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03 08:44
鄌郚总编

迎新春话年俗

    迎新春话年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进入农历腊月,全民开始忙年。从年前的喝腊八粥,小年辞灶,打扫房屋,准备年货、年画、春联、窗花、祭祀用品,到除夕煮饺子,大年初一、初二走亲访友大拜年……潍坊人过年的讲究很多,年俗更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味如何浓起来、过年有何规矩讲究?1月16日上午,“迎新春·话年俗”画都沙龙在潍坊日报社四楼记者驿站举行,潍坊民间文艺界、非遗保护界、楹联艺术界、文艺评论界的众多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聊一聊潍坊年俗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
    主 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 辑:台 可 美编:许茗蕾
    校 对:曾 艳(01、06)
    代 进(02-03)
    封 敏(04-05)
    王明才(07-08)
    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杨乃东刻制的年画作品《年年有余》、孟祥祥面塑作品《孔融让梨》、李梅扎制的金鱼老猫花灯(刘燕 摄),剪纸为陈向阳作品。
    ---
    专家聊年俗 潍坊人讲究多
    潍坊人过年讲究,尤其进了腊月,迎接春节的各种活动便开始了。1月16日上午,“迎新春·话年俗”画都沙龙在潍坊日报社四楼记者驿站举行,来自民间文艺界、非遗保护界、楹联艺术界、文艺评论界的众多专家围绕各种年俗展开热烈讨论,为佳节增光添彩,讲好年俗故事,传承潍坊年俗文化。
    “俗”是约定俗成 年俗应该有变化
    高增光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任
    在我看来,年俗也应该有变化。“俗”就是约定俗成,没有人规定,而是在生活中慢慢积累成俗。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叫“正月剃头死舅”,实际上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清政府推广“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但在清朝之前,汉族人只梳理头发,不剪也不剃。在他们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汉族人不愿服从,但又不能为此丢了脑袋,就约定正月不剃头,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思旧之情,称之为“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就演变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如今,习俗是可以变化的,人们不仅可以正月剃头,还可以做造型等。
    “善作善成,化风成俗”。年俗应该有变化,我们更要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潍坊的春节过得更激情、更祥和、更平安,希望潍坊的民俗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春节由上古祭祀演变而来 年俗随朝代变迁有所不同
    王治喜
    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潍坊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说到过年,人们不免会想起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而岁首的确定是祖先长期观察星象与物候的结果。先民在观察天象时,确定了以天干和十二地支核准时间和节令,以斗柄回寅为立春,立春即岁首,乃万物起始,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开启。
    岁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人们在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活动,报效天帝正神和祖先的恩德,驱邪、祈岁纳福,迎接美好未来,由此也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文化,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年俗。
    中国农历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直到汉代,我国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在这个过程中,民俗文化也随之变化、发展、更新。先秦,人们在岁首举行拜神、祭祀先祖的仪式;汉代,人们不仅祭神祭祖,还贴门神(在桃木上刻门神),拜年风俗的雏形初步显现;魏晋南北朝,人们开始除夕守岁;唐代,人们在拜年时互送“拜年帖”;宋代出现了爆竹;元代出现“迎灶神”“贴灶神”的习俗;到明清,春节习俗已十分隆重。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春节习俗。春节习俗的功能主要有三:一是祭祀,感恩先人;二是敬天地、驱鬼神,以求平安;三是阖家团圆,凝聚亲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年俗也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但其内涵、功能不变,一直是民族凝聚的纽带。
    很多非遗项目 在春节中流传至今
    范新建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
    春节是承载中华民族思想和情感的民俗活动,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能穿新衣、吃好饭,还能收压岁钱、放鞭炮,特别热闹。在我心里,春节色彩鲜艳、亮丽绚烂。它也是有声音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声入耳;它还是有味道的,热气腾腾的炸货、喷香的猪头肉,让人垂涎欲滴。
    春节更像一场多元化、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虽然民俗的表达形式不同,但活动主题相同,寄托的情感相同。它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藏着深深的亲情、孝情和民族情。
    民俗,特别是年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具有重大意义。春节民俗活动形式多样,许多非遗项目都是在春节传承中流传至今的,像春节中的音乐、舞蹈、曲艺、手艺、美食等,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围绕如何把春节过得更有意义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研究课题,将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不断创新春节活动,发扬春节凝聚民心、承载民族情感、寄托未来的功能。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除夕中午吃“钱绳”
    赵培敬
    中国烹饪大师
    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传统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
    豆腐起源于汉代,一直传承至今。“腐”谐音“福”,寓意着大家都有福。所以,在潍坊有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的习俗。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昌邑、高密等地的大饽饽很有名。馒头制作也有讲究,祭祀不能用“开花馒头”,必须用圆圆的、完整的馒头来祭祀祖先和神灵。馒头也可以做成多种造型,比如“圣虫”“圣桃”等,现在和馒头相关的非遗项目种类非常多。
    以前在潍县县城,除夕中午要吃“钱绳”,就是潍县的肉丸子面条,寓意着有钱有财。除夕晚上,潍县人会准备四个、六个或八个凉菜,凉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主要有猪蹄冻、蒸鸡、熏鱼、麻汁杂拌、芥末鸡等,再准备八个或十个热菜,就是一桌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一看贴了什么灶王,就知这家基本情况
    王永海
    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协会会长
    潍坊有句俗语,“先有杨家埠,后有灶王爷”,说的就是杨家埠在年画界的地位。
    据考察,在杨家埠年画中,仅“灶王”形象就有31种,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灶王”“二灶王”“三灶王”。
    “大灶王”适合对过去一年比较满意,觉得街里乡亲照顾自己,孩子们也孝顺,日子过得红火的家庭张贴。在过去一年里如果对家庭中某一方面不太满意、有些不顺心的家庭就会贴“二灶王”。家中有一方父母去世的家庭会贴“三灶王”。
    此外还有20多种灶王,比如“升官发财灶”“麒麟送子灶”,这些都体现了年画灶王的文化功能,它是个体家庭自我评价的载体,传达了这个家庭上一年的大体情况。当亲戚朋友来串门时,一看张贴了什么灶王,就对这个家庭上一年的情况基本了解,无需再多过问。
    笔下记录忙年,唤起潍坊人的回忆
    阎涛
    民俗研究专家、漫画家
    在我们“70后”的记忆中,过年是一年中最期盼的事。备年货、贴春联、包饺子、守岁、拜年、放鞭炮,这些趣事是每个孩子都不会错过的。小时候,我对春节的理解就是穿新衣、吃炸货、放炮仗、去澡堂搓澡、理发,非常热闹、忙碌。
    老潍县人过年讲究让迎春、水仙等时令花卉在初一的那天“按点”开放,耍花的技巧令人津津乐道。
    忙年,忙年,忙才是年。我的许多漫画都体现了农村过年的方式,比如杀猪宰羊,这才是真正的忙年,我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忙年的情景,也唤起潍坊人对以往人和事的真实回忆。
    小年辞灶吃糖瓜
    刘盛海
    老潍县城糖食铺泰斗恒盛斋第四代传承人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糖瓜的制作材料是大米和麦芽,在做糖瓜前,就要准备好麦芽,让其发酵生芽。将大米煮熟后,和发酵生芽的麦芽混合,加入水熬成稀后用火蒸煮,在适当的温度下拉丝成瓜。糖瓜是清朝宫廷面点的典范,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辞灶的日子,在这天,老潍县人会吃糖瓜。糖瓜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哄小孩,二是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到玉帝那里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把糖抹到灶王爷的嘴上,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带来一个更红火的好光景。
    年宵花增喜庆气氛
    孙扬扬
    潍坊君泰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
    “芝尔庄的鞭炮个顶个”,曾经在老潍县城闻名一时,自从鞭炮禁燃禁放后,近年来,芝尔庄将市民需求旺盛的花卉发展成为产业。每到年关,君泰花卉文化城就会特别忙,不少市民前来选购鲜花,为过年增加点“仪式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的鲜花产业渐渐兴隆,最开始只有过年时才是鲜花的销售旺季,后来鲜花产业慢慢向外扩展,延伸到了日常的店铺开业、婚庆活动以及庆典,现今庆典方面需要花卉的越来越多,一些大型公司将花卉装饰作为日常文化。
    如今,年宵花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君泰花卉文化城以有店有摊有集、高中低档结合,批零兼营、购物与观赏结合,灵活丰富的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消费习惯,为群众提供物美价廉的鲜花。目前,畅销的年宵花有蝴蝶兰、杜鹃、仙客来、蟹爪兰、金桔、鸿运当头、大花蕙兰、海棠、腊梅、黄金万两;新品种有马卡龙蝴蝶兰、北美冬青、富贵子、紫色马蹄莲、红玉珠和宝莲灯等。
    ---
    专家聊年俗 潍坊人讲究多
    潍坊人过年讲究,尤其进了腊月,迎接春节的各种活动便开始了。1月16日上午,“迎新春·话年俗”画都沙龙在潍坊日报社四楼记者驿站举行,来自民间文艺界、非遗保护界、楹联艺术界、文艺评论界的众多专家围绕各种年俗展开热烈讨论,为佳节增光添彩,讲好年俗故事,传承潍坊年俗文化。
    “俗”是约定俗成 年俗应该有变化
    高增光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任
    在我看来,年俗也应该有变化。“俗”就是约定俗成,没有人规定,而是在生活中慢慢积累成俗。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叫“正月剃头死舅”,实际上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清政府推广“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但在清朝之前,汉族人只梳理头发,不剪也不剃。在他们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汉族人不愿服从,但又不能为此丢了脑袋,就约定正月不剃头,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思旧之情,称之为“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就演变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如今,习俗是可以变化的,人们不仅可以正月剃头,还可以做造型等。
    “善作善成,化风成俗”。年俗应该有变化,我们更要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潍坊的春节过得更激情、更祥和、更平安,希望潍坊的民俗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春节由上古祭祀演变而来 年俗随朝代变迁有所不同
    王治喜
    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潍坊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说到过年,人们不免会想起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而岁首的确定是祖先长期观察星象与物候的结果。先民在观察天象时,确定了以天干和十二地支核准时间和节令,以斗柄回寅为立春,立春即岁首,乃万物起始,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开启。
    岁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人们在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活动,报效天帝正神和祖先的恩德,驱邪、祈岁纳福,迎接美好未来,由此也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文化,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年俗。
    中国农历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直到汉代,我国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在这个过程中,民俗文化也随之变化、发展、更新。先秦,人们在岁首举行拜神、祭祀先祖的仪式;汉代,人们不仅祭神祭祖,还贴门神(在桃木上刻门神),拜年风俗的雏形初步显现;魏晋南北朝,人们开始除夕守岁;唐代,人们在拜年时互送“拜年帖”;宋代出现了爆竹;元代出现“迎灶神”“贴灶神”的习俗;到明清,春节习俗已十分隆重。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春节习俗。春节习俗的功能主要有三:一是祭祀,感恩先人;二是敬天地、驱鬼神,以求平安;三是阖家团圆,凝聚亲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年俗也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但其内涵、功能不变,一直是民族凝聚的纽带。
    很多非遗项目 在春节中流传至今
    范新建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
    春节是承载中华民族思想和情感的民俗活动,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能穿新衣、吃好饭,还能收压岁钱、放鞭炮,特别热闹。在我心里,春节色彩鲜艳、亮丽绚烂。它也是有声音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声入耳;它还是有味道的,热气腾腾的炸货、喷香的猪头肉,让人垂涎欲滴。
    春节更像一场多元化、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虽然民俗的表达形式不同,但活动主题相同,寄托的情感相同。它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藏着深深的亲情、孝情和民族情。
    民俗,特别是年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具有重大意义。春节民俗活动形式多样,许多非遗项目都是在春节传承中流传至今的,像春节中的音乐、舞蹈、曲艺、手艺、美食等,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围绕如何把春节过得更有意义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研究课题,将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不断创新春节活动,发扬春节凝聚民心、承载民族情感、寄托未来的功能。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除夕中午吃“钱绳”
    赵培敬
    中国烹饪大师
    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传统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
    豆腐起源于汉代,一直传承至今。“腐”谐音“福”,寓意着大家都有福。所以,在潍坊有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的习俗。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昌邑、高密等地的大饽饽很有名。馒头制作也有讲究,祭祀不能用“开花馒头”,必须用圆圆的、完整的馒头来祭祀祖先和神灵。馒头也可以做成多种造型,比如“圣虫”“圣桃”等,现在和馒头相关的非遗项目种类非常多。
    以前在潍县县城,除夕中午要吃“钱绳”,就是潍县的肉丸子面条,寓意着有钱有财。除夕晚上,潍县人会准备四个、六个或八个凉菜,凉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主要有猪蹄冻、蒸鸡、熏鱼、麻汁杂拌、芥末鸡等,再准备八个或十个热菜,就是一桌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一看贴了什么灶王,就知这家基本情况
    王永海
    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协会会长
    潍坊有句俗语,“先有杨家埠,后有灶王爷”,说的就是杨家埠在年画界的地位。
    据考察,在杨家埠年画中,仅“灶王”形象就有31种,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灶王”“二灶王”“三灶王”。
    “大灶王”适合对过去一年比较满意,觉得街里乡亲照顾自己,孩子们也孝顺,日子过得红火的家庭张贴。在过去一年里如果对家庭中某一方面不太满意、有些不顺心的家庭就会贴“二灶王”。家中有一方父母去世的家庭会贴“三灶王”。
    此外还有20多种灶王,比如“升官发财灶”“麒麟送子灶”,这些都体现了年画灶王的文化功能,它是个体家庭自我评价的载体,传达了这个家庭上一年的大体情况。当亲戚朋友来串门时,一看张贴了什么灶王,就对这个家庭上一年的情况基本了解,无需再多过问。
    笔下记录忙年,唤起潍坊人的回忆
    阎涛
    民俗研究专家、漫画家
    在我们“70后”的记忆中,过年是一年中最期盼的事。备年货、贴春联、包饺子、守岁、拜年、放鞭炮,这些趣事是每个孩子都不会错过的。小时候,我对春节的理解就是穿新衣、吃炸货、放炮仗、去澡堂搓澡、理发,非常热闹、忙碌。
    老潍县人过年讲究让迎春、水仙等时令花卉在初一的那天“按点”开放,耍花的技巧令人津津乐道。
    忙年,忙年,忙才是年。我的许多漫画都体现了农村过年的方式,比如杀猪宰羊,这才是真正的忙年,我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忙年的情景,也唤起潍坊人对以往人和事的真实回忆。
    小年辞灶吃糖瓜
    刘盛海
    老潍县城糖食铺泰斗恒盛斋第四代传承人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糖瓜的制作材料是大米和麦芽,在做糖瓜前,就要准备好麦芽,让其发酵生芽。将大米煮熟后,和发酵生芽的麦芽混合,加入水熬成稀后用火蒸煮,在适当的温度下拉丝成瓜。糖瓜是清朝宫廷面点的典范,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辞灶的日子,在这天,老潍县人会吃糖瓜。糖瓜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哄小孩,二是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到玉帝那里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把糖抹到灶王爷的嘴上,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带来一个更红火的好光景。
    年宵花增喜庆气氛
    孙扬扬
    潍坊君泰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
    “芝尔庄的鞭炮个顶个”,曾经在老潍县城闻名一时,自从鞭炮禁燃禁放后,近年来,芝尔庄将市民需求旺盛的花卉发展成为产业。每到年关,君泰花卉文化城就会特别忙,不少市民前来选购鲜花,为过年增加点“仪式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的鲜花产业渐渐兴隆,最开始只有过年时才是鲜花的销售旺季,后来鲜花产业慢慢向外扩展,延伸到了日常的店铺开业、婚庆活动以及庆典,现今庆典方面需要花卉的越来越多,一些大型公司将花卉装饰作为日常文化。
    如今,年宵花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君泰花卉文化城以有店有摊有集、高中低档结合,批零兼营、购物与观赏结合,灵活丰富的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消费习惯,为群众提供物美价廉的鲜花。目前,畅销的年宵花有蝴蝶兰、杜鹃、仙客来、蟹爪兰、金桔、鸿运当头、大花蕙兰、海棠、腊梅、黄金万两;新品种有马卡龙蝴蝶兰、北美冬青、富贵子、紫色马蹄莲、红玉珠和宝莲灯等。
    --
    老潍县过大年 欢喜忙活趣事多
    杨乃东的年画作品。
    潍城区政协文史委委员、潍坊市民俗学会理事张黎明在沙龙现场。张驰 摄
    画都沙龙海报。王继平 设计
    年画老虎。杨乃东作品
    年画《富贵满堂》
    岁时习俗是民俗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春节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腊月二十三辞灶开始,老潍县的百姓渐渐进入忙年之境,除夕从早忙到晚,白天贴春联、福字;晚上家家户户挂上灯笼,摆好供桌,守岁也是必须的。初一,长辈领着晚辈出门拜年,要先往喜神所在方位走。初二,丈夫陪着媳妇走娘家,一切费用都由公婆供应。初五俗称“五马日”,家家户户清扫屋内卫生,还要放爆仗“赶穷神”。
    辞灶日起开始忙年 供饴糖求“言好事”
    潍县有忙年的习俗,俗称“办年货”。腊月二十三(以下均按农历)为辞灶之日,潍县又称过小年。这日起,就渐渐进入忙年之境了。家家清扫房屋,人人理发洗澡,准备过年新衣,居民要赶集,商家要清账,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起来了。
    潍县辞灶风俗与各地基本相同,先“请”灶马一张,然后买一对纸扎的猪羊和一套纸做的靴帽,还要买饴糖(俗称和糖、糖瓜)。灶马是一张带有年历的灶王神像,顶上印年历,底下印灶王爷、灶王奶奶等神像,纸质、印法都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相同,通常是黑红黄绿四色套印,服丧之家则用黑黄绿三色套印,叫“素灶马”;神像之外,另附一张印着单色马子图形的小纸片,是灶王上天骑的马子,所谓“灶马”其实是指它,习惯上却用之代称整个灶王神像。腊月二十三晚饭后,家家户户都把新“请”来的灶王神像贴在灶间(即锅台上方的墙上),旁边镶一副用丹纸写的小对联,其词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锅台之上摆一饭桌,上设香烛水碗,供以饴糖和栗子、枣、花生及点心等物品。供饴糖,据说是因为它粘,灶王爷吃了就把嘴粘住,无法到天上去说人的坏话了。祭灶之前,先要在“猪羊”、灶马面前“喂”以粮秣和水;供祭完毕,将其与所供之栗子、枣、花生等一起,在中庭焚化。
    暗夜中火光烛天,纸灰飞舞,孩子们从余烬中拨食其小食品,其乐无穷。是日起,出嫁的女儿就不能回娘家了,一直到来年正月初二归宁时,方能回娘家拜年。因潍县旧俗女儿不能见娘家的“家先”(家堂),见了娘家的“家先”,娘家会一年不吉祥。
    除夕白天贴春联、福字,晚上包饺子、守岁
    转眼便是除夕。
    除夕家家户户的首要任务是贴春联。春联大都用丹纸书写,从街门一直贴到屋门。街门上常见的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祥云书大有,瑞雪兆丰年”等;中门上常用的有“燕过重门留好语,莺迁乔木报佳音”;屋门上常用的有“日暖华堂呈百瑞,春深画阁照三星”等;若是家里有老人,则有“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北海水长流”(“北海”只有潍县人使用,其他地区大都为东海);若要文采典雅,可写“瓦当文延年益寿,铜盘铭富贵吉祥”;商家所贴多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潍县人贴对联也颇讲究,一是千万不要将上下联位置贴错,二是贴对联时要先将浆糊刷到大门上,然后将对联贴上去,否则,一年主“大凶”,将事事不顺。
    潍县习俗福字不能倒着贴,福字寓意“纳福盈祥”,福要倒着贴,那就不是纳福,而是将福置之门外了。
    除夕天一落黑,各家各户都要挂灯笼。一般小户,在迎门墙上挂一吊角方形福字灯,门口挂一对铁丝糊纱的圆形宫灯。大户人家挂的灯就多了,大门洞设瓜棱形大撑子灯;影壁或屋山挂长方形纱灯,白纱红字,篆书“鸿禧”或“戬榖”二字;各屋门口挂“绿袄红裤”之长形宫灯;室内则挂长方形绘有花卉图案的红木玻璃灯。天井里祭天地诸神的供桌上,为防风,也摆有玻璃罩的座灯。桌子的北向用红纸缠的秫秸支架上贴悬“全神纸马”,桌上供糕坨、馒头、猪头和鱼,桌腿上栓一只活鸡。“主屋(供养祖先及父母的神主之屋)里祭祖,除案上有烛台点燃降烛外,两旁还置高架烛台,叫“满堂红”。供品除糕坨、馒头外,主要有四碟、九大碗,四至八个围席碟,为酥糖、麻片、荸荠、石榴等点心、水果。除夕上供,子孙行礼。
    除夕之夜,多数人家守岁,通宵不眠,男人们聚众饮酒或笑谈取乐,女人们则为全家找好新衣新帽,然后动手包扁食(水饺)。潍县人包扁食,其馅有白菜肉的、韭菜肉的等等不一,但旧时大多是素馅的。原因是家中有老人者,一般初一持斋,取一年素净之意。更有民谚曰:“想要富,吃顿素。”因此,包大豆腐(含‘都福’之意)馅的居多。在包扁食时,其馅内要包上制钱、枣、栗子、花生等食物各四枚。分别寓意来年财源广进、生活甜蜜、喜得贵子、长寿吉祥。民间曾流传一谜语曰:万岁皇爷下江南,一心想到县(馅)里玩,他在县(馅)里睡一夜,一觉睡了整两年(五更分二年),迷底就是包在扁食馅里的制钱。包好的扁食要以整齐的圆阵形摆放在盖垫上,象征合家团团圆圆,不能横七竖八乱放一片。还有所包数量,结束时一定要一整盖垫,象征来年家道升平斗满。
    初一出门拜年 先走喜神方位
    大年初一,家长便带领小辈出门给本族亲戚、朋友、邻居拜年。第一次出门,要先查阅历书,找出“喜神”的方位,出门后,要先向喜神方向走走,然后再去应去的地方。路遇熟人要双手抱拳说:“过年好!”遇到生意人,要说:“恭喜发财!”对方答:“同喜,同喜!”以图吉利。族亲、近邻拜完还要到姑家、姨家、已出嫁的姐姐家、干亲家拜年。
    早年初一,女性一般不出门,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潍县过年有一顺口溜:“小子过年,爆仗一盘;闺女过年,梳洗打扮;老头过年,喝酒猜拳;老太太过年,炕头上分钱;媳妇过年,光吃不动弹。”
    初二走娘家 费用婆家出
    潍县习俗,初二是媳妇走娘家的日子,由女婿和子女一同前往。平日回娘家,车马礼品费用皆由夫妇二人承担,独初二回娘家,一切费用都由公婆供应,意谓翁姑送媳妇回娘家给亲家拜年。
    是日,街头景象与初一大不一样,满街花轿车马往来,媳妇端坐轿车内。除富有人家自备车马仆从前往送行外,大都是临时雇用车马前往,或有娘家兄弟早早来车接送。所带之礼品不过烟酒糕点元宵之类。而独具潍县特色的是大粒糕(糖葫芦)两梃。即用高粱秸插小粒糕十层,每层五枝,一梃五十枝,两梃一百枝,可在冷屋中存放十余日不坏。
    初五为“五马日” 放爆仗“赶五穷”
    正月初五俗称“五马日”。潍县旧有民谣曰:“一鸡、二狗、三蚕、四麦、五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棉花十二瓜,十三好天收芝麻;头灯葫芦末灯黍,十五好天收蜀黍。”“五马日”又称“破五”,俗称“三日寒食五日年,年节至此已近尾声”。是日,各家将年前所请之灶王祭祀后连同香纸一并焚烧,只留“灶马头”贴屋内,代为日历用(农村多将灶马长年贴在屋内,留待腊月二十三辞灶日焚烧。)
    是日,早上要清扫卫生,将五天内积存屋内之垃圾清扫干净,堆放到院落一角,然后燃放鞭炮。与初一不同的是,要由屋内放到屋外,然后拿来一个大爆仗,放在垃圾堆上点爆,一声巨响,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潍县人称其为“破五”,又称“赶五穷”。
    是日,又是潍邑商贾新一年开业大吉的日子。“五马日”吃“供养”,是商界之大事,上午十时前后,店铺掌柜恭持纸糊的大元宝、吉表、三绺香,率店内伙友到庭院或店门前焚烧,祝愿发福生财。之后回屋内,撤下所供祭品,请起财神,掌柜率众伙友入席饮福酒、吃福供。所有被请吃“供养”者,表明今年将继续留用,没被请者表示今年已被辞退。
    --
    贴年画祈福迎祥
    杨乃东在沙龙现场。张驰 摄
    年画《财宝满堂》
    每值岁末,潍坊有张贴年画的习俗。在寒亭区杨家埠旅游开发区杨家埠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年画,杨家埠百年老字号和兴永年画店第十三代传承人、杨家埠木版年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便是其中之一。临近年根,杨乃东的四合院里开始忙了起来。
    杨家埠年画题材广泛,工艺精湛色彩鲜艳
    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被木版年画包围的杨家埠村,杨乃东的木版年画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远近闻名。
    走进和兴永年画店,四处挂满了各种年画,柜台中陈设着各种木版,古色古香。整个房子俨然就是一个年画展台,门神、童子、花鸟等各种年画令人眼花缭乱,《红楼梦》《三国》《恭喜发财》等系列年画,被做成卷轴或纪念册,整齐地摞于桌上。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传统民间版画,其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杨家埠木版年画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节日环境的作用。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题材极为广泛,形式多种多样。按张贴部位可以分为:门神类、炕头画类、窗帘画类、中堂画类、实用年画、条屏画类等。按题材分类,有祈福迎祥年画、辟邪保安的神像、吉祥年画、风俗年画、生产劳动题材年画、小说戏曲和神话传说年画、山水花卉、珍禽瑞兽年画等。
    年画寓意丰富,根据“功能”张贴
    每值岁末,潍坊有张贴年画的习俗。贴得越多,就代表这一年家里过得越好,所以家家户户都会买很多年画贴在家里,不仅看着喜庆,每一幅还有不同的寓意,如《年年有余》《金玉满堂》《财神进门》《招财进宝》等,年画都是吉祥的,过年说好话,自然也就张贴好画。
    年画的张贴很有讲究,寓意不同,张贴的地方自然也不同。门神分为武门神和文门神,武门神一般贴在大门上,东边为上贴秦琼像,西边为下贴尉迟恭像。文门神是贴在正堂屋房门上,一般是五子登科之类的彩画。老人的房间里会张贴摇钱树,象征着招财进宝。新婚夫妻的房间里会张贴麒麟送子或胖娃娃,寓意多子多孙。每逢过年,家中的各个角落都贴得花花绿绿,来烘托节日的气氛,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在杨乃东的记忆中,灶王年画是必须要贴的。腊月廿三是小年,家家户户不仅要请新的“灶王爷”,还要送走去年的“灶王爷”,送时还有一套吉祥话,如“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审美也在改变,传统年画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杨乃东也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根据新时代特征,创作不同风格的年画。除了内容上的变化,制作年画时用的纸张也进行了创新,采用宣纸,不易破碎,方便人们收藏和使用。
    --
    剪窗花装点节日
    范云展示在沙龙上剪的作品。张驰 摄
    李金波在沙龙现场。张驰 摄
    对于老潍县人来说,剪窗花、贴窗花也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每逢春节前夕,大家都会围在一起剪窗花,在一刀一剪中表达对春节的期盼和欢乐的心情。潍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范云也不例外,每年春节前,她都会忙着剪窗花,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围在炕上剪窗花,欢欢喜喜迎新年
    在范云的记忆中,老潍县一直都有过年剪窗花的习俗。范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每到过年,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带着孩子围坐在炕上,有的纳鞋底,有的剪窗花,其乐融融,十分热闹。“五谷丰登”“狮子滚绣球”……一方红纸,变换千万种形状,或缥缈,或灵动。
    除了精致、造型独特的图案,老百姓也会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花草、动物和人物剪在红纸上。以前,老百姓最常剪的题材是狮子,比如“太狮少狮”,它既有“子嗣昌盛”之意,又谐音“太师少师”,寓意“辈辈做高官”。
    过年,除了窗户上要贴窗花,棚顶、箱柜、衣橱,都要用剪纸装饰一下,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
    除了窗花,还有贴在主屋北墙上的剪纸,范云清晰地记得当时奶奶屋里的北墙上贴了一幅《鹰踏兔》。老鹰抓兔子,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场景,民间有着“鹰踏兔,必定富”的说法,因此就成为了人们剪纸的素材,寓意美好。
    圆如满月细如发丝,潍坊剪纸有特色
    范云称,以前农村的窗户是木棂窗,窗花的线条要细、小,贴在窗户上才不会遮挡光线,这极考验剪纸人的水平。老一辈人经常做针线活,所以很多复杂的纹样都能剪得非常精细。
    据考证,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迁入潍坊,其中有不少民间剪纸艺人,他们带来了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潍坊剪纸技法融江南剪纸之纤巧和江北剪纸之粗犷于一炉,在艺术上对立统一,富有韵律感;在表现形式上,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渐渐地,就形成了潍坊剪纸的特色:圆如满月,细如发丝。
    剪个窗花辞旧迎新,红红火火过大年
    国家级非遗“高密剪纸”项目传承人李金波说,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技艺,体现在年上就一句话——红红火火过大年。他在继承剪纸的传统理论、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夸张的手法将窗花做大,把吉祥、美好的寓意加入其中。
    高密有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茂腔、扑灰年画、泥塑、剪纸,在李金波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扑灰年画的过渡色和剪纸的打毛色是一个道理,泥老虎的上色手法也借鉴了高密扑灰年画,茂腔的甩腔尾音从高音渐渐降低,也是运用过渡的手法,也许这就是高密人的审美习惯。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王翠(署名除外)
    --
    写春联送福字过大年
    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组织“新春送万福”活动。
    谭学吉在沙龙现场。张驰 摄
    进入腊月后,村里有学问的人开始写春联,除夕或前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院子里、门窗上,一副副大红春联装点着冬日的农家,顿时显得喜气洋洋。大家以这种方式隆重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在潍坊,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
    贴春联习俗保留至今,表达美好愿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于宋,盛于明,至清,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一习俗一直保留至今,在潍坊,贴春联有讲究。春联以表达人民心中祈盼为主,多为七言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总是春”等。横批也叫门头,如“万象更新”“吉星高照”“国泰民安”“紫气东来”“辞旧迎新”“财源广进”“春回大地”“万事如意”“人勤春早”等。大门口贴“出门见喜”,孩子屋贴“五子登科”,老人屋贴“健康长寿”或“吉祥平安”,车上贴“出行平安”,面缸贴“五谷丰登”,猪圈贴“六畜兴旺”。需要注意的是,有老人去世的家庭要守孝三年,期间过年不能贴春联。
    手写春联增添年味,墨香飘满农家院
    潍坊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谭学吉老家在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西井村,在他的记忆中,进入腊月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写春联。春联可不是谁想写就能随便写的,写春联的人,要么是有学问,要么是毛笔字写得好,“老百姓虽然没啥文化,但能看出个美丑。”
    谭学吉说,他的邻居每年都担当写春联的大任,村民们纷纷拿着红纸,登门求一副春联。邻居粗糙的大手握着细小的笔管,写出一行行雄浑秀雅的书法。谭学吉就在一旁看,有时还帮邻居研墨、抻纸。从早上开始写,写到中午就厚厚的一摞了,下午村民们陆续来取春联。春联上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些喜闻乐见的吉祥话。
    上了小学后,谭学吉通过学习描红,掌握了毛笔的基本用法。到了春节,再看邻居写春联,他便跃跃欲试,在红纸上练习。小学毕业后,谭学吉开始给自己家写春联,起初字体大小不统一,歪歪扭扭,亲戚朋友看了都笑话他。尽管如此,谭学吉也觉得很有成就感,还是手写的春联有年味。如今,机器加工的春联各处都有卖的,更有企业、商家等送春联,但谭学吉每年写春联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今年春节前,他又早早地回老家写好了春联。
    在临朐,每年除夕上午或前一天的上午是人们集中贴春联的时刻。一大早,村子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贴上喜庆的春联,过年的气氛顿时就有了。贴春联时,人面对大门,上联贴右边,最后一字为仄声;下联贴左边,最后一字为平声;横批从右往左读,与现在的阅读习惯正好相反。
    贴了春联,就等着除夕迎接新年。黄昏时候,孩子们换上新装,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伴着缕缕寒风,家家炊烟袅袅,墨香飘满院子,再加上村子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新的一年就到来了。
    传承楹联文化 培养后继人才
    1985年,谭学吉大学毕业后在潍坊市电视台工作。工作期间,他经常接触潍坊楹联文化,再加上儿时写春联的经历,让他对楹联独有一份情怀。2017年,谭学吉加入了潍坊市楹联艺术家协会,除了每年创作春联外,还带领大家开展“写春联,送‘福’”活动,将手写的春联送到更多的人手中。
    每年春节期间,潍坊市楹联艺术家协会还开展春联征集活动,各县市区在各大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面向全市市民征集春联作品。同时,还开设了“对句园地”“联珠墨彩”栏目,开展出句、对句活动,并由专业人士进行点评,提高楹联爱好者的积极性。
    传承也是楹联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利用线上和线下走进学校课堂,特别是在线上开展的“百师诗联”活动,在潍坊楹联圈颇具影响力。
    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的孙长亮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建立两个教师诗联培训群,分层次培训。在不影响老师们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时间进行培训,累计创作诗词楹联作品1万多首(副),诗联骨干教师30多人,从而带动了学生学习楹联文化。诗联教育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为潍坊的楹联文化传承培养后继人才。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王翠(署名除外)
    --
    元宵节点亮老猫花灯
    李梅在画都沙龙现场。
    寒亭区杨家埠潍坊天成飞鸢鲁奇花灯厂,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虎年花灯。
    在老潍县有“正月里照老猫”的习俗,过年时,小孩在黑夜里提着灯笼念念有词,祈祷来年眼睛明亮,不得眼疾。老猫花灯在老潍县有数百年历史,近代以来较为盛行。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提灯、闹灯,展现出浓浓年味。
    潍县花灯始于明代,相传老猫灯源于毛韶芳
    在潍城区十笏园非遗空间的李梅老猫花灯工作室,李梅正在扎制老猫花灯,扎骨架、贴绢、描图案……只见她动作娴熟,手法灵活,一个个老猫花灯在她的手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旁边的墙面上挂满了各种造型的老猫花灯,有花篮、荷花等传统造型的,也有龙、麒麟等神兽造型……马上就到虎年了,李梅则把生肖虎造型的花灯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李梅创作的老虎花灯意为“虎虎生威,一起迈向未来”。以红色、黄色、金色为主色调,并缀以团花纹样,充满了中国风元素,色彩运用鲜艳、喜庆,老虎灯萌气十足又不失威武,点上灯之后晶莹剔透、色彩分明,甚是惹人喜爱。
    潍县花灯始于明代,每年正月十六,耍灯景象十分热闹。上世纪初,潍县城里大十字口街道两边和南门外等地有灯市,灯笼花样繁多,有花篮灯、荷花灯、兔子灯、花猫灯等。潍县的花灯文化也深入民间,除了元宵节,每逢婚礼、求嗣、祝寿、求学等重大节日也会用闹灯的形式来庆祝。
    相传,潍县城墙东北角上有座真武殿,真武大帝的陪神赵玄坛之坐骑被百姓称作“老猫”,每逢正月十六妇女儿童争相抚摸,有“摸摸老猫不害眼”的说法。清代第27任潍县县令毛韶芳为官清廉,以诚待人,深受百姓爱戴,在他离任时正值正月灯节。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取毛和猫的谐音,把手里的花灯叫做“老猫灯”,“正月里照老猫,照照老猫不害眼”的民谣一直流传至今。“老猫花灯”也成为潍坊人对小型花灯的统称,这也成为老潍县花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特色。
    元宵节耍灯盛宴热闹壮观
    李梅的家原来住在小十字口(今东风西街与向阳路交叉口往南200米)附近,童年时候,她最喜欢元宵节,不仅有奶奶亲手做的花灯可以玩,还能欣赏到一场场耍灯盛宴。其实不仅仅是元宵节前后耍灯,从除夕晚上开始孩子们就提灯出门了,到了元宵节耍灯的场面最热闹、最壮观。
    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吃罢元宵,大人们就领着孩子上街看灯,小孩子人手提一灯,畅游街巷。表演的花灯也在锣鼓声中由远及近,出现在热闹的街头。表演花灯有龙灯、云彩灯、蝴蝶灯、花瓶灯、鱼鳖虾蟹灯、蛤蛎仙灯等多种灯。龙灯有锣鼓相随,彩云灯用唢呐吹打,蝴蝶、花瓶灯用笙笛伴奏。
    龙灯是花灯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各大单位、社区都会组织长长的龙灯队伍,以此来歌颂国泰民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李梅的记忆中,龙灯队伍从胜利西街到南门再到大十字口,最后往东拐去白浪河沙滩。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家跟着队伍前行,熙熙攘攘,好不热闹。途中会经过小十字口,像这种小路口一般是不会停留的,但李梅的爷爷喜欢热闹,也希望队伍能在自家门口耍一耍,给全家人带来一年的好运气。所以,老人家早早准备好茶水、香烟、糖果、鞭炮,听见龙灯队伍朝自家门前走来,便开始鸣放烟花爆竹,提前热起场子,等龙灯队伍过来后,送上香烟和茶水、糖果,为了感谢老人家的热情款待,龙灯队伍便在他家门口耍上一番,热闹热闹。
    当时只有三四岁的李梅坐在三叔的肩膀上看龙灯。只见,龙头高约丈余,两只眼珠子有碗口那么大,扑面而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龙灯缠绕翻转,流光溢彩,犹如江海里翻腾,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只觉得眼前五彩缤纷,彩浪翻舞。再加之爆竹的鸣响,场面热火朝天。
    历史记载老潍县耍龙灯实况
    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老潍县民俗》一书中,记载了1915年元宵夜郭家巷出龙灯实况。
    锣鼓一换,“龙灯点”,大龙上场,这时达到高潮。在引珠的引导下,巨龙腾空而起,上下翻腾,大有叱咤风云之势。耍龙的套路有钻腰、压尾、盘头、盘尾、困蛛觉蛛、抖麟四高四矮、金盘托月等等。耍到一定时间,以吐火为龙灯走去的标志。吐火有专人负责,藏在龙头底下,火料是炒热的谷糠搓上松香,装在特制的棉布兜里,需要吐火时,把火料撒在火纸上,随着龙头的动作撒出去,犹如从龙口喷出的火焰,极为壮观。
    潍县旧俗:龙头在表演时,鞭炮不停,表演不住。有的商家为了摆谱,准备的鞭炮甚多,所以玩得时间也长,因此每晚出灯,返回时经常到午夜以后,耍灯人回家后累得两腿上不了炕,但第二天下午锣鼓一响又照玩不误。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王翠
    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驰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