河北来青州都会去看洪波,邀请洪波去她家,几次相约去爬山。洪波说:“她的言行里有箴言,叫人明白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珍惜和舍弃,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
  这些,早已经超越了文学上的交往,是一种浸透在生命中的方方面面的相濡以沫。文友们都知道,杨如雪待文友是一样的好,一样的热情与善,关怀备至,洪波是其中之一。
  而且,我知道,杨如雪在全国年轻女诗人中,已经颇有名声。不断有诗上《诗刊》和《星星》,有一期《读者》的“卷首”,竟然是她的散文,才知道她的散文写得漂亮,而且已经是《读者》《家庭》的签约作家。后来她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作家专家。
  “不会写散文的诗人是伪诗人”,这话就是杨如雪说的。
  杨如雪来青州仅仅两三年时间,便常规出版了《家住青州》诗集。据说这部诗集被多家出版社约稿——常规出版是理所当然的事。
  杨如雪很有人缘,远远近近的文学爱好者纷纷慕名前来拜访。她说话慢声细语,优雅而热情,不久,便在偶园街她家里形成了一个沙龙式的文化圈。
  -
  副刊编辑陈沛着力培养当地作者
  陈沛爱文学,懂文学,他是《青州日报》副刊主编,这就给青州的文学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副刊出版伊始,便定位发表纯文学。编辑选稿之严,令人敬畏。包括我这位老作者,老朋友,稿子稍有不足,绝不照顾。在那里,只认文章。
  陈沛对有成就的作者的关照,却是无微不至的。
  至今我还收藏着《青州日报》转载杨如雪发表在《诗刊》上的百行长诗《家住青州》。
  收藏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这首诗,而是陈沛那七八百字的“编后记”。
  编后记告诉杨如雪,这里不是你们河北,作品上《诗刊》在青州文学界可是一件大事,批评杨如雪不该不声不响不传播。如果不是偶然发现,这成绩就很少有人知道了。编后记最后提醒作者们如有作品在上级报刊发表,无论长短,一律转载。这既是鼓励,又是对其他作者的鞭策……
  一份小县报,竟有如此大气概!
  陈沛回忆:“1987年,青州报社筹办,我被调去负责副刊,一开始我还不愿意干。事后才意识到,《青州日报》的副刊,是青州市第一个官方主办有书刊号的文学园地。按照文学园地的理念,我用心去经营,副刊以文学作品为主,诗、散文、小说、民间故事占据了主要版面。青州文学爱好者众多,来稿多,质量佳,使得副刊佳作不断。几乎所有的乡镇和企业单位都涌现了作者。文友的作品被我选中后,好多发表于副刊。有些小说和散文篇幅比较长,不发太可惜,我就开辟了《作品》专版,整版发表四五千字的作品,用《连载》发表更长的小说和散文,这在县级报纸副刊,应该是不多见的。”
  杨如雪和陈沛,无意间做对了这件事。因为多年以后,著名作家张炜也说过:“向上的东西是需要培植的。文学恰恰是培育整个社会文明的力量、向上的精神。”
  -
  热爱读书抱团追逐梦想
  1994年10月26日,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成立时的合影。
  耿春元有一间小屋,经常有文朋诗友时常光顾,一时“耿春元的小屋”在青州古城小有名气。耿春元和杨如雪、陈沛常常被青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效友约见。如何繁荣青州文化,给文友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是王效友急切希望解决的一件事,经过商讨,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成立了。
  -
  一群嗜书的人成立创作者联合会
  那时我有间小屋,想象不到的简陋,却经常有三三两两的文朋诗友光顾谈诗论文。一时,“耿春元的小屋”名扬青州古城。
  以读书为嗜好,把写作当消遣,那是我最快乐的一段人生。
  成立一个公开合法的文学组织便有了动议。
  有这动议的,不是我们,而是一位“文学青年”。这位“文学青年”便是时任青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王效友。
  他热爱着文学,也热爱着青州那帮文学作者。
  于是我和杨如雪、陈沛便经常被王效友约见,商讨成立一个文学组织的事宜。
  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是王效友副部长亲自组织操作成立的。
  1994年10月26日,在青州宾馆礼堂举行了成立仪式。
  时任青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孙万奎主持会议并讲话,潍坊市文联副主席、潍坊市作协主席韩钟亮,《青岛文学》编审、青岛市作协副主席徐培范等领导到会祝贺;马瑞芳教授代表家乡人刘白羽发来了贺电;青州市文化局、文化馆等有关领导悉数到会,作者们到了百余人……
  与会作者中,印象最深的是位年龄很小的女学生。这位女学生便是后来在临朐加入中国作协的祝红蕾。
  本来没当回事,想不到会议如此隆重,开会的前一天都没有给将要成立的组织起名字。
  有人建议叫作家协会,有人马上反对说,人家杨争光说陕西是中国文学大省,才三个半作家呢,咱小青州谦虚点吧,不如叫“创作者联合会”实际点。
  杨争光(作家、电视剧《水浒传》编剧)的确有这话。三个作家指的是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那半个是指杨争光自己。
  本来都是低调的人,竟然没有人坚持叫作家协会。
  最终,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这名字,在偶园街杨如雪家里定了下来。我任会长,陈沛、杨如雪任副会长,王福伟任秘书长。
  这个组织叫创作者联合会,我一直心中无憾。
  -
  好作品是联合会的核心竞争力
  联合会以“创作”为立会宗旨,始终没有背离过,“创作”就是联合会的核心竞争力。不管会长还是会员,拿出作品来,是硬道理。大家在一起,“创作”是最大的话题。
  联合会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日益彰显,和社会大众的结合面更加广泛。在为文友服务、引领创作的同时,联合会也更多地为社会尽责,发表编辑了地名故事、青州历史钩沉等许多文章,举办了青州市全民读书节作品大赛等等活动,为“文化青州”的发展尽力。
  社会各界也不遗余力地支持联合会,众多部门、学校、企业、组织、个人,热心扶助联合会。
  从1994年成立,到2021年,青州文学创作者联合会走过了太多的风雨彩虹。
  联合会仿佛一直在延续着一个造梦的事业,这是青州文学的脉络的延绵;联合会还在圆梦,圆了多少青州人的文学梦。
  联合会为了提携新人,设立了“青州文学新人奖”;为了鼓励精品的繁荣,设立了“青州文学好作品奖”。两个奖项,仿若青州的文学界“诺贝尔奖”,好多作者跃跃欲试,好多人勇猛地发起了冲击。评委们只有一个评判标准,“新人奖”在于新人的文学成色和进步程度,“好作品奖”就是作品的水平高低。能够入选的文友自然是喜不自胜。
  1998年,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因为引领创作、培育新人的成绩,被评为“潍坊市优秀社团组织”。
  -
  文学沙龙相伴二十七载
  从1994年创作者联合会成立至今,每月20日晚上的文学座谈会,一直坚持着,这件事已经成了令人惊讶的文化奇迹。来的人有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和官员,还有其他县市区的。来这里的人多是谈读书。他们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或疑惑回,下次再继续谈,大家在争论不休中慢慢成长。
  -
  每月20日共聚温暖小屋从没间断
  在青州,有一件令人惊讶的文化奇迹,那便是号称“20号”的文学沙龙。它被张炜称作“青州文学沙龙现象”。张炜说:“青州文学沙龙现象,表现了文学的生命力,同时表现了人们对文学文明的强烈向往和追求。在物质主义的时期显得特别有意义。”
  从1994年10月,创作者联合会成立至今,每月20日晚上坚持的文学座谈会,薪火相传已经过去27年!
  27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有农民,有工人,有商人,有学生,还有官员。除了本市远在山区农村的作者,青州市以外潍坊城区、寿光、昌乐、临朐的文学爱好者也多有人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圣人之言没错,难得他们乐意。
  乐意是一种癖好,癖好有多种,读书是其一。
  在沙龙多是谈读书。
  一个有前途的民族,肯定是一个酷爱文学的民族,一个读书的民族。
  一次聚会往往只交流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的阅读心得。往往是争论不休,带着疑问散去,下次再来,论个你长我短。
  形成一个共识是——非好书不读,因为人生苦短。
  在这里作者们懂得如何珍惜生命。
  远离电视,远离网络,远离大众娱乐性消遣……只有读书——“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
  读大师们的经典名著是捷径中之捷径,但是伟大作品期待的读者总是少数。
  大家就讨论、交流。
  在这里,作者把文学当成一种信仰,追求的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境界。
  如此,我们便是伟大作品期待的那种少数读者!
  也谈写作。“读书的档次决定写作的档次”——谈起写作来内容就多了。
  新写实派、新感觉派、新思潮派、自由文学派、魔幻现实主义派;现代派文学、意识流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不同文学流派,不同文学风格,都有过探讨。
  题材选择、主题提炼、语言风格、思想倾向、审美趣味……是讨论的主要内容。
  -
  文学沙龙一路走来历经多次搬迁
  文友经常为一篇文章或一个观点掀起轩然大波,从各自的角度各抒己见,引经据典表达论点。碰撞的火花飞溅,从沙龙打到刊物上,从刊物上又回到沙龙,一番唇枪舌剑里自身的文学见识也在成长。
  有三言两语,有长篇大论。1995年1月20日,我的发言是《你看到了什么》,讨论“小说主题”,其中提到了莫言的《红高粱》,有一句“应该给莫言一个世界大奖”,经过整理后发表。后来,有人说我二十多年前就有预见,其实纯属巧合,我哪有那能耐。
  20号的座谈会,经常有作者把写好的作品捎来。
  一首诗、一篇散文、一篇小小说,当晚就能有个论断。如果有作者捎来一个中篇,那就复印多份,作者们捎回去,下次把评论意见带来……
  有的作品大家交口称赞,有的作品大家群起而攻之。
  批评出于公心,赞扬来自真诚。
  争论起来却像斗鸡。
  往往不欢而散,想不到下次又来了。
  大家议论纷纷,讨论的话题很多很杂。
  文学沙龙,走过了太多的地方。纺织机宿舍,红庙小区单元楼。1994年,沙龙在青州市杏林春制药厂三楼西头的会议室,张文阁董事长次次开门迎客,次次参加。2000年,沙龙落户北关村委,每月的文学聚会都会点亮三楼会议室的灯光。此后,又陆续在青州老干局二楼的迎门厅、青州宾馆故园茶社、青州图书馆的四楼、海岱路的黑茶店……
  2010年陈沛去了龙口万松浦书院,任职编辑,书院是张炜创办的。2013年2月14日,冬季苦寒的大雾天,青州的作者们组团去了龙口,拜会了张炜。张炜和这些发烧友们促膝长谈,以问答的方式,解决了大家不少写作的困惑。这一次的沙龙,就转移到了龙口。窗外寒风彻骨,窗内温暖如春。
  如今,网络更是方便,文学微信群里,是24小时在线的空中沙龙。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更习惯于每月的20号,从城市的各个方向奔向一个火热的小屋,在那里,精神的篝火在青州一隅熊熊地燃烧。
  -
  贵在坚持名家纷纷点赞
  张炜为《青州文学》出刊100期题词
  青岛的老师们对青州文友也大力扶持,青岛作协主席尤凤伟、《青岛文学》编审徐培范等也参加过青州文学沙龙。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和张炜等都对文学沙龙赞不绝口,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的聚会,迎来如此众多的赞誉,也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
  尤凤伟受邀参加沙龙深受触动
  2004年的春天,尤凤伟与徐培范夫妇来青州。当晚,徐培范邀请他参加了青州文学创作者联合会举办的文学沙龙。当时是在青州宾馆的故园茶社,春风沉醉的夜晚,春茶正香,春雪在墙角消融,小屋坐满了人,却很安静,大家静心听每个人的发言,听他俩讲文学的种种。
  尤凤伟参加青州沙龙后,感触颇多,他后来说:“我没想到青州竟然还有文学沙龙,而且一办就是十几年,这甭说在一个县级市,就是大城市,也是罕见。与一帮文友一见面,大家立刻像老朋友似的感到十分亲热。这群人之中,有的已年过花甲,有的只二十出头。有写散文的,有弄小说的,有的喜欢诗歌,有的钟情随笔。由于学识、经历和才华各异,各人所取得的成绩也不同,其中不乏佼佼者。耿春元的小小说在全国很有影响,孙贵颂是全省杂文界的领军人物。后来他俩的作品分别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小说卷和杂文卷,的确是实至名归。据说在全潍坊市,入选《大系》的仅有这二位,这就更加值得祝贺。”
  “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青州还活跃着一些不以文学为饭碗,却视文学如生命的人。他们是文学的信徒,大家结伴向文学的殿堂朝圣,足见青州这片古老土地上文化底蕴的深厚。在那一刻,我确信,李清照、欧阳修、范仲淹这些文学史上大家的风范,后继有人,衣钵相传。”
  “在文学日渐式微的当下,青州文学沙龙的坚持,是只有在文化底蕴丰厚的文化古城才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尤凤伟给青州文友的掏心窝的话语,令人动容,仿佛他还会在某一个晚上,突然造访青州文学沙龙,再次带来温暖的聊天,拨开作者们眼前的迷雾,打开一方创作的天空。”
  徐培范也发表评述:“青州小沙龙,每月一次,风雨无阻,坚持十七年,青岛没有,山东没听说有,大约全国也无例。”
  青州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也称赞:“青州文学沙龙,是家乡的一方文学净土!”
  青州人、上海《文汇报》副刊的副主编、作家田永昌,也给予高度评价:《青州文学》和青州文学沙龙成功的经验是,“贵在坚持”和“抱团取暖”,坚持需要恒心,坚持才有力量,才能做大做强。
  本来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的聚会,想不到迎来如此众多的赞誉。
  -
  张炜称沙龙现象是理解文学的最好途径
  张炜也谈青州文学沙龙现象,赞不绝口:“一拨基层热爱文学的人组成文学沙龙,每月20号讨论文学,已经坚持18年并且办了自己的刊物,山东没有,据我所知全国都少有。在这么个县级市,有这么火爆的文学现象,让人惊讶、振奋……”
  “任何事业都需要一些点,连缀成局面,青州是真正的亮点。”
  “(青州文学沙龙现象)对于推动整个齐鲁文化、推动整个文化建设有难以估量的作用。坚持18年,而且是自发的,正是自发性、民间性,特别有意义……”
  “青州文学沙龙现象,是教育人们怎样理解文学的最好途径。它是源于生命的内部本质的一种需求。”
  “青州文学沙龙了不起的方面,是反映了人类与文明的本质。它的方向和意义就在这里。”
  面对领导、老师们的赞赏和社会的肯定,作者们依旧“同性相应,同气相求”,日复一日地远离世俗尘嚣,在“20号”探寻着文学最微妙的堂奥。借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我们曾如此期盼着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中国古语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作为一个文人,首先要立德,立德是做人的第一位。然而要立功,恐怕就不那么容易。那么,我们尽可以直奔第三条而去,积极地立言,投身到文学中去,做一个有良心、有志向、有主见、有本事的文学人。文学可以修养人,可以提高人,更可以成就人。”
  “长久以来,我始终坚守着一份自觉的文学责任,一直坚持站在‘底层’写作,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奔走。今天,我也希望青州的作者和文友,既然就在生活的底层中摸爬滚打,在创作上,就要以生活为师,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佳作,使自己的文章像一道光束一样,透进历史的阴影里。”
  文学有希望,人类就有希望。
  不知不觉,“20号”沙龙,已度过了27个春秋。
  -
  一本刊物燃起创作热情
  史鑫和徐晓宏负责编辑的《一缕阳光》
  《青州文学》创刊五周年时,王凤胜写的贺词。
  史鑫和徐晓宏在创作者联合会成立五周年时,选了会员的代表作编著《一缕阳光》出版,这为《青州文学》创刊打下了基础,并点燃了办刊热情。于是众人献计献策,创办了《青州文学》。谁有时间和精力谁当编辑,始终坚持品质为上的原则,一期期《青州文学》倾注了每个人的心血。
  -
  《一缕阳光》出版,借势创办《青州文学》
  1999年,创作者联合会成立五周年,文友史鑫和徐晓宏在我的主持之下,选了42位会员的代表作,编了本作品集《一缕阳光》。42位会员中有王秀华、王民德、张国钟等七位省作协会员,不少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就整体品质而言,即便现在,读起来依然风采不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取名《一缕阳光》含义深远,《一缕阳光》展示了这个组织的创作实力,为《青州文学》创刊,打下了基础。
  出版了《一缕阳光》之后,史鑫和徐晓宏跟我商量,打算趁势向前,继续“不安分”下去,想个法子,以固定的期限、固定的栏目内容,通过杂志的方式,将我们的热情与想法延续下去。消息散发出去,众人开始拾柴,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在集体智慧簇拥之下,彻底将办刊的热情点燃了起来。
  我和史鑫跑刊号。2000年2月20日,《青州文学》呱呱坠地,我是主编,孙贵颂是副主编。这一期的杂志,刊头字体为鲁迅体,封面背景是状元卷,是博物馆王华庆馆长提供的复印件,封底是青州市博物馆远眺。有了自己的刊物,名作家、文学新人供稿踊跃。
  对于青州文友来说,《青州文学》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这里是他们展示世界的园地,更是给他们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学新人笔耕不辍,从青州走向全国
  2000年,文友郑武文还是一个初学者,但是也有一定的功力了。我鼓励他多写,他送来了三个小短篇,我全部留用了,并且在编者按里面重点推介,提到是“深见功力的精短篇”。他受到了很大鼓舞,笔耕不辍,作品频频发表、多次获奖,从青州走向全国。
  海玉是老师,教生物。海玉最早接触到《青州文学》,是在面粉厂里一张油漆斑驳的方桌上。学生时代就爱好文学的海玉,鼓起勇气给《青州文学》投了三篇散文稿件。
  收到信件,我发现了一个文学的好苗子,兴奋之余,打了电话过去,说三篇稿子全用。出刊后,我叫上孙贵颂,去了海玉的单位,送杂志上门。我不知道这些对于初入文学之门的海玉,有什么影响。反正,从此之后,海玉的创作勃发起来。
  海玉出道较晚,却是一起步便没有磨合期。他以中篇小说见长,语言精致入微,风格独特,呈现着大家气象。
  海玉大约写下了20余部中篇小说,十余篇短篇小说和多篇散文,我都看过,几乎篇篇精彩。他的作品陆续刊发在《钟山》《北京文学》《湖南文学》《当代小说》《短篇小说》上。
  海玉回忆说:“交流学习感悟,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写作的进步,但是水平正是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否则,自己的作品不可能经常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取得这样的成绩,真要好好感恩《青州文学》。老师们的指导鼓励,是我能走出去的基础。”
  -
  出杂志自编自校,文友们甘愿付出
  有许多人当过《青州文学》的编辑,他们始终是坚持着品质为上的原则,也保有着纯文学的担当。
  这些编辑的名字有:陈沛、张国钟、刘希广、赵学连、耿春元、史鑫、徐晓宏、雷素芳、王华庆、刘树文、杨世业、曲全富、郑武文、崔斌、洪波、海玉、陈志洪、马汝建、董涛、吴瑞芳、剑虹、曲爱荣、赵云、王旗、杨远文、李勇、闫玉新……
  这些人有的挂名,有的实干,有的干了一段,有的一直在,不管挂名和实干,都为这本杂志倾注了不同的心血和劳动。不过,只要有一期期《青州文学》在,白纸黑字,这些名字将永远存留于青州文学发展史的脉络中。
  直到今天,史鑫和徐晓宏初心不改,依然热爱着文学。
  徐晓宏是一位纯粹的诗人,具有诗人气质。他太自我,喜独处,都表现在他的诗歌中。
  《山东文学》1997年4期一次推出他的《组诗五首》后,接连两次上《诗刊》——都是组诗,一次五首,一次六首。他的诗发表在《青年文学》上,还在《诗选刊》《诗林》《诗歌月刊》《高原》《2008—2009年中国诗歌22年巡礼》等刊物刊登和转载,有数百首。
  史鑫也是诗人。很早就出了个人诗歌专集《史鑫诗选》,另外还有散文集《石湾陶塑》《石湾窑》。近几年又与小说结缘,已经在《山东文学》《当代小说》《西部》等杂志发表了20多篇小说作品。
  仅2018年,除了小说,史鑫还在《诗歌周刊》《前卫文学》《当代诗人》《作家导刊》等杂志发表诗作,并入选三种诗歌作品集……
  说史鑫和徐晓宏是创刊《青州文学》的肇始者,理所当然。因了他俩责编的《一缕阳光》,才有了后来的《青州文学》。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许多人给了《青州文学》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本来,编辑们都是业余,又是三无(印刷无经费、作者无稿费、编辑无报酬)办刊,有一搭无一搭,最艰难的时候都想打住,目标并不远大。是他们给了力量,给了信心——原来我们干的这件事,这么重要。
  有一年省里有个文化会议,我有幸参加。提着整整一捆(100册)《青州文学》,像传单一样在会上散发。
  想不到,时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联主席的王凤胜手里拿一册《青州文学》向参会者展示推荐。
  时隔不久,又一个想不到的是,在《青州文学》创刊五周年的时候,王凤胜竟然用整张宣纸写来了“百花应齐放,共书新华章”的贺词。
  -
  培养作者佳作不断问世
  2014年9月20日,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和《青州文学》顺利换届,由冯伟山、郑武文等形成新的领导班子,寄托着作者们的热情,重启新的航程。冯伟山和郑武文非常多产,接连发表作品。
  -
  注重质量,杂志成为写作的“试验田”
  作品质量,是杂志的生命。
  刊物的级别高低,与文学无关,与作品的品位有关。
  《青州文学》对作品的要求,一律向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优秀作品看齐。
  有的作品逼着作者修改七八遍是常事——例如洪波发表在《民族文学》上的短篇小说《葫芦》,已记不清改了多少遍了。
  有一次,我跟洪波说,这一期的卷首语你写吧。第一稿我跟她说修改到800字以内。洪波改了拿来,我说快了,还得改。她就又增补、删除,又是好几遍,最后一遍时,我看着她期待的眼神,肯定地说:“今回行了。”
  洪波后来见了我说:“我明白了,在有思想深度的前提下,语言的好也是无穷的。对语言要舍得‘下毒手’。”
  编辑们的自律无需多说。
  洪波去报社工作之后,时间少了,就在工作后校对《青州文学》稿件,经常忙到下半夜两点才完成。那也是心甘情愿的。后来,她去济南做采编,就在火车上校对。绿皮火车,旅途漫长,加上中间停车、两头火车站等车,这一周带去下周就校对完了。
  别的编辑同样和洪波一样,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做这个没有工资的编辑,却干得正经八百、从不将就。
  从另一个角度说,《青州文学》的编辑不好当,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这是一种态度,这也是一种品质。
  有了《青州文学》,丰富了“20号”沙龙活动内容,可以拿新出版的杂志到“20号”让大家品评,有时激烈得像吵架——例如后来发表在《阳光》上的苏醒的中篇小说《标准》…….
  偶尔发现某作者写出了一篇佳作,立时成了大家共同的喜讯……
  《青州文学》成了作者写作的“试验田”。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不谋名利,扎实为文,是大家共同的信念。
  认识到写作本质上是自己的事情,写作才能使人生有意义。
  踏着创作者联合会的精神土壤,怀抱着崇高的文学境界,有出息的作者自然产生。
  2014年9月20日,创作者联合会成立二十周年、《青州文学》创刊十五周年之际,在老干局会议室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冯伟山任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会长、《青州文学》主编。郑武文任创作者联合会副会长、《青州文学》副主编。
  -
  新班子接棒,开创青州文学繁荣盛景
  创作者联合会的成立,《青州文学》的创刊,无疑是时代赋予作者们的文学使命。
  从发轫到飞扬,从步履蹒跚到光彩夺目,终于有了一股新生力量,开创了《青州文学》史无前例的繁荣盛景。
  冯伟山早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零星作品见诸报刊,后来因为忙碌花卉事业,直到2008年才以一篇《我会让你富起来》的愤世之作出山,之后三两年时间竟有50余篇小说在全国各地大小报刊面世。
  因为这是当时青州文学界出现的一桩奇迹,大家期盼着冯伟山再创辉煌。
  果然不负众望,从那时起,他的作品从《天津文学》《山东文学》《青年作家》《阳光》《中国铁路文艺》《小说选刊》《章回小说》以及《南方日报》《北京青年报》……一路走来,发表和转载已经有七八十万字,其中《绝技》《吴二传奇》《客厅里钓鱼》《飘扬的红被面》等数篇小小说被湖北、江西、黑龙江、甘肃、安徽等十几个省市选作高考模拟试题或阅读问答题及课件。另有两篇小小说被《小说选刊》转载,有数十篇小小说入选60多种(本)全国年度小小说选本,并获多项地方奖……
  特别应该关注的是,冯伟山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常规出版了《母亲的故乡》《和一只麻雀过年》《飘香的秋天》三部中短篇小说集。
  与冯伟山同时崛起的是郑武文,郑武文的多产令人惊讶。
  几年的时间已经在《北京文学》《少年文艺》《作品》《山东文学》《北方文学》《章回小说》等杂志发表作品(主要是小说作品)已达300余篇,80余万字。其中有近百篇被收入全国年选,或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青年文摘》等选刊转载,而且荣获大小地方奖无数。
  特别引起关注的是,已经常规出版小说集《琉璃冰块》《满庭芳》等四部。
  最近又传来新喜讯——郑武文发表在今年《北京文学》第4期的微型小说《万年桥》被《小说选刊》明年一期转载,并被评为年度微型小说一等奖。
  崔斌是创作者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兼任《青州文学》副主编。他已经出过两本作品集了。其中,《林徽因密码》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散文大系》;上海《文学报》“夜话周庄”全球华人散文诗歌创作大赛中,他的散文《爱上周庄》获优秀奖并入编作品集;小说《米老大》在中国小说学会“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获奖并出版;2018年《仁河源有个小山村》获渭南评论“新丝路散文奖”……
  这让我们惊喜又感动。
  -
  薪火相传成绩蔚为壮观
  《青州文学》历年的刊物
  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会员常规出版的部分作品集
  《青州文学》的后来者成绩优异,在三四年间,作品就有近300篇散见于全国各种报刊。杂志的元老们虽然有的不在青州了,但对《青州文学》的关爱丝毫不减,经常回青州参加会议活动,给青州文友们加油打气。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都已经收获颇丰,有的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有的作品被拍成电视连续剧……
  -
  新老作者深耕厚植硕果累累
  从《青州文学》起步,取得优异成绩者,已经蔚为壮观。
  徐晓昀、高琳、剑虹、苏醒、吴瑞芳、董涛、王旗、沙长科、张云萍、赵云、曲爱荣、张红英、王爱芹、陈桂香、闫桂红、王新妹、刘畅等许多作者共同为《青州文学》添光加彩。
  从2015年到2019三四年间,他们的作品就有近300篇散见于全国各种报刊。仅2015年12月就有剑虹等作者的十余篇小说散文分别入选全国多种权威年度选本……
  特别值得庆幸的是,一个县级民刊的小说要目竟然十几次被《小说选刊》“全国报刊小说概览”选录。冯伟山、郑武文、崔斌、王旗、沙长科、陈道兴等作者的小说赫然在目……
  以上说的多是后来者,这本杂志的元老们如:王福伟、张国钟、王安富、马汝建、孙贵吉、孙贵颂、雷素芳、陈照天、郇剑评、王华庆、李勇……他们参与了《青州文学》的开端,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就创作方面说,这些作者的代表人物应是孙贵颂和王福伟。
  孙贵颂编辑稿件,联络文友,协调政府关系,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忘不了《青州文学》最艰难的时候,与孙贵颂共渡难关的日子。
  孙贵颂现为潍坊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已经发表散文、杂文、随笔等2000多篇。作品30多次入选全国杂文选本,100多次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300篇》《中国散文精选300篇》等多种文集,出版杂文随笔集《飞鸿印雪》和《闲写青山》两部……
  如今孙贵颂号称全国著名杂文家,已不算过誉。但对于《青州文学》的感情一如既往,多次回青州参加会议活动,给青州文友们加油打气,帮助申办潍坊市作协会员等手续,不厌其烦。
  -
  王福伟小说拍成26集连续剧
  王福伟曾任创作者联合会副会长、《青州文学》编辑,是青州较早的小说作者。部队转业后任青州市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法院生活给他提供了创作素材,利用三年业余时间完成了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共和国法官》(又名《最后一道防线》)。
  王福伟的剧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评价后,中央电视台、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投入拍摄,八一电影制片厂电视中心主任栾逢勤执导,高曙光、马睿、李艳冰等主演——阵容可谓壮观。
  令人欣喜的是,《共和国法官》在青州取景和开机。一时间青州古城容光焕发,增添了一笔浓重的文化色彩,成就了青州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王福伟做编辑时尽心尽力,严谨认真。在去外地工作后,仍然常常打电话来问候,关心着《青州文学》的发展。
  我们目前已经有了52位潍坊市作协会员,15位省作协会员,2位中国作协会员。当然,对个人来说加入作协实在与写好作品无关,只能满足一时的虚荣心。不过,给我们文学组织长脸的事,还是要干的。
  洪波的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北方文学》《厦门文学》《诗歌月刊》《岁月》《读者》等。有多篇散文收入王剑冰主编的2015年和2017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诗歌入选《读者》精华版、《东三省诗歌年鉴》(2015-2017)以及《汉语地域诗歌年鉴·2017年卷》等,她还应邀到鲁迅文学院学习。
  只是不要忘了前文提到的那“三个半作家”的事。不要说那三个作家,我们距离杨争光那半个作家,还相差很远很远。
  我们永远是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的普通作者……
  《青州文学》曾经是我的全部,如今,刊物的担子交出去了,我不再过问。
  冬日的暖阳静静流淌在书案上,我仍然贪婪地游历古今中外的图书中。同时,也静静地看着《青州文学》不停地成长、壮大,不停地吸收新鲜血液,陪伴着读书之人越走越远……
  本期图片由耿春元提供
  本期稿件由崔斌帮助整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