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02 21:35
鄌郚总编

郭建华丨遐想“沙龙”及其他

    遐想“沙龙”及其他
    郭建华
    文友凑堆,常常谈及一个话题:某某县每年拿出多少万元,支持文学创作;某某市作者发表一篇稿子,可得双倍稿酬;某某区作者发表一个短篇小说,可得多少元奖金……艳羡之情,溢于言表。年轻时,我也曾屡屡如此艳羡过,因此,我对文友们的艳羡十分理解。上了年纪,经历多了,也迟钝了,艳羡不再强烈,倒是一再思考,除了艳羡,我们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呢?
    拿出多少钱鼓励文学创作的县市区,他们的业余作者确实非常幸运,值得艳羡。但实事求是地讲,这样的县市区恐怕并不普遍。可以想见,以金钱鼓励与否,作者们的创作热情或许不一样,地区的文学事业发展状况也必然有别。窃以为,这其实只是一个表象。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段,文学事业的兴旺与否,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譬如说,文化底蕴,文学氛围,文学创作力量的积蓄等等。一支实力雄厚的作家队伍的形成,非一日之功。绝不像高温大棚种菠菜,加大水肥,再施以生长剂之类的药物,便可提前收获,抢收上市。诚然,某个地区如果从现在开始,加大投入,创造浓厚的文学氛围,培育作家队伍,且持之以恒(这四个字至关紧要),那么,这个地区文学事业的前景,肯定看好。
    我这番目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真正高品位的作家,不是靠金钱鼓励制造出来的。这里,我不厌其烦地再次援引一则报道:《陕北县级刊物<山花>创办45周年,曾成就路遥、史铁生等》。报道称:“1972年,一群因为热爱而不知惧怕的文学青年,在延川县黄河畔的山沟里,创办了一份油印的文学小报,他们把它叫作‘山花’。”“ 从创办者、诗人曹谷溪,到以《人生》《平凡的世界》蜚声中外的作家路遥,再到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逍遥之乐》等荣获全国短篇小说奖而走红全国的知青作家史铁生、陶正,从当年的文学青年,到后来的文坛大腕,还有更多后起之秀,如闻频、海波、远村、厚夫等三代20多位,他们被称为‘山花作家群’活跃在中国文坛……”“路遥在延川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等首发阵地均是《山花》,也正因为有最初的文学创作成绩,他最终才被推荐到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上世纪70年代,贾平凹、梅绍静等当代知名作家诗人成名前在这里发表过习作。贾平凹曾称,他第一次看到朋友和谷在《山花》上发表了处女作,‘还很是嫉妒了一阵子’。”
    显而易见,《山花》及路遥、贾平凹们,没有什么“联”,什么“协”,当然更没有得到多少万元的支持。成就他们的,一是对文学的热爱,一是浓厚的文学氛围。以我之见,他们围绕《山花》而相聚一起的这种交往形式,更接近于“沙龙”。众所周知,“沙龙”是泊来品,源于法语salon。翻译并落地中国,入乡随俗,就变作趣味相投的文友,屈膝而坐,围桌喝茶,抑或举杯小酌,谈天说地。当然,话题往往离不开文学或艺术。沙龙没有章程,没有门槛儿,不论官爵高下、贫贱富贵,不计座次,因而,人人均可无拘无束,口无遮拦,畅所欲言。大家互相交流,探讨,批评,甚至争吵。谈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熏陶感染,浓厚的文艺氛围便形成了。
    互联网时代,为另外一种“沙龙”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志同道合的文友,在手机平台上建一个“群”,加入群聊者可多可少,随入随出,就一个文学话题,各抒己见,既灵活,又便捷。
    还有一种“沙龙”,可以称作“隐形沙龙”。无须烹茶置酒,呼朋唤友,只需在书房或客厅里,捧一本书,便有各色人等翩然而至,与你倾心交谈,便有创造经典的文学大师谆谆教导,向你展示无限广阔而精彩的世界,讲述文学创作的无穷乐趣和奥妙。这样的“隐形沙龙”,同样让你受益匪浅。书中绝不仅仅有“黄金屋”“颜如玉”,对于有志于文学的朋友来说,更有难得的良师益友,知识宝藏。
    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优劣高下,更多地有赖于个体。它不是手艺,不讲求师承,没有秘诀。没有一位经典作家是名师手把手教出来的,更不是金钱培出来的。成为有大造就、大出息的作家,合适的生存环境,浓厚的文学氛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天赋、灵气,对文学的挚爱和敬畏,孜孜不倦的追求,常人难以承受的寂寞、困苦和奋斗。
    2022年1月27日   初稿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