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10 19:48
鄌郚总编

尧王山上解“尧”字

    尧王山上解“尧”字
    李瑞之
    青州市城区西北3华里处有一座山,虽然海拔只有334米,却因传说中尧王巡狩至此而得名尧王山,从而成为青州的历史名山。如今尧王山及其以西,连绵的山体,形成一个半环状山链,包括明祖山及其以北的鸾凤山,统称为尧王山脉。
    尧王山,在郦道元《水经注》中,叫作“尧山”,“浊水东北流迳尧山东,《从征记》曰:广固城北三里有尧山祠,尧因巡狩登此山,后人遂以名山。庙在山之左麓,庙像东面,华宇修整,帝图严饰,轩冕之容穆然,山之上顶,旧有上祠,今也毁废,无复遗式。”
    元代于钦在《齐乘》中也有记,“晋伏琛《三齐略》云,‘在广固城西十里。尧巡狩所登,遂以为名。山顶有祠,祠边有柏树,枯而复生,不知年代’”,还有记“唐开元三年,青州刺史王昕碑云,‘尧山者,《齐记》谓尧巡狩所登’”。
    但是,也不能据此就能断定,尧帝当年真的登临过此山。
    关于青州市尧山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晋伏琛的《三齐略》和南朝宋《从征记》。但是,它们都未给出“尧巡狩所登”一说的出处。虽然其上有尧山祠,但仍然只能说明古代先人对尧帝的崇拜和纪念,不足以证明尧帝确实登临过此处。
    至于尧帝与东海龙王对饮,至酒酣之时,向其借一箭之地,一箭射到蓬莱,大海为之退的传说,更是不足为信,只不过是文化人刻意杜撰的神话而已,这与历代名臣、贤良、雅士的造访与歌咏一样,都是对远古圣君尧帝的歌功颂德。
    不得不说明的一点是,早于南朝宋《从征记》和东晋《三齐略》的《汉书》中,关于尧山的记载有两处,一在河东郡,一在中山国,并无青州的尧山。而现在,在全国各地称尧山的地方却很多,如桂林的尧山,平顶山的尧山,临朐县的尧山等等。
    有人传说,临朐县的尧山是因尧帝东巡登临而名,也有更为荒唐的传说,认为此山乃尧帝所诞生之处。其实,临朐县的尧山,是因为其在古朱虚县的地域之中,古人不知“朱虚”实际上是“红色的山丘”之意,而把它附会成了尧帝长子丹朱的坟墟,后来以讹传讹,认为尧把儿子丹朱封在了自己的出生地。(朱虚的由来详见拙作《康浪河及丹山朱虚考》)。
    桂林的尧山,记载甚明,乃因唐朝在此山建立尧王祠才有的尧山这一称谓。
    所以,青州的尧山之名,也有可能是由古人在此立祠纪念圣君尧帝而来。
    对于“尧巡狩所登,遂以为名”的质疑,古已有之。元代于钦曾经指出,“尧狩此山, 殊不经见” ;光绪《益都县图志》的编纂者们也曾提出异议,认为“盖好事者为之”?。
    在讨论过程尧王山得名的由来时,曾经不止一人认为,尧王山的得名或许与慕容德有关,所谓的尧王是指慕容德本人。
    然而,《从征记》与《三齐略》的著述年代,大约就在慕容德时代或者稍后。伏琛是东晋人,具体生活年代不知,东晋始于公元317年,终于公元420年。《从征记》的作者究竟是谁难以考证,但它是东晋大将刘裕的属下所作,刘裕又是刘宋王朝第一任皇帝,该书记述的是作者追随刘裕征战时的所见所闻。南燕建于公元398年,灭于公元410年。
    《从征记》所提到的位于“山之左麓,庙像东面,华宇修整,帝图严饰,轩冕之容穆然”的尧庙,确实有可能是慕容德所为,可能是慕容德见到“山之上顶,旧有上祠,今也毁废,无复遗式”的旧祠遗址之后,在山之东麓,为尧帝所建的一处新庙。
    “山之上顶,旧有上祠,今也毁废,无复遗式”一句,已经交代得很明确,尧山的得名应该远远早于南燕时代,否则,《从征记》的作者也应该有所察,有所觉,从而也应该有所特别记录的。
    另外,《三齐略》与《从征记》都说,此山是因尧帝巡狩登此山而得名。单凭这一点便足以说明,早在“山之左麓”的尧庙建立之前,或者说,在慕容德定都广固城之前,再早,在“山之上顶”的旧祠毁废之前,就已经有了尧帝巡狩登此山的传说。
    不过,我认为,这仅仅是个传说而已。
    多次登临尧王山,我似乎找到了尧山得名的真相——山形地势说。
    首先,让我们从字源字形上一同探讨一下“尧”、“舜”、“禹”三字的含义。
    禹帝,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说文解字》曰,“禹,虫也”;《说文解字注》又曰,“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义”。
    “禹”的金文,如,明显是蛇与叉的形象,又有等的变体。众所周知,汉字多有象形、会意兼具指事等功能,那么,这“蛇”与“叉”,代表什么意义呢?
    “蛇”就是“虫”,“虫”在古汉语中泛指所有的动物。联想到伏羲与女娲的形象是人头蛇身,我们不难想象,这个字形中的“蛇”是指圣人。从这种思路来理解,叉本来又是一种劳动工具,结合禹的主要功绩来看,“禹”的金文字形,就是指代大禹疏导河流的劳动形象。
    再看“禹”字的楚系简帛文,如,就更加地直观,更加地明了了。
    “舜”,《说文解字》曰,“草也。楚谓之葍,秦谓之蔓,蔓地连华,象形”;《说文解字注》又有“舜者、俊之同音假借字”的解释。“蔓地连华”,蔓虽有支叉,但还是顺的形象;俊就是美,是美好。
    舜帝,姚姓,名重华,字都军,幼年丧母,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对其百般迫害,但是屡经磨难的舜,仍恭顺有加,孝敬以待,对异母弟也是无比和善,深得人们的赞誉。所以,“舜”字是指圣君舜帝的美德无疑。
    尧帝,姓伊祁,号放勋。“尧”,《说文解字》曰,“高也。从垚在兀上,高遠也”。
    “尧”的甲骨文是。不难看出,这个字形的下方明显是个人,其上方是什么?
    “土”字!
    《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 “地之吐生物也”,然而,“土”的甲骨文明显是土堆的形象,也有高的意象,金文作、。
    土生万物,是为大德。
    甲骨文 “尧”的字形是人上两方土,所以,其本义是 “人之高者”、“德之大者”,意指大德高尚之人,金文简化为,楚系简帛文还有、、等的写法。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尧”的字形与尧王山也没有任何联系呀?
    别急!我们再来看一下《康熙字典》的解释,“又山名。【山海經】美山東北百里曰大堯山,今直隸眞定唐山,縣亦名堯山以堯始封得名。 或作?。本作垚,小篆加兀,作堯。兀,會高意。一曰从三土積累而上,象高形。”
    “尧”,本作“垚”!这才是解开尧王山得名之谜的关键。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登一登青州的尧王山,体会一下“尧王山”的“垚”。
    尧王山东北侧和东南侧,各有一座小山包,二者与尧王山最高峰山头呈品字形,正好构成了一个“垚”字,尧山主峰远远高于这两座小山,正是“两土”之上的“土”。于是,古人便在这“垚”山之上立祠纪念大德尧王了。
    这虽说有点儿附会之嫌,但是却很符合古人对山等以象形命名的法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青州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