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2-29 08:55
鄌郚总编

绚丽的潍坊民俗文化

  融齐鲁之韵民风淳朴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民俗涉及内容较多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对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民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断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分为: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生活民俗等;社会生活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等;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艺民俗、精神民俗等。
  漫长岁月中创造了乡风民俗
  潍坊,古属齐鲁之邦,这里民风民俗淳朴敦厚,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潍坊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祈求平安,按照自己的心愿,创造并传承了潍坊地区的乡风民俗。跟随风俗民情的历史延沿,伴生了潍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
  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基因,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风俗习惯的不同使得文化形态显示出典型的地域特征。梁启超先生指出:“地理与人民二者长相待,然后文明以起,历史以成。若二者相离,则无文明,无历史。其相关之要,恰如肉体与灵魂相待以成人也。”即“地为文化孕育之母,人为文化创造之父”。同时,文化学认为,地理环境是任何区域文化特征形成过程中最为明显而且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潍坊地区民俗文化的发展,是祖祖辈辈长期实践创造的结果。
  境内有多处古文化遗存
  潍坊地理区位极其优越。南面有钟灵毓秀的泰沂山脉,北面有碧波浩荡的渤海莱州湾。诸多条河流,从泰沂山脉滚滚而下,冲积形成了广袤的昌潍大平原。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就在这里创造了古老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据考古发现,境内有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建筑和石刻等1800余处。考古证明:早在5000年以前,这里就有氏族部落居住。
  绚丽的潍坊民俗文化
  -
  潍坊地区的文化从史前时期开始,即处于核心地位,尤其夏商时期,东夷文化发展极盛,成为东夷文化的核心。依据潍坊地区考古发现的商周青铜器铭文可证,当时潍河两岸是寒、莱、诸等十几个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这在山东甚至全国均为少见。由此可见,商周时期直至西周早期,潍坊地区是山东东夷文化的核心地区。而东夷文化中的典型陶器是商周青铜礼器的主要来源,礼器又是礼制的主要依凭,所以说潍坊当地文化为中华礼制文明作出了贡献。这可以说是潍坊民俗文化最早的追溯。潍坊境内久远的建置、邦国的更替,使这里的文明传承有序,连绵不断。
  -
  齐鲁文化在此融汇
  潍坊是齐鲁文化的融汇区。齐、鲁文化,两者之间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潍坊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即是两者融汇的结果。西周至春秋战国之时,以今淄博临淄为中心的齐国和以曲阜为中心的鲁国,成为山东地区的两大诸侯国,并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传统。潍坊境内泰沂山脉的古长城,总长度约百余公里,不但是划分半岛南北的天然界线,而且是齐鲁文化的分水岭。《管子》云:“长城之阴,齐也;长城之阳,鲁也。”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修养,主张教育人、培养人,养成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同时,儒家文化注重诚信,认为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论语》提出“见利思义”的观念,《周易》讲“人之所助也,信也”,这些都是讲鲁文化中“以诚为本”的体现。
  -
  盐业生产带来便利条件
  潍坊北境曾是齐国领地。齐文化中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功利性特征,根本原因在于潍坊所拥有的盐业生产。大量历史资料证明,自古以来环渤海湾的潍坊一直是海盐生产最为发达的地区。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社会,盐是最具有商品性的产品,因为这不是各农户所能生产的,但又是任何人每天不可或缺的。丰富的鱼盐资源加之潍坊又处于交通要冲,商旅往来频繁,为潍坊文化融汇各地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将潍坊文化塑造出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受齐文化影响,古代潍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民俗手工业经济,并发展成为手工业重镇,因此有“樱桃千名绣花女,梨园户户是铁匠,河北顶针到南洋”的说法。这里的“樱桃”“梨园”“河北”都是古潍县近郊的村落。
  综上所述,齐文化强调社会秩序,开放包容,崇法重利;鲁文化强调个人修养,经世致用,重德隆礼。鱼盐之利为基础的齐文化,带有浓厚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功利性色彩。
  潍坊古属齐鲁之邦,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两种文化在潍坊地区融汇,最终形成了潍坊人特有的开放包容、重德崇法、自强奋进,并发展至今。绚烂多彩的潍坊民俗文化正是在这一思想影响下,不断发展壮大。这也是潍坊人民、潍坊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
  民间手工艺巧夺天工
  深厚的东夷文化、齐鲁文化孕育了潍坊地区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随着千百年来的不断创新和传承,铸就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潍坊风筝有极其明显的地方色彩;潍坊核雕与潍坊的木版年画、红木嵌银、仿古铜等,都是民间艺术瑰宝;潍坊红木嵌银漆器是山东潍坊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仿古铜是潍坊传统的特种工艺美术作品。
  风筝制作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风筝制作历史悠久。风筝放飞是潍坊民间传统文化习俗。2006年,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也设在潍坊。
  潍坊风筝种类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式风筝、立体风筝、动态风筝等,其代表作有“龙头蜈蚣”“仙鹤童子”“麻姑献寿”等。
  潍坊风筝题材广泛,包括人物、飞禽、鱼虾、文玩器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民俗韵味。
  潍坊风筝,与全国其他各地风筝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潍坊风筝带有极其明显的地方色彩。在扎制上,博采众家之长,但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完全成为木版年画的姊妹艺术。正是独特的地方民俗气息和独特的艺术神韵,使潍坊风筝蜚声古今中外。
  -
  潍坊核雕有近三百年历史
  潍坊核雕,与潍坊的木版年画、潍坊风筝、红木嵌银、仿古铜等,都是民间艺术瑰宝。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核雕,最早就是源于民俗,是地地道道的民俗文化艺术品。潍坊的核雕,是用桃核雕刻的,而桃木在我国民间文化和民俗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潍坊最早的木版年画版,也是桃木做成,几千年来,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被称为神木。桃木既为“仙木”,桃为“仙果”,而桃核自然也是“仙核”了。所以,潍坊的民间就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
  潍坊核雕,有近300年的历史。清朝末年,山东潍坊诸城县着名核雕艺人张大眼在北京宫廷雕刻朝珠、捻珠、手串、佛珠等,当时便名噪一时。年老回家授徒于山东潍县都家村都渭南,后都渭南把绝技传给儿子都兰桂。核雕在潍坊得以逐渐传承。1915年,都兰桂与丁怀曾的核雕作品“马拉轿车”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新中国成立,潍坊核雕也获新生。都兰桂曾刻“百万雄师过长江”核舟赠毛主席。1955年,都兰桂与徒弟考功卿创作了《八马图》等7件作品,周恩来出国访问时作为礼品赠给外国朋友。潍坊核雕走出国门,此后,经常有潍坊核雕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
  潍坊核雕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神话故事,如《八仙祝寿》等;二是戏曲故事,如《白蛇传》《西厢记》《西游记》等;三是趣闻典故,如《夜游赤壁》《貂蝉弄月》等;四是体现驱邪禳灾、纳福求财的作品,如《松鹤延年》《鹿鹤同春》等。众多题材的核雕作品有挂件、手串、摆件、首饰、印章等。
  -
  红木嵌银是潍坊特有的
  潍坊红木嵌银漆器是山东潍坊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潍坊的红木嵌银工艺,是伴随着潍坊的仿古铜工艺而产生和发展的。清康熙年间,潍县的铜业已相当发达。工匠们为美化产品,扩大销路,便比照古代青铜器的金银错工艺(金银错,战国时代用金银嵌上装饰花纹的青铜器),在一些铜器上镶嵌金银丝花纹。这就是最初的潍坊嵌银制品。
  -
  仿古铜发端于清咸丰年间
  潍坊仿古铜,是潍坊传统的特种工艺美术作品。
  潍坊仿古铜技艺发端于清咸丰(1851-1861)年间。县志记载首创者是近郊胥家庄农民胥伦,曾得观摹当时潍县着名金石学家、文物鉴赏收藏家陈介祺(1813-1884)所藏金石文物,并共同研讨,采用拨蜡翻砂法仿铸三代铜器,技艺大进,至晚年技艺更为精妙,曾赴京献艺,名震京师,其子胥伯元继承其艺。其后,潍县从事此业者逐渐增多,盛时多达十余家。潍坊仿古铜之名也传播益广。随着时代的发展,潍坊仿古铜技艺不断革新,仿制品种也不断增加,质量也显着提高。先后成功地仿制了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也称“马超龙雀”)、“长信宫灯”和稀世珍宝——西周时期的“毛公鼎”,鼎内壁497字铭文,字迹个个清晰,忠实地再现了原物的神采风貌。
  仿古铜的主要原料是铜锡合金。工艺过程是制模、翻砂、铸造、修花整理、联接、着色、做锈斑。其技艺特色是能惟妙惟肖地仿制出历代任何一件铜器文物,不仅造型、纹饰、色泽与原件丝毫不差,连器物上的锈蚀斑纹也一模一样,达到乱真的地步,历来为国内外考古学家、艺术家和古玩收藏者们所珍爱。潍坊仿古铜铸造技艺有两种:仿制和复制。仿制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复制要求更高,原件的特征、神态,小到一个斑点也要一模一样。复制的铜器多用于博物馆展览,仿制的铜器主要用于收藏、艺术品摆设等。
  -
  ◎相关链接
  王永训
  中国风筝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风筝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潍坊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潍坊风筝产业协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传承人。
  田洪波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核雕专业委员会主任、潍坊市核雕专业委员会主任。作品三次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提名奖和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被山东省工业技师学院等多所院校聘为特聘专家、教授。
  -
  杨家埠木版年画尽收天下事
  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最早是从四川绵阳梓潼县随杨氏迁入。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被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潍坊高密扑灰年画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剪纸是世界上非常普遍的民间艺术门类,由于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剪纸也形态各异。
  内容及张贴形式分五类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简练、粗犷、朴实;以大胆浪漫的想象力和寓意的手法表现主题;年画内容分类与张贴位置的统一;广泛吸纳外地年画的长处而又充分保持自己的地域特色。
  潍县木版年画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按照农民的风俗信仰、生活期盼、审美观念,创作出绚丽多彩、尽善尽美的适于供奉和装饰的年画作品。既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小说戏文、又有辟邪纳福、祥禽瑞兽、风景花卉,还有时事幽默、民俗民情、游戏娱乐等,可谓洋洋大观、应有尽有,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正是:“巧画士农工商,描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轶事”。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从内容及张贴形式,大体有门画、炕头画、窗饰画、中堂画、神像五类。
  -
  门画
  过年贴年画,是潍坊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习俗。而杨家埠木版年画正是应各节庆民俗而诞生和发展变化的。门画,是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年画。丰富多彩的门画,用以表达人们辞旧迎新、驱邪纳福的美好愿望。
  汉王充《论衡》二十二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害恶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
  《隋唐演义》里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业,其间杀人无数,即位后夜间多做恶梦。李世民召众将群臣商议,让秦琼与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崇全消。
  另外,还有赵公明、燃灯道人,关公、关胜,五子门神,三星门神等。
  潍坊的门神有文武之分。武门神是贴在沿街大门上的;文门神是贴在家里的大门上的。而房间里面的门,也是根据房间主人的身份要贴不同的门画。如:喜报三元(主妇门)、狮童进门(主妇门)、喜报魁(主妇门)、麒麟送子(媳妇门)、连年有余(闺秀门)、天女散花(闺秀门)。
  -
  炕头画
  主要贴在房间炕周边的墙上,所以称为“炕头画”。内容以故事、花鸟为主,既起到了装饰作用,更有寓教于乐的功能。
  -
  窗饰画
  主要为装饰窗子周边而创作的木版年画。主要有窗顶、窗旁(窗帮)、月光三种形式。
  窗两帮,主要是花卉、花瓶,左牡丹,右荷花;窗顶则是故事。最有创意的则是“月光”。因为窗子两边的墙背光,杨家埠的民间艺人则别出心裁地创作出了“月光”的年画张贴在墙角的背光处,既很好地解决了“黑旮旯”的问题,又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不能不说是匠心独运。
  -
  中堂画
  中堂画,也叫“轴子”,悬挂在堂屋正中的地方。多为寿星、菩萨、家堂等。
  神像
  主要用于新年祭祀、供奉之用。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神像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与潍坊民俗最为密切的两种——灶神与财神。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灶神产生于人们对火的自然崇拜。在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祀”之一了。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就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了。所以,人们如果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名目繁多。每年到了腊月廿三或廿四,灶王爷要升天报告一年的情况时,人们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这就是所谓的祭灶。
  财神是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供奉的神像之一。传统民俗中,每年大年除夕“请财神”,正月初二“祭财神”,正月初五财神爷生日,七月廿二财神节,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其他形式的年画还有专供在影壁墙(照壁)上装挂的福字灯,游戏用的凤凰棋,天下地理图、帝王图,以及为美化生活用的炕围子、桌围子、车围子、扇面画、风筝画、连环画、月饼画等实用生活装饰用画,甚至还有专门贴在猪圈门上的“栏门判”(又称“打猪鬼”)、贴在牛棚门口的“牛仔图”。
  潍坊木版年画传承之有序、门类之齐全、表现形式之多彩、内涵之深邃,在全国木版年画中是绝无仅有的。
  -
  高密扑灰年画 独树一帜
  潍坊高密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也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中国一绝”,2006年,高密扑灰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扑灰年画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以色代墨,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追求动感,结条豪放流畅,人物面部造型多胖耳大腮,但在丰满圆润中不失隽秀感。扑灰年画挥豪放、推拙粗犷、古朴、典雅,兼工重写是它的精髓。这也是扑灰年画所独有的艺术效果。
  扑灰年画的题材主要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仕女娃娃、山水、花卉等,把年画与年俗活动紧密结合,深受民间欢迎。代表作品有《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团扇美人》《四季花屏》等。
  扑灰年画的制作工艺复杂。艺人打好腹稿以后,用柳木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这样,一张画稿可以扑成数张。“扑灰”之名便由此而来。起稿、扑灰后,再加手绘,经落墨(勾线)、粉脸(粉手)、开脸(圈脸)、熏脸、涮脸手、乌眼(点睛)、开眉眼、立眼(粉眼)、点嘴、丝发(耙头发)、上色、涮道(染道)、涮花、磕花、描粉画金、耙胡子(搂胡子)、罩明油、刷边裁边等一整套20多道工序,一幅完整的扑灰年画就完成了。
  潍坊的年画,除了潍县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和高密独一无二的扑灰年画之外,还有昌邑、临朐、诸城等地的手绘年画,也各具特色,充分反映了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剪纸形态各异
  剪纸,是世界上非常普遍的民间艺术门类。几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剪纸这门手艺的存在。当然,正是由于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剪纸的也形态各异。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深地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中国剪纸艺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纯手工剪纸
  只用剪刀剪纸,而不用其他的辅助手段。这是最原生态的剪纸形式。潍坊高密剪纸就属于此类。
  2.刻纸
  就是用刻刀刻纸。这在南方地区比较普遍,尤其是江浙地区的精细刻纸,构图繁茂,精巧秀美。我们现在看到的“过门钱”,也属于刻纸的范围。
  3.点染剪纸
  以颜色在刻纸上进行点色为点染剪纸。类似于木版年画的效果。河北蔚县的剪纸大多是点染剪纸。
  4.多层剪纸
  多层立体剪纸就是由多张不同颜色的纸剪刻多层叠加而成的剪纸。多层剪纸,是剪纸技艺的创新和发展。被誉为是“中国文人创作思想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楷模”“艺术与市场成功结合的典范”。多层剪纸,以上海为主。
  5.木印剪纸
  木印剪纸是印刷与剪刻相结合的一种剪纸形式,其方法有的在木刻印刷即“开相”后再镂刻,也有在木版印好的剪纸上再染色,还有的直接印刷成剪纸效果直接贴用。木印剪纸近似民间木版年画。
  此外,近几年还有喷绘剪纸和电脑剪纸。
  山东潍坊的剪纸,在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里,则是独树一帜。潍坊剪纸,以高密剪纸最具代表性。
  关于高密剪纸,有个美丽的爱情传说。汉武帝爱妃李夫人不幸早逝,汉武帝非常悲伤,日夜思念。有人报告说齐地高密有个叫少翁的人,喜讲神仙方术,自称能将李夫人的灵魂招来。汉武帝听后大悦,命令少翁立即前来招魂。少翁用纸剪了李夫人的影像,到夜晚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像真人一样的李夫人。汉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看见,更加悲伤,泣然作诗曰:“是也非也,立而望之,翩何姗姗起来迟?”据说这就是高密剪纸的起源。但从一些考古遗存来看,剪纸至迟在北朝时候就已经出现,至今已经约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除潍坊的木版年画、剪纸、风筝、核雕、红木嵌银、仿古铜等民间手工艺之外,还有泥塑、面塑、布艺玩具、绒绣、草柳编、烙画等50多个门类,这些民间手艺,无不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
  ◎相关链接
  范云
  范云,潍坊潍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作品及个人事迹在《人民日报》《世界日报》《中国民族》(海外版)等海内外近千家媒体报道或发表;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南京大学及美、澳、德等国家收藏,《卧冰求鲤》永久展览在哥伦比亚市政府大厅,被美国媒体誉为“美国教师应该学习的教师”。被国侨办、省侨办邀请赴澳、法、俄等十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培训国内外幼儿、学生及社会各团体七万余人。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获得者。
  -
  民间文学丰富多彩
  民间文学是指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包括散文式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式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笑话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
  群众集体创作 六大主要特征
  口头性
  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广大劳动人民不能使用文字,他们只能用口头语言去构思、表现和传播。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文字,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
  集体性
  民间文学作品,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所谓集体创作,既包括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诸方面,更包括整个创作和流传的过程。有些作品,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过程中,受到无数唱述者的加工、琢磨,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无法署名。有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经群众中具有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人的加工,虽然具有了一定的个性,但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合在一起的。
  变异性
  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和讲唱的过程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风俗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也都会发生变异。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蕴涵着所经过的历史、社会和传述者的思想、才艺的因素。
  优越的艺术性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是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许多民间作品还具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我们陆续发现收集的兄弟民族史诗,不但数量多而且篇幅浩繁、内容壮阔(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江格尔》等),这是使世人惊异的。
  传承性
  民间文学同风俗习惯一样,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这种群众集体传承的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现在有些故事或谚语,在两千年前就被文人记录下来,直到今天,还能够以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群众口头上。民间文学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普通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民间文学就会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
  生活性
  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精确地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潍坊是东夷文化的核心,海岱文化的腹地。是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是先秦诸夏与东夷文化的交汇,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交汇,是自然崇拜的方仙道与宗法崇拜的儒家文化的交汇,是汉魏徐州刺史部与青州刺史部的交汇,是南北文化的交汇,是胶东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是山东文化与关东文化(潍坊地区方言大部属胶辽方言)的交汇。由于今属潍坊的青州,历史上长期为山东政治、经济中心和州郡治所,为横贯亚欧的丝绸之路东端大都会,明末这里是西方传教士传教办学的热土,清代这里还建有满洲驻防城,并安置蒙、回等族同胞,所以这一带也是国内众多民族的交汇、中外文化的交汇。正由于潍坊境内有这么多“交汇”,所以潍坊文化光谱之复杂,活力之充沛,积累之深厚,域内难有其匹。
  正是由于潍坊特有的地域、文化氛围,所以,潍坊一带自古是民间文学的海洋。这里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谜语、笑话、寓言等,俯拾皆是。这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村子都有美丽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丰富多彩,它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潍坊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她哺育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催生和造就了传承有序、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让潍坊地区成为域内文学重镇。
  -
  民间文学丰富多彩
  -
  民间故事分为生活故事和幻想故事
  民间故事是与民间传说、神话并列的民间文学体裁。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尤指没有作者姓名、时间、地点的民间传统故事,“其多属虚构,人物大多无名”。
  我们在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山东潍坊故事卷》的过程中,把潍坊的民间故事,分为生活故事和幻想故事两个大类和十四个小类。在“生活故事”中,分为年画与风筝、智慧人物、巧女、傻女婿、老行当、婚姻家庭、为人处世、生产生活、长工与地主、笑话与寓言十个小类;在幻想故事中,又分为鬼怪、宝物与魔法、动植物、神仙故事。
  民间故事的特点首先具有生活化。民间故事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如《炒辣叔》《死人霸地》《人不要脸鬼都怕》等。其次是泛指性。一般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这是故事区别于传说的主要特征。如《明白二大爷》《仨女婿对诗》等。再是类型化。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着的类型化倾向。同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会生发出许多大同小异的多种说法;同一母题会表现为多种异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称为“类型”。类型分析时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以至于故事类型的研究成为一种分支学科即故事类型学,在这方面曾出现大量论着。如《一粒高粱》《漏》《小巴狗》等。潍坊的民间故事带有浓厚的地域民俗特色。如《走六月》《山东大萝卜》《说实话》等。
  民间传说又叫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
  目前我国民间文学界,将传说表述为: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事件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三个类别。
  潍坊作为历史古州名郡,人才荟萃,英杰辈出。文化名人灿若星辰,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此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100多人。他们对潍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释与着书“几百余万言”,创立“郑学”,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杰出贡献。东汉末年的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其五言诗,妙绝当时”,曹丕极为赞赏。另一“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任过北海相(北海的辖境相当于今潍坊市所辖部分县市,但不是全部),他曾“制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在郡六年,政绩赫然”,世称“孔北海”。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着有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农学着作《齐民要术》,对研究农业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诸城人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年开封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画面形象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北宋着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多年寓居青州,他们的诗词创作以及有名的《金石录》着作,名冠一时。明代散曲家临朐人冯惟敏,着《海浮山堂词稿》和《山堂辑稿》,所写散曲,风格爽朗,题材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全貌。清代内阁大学士、书法家刘墉也是潍坊人。清道光年间潍县陈官俊,任过户部、兵部、吏部三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有多种着述留于后世。其子陈介祺,是我国着名金石学家,着有《十钟山房印举》等专着30多部。他对潍坊的嵌银、仿古铜、铸铜印、拓片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清朝末年,潍坊一条巷子出了曹鸿勋、王寿彭两名状元,一时传为佳话。
  原籍他乡,曾在潍坊为官做事的历史名人也有许多,如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北宋宰相寇准、着名文学家欧阳修等等。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知密州,写下了《超然台记》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00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清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潍县做过七年的县令,他为政清廉,其诗书画并称“三绝”,他在此留下了不少诗文和书画,至今流传于世,为世人称颂。
  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王大化、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让世人瞩目,让潍坊人引以自豪。
  正是这些先贤,在潍坊的历史上留下了众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
  在潍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传说主要有:
  舜帝的传说、柳毅传书、公冶长的传说、没尾巴老李的传说、嫦娥奔月、姜太公的传说、郑板桥在潍县的传说、苏东坡、李清照、老龙湾的传说等等。
  -
  民俗活动寄托愿望
  潍坊的民俗事象普遍而且众多,影响比较大的有:诸城祭舜大典、沂山祭祀、羊口祭海、昌邑烧大牛、昌邑小章竹马、高密撅登官、寿光月宫图等。这些民俗事象寄托着民众的真诚愿望,乡民通过各种仪式祈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并实现其情感的宣泄与升华。
  -
  烧大牛
  “烧大牛”又称“孙膑崇拜”,2016年被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考证,昌邑市龙池镇瓦城曾是战国着名军事家孙膑的食邑。农历正月十四,相传是孙膑生日,瓦城及附近村庄保存着焚烧“大牛”祭祀孙膑的传统习俗。每年一进腊月,孙膑庙“庙委会”人员就开始张罗活动。先是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用近1月的时间扎1头高约7米、长约13米的“独角大牛”,谓之“扎大牛”;然后在正月十四上午,抬着大牛在村落街道上巡游一番,谓之“游大牛”;中午时分,抬至孙膑庙西侧空地,人们拥来挤去争相“摸大牛”,然后付之一炬,谓之“烧大牛”或“发大牛”。
  “烧大牛”活动蕴含着多种村落知识,如传说、扎制技艺、艺术表演、信仰等,并由此连带起村落日常生活,包括亲邻关系、家族关系以及周边的村际关系等。对于村落知识的积累、传承与创造而言,这种在年节时段集中举行的仪式活动,既具有信仰的仪式规定性,又具有艺术表达的自由发挥,在村落知识的运作、筛选和磋商中呈现出村落社会的活力。
  这一节会活动寄托着民众的真诚愿望,也是年节时段人们除旧布新意义的彰显。首先,在村民看来,只有烧掉“圣物”,才能将自己所许愿望传达给神灵。再者,村民在这一活动中寄寓了“辞旧迎新”之意,随着“圣物”的烧灭,过去一年的烦恼似乎也随之而去。同时,年节至此宣告结束,新的一年里的美好愿望也借“圣物”传至神灵,人们带着强烈的自信和满足感步入新的一年。同时,在面对外来者在场的开放性乡土语境中,乡民通过“烧大牛”仪式展现村落的悠久传统,以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宏大叙事,实现其情感的宣泄与升华。
  这是一种艺术元素丰富、为人们带来欢乐的“年节扮玩”表演活动,其中寄予着村民的文化创造精神。
  -
  小章竹马
  小章竹马是一种集列阵、念唱、戏剧、舞蹈和武术于一体的奇特民间歌舞形式,是乡村民俗艺术活动的典型个案。2009年小章竹马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章竹马起源于昌邑市西小章村的马氏家族。元末被封作元帅的五世祖马亮,带兵作战获得军功,朝廷封马氏家族为“军户”,获得一些封地,马氏家族从此以后人丁兴旺。为了纪念马亮,马氏家族移植了汉中地区的竹马舞,并将马亮日常操练士兵、行军打仗的阵法与马氏家传武术相融合,形成现在的小章竹马。其后,小章竹马逐渐演变成为该家族集体狂欢的祈福仪式,每年正月初八进行表演。
  竹马表演对于西小章人的当下生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年节活动之中能够稳固地占有一席之地,显示出文化传承的坚韧性。首先,竹马表演增强了村落内部家族之间的凝聚力,成为他们年节聚会的一种方式;其次,小章竹马表演是当地马氏家族跨村落的联系纽带,西小章村与宋庄的马氏家族由此形成拜年与回拜的礼仪关系。村落与跨村落的集体欢娱,使得这一带马氏家族的年节活动丰富活跃。
  年节中的小章竹马表演,在集体性的狂欢活动中,引导活动者通过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张扬,实现对琐屑现实的超越。在小章竹马的演者与观者那里,有对于同一个祖先的缅怀,小章竹马唤醒了他们这种带有一定宗教性质的宗族归属感。以此为旗帜,每个人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压抑已久的情感尽情地释放。
  美丽富饶的潍坊,山川秀丽,沃野千里,物阜民丰。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勤劳智慧的潍坊人民,秉承传统,尊贤尚功;因时趋势,开放包容。文化贤达,灿若星群。
  正是潍坊人民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才有了潍坊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正是潍坊人民的这种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潍坊模式”“诸城模式”“寿光模式”。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潍坊人民,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本期图片由王治喜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