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03 08:56
鄌郚总编

潍坊农耕文化

    潍坊农耕文化(上)
    潍坊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独具风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本期开始,我们将捕捉潍坊农耕文化穿过时间隧道依旧闪烁的光亮。新石器时代,潍坊区域开始进入原始农业发展时期;夏、商、周三代,原始农业逐渐向传统农业过渡,农业开垦区不断出现和演进;秦汉以来,传统农业全面兴盛,农业主作区的地位基本确立;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旱作农业走向成熟,里程碑式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全面总结反映了6世纪以前农业耕作水平;其后,经过历代发展,潍坊逐渐成为稳定的作物区,绘就了绵延不绝的农耕文化的绚丽画卷。
    本期撰稿:吕俊峰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辑:台可 美编:许茗蕾
    校对:曾 艳(01-02) 代进(03-04)
    王明才(05-06) 封敏(07-08)
    --
    东夷原始农业发展漫长
    寒亭区前埠下遗址
    潍坊市博物馆藏大汶口文化薄胎高柄杯
    潍坊,南面泰沂山脉,群岭逶迤,蓊郁流翠;北负渤海沧溟,滩涂远阔,鱼盐渊薮;左挽潍河,右临淄水,山海包孕,涵泳万象。市域属北温带季风区,是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远古潍坊区域成为东夷人生息繁衍的地区。东夷人的原始农业是在旧石器时代漫长采集经济实践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经过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等几个时期,发展形成了东夷人自己的原始农业,并遗留下丰富的原始农耕文化遗迹。
    后李文化时期 潍河流域最早的原始农业
    据考古发掘,潍坊寒亭前埠下后李文化遗址,石斧、石铲、蚌铲、蚌镰以及石磨盘和石磨棒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发现,和大量鸡、家猪等骨骼的出土,证明潍河流域原始农业发达的程度。
    后李文化类型,是山东地区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而潍坊区域则是新石器时代山东后李文化分布的最东区域。
    北辛文化时期 进入锄耕阶段学会制作陶器
    北辛文化时期,虽然东夷人继续进行渔猎活动,但原始农业已经逐步发展,主要依靠打制石斧和大型磨制石铲开垦土地,粟类粮食已有余裕储存,还学会制作陶器。
    迄今为止,经过考古调查与发掘,在临朐弥河岸畔发现了以龙岗为中心的北辛文化遗址群,巨大的中心遗址周围分布大小遗址十余处。
    另外,在诸城、寿光、青州、昌乐等地均发现了北辛文化遗存。从后李文化延续到北辛文化,潍坊远古文化的分布范围在逐渐扩大。青州桃园遗址出土了北辛文化夹砂褐陶鼎口沿、鼎足、壶、钵口沿及残石器等农业生产与粮食加工工具。
    大汶口文化时期 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达到一定水平
    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人的原始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制作的工具通体磨光,穿孔装柄,既有砍伐树木的石斧,又有清除杂草的石铲,还有收割禾穂的骨镰、蚌镰、牙镰等,甚至有用鹿角制成的中耕工具。诸城呈子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鼎、罐、豆等形器,都是储存粮食的器物。由此可以证明,农作物的产量有所提高。通过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猪下颌骨等则可推定,潍坊区域的家畜饲养业已达到一定水平。手工业开始和农业分离,各种颜色陶器开始出现。尤其前寨遗址发现的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三叠层,以及大汶口文化中出现的陶甗等,均是山东考古研究中的重要发现。
    潍坊区域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已达80多处,为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潍河上游的诸城呈子与前寨遗址,以大汶口文化遗存为主,也保留有龙山文化遗存。这两处遗址迭经发掘,发现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对研究大汶口文化时期氏族社会制度与宗教习俗和早期文字的产生极具典型意义。
    诸城呈子遗址,发现原始社会晚期墓葬150余座,房基3处,灰坑16处,出土陶、石、骨、角、牙、蚌等器物700余件。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陶器、骨器、石器等农业生产工具,充分说明潍坊东南部地区农业生产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寒亭鲁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镞;生活用品有泥制黑陶器、鼎、鬶、甗、尊、钵、豆、杯和彩陶器皿碎片。鲁家口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渤海南岸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大汶口文化陶鬶,集上古器物造型美学之大成,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东方文化的“标准化石”。而昌乐小李家庄遗址的发现,说明潍坊中西部地区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亦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龙山文化时期 蛋壳陶制作精美
    潍坊区域龙山文化遗存的分布很广,集中于青州、诸城、寿光、安丘等地,遍及全市12个县(市、区),遗址多达383处,比较重要的有寿光边线王、潍城姚官庄、临朐西朱封、寒亭鲁家口等。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生产工具有了长足进步,不仅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铲、石锛,以及石镰和长方形、半月形石刀等新型农具,还有骨制、玉制、蚌制、陶制工具。龙山文化的手工业更加发达。姚官庄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的黑陶蛋壳陶杯,器壁厚度仅有0。3至0。5毫米,其口沿部分最薄为0。2毫米,内外胎结合,烧制的火候近乎瓷器,因其薄如蛋壳,被誉称为“蛋壳陶”精美陶器,标志着潍坊区域制陶工艺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除此之外,潍坊区域的诸城呈子、前寨,临朐西朱封,昌乐袁家庄,寿光边线王、呙宋台、火山埠、郭井子,青州郝家庄、瀑水涧、凤凰台,安丘老桐峪、胡峪,寒亭鲁家口、狮子行等遗址均有蛋壳陶器出土。
    据记载,潍坊区域是舜帝文化的核心地带。《孟子·离娄下》载:“舜生于诸冯……东夷之人也。”“诸冯”,即今潍坊诸城,诸城之名则由诸冯演变而来。潍坊区域典型龙山文化晚期所达到的文明高度与精美绝伦的蛋壳陶,均与舜帝时代的社会形态和“有虞氏尚陶”习尚相契合。现在以龙山文化的年代、区域、制陶工艺,与舜帝的年代、活动区域和其“尚陶”的社会文化特征相比较,可以推证舜出生的地点就在潍坊区域的潍水流域。“躬耕历山”“竭力於田”使舜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具有显著的农耕文化的烙印。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第一孝讲的就是舜,虽然称颂的是舜“孝感动天”,但故事呈现出来的却是舜作为古代农耕文化代表专事农业生产的形象,由此也佐证了舜生活的时代和区域的原始农业繁荣发展的水平。
    --
    夏商时期手工业已兴起
    ◤山东省博物馆藏亚醜铭文大铜钺
    2010年4月24-26日,由山东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黄河三角洲盐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寿光召开。图为与会专家考察双王城盐业遗址。
    夏商时期,东夷腹地的潍坊区域农业开始向传统农业逐渐演变,手工业开始兴起和发展,手工业技术得到很大提高,丝织业、青铜业、制陶业、煮盐业已发展成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夏代 农具品种增多,已使用简单的历法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潍坊区域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当时潍坊一带,居住着以姒姓为主的黄帝族系,以姜姓为主的炎帝族系,以凤、妘、彭、曹姓为主的夷族方国和部落。潍坊是当时比较发达的农业区,这时已经使用简单的历法。
    夏代相当于考古学上的岳石文化时期(前21-16世纪),考古调查表明,其地域分布与龙山文化基本一致。潍坊区域已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存多达36处(全省306处),主要遗址有青州郝家庄、临朐庞家等处。出土的农具主要为石质和蚌质的铲、镰、镢、刀四类。其中,以铲、镢农具数量最多,刀类农具在形制上已由前期长方形双孔,演变为半月形双孔,更便于使用。农具数量比重明显超过龙山文化时期,表明夏代潍坊区域的农耕水平又有较大提高。
    文献记载,夏代潍坊区域部族众多,方国林立。一般方国部落所在地也是农业开发地。潍坊区域是夏代方国部落与岳石文化遗存分布密集地区,也是夏代农业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境内主要有斟鄩、斟灌、淳于、寒国、纪国、莱国、平寿、诸国等古国,这些地区性的国家,除少数为封国外,多数是为本地区土著所建,并得到王朝认可。其中有不少方国或侯国在历史上颇具影响,甚至影响到夏王朝的政局走向。夏王朝是以黄帝族为主导,但夏代初期由于东夷实力强大,“王”与各方国部族人领属关系不十分稳定,“寒浞代夏”就主要发生在潍水流域,夏太康时,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从此掌握了夏朝的政权。夏相八年,古寒国人寒浞,杀后羿自立,执政三四十年,并开创了分封制先河。文献记载:“浇伐斟鄩,覆其舟于潍,灭之。”后来,夏臣伯靡联合有鬲氏、斟灌氏、斟鄩氏军于斟鄩,攻灭寒浞,使少康复国。复杂多变的“夷夏交争”局面贯穿了整个夏代。
    《尚书·禹贡》是中国现存较早的区域地理著作。其载:“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在夏代的时候,潍水和淄水也已经疏通了,潍坊区域土地是三等,莱夷在这一带放牧,进贡的物品是盐、细葛布、海产品和筐装的柞蚕丝,进贡的船只行于汶水到达济水。
    商代 桑蚕、青铜技术领先
    公元前16世纪,商朝取代夏朝开始统治中国。潍坊的商代文化分布由早至晚,从西向东逐步推进。潍坊发现商时期文化遗址多达206处,仍为山东最密集区。潍坊区域的商代文化中包含东夷地方性文化和商文化两个系统文化因素。商代潍坊区域的方国部落计15个,基本都是从夏代部落方国承袭演变而来,只有姑幕属商族族系。考古调查表明,有商一代,商文化东限始终未曾越过潍河一线。
    商朝统治时期,潍坊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了“耒”“耜”,这种新式农具发展为后来的铲和犁,为相对的深耕细作提供了条件。农田不仅大片相连,种有黍、稷、粟、麦、秕、稻、菽等多种农作物。潍坊区域的养蚕业闻名全国,是商代的丝麻纺织品和桑麻重要产区。商周时代的山东蚕桑业空前发达,遥居全国之首。
    青州地区出土的商周墓葬中,屡屡发现桑蚕制品、丝织品、丝编织物的残片。20世纪60年代,青州苏埠屯商代墓葬中在出土粘有丝织品痕迹青铜器的同时,还出土了几件晶莹剔透的玉蚕,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充分证明潍坊区域早在商代以前就有较发达的桑蚕生产。
    商代潍坊的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制造以及纺织、造酒等各种行业居全国领先水平。1965年出土于青州苏埠屯商墓的亚醜钺,是商代礼仪重器、王权的象征,两面镌刻的铭文表明此钺的持有者是商代著名望族“亚醜”族群。该器器型硕大,十分罕见,是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说明潍坊区域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潍坊区域的商品交换日趋繁荣,盐、絺、海货、蚕丝、铅等各种物品,通过汶水、济水运销各地。产于东部沿海的贝已成为原始货币。
    双王城遗址 是商朝国家制盐中心
    潍坊是中国制作盐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尚书·禹贡》载:“厥贡盐絺,海物惟错。”早在夏朝时期,渤海南岸制盐已相当发达。古弥河入海口处,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代东夷先民汲食和生产海盐之地。史籍《世本》记载:“宿(夙)沙作煮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古者宿(夙)沙初鬻海盐”。夙沙氏族是中国史籍记载的位于今渤海莱州湾畔最早煮制海盐的部族。自2001年至2008年,双王城商周时期制盐遗址六次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发掘,证明双王城制盐遗址是国内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制盐遗址,是商王朝的国家制盐中心,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双王城大型制盐作坊和制盐工艺的全面揭示,是中国和世界盐业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改写了中国盐业技术史和中国盐业经济史。
    --
    齐地势优强盐业重农桑
    齐长城分布示意图
    齐侯鬲铭文拓片
    营丘古城墙遗址
    潍坊地处齐文化腹地,自古即为交通咽喉之地。西周初期,齐国建立之初,以营丘为中心,方圆仅五百里,“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呈现纪强齐弱的态势,直到齐七世君迁都临淄,至前690年齐吞并东面的大国纪,尤其是管仲相齐时,齐国才逐渐走上强国之路。之后,潍坊区域长期作为齐国腹心地区,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种植养殖、农学理论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发展,作为主要农业区的地位基本确立,在我国古代农耕文化史上地位突出。
    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资源丰富 齐以海盐产销为立国基础之一
    潍坊区域北部莱州湾南岸滨海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发展海盐业得天独厚。考古证明,这里不仅是齐国盐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还是中国海盐业起源的核心区域。先秦文献《尚书》《国语》《管子》以及汉代以来的《史记》《汉书》等都有关于青州古齐地盛产海盐的记载。
    20世纪中期,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初步认识了煮海盐所用的陶制盔形器,据其形制并相关遗存考察,其年代最早的可定为商代晚期。但结合民俗学及考古资料综合分析,人类发明煮海为盐的时间大概为新石器时代。寿光以北小清河濒海处发现的郭井子等数处龙山文化遗址,大都邻近商周时期的煮盐遗址,其间必有关联。近年来,已在莱州湾南岸发现商周时期煮盐遗址数百处,尤其潍坊区域内横跨寿光、寒亭与昌邑三地的北部濒海地区,众多遗址连绵成片,面积最大的可达30平方公里。
    齐国自姜太公立国始,即传承利用当地商代以来海盐生产的优势,继续发展海盐业。《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考古调查证明,潍坊区域的海盐业从商代至战国其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中。《管子》一书频频提到海盐业在齐国政治、经济、交通与外交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齐国以海盐产销作为其工商立国的基础之一,故天下称之为“海王之国”。利用海盐商品构建天下商业战略格局的思想与实践,是管子商业经济与货币理论产生的基础。故齐国刀币的铸行与流通,始终跟海盐产销紧紧捆绑在一起。齐刀币出土地点是以今齐都以北莱州湾南岸的广饶、寿光、寒亭与昌邑一带为中心,而逐渐向外作扇形分布,恰与齐国海盐的生产与销售区域重叠。《国语·齐语》:“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饥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东莱之地多为岩岸,故盐业极不发达。齐国以海盐为战略商品,通过商战逐渐削弱莱国并最终灭之。由于齐国充分利用特产优势,实行科学的货币政策,其海盐甚至流通于域外地区。
    商品流通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潍坊区域莱州湾南岸濒海地区不但是春秋以来齐国的海盐生产基地,也是齐文化发展的永恒动力。
    民宅四周只许种植桑树 丝麻织物通行各诸侯国
    潍坊区域为古老的蚕乡,植桑、养蚕、缫丝,丝织业有悠久的历史。据《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檿丝”即指柞蚕丝。究其产地,苏轼注《尚书》:“檿丝出东莱,莱夷作牧而后有此。”淄河、弥河、潍河流域的丘岭地区,是我国柞蚕的起源地。
    齐国对丝织业高度重视,“劝其女工,极技巧,通渔盐”,遂成为最早的丝织业中心。管仲倡农桑,春天予桑农贷款,以补桑农生产资金不足。同时,令民宅四周只准种桑树,普及力度可见一斑。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已成为桑蚕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齐国织工以精巧著称,丝麻织物通行各诸侯国之间,时称“冠带衣履天下”。
    农具及耕作方式升级
    五口之家可种田百亩
    春秋战国时期,铁的发现和使用推动农具的第一次大变革,齐地的农业生产力进步很快,垦土的耜、除草的鎛和用来收割的铚,均为金属制成,锋利无比。在耕作方式上,耦耕代替了脅田,即二人一组,一拉一扶,集体耕作,所谓“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和耕作方式的进步,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农人掌握了绿肥使用和堆肥制造技术,关注防治虫害,农产量有较大提高。
    齐地农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牛耕代替了耦耕。人们对土壤的分辨、农田施肥、虫害防治等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粮食产量较高。据记载,当时五口之家可种田百亩,多则养活9人,少则养活5人。据齐叔夷钟铭文记载,齐灵公曾赏赐叔夷造铁徒4000人,足见当时齐国冶铁规模之大,冶铁业已成为齐国的重要手工业部门。1959年,齐故城战国遗址中出土的铁犁、铁铲、铁镰等器物,证实铁质农具在齐地广泛使用,之后齐国作为最早牛马畜力耕作地区,精耕细作成为主流。
    农商并举经济发展全面
    著作丰富农耕思想前卫
    西周时期,齐国皮革、制陶、制车、纺织等手工业很发达,纺织业尤甚。齐国渔盐之利,曾是齐桓公称霸的物质基础。齐纨更是闻名全国的丝织品,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兴旺起来,齐都成为东方贸易中心。
    随着齐国经济的全面发展,齐国也开始出现专门的农学著作,以及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农学思想,形成齐国农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管仲相齐四十年,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竱本肇末”的著名观点。提出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商业;本末有主次,但必须同等看重。所以,管子治国始终把农业问题、农民问题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上,重农主义思想在当时齐国风行一时。这一时期在齐国形成的农学著作主要有《野老》及《管子》中的《度地》《地员》等篇。《汉书·艺文志》有《野老》,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书,作者是一位亲临农业生产、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齐地农学家。《度地》《地员》是《管子》一书中有关农学方面的专著。《度地》主要论述了水利灌溉的技术,《地员》专门谈土壤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宁戚著有《相牛经》一卷,为中国最早的畜牧专著,对促进齐国农牧业发展产生一定作用。
    --
    两汉北海郡国农业兴盛
    丝绸之路的东方源头
    潍坊市博物馆藏龙山文化石斧
    西汉时潍河流域有三处农业灌溉工程,图为潍河风光。
    潍城姚官庄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红陶鬶
    秦汉之际是潍坊区域农耕文化的兴盛时期,境内在秦代分属胶东、临淄、琅邪三郡。西汉置北海郡、高密国、甾川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设青州刺史部。东汉初期,高密国、甾川国入北海国。经过两汉400余年的发展,北海郡国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政区单元。在北海郡国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在沿渤海湾北海农作区、潍水、浯水流域的琅邪农灌区出现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新型农业区。秦汉时期,青州所产丝绸源源不断涌向长安。正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繁荣,北海郡国一时人文荟萃,名家继起。
    水利灌溉系统发达,成为汉代粮仓
    两汉时期,潍坊区域传统农业的大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上。
    耕作技术方面,汉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比战国时期有了巨大的进步,双齿鎪、三齿耙、四齿耙和钩、镰等在潍坊各地相继出现。牛耕在潍坊区域基本普及,一牛一人犁耕法也已出现。农作物栽培已不限于耐干旱的北方品种,水稻已经引种成功,且种植面积很广。打井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都有新创造。
    修水利灌溉方面,潍坊的农田灌溉非常发达。《水经注》记载,西汉时潍河流域有三处农业灌溉工程。第一处在渠河支流荆河上,浯水因齐桓公“堰浯入荆”而改道,灌溉农田数万顷。第二处在潍河支流百尺河上,《水经注》称其为密水,亦称百尺水,“古人堨以溉田数十顷”。第三处在潍河干流上,稻城县(遗址在高密西南)“蓄潍水溉田……断水造鱼梁,岁收亿万,号万匹梁”。东汉时“潍水堰”灌区规模扩大到“十万顷”。在“潍水堰”“浯水堰”灌区,稻作生产动则数万顷,故有“稻国”之称。另外,东海引巨定泽(今寿光县西北),溉农田万余顷。潍坊区域遂成为汉代的粮仓。
    盐业生产居全国要位,纺织首屈一指
    西汉前期,实行“驰山泽之禁”的政策,即放开民煮、官收盐税的政策。而实际上盐业生产的控制权和主要利益掌握在各诸侯国和富商大贾手中,如齐国大盐商刁间,经营煮盐业,家产达数千万,富比王侯。汉武帝以后,全国共设36处盐官。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海盐产区的潍坊市北部渤海南岸,仍是重要海盐产区,设有寿光、都昌(昌邑)两个盐官署。汉代潍坊的盐业生产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汉代,潍坊的纺织手工业更是首屈一指。当时的临淄为山东地区三大纺织中心之一。西汉,皇室在临淄设服官三所,称为“三服官”,到汉元帝时,“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专门织作冰纨、方空縠、吹纶絮等精细丝织品。有的纺织品轻若云烟,薄如蝉翼,构图精巧,龙凤相逐,充分显示了当时纺织水平之先进。
    三条干道通古青州 丝绸之路东方源头
    两汉时期,青州刺史部所辖地区是丝绸主要产地,青州地区的丝绸不断涌向长安。
    汉初,为加强青州地区丝绸的运输量,连续修建三条通向古青州地区运输丝绸的干道:“一条为北路,由今西安东北出发,自蒲津关渡河,北上经太原、石家庄,东南行至青州;第二条为中路,由长安出发,东过潼关、三门峡、洛阳直抵定陶,由定陶东去兖州,到济南一带东去,抵淄博、青州等地,这是丝绸之路的主干线;第三条可称为南路,自长安到洛阳与中路重合,然后自洛阳东去,经郑州、开封、商丘抵徐州,再由徐州一带东北行,抵莒县、诸城。”(齐涛《丝绸之路探源》)这三条故道几经辗转,最后都进入古青州地区。齐涛语:“东部丝绸之路的中线穿越了山东主要的两个丝绸产地,即山东中部的淄、青与鲁西南,这条线路也就成为丝绸之路的主源,汉唐山东地区大部分的丝绸由此运走。”说明两汉时期,古青州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
    北海郡国人文勃兴
    儒学重镇巍然耸立
    秦汉时期,潍坊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时人文荟萃,名家继起,文化重镇巍然耸立。
    山东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中心,北海郡国又是山东儒学重镇,公孙弘、邴原、师丹、伏湛等都堪称一代经学大家。郑玄又是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徐幹、孔融的文学成就享誉文坛。
    --
    北魏旱作农耕体系确立
    贾思勰塑像
    北齐线刻画像《商贸洽谈图》
    贾思勰《齐民要术》书影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作为主要战场的潍坊区域,经济破坏相当严重。仅以人口为例,西汉元始二年(2)境内人口发展到100多万人,到南朝宋大明八年(464),高密、北海、平昌三郡所辖17县,县平均户数为山东最低,人口经历了第一次大落。但是,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潍坊区域仍是农耕文化先行区。
    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总结潍坊农业文明
    《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作者是贾思勰,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寿光人,生活于北魏末期和东魏时期。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老农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系统总结了六世纪以前潍坊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
    作为一部科学技术名著,经历约1500年的时间,仍被人们奉作古农书的经典著作。农史学家称颂《齐民要术》中旱地农耕作业的精湛技艺和高度理论概括,使中国农学第一次形成精耕细作的完整体系。
    经济史学家将它看作封建地主经济经营指南。经济学者称它为全世界最早、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家庭经济学。从事食品研究的可以从中找到古老的配方与技法,因而食品史学家对其颇为珍视。
    该书不仅详细总结了两汉以来潍坊区域发达的农业文明史,也为潍坊人民留下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历史,从而奠定潍坊传统农耕文化不可动摇的地位。
    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现代瓜菜当时已种植
    两汉经济大发展之后的潍坊区域,一直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能力较高。《晋书·刘毅传》说青州“履境海岱,而参风齐鲁,故人俗务本”。在青州等地,“以农为本”始终占主导地位,推动了境内农业生产力的缓慢发展。
    在农作物品种上,仅据《齐民要术》载,粟品种达97个,黍12个,小麦8个,水稻36个。
    在蔬菜种植上,现代各种瓜类、茄子、韭菜、蒜、葱等当时大多已种植。枣、李等果品境内也已广泛栽培,并开始釆用果树嫁接法。
    在种植技术上,绿肥轮作制已普遍推广,还使用踏粪法和环墙垣作肥料。
    在生产工具上,耕播有三脚耧犁、两脚耧犁和一脚耧犁,还有齐人蔚犁等。当时北部中国仍大面积使用长辕犁,回转费力,不如山东的蔚犁轻便。平田碎土则用铁齿耕耙、耢、碌碡等工具。中耕除草和收割用的锄、镰等工具都很齐备。耕田时深耕细作,“务遣深细,不得趁多”,基本形成了“耕-耙-耱”的耕作流程、以防旱保墒为主的耕作技术体系。
    畜牧兽医技术领先,首次记载马驴杂交
    到北魏时期,潍坊区域对牲畜像牛、马、驴、骡的饲养,非常普遍,数量也有增加。牛在当时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力,牛、猪的阉割技术已达到可以避免破伤风致死的高水平。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马和羊的饲养比汉代有了明显增多。牧畜的人工杂交育种技术更加完备,应用更广泛。
    《齐民要术》中对马和驴杂交而生骡子的方法第一次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对于马的优劣、种类、饲养方法、疾病的治疗等叙述得格外详尽。《齐民要术》就明确提出,“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说明北魏时期的人就已经非常重视关怀役用动物。酥酪、干酪等羊奶制品的制作在民间已流行起来。传统的猪、鸭、鹅、鸡、鱼的喂养继续得以发展。
    石室墓出土画像石,展示青州丝绸贸易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为了统治能够长久,都对蚕丝业发展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如北魏的“不蚕者衣无帛,不绩者丧无衰”诏令,北齐的“蚕桑之月,妇女十五以上,皆营蚕桑”诏令,激发了人们植桑、养蚕、织丝的积极性。
    青州的桑叶品种优良,蚕茧质量相当出色,丝绢非常出名,在当时的南北贸易中,青州丝绢是最受南朝欢迎的商品,公认“青州绢号天下第一”。青州织户生产“齐纨”等丝织物大量西销,使青州成为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源头。
    在1971年,青州一座北齐石室墓出土了九件线刻画像石,向世人展示了当时青州丝绸贸易场景。九件线刻画像石,所刻划的内容为墓主人生前经营丝绸贸易的场面,其中有《商旅驼运图》《商贸洽谈图》《出行图》《象戏图》等等,具体生动地刻划了当时墓主人经营丝绸的生活片断,反映了丝绸贸易的具体场面。如《商旅驼运图》,天上高飞着双雁,其下一匹带鞍前行的骏马,再下是一匹背负着层层迭迭丝绸的骆驼,骆驼的峰鞍上还系着长途跋涉时用的水壶,骆驼张嘴昂首,听从于前行的胡人之后,胡人为自然卷曲的短发,高高的鼻子,脚穿长靴,腰系香囊;《商贸洽谈图》画面中有三个人物,其一为“主人”端坐束腰圆凳(为北齐时物)之上,“头戴上翘折巾式冠”。左手举杯状物,右腿盘于左膝之上,悠然地与客人对谈。而与“主人”相对站立着的“客人”,深目勾鼻,头发卷曲,是从西域地区远道而来的胡人客商。这九方画像石,就有五方刻划着胡人的形象,说明北齐时青州与西域广泛的商贸往来,其中丝绸贸易占据着主导地位。
    --
    隋唐农耕兴旺经济富实
    窦公渠碑
    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隋唐时期,潍坊区域局势基本是安定之日多、战乱之日少。隋大业五年(609),北海郡、高密郡所辖每县平均户数分别达到14784户和10274户。唐王朝统一全国后,经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开明时期,潍坊区域农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潍坊到处呈现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经济实力位居山东地区前列。
    广辟田地库仓充积,旅行路上有人供粮
    隋唐时期的潍坊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扼中原内陆腹地通往胶东半岛的咽喉,横亘广袤的昌潍平原,地势平缓,沃野千里,濒海而多河流、多泽薮,四季分明,气候适中。夏季湿热多雨,便于农耕种植;冬季较为寒冷,便于狩猎储藏;且沿海滩涂广阔,有渔盐之利。
    隋开皇二年(582),隋文帝颁布均田令,稳定小农生产模式,数年间各县遍置粮仓。唐初,完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青州、密州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地无荒田,人无闲惰,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解放。李少康任青州刺史时,“宣明教化,饬行率先,使刺绣倚市者,悉返耕织。于是贪者廉,善者劝,海滨之俗,变至邹鲁”。
    唐鉴于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致力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相继迎来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达到鼎盛。
    盛唐时期,整个潍坊区域出现繁荣局面,“大河南北,人口殷繁,衣食之源,租赋尤广”。《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记载贞观年间的情况:“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
    《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开元年间的情况:“时累岁丰稔,东都米斗十钱,青、齐米斗五钱。”粮价非常便宜,可见当时连年丰收,社会安定,盗贼敛迹,各地平安;晚上不用关门,外出旅行不用带干粮,路上就有人供给。
    栽桑植果五谷丰登,青州枣被定为贡品
    隋唐时期,潍坊区域农作物的种植主要以粮食作物为大宗产业。
    唐代北海太守李邕在诗歌中写道:“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从济州延至青州一线,水稻遍及农田。日本高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青州以来诸处,近三四年有蝗虫灾,吃劫五谷。”说明当时青、密二州小麦、小米、水稻和豆类等农作物的种植极为普遍。
    隋唐时期,潍坊区域格外重视桑柘栽植,各地桑柘繁茂,收获丰硕。唐代诗人苏颋在《晓济胶州南人密界》中吟颂道:“落晖隐桑柘,秋原被花实。”李端说青州一带:“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
    此外,潍坊区域果木的种植也有扩大趋势,青州出产的枣被指定为贡品。
    潍坊还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出现了很多知名品种,如青州的甘草、麻黄、半夏、水苏、牛膝、五味子等。
    唐代水利事业兴盛,消除水患润田万顷
    唐代的水利事业有很大发展。唐前期记载山东的水利工程8处,其中潍坊有3处。
    潍州设立后,重要官员担任潍州和北海的长官。唐武德二年(619)下诏,以“郑虔符为青州总管,綦公顺为潍州总管”,綦公顺是青州北海农民义军的首领,熟悉当地情况,可谓得心应手。他大力抑制豪门,扶持庶族,安定地方,潍州政局稳定、百业振兴。
    北海令窦琰在水利建设方面颇有建树。窦琰在古营丘城东北穿渠,引白狼水曲折三十余里,既灌溉了粮田,改善了生产条件,也解决了白狼洪水泛滥之患,该渠因此获名“窦公渠”。明《昌乐县志》亦载:“中宗嗣圣十八年,北海令窦琰,穿渠引白狼水溉田。”清乾隆进士阎循观作《窦公渠》诗曰:“笕长一百里,田润千万顷。”
    密州水利尤为发达,诸城的潍水故堰在当时也是较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太平寰宇记》载:“潍水故堰,在县东北四十六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溉田万顷,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今堰存焉。”高密的夷安泽,东西百余里,经修水渠、坡塘后,灌田万顷,民赖其利。
    北海丝绢冠绝天下 输送西域东亚国家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连接在了一起,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4000年前,青州即善养蚕取丝。至春秋战国,潍坊区域丝织业已很发达。至两汉,青州的丝绸生产水平高超。《汉书·地理志》论及青州风俗:“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冰纨即是细致、鲜洁、素白的丝绢。
    隋唐青州、密州农桑遍野,青州丝绸驰名全国,“开元初,天下唯北海绢最佳”。杜甫《忆昔》诗曰:“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青州丝织品不但远销全国,受到各方人士的羡爱,在本地更是抖锦披绫,衣着千变万化,引导着服装潮流。柳宗元《送叔平学士知青州》诗曰:“物饶三服丽,居乐五民游。”丝绸等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当地的商业繁荣和对外贸易,古代潍坊区域的丝绸产品不仅输送西域,也销往东亚日本、朝鲜等近邻国家。
    东晋法显西行取经
    丝绸之路交汇海岱
    古代潍坊区域为丝绸的重要产地,不仅是陆路丝绸之路的源头,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东晋高僧法显于399年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印度取经,413年从海上丝绸之路东归青岛崂山,第一次将陆、海丝绸之路交汇于海岱地区。从此,这条航路成为中国联系海外的重要通道,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分裂的局面,派人远征西域,将丝绸之路向西跨越了咸海,伸延到里海沿岸;又两次东征高丽,试图开拓一条通向朝鲜、日本至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继续向东开拓,建立同东瀛之地的密切联系。唐朝廷经过潍坊区域多次向日本、朝鲜派遣使团,早期所走的路线,多是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青州一带,稍作调整,等待季风扬帆起锚,因而在青州、登州等地建立高丽院、新岁院等驿馆。随着信风的到来,满载丝绸的船队向东、向南航行,将山东丝绸运往海外。
    五代之后,中原战乱频繁,河套地区长期为少数民族政权控制,陆上丝绸之路中断,同西域的丝绸贸易受到阻碍。这时,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更大作用。由此,潍坊区域的丝绸生产重心东移,到明清时期,潍县、昌邑等地成为丝绸贸易的主要商埠,也发展成为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
    商品贸易日益增多
    东西交易便捷繁荣
    隋唐时期,青州、密州农业与纺织、冶铁、制盐、制瓷、酿酒等手工业的发展,使商品贸易发展进阶。青州治所益都城东门、北门、西门均设市,集市的发达,出现了一些商贾富户。如《太平广记》记载:青州北海人李清,世代经营染织业,子孙和姻亲数百家,都在青州经商,家中集财百余万。
    隋唐时期,山东东部登、莱、密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潍坊区域是东西结合的枢纽,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圆仁一行到密州诸城县界大朱山驻马浦,遇新罗人陈忠船,载炭欲往楚州,商量船脚价绢五匹定。说明密州境内有出海大港,是沿海交通线上的重要城市。唐代的潍坊区域终于扭转了北朝时期工商业萧条、货币经济萎缩的局面,呈现出新的繁荣。
    ---
    密州商税收入全国居首
    范公亭
    宋金元时期,潍坊区域多数时候分属青、潍、密三州,农业生产随着王朝的治乱兴衰而不断发生变化。但这一时期,潍坊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许多领域达到较高水平,涌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名人,促进了潍坊文化繁荣。
    北宋劝民耕垦轻徭薄赋,农耕经济加快复苏发展
    宋初,土地荒芜现象仍很严重,京东地区多“膏腴未耕之处”。北宋政府曾把全国城镇根据纳税多少分为八等,潍坊区域的青州为五等,纳商税岁额5万贯以下;密州、潍州为六等,纳商税岁额在3万贯以下。全国四等以上城市42个,潍坊区域竟一个没有,说明当时青、潍、密三州农耕经济比较落后。
    北宋朝廷招抚流亡,劝民耕垦,轻徭薄赋。宋太祖乾德四年(966)颁布“劝栽植开垦诏”,命令“有能广植桑枣荒田者,并令只纳旧租,永不通检。”这些措施的实行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荒田得以逐渐开发,加快了宋初农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据元丰三年(1080)统计,山东地区境内约有耕地2898万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6%。在垦田面积增加的同时,人口繁衍也相当可观,一度高达136万余户、289万人,约占全国总户数的6。68%、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16%。当时户均占有土地21。33亩,人均占有土地10。26亩。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潍坊仍是丝织品和制盐基地
    唐代后期,虽然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但青、潍、密三州纺织业又有新的发展,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仍居全国前列。尤以绫罗绸绢生产最为驰名。
    当时潍坊区域丝织品种类花样众多,潍州综丝和青州丝绵、隔织绢、仙纹绫,均为享誉全国的丝织珍品。
    《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时期,朝廷每年从山东地区征调的赋税丝织品产量大致为:绸54827匹,约占全国绸税总额的13。2%;绢490429匹,约占全国绢税总额的16。7%;绫11452匹,约占全国绫税总额的26%;布49837匹,约占全国布税总额的10。2%。从以上统计数字不难看出,北宋时的潍坊区域仍为重要的丝织品供应基地之一。
    北宋时期,潍坊区域仍是山东盐业生产和管理中心,盐业生产实行“官不榷盐”制度,即灶户“各煎各卖”,灶户所产食盐,或自由销售,或由官府统一收购,后期实行“交引盐”或“钞引盐”法。为保证中央盐利收入,宋朝制定了“犯榷货”或“犯禁物”罪项,于建隆三年(962)规定贩私盐30斤,售土盐10斤者坐死。
    北宋对外贸易极为繁荣,密州港为北方唯一大港
    北宋时期,潍坊区域对外贸易发展到新阶段,从所缴商业税额可见一斑。
    《宋会要辑稿·食货》载,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以前,青、密、潍三州所纳商税年额分别为:4。3万贯、2。9万贯、1。6万贯。到熙宁十年(1077)分别增加到6。8万贯、8。7万贯、3。1万贯。其中,密州商税收入居全国榜首。宋初,山东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登州和莱州。到北宋中期,密州板桥镇迅速兴起,成为沿海地区的主要通商口岸之一。
    宋廷采纳“宜置市舶以来贾人,收其赢余”的建议,于元丰七年(1084)在此设置管理舶商贸易的榷易务,元祐三年(1088)正式设置密州市舶使司,作为管理海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等事务的专门机构。密州港是北方唯一设立市舶司的港口,也是北方唯一大港,取代了宋初登州港、莱州港对外贸易的地位。密州市舶司的设立标志着潍坊区域海外贸易达到新水平。《宋史·食货志》载:“大食诸国亦通入他州及京东贸易。”京东路的口岸便是密州。但随着金兵入侵,海道受到极大限制,曾经的北方第一大港也繁华渐逝。
    文人理政清廉绩佳 引导地方文化风气
    北宋朝廷,接受晚唐藩镇割据的教训,重文轻武,多用文人任地方官吏。这些人或工于书画,或精通儒学,任职期间,大多为政清廉,政绩卓著,重视教育,使潍坊大地人才辈出,出现了诸如王曾、吴奎、李成、张择端、李之才、滕中正、赵明诚等文学、艺术、学术等方面的文化名人。他们不断撰写脍炙人口的诗文,研讨儒家治国理念,创作文化艺术作品,引导地方文化风气,繁荣地方文坛,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增添了极为丰富的内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晚年曾任青州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北宋皇祐三年(1051)范仲淹调任青州时,黄河北部正闹粮荒,朝廷命青州将田赋运到博州(今聊城)交纳,路途遥远,黄河天堑,百姓叫苦。范仲淹探明博州粮价便宜,便下令将田赋折价以款代粮,派人携款到博州就地购粮,不到五天就购足了田赋粮。如此一来,既免了百姓长途运送之苦,又平抑了青州的粮价。范仲淹还令人将购粮余款退还百姓。继而,他奏请朝廷,把军仓中的粮食留足一年之用,其余全部救济灾民。青州南阳城西阳溪旁,古木蒙密,景色佳绝。范仲淹知青州期间,溪旁有甘泉涌出,范仲淹筑亭覆泉。后人感念,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亭”,并在亭侧建范公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北宋熙宁七年(1074)至九年(1076)任密州知州。他初到密州,灾荒相继,民不堪命。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苏轼从四件事做起: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常山求雨。他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带领僚属下乡,与百姓一起捕灭蝗虫。又筑坝引水,解除旱情,后作《常山雩泉记》记述此事。灾荒之年,穷苦百姓无奈把婴儿丢弃路旁,苏轼便把弃婴安排到各家抚养,按月支予生活费,两年内救活弃婴数十个。苏轼理政密州,文化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密州独特的风土人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创作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文赋230余篇。
    金元战火重创农业
    忽必烈多措施兴农
    宋金之际,潍坊区域处于战争的前沿地带,饱受战火焚劫,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农耕经济受到极大影响。
    金军占领山东,“督责州县,括刷钱粮,虏掠乡村,拘收牛马,老稚离散,田野荒芜,民不聊生”。在金直接统治潍坊后,虽相继采取减轻赋税等恢复生产的措施,使农业经济有所复苏。但女真族统治潍坊整整一百年,潍坊经济处于滞退状态。金元之际,潍坊地域境内战争更加频繁,致使人口流亡,土地荒芜,满目荆棘。
    蒙古军进入山东,蒙元军队“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民禾稼桑枣。”农业生产再次遭到严重破坏。蒙元贵族还掠夺民田,实行农奴式的残酷剥削,极其严重地摧残了潍坊的农耕经济。元代山东地区仅有38万户、126万人,与金代相比户减约75%、人口减约87%。元朝建立以后,忽必烈逐渐认识到恢复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农桑的措施,禁止毁农田为牧场,限制贵族驱口人数、地方设置劝农使到各路督促检查当地农业生产、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和农业生产经验等,使潍坊区域的农业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 本期图片由吕俊峰提供
    --
    明清农产品商品化加快
    织造昌邑茧绸所用木织机
    《庄农日用杂字》书影
    潍坊民间农具
    明清时期,潍、密二州降州为县,潍坊区域分属莱州、青州。这一时期,潍坊区域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手工工场产生,雇佣劳动者出现,新的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萌芽,经济文化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
    移民屯垦扭颓势 东莱首邑甲青齐
    明清时期,青、莱二州属鲁东经济发达地区。明初“多是无人之地”,经移民、屯垦政策推行,社会经济秩序迅速恢复。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潍坊境内人口达118万人,是继汉以来第二次破百万。清“康乾盛世”时期发展到132万人,农业劳动力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农耕经济发展。
    明万历年间,潍县商税为莱州府之首,占莱州府商税总额的42%,素以“鲁中重镇”“齐东粮仓”“东莱首邑”著称。明万历《重修潍县城池记》载,潍县“西通省城,西北通京师,东通平度,稍北通登莱,东南通胶墨诸州县。弹丸百里之区,五路交通,设东土卒有不虞,潍为之咽喉矣”。交通枢纽地位,推动了潍县商业的发展。清乾隆年间,郑板桥曾用“若论五都兼百货,自然潍县甲青齐”诗句来形容潍县的商业繁荣景象。
    经济作物种植广 腊月绿韭价高昂
    明清两代,潍坊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除实行以小麦为中心的二年三熟制外,还表现在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等方面。
    农作物品种在明代就发生了变化,新传入的品种玉米、红薯逐渐推广。棉花、花生、蚕桑及其它经济作物种植也逐渐占有较大比重。棉花种植发展尤快,基本遍布境内,寿光县最多。清初,烟草传入青、莱二府,高收入刺激了种植量的加大。果树栽培也发展很快,当时青州府盛产梨、枣、苹果、柿、核桃、栗子等果品。
    蔬菜种植已相当普遍,并呈现出集中和专业化趋势。寿光蔬菜“以产于九巷者为上,以地肥而人世其业”,尤以腊月之绿韭为佳品,贵时每斤价至制钱五百。
    经济作物的种植提高了土地经济收益,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如临朐县“西南乡以果树致饶益多。麦收者好造曲,交易以为利,亦或养蜂收蜜”。
    打铁织布绣花等手工业繁荣
    明清时期,潍坊手工业发展主要有粮食加工、编制业、丝绸、卷烟及制盐等。如益都、临朐、昌邑的丝绸,诸城的粮食加工,安丘景芝的酿酒,潍县的纺织业和烟草加工,高密的草编等,都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其中以潍县最为著名。
    明清以来,潍县就是全国有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代乾隆年间便有“潍州原是小苏州”之称。手工业如打铁、织布、绣花等,亦十分繁荣发达。板桥诗曰:“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可见其繁华。此外,皮革、木器、嵌银漆器、木版年画等多个行业都有很长的历史。
    潍坊区域依然是著名的丝绸产地,《明史资料丛刊》载:“丝绸之家不力耕而力织,利什倍于田,山民有起家至巨万者。”昌邑盛产茧绸,清末该县北部庄庄安机,户户织绸,年产近10万匹。尤以柳疃为最,“机户如林,商贾骈集,茧绸之名溢于四远……裨贩络绎不绝于道,镳车之来十数里衔尾相接”。
    移民涌入推动经济文化发展
    潍坊经济在金元两代即已衰敝,元末战争使潍坊社会残破,土地荒芜,“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朝建立后,实施“奖励垦荒”“移民垦荒”“屯田垦荒”的政策,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洪武年间移民8次,永乐年间移民10次,移民多来自山西。所以潍坊民间有谚:“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代大批移民的涌入,对潍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潍坊农业劳动人口的增加,许多荒芜的土地迅速开垦为农田,地方农业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二是大量移民迁入后建立众多新村落,改变了原有的村落结构与布局。潍坊地方志、地名志、家谱、墓碑以及口承史料等资料显示,明以前村落很少,众多村落为明代移民所建。移民村落奠定了潍坊现代村落的格局,推动了潍坊村落文化的发展。三是移民改变了潍坊乡村社会,重塑潍坊文化,促进潍坊民俗文化的重组,地方文化得以丰富,更具生命力和开放性、包容性。如寒食节不火食,制面燕,即“子推燕”,春节燃火堆放鞭炮等,都是晋南民俗的移植与改造。移民还带来了商品和工艺,河北枣强移民带来了家乡的年画、泥玩等,四川移民带来了木版雕刻技艺等。
    记载书院三十余所 文风昌盛科甲蝉联
    潍坊“崇尚教育,耕读持家”。相传知密州的苏轼曾感叹“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明清两代,潍坊区域建书院、修学宫、督课士,兴学育才,右文重教,人文勃兴,人才蔚起,文化教育发展到一个历史高峰。明清两代潍坊区域有记载的书院30余所,如青州松林书院、诸城东武书院、临朐李公书院、安丘公冶长书院、潍县麓台书院、高密道德书院等等。据资料记载,明清两代,山东共有状元11人、进士4085人,潍坊有状元4人、进士687人,分别占山东总数的36。3%和16。8%。
    明清山东进士人数前10名的县就有诸城、益都、潍县、安丘4县,潍坊还出了4名状元:明有马愉、赵秉忠,清有曹鸿勋、王寿彭。科甲兴盛催生众多科举世家和仕宦家族。高密单氏数百年间出了23名进士,潍县郭氏中进士者8人,临朐冯裕家族出了9名进士,寿光刘氏两代出了8名进士,诸城刘统勋家族出进士11人,等等。
    《庄农日用杂字》流传广 朗朗上口用于农耕启蒙
    马益著(生卒年月不详),字锡朋,一字梅溪,临朐县胡梅涧村人,著有《庄农日用杂字》,又著《四书声韵编》《无牙诗解》《诗韵撮要》《舌耕传》《水灾传》《串山东》等10余种,深入浅出,曲折跌宕,《临朐县志》称其作品“皆行抄于世,脍炙人口”,惜后来散佚。
    《庄农日用杂字》是一本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知识的启蒙读物。著作共474句,由五字句组成,共2370字,抑扬顿挫,一韵到底。内容涉及农家百科,凡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生产知识、饮食起居、男婚女嫁、乡风民俗等都有描述。写四季农业生产:春天“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扁担槐木解,牛筐草绳栓。抬在南场里,捣碎使车搬。粪篓太也大,春天地又暄”。夏天“行说立了夏,家家把苗剜。带着打桑斧,梯杌扛在肩。捎桑把蚕喂,省把工夫耽”。秋天“迎风摔簸箕,扬得蛾眉弯。若遇风不顺,再加扇车扇。布袋往家扛,傍里记着签。晒晒才入囤,省得招虫眼”。冬天“羊皮暖帽子,那怕大雪天。闲在家里坐,小袄套布衫”。写农村副业生产:“生财由大道,勤人不肯闲。”写农民的简朴生活:“烧汤泡干饭,烀饼也休嫌。面饼大犒赏,豆腐小解馋。”写农村赶会的宏阔场面:农民在赶会时,需要置办酒篓、筛子、刖刀、泥板、锄杠、锄刃、熨斗、烙铁、剪子等家庭用品。最后,又描写了娶亲、过年的热闹场面。
    该书曲尽其妙,朗朗上口,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故受到农民的欢迎,一直在鲁中、胶东等地广大农村流传,成为农村村塾的启蒙读物,被农民誉为“庄户书”。著作还记载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和风俗民情,这些对了解潍坊区域的农耕文化、山东历史上的方言民俗,都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
    --
    开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胶济铁路坊子站旧址
    华丰机器厂厂区
    晚清以降,外国资本鼓浪而来,掠夺廉价原料,倾销商品。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手工业商品生产开始兴起。潍县开埠使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方便了工商业发展,潍县由此发展成为山东半岛重要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山东乃至华北市场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农产品被运往国外
    近代潍坊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顽固地保存着。受封建势力盘剥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大量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村凋敝,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形成了经济畸形发展的局面。
    服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需要,商品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棉花、烟草、蚕桑、花生等商品性作物的种植有较快的增长。潍县的花生油、南绣、猪鬃、洋纱、土布都是重要出口物资。潍县油坊在1918年有16家。20世纪20年代后潍县每年花生输出91万担。外国资本也以潍县为据点,大量收购中国的农产品运往国外,使得潍坊区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潍县开埠铁路开通 成为进出口集散地
    1899年9月,德国人开始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其势力进一步侵入山东。为抵御德国在山东的势力扩张并推动山东近代化的发展,在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月,即1904年5月1日,清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请求将胶济铁路的终点济南和途经的周村、潍县开为商埠。清政府批准了该奏折,准许山东自行将上述三地辟为商埠。1906年1月10日,济南、周村、潍县三地同时举行典礼,正式开放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
    潍县地处胶济铁路中段,为鲁东商业枢纽,又是胶东地区通往鲁西、鲁南的交通要冲。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后,烟潍、台潍公路也相继通车,给潍县商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潍县逐渐成为山东中、东部土货的集散中心,“昌乐、寿光、安邱、昌邑、青州一带商民,凡有需求,佥向斯地购买,一时交易总值甚大,不下五六百万元”。潍县成为青岛、烟台进口洋货和内地出口土货的集散地,出口货物靠铁路转运青岛输出,进口货物由青岛用火车输入,其次通过烟潍公路转口烟台出入。大量洋纱、洋布等货物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地区,销往各地城乡。
    从研究仿制到“中国农机城”
    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促进了潍县工商经济的发展;1906年潍县开埠,经济贸易地位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20世纪20年代,著名民族企业家滕虎忱在潍县创办的华丰机器厂,是公认的潍县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源地。华丰厂产品质量好、信誉高,产品行销18个省市,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华丰厂当时在同行业内被称为“江北第一厂”,滕虎忱被誉为“中国内燃机之父”。
    华丰建厂后,在织布机生产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农田需要灌溉设备的实际,滕虎忱带领工人设计制造转动式铁斗水车,很快打开了销路,获利甚丰。此后,华丰又设计制造出弹花机、轧花机、榨油机等。1931年冬天,他亲自偕有关人员去上海,不惜高价购进优质车床、大摇臂钻、汽锤、龙门刨及德国设计英国制造的15马力柴油机一部。华丰从青岛聘请技师担任技术指导,开始了复杂的研究仿制工作。通过努力,先后试制成功8马力、15马力、25马力、40马力卧式单缸低速柴油机,并批量生产。华丰从此成为我国生产柴油机的主要厂家之一。
    华丰不仅本身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机械工业的重要企业,在其影响下,整个潍县地区的机械工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自1918年至20世纪30年代,潍县先后创办机械工厂34家,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机城。
    “钱线两业”左右市场 东关跃升为经济中心
    一战后,洋广杂货的流入刺激了潍县手工业的发展,如猪鬃、发网、草帽辫等,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是基础深厚的织布业。尤其在华丰制成新式织布机后,城乡各地织布业户猛增,织布机由几千台增至十几万台,据统计,1934年潍县年产白布412万匹。织布所需的大量棉纱基本依靠青岛的日本纱厂供给,潍县成为棉纱、棉布的集散中心,也是华北最大的纱、布市场。
    1935年以前,经营棉纱棉布的布庄有257户。经营棉纱需要大量资金,多数由钱庄兼营,或线庄兼营钱庄业务,人们统称其为“钱线两业”,经济实力雄厚,几乎能左右整个市场,织布业和银钱业成为全县两大支柱产业。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钱庄既互相竞争也彼此支持;金融业户申请政府批准,开发了期货交易和黄金交易市场,交易所都在东关。金融市场兴旺,金融业实际已控制着全县经济命脉。东关的经济地位由工贸中心跃升为全县的经济中心;当时的潍县,也由鲁东商业区上升为华北的商贸中心。
    受外国资本控制 烟草种植业扩容
    1913年,英美烟公司在潍坊区域试种美种烟草成功后,潍坊区域的烟草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土烟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美种烟草后来居上。
    到1949年,潍坊地区土烟种植仅有1。3万亩,占总植烟面积的6。3%。根据《中国实业志·山东省》的统计,作为山东美种烟草主要产区的9个县中,属于潍坊区域的就有潍县、昌乐、益都、寿光、昌邑、临朐、安丘7县。而以种植面积和常年产量来看,以1933年为例,首推临朐,分别为10。5万亩和36。25万担;其次是潍县,分别为8。5万亩和17万担;再次分别为益都、安丘、昌邑、寿光,产量最少的为昌乐。
    虽然当时的烟叶收购市场为英美烟公司所垄断,任意压级压价,但每收获50斤烤烟仍可换270公斤小麦,农民感到种烟比种粮合算而坚持种植。由于种植烤烟的商品化程度很高,可以直接兑换成现金,原来种植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农民也纷纷改种烤烟。因此,由于英美烟公司大力推广烤烟种植,潍坊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村经济对烤烟的依存度也相应增加。到1920年,潍坊区域烤烟种植面积达14。15万亩,产量1283万公斤,全部被英美烟公司垄断收购。
    继英美之后,日商、华商陆续来此设点建厂与英美争夺烤烟基地。同时,英美烟公司烤烟厂和卷烟厂的设立,延长了烟草产业的生产链,刺激了烟叶需求不断增加,其收烟数量也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扩大。
    --
    开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胶济铁路坊子站旧址
    华丰机器厂厂区
    晚清以降,外国资本鼓浪而来,掠夺廉价原料,倾销商品。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手工业商品生产开始兴起。潍县开埠使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方便了工商业发展,潍县由此发展成为山东半岛重要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山东乃至华北市场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农产品被运往国外
    近代潍坊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顽固地保存着。受封建势力盘剥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大量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村凋敝,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形成了经济畸形发展的局面。
    服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需要,商品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棉花、烟草、蚕桑、花生等商品性作物的种植有较快的增长。潍县的花生油、南绣、猪鬃、洋纱、土布都是重要出口物资。潍县油坊在1918年有16家。20世纪20年代后潍县每年花生输出91万担。外国资本也以潍县为据点,大量收购中国的农产品运往国外,使得潍坊区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潍县开埠铁路开通 成为进出口集散地
    1899年9月,德国人开始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其势力进一步侵入山东。为抵御德国在山东的势力扩张并推动山东近代化的发展,在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月,即1904年5月1日,清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请求将胶济铁路的终点济南和途经的周村、潍县开为商埠。清政府批准了该奏折,准许山东自行将上述三地辟为商埠。1906年1月10日,济南、周村、潍县三地同时举行典礼,正式开放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
    潍县地处胶济铁路中段,为鲁东商业枢纽,又是胶东地区通往鲁西、鲁南的交通要冲。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后,烟潍、台潍公路也相继通车,给潍县商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潍县逐渐成为山东中、东部土货的集散中心,“昌乐、寿光、安邱、昌邑、青州一带商民,凡有需求,佥向斯地购买,一时交易总值甚大,不下五六百万元”。潍县成为青岛、烟台进口洋货和内地出口土货的集散地,出口货物靠铁路转运青岛输出,进口货物由青岛用火车输入,其次通过烟潍公路转口烟台出入。大量洋纱、洋布等货物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地区,销往各地城乡。
    从研究仿制到“中国农机城”
    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促进了潍县工商经济的发展;1906年潍县开埠,经济贸易地位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20世纪20年代,著名民族企业家滕虎忱在潍县创办的华丰机器厂,是公认的潍县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源地。华丰厂产品质量好、信誉高,产品行销18个省市,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华丰厂当时在同行业内被称为“江北第一厂”,滕虎忱被誉为“中国内燃机之父”。
    华丰建厂后,在织布机生产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农田需要灌溉设备的实际,滕虎忱带领工人设计制造转动式铁斗水车,很快打开了销路,获利甚丰。此后,华丰又设计制造出弹花机、轧花机、榨油机等。1931年冬天,他亲自偕有关人员去上海,不惜高价购进优质车床、大摇臂钻、汽锤、龙门刨及德国设计英国制造的15马力柴油机一部。华丰从青岛聘请技师担任技术指导,开始了复杂的研究仿制工作。通过努力,先后试制成功8马力、15马力、25马力、40马力卧式单缸低速柴油机,并批量生产。华丰从此成为我国生产柴油机的主要厂家之一。
    华丰不仅本身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机械工业的重要企业,在其影响下,整个潍县地区的机械工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自1918年至20世纪30年代,潍县先后创办机械工厂34家,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机城。
    “钱线两业”左右市场 东关跃升为经济中心
    一战后,洋广杂货的流入刺激了潍县手工业的发展,如猪鬃、发网、草帽辫等,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是基础深厚的织布业。尤其在华丰制成新式织布机后,城乡各地织布业户猛增,织布机由几千台增至十几万台,据统计,1934年潍县年产白布412万匹。织布所需的大量棉纱基本依靠青岛的日本纱厂供给,潍县成为棉纱、棉布的集散中心,也是华北最大的纱、布市场。
    1935年以前,经营棉纱棉布的布庄有257户。经营棉纱需要大量资金,多数由钱庄兼营,或线庄兼营钱庄业务,人们统称其为“钱线两业”,经济实力雄厚,几乎能左右整个市场,织布业和银钱业成为全县两大支柱产业。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钱庄既互相竞争也彼此支持;金融业户申请政府批准,开发了期货交易和黄金交易市场,交易所都在东关。金融市场兴旺,金融业实际已控制着全县经济命脉。东关的经济地位由工贸中心跃升为全县的经济中心;当时的潍县,也由鲁东商业区上升为华北的商贸中心。
    受外国资本控制 烟草种植业扩容
    1913年,英美烟公司在潍坊区域试种美种烟草成功后,潍坊区域的烟草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土烟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美种烟草后来居上。
    到1949年,潍坊地区土烟种植仅有1。3万亩,占总植烟面积的6。3%。根据《中国实业志·山东省》的统计,作为山东美种烟草主要产区的9个县中,属于潍坊区域的就有潍县、昌乐、益都、寿光、昌邑、临朐、安丘7县。而以种植面积和常年产量来看,以1933年为例,首推临朐,分别为10。5万亩和36。25万担;其次是潍县,分别为8。5万亩和17万担;再次分别为益都、安丘、昌邑、寿光,产量最少的为昌乐。
    虽然当时的烟叶收购市场为英美烟公司所垄断,任意压级压价,但每收获50斤烤烟仍可换270公斤小麦,农民感到种烟比种粮合算而坚持种植。由于种植烤烟的商品化程度很高,可以直接兑换成现金,原来种植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农民也纷纷改种烤烟。因此,由于英美烟公司大力推广烤烟种植,潍坊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村经济对烤烟的依存度也相应增加。到1920年,潍坊区域烤烟种植面积达14。15万亩,产量1283万公斤,全部被英美烟公司垄断收购。
    继英美之后,日商、华商陆续来此设点建厂与英美争夺烤烟基地。同时,英美烟公司烤烟厂和卷烟厂的设立,延长了烟草产业的生产链,刺激了烟叶需求不断增加,其收烟数量也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扩大。
    --
    扭转困局农业获得新生
    淌水崖水库
    1960年峡山水库工地现场
    1975年4月,茂子庄大队果树田间管理。
    1975年7月的潍坊拖拉机厂
    新中国成立以来,潍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不荒掉一亩地” 恢复农业治水修路
    1948年春,刚解放的潍坊地区灾荒严重、群众生活普遍困难,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华东局提出的“不荒掉一亩地,不饿死一个人”的口号,将生产救灾作为中心工作,领导群众开展社会互助,组织各级干部到一线发动群众开荒生产,同群众共同开荒、拉犁、播种,尽最大力量扩大种植面积。到1949年秋,各县农业生产恢复正常,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各项生产事业逐渐向前发展。
    同时,昌潍地委、专署着眼于长期发展,组织各县进行大规模水利、交通建设。疏通潍河河道,开挖胶莱河新河道,进行丹河、康河、尧河等河道的治理,增强排洪能力,减轻农田内涝。组织修复铁路、公路,开通了胶济路潍坊段、潍徐公路和烟潍公路的客货运输,为全区工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土改从试点到覆盖 农业生产恢复发展
    早在1944年,我党就已经在潍坊境内部分老解放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提高了党在解放区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密切了党群关系,初步建立和巩固了解放区的基层政权,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党在抗战时期的削弱封建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消灭封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同年8月,潍县县委据此逐步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到1947年2月,已有三分之二地区基本解决了土地问题。1947年10月,又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陆续开展土改复查,彻底消除解放区内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土改工作更加深入广泛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9月18日至11月5日,中共昌潍地委据此在老解放区潍北县华疃村进行结束土改工作试点;在新解放区潍县坟庄乡开展了土改工作试点。昌潍专区其它各县也于当年10月下旬展开土改试点工作。
    1950年冬季,在总结试点经验和培训干部的基础上,昌潍专区又抽调8573名工作人员,分3批奔赴各县,在新解放区、收复区和老解放区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到12月底,全区第一批378个乡完成土改任务,占总数的40%。
    至1951年底,整个昌潍专区土地改革工作顺利结束。经过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重新确定了地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951年,昌潍专区粮食总产达1243345吨,亩产达98。7公斤,农民人均粮食262。4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25%,26。4%和18%。
    除水害兴水利,水土治理成效显著
    潍坊春秋冬三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为雨季。降雨量在时空和地域分布上都极不均匀。夏季暴雨集中,山洪暴发,河流泛滥,洼地积水,酿成洪涝灾害;有时,夏季不雨,汛期无汛,高温干旱,造成严重损失。春季雨量稀少,往往酿成大面积干旱,再遇夏旱,就会造成春旱连夏旱,夏旱连秋旱,甚至连年大旱,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沿海地区,盐碱灾害频繁,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历史上洪、涝、旱、碱危害严重。据史料记载,自1601年到1949年的348年间,共发生水灾118次、旱灾107次。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带领全市群众,除水害,兴水利,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49—1957年,先后治理潍河、弥河、白浪河3条大中型河流和丹河、大圩河、崔家河、洪沟河、潮河、五龙河、柳沟河、百尺河等20余条小河流。在低洼易涝地区,结合河道治理,开挖排水系统,修筑沟洫畦田、台田。在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40平方公里。在平原打土井31。45万眼,配水车和简易提水工具共26。6万件,发展灌溉面积131。9万亩。
    1958—1960年,以修水库为主,结合打机井、拦河引水、开展水土保持等,形成了大办水利的高潮。先后建成大型水库6座(峡山、牟山、墙夼、冶源、高崖、白浪河),中型水库16座和大批小型水库、塘坝,打机井1117眼,建扬水站562处,灌溉面积发展到203。6万亩,比1949年增加3。27倍。除涝面积达到84万亩,比1949年增加7。6倍。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203。9平方公里。
    1961—1966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区以灌区配套、机井建设为重点,结合进行洼地治理、水土保持和其他小型水利水电建设,灌溉面积发展到335万亩,比1949年增加5。7倍;开发万亩以上灌区19个,配套89万亩;除涝面积发展到176。2万亩,比1949年增加17倍;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37。4平方公里,比1949年增加3。3倍;机井达到6019眼,比1960年增加4。4倍;排灌机械发展到5。73万千瓦,小型水电站16处,695千瓦,解决17。5万人缺水问题;建立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开始了正常的管理工作。
    1967—1977年,共建成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79座、塘坝726座,治理了北胶莱河,开发万亩以上灌区17个,配套面积204万亩,新打机井4万眼,深翻整平土地开垦高产稳产田500万亩;以小流域为单元,重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3平方公里,治理洼地132万亩。
    多举措添动力,农业机械化大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机械化有一定程度的发展。1954年1月,全区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潍县拖拉机站建立。采取的措施有增补旧式农具,推广大、小垄密植和使用深耕犁、单铧犁、双铧犁和压缩式喷粉器。1966年潍坊农业机械厂试制出泰山-12拖拉机并批量生产,全面推广。
    1977年全国第三次农业机械化会议后,进一步掀起全党全民大办农业机械化的高潮。
    1978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18万千瓦,机耕面积762万亩,机播面积478万亩,机电灌溉面积530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62。9%、39%、44%。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1987年9月“诸城农村商品生产大合唱理论研讨会”现场。
    1987年6月22日,《大众日报》对诸城商品生产大合唱的报道。
    1989年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1979年,昌潍地区开始对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试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迅速,从联产计酬,到包产到户,众多农户摆脱贫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此后,农村生产责任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由此,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成为必备的配套体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进 农村经济向商品化现代化迈进
    1978年1月,中共昌潍地委制定措施打好农业“渡江战役”,力争实现粮食单产400公斤,皮棉单产超过50公斤的目标。8月,召开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确定1978年冬到1979年春全地区计划整改土地200万亩,打机井大口井2。5万眼、配套2万眼,扩大水浇面积100万亩。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79年初,全区开始对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尊重和扩大生产队所有权和自主权,鼓励社员自主经营,生产队分组作业,试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到年底,全区8。7%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91。2%的生产队实行定额记工。有些大队对集体工副业实行联产奖罚。
    1980年春,地委在平度县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随之在全区推行。到年底,全区有97%的大队建立了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公社、生产大队集体工副业亦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制,占工副业项目的90%;60%的经济作物进行了联产承包;一部分生产大队进行了包产或包干到户。在这期间,“四专一联”(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联合体)也开始出现,对生产队农、林、牧、渔和工副业项目进行专业或联合承包。
    1981年6月,地委推广高密县化山屯大队包干到户的经验,包干到户开始在全区多点试行。1982年,全区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当年全区实行大包干的生产大队达31%;全区出现268922个专业户(含重点户),占农户总数的18。1%;联合体发展到14912个,参加农户占总农户的5。9%。众多农户摆脱了贫困,开始走向富裕,出现了275个万元户,231个农户向国家出售万斤粮。
    1983年,许多大队突破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体制,在干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取消生产队,由大队统一管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年底,全区99。2%的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基本普及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成了家庭分户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此后,农村生产责任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198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发南北、提高中间”的总体发展战略。战略实施后,全市逐步形成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种、养、加、运、销一体的经济结构,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到年底,全市各种专业户达54。15万个,占农户总数的32。1%;各类联合体2。425万个,参加农户11。83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出现了632个专业村和2200个万元户。3月,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到昌邑、诸城就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发展、畜牧业生产等问题进行调研。调研后,苏毅然发表题为《这里的商品生产是怎样起飞的》调研报告。
    推广诸城农村商品生产经验 建立起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985年,昌乐县石家河村从农户普遍存在的生产环节上的“几难”入手,建立了“一站四组”(农业生产服务站,劳务服务组、科技服务组、农机服务组、供销服务组),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
    1986年,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农村推广了这一经验,在全市农村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在良种供应、耕播、灌溉、植保、收脱等几个生产环节上提供统一服务。
    1987年4月,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到诸城等县调查研究,提出要进一步搞好农村第二步改革,扩大县级自主权,搞好农村商品生产“大合唱”,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6月,省委、省政府在诸城召开农村工作现场会,推广诸城县组织农村商品生产“大合唱”的经验。198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市一级,加强县一级,提高乡一级,完善村一级”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的总体规划,推动了市、县、乡、村农业服务机制的发展。1990年,在全市农村普遍推行了村级服务达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经济实体相结合的、上下左右比较协调一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99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外向型带动、高技术牵动、上规模推动、靠改革驱动”乡镇企业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到1994年,全市乡镇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2%。
    --
    农业产业化在全国推广
    1995年,全国各大知名媒体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重点报道。
    寿光蔬菜大棚◥
    1993年5月,潍坊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农业产业化”这个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历史性重大影响的概念。潍坊组织实施的“农业产业化”战略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轰动。
    潍坊市总结经验 率先提出新概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潍坊市认真总结诸城贸工农一体化、寿光依靠市场牵动发展农村经济和寒亭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经验和做法,认识到必须使农业的生产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和配套服务与国内外市场联结在一起,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路子。
    1993年5月25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的意见》。这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史上第一个以一级党委、政府名义出台的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地方战略性文件,潍坊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拉开序幕。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概括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围绕农业产业化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归结为共同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工商一体化;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自给半自给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
    新战略引起轰动,写进十五大报告
    潍坊市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为全国破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探索出一条新途径,这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轰动,也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先后多次来潍坊指导、总结和推广农业产业化经验,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深入调查,形成的调查报告《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省政府办公厅于1993年6月中旬在《参阅件》上转发。
    1993年10月11日和12日,《农民日报》分上、下篇发表通讯《轻舟正过万重山——山东各级领导抓住产业化带领农民闯市场思路》。“编者按”指出:“通讯《轻舟正过万重山》写的是山东省各级领导在带领农民闯市场中形成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值得正在领导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的各级参考。”这是首次提出农业产业化探索具有普遍意义。其下篇标题标出“潍坊:农业产业化发源地”。这是国家级媒体首次也是最早界定潍坊是农业产业化发源地。
    1994年11月,国务院领导批示将潍坊农业产业化情况的汇报提纲在国务院《参阅件》上予以转发。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负责同志也对潍坊农业产业化和山东提出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思路及方案表示赞赏,并给予很大资金支持。
    1995年3月22日,《农民日报》发表《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提出“产业化是农村改革自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又一次飞跃”。同年5月2日,《农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评论员文章《积极稳妥发展农业产业化》。
    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超常规的篇幅发表社论《论农业产业化》,并连续配发三篇述评,题目分别是《必由之路》《造就一种新关系新格局》《更广更深更实的思路》。社论和述评的发表,使农业产业化思想在全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大反响,既为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思路进入中央决策奠定了思想舆论基础,又为农业产业化在全国推广实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至此,农业产业化正式成为国家发展农业的重大战略,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潍进行现场经验交流 探索实施农业三大战略
    2001年10月,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潍坊召开,这次会议之后,潍坊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推广全国。
    期间,潍坊积极探索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三大战略。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积极面向国内外市场,以推行农业标准化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了农业国际化战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不断推进产业化升级。以保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创税、创汇农业的路子。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搞好基地建设,使产品优势不断转化为商品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产业化战略深化升级 紧抓资源提升竞争力
    经过多年努力,潍坊农业“三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为用好这一宝贵资源,进一步提升潍坊农业竞争力,2003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推进产业化深化升级,从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实施“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潍坊出口加工区的作用,扩大农产品加工能力,提高增值水平,争取3-5年时间,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达到70%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的标准、检验和监督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优质农产品规模,争取3-5年内,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尽快建成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2003年,全市330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的有140万人,占43%。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到2005年,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4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34万人;农产品质量三大体系基本建立,制定推广农业技术标准136项,建成农产品检测中心858个,省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31万公顷;2005年,农产品出口创汇7。5亿美元,蔬菜、禽肉出口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2006—2011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实施小城镇建设提升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全市以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品牌农业为目标,继续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等项目,全面实施农业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着力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链,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一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示范园区。
    --
    乡村振兴开启农业新篇
    2013年拍摄的寿光市高端蔬菜种植温室
    2010年拍摄的临朐淹子岭风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和“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争当实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研发推广能力提升 “中国食品谷”启动
    201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更加关注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繁荣提升农村。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全市种子、苗木等的研发、推广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4个,其中蔬菜新品种12个。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收购荷兰亚细亚种业集团蔬菜种子研究所,实现蔬菜种业新突破。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投资大、标准高、后劲足,建成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45个。继续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工作,当年新增319个,总数达到1923个。4县市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工程,着力培育大型农业集团,年内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85家。
    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解决农村3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500个村的村容村貌整治。
    “中国食品谷”项目启动,该项目涵盖整个潍坊市域,在寒亭区规划建设核心功能区,规划建设寿光蔬菜种子谷、诸城肉食加工谷、安丘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峡山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等外围功能区,为食品谷建设提供原材料供应保障。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获农业部两项表彰
    2013年,全市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制定实施创意农业、都市农业、信息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计划,引领新型农业加速发展。潍坊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中国食品谷核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市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村有4755个,占总村数的60。1%;2144个村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占总村数的26。8%。
    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镇村绿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开局良好,年内完成23座大中型水库和全部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7处。
    优质高效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
    2014年,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题,以品牌农业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和粮食百亿斤工程。有序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新增各类农民合作社500家、家庭农场2000家。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持续提升生态农业、信息农业、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比重。依托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尤其是知名品牌。
    按零容忍、规范化、全覆盖要求完善农产品质监体系,推行强制性例行速检,加快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互享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等一系列制度,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机构人员基本到位。
    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2015年,按照“走在前列、起好带头作用”要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率先完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更加严格管理投入品,推行强制性例行速检,加快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互享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
    实施农业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现代水利示范市。
    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农业新技术推广计划,推广土壤改良等六项新技术。率先在设施农业比较集中的寿光、青州、昌乐三县(市)开展了试点。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控害等技术,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52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25万亩,绿色控害面积350万亩。
    实施品牌引领战略 健全对外合作机制
    2016年,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成立潍坊农业品牌联盟,开展品牌“三培育三推动”活动。全市有28个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19个农产品及其制品荣获“全国驰名商标”称号。
    启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三年计划,支持扩大土地托管规模,开展全产业链托管服务。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健全农业对外深度合作机制,开展中美、中荷、中以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和中韩农业认证互认试点。实施“互联网+农业”专项计划,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搭建农业电商高端平台,建设农产品质量管理闭环系统。东亚畜牧交易所获国家批准设立。潍坊市农产品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14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庄全部完工。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并初步建立长效机制。规模化集中供水在全国率先达到国家新的饮水安全标准。
    林木覆盖率35。5%,潍坊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年共引调长江水、黄河水2。1亿立方米。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2。133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2。933万公顷,覆盖率80%。
    站稳品牌龙头地位 “三品一标”数量增多
    2017年,品牌农业龙头地位不断巩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大品牌”建设成效明显,注册地理标志商标7项,新增“三品一标”59项,全市“三品”基地发展到551万亩、“三品一标”产品认定数量达768个,28个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农业“新六产”方面,新改建现代农业园示范区98处,潍水田园综合体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建设试点。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88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2个。
    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73。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9。4%,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0。6%。
    成功举办2017全国农商互联大会,获批创建国家农商互联标准化示范市,成为首批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新改建农村公路1568公里。
    黄水东调一期、引黄入峡后续工程完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竣工。
    --
    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
    安丘市柘山梯田
    青州仰天农庄
    寿光工厂化育苗
    寿光新型农村社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对“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予肯定。几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赋予“三个模式”新内涵,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积累新经验。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38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51元、增长6。3%,连续两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新优势进一步凸显。
    创新产业发展方式 提质增效竞争有力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潍坊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农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潍坊市把现代农业作为主业,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开放带动、标准引领、品牌建设,推动农业由传统种养向科技引领、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由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由家庭分散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破解乡村发展问题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潍坊市在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实践中,顺应融合发展大趋势,着力破解乡村振兴要素投入不足、城乡要素配置不合理问题,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投入,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巩固拓展生态优势 自觉践行“两山”理念
    农业天然具有生态属性,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把巩固拓展生态优势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生态建设等工作,让良好生态资源加快升值、成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支撑点和引爆点。
    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坚持乡村文明善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把文明善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做好“三治融合”,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创新成果普惠农村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乡村振兴的效果怎么样,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看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没有。
    在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实践中,潍坊把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要内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灿烂的农耕文化。潍坊农耕文化是一个内容异常庞杂的体系。其中既有农业经济的,又有农业政治的,还包含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活动等等。在近代工业文明诞生之前,人类文明的到来与发展皆与农耕文化有关。在这点上,潍坊农耕文化在中国悠久农耕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于中国灿烂农耕文化的贡献,在各个历史时期均有所表现:
    在后李文化时期,淄河东岸、潍河西岸的后李文化遗址发现,其古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揭开了东夷文明的序幕,奠定了潍淄流域农耕文明的领先地位。
    在龙山文化时期,潍坊区域所出现的大型城市文化遗址证明,潍坊之所以在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远古潍坊区域农业具有较先进水平。
    北魏时期,潍坊区域在中国传统旱作农耕文化体系的确立上,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替代的地位。最为坚实的证明,便是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这本中国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
    明清时期,潍坊区域在发达农耕文化基础上所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不仅对于潍坊近代工业文明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潍坊现代工业文明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潍坊漫长农耕文化历史长河中,已经孕育出潍坊现代农耕文化的活的基因,促使潍坊市现代农耕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也是潍坊“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形成的历史渊薮。
    本期图片由吕俊峰提供
    --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