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03 08:37
鄌郚总编

郑板桥家里家外

    郑板桥家里家外
    穷者助之,弱者扶之,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于郑板桥的一生,扶贫助弱,温老暖贫,也是他的行为准则。
    郑板桥从爱父母、爱妻爱子、爱同宗人、到爱邻里乡亲,再到爱百姓,甚至爱一鸟一物、一草一木。郑板桥的爱是博大的。
    从郑板桥的人生看,幼年丧母,中年丧子、丧妻,老年再丧子,这不幸的一生里,他又遇到了心性善良、对他影响深远的继母和乳母,让少年郑板桥得到照顾,少受了饥寒之苦;青年时,他的结发妻子陪他度过最困苦的日子,在中年后,他娶到了第三任夫人饶五娘,成就了他诗书画全盛时期的众多作品。这样来看,郑板桥又很幸运……本期《人文潍坊》,我们接续上期《戏里戏外郑板桥》,和您聊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的郑板桥。
    本期撰稿:陈岗
    主编:窦洁 副主编:李海滨
    值班主任:王兵 编辑:蒲国华
    美编:王蓓 校对:封敏(A01-A03) 曾艳(A04、A05) 代进(A06-A08)
    ---
    三位母亲品性善良 影响郑板桥终身
    郑板桥纪念馆一角,刻有板桥名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门楼。
    郑板桥的三位母亲,都是中国传统社会里品质善良的女性,她们从不同的侧面给了郑板桥终身受用的遗传和影响。
    生母汪氏,给了郑板桥身体和天分,使他成为一个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家;继母郝氏,十载勤俭持家,给了郑板桥一颗包容的心;乳母费氏,忠厚仁义,使得郑板桥这一生,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官,无论是穷困还是通达,始终都对社会下层,尤其是劳动人民抱有深深的爱护。
    郑板桥文学性分,得生母汪氏居多
    有关郑板桥生身母亲的资料是比较少的。在郑板桥写的作品中,也只有他三十岁时写的《七歌》的第二首比较详细地说到了她,她的母亲生下郑板桥三年后就去世了。
    对郑板桥来说,三岁时对母亲的记忆是十分模糊的。在他的《七歌》中写生身母亲的那些细节,也大半来自于长辈的叙说。
    郑板桥的生母姓汪,她是郑板桥的父亲郑之本娶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的发妻。这位夫人大概身体比较纤弱,郑板桥身形大约随她,因为在所有的郑板桥造像中,他都是一个瘦瘦弱弱的老头。
    郑板桥不仅是身体随她,最重要的是,郑板桥的聪明和天分随她。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郑板桥成为一个在中国的艺术史上“诗书画”三绝的全才。关于这一点,《郑板桥自叙》中这样说的:
    郑板桥外王父汪氏,名翊文,奇才博学,隐居不仕。生女一人,端严聪慧特绝,即郑板桥之母也。郑板桥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
    汪夫人既端庄又聪明,郑板桥从她那里遗传了非常好的基因。在长辈的叙述和郑板桥模糊的记忆中,汪夫人就是一个病秧子。这在他的《七歌之二》里有明显的记载:
    儿昔夜啼啼不已,
    阿母扶病随啼起。
    婉转噢抚儿熟眠,
    灯昏母咳寒窗里。
    郑板桥是说,他从小是个比较能哭闹的孩子,是个“夜哭郎”,汪夫人只能强撑着病弱的身体起来哄小郑板桥。又是拍,又是哄,慢慢地把郑板桥哄睡了,她自己却在油灯下咳嗽不止。
    这样勉强支撑到郑板桥三岁的时候,她就撒手人寰了!临死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只有三岁的小骨肉。所以郑板桥在《七歌之二》里说:
    我生三岁我母无,
    叮咛难割襁中孤。
    这是怎样的生离死别的场景啊!但是,三岁的孩子怎么能理解生死这样的大事呢?
    所以郑板桥不知道母亲已经死了,还爬到床上叫喊着找妈妈吃奶呢!《七歌之二》里继续说:
    登床索乳抱母卧,
    不知母殁还相呼!
    这是生母汪夫人留给郑板桥最后的印象。从此郑板桥成了没有娘的孩子。生母去世这件事,影响了郑板桥的一生。一直到他四十岁考中了举人,成就了功名,他首先想到要分享的人是已经亡故的父母,在《得南闱捷音》中记载:
    ……
    何处宁亲唯哭墓,
    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
    捧入华堂却慰谁?
    郑板桥说:我现在中了举人了,却只能到父母的坟去哭一场;今后哪怕有了再大的功名,却又能用它来告慰谁呢?三岁丧母,是郑板桥一生都忘不了的痛苦。
    继母郝氏十载勤俭持家,板桥免受饥寒之苦
    郑板桥的生母汪夫人去世后的第二年,郑板桥的父亲续了弦,郑板桥有了继母。
    郑板桥的继母姓郝。郝夫人非常贤淑,一生都没有生育,来到郑家就把郑板桥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疼爱。郑板桥在他的《七歌》里这样回忆她:
    无端涕泗横阑干,
    思我后母心悲酸。
    而且,这位郝夫人非常吃苦能干。在《七歌之三》里是这样写的:
    十载持家足辛苦,
    使我不复忧饥寒!
    郝夫人在郑板桥家生活了十年,十年后,她也因病去世了。这十年的时间里,正是郑家生活最为艰辛的时候,她不辞劳苦,勤俭持家,使郑板桥免受饥寒之苦。
    都说后娘难当,做郑板桥的后妈,也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郑板桥是郑家的长房长孙,他的个性又强,哭哭闹闹是经常的事。
    据郑板桥自己回忆,小的时候,他经常朝着这位后来的母亲使性子。《七歌之三》里这样记载:
    时缺一升半升米,
    儿怒饭少相触抵。
    伏地啼呼面垢污,
    母取衣衫为湔洗。
    郑家这时候生活正是最困苦的时候,困苦到有时候是吃不上饭的。饭少的时候,大人也倒罢了,但是,还不懂事的小郑板桥就会撒泼使浑,对于身份是后妈的郝夫人来说,这是让人十分难堪的事。
    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啊!或许这就是继母善良的性格,也或许是继母隐忍了,继母不但不责备郑板桥,还默默地为他把弄脏了的衣服清洗干净。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难怪郑板桥成年以后,再回忆起这件事来的时候感到心酸和自责了!
    这位郝夫人除了给郑板桥带来了善良、勤劳和包容这些美德之外,还给郑板桥带来了一位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
    郝夫人家在郝荣庄,她的一位族叔名叫郝梅岩。郝梅岩先生是一位饱学之士,后来成了进士,不过当时还在村里教村塾。郝夫人每次回娘家小住,郑板桥都会跟着她,并在郝先生的私塾里借读。
    郝先生是除了郑板桥父亲之外的第二位启蒙老师。那时候郑板桥就流露出了他的文学天才。有一次郝先生给村塾里的学生出了一个对联的上联,让大家来对下联。上联是这样的:
    此人如碧梧翠竹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玉树临风,气宇非凡。很多学生对不上来,勉强对上来的,意境和文辞也相差很远,这让郝先生有些失望。就在这时候,郑板桥对出了下联:
    其志在高山流水
    如果说上联说的是一个人的外表和气质,那么下联说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崇高追求。而且,“碧梧翠竹”对“高山流水”也是巧对,无论从文辞到意境,都没得可说。所以郝先生非常高兴,对郑板桥也特别用心。
    相传这一段时间,郑板桥学习特别用功。他从郝先生那里学了一个摆字的游戏,就是闲暇的时候,用他们那里常有的竹叶和卵石在地上摆字,这样摆出来的字,歪歪扭扭,但别有韵致,在书法上称做“孩儿体”,是说它有些童心的天籁和真诚在里面。
    可能受了这种游戏的启示,时间长了,郑板桥从这里面悟出了一些写字的道理,一直到后来形成了所谓“六分半书”的“郑板桥体”。现在看来,果然有些竹叶和卵石“乱石铺街”的意思。
    可惜这位给郑板桥带来家的温暖和一位好老师的郝夫人,在郑板桥家只待了十年。
    到郑板桥十三四岁的时候,郑板桥的继母也得病亡故了。那时候,郑板桥的父亲认为是自己的命太硬了,连续“克”掉了两位夫人,于是决意不再娶。所以,郑板桥从十三四岁以后,就没有母亲了。
    乳母费氏长期陪伴照料,对郑板桥影响最大
    应该说郑板桥是幸运的。实际上,从郑板桥出生开始,他的生母就一直生病,一直到去世,再到继母进门,继母又去世,郑板桥的生活一直受到另外一个女人的照顾,这就是他的乳母。
    郑板桥的乳母姓费。确切地说,她还不算是郑板桥正式的乳母,而是郑板桥的祖母蔡太夫人的侍女。大概郑板桥的祖母到郑家的时候,家道还算殷实,娘家的家境也不错,就陪送了这样一个丫鬟。
    费氏跟着蔡夫人来到郑家。起先是照顾蔡夫人和郑板桥的父亲,等有了郑板桥,就开始照顾郑板桥的生活起居了。
    关于郑板桥的乳母,郑板桥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乳母诗》,诗的前面有一个小记,可以还原郑板桥乳母在他们家的情景:
    时值岁饥,费自食于外,服劳于内。
    年成不好,加上郑板桥家已经败落了,但诚实、勤劳、仁义的乳母并没有离他们而去,而是自己回家吃饭,还在郑板桥家做活。
    每晨起,负燮入市中,以一钱市一饼置燮手,然后治他事。间有鱼飧瓜果,必先食燮,然后夫妻子母可得食也。
    每天早晨起来,背着郑板桥到市场上去,用一个铜钱买一个烧饼放在郑板桥手里,郑板桥吃着,她再开始忙生计。偶尔有一点好吃的东西,一定是先给郑板桥吃,然后其他人才可以吃。
    数年,费益不支,其夫谋去,乳母不敢言,然常带泪痕。日取太孺人旧衣溅洗补缀,汲水盈缸满瓮,又买薪数十束积灶下,不数日竟去矣。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更加支撑不下去了。她丈夫想外出谋条生路,她不想去,又不能不去,又不好对郑家明说,于是,一边掉泪,一边将郑板桥祖母平时穿的衣服洗干净,缝补好,把缸里打满了水,还自己掏钱买了些柴火放到灶下,然后才默默地离开了。
    那么,当郑板桥发现乳母离开了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燮晨入其室,空空然,见破床败几纵横。视其灶犹温,有饭一盏,菜一盂,藏釜内,即常所饲燮者也。燮痛哭,竟亦不能食矣。
    意思是说,郑板桥早晨起来,习惯地走到她的房间里去,乳母不在了,看见炉灶还是温的,有一碗饭一碟菜,都暖在锅里——这就是平时喂郑板桥的饭啊!这时郑板桥也明白了,竟哭得有饭也咽不下了!
    过了三年,情况好转了些,费氏从外地回来,还是回到了郑家,继续照料祖母,对郑板桥也加倍珍惜。
    费乳母不愿意离开郑家,倒不是因为她的家境困难,非要到郑家来谋生。按照郑板桥的记载,她回来后的第二年,费乳母的儿子被朝廷提升为八品的提塘官了,看来家境不错,甚至当时超过了郑家。做官的儿子要把她接回去奉养,但她一直没有去。原因就是为了郑板桥和郑家人。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郑板桥的乳母是一位多么善良仁义的人。等到郑板桥成了进士,她十分高兴,抚养的幼主成名,儿子也做了八品官,还有什么可遗憾的!乳母最后活到七十六岁,无疾善终。
    郑板桥为了悼念她,写了这首《乳母诗》:
    平生所负恩,
    不独一乳母。
    长恨富贵迟,
    遂令惭恧[nǜ]久。
    黄泉路迂阔,
    白发人老丑。
    食禄千万种,
    不如饼在手。
    郑板桥回忆起小时候乳母给她买饼吃的情景,感觉到哪怕是山珍海味,也不如那时一个饼好吃!
    在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上层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成为老百姓日常行为的准则。
    老百姓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对主人要忠诚,对下人要仁慈,就会出现像郑板桥的乳母这种,情愿吃着自己的饭,也要在主人家尽心尽力。那么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郑板桥在给他堂弟郑墨的一封家书中,透露了其中的原因:
    ……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雇了别人为你服务,必须要礼貌对待,用现在的话说要尊重他的人格。他称我为主人,我称他为客户,这只是些称呼,并没有什么贵贱高低之分。郑板桥还说:
    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
    平时要体谅他,怜悯他;需要借钱借东西的时候,要尽量周全他;还不上的时候,要宽让他。郑板桥在那样的时代,有如此的平等意识和思想境界,他对下人的态度是可想而知的。
    这大约也是郑家多年的家风。所以乳母费氏如此对待郑家和郑板桥,也就容易理解了。
    ---
    三任夫人有情有义 相继伴在板桥身边
    郑板桥纪念馆一角板桥名句“何须多构湖山”。
    很凑巧的,郑板桥先后有三位夫人。有人说,郑板桥的“情商”很高。少年时,郑板桥爱慕他的一位表姊妹,十年幼小娇相护;青年时,与患难发妻共同生活十六年,最苦难的时候她陪着郑板桥;发妻去世后又续弦;中年后遇到红颜饶五娘,相伴二十五年,这时的郑板桥,诗书画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她们,成就了“诗书画”三绝的全才郑板桥。
    朦胧初恋:十年幼小娇相护
    如同很多敏感的艺术家一样,郑板桥的爱情启蒙也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而且,像他那个时代许多才子佳人小说中所表现的情节一样,他的第一个爱慕对象是他的一位表姊妹。他有一首《踏莎行》记录了这段美好的感情:
    中表姻亲,
    诗文情愫,
    十年幼小娇相护。
    不须燕子引人行,
    画堂得到重重户。
    颠倒思量,朦胧劫数,
    藕丝不断莲心苦。
    分明一见怕销魂,
    却愁不到销魂处。
    在这里并没明说这个“中表姻亲”是谁,只是说,两个人从小有十多年青梅竹马的经历。因为是表姊妹,所以不用回避,不用引见,径直就可以去到“她”所在的画堂。画面非常美好:他们阅读共同喜欢的书卷,写相互欣赏的诗文,感受人生最初的那份朦胧美。
    这段情,郑板桥的感受却是刻骨铭心的。可少年情愫一般是没有什么结果的。郑板桥也一样,不管如何“颠倒思量”,但到底是“朦胧劫数”,是命中注定不能实现的爱。若干年后回味起来,感到藕丝难断而莲心最苦,而这最苦的莲心,也只有深深地埋在记忆里,无人知晓也无从排解。
    郑板桥最初的爱慕对象到底是谁?凡是对郑板桥感兴趣,喜欢研究郑板桥的,都对“中表姻亲”是谁很感兴趣。有人猜是郑板桥舅舅家的表妹,也有人猜是郑板桥外姨家的“一姐”。说到底,只要我们知道少年的郑板桥曾经有过这么一份美好的情感就好。
    郑板桥还写了好几首诗词,都表达了相似的情感。其中有一首《赠王一姐》中的描述,非常值得人回味:
    竹马相过日,
    还记汝云鬟覆颈,
    胭脂点额……
    什么是胭脂点额呢?笔者小的时候,潍坊还有这样的风俗,家中讨人喜欢的小女孩,节日的早上,在粉嫩的额头上用胭脂点出一个红红的圆点,红白相映,衬着缭乱的乌发,那情景的确动人。如果是情窦初开的少年,看了喜欢,那是很自然的。
    ……
    回首当年娇小态,
    但片言微忤容颜赤,
    只此意,最难得。
    这几句也是《赠王一姐》中的描述,意思是时过境迁,有了阅历,再回想当年那种娇小可爱的样子,一句话说不着,惹得脸红到脖子根的情景,不是很难得,也很让人回味的吗?
    在这样一些诗词里,郑板桥把自己的这份少年爱恋的情感说得很隐晦,也很美好。并不过分地宣泄和怨恨,尺寸拿捏得很好。这和他多年儒家思想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儒家是讲中庸,讲克制的。
    结发妻子:与板桥共患难生活十六年
    公元1715年,即清康熙五十四年,这一年郑板桥二十三岁,他结婚了。他的结发妻子姓徐,叫徐凤云,是同城徐非砚先生的女儿,是一位有文化的小家碧玉。她与郑板桥的感情很好,夫妻之间琴瑟和谐,这在郑板桥的诗文《闲居》中有所表现:
    荆妻拭砚磨新墨,
    弱女持笺索楷书。  徐夫人在家中是贤妻良母的形象,她相夫教子,没有什么怨言。
    可惜的是,徐夫人从郑板桥二十三岁时进门,到郑板桥三十九岁时因病去世,十多年的时间里,正是郑板桥和郑家最困顿的时期。
    郑板桥没有固定的收入,多半时间都在外面教书或者卖点字画。教书的收入很少,卖画更是没有多少指望。很多时间都是靠向亲戚朋友借债过日子。
    念我故人好,
    谋告当无违。
    出门气颇壮,
    半道神已微。
    相遇作冷语,
    吞话还来归。
    归来对妻子,
    局促无仪威。
    在郑板桥的《贫士》中,这几句诗是写一个贫寒之士到别人家告借的情景:家里穷到揭不开锅了,想想还有谁是过去有一点交情的朋友,到那里开口告借大概不会碰钉子。于是边安慰家里人,边信心满满地出了家门。可走到半路上,心里就发虚了。到真正见了面,还没等开口,就碰了个冷钉子,只好把要说的话咽回到肚子里。回到家里,拿什么话跟妻子说呢?这里说的“贫士”,其实就是郑板桥自己。
    没有经历过贫贱的人,哪里能把一个困顿中的男人那种在妻子面前的尴尬和局促,描述得如此细致入微呢?
    那么,此时的妻子是怎样的表现呢?《贫士》中也有描写:
    谁知相慰藉,
    脱簪典旧衣。
    入厨燃破釜,
    烟光凝朝晖。
    妻子不但没有责备,没有埋怨,反而用话语来安慰男人,把仅有的首饰和衣服拿去典当,换来吃的,然后下厨点灶,开始忙活一家人的饭食……
    对于这样一位贤淑善良的夫人,郑板桥一直心存感激。作为一个男人,家里的顶梁柱,他当然希望能让妻子儿女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但是,正如他自己在《七歌之五》里说的:
    几年落拓向江海,
    谋事十事九事殆。
    千里还家到反怯,
    入门忸怩妻无言。
    这种愧疚和自责,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徐夫人的善良和大度,让郑板桥感到更加对不起家人和孩子。
    郑板桥和徐夫人共同生活了十六年。这十六年里,他们养育了三个孩子:两女一男。但不幸的是男孩犉(chún)儿长到四岁就夭折了。这给郑板桥留下了一生的伤痛。
    也许是思念爱子太悲痛了,也许是那样的岁月太熬人了,徐夫人终于支撑不住,在郑板桥三十九岁时,他的这位患难之妻终于撒手人寰,去找他们早夭的犉儿去了。
    说起来真是造化弄人!就在徐夫人去世的第二年,郑板桥到南京参加乡试,中了举人,郑板桥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了。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郑板桥真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
    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为哭墓,
    无人对镜懒窥帏。
    《得南闱捷音》中郑板桥哀叹,这个小小的功名,来得有些晚了,晚到没有人和他一起分享。面对着妻子曾经睡过的空床,他欲哭无泪!
    续娶郭氏一生无子,后与饶五娘七巧成姻
    徐夫人去世后,郑板桥在叔父的张罗下续娶了他的第二位夫人郭氏。郭氏与郑板桥未生育一男半女,郑板桥在自己的文字中也很少提到她。她虽然默默无闻,但她还是尽了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帮助郑板桥照料徐夫人留下的两个女儿。
    郑板桥的红颜知己是在他四十三岁,他考进士的前一年出现的。
    一九八三年之前,人们在读《郑板桥集》的时候,有时会看到其中有一些作品写到一个叫“饶五娘”的女人。人们纷纷猜测她与郑板桥的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一九八三年,人们不用猜了,这一年第二期的《文物天地》上,刊登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份郑板桥自己书写的资料,叫做《扬州杂记卷》。《扬州杂记卷》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二年(即1747年)在济南锁院写的,其中记述他与饶五娘从邂逅到成婚的情节,最为周详,真有“无巧不成书”的感叹,也可说是“七巧成姻”,看郑板桥的原文就知了:
    扬州二月,花时也。郑板桥居士晨起,由傍花村过虹桥,直抵雷塘。问玉勾斜遗迹,去城盖十里许矣。树木丛茂,居民渐少,遥望文杏一株,在围墙竹树之间。叩门径入,徘徊花下。有一老媪,捧茶一瓯,延茅亭小坐。
    文字很简单,但事却不简单。本来是春暖花开,信步郊外,却被一树盛开的杏花所吸引,单单就来到了这户人家,来到这位捧茶而待的老夫人面前。这是一巧。
    其壁间所贴,即郑板桥词也。问曰:“识此人乎?”答曰:“闻其名,不识其人。”告曰:“郑板桥即我也。”
    来到这户人家,喝了杯茶倒也罢了,单单就看见墙壁上贴的都是郑板桥自己的诗词。不禁就问:认识郑板桥吗?回答是:只闻其名,不识其人!郑板桥说:我就是啊!看,偏偏是这郑板桥不请自到,岂不二巧?
    媪大喜,走相呼曰:“女儿子起来,女儿子起来,郑板桥先生在此也。”
    老妇闻听大喜过望,跑着去喊自己的女儿:快起来吧,快起来吧,郑板桥先生来了啊!
    ……其女艳装出,再拜而谢曰:“久闻公名,读公词甚爱慕,闻有《道情》十首,能为妾一书乎?”郑板桥许诺……书毕,复题《西江月》一阕赠之。
    原来喜欢郑板桥诗词的,并不是待茶的老人家,而是她的女儿。而这女孩最喜欢的是郑板桥写的《道情》十首——道情,就是当时郑板桥写的歌词,当时已经流传开了。小姑娘也喜欢,并要郑板桥给她写出来,爱慕之情呼之欲出。郑板桥呢,不但写了,而且还当场赠她一首《西江月》。看来郑板桥对她也很有好感。这是三巧。
    问其姓,姓饶。问其年,十七岁矣。有五女,其四皆嫁,惟留此女为养老计,名五姑娘。又曰:“闻君失偶,何不纳此女为箕帚妾,亦不恶,且又慕君。”郑板桥曰:“仆寒士,何能得此丽人。”媪曰:“不求多金,但足养老妇人者可矣。”
    现在知道这位爱慕郑板桥的少女叫饶五娘了,偏偏四个姐姐都已经出嫁,只留她一个。又偏偏还知道郑板桥新近媳妇没了,五娘的母亲说话倒也直截了当,干脆,就让她做你的侍妾,理由很简单:长得不错,还喜欢你!——就仿佛在这里等着郑板桥似的。这是四巧。
    板桥许诺曰:“今年乙卯,来年丙辰计偕,后年丁巳,若成进士,必后年乃得妇,能待我乎?”媪与女皆曰:“能”,即以所赠词为订。明年,郑板桥成进士,留京师。
    郑板桥如今正是个多情的中年男人,有这样的好事,当然立刻就答应了。并且说,我明年要进京考进士,只要考上了,我一定回来娶得美人归。果然,到了第二年,郑板桥说考就考上了!——这是第五巧。但是,郑板桥却因放官不顺而滞留在了北京,又有新的曲折:
    饶氏益贫,花钿服饰拆卖略尽,宅边有小园五亩亦售人。有富贾者,发七百金欲购五姑娘为妾,其母几动。女曰:“已与郑公约,背之不义,七百两亦有了时耳。不过一年,彼必归,请待之。”
    郑板桥进士倒是考上了,但是滞留北京未归。饶家母女于是就卖东西,甚至连小园子也卖了。这时还有个有钱人看上了饶五娘,要出七百两银子买五娘。出价颇高,母亲有点动心了。但五娘坚持要等郑板桥回来娶她。但是,郑板桥滞留北京,归期难卜,谁来成就这段美好的因缘呢?非常“巧”,一个特殊的人物出现了:
    江西蓼洲人程羽宸,过真州江上茶肆,见一对联云:“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傍写“郑板桥郑燮题”。甚惊异,问何人,茶肆主人曰:“但至扬州问人,便知一切。”
    江西商人程羽宸很喜欢文化,巧中之巧是他在镇江的茶楼里喝茶,无意间就看见了郑板桥写的一副对联,喜欢得不得了,一看落款是郑板桥,这是第六巧。于是程羽宸跟店小二问郑板桥是谁?小二说:你到扬州,一问便知。
    羽宸至扬州,问郑板桥在京,且知饶氏事,即以五百金为郑板桥聘资授饶氏。明年,郑板桥归,复以五百金为郑板桥纳妇之费。
    这程羽宸还真去了扬州,一问郑板桥,都知道他在北京考进士还没回来呢。可巧他又知道了郑板桥与饶五娘的婚约,于是不等郑板桥回来,先拿出五百两银子替郑板桥下了聘资,老百姓的话,叫下了“定”。
    第二年,郑板桥回来,程羽宸又拿出五百两给两人办了婚礼。到此七巧汇齐,郑板桥和五娘受尽曲折,苦尽甜来。
    郑板桥与饶五娘成亲的这一年,郑板桥四十五岁,而五娘却仅仅十九岁。虽然两个人年龄差距很大,但感情却很好。可能恰恰是年龄上的差距,使得两个人可以拉开距离欣赏。
    在饶五娘眼里,郑板桥也许更像个有才华的父亲;而郑板桥眼里的五娘,是一个能给他带来欢乐和俏皮的女孩。为此,郑板桥经常在一些诗作中描述她的天真与可爱,其中一首《细君》是这样写的:
    为折桃花屋角枝,
    红裙飘惹绿杨丝。
    无端又坐青莎上,
    远远张机捕雀儿。
    这一切落入郑板桥眼里:为了折一枝桃花,竟然一身红裙翩然上树;可一眨眼,她又躲到草丛的后面,用自制的机关捉小鸟玩去了!
    在郑板桥的眼里,这一切是多么可爱。郑板桥这时已人到中年,恰恰需要这种充满生命力的美好的启示。郑板桥在娶到饶五娘的二十年里,诗书画三绝都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
    这一时期,也是郑板桥在外做官的时期,五娘一直随侍在郑板桥身边,不仅能照顾郑板桥的生活,也能调剂郑板桥的心情。有资料可以证实,郑板桥在潍县期间,五娘大部分时间也在这里,郑板桥在这期间写的诸如《潍县竹枝词四十首》,里面有那么多美好的少女形象,大概不少是以五娘为原型的。
    --
    爱竹总如教子弟 数番剪削又扶持
    郑板桥是一家之主,是个父亲,那郑板桥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郑板桥一生两个儿子都夭折。第一个儿子五岁夭折,对郑板桥打击很大;五十二岁,郑板桥又得一子,他并不因为如此就溺爱、宠惯这个儿子,而是要求爱之以道。郑板桥提出对孩子教育的目的,排在第一位的,是要做一个知书明理的好人!而把中举人、中进士、做官这些一般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小事!但第二个儿子也在六岁时夭折。
    爱子五岁夭折,对板桥打击很大
    前面我们讲郑板桥身世的时候讲过,郑板桥在二十三岁的时候,与他的发妻徐夫人结了婚。婚后,徐夫人先生了几个女孩,然后才生了一个儿子。这对郑板桥来说,是盼望已久的事情。
    郑板桥是一个儒家思想的言传身教者,在儒家的伦常观念中,特别重视后代里有没有男孩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郑板桥有了儿子,就特别地喜爱,他给儿子起的小名叫犉儿 ∑儿的意思就是小牛犊。
    但不幸的是,犉儿只长到五岁,就夭折了。这在当时医疗条件下,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对郑板桥来说,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太爱这个孩子了。
    为了这件事,郑板桥专门写了《哭犉儿五首》绝句,并且收在他自己亲自编的《郑板桥集》里面。这也是郑板桥早期诗作当中最感人的作品之一,即使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今天我们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郑板桥痛失爱子的悲伤情怀。其中,《哭犉儿五首》之二这么写道:
    歪角鬏儿好戴花,
    也随诸姊要盘鸦。
    于今宝镜无颜色,
    一任朝光满碧纱。
    犉儿是家里的小儿子,受了几个姐姐们的熏陶,喜欢戴花,甚至还要姐姐们那样的发髻。现在犉儿没了,一切都成了过去,就是那面当初照过儿子可爱模样的镜子,在郑板桥看来也变得暗淡无光,失去了颜色。
    蜡烛烧残尚有灰,
    纸钱飘去作尘埃。
    浮图似有三生说,
    未了前因好再来!
    这首《哭犉儿五首》之五说的是给儿子上坟扫墓的情景。看看蜡烛烧尽,纸钱化灰,又是离去的时候,忽然想到佛教里三生之说,下辈子我们再做父子吧——郑板桥真的是从心里面很爱这个仅仅活了五岁的儿子啊!
    五十二岁再得一子,板桥要求爱之有道
    犉儿死后,郑板桥一直没有儿子。又过了好多年,直到他中进士做了范县知县,他的第三任妻子饶五娘才给他生了第二个儿子,这时候他已经五十二岁,两鬓斑白了!
    晚年得子,郑板桥给他起的小名叫麟儿。麒麟是多么珍贵的动物!由此乳名,也知道郑板桥对晚年得到的小儿子爱之弥深。他在写给堂弟郑墨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说: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五十二岁才有了儿子,当然是倍加疼爱,他接着说——
    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郑板桥并不因为五十二岁才有了这个儿子就溺爱他、宠惯他,而是要求爱之以道。怎样才算是爱之以道呢?
    儒家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有仁爱之心。郑板桥是把这一点放在教育孩子的第一位的。
    仁爱忠厚的基础是要培养一颗善良之心,而善良之心来自于平时的养成。所以郑板桥对孩子的教育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平等意识的建立和同情心的建立——郑板桥教育儿子的第一个要求是要仁爱忠厚,平等待人。《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里有这样的记载: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
    在郑板桥看来,孩子都是一样的孩子,父母也是一样的父母;天下父母都有爱子之心,孩子有了好吃的零食,要分给小孩子们一起吃,而不要只给自己的孩子吃,让其他孩子远远地看着……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平等意识,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而且,不仅要爱人,还要爱物,爱整个世界。在这一点上,郑板桥甚至连孩子如何游戏都想到了:
    ……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至于系个蜻蜓啊,绑个螃蟹这样的游戏,蜻蜓和螃蟹成了小孩们做游戏的工具,这些小昆虫、小动物一时片刻的,就一命呜呼了——我们意识到这其中的问题了吗?郑板桥意识到了。在郑板桥看来,这是不适合让儿童玩的游戏。郑板桥的理由也在《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里说的明白:
    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为了我们自己一时的愉悦,让另一个生命遭受折磨,这是谁家的道理?难道非要以摧残别的生灵的方式来愉悦我们自己吗?所谓大爱无疆,正是这样的思维。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观点和理念来教育孩子,也依然值得提倡的。
    仁者爱人,爱人及物,忠厚平和。这都是孩子应当建立起来的思想意识。在这样的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应当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方式。其中首要的是:谦虚有礼。这是郑板桥对自己小儿子提出来的具体要求。郑板桥在《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里说:
    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
    六岁的麟儿刚刚入学读书,郑板桥要求他对同学要有礼貌,不能直呼其名;有多余的文具,要分给同学使用。
    麟儿是郑板桥在范县做知县的第二年出生的。他六岁入学这一年,郑板桥已经调到潍县做知县了。用现在的话说,麟儿也算是个“官二代”了。郑板桥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给儿子提出来的另一个要求是:不搞特殊。
    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
    郑板桥虽说自己是个微官,其实他这官一点也不小。七品县令,在当时来说是朝廷命官,一方父母,真正有郑板桥这样身份的人并不多。郑板桥也意识到这一点了,所以他提出来,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不搞特殊。
    郑板桥要儿子在对待同学老师这些事情上,要处处谦虚,尊师爱友。
    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笑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
    意思是选择好的老师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敬重老师。私塾聘请的老师,只是在当地有名气,未必是闻名海内的名师,但不能私下里笑话他学问浅陋,甚至当面指出他教学中的谬误。这会让老师惴惴不安,也不能安心教学。
    郑板桥育儿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
    平时要怎么对待同学呢?尤其是对待那些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同学该怎么做呢?
    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
    没有钱买本子的,要若无其事地送给他;下雨天不能回家的,要留他吃饭;到了晚上放学,道路泥泞,应当给他一双旧鞋,把他的鞋换下来回家。所谓怜贫恤寒,推己及人;既要帮助别人,还不能让别人难堪,在郑板桥教育孩子的这番话里,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郑板桥对儿子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热爱劳动。麟儿读书时,郑板桥正在潍县做官,他很关心儿子的学习,在给堂弟郑墨的家信中经常问:
    麟儿勤读否?尔宜时加查察。儿辈读书,督促之责,教师负十分之六,父母负十分之四。
    看来郑板桥也很明白,孩子读书的责任不全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也很重要。但是,与读书比起来,郑板桥似乎更关心孩子的发育成长,希望他有健壮的体魄和优良的天性,在《潍县署中寄内子》中给妻子的信中说:
    惟儿童心理,都喜劳动,禁其嬉戏,有妨发育之天机。可于课余之暇,命农工导之学稼学圃。我不愿将来都能取势位富厚。
    郑板桥却鼓励孩子学习种菜种庄稼,他有两点考虑:一是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体魄,更好地发育成长;二是希望孩子将来依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而不是仰仗地位和权势。
    郑板桥通过自己的半生经历,已经看到了在取得权势的道路上,处处充满着险恶,他不愿意儿子再走这样的路。所以,给郑墨的信中他说:
    盖宦途有夷有险,运来则加官晋爵,运去则身败名裂。愿子孙为农家子,安分守己,优游岁月,终身无意外风波遭遇也。
    郑板桥为官十二年,亲眼目睹了封建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是是非非。运来加官晋爵,运去身败名裂!他希望儿子远离这些,做一个靠诚实劳动养活自己的人。这样安分守己,过平常的日子,这样一生都会平平安安,没有什么风险。
    总之,郑板桥对儿子的最终要求就是做个好人。他在给堂弟郑墨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说:
    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
    郑板桥提出对孩子教育的目的,排在第一位的是要做一个知书明理的好人!而把中举人、中进士、做官这些一般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小事!他还怕孩子的母亲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溺爱孩子,让郑墨把这封信读给她们听,使她们知道爱子之道就是要教孩子做一个好人的道理!
    郑板桥对儿子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他在潍县做官,儿子在老家兴化由夫人和堂弟抚养。他在政事之余,还不忘亲自给儿子选了几首浅显易懂,内容平实的五言绝句,如《悯农》《蚕妇》,让儿子唱给大人们听。现在的小学课本,这两首诗也是选在其中的。可见郑板桥教育孩子的思想和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也是吻合的。
    可惜的是,郑板桥五十二岁才有的这个儿子麟儿,活到六岁的时候,却因出麻疹而夭折了!这使郑板桥的满腔希望化为泡影。此后,郑板桥再也没有儿子了,晚年过继了堂弟郑墨的儿子接续烟火。
    无钱陪嫁女儿,郑板桥画兰花陪送
    郑板桥一生两个儿子都夭折而亡,女孩呢,是有几个长大成人的。从现存的资料看,郑板桥对她们的教育也是用心的,并且还教她们读书识字,在《闲居》里有这样的句子:
    荆妻拭砚磨新墨,
    弱女持笺索楷书。
    这是他在自己诗里面描写的生活画面:妻子在砚台上磨墨的时候,小女儿也过来要郑板桥写的楷书作为练字的字帖。可见郑板桥是教她们读书写字的。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郑板桥一幅画兰真迹,上面是郑板桥的亲笔题诗:
    官罢囊空两袖寒,
    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
    赠尔春风几笔兰。
    下面的落款是“乾隆戊寅,郑板桥老人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据查乾隆戊寅是乾隆二十三年,这一年郑板桥六十六岁,他的二女儿嫁到姓袁的人家去。郑板桥这时候已经罢官在扬州老家,只能靠卖画维持生活,家境贫困,因为没有多少钱陪嫁女儿,于是,画了这幅兰花来陪送女儿。
    关于教育后代子女,郑板桥写过两副对联,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第一副对联是: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意思是说养育儿孙,要像他画的竹子一样,虚心持节,宁折不弯,表现出做人的气节。第二副对联写的是:
    爱竹总如教子弟,
    数番剪削又扶持。
    意思是说爱护竹子就像教育子孙一样,既要扶持他昂扬向上,不断进取,又要及时剪削旁枝乱梢,修正毛病,这样才会天天向上,长大成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啊!
    -
    爱亲爱友爱众人
    都说郑板桥是个怪人,但认真地读过郑板桥的作品后就会发现,所谓的“怪”,其实是郑板桥的表象行为。从内心来说,郑板桥是一个充满爱的人,而且这种爱有对熟悉人的小爱,也有对老百姓的大爱!暖老温贫,扶贫助弱,郑板桥用这样的方式体现着旁人不了解的“怪”。
    小偷光顾,可以请他进来
    郑板桥在范县任上的时候,给他的堂弟郑墨写过一封信,说自己想着将来不做官了,回到故乡,盖几间草房,一道矮墙,自己在里面读书画画。
    当然,他的房子不是高墙深院,不便于防盗。难免被小偷光顾。假如小偷来了,怎么办呢?郑板桥的回答是:即便小偷光顾了也没有什么,可以请他进来。他说:
    不知道贼亦穷民尔。开门延入,商量分惠,有甚么便拿甚么去;若一无所有,便王献之青毡,亦可携取质百钱救急也……
    在郑板桥看来,小偷也是穷老百姓,不是穷得吃不上饭了,也不干这事。郑板桥的做法是:把他请进来,商量一下能拿去的就拿去;实在一无所有,剩下一块写字的青毡,让他拿去可以换点零钱也能救急。
    郑板桥说这样的话是有些怪。也会有人认为他有些矫情,言不由衷。好像不是。这里有个传说,恰巧是说郑板桥遇见小偷的,可以印证上面这段话的。
    相传郑板桥在村塾教书时,家里很穷,有一天夜里,一个小偷误打误撞,进了郑板桥的家。摸到米缸前,准备偷米,不料弄出了动静,惊醒了郑板桥。郑板桥一看是个偷儿,只见他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进门就冲着米缸下手,这是饿急了的穷人。郑板桥怕惊了小偷,于是自言自语道:“老鼠真多,误人睡觉。”继续装睡。小偷庆幸主人没发现,便伸手偷米,一探米缸是空的。郑板桥有所感,随口吟了两句诗:
    大风起兮月黄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意思是在这个刮着大风的晚上,有劳梁上君子到我这个穷人家。小偷听见就想偷点米快走。这时郑板桥又吟道:
    诗书腹内藏千卷,稻米缸中无半升。
    他说,我一个读书人,诗书都在肚子里装着;可我的米缸里却是什么也没有。小偷终于听明白了,知道来的不是地方,准备溜之大吉。郑板桥又吟道:
    出门休惊黄尾犬,翻墙莫碰兰花盆。
    他告诉小偷,门口那里有狗,走的时候要小心点;翻墙时不要碰着我的兰花盆。小偷翻墙时,果然见墙头放着几盆兰花。这时,郑板桥在屋里高声吟道:
    夜深不及披衣送,收拾雄心回家门。
    是奉劝小偷,夜深了,我也不穿衣服送你了;你要把做小偷的想法收拾起来,回家重新开始做人吧。
    对待同宗,皆当有所分惠
    郑板桥同情弱者,同情下层人民,在他的书信、作品中也可看出。
    郑板桥中进士以后,社会地位提高了,画也好卖了,经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做官以后,虽然俸禄并不高,但养廉银还是很可观的。郑板桥手头有了余钱,开始惦记他的近亲和同乡。他在给堂弟郑墨写的信中,回忆起他们东门郑家同宗的地位和生活:
    可怜我东门人,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
    看来他们郑家郑板桥这一枝,都是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粗粮野菜能填饱肚子就相当满足了。每每回忆起来,都禁不住要落泪。
    在信里,他接着说,自己有了一点钱,就让堂弟郑墨去周济他们,嘱咐得很具体:
    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结。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
    郑板桥的要求是,挨家挨户,不管远近,都要分到。其中有一个论辈分应该是郑板桥的小叔祖,其实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名字叫麒麟。郑板桥还关心着他的下落,让家人要找到他。
    麒麟小叔祖亦安在?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
    郑板桥帮助的对象,甚至还包括那些多少年不见面的远亲,年轻时在一起读书的同学,生活难以为继的乡里。郑板桥在信的最后一句话是:
    务在金尽而止。愚兄更不必琐琐矣。
    他说一定要把这些钱全分发出去为止,愚兄就不具体一一交代了!
    除了送钱周济,郑板桥还专门写信吩咐家里人怎样对待那些贫穷的亲戚朋友:
    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
    郑板桥的老家兴化属于苏北,冬天是很冷的。那时候又没有什么取暖设备,所以郑板桥嘱咐,那些亲戚来了,先给他们一碗炒米,一碟咸菜,一碗热粥……他们一旦喝下去,周身就都暖和了。
    这在当时的穷苦老百姓看来,就是最体贴的待遇和亲情了。
    这些人生经验,都来自于郑板桥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在四十岁之前,就过着和那些穷朋友一样的生活,他也曾在寒风呼啸的清晨,去到亲戚朋友那里告贷。郑板桥最理解他们的心情,也知道怎样能让他们的身心感到温暖。
    这些内容都收录在郑板桥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里。
    遇到贫弱 伸援手扶之
    远亲近邻,毕竟与郑板桥还有一些关系,照顾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就是那些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普通老百姓,郑板桥也会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雪中送炭。
    过去老潍县流传最广的一个民间传说,是说郑板桥在潍县任知县的时候,有一个秋天的上午,他从衙门出来,微服私访,赶了一回潍县大集。在集上有一个卖扇子的老太太,独自守着一堆扇子却无人问津。郑板桥拿起扇子一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况且已经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当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
    郑板桥很同情这位老太太说:“反正扇子也没人买,我就在上面写字画画,也许就有人买了!”老太太将信将疑,郑板桥当场借来笔墨工具,挥毫泼墨。只见青竹冉冉、幽兰芊芊,并用他特有的郑板桥体在上面题了款。周围赶集的人,看到是郑大老爷的手笔,纷纷掏钱购买,一堆扇子一会儿就卖完了。老太太喜出望外,收拾银钱回家,青衣小帽的郑板桥也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
    从文献记载看,郑板桥不仅爱那些穷苦乡亲爱、素不相识的孤苦老人,甚至对那些曾经因生活所迫做过对不起自己的事的人,也充满了爱心,甚至帮他们摆脱生活的困境。
    穷者助之,弱者扶之,儒家的这种爱人的思想,贯穿于郑板桥的一生,也是他的行为准则。扶贫助弱,二百年前的郑板桥就是这样做的。
    本期图片摄影除署名外由张振民提供。
    作者简介
    陈岗,字铁岩,别署梅欧堂主人。潍坊电视台高级记者、知名作家、书画家,京剧梅派名票,文化学者。曾获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国家级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等。著作有《郑板桥二十讲》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