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06 21:48
鄌郚总编

《礼记·学记》诗解1学教不止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金册典藏 移动到本区(2023-02-22) —
    《礼记·学记》诗解1学教不止
    题文诗:
    不学之人,发虑思宪,拟度法式,求善辅自,
    足以謏闻,不足动众;屈下就贤,体近怀远,
    足以动众,不足化民;君子真情,真情至学,
    至学至诚,至诚至精,精诚所至,博识多闻,
    通古达今,感天动地,身有善行,示民轨仪,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玉之不琢,不能成器;
    人之不学,不知道义。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自始至终,传承经典,至学不止。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学然后知,知己不足,后能自反;教然后知,
    知己所困,后能自强。教学相长,惟斅学半,
    教人教己,教己至学,至教自教,至学自学。
    古之教学,家闾有塾,党庠术序,国则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考视,离经辨志;
    三年考视,敬业乐群;五年考视,博习亲师;
    七年考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考校,
    知类通达,强立不反,谓之大成,大成真情,
    化民易俗,近悦远怀,大学之道,蛾子时术。
    正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分段释解: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郑玄注: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求,谓招来也。謏之言小也。动众,谓师役之事。○宪音献。謏,思了反,徐所穆反。闻音问,声闻。度,大各反。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就,谓躬下之。体,犹亲也。○下,户嫁反。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策,初革反。
    [疏]“发虑”至“学乎”。○正义曰:此一节明虽有馀善,欲化民成俗,不如学之为重。○“发虑宪”者,发,谓起发。虑,谓谋虑。宪,谓法式也。言有人不学,而起发谋虑,终不动众,举动必能拟度於法式,故云“发虑宪”。○“求善良”者,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足以謏闻”者,謏之言小。闻,声闻也。言不学之人,能有片识谋虑法式,求善以自辅。此是人身上小善,故小有声闻也。○“不足以动众”者,众,谓师役也。虽有以小善,恩未被物,若御军动众则不能,故云“不足以动众”也。○“就贤体远”者,贤,谓德行贤良,屈下从就之。远,谓才艺广远,心意能亲爱之也。○“足以动众”者,以恩被於外,故足以动众也。“未足以化民”者,虽复恩能动众,识见犹浅,仁义未备,故未足以化民也。○“君子如欲化民成俗”者,君,谓君於上位。子,谓子爱下民。谓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故云“其必由学乎”。学则博识多闻,知古知今,既身有善行,示民轨仪,故可以化民成俗也。○注“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於法式也。求,谓招来也。謏之言小也。动众,谓师役之事。○正义曰:“宪,法”,《释诂》文。“謏之言小也”,言謏音近小,故云“謏之言小也”。云“动众,谓师役之事”者,动众以与化民相对,化民事难,动众稍易,故知是师役之事。○注“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正义曰:郑恐所学惟小小才艺之事,故云“所学者,圣人之道”。以其化民成俗,非圣人之道不可。云“在方策”者,下篇“文武之道,布在方策”是也。
    【今译】
    多思考问题,广为招求善良之人,这样做只能使自己小有名 声,却还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近贤人,体察疏远之士的内心,这样 做能够感动群众,却不足以转变民心,改变风俗。君子如果想转变 民心、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郑玄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谓内则设师、保以教,使国子学焉;外则有大学、庠、序之官。○琢,丁角反,治玉曰琢。太音泰,后“大学”皆同。《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典,经也。言学之不舍业也。兑,当为“说”字之误也。高宗梦傅说,求而得之,作《说命》三篇,在《尚书》,今亡。○兑,依注作“说”,音悦,下《兑命》放此,舍音舍。兑当,徒外反。
    [疏]“玉不”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论喻学之为美,故先立学之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者,建国,谓建立其国。君民,谓君长其民。内则设师、保,外则设庠、序以教之,故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者,记者明教学事重,不可暂废,故引《兑命》以证之。言殷相傅说告高宗云“意恒思念,从始至终,习经典於学也”。○“其此之谓乎”者,言此经所谓教学为先,则《兑命》“念终始典于学也”。○注“典经”至“今亡”。○正义曰:“典,经也”,《释言》文。言“学不舍业”,即经云“终始思念经典”,是不舍业也。言“高宗梦傅说”者,《书序》云:“高宗梦得说,作《说命》三篇。”高宗,殷王武丁,其德高可尊,故号“高宗”。其事具《尚书》篇,见在。郑云“今亡”者,郑不见《古文尚书》故也。
    【今译】
    美玉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 会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学放 在最前面。《尚书·兑命》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着学习。”就是这 个意思吧!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郑玄注: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旨,美也。○肴,户交反。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则睹已行之所短,教则见已道之所未达。○睹,丁古反。行,下孟反,下注“德行”同。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自反,求诸已也。自强,脩业不敢倦。○强,其丈反,又其良反,下注同。长,丁两反。下注“长稚”、“长者”皆同。《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言学人乃益已之学半。○学学,上胡孝反,下如字。学人,胡孝反。又音教。
    [疏]“虽有”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明教学相益。○“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者,嘉,善也。旨,美也。虽有嘉美之肴,兼陈列于前,若不食,即不知其肴之美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者,至,谓至极。虽有至极大道,若不学,则不知大道之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者,若不学之时,诸事荡然,不知已身何长何短。若学,则知已之所短,有不足之处也。○“教然后知困”者,不教之时,谓已诸事皆通。若其教人,则知已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则甚於不足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者,凡人皆欲向前相进,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向身,而求诸已之困,故反学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者,凡人多有解怠,既知困弊,然后能自强学,其身不复解怠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於善。教学之时,然后知已困而乃强之,是教能长学善也。学则道业成就,於教益善,是学能相长也。但此礼本明教之长学。“《兑命》曰:学学半”者,上“学”为教,音教,下“学”者,谓习也,谓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已学之半也。《说命》所云“其此之谓乎”,言学习不可暂废,故引《说命》以证之。言恒思念,从始至终,习礼典于学也。
    【今注】
    ①塾:古时以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有门,门侧的堂叫做塾。百 姓都在塾接受教育。②庠:五百家为党,党的学校叫庠。③术:通“遂”。 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的学校叫序。④中年:隔一年。⑤离经:断句 读。辨志:辨别书中的主要意义。⑥乐(lè)群:乐于与人交接。⑦怀:归 向。⑧蛾:同“蚁”。术:学习。小蚂蚁向大蚂蚁学习衔泥,终于造成大土 堆。
    【今译】
    古时教学,二十五家则有塾,一党则有庠,一遂则有序,一国则 有学。每年都有入学的人,每隔一年考核其学习情况。入学第一 年结束时,考察他给经文断句的能力,辨别经文之主旨何在;第三 年考察他是否专心学业、是否乐于和同学相处;第五年考察他是否 广博学习、亲近师长;第七年考察他能否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 能否选择有益的人做朋友。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叫做“小成”。第 九年考察他能否触类旁通、遇事有主见、不为外物所左右。如果能 做到这些,就叫“大成”。这样才能教化人民、改变风俗,使近处的 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都来归顺。这就是大学教育人的步骤。古 书记载说:“小蚂蚁时时向大蚂蚁学习衔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吧。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郑玄注: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於闾里,朝夕坐於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党属於乡,遂在远郊之外。○塾音熟,一音育。术音遂,出注。比年入学,学者每岁来入也。中年考校。中,犹间也。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中,徐丁仲反,注同。间,间侧之间,下同。比,毗志反。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知类,知事义之比也。强立,临事不惑也。不反,不违失师道。○乐,五孝反,又音岳,下“不能乐学”同。断句,丁乱反。别,彼列反。趣,七住反。乡,许亮反。比,必履反,一音必利反。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怀,来也,安也。○说音悦。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蛾,鱼起反,注同,本或作蚁。蚍音毗。蜉音孚。《尔雅》云:“蚍蜉,大蚁。”复,扶又反。垤,大结反,《毛诗传》云:“蚁冢也。”
    [疏]“古之”至“谓乎”。○正义曰:此一节明国家立庠、序上下之殊,并明入学年岁之差。○“古之教”者,谓上代也。○“家有塾”者,此明学之所在。《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於塾,故云“家有塾”。《白虎通》云:“古之教民者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仁义也。”○“党有庠”者,党,谓《周礼》五百家也。庠,学名也。於党中立学,教闾中所升者也。○“术有序”者,术,遂也。《周礼》: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有序,亦学名。於遂中立学,教党学所升者也。○“国有学”者,国,谓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也。《周礼》天子立四代学,以教世子及群后之子,及乡中俊选所升之士也。而尊鲁,亦立四代学。馀诸侯於国,但立时王之学,故云“国有学”也。○“比年入学”者,比年,谓每年也,谓年年恒入学也。○“中年考校”者,“中”犹间也。谓每间一岁,乡遂大夫考校其艺也。○“一年视离经辨志”者,谓学者初入学一年,乡遂大夫於年终之时,考视其业。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趣乡,习学何经矣。○“三年视敬业乐群”者,谓学者入学三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原而乐之。○“五年视博习亲师”者,言五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博习,谓广博学习也。亲师,谓亲爱其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者,言七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论学,谓学问向成,论说学之是非。取友,谓选择好人,取之为友。“谓之小成”者,比六年巳前,其业稍成,比九年之学,其业小,故曰“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者,谓九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言知义理事类,通达无疑。强立,谓专强独立,不有疑滞。“而不反”,谓不违失师教之道,谓之大成。“此大学之道也”者,言如此所论,是大学贤圣之道理,非小学技艺耳。○“《记》曰:蛾子时术之”者,谓旧人之《记》,先有此语,记礼者引旧《记》之言,故云“蛾子时术之”。蚁子小虫,蚍蜉之子,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犹如学者时时学问,而成大道矣。《记》之所云,其此学问之谓乎?○注“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於闾里”至“在远郊之外”。○正义曰:此云“术”,《周礼》作“遂”者,此《记》与“党”连文,故知“术”当为“遂”,以声相近而错误也。云“古者仕焉而巳者,归教於闾里,朝夕坐於门”者,“已”犹退也,谓仕年老而退归者。案《书传说》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而退老归其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新穀已入,馀子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上老乎明坐於右塾,庶老坐於左塾,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云“门侧之堂谓之塾”者,《尔雅·释宫》文。引《周礼》者,证党、遂之异。案《周礼》:六乡之内,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六遂之内,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今此经六乡举“党”,六遂举“序”,则馀闾里以上,皆有学可知,故此注云“归教於闾里”。其比与邻近,止五家而巳,不必皆有学。云“遂在远郊之外”者,案《周礼》:遂人,掌野之官,百里之外。故知遂在远郊之外。郑注《州长职》云:“序,州党之学。”则党学曰“序”。此云“党有庠”者,乡学曰“庠”,故《乡饮酒》之义云:“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注云:“庠,乡学也。”州党曰序,此云“党有庠”者,是乡之所居党为乡学之庠,不别立序。凡六乡之内,州学以下皆为庠。六遂之内,县学以下皆为序也。皇氏云“遂学曰庠”,与此文违,其义非也。庾氏云“党有庠,谓夏殷礼,非周法”,义或然也。○注“中犹间也。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正义曰:间年,谓下一年、三年、五年、七年之类是也。云“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计学者入学多少之间岁,非是乡遂大夫间岁三年入学也。云“《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者,郑引《周礼》“三年大比考校”,则此中年考校,非《周礼》也。故《周礼·乡大夫职》云:“三年大比,而兴贤者能者。”皇氏云“此中年考校亦周法”,非也。皇氏又以此“中年考校”,谓乡遂学也,下文云“一年视离经辨志”以下,皆谓国学,亦非也。但应入大学者,自国家考校之耳。其未入大学者,乡遂大夫考校也。○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按《释虫》云:“蚍蜉,大蚁。小者蚁。”是蚁为蚍蜉大者,又云“蚁子”,故云“蚍蜉之子”也。
    【今注】
    ①塾:古时以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有门,门侧的堂叫做塾。百 姓都在塾接受教育。②庠:五百家为党,党的学校叫庠。③术:通“遂”。 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的学校叫序。④中年:隔一年。⑤离经:断句 读。辨志:辨别书中的主要意义。⑥乐(lè)群:乐于与人交接。⑦怀:归 向。⑧蛾:同“蚁”。术:学习。小蚂蚁向大蚂蚁学习衔泥,终于造成大土 堆。
    【今译】
    古时教学,二十五家则有塾,一党则有庠,一遂则有序,一国则 有学。每年都有入学的人,每隔一年考核其学习情况。入学第一 年结束时,考察他给经文断句的能力,辨别经文之主旨何在;第三 年考察他是否专心学业、是否乐于和同学相处;第五年考察他是否 广博学习、亲近师长;第七年考察他能否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 能否选择有益的人做朋友。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叫做“小成”。第 九年考察他能否触类旁通、遇事有主见、不为外物所左右。如果能 做到这些,就叫“大成”。这样才能教化人民、改变风俗,使近处的 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都来归顺。这就是大学教育人的步骤。古 书记载说:“小蚂蚁时时向大蚂蚁学习衔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吧。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