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03 22:11
鄌郚总编

李蓝迪   李瑞之丨“徐关”与“丘舆”所在地初探

    “徐关”与“丘舆”所在地初探
    李蓝迪   李瑞之

    据嘉靖版《青州府志》,益都县有徐关“在郡西境,齐之隘也。顷公与晋人战,败,入自徐关,即此”。
    康熙版《益都县志》有与此相同的记载。
    然而,徐关的位置早已无法确切断定。
    网上资料说,在今山东省淄川镇西,或云在淄博市西南。
    这一说法,似乎与嘉靖版《青州府志》以及康熙版《益都县志》等的记载相符,因为,明朝时益都县的范围,曾达到了今淄博市博山区颜神镇以西。
    据《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率兵攻取了鲁国的龙城,随后又向南进犯巢丘。卫穆公派遣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兵入侵齐国,以解鲁国之困,结果失败。孙良夫于是向晋国求助,鲁国大夫臧宣叔也同时入晋求援,二人投奔晋国正卿郤克。郤克奉晋景公之命,率战车八百乘,汇合鲁国正卿季孙行父以及卫国的军队,追赶齐军到了莘地。六月十六日,军队又到达靡笄山下。次日晨,齐、晋两军在鞌地摆开阵势,齐顷公轻敌,马不披甲,士不早餐,结果大败,晋国追赶齐军,绕华不注山三圈。情急与无奈之下,齐顷公与车右逢丑父互换了位置。及至华泉,齐顷公的骖马(三匹马中位于两旁的马)被树木绊住前进不得,逢丑父以主公的口吻命齐顷公去华泉取水,齐顷公顺势得脱,逄丑父被擒。齐顷公虽三进三出于敌阵,但终未能救出逄丑父,“遂自徐关入。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石窌。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要想探寻徐关得位置,就必须得先搞清楚靡笄山、华不注山、华泉、石窌、丘舆、马陉和弇中古道等的所在,以及齐长城的走向。
    一、弇中古道、马陉
    据光绪版《益都县图志》,“马陉即马陵道。顾氏谓‘自莱芜口以下,牛山以上,循淄水两岸而行,谓之长峪道,即春秋之马陉也’”。
    又据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之明嘉靖版《莱芜县志》,“莱(芜),古之嬴地,原属于鲁,继属于齐”。
    莱芜,也就是今天的济南市莱芜区;嬴,古邑名,在今莱芜区西北。
    可惜的是,嘉靖版《莱芜县志》并没有交代莱芜县(今称莱芜区)究竟是什么时间归于齐国的,我们也很难从史料中搞清楚。
    该《莱芜县志》又曰:“《水经》云:齐灵公灭莱,莱人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名”。
    不过,这里的莱芜,不是今莱芜区,而是指汉代莱芜县故城,在今淄川区口头乡城子村周围。
    而山东省省情资料库《淄川区志》则曰:“县志载:齐灵公(公元前567年)灭莱子国,其国民逃难至此,建城为邑。当时淄河岸边虽山青水秀,但树密草萋,一片荒芜,故名莱芜”。
    毫无争议的是,“莱芜”一名来自于莱人故地之说。这是对于“莱芜”名称由来的定论。
    然而,据王献堂《山东古国考》,莱国全部区域原本在淮淄一带,都城在临朐与昌乐之间。
    大国灭掉小国,把小国的全部国民驱赶走或者全部搬迁,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是“调虎离山”,把小国的贵族调离原处,使之“脱离群众基础”,以防他们背地里谋反复国。所以,莱人流亡至莱芜谷,极有可能就是有些人笔下的“齐迁莱”。
    鉴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莱人迁驻的谷地,应该是在齐国的疆域之内。也就说,公元前567年,今莱芜故城(即淄川区城子村)所在的东西谷地一带,也就是长峪道,应该是属于齐国无疑。
    据山东省省情资料库《博山区地名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764页载:‘马陉在山东益都县西南,一名弇中谷,亦名莱芜峪,又名长峪。’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卷五上·古迹》载:‘马陉在东北五十里,今讹呼马陵。今尚有城址可辨。其东村为东马陵,其西一村为西马陵,城址居其中。’《山东通志·博山县》:‘今县东北五十里,有马陵故城,遗址尚存。’”
    据《左传·庄公九年》,“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左丘明在《寺人披见文公》一文中说:“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据《史记》之《齐太公世家》,“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这条“莒道”经由今临朐嵩山,翻越淹子岭,进入长峪道,然后向北去往齐都临淄。
    公子小白被管仲射中衣袋钩后,假死退入山谷,采用鲍叔牙悬羊击鼓之计,暗地里翻越悬羊山,从今青州市杨集溜返回都城。这条山谷也就是齐桓公“假死之谷”,故称“假丧谷”,今讹传为“家桑谷”,又称“夹桑谷”。(详见拙作《淄河上游解谜》)
    而关于“弇中”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闾丘与申鲜虞“乘而出”,“行及弇中,将舍……驾而行,出弇中……遂来奔”;又见于《左传·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子我(阚止)归,属徒攻闱与大门,皆不胜,乃出。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适丰丘。丰丘人执之以告,杀诸郭关。”
    人们多以为“丰丘”是齐邑。
    但是,据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弇中峪,在县(益都)西南。《志》云:自临淄西南至莱芜,有长峪,界两山间,长三百里,中通淄河”。
    “弇中峪”,应该是指从齐国古都(今齐都镇),经淄河河道,向南又向西,由淄川区城子村,至莱芜区青石关南8华里处,又至莱芜城区一带这一段山间谷地。这一段路程,正好近300华里。
    所以,虽然无法从现有的资料确知公元前481年的莱芜区究竟是不是属于齐国,也查不到齐国的丰丘究竟在哪,但是,据嘉靖版《莱芜县志》,莱芜之乡保在“西乡”设有“(旧)寨、义封、山口、羊里、王石、王许、封丘、大下、张里、中荣”等处。
    今莱芜田封邱村、徐封邱村、孙封丘村、刘封丘村等,都说因邻村多以封丘命名,遂冠之以姓而称之,唯有李封邱村称,相传村东南有庙,内筑有土丘,丘上常年生存一大窝蜂,众称蜂丘,因李姓为大姓,称李蜂丘,后改为李蜂邱,演变为李封邱。网上资料说,据有关资料和实地考查记载,孙封邱村北为汉代一处冶炼遗址,后为官家封地,故名封邱。
    我以为,这都不应是“封邱”的由来,这只是人们对“封邱”的解读或演绎。“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适丰丘”,既然是在这300华里的“弇中”道上迷路,那也完全有可能迷失于今莱芜境内,去了今莱芜城西北的封邱一带。
    而“丰丘人执之以告,杀诸郭关”说明,这时的封邱一带,应该是齐国的势力范围。
    故此,公元前548年闾丘与申鲜虞“出弇中……遂来奔”之时,“弇中”古道一带也很可能已经被纳入了齐国的统治之下。
    二、靡笄山、华不注山、鞌与华泉
    靡笄山即历山,今称千佛山。
    据山东省省情资料库《济南市情资料库》,“千佛山,原名历山,位于市区南部,海拔285米,占地110余公顷,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时称历山,相传远古时代的虞舜耕稼于此。不同的朝代,又有其他称谓:春秋称靡笄山,战国称靡山,南北朝称舜山、庙山、舜耕山,亦称迁祓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雕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渐有‘千佛山’之称”。
    据郦道元《水经注》,“泺水又北流注于济,谓之泺口也。济水又东北,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山下有华泉,故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华泉,华不注山下泉水也”。
    从郦道元对济水水道的记述上可知,华不注山在济南城东北,因此,靡笄山在华不注山的西南方向。(注:华不注山,又名华山,在济南市区东北部,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海拔197米。)
    那么,鞌也就可能在靡笄山(即今千佛山)以北区域了。
    因为齐顷公战败,肯定想逃回齐国腹地,他自然应该走最近的道路,也就是从鞌地向东,但是却被晋国的军队围追堵截,绕华不注山跑了三圈,所以,鞌的位置应该在靡笄山与华不注山之间。
    又因为齐顷公被晋军追击,绕华不注山跑了三圈,最终其臣下逄丑父假主公之名命其到华泉取水才得以逃脱,所以有人推断说华泉当在华不注山南侧,这还是很有道理的。
    三、齐长城
    据《博山区地名志》,“《管子》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
    查询山东省省情资料库,综合各志之相关论述后,得到关于齐长城的如下认识: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筑的军事防线,始建于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经齐灵公、齐威王不断增修,至齐宣王时基本完成,后来齐王又加整修,先后历经400余年。长城西段起于今长清区孝里铺和广里乡之间的东张村,沿黄河下游右岸入泰山山脉,中经肥城、泰安、历城、莱芜,东至章丘南长城岭,东接博山段;东段自博山、沂源交界处鲁山,经沂水、临朐交界处大岘山穆陵关,过安丘南、莒县北、五莲北、诸城境,至胶南区小珠山东北于家河村入海,全长约618公里,横跨山东省18个县(市、区),史称千里齐长城。
    广里在长清区城西南26公里处,齐长城始于该村东北侧, 沿山脊向东,经石小子寨山,再向北转进入双泉乡,再向东至马山乡旋庄进入平地,过旋庄向东上山,然后向南转至茂山,从茂山向东南转至长清区与肥城市搭界的莲花山,从莲花山向东,经肥城市境北杨家山、张家花峪北山,向东穿越狼顶寨(今也称郎英寨)、夹子山,经长清区莲花盆山,再往东进入岱岳区北界,再向东北,至长清区长城村下山, 过曹庄上山,向东南大寨山、北顶山,延伸至武家庄乡摩天岭西侧,过摩天岭出长清区,进入泰安市与济南市历城区搭界的牛头山, 再向东北向延伸,至历城与泰安搭界的长城岭,从岱岳区天马顶北山脚向东北进入下港乡,左经簸箕掌,右经白家庄,至梯子山,经南天门,又左经上降甘、下降甘,右经石槽、黑峪、吕家庄,至南天门北坡,转而东,穿越历城区大高尖山而后东折,由葫芦峪庄至与四界首(岱岳区、历城区、章丘区交界处),又沿与章丘区的交界线东南行,经双腰子,到与章丘区、莱芜区交界的岱岳区下港乡篙滩东山,经莱芜区芭麻峪(八麻峪)、章丘长城岭,又经莱芜区天门关(也称后关)、胡家庄关,经章丘北门关,经莱芜马头崖、锦阳关,经章丘东门关,经莱芜北栾宫、九顶山、珍峪村、黄石关、瓦岗寨、霹雳尖,经博山风门道,又经莱芜双堆山,至博山区禹王山,经原山分为二,一向东经峨眉山、秋谷、荆山往东,迤逦岳阳山以东跨逾淄水,接临朐、沂水界之东泰山,另一向西南,至樵岭,南至青石关,又至东南至东车辐。
    以上是西段齐长城的大致走向。该部分始建于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后代又有整修或增修。齐长城博山以东区段主要建于战国时期,旨在防楚。
    据《博山区志》之“公元前770~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博山属齐国马陉邑”语,齐顷公时代,今莱芜青石关以北、以东当属齐国。
    四、青石关
    据明嘉靖版《青州府志》,青石关属于益都县;据康熙《益都县志》,青石关“在(益都县)颜神镇西南,俗名杨家关”;据光绪版《益都县图志》,青石关属于博山县(今博山区)。
    据光绪版《益都县图志》,博山区始置雍正年间,“十一年,初设博山县,分(益都县)孝妇、怀德二乡隶博山”。(注:据《博山区志》始置于雍正十二年,即公元1734年)
    青石关村属莱芜区(注:以下所言青石关皆指莱芜青石关),位于莱芜城东北30公里,北、东、西三面与博山区搭界。据传,村始于唐代,时人烟厚,行人多,人卖饭于青石关顶上,因称卖饭岭子。后有三孙、二李、一家韩共六户于此立村,因古齐长城城堡、城墙全用青石垒建,城堡南关楼上方又嵌有“青石关”三个阴刻的大字楷书石匾,后改称“青石关村”。(注:“青石关”石匾,现被嵌在关门东侧的民屋山墙上。以下图片由文友临淄区地方文史专家赵宗太先生提供)
    关城长宽各百米,原有南、北、西三座城门楼,现仅存北门洞。西门通博山区的樵岭关,南北门之间为通衢。
    青石关北10华里出原山即是平缓地带,沿山岭南去8华里,接弇中这一条齐鲁古道。
    青石关中控齐鲁,地理位置异常重要。
    齐长城西线莱芜段中有三大关:锦阳关、黄石关、青石关。
    锦阳关又称“通齐关”,是古齐鲁往来之要道,设有军事要塞。而青石关为各关之最,为齐鲁要道咽喉。
    青石关双峰对峙,壁如刀削,关北为夹谷一线天,谷长3公里,宽处28米,谷外豁然开朗,谷形似瓮口,古称“瓮口峡”、“瓮口道”,又称“南北九省直道”,现称“关沟”,道上有20道石坝,窄处仅2米多。青石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素有“齐鲁第一关”之盛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军事要塞,有重关镇守。
    “关沟”南侧,即青石关关体所在的山岭,明时称作“瓮口山”(见嘉靖版《莱芜县志》);“关沟”两侧山岭, 明时又称作“瓮口岭”(见嘉靖版《青州府志》)。
    据康熙《颜神镇志》,“瓮口岭:在镇南十八里,山形绝险,两岸峭狭如瓮口,南连青石关。”
    很可惜,《左传》并未交代这一地的名称,历代史籍中也都没有记载“青石关”之名出现的原始年代。
    据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之《莱芜市志(旧志)》,“前555年 (灵王十七年),齐国筑长城为防。今境内西起长城岭,东至青石关,长50余公里,筑有天门关、锦阳关、青石关”。然而,公元前555年是鲁襄公十八年,查《左传》,仅得“晋侯伐齐”,“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并未言及今莱芜境内长城的修筑情况。
    嘉靖版《青州府志》认为,青石关是齐闵王伐鲁时所开。这一说法,也似乎不太正确。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登上君位之后,以管仲为相,国力迅速强大,次年春为报鲁国支持公子纠复国之宿怨,不听管仲谏阻,拜鲍叔牙为将,兴师伐鲁,以图扩张。鲁庄公发兵应战,土人曹刿入见庄公,参与战事。两军在青石关西南直线距离约11公里处的杓山摆开战场,齐国仗乾时之战之剩勇,两次主动出击。庄公采纳曹刿计谋,以逸待劳,按兵不动,待齐军第三次进攻,士气疲惫之时,一鼓作气,取得了长勺大捷,齐军溃不成军退回国内。
    锦阳关和黄石关相距长勺古战场较远,而且又都在重重大山之中,而弇中虽为古道,毕竟所经之处全是崇山峻岭,但是青石关往北10华里,过了原山便是相对平缓的地带,并且过了原山便是齐国的腹地。
    所以,齐桓公败退回齐国的最佳路径,应该就是青石关。
    再说,鉴于青石关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齐桓公能不把它当回事吗?
    另外,据莱芜区文史研究者李传书先生考证,青石关在青石岭上,“青石关”的得名要远远晚于“青石岭”。
    而从风化程度上看,这块“青石关”石刻匾额的历史也不会早于明初。
    五、石窌
    据360百科,石窌在今济南市长清区东南。
    据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之《长清县志库》,“石窝,位于县城东南15。5公里,五峰山乡境内。春秋时名石窝。《春秋左传》载:成公二年(公元589年),齐顷公在鞍之战中战败,在败退的路上遇一女子询问国君和自己的父亲是否在这次战争中免于死难。齐顷公认为女子‘有礼’,遂将石窝邑作为礼物送给女子。《左传》中记载的石窝邑今日之石窝村。金大定二年(1161年)广拓五峰山场时,因开山取石修建庙宇,留下众多石窝痕迹,更名石窝村。今名石窝。人口1206人村东五峰山是游览胜地。五峰山古建筑群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据1996年《长清县地名志》,“该村(石窝村)古代名石窖邑,《春秋左传》载,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在鞍山之战中败,由徐关入,车前有一女子先问国君后问自己的父亲是否免于战祸,齐侯以为有礼,予之石窖为食邑即此。清道光举人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长清》载:‘今县东南30里有石窝村,即石窖也’”。
    故此,《长清县志库》所言之“石窝邑”,即《长清县地名志》之“石窖邑”。
    不过,从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以及其它网络资源都没查到石窝村一带有古长城的存在。不过,据《中国方志丛书:山东省365长清县志》,“县东南三十里即齐长城距防之地”,可见,石窝村正好处在古齐长城防线一带。石窝村东山坡20米处, 有一石窟,名曰“南海堂”,并有“洛泉堂”题记,石窟平面为方形、顶部为叠涩复斗式,分前堂后室。这似乎说明,古代石窝村,即石窖村,也就是春秋时代的石窌。
    但是,思来想去,我觉得,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据《左传·成公二年》,(齐顷公)“遂自徐关入。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石窌。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顷公兵败,“自徐关入”,晋军随即“从齐师,入自丘舆”。这里的两个“入”,都是一个方向。
    齐顷公在济南的鞌地战败,应该向东经章丘很快就会回到大本营,但是,晋军在齐顷公东逃的路线上设了埋伏,围追堵截,齐顷公迫于无奈,这才围着华不注山跑了三圈,最终也只好采用迂回战术,奔向齐鲁边界。
    由前面对齐长城走向的梳理可知,济南、长清、历城、章丘以及博山均属齐国,而成公二年,齐顷公占据着鲁国的汶阳地区,即泰山以南、汶河以北,又攻下了泰山东南的龙城,所以“徐关”和“丘舆”都应该在今莱芜和岱岳、历城、章丘、博山的交界处。
    齐顷公入得徐关,见到守关城的将领,对他说:“齐国战败了,你得给我把关守好了!”齐顷公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拦路的女子。女子问:“主公您安全了吗?”齐顷公答曰:“安全了!”“那锐司徒(掌管矛类兵器的官吏)安全了吗?”“安全了!”“好!既然您和我父亲都安全,那就好了!”女子一边说一边迅速离开,给齐顷公的车队让出了道路。该女子先关心齐顷公的安危,然后才问及其父的处境,齐顷公觉得这个女子是个知礼之人,一问方知该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徐关守将的妻子,于是下令将石窌赠给她作为了封地。
    这样的封赏自然也有激励斗志,让其全家代守国门的意图。
    这样看来,这个石窌绝对不可能是长清区的“石窌邑”,它直线距离今莱芜和岱岳、历城、章丘的交界处也太过遥远,在战争年代,这样的封赏是毫无意义的。
    “石窌”,应该在徐关附近,属于齐国。
    六、徐关
    不管《左传》究竟是成书于春秋末年,还是成书于战国、两汉之间,其著作者显然是鲁国人的口吻,所以,即便是公元前589年今莱芜地已经属于齐国,齐顷公经今莱芜境内的长城返回齐国,《左传》的作者也完全可以记作“(齐顷公)自徐关入”、“(晋师)入自丘舆”。
    由以上探索可知,“徐关”、“丘舆”必定在今莱芜境内齐长城沿线。
    青石关的最早记载见于嘉靖版《青州府志》之《关梁志》, “益都:青石关,在颜神镇西南,俗名杨家关。关形两山壁立,峻岭连亘数里,石磴有椎凿痕”;嘉靖版《青州府志》之《要隘》中也有记,但在莱芜名下,也就是说,明代莱芜县在此青石关设立了一个要隘,该要隘“经吐子口过刘元帅寨下泰安,系要地。委义民官守吐子口与寨犄角策应”。但是,不知为何,青石关却不见于嘉靖版《莱芜县志》的记载。
    非常可惜的是,始终查不到确切史料以证明“青石关”名字出现的确切年代。不过,青石关乃齐闵王伐鲁时所开的传言,是不太准确的。
    齐桓公就曾经走过这个关隘,所以,齐闵王时代又对青石关进行了整修,还是有可能的。
    退一步讲,即便是“青石关”之名首次出现于齐闵王时代,这也是齐顷公之后约330年的事了。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地名是完全可能会发生变化的。
    因为徐关在齐鲁交界通马陉处,我们就应该在莱芜境内的齐长城沿线寻找徐关旧址的所在。
    综合各种因素,我不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推测,青石关极其可能就是“徐关”。原因如下:
    (一)、青石关中控齐鲁,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
    (二)、在莱芜境内长城的所有关隘中,只有青石关直控“弇中”道,东通马陉,是由齐国腹地进入“弇中”的最短通道。
    (三)、“石窌”的“窌”字,本义是指收藏东西的地洞。地窖是“窌”,地洞是“窌”,地槽也是“窌”。所以,“石窌”也不一定就是因山上的洞窟而得名,也有可能是因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峡谷等而得名。
    (四)、青石关所在的“瓮口道”,正可算是一个“石窌”的形态。
    (五)、当年,齐顷公从“徐关”回到齐国境内时,晋国军队没有从“徐关入”,而是“入自丘舆”,这足以说明“徐关”之坚牢不可破。而青石关,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六)、“青石关”可能不是其原名。元代于钦之《齐乘》未记此关,明嘉靖《青州府志》才第一次提及,而且“俗名杨家关”。从风化程度上看,阴刻的“青石关”匾额,绝对没有前年的历史。
    (七)、如果长清区的石窝村可以因一个石窟即可得名“石窌”的话,那么青石关沿古道下行,不仅山谷狭长,形似石窖,其两侧山崖中又有着众多的洞穴,其中较著名的有:象鼻子洞、青石关溶洞、南山洞、牛鼻子洞、黑老鸹洞、周世宗洞(又称陈抟洞)等等。这里是不是更可以称作“石窌”呢?
    (八)、沿青石关北去狭长古道西侧的山岭,称作“樵岭”。这“樵岭”之名,也似乎与“石窌”有关。
    “樵”的古音有“昨焦切”,类似ziao音,这与“窌”的含义“窖”的古音极其接近。而且,“窌”字本身,也有jiao音。
    “樵(ziao音)岭”,有可能是“窌(jiao)岭”的传讹。
    (九)、“徐关”之“徐”与“弇”有着难以割舍的关联。
    汉典网载,《康熙字典》对“弇”的一种解释为:“又器之口小中寬者曰弇”。
    这也应该是“弇中”得名的原因。长峪道正是“口小中寬”,青石关就是“口小”处,“关沟”以下正是“中寬”的内腔。当然,青石关以南去莱芜,也是“中寬”的内腔。
    想到这里,我不仅想到了黄河上游的壶口瀑布。黄河水在壶口以上,流行在宽槽之中,到了壶口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入到30—50米宽的深槽之中,遂以地形名之曰“壶口”。
    这样来看,这青石关也完全可以被称作“壶关”。
    有人可能会问了,“壶关?‘壶’与‘徐’有什么联系啊?这不纯粹是生拉硬拽地胡乱联系吗?”
    大家不妨打开因特网,进入汉典网,输入“壶”字,查看其音韵方言中的官话一条。
    怎么样?你会不会得到和我一样的发现呢?
    “壶”字的音韵方言,在这一代不正是xu音吗?
    会不会是后人在记述“壶关”时,用了一个同音字,从而把它记成了“徐关”呢?这种转记,在地名的演变中是极其常见的现象。
    七、丘舆
    经上网查询得知,丘舆,也称邱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城邑,位于今平邑县丰阳镇南埠庄村西。孔子弟子司马牛“卒于鲁郭门之外,阬氏葬诸丘舆”(《左传·哀公十四年》)。
    但是,此丘舆在鲁国国都曲阜的东偏南,直线相距约45公里。此处绝对不是“晋师从齐师,入自邱舆,击马陉”中的“邱舆”。晋师所入的“邱舆”,应该在齐鲁交界处。尽管齐顷公曾经一度攻取了鲁国的汶阳(即汶水以北)和今泰安市东南的龙城,并且又向南进犯巢丘,兵败逃跑中的齐顷公绝对不可能跑到鲁国国都的东南方向上去。
    又搜索得知,春秋时代郑国也有丘舆。据《左传·成公三年》,“三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遂东侵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败诸丘舆”。
    那么,齐国会不会也有邱舆(丘舆)呢?
    顷公自天险徐关入,晋军难于攻克,只好入自丘舆,击齐军于马陉。晋军应该是对齐军进行围追堵截,所以,秋舆就应该在进入“弇中”的近路上。
    如此一来,“丘舆”应该在徐关以东,很可能就是今齐长城所经过的、博山城东南的秋谷。
    秋谷是博山通青州的两条古道之一,另一是弇中道,二者在今太河水库一带交汇。晋军应该就是自秋谷东进,在太河水库东南的马陵(古马陉)严阵以待,重击了齐军。
    秋谷就是丘舆,看似毫无道理。然而,“谷”即“峪”,“秋谷”即“丘舆”,“秋谷(yu)”可能就是“丘舆”的音转。
    这一点,完全可以从“吐谷浑”之“谷(yu音)”上印证其可能性。
    另外,康熙字典还有详尽的解释:
    “又【廣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義與《說文》《爾雅》同。又姓。北魏有谷渾氏。又吐谷渾氏。【金壷字考】音突浴魂。”
    “又叶魚律切,音聿。【易林】鹿畏人匿,俱入深谷。命短不長,爲虎所得。【音學五書】山谷之谷,雖有穀、欲二音,其實欲乃正音。《易》井谷,陸德明一音浴,《書》暘谷,一音欲,《左傳》南谷中,一音欲,《史記·樊噲傳》橫谷,《正義》音欲,《貨殖·傳》谷量牛馬,索隱音欲,苦縣《老子銘》書谷神作浴神是也。轉平聲則音臾,上聲則音與,去聲則音裕。”
    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谢氏改嫁长山朱文瀚,因名朱说。继父朱文瀚于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升任淄州长史。范氏母子随迁,住颜神镇秋口,范仲淹读书荆山寺。
    元代于钦之《齐乘》曰:“旧说公(范仲淹)母嫁齐,居秋口”。嘉靖版《青州府志》曰:“秋口者,范仲淹幼时适齐读书处。”而且,二者都说,“秋口在今颜神镇”。
    清初长山人刘孔怀也曾进行过认真的考辨,并专门写了一篇《流寓考》,以记述范仲淹的流寓经过。其中便有“初,母居秋口(原注:即益都县颜神镇)”。
    “秋口”因地处秋谷之口而得名。
    清初,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因家在今博山区城东村,地处秋谷口,便以“秋谷”为号。
    康熙版《颜神镇志》对“秋谷”有多处记载:“范泉,在城东关荆山之麓,秋谷之口范公祠下”;“双泉,在城东关秋谷涧底,瀑布尺余”;“观音泉,出秋谷口”;“秋谷,即荆山之麓也……秋口即秋谷也”;等等。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孙廷铨在其《颜山杂记》中,也有“东阜,即荆山麓也,下临秋谷”等记。
    由以上可见“秋谷”之古老,且早在宋代以前就已有其名。
    而古老的地名往往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所以我们认为,今博山区之秋谷,就是鲁成公二年晋军所经的“丘舆”,“丘舆”是《左传》的作者对“秋谷(yü)”的谐音记述。
    最后,再说一下“石窌”。
    “石窌邑”,最大的可能是今天的博山区乐疃村。据《博山区地名志》,乐疃村为乐疃乡政府驻地,它正处于瓮口道末端,四面环山,原村中又有很多的涝洼。瓮口道是“石窌”,四面环山是“石窌”,涝洼也是“石窌”。而且,在这里建城邑,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徐关”提供可靠的保障。
    当然,这还有待于以后的考古来提供有力的证据。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青州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