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03 08:50
鄌郚总编

潍坊农耕文化

    潍坊农耕文化

    明清农产品商品化加快 织造昌邑茧绸所用木织机
    《庄农日用杂字》书影
    潍坊民间农具
    明清时期,潍、密二州降州为县,潍坊区域分属莱州、青州。这一时期,潍坊区域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手工工场产生,雇佣劳动者出现,新的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萌芽,经济文化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
    移民屯垦扭颓势 东莱首邑甲青齐
    明清时期,青、莱二州属鲁东经济发达地区。明初“多是无人之地”,经移民、屯垦政策推行,社会经济秩序迅速恢复。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潍坊境内人口达118万人,是继汉以来第二次破百万。清“康乾盛世”时期发展到132万人,农业劳动力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农耕经济发展。
    明万历年间,潍县商税为莱州府之首,占莱州府商税总额的42%,素以“鲁中重镇”“齐东粮仓”“东莱首邑”著称。明万历《重修潍县城池记》载,潍县“西通省城,西北通京师,东通平度,稍北通登莱,东南通胶墨诸州县。弹丸百里之区,五路交通,设东土卒有不虞,潍为之咽喉矣”。交通枢纽地位,推动了潍县商业的发展。清乾隆年间,郑板桥曾用“若论五都兼百货,自然潍县甲青齐”诗句来形容潍县的商业繁荣景象。
    经济作物种植广 腊月绿韭价高昂
    明清两代,潍坊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除实行以小麦为中心的二年三熟制外,还表现在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等方面。
    农作物品种在明代就发生了变化,新传入的品种玉米、红薯逐渐推广。棉花、花生、蚕桑及其它经济作物种植也逐渐占有较大比重。棉花种植发展尤快,基本遍布境内,寿光县最多。清初,烟草传入青、莱二府,高收入刺激了种植量的加大。果树栽培也发展很快,当时青州府盛产梨、枣、苹果、柿、核桃、栗子等果品。
    蔬菜种植已相当普遍,并呈现出集中和专业化趋势。寿光蔬菜“以产于九巷者为上,以地肥而人世其业”,尤以腊月之绿韭为佳品,贵时每斤价至制钱五百。
    经济作物的种植提高了土地经济收益,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如临朐县“西南乡以果树致饶益多。麦收者好造曲,交易以为利,亦或养蜂收蜜”。
    打铁织布绣花等手工业繁荣
    明清时期,潍坊手工业发展主要有粮食加工、编制业、丝绸、卷烟及制盐等。如益都、临朐、昌邑的丝绸,诸城的粮食加工,安丘景芝的酿酒,潍县的纺织业和烟草加工,高密的草编等,都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其中以潍县最为著名。
    明清以来,潍县就是全国有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代乾隆年间便有“潍州原是小苏州”之称。手工业如打铁、织布、绣花等,亦十分繁荣发达。板桥诗曰:“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可见其繁华。此外,皮革、木器、嵌银漆器、木版年画等多个行业都有很长的历史。
    潍坊区域依然是著名的丝绸产地,《明史资料丛刊》载:“丝绸之家不力耕而力织,利什倍于田,山民有起家至巨万者。”昌邑盛产茧绸,清末该县北部庄庄安机,户户织绸,年产近10万匹。尤以柳疃为最,“机户如林,商贾骈集,茧绸之名溢于四远……裨贩络绎不绝于道,镳车之来十数里衔尾相接”。
    移民涌入推动经济文化发展
    潍坊经济在金元两代即已衰敝,元末战争使潍坊社会残破,土地荒芜,“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朝建立后,实施“奖励垦荒”“移民垦荒”“屯田垦荒”的政策,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洪武年间移民8次,永乐年间移民10次,移民多来自山西。所以潍坊民间有谚:“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代大批移民的涌入,对潍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潍坊农业劳动人口的增加,许多荒芜的土地迅速开垦为农田,地方农业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二是大量移民迁入后建立众多新村落,改变了原有的村落结构与布局。潍坊地方志、地名志、家谱、墓碑以及口承史料等资料显示,明以前村落很少,众多村落为明代移民所建。移民村落奠定了潍坊现代村落的格局,推动了潍坊村落文化的发展。三是移民改变了潍坊乡村社会,重塑潍坊文化,促进潍坊民俗文化的重组,地方文化得以丰富,更具生命力和开放性、包容性。如寒食节不火食,制面燕,即“子推燕”,春节燃火堆放鞭炮等,都是晋南民俗的移植与改造。移民还带来了商品和工艺,河北枣强移民带来了家乡的年画、泥玩等,四川移民带来了木版雕刻技艺等。
    记载书院三十余所 文风昌盛科甲蝉联
    潍坊“崇尚教育,耕读持家”。相传知密州的苏轼曾感叹“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明清两代,潍坊区域建书院、修学宫、督课士,兴学育才,右文重教,人文勃兴,人才蔚起,文化教育发展到一个历史高峰。明清两代潍坊区域有记载的书院30余所,如青州松林书院、诸城东武书院、临朐李公书院、安丘公冶长书院、潍县麓台书院、高密道德书院等等。据资料记载,明清两代,山东共有状元11人、进士4085人,潍坊有状元4人、进士687人,分别占山东总数的36。3%和16。8%。
    明清山东进士人数前10名的县就有诸城、益都、潍县、安丘4县,潍坊还出了4名状元:明有马愉、赵秉忠,清有曹鸿勋、王寿彭。科甲兴盛催生众多科举世家和仕宦家族。高密单氏数百年间出了23名进士,潍县郭氏中进士者8人,临朐冯裕家族出了9名进士,寿光刘氏两代出了8名进士,诸城刘统勋家族出进士11人,等等。
    《庄农日用杂字》流传广 朗朗上口用于农耕启蒙
    马益著(生卒年月不详),字锡朋,一字梅溪,临朐县胡梅涧村人,著有《庄农日用杂字》,又著《四书声韵编》《无牙诗解》《诗韵撮要》《舌耕传》《水灾传》《串山东》等10余种,深入浅出,曲折跌宕,《临朐县志》称其作品“皆行抄于世,脍炙人口”,惜后来散佚。
    《庄农日用杂字》是一本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知识的启蒙读物。著作共474句,由五字句组成,共2370字,抑扬顿挫,一韵到底。内容涉及农家百科,凡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生产知识、饮食起居、男婚女嫁、乡风民俗等都有描述。写四季农业生产:春天“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扁担槐木解,牛筐草绳栓。抬在南场里,捣碎使车搬。粪篓太也大,春天地又暄”。夏天“行说立了夏,家家把苗剜。带着打桑斧,梯杌扛在肩。捎桑把蚕喂,省把工夫耽”。秋天“迎风摔簸箕,扬得蛾眉弯。若遇风不顺,再加扇车扇。布袋往家扛,傍里记着签。晒晒才入囤,省得招虫眼”。冬天“羊皮暖帽子,那怕大雪天。闲在家里坐,小袄套布衫”。写农村副业生产:“生财由大道,勤人不肯闲。”写农民的简朴生活:“烧汤泡干饭,烀饼也休嫌。面饼大犒赏,豆腐小解馋。”写农村赶会的宏阔场面:农民在赶会时,需要置办酒篓、筛子、刖刀、泥板、锄杠、锄刃、熨斗、烙铁、剪子等家庭用品。最后,又描写了娶亲、过年的热闹场面。
    该书曲尽其妙,朗朗上口,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故受到农民的欢迎,一直在鲁中、胶东等地广大农村流传,成为农村村塾的启蒙读物,被农民誉为“庄户书”。著作还记载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和风俗民情,这些对了解潍坊区域的农耕文化、山东历史上的方言民俗,都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
    --
    开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胶济铁路坊子站旧址
    华丰机器厂厂区
    晚清以降,外国资本鼓浪而来,掠夺廉价原料,倾销商品。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手工业商品生产开始兴起。潍县开埠使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方便了工商业发展,潍县由此发展成为山东半岛重要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山东乃至华北市场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农产品被运往国外
    近代潍坊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顽固地保存着。受封建势力盘剥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大量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村凋敝,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形成了经济畸形发展的局面。
    服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需要,商品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棉花、烟草、蚕桑、花生等商品性作物的种植有较快的增长。潍县的花生油、南绣、猪鬃、洋纱、土布都是重要出口物资。潍县油坊在1918年有16家。20世纪20年代后潍县每年花生输出91万担。外国资本也以潍县为据点,大量收购中国的农产品运往国外,使得潍坊区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潍县开埠铁路开通 成为进出口集散地
    1899年9月,德国人开始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其势力进一步侵入山东。为抵御德国在山东的势力扩张并推动山东近代化的发展,在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月,即1904年5月1日,清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请求将胶济铁路的终点济南和途经的周村、潍县开为商埠。清政府批准了该奏折,准许山东自行将上述三地辟为商埠。1906年1月10日,济南、周村、潍县三地同时举行典礼,正式开放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
    潍县地处胶济铁路中段,为鲁东商业枢纽,又是胶东地区通往鲁西、鲁南的交通要冲。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后,烟潍、台潍公路也相继通车,给潍县商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潍县逐渐成为山东中、东部土货的集散中心,“昌乐、寿光、安邱、昌邑、青州一带商民,凡有需求,佥向斯地购买,一时交易总值甚大,不下五六百万元”。潍县成为青岛、烟台进口洋货和内地出口土货的集散地,出口货物靠铁路转运青岛输出,进口货物由青岛用火车输入,其次通过烟潍公路转口烟台出入。大量洋纱、洋布等货物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地区,销往各地城乡。
    从研究仿制到“中国农机城”
    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促进了潍县工商经济的发展;1906年潍县开埠,经济贸易地位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20世纪20年代,著名民族企业家滕虎忱在潍县创办的华丰机器厂,是公认的潍县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源地。华丰厂产品质量好、信誉高,产品行销18个省市,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华丰厂当时在同行业内被称为“江北第一厂”,滕虎忱被誉为“中国内燃机之父”。
    华丰建厂后,在织布机生产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农田需要灌溉设备的实际,滕虎忱带领工人设计制造转动式铁斗水车,很快打开了销路,获利甚丰。此后,华丰又设计制造出弹花机、轧花机、榨油机等。1931年冬天,他亲自偕有关人员去上海,不惜高价购进优质车床、大摇臂钻、汽锤、龙门刨及德国设计英国制造的15马力柴油机一部。华丰从青岛聘请技师担任技术指导,开始了复杂的研究仿制工作。通过努力,先后试制成功8马力、15马力、25马力、40马力卧式单缸低速柴油机,并批量生产。华丰从此成为我国生产柴油机的主要厂家之一。
    华丰不仅本身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机械工业的重要企业,在其影响下,整个潍县地区的机械工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自1918年至20世纪30年代,潍县先后创办机械工厂34家,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机城。
    “钱线两业”左右市场 东关跃升为经济中心
    一战后,洋广杂货的流入刺激了潍县手工业的发展,如猪鬃、发网、草帽辫等,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是基础深厚的织布业。尤其在华丰制成新式织布机后,城乡各地织布业户猛增,织布机由几千台增至十几万台,据统计,1934年潍县年产白布412万匹。织布所需的大量棉纱基本依靠青岛的日本纱厂供给,潍县成为棉纱、棉布的集散中心,也是华北最大的纱、布市场。
    1935年以前,经营棉纱棉布的布庄有257户。经营棉纱需要大量资金,多数由钱庄兼营,或线庄兼营钱庄业务,人们统称其为“钱线两业”,经济实力雄厚,几乎能左右整个市场,织布业和银钱业成为全县两大支柱产业。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钱庄既互相竞争也彼此支持;金融业户申请政府批准,开发了期货交易和黄金交易市场,交易所都在东关。金融市场兴旺,金融业实际已控制着全县经济命脉。东关的经济地位由工贸中心跃升为全县的经济中心;当时的潍县,也由鲁东商业区上升为华北的商贸中心。
    受外国资本控制 烟草种植业扩容
    1913年,英美烟公司在潍坊区域试种美种烟草成功后,潍坊区域的烟草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土烟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美种烟草后来居上。
    到1949年,潍坊地区土烟种植仅有1。3万亩,占总植烟面积的6。3%。根据《中国实业志·山东省》的统计,作为山东美种烟草主要产区的9个县中,属于潍坊区域的就有潍县、昌乐、益都、寿光、昌邑、临朐、安丘7县。而以种植面积和常年产量来看,以1933年为例,首推临朐,分别为10。5万亩和36。25万担;其次是潍县,分别为8。5万亩和17万担;再次分别为益都、安丘、昌邑、寿光,产量最少的为昌乐。
    虽然当时的烟叶收购市场为英美烟公司所垄断,任意压级压价,但每收获50斤烤烟仍可换270公斤小麦,农民感到种烟比种粮合算而坚持种植。由于种植烤烟的商品化程度很高,可以直接兑换成现金,原来种植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农民也纷纷改种烤烟。因此,由于英美烟公司大力推广烤烟种植,潍坊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村经济对烤烟的依存度也相应增加。到1920年,潍坊区域烤烟种植面积达14。15万亩,产量1283万公斤,全部被英美烟公司垄断收购。
    继英美之后,日商、华商陆续来此设点建厂与英美争夺烤烟基地。同时,英美烟公司烤烟厂和卷烟厂的设立,延长了烟草产业的生产链,刺激了烟叶需求不断增加,其收烟数量也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扩大。
    --
    开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胶济铁路坊子站旧址
    华丰机器厂厂区
    晚清以降,外国资本鼓浪而来,掠夺廉价原料,倾销商品。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手工业商品生产开始兴起。潍县开埠使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方便了工商业发展,潍县由此发展成为山东半岛重要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山东乃至华北市场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农产品被运往国外
    近代潍坊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顽固地保存着。受封建势力盘剥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大量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村凋敝,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形成了经济畸形发展的局面。
    服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需要,商品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棉花、烟草、蚕桑、花生等商品性作物的种植有较快的增长。潍县的花生油、南绣、猪鬃、洋纱、土布都是重要出口物资。潍县油坊在1918年有16家。20世纪20年代后潍县每年花生输出91万担。外国资本也以潍县为据点,大量收购中国的农产品运往国外,使得潍坊区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潍县开埠铁路开通 成为进出口集散地
    1899年9月,德国人开始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其势力进一步侵入山东。为抵御德国在山东的势力扩张并推动山东近代化的发展,在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月,即1904年5月1日,清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请求将胶济铁路的终点济南和途经的周村、潍县开为商埠。清政府批准了该奏折,准许山东自行将上述三地辟为商埠。1906年1月10日,济南、周村、潍县三地同时举行典礼,正式开放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
    潍县地处胶济铁路中段,为鲁东商业枢纽,又是胶东地区通往鲁西、鲁南的交通要冲。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后,烟潍、台潍公路也相继通车,给潍县商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潍县逐渐成为山东中、东部土货的集散中心,“昌乐、寿光、安邱、昌邑、青州一带商民,凡有需求,佥向斯地购买,一时交易总值甚大,不下五六百万元”。潍县成为青岛、烟台进口洋货和内地出口土货的集散地,出口货物靠铁路转运青岛输出,进口货物由青岛用火车输入,其次通过烟潍公路转口烟台出入。大量洋纱、洋布等货物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地区,销往各地城乡。
    从研究仿制到“中国农机城”
    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促进了潍县工商经济的发展;1906年潍县开埠,经济贸易地位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20世纪20年代,著名民族企业家滕虎忱在潍县创办的华丰机器厂,是公认的潍县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源地。华丰厂产品质量好、信誉高,产品行销18个省市,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华丰厂当时在同行业内被称为“江北第一厂”,滕虎忱被誉为“中国内燃机之父”。
    华丰建厂后,在织布机生产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农田需要灌溉设备的实际,滕虎忱带领工人设计制造转动式铁斗水车,很快打开了销路,获利甚丰。此后,华丰又设计制造出弹花机、轧花机、榨油机等。1931年冬天,他亲自偕有关人员去上海,不惜高价购进优质车床、大摇臂钻、汽锤、龙门刨及德国设计英国制造的15马力柴油机一部。华丰从青岛聘请技师担任技术指导,开始了复杂的研究仿制工作。通过努力,先后试制成功8马力、15马力、25马力、40马力卧式单缸低速柴油机,并批量生产。华丰从此成为我国生产柴油机的主要厂家之一。
    华丰不仅本身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机械工业的重要企业,在其影响下,整个潍县地区的机械工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自1918年至20世纪30年代,潍县先后创办机械工厂34家,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机城。
    “钱线两业”左右市场 东关跃升为经济中心
    一战后,洋广杂货的流入刺激了潍县手工业的发展,如猪鬃、发网、草帽辫等,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是基础深厚的织布业。尤其在华丰制成新式织布机后,城乡各地织布业户猛增,织布机由几千台增至十几万台,据统计,1934年潍县年产白布412万匹。织布所需的大量棉纱基本依靠青岛的日本纱厂供给,潍县成为棉纱、棉布的集散中心,也是华北最大的纱、布市场。
    1935年以前,经营棉纱棉布的布庄有257户。经营棉纱需要大量资金,多数由钱庄兼营,或线庄兼营钱庄业务,人们统称其为“钱线两业”,经济实力雄厚,几乎能左右整个市场,织布业和银钱业成为全县两大支柱产业。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钱庄既互相竞争也彼此支持;金融业户申请政府批准,开发了期货交易和黄金交易市场,交易所都在东关。金融市场兴旺,金融业实际已控制着全县经济命脉。东关的经济地位由工贸中心跃升为全县的经济中心;当时的潍县,也由鲁东商业区上升为华北的商贸中心。
    受外国资本控制 烟草种植业扩容
    1913年,英美烟公司在潍坊区域试种美种烟草成功后,潍坊区域的烟草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土烟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美种烟草后来居上。
    到1949年,潍坊地区土烟种植仅有1。3万亩,占总植烟面积的6。3%。根据《中国实业志·山东省》的统计,作为山东美种烟草主要产区的9个县中,属于潍坊区域的就有潍县、昌乐、益都、寿光、昌邑、临朐、安丘7县。而以种植面积和常年产量来看,以1933年为例,首推临朐,分别为10。5万亩和36。25万担;其次是潍县,分别为8。5万亩和17万担;再次分别为益都、安丘、昌邑、寿光,产量最少的为昌乐。
    虽然当时的烟叶收购市场为英美烟公司所垄断,任意压级压价,但每收获50斤烤烟仍可换270公斤小麦,农民感到种烟比种粮合算而坚持种植。由于种植烤烟的商品化程度很高,可以直接兑换成现金,原来种植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农民也纷纷改种烤烟。因此,由于英美烟公司大力推广烤烟种植,潍坊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村经济对烤烟的依存度也相应增加。到1920年,潍坊区域烤烟种植面积达14。15万亩,产量1283万公斤,全部被英美烟公司垄断收购。
    继英美之后,日商、华商陆续来此设点建厂与英美争夺烤烟基地。同时,英美烟公司烤烟厂和卷烟厂的设立,延长了烟草产业的生产链,刺激了烟叶需求不断增加,其收烟数量也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扩大。
    --
    扭转困局农业获得新生
    淌水崖水库
    1960年峡山水库工地现场
    1975年4月,茂子庄大队果树田间管理。
    1975年7月的潍坊拖拉机厂
    新中国成立以来,潍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不荒掉一亩地” 恢复农业治水修路
    1948年春,刚解放的潍坊地区灾荒严重、群众生活普遍困难,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华东局提出的“不荒掉一亩地,不饿死一个人”的口号,将生产救灾作为中心工作,领导群众开展社会互助,组织各级干部到一线发动群众开荒生产,同群众共同开荒、拉犁、播种,尽最大力量扩大种植面积。到1949年秋,各县农业生产恢复正常,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各项生产事业逐渐向前发展。
    同时,昌潍地委、专署着眼于长期发展,组织各县进行大规模水利、交通建设。疏通潍河河道,开挖胶莱河新河道,进行丹河、康河、尧河等河道的治理,增强排洪能力,减轻农田内涝。组织修复铁路、公路,开通了胶济路潍坊段、潍徐公路和烟潍公路的客货运输,为全区工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土改从试点到覆盖 农业生产恢复发展
    早在1944年,我党就已经在潍坊境内部分老解放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提高了党在解放区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密切了党群关系,初步建立和巩固了解放区的基层政权,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党在抗战时期的削弱封建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消灭封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同年8月,潍县县委据此逐步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到1947年2月,已有三分之二地区基本解决了土地问题。1947年10月,又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陆续开展土改复查,彻底消除解放区内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土改工作更加深入广泛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9月18日至11月5日,中共昌潍地委据此在老解放区潍北县华疃村进行结束土改工作试点;在新解放区潍县坟庄乡开展了土改工作试点。昌潍专区其它各县也于当年10月下旬展开土改试点工作。
    1950年冬季,在总结试点经验和培训干部的基础上,昌潍专区又抽调8573名工作人员,分3批奔赴各县,在新解放区、收复区和老解放区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到12月底,全区第一批378个乡完成土改任务,占总数的40%。
    至1951年底,整个昌潍专区土地改革工作顺利结束。经过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重新确定了地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951年,昌潍专区粮食总产达1243345吨,亩产达98。7公斤,农民人均粮食262。4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25%,26。4%和18%。
    除水害兴水利,水土治理成效显著
    潍坊春秋冬三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为雨季。降雨量在时空和地域分布上都极不均匀。夏季暴雨集中,山洪暴发,河流泛滥,洼地积水,酿成洪涝灾害;有时,夏季不雨,汛期无汛,高温干旱,造成严重损失。春季雨量稀少,往往酿成大面积干旱,再遇夏旱,就会造成春旱连夏旱,夏旱连秋旱,甚至连年大旱,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沿海地区,盐碱灾害频繁,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历史上洪、涝、旱、碱危害严重。据史料记载,自1601年到1949年的348年间,共发生水灾118次、旱灾107次。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带领全市群众,除水害,兴水利,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49—1957年,先后治理潍河、弥河、白浪河3条大中型河流和丹河、大圩河、崔家河、洪沟河、潮河、五龙河、柳沟河、百尺河等20余条小河流。在低洼易涝地区,结合河道治理,开挖排水系统,修筑沟洫畦田、台田。在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40平方公里。在平原打土井31。45万眼,配水车和简易提水工具共26。6万件,发展灌溉面积131。9万亩。
    1958—1960年,以修水库为主,结合打机井、拦河引水、开展水土保持等,形成了大办水利的高潮。先后建成大型水库6座(峡山、牟山、墙夼、冶源、高崖、白浪河),中型水库16座和大批小型水库、塘坝,打机井1117眼,建扬水站562处,灌溉面积发展到203。6万亩,比1949年增加3。27倍。除涝面积达到84万亩,比1949年增加7。6倍。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203。9平方公里。
    1961—1966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区以灌区配套、机井建设为重点,结合进行洼地治理、水土保持和其他小型水利水电建设,灌溉面积发展到335万亩,比1949年增加5。7倍;开发万亩以上灌区19个,配套89万亩;除涝面积发展到176。2万亩,比1949年增加17倍;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37。4平方公里,比1949年增加3。3倍;机井达到6019眼,比1960年增加4。4倍;排灌机械发展到5。73万千瓦,小型水电站16处,695千瓦,解决17。5万人缺水问题;建立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开始了正常的管理工作。
    1967—1977年,共建成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79座、塘坝726座,治理了北胶莱河,开发万亩以上灌区17个,配套面积204万亩,新打机井4万眼,深翻整平土地开垦高产稳产田500万亩;以小流域为单元,重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3平方公里,治理洼地132万亩。
    多举措添动力,农业机械化大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机械化有一定程度的发展。1954年1月,全区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潍县拖拉机站建立。采取的措施有增补旧式农具,推广大、小垄密植和使用深耕犁、单铧犁、双铧犁和压缩式喷粉器。1966年潍坊农业机械厂试制出泰山-12拖拉机并批量生产,全面推广。
    1977年全国第三次农业机械化会议后,进一步掀起全党全民大办农业机械化的高潮。
    1978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18万千瓦,机耕面积762万亩,机播面积478万亩,机电灌溉面积530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62。9%、39%、44%。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1987年9月“诸城农村商品生产大合唱理论研讨会”现场。
    1987年6月22日,《大众日报》对诸城商品生产大合唱的报道。
    1989年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1979年,昌潍地区开始对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试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迅速,从联产计酬,到包产到户,众多农户摆脱贫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此后,农村生产责任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由此,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成为必备的配套体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进 农村经济向商品化现代化迈进
    1978年1月,中共昌潍地委制定措施打好农业“渡江战役”,力争实现粮食单产400公斤,皮棉单产超过50公斤的目标。8月,召开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确定1978年冬到1979年春全地区计划整改土地200万亩,打机井大口井2。5万眼、配套2万眼,扩大水浇面积100万亩。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79年初,全区开始对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尊重和扩大生产队所有权和自主权,鼓励社员自主经营,生产队分组作业,试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到年底,全区8。7%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91。2%的生产队实行定额记工。有些大队对集体工副业实行联产奖罚。
    1980年春,地委在平度县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随之在全区推行。到年底,全区有97%的大队建立了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公社、生产大队集体工副业亦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制,占工副业项目的90%;60%的经济作物进行了联产承包;一部分生产大队进行了包产或包干到户。在这期间,“四专一联”(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联合体)也开始出现,对生产队农、林、牧、渔和工副业项目进行专业或联合承包。
    1981年6月,地委推广高密县化山屯大队包干到户的经验,包干到户开始在全区多点试行。1982年,全区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当年全区实行大包干的生产大队达31%;全区出现268922个专业户(含重点户),占农户总数的18。1%;联合体发展到14912个,参加农户占总农户的5。9%。众多农户摆脱了贫困,开始走向富裕,出现了275个万元户,231个农户向国家出售万斤粮。
    1983年,许多大队突破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体制,在干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取消生产队,由大队统一管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年底,全区99。2%的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基本普及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成了家庭分户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此后,农村生产责任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198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发南北、提高中间”的总体发展战略。战略实施后,全市逐步形成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种、养、加、运、销一体的经济结构,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到年底,全市各种专业户达54。15万个,占农户总数的32。1%;各类联合体2。425万个,参加农户11。83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出现了632个专业村和2200个万元户。3月,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到昌邑、诸城就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发展、畜牧业生产等问题进行调研。调研后,苏毅然发表题为《这里的商品生产是怎样起飞的》调研报告。
    推广诸城农村商品生产经验 建立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985年,昌乐县石家河村从农户普遍存在的生产环节上的“几难”入手,建立了“一站四组”(农业生产服务站,劳务服务组、科技服务组、农机服务组、供销服务组),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
    1986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农村推广了这一经验,在全市农村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在良种供应、耕播、灌溉、植保、收脱等几个生产环节上提供统一服务。
    1987年4月,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到诸城等县调查研究,提出要进一步搞好农村第二步改革,扩大县级自主权,搞好农村商品生产“大合唱”,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6月,省委、省政府在诸城召开农村工作现场会,推广诸城县组织农村商品生产“大合唱”的经验。198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市一级,加强县一级,提高乡一级,完善村一级”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的总体规划,推动了市、县、乡、村农业服务机制的发展。1990年,在全市农村普遍推行了村级服务达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经济实体相结合的、上下左右比较协调一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99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外向型带动、高技术牵动、上规模推动、靠改革驱动”乡镇企业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到1994年,全市乡镇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2%。
    --
    农业产业化在全国推广
    1995年,全国各大知名媒体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重点报道。
    寿光蔬菜大棚◥
    1993年5月,潍坊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农业产业化”这个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历史性重大影响的概念。潍坊组织实施的“农业产业化”战略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轰动。
    潍坊市总结经验 率先提出新概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潍坊市认真总结诸城贸工农一体化、寿光依靠市场牵动发展农村经济和寒亭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经验和做法,认识到必须使农业的生产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和配套服务与国内外市场联结在一起,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路子。
    1993年5月25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的意见》。这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史上第一个以一级党委、政府名义出台的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地方战略性文件,潍坊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拉开序幕。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概括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围绕农业产业化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归结为共同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工商一体化;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自给半自给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
    新战略引起轰动,写进十五大报告
    潍坊市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为全国破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探索出一条新途径,这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轰动,也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先后多次来潍坊指导、总结和推广农业产业化经验,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深入调查,形成的调查报告《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省政府办公厅于1993年6月中旬在《参阅件》上转发。
    1993年10月11日和12日,《农民日报》分上、下篇发表通讯《轻舟正过万重山——山东各级领导抓住产业化带领农民闯市场思路》。“编者按”指出:“通讯《轻舟正过万重山》写的是山东省各级领导在带领农民闯市场中形成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值得正在领导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的各级参考。”这是首次提出农业产业化探索具有普遍意义。其下篇标题标出“潍坊:农业产业化发源地”。这是国家级媒体首次也是最早界定潍坊是农业产业化发源地。
    1994年11月,国务院领导批示将潍坊农业产业化情况的汇报提纲在国务院《参阅件》上予以转发。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负责同志也对潍坊农业产业化和山东提出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思路及方案表示赞赏,并给予很大资金支持。
    1995年3月22日,《农民日报》发表《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提出“产业化是农村改革自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又一次飞跃”。同年5月2日,《农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评论员文章《积极稳妥发展农业产业化》。
    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超常规的篇幅发表社论《论农业产业化》,并连续配发三篇述评,题目分别是《必由之路》《造就一种新关系新格局》《更广更深更实的思路》。社论和述评的发表,使农业产业化思想在全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大反响,既为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思路进入中央决策奠定了思想舆论基础,又为农业产业化在全国推广实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至此,农业产业化正式成为国家发展农业的重大战略,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潍进行现场经验交流 探索实施农业三大战略
    2001年10月,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潍坊召开,这次会议之后,潍坊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推广全国。
    期间,潍坊积极探索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三大战略。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积极面向国内外市场,以推行农业标准化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了农业国际化战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不断推进产业化升级。以保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创税、创汇农业的路子。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搞好基地建设,使产品优势不断转化为商品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产业化战略深化升级 紧抓资源提升竞争力
    经过多年努力,潍坊农业“三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为用好这一宝贵资源,进一步提升潍坊农业竞争力,2003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推进产业化深化升级,从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实施“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潍坊出口加工区的作用,扩大农产品加工能力,提高增值水平,争取3-5年时间,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达到70%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的标准、检验和监督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优质农产品规模,争取3-5年内,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尽快建成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2003年,全市330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的有140万人,占43%。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到2005年,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4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34万人;农产品质量三大体系基本建立,制定推广农业技术标准136项,建成农产品检测中心858个,省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31万公顷;2005年,农产品出口创汇7。5亿美元,蔬菜、禽肉出口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2006—2011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实施小城镇建设提升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全市以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品牌农业为目标,继续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等项目,全面实施农业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着力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链,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一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示范园区。
    --
    乡村振兴开启农业新篇
    2013年拍摄的寿光市高端蔬菜种植温室
    2010年拍摄的临朐淹子岭风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和“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争当实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研发推广能力提升 “中国食品谷”启动
    201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更加关注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繁荣提升农村。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全市种子、苗木等的研发、推广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4个,其中蔬菜新品种12个。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收购荷兰亚细亚种业集团蔬菜种子研究所,实现蔬菜种业新突破。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投资大、标准高、后劲足,建成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45个。继续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工作,当年新增319个,总数达到1923个。4县市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工程,着力培育大型农业集团,年内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85家。
    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解决农村3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500个村的村容村貌整治。
    “中国食品谷”项目启动,该项目涵盖整个潍坊市域,在寒亭区规划建设核心功能区,规划建设寿光蔬菜种子谷、诸城肉食加工谷、安丘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峡山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等外围功能区,为食品谷建设提供原材料供应保障。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获农业部两项表彰
    2013年,全市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制定实施创意农业、都市农业、信息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计划,引领新型农业加速发展。潍坊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中国食品谷核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市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村有4755个,占总村数的60。1%;2144个村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占总村数的26。8%。
    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镇村绿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开局良好,年内完成23座大中型水库和全部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7处。
    优质高效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
    2014年,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题,以品牌农业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和粮食百亿斤工程。有序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新增各类农民合作社500家、家庭农场2000家。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持续提升生态农业、信息农业、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比重。依托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尤其是知名品牌。
    按零容忍、规范化、全覆盖要求完善农产品质监体系,推行强制性例行速检,加快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互享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等一系列制度,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机构人员基本到位。
    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2015年,按照“走在前列、起好带头作用”要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率先完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更加严格管理投入品,推行强制性例行速检,加快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互享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
    实施农业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现代水利示范市。
    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农业新技术推广计划,推广土壤改良等六项新技术。率先在设施农业比较集中的寿光、青州、昌乐三县(市)开展了试点。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控害等技术,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52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25万亩,绿色控害面积350万亩。
    实施品牌引领战略 健全对外合作机制
    2016年,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成立潍坊农业品牌联盟,开展品牌“三培育三推动”活动。全市有28个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19个农产品及其制品荣获“全国驰名商标”称号。
    启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三年计划,支持扩大土地托管规模,开展全产业链托管服务。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健全农业对外深度合作机制,开展中美、中荷、中以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和中韩农业认证互认试点。实施“互联网+农业”专项计划,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搭建农业电商高端平台,建设农产品质量管理闭环系统。东亚畜牧交易所获国家批准设立。潍坊市农产品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14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庄全部完工。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并初步建立长效机制。规模化集中供水在全国率先达到国家新的饮水安全标准。
    林木覆盖率35。5%,潍坊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年共引调长江水、黄河水2。1亿立方米。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2。133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2。933万公顷,覆盖率80%。
    站稳品牌龙头地位 “三品一标”数量增多
    2017年,品牌农业龙头地位不断巩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大品牌”建设成效明显,注册地理标志商标7项,新增“三品一标”59项,全市“三品”基地发展到551万亩、“三品一标”产品认定数量达768个,28个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农业“新六产”方面,新改建现代农业园示范区98处,潍水田园综合体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建设试点。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88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2个。
    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73。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9。4%,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0。6%。
    成功举办2017全国农商互联大会,获批创建国家农商互联标准化示范市,成为首批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新改建农村公路1568公里。
    黄水东调一期、引黄入峡后续工程完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竣工。
    --
    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
    安丘市柘山梯田
    青州仰天农庄
    寿光工厂化育苗
    寿光新型农村社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对“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予肯定。几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赋予“三个模式”新内涵,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积累新经验。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38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51元、增长6。3%,连续两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新优势进一步凸显。
    创新产业发展方式 提质增效竞争有力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潍坊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农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潍坊市把现代农业作为主业,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开放带动、标准引领、品牌建设,推动农业由传统种养向科技引领、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由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由家庭分散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破解乡村发展问题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潍坊市在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实践中,顺应融合发展大趋势,着力破解乡村振兴要素投入不足、城乡要素配置不合理问题,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投入,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巩固拓展生态优势 自觉践行“两山”理念
    农业天然具有生态属性,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把巩固拓展生态优势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生态建设等工作,让良好生态资源加快升值、成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支撑点和引爆点。
    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坚持乡村文明善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把文明善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做好“三治融合”,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创新成果普惠农村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乡村振兴的效果怎么样,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看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没有。
    在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实践中,潍坊把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要内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灿烂的农耕文化。潍坊农耕文化是一个内容异常庞杂的体系。其中既有农业经济的,又有农业政治的,还包含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活动等等。在近代工业文明诞生之前,人类文明的到来与发展皆与农耕文化有关。在这点上,潍坊农耕文化在中国悠久农耕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于中国灿烂农耕文化的贡献,在各个历史时期均有所表现:
    在后李文化时期,淄河东岸、潍河西岸的后李文化遗址发现,其古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揭开了东夷文明的序幕,奠定了潍淄流域农耕文明的领先地位。
    在龙山文化时期,潍坊区域所出现的大型城市文化遗址证明,潍坊之所以在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远古潍坊区域农业具有较先进水平。
    北魏时期,潍坊区域在中国传统旱作农耕文化体系的确立上,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替代的地位。最为坚实的证明,便是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这本中国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
    明清时期,潍坊区域在发达农耕文化基础上所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不仅对于潍坊近代工业文明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潍坊现代工业文明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潍坊漫长农耕文化历史长河中,已经孕育出潍坊现代农耕文化的活的基因,促使潍坊市现代农耕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也是潍坊“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形成的历史渊薮。
    本期图片由吕俊峰提供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