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18 19:48
鄌郚总编

张永贵丨古槐村往事钢蛋儿的故事

    古槐村往事
    张永贵
    钢蛋儿的故事
    1
    钢蛋儿的父亲王平是在上个世纪初从岭南迁来古槐村的。先是给一家财主家当长工,因为王平为人实在,体格健壮,耕耩扶耬样样农活干得好,很得财主老爷赞赏。几年后,财主老爷便把一个叫李大脚丫环说给他。小两口在财主家一个下地干农活,一个在家干家务,勤劳节俭,攒下了几担粮食。正巧来了一个大歉年,两口子商量着用节省下来的粮食换地,一二年间换了六七亩地,两口子不再打工,自己过起了小日子。
    王平农闲时就做点小买卖,肩挑贩卖鱼虾,日子过得很称心。然天不遂人愿,李大脚一连生了几个孩子都没有长命,最大的长到五岁也夭折了。王平带着李大脚到处求神拜佛,泰山老母,送生娘娘都拜去过,不知哪路神仙帮了忙,李大脚过了四十岁突然生了儿子,两口子真是欢喜极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他起了个结结实实的名字叫钢蛋儿,摔不碎,砸不烂,阎王老爷也奈何不得,定会长命百岁。
    日月似水,转眼钢蛋儿长到六七岁了,胖嘟嘟,敦实实,真像个“钢蛋”儿。钢蛋儿在生活上有个爱好,爱吃咸鱼,王平贩卖咸鱼正给他提供了方便。当时农村生活都很贫穷,能吃到咸鱼还是上等人家的生活。那种咸鱼的名字叫“勾杠鱼”,钢蛋儿每次吃鱼,他娘把鱼放进锅里,用油一炸,“勾杠鱼”很快变得弯如勾,黄橙橙,金灿灿,浓浓的鱼香飘满整个村子,钻门穿户进入人家院子,馋的那些穷孩子们直流口水。“勾杠鱼”虽香,但太咸,盐分基本饱和。钢蛋儿天天吃咸鱼,越吃越爱吃,结果齁出了痨病,这是个难治之病,多方求医也不见效果。
    钢蛋儿自得上痨病,便失去了原来钢蛋儿的样子。走路两肩耸着,头向前伸着,每向前走一步喉咙里都会发出“齁、齁”的声响,人称他痨病鬼,有人戏说他在天天拉风箱。转眼铁蛋过了二十几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痨病的缘故始终没有成亲。王平两口子没少操了心,四处请媒婆,赵媒婆刚走,钱媒婆就踏进门。说媒的人东庄说一个,西庄提一个,人家一打听——是个“痨病鬼子”,结果都吹了。
    2
    那年秋天,日本鬼子打到济南后,占领了山东,7月发生了上冈村惨案,日本鬼子屠杀了好多老百姓。而后,鬼子招募汉奸住进了上冈村。那时人们对“汉奸”这个词还不习惯,伪军更没有这个概念。当地老百姓叫这些兵为“三本鬼子”。为什么叫他们“三本鬼子”呢?这与当人发音有关。“二”与“日”发音时,都用舌尖低着下颚,发出同一个声音,有“二”就有“三”,也含有假鬼子的意思。
    上冈村有个出了名的美女叫雪花儿,鸭蛋脸,月牙眉,高挑个,三寸金莲柔春风,长长的辫子身后摆。每次出门,路过的青年那个不流涎观看。她父亲早逝,哥嫂另过,雪花儿和母亲相依为命。
    三本鬼子多是些地痞、流氓,乌合之众,投靠日本鬼子做后台,仗着鬼子的势力,在当地狐假虎威,胡作非为,欺压民众。三本鬼子住进上冈村后,很快就看上了雪花儿。三三两两到雪花家胡搅蛮缠,母女俩怎能抵得住这些流氓、兵痞。当然这些三本鬼子也带不少礼品给她,雪花儿被征服了。自此右后,“三本鬼子”成了雪花儿家的常客,两个一对,三个一群,出出进进从没停歇过。外人背地里“夸奖”雪花儿,一个人能敌三五个兵痞如狼似虎的轮番战斗,真是个好样的。几年下来,雪花儿成了周围出名的“娼妇”。正因这个缘故,雪花二十七八岁了也没找到婆家。正经人家说她不是良家女子,说什么也不要,家境贫穷的棒小伙子,怕应付不了雪花儿如火的欲望,也一个打了退堂鼓。就这样,雪花儿成了“剩女”,成了“女光棍”。
    3
    古槐村有个李氏,娘家就是上冈村,是一个成功率极高的月老,她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表情阴晴无常。人们说她:死的能说活,丑的能说美,瘸子也能健步飞,经她撮合搭配的婚姻,十有八九是成功的。当地的婚俗,媒婆说成功后,双方订婚这天,男方都会到饼铺子里加工一对厚厚的大饼,带到女方家去,仪式结束后,这对大饼属媒婆所有。男方带着大饼和媒婆一块送到她家。因此李氏每年赚到的大饼吃也吃不完,她孝敬母亲的礼物也多是这香品喷喷的大喜饼了。
    李氏看到美女雪花,“齁齁”钢蛋儿都没有成家,男方家境不错,有吃有用,就是儿子身体有点毛病,女方虽美就是有些丑事,相信谁也不会嫌弃谁,这叫弯刀对着瓢切菜,——对上刀口了。她的理论是“好马配好鞍,瘸子配傻蛋”,也就是门窗户对。
    李媒婆首先来到钢蛋儿家,王平夫妇一见媒婆来了,真是喜出望外,急忙把她请到上坐,又是递烟,又是沏茶,就等媒人开口。“哈哈哈!”没开口说话,李媒婆先是眉飞色舞的大笑起来。“老哥老嫂子啊,我想给咱钢蛋儿提们亲事,这可是个美女,她赛过貂蝉,胜过婵娟,若不是您是个忠厚老实人家,我还不来提亲呢。”李媒婆把话停住,用食指轻轻把烟灰弹掉,两眼把钢蛋儿爹娘扫了一下。
    “是啊,是啊,咱孩子的事全包子你身上了,你提的亲事俺没有不赞成的。”钢蛋儿爹娘极力恭维着。
    “这个姑娘,年龄比咱钢蛋儿大三岁,老话说得好啊!女大三,抱金砖啊,他俩生辰八字十分相合。”李媒婆端起茶碗慢慢的吸了一口,轻轻地放下。王平两口子听着心里乐得开了花。“您婶子,你办的事俺样样放心,俺就听您的。”钢蛋儿娘说。
    “姑娘是上冈村俺娘家面上的人,他从小我看着长大的,一切我都清楚。她就是雪花儿,外边有些闲言碎语,只要咱钢蛋儿不嫌,谁也不会嫌的”
    钢蛋儿爹娘一听“雪花儿”俩字,先是一愣,脸色立刻沉下来,屋子里片刻寂静无声。“哈哈哈!”李媒婆的大笑打破了僵局。“老哥啊!咱不是常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个门口一个天么,你这样忠诚老实的好人家,什么人进入你家门,也会变好的。“李媒婆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你没看看咱家钢蛋儿,不用说是大家闺秀,就是一般善良人家的女儿也不会嫁给你啊!”
    钢蛋儿爹娘寻思了一会,也是这么回事,就点头同意了。“
    “我还没去雪花儿家呢,她们同意不同意我还没个准呢,你们就等消息吧。”说完,李媒婆起身要走,钢蛋儿爹娘热情的送出家门。
    李媒婆又来到雪花儿家,她把另一个版本的说辞拿出来,把雪花儿娘说的直点头。
    你也别说,经李氏两边一撮合,这门亲事两家还真的都同意了。
    光阴似箭,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钢蛋儿父亲王平,请来阴阳先生摘了吉日,决定马上结婚。
    钢蛋儿结婚这天,在古槐村从没有这么这么轰动过,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喜房,挤满了整个院子,大街上也站得满满当当。人们各怀心态,上了年纪的人想看看怎样的美女叫那些狗东西给糟蹋了,心里同情、惋惜。中年人想看看这对不协调的一对,想象他们今后怎么过日子。青年人多是羡慕嫉妒恨。有个青年看后懊悔的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当初媒人三番五次的给他提亲,说什么“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我为什么就是不同意,人家那也是迫不得已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假若跟了我她也不会再水性杨花吧。不就是个女人么,她有多么“火”,钢蛋能对付,我怎么就不能对付呢!
    那些油嘴滑舌的坏小子还把钢蛋儿房间的事绘声绘色的描绘出来。
    的确,钢蛋儿还真不是铁打的,还真应付不了雪花儿的要求,“齁、齁,咳、咳”不用几个上下就滚下马来,雪花儿狠狠地拧钢蛋儿一把,扭过头去低声地哭泣起来,钢蛋儿傻傻的躺在一边“齁,齁”地拉着他的“风箱”,一片无奈。
    王平两口子,看着儿子的样子,不知说什么好。心力交瘁,日渐年老体衰,加操劳过度,几年后离开了人世,撇下钢蛋儿和雪花儿。
    雪花儿是个精干的女人,公婆去世后,家里家外整理的井井有条,钢蛋儿一切听从老婆安排。没有公婆的监督,雪花儿更是放浪无忌,几年后雪花儿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尽管那些贫嘴的人,说三道四,可没有哪一个人敢出来说,这个儿子是我的,那个女儿是他的。老人们常说:“羊群里认不了驴去!”儿女们从不否认钢蛋儿不是自己的亲爹。
    4
    有一年听说河西解放了,八路军在这里进行改革,肃反、锄奸。那些干过“三本鬼子”,或者当过保甲长干下恶事的人,纷纷逃到了国统区的古槐村,先是住在村里西头关帝庙内的道房里。有个中年人,叫赵明,中等个儿,风流倜傥,有人夸奖他说:“满脸带文章,眼睛会传神。”
    一天雪花儿在街上不经意间遇到了赵明,雪花儿被赵明的英俊潇洒震慑住了,心里像抱了个兔子,蹦蹦乱跳,一连几夜睡不好觉。
    古槐村的信男信女们,遇到哪些不顺利的事或者想办的事,每月初一、十五要到关帝庙上香许愿,请求关老爷帮助。雪花儿从不信这路神,现在雪花儿为了见到赵明,成了“虔诚”的信徒,每月初一、十五都是早早的去关帝庙上香许愿了。
    为了生计,赵明做起了肩挑贸易,早起赶四集,走村串巷,有时宿在外村,几天不回来。雪花儿几次上香都没有遇到赵明,心里十分懊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雪花儿刚迈进山门,就碰上了赵明,激动地把贡品差点儿掉在地上。她笑嗔嗔地说:“这么早,你就要赶集去。”赵明那双能放光的眼睛,一下子射到了雪花儿的心坎里,她震颤了一下。“奥,你也来上香!”“奥,奥”雪花儿不知说什么好,所答非所问的说:“你住在这庙里生活很不方便,俺家南屋闲着你就搬到我家住吧,做饭的用具都很全,你也不用东借西借了。”究竟是烟花女人,说话不用遮遮掩掩,赵明一听很是高兴,赶集回来快就搬到了雪花儿家了。
    雪花儿虽然年近四十,仍然保持着农村女人少有的风韵。赵明比雪花小十几岁,本是个多情种,这点年龄差距他哪能放在心上。赵明搬到雪花没几天就混在一起了,雪花儿又尝到了真正的男人的滋味。
    外面战事频繁,这里是国统区,暂时还是安全的。赵明四乡里做点小买卖,挣些钱,买点东西,雪花的日子过得比人家滋润多了,她把赵明当成了自家人,打心眼里欢喜他。
    5
    牛二儿,十岁那年他爹老牛带他闯了关东,如今已二十多年了。牛二长得有点憨,走起路来浪里浪荡,说起话来,慢条斯理,鼻音重,瓮声瓮气,所以三十岁了也没说上媳妇,父母急的似油煎。
    这年,寿光一户姓孙的人家,也逃荒来了关东,一时生活没有着落,他有个女儿叫莲花儿,刚满十八岁,想把女儿找个人家,一来减轻家庭负担,二来也让女儿能吃饱饭。老孙带着女儿东屯看了西屯找,也没找这个合适的人家。一天来到牛二家,见老牛一家人实在,又是山东老乡,生活也算过得去,牛二老实,女儿嫁过来也不会受气,老孙就把这门亲事答应了。
    莲花儿来到牛二家,对牛二总看不顺眼,心理压抑得很。大半年了,老是躲着牛二。一天屯里来了几个女兵,教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叫大家扭东北大秧歌,号召妇女解放。莲花儿成了积极分子。一边扭,一边唱:“叫俺扭来俺就扭,一扭扭到十八九,俺若找不到好婆家,按就跟着人家走。”家里的活儿莲花儿也不干了,天天跟着一群人扭啊,唱啊,有时夜不归宿。老牛一看急了,这怎么能行,如此下去,牛二的媳妇不愁跟着人家走了。老牛决定带着一家人回山东老家。
    回到家里,莲花儿并不安分,不用多少日子,左邻右舍混熟了,连赵明也认识了。赵明是个老奸巨猾,好色成性的家伙。他看到莲花儿轻浮摆浪的样子,又成了他猎色的对象。看看把玩已久雪花儿,有些厌旧,再看看莲花儿,风韵漂亮。他决定把心思用到莲花儿身上。那时农村人生活贫困,赵明没人处偷偷送了几次小小的礼品给她,头巾啦,袜子啦,便把莲花儿勾住了。时间一长,赵明和莲花儿的事儿被雪花儿发现了,就和赵明大吵起来:
    “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你住在破庙里,像个要饭的,我把你叫到俺家,有吃有住,今天你一看到一支嫩黄瓜你就变心了-------使出种种刁难想让赵明屈服。赵明这个色鬼,怎舍得这块嫩肉,几天后干脆搬到了莲花家去住。雪花儿这还了得,扭动着一双小脚,来到了莲花儿家门口,使出泼妇的招来,扭动着身子,前走走,后倒倒,保持着平衡,指指划划,破口大骂起来,“你这个小浪-,……”,……什么话难听,什么话下流,什么话最脏她都骂出来。开始左邻右舍有的想出来看看热闹,有的想给他们调解一下,一听这是争风吃醋的浪事,刺耳的脏话,大家脸都红了,急忙都跑回家,关上门,躲起来了。
    6
    赵明 感到对雪花儿有些愧疚,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得到雪花儿的帮助,今天突然离开,自责自己忘恩负义。第二天夜里,带上厚礼,敲开雪花儿家的门,向雪花儿赔礼道歉。雪花儿对赵明总是有感情的,几句好话又和好如初,日子又平静了。赵明就王家过一夜,牛家住一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民国三十七年冬天,出奇的冷,雪下得特别的大,风一吹沟沟道道都填满了。屋檐上的冰凌垂下几尺长,十天半月都不化。这样的冷天是害痨病人的劫难,几天了,钢蛋儿的痨病一天天加重,“齁!齁!”的上气不接下气,两眼瞪着,大口张着,嘴唇发紫。转过脸来,望着雪花儿:“我——不------”只说了两个字就憋地说不下去了,就在这天夜里,钢蛋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赵明帮雪花儿办理了钢蛋儿的后事,把他埋在了古槐村的东岭上。赵明打算和雪花儿从此永远过下去,这个理想没能实现。
    7
    日月似流水,三年的时光霎然过去。一天,解放潍县的枪声响起,赵明一伙人等待还乡的日子还没有到来,他们便成了惊弓之鸟,热锅里的蚂蚁,一夜之间众鸟兽散。
    赵明跑出去三天后,又返回了古槐村。他走到那里都是欢庆胜利的人群,他感到末日的来临。原来,五年前他当“三本鬼子”的时候,给日本鬼子收粮逼款,把一个妇女逼死了。民国三十四年,他的家乡解放了,怕受到惩处,他带着血债逃到了国统区的古槐村,与其他逃亡者组成了还乡团,等待有一天再还乡,现在成了泡影,赵明绝望了。一天夜里 赵明手握着一根麻绳,来到古槐村西的桑行里,找了一棵古老的桑树,在一根面朝西南方向的粗大的桑干上上吊身亡了。人们知道西南方向是他家乡的方向。
    第二天,那些起早赶集的人发现了赵明,把他从桑树上放下来。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古槐村,那些喜欢看热闹的人三三两两的凑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这个多情种在家乡大概干了坏事,怕受到人民政府的惩处,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啊!他早不死,晚不死,八路军来了他被吓死了,一定有问题!”
    ……
    有人提出把他埋在那里呢!有人说就地埋葬……正在大家议论着,瘸巴二爷来了,他是个主持正义爱管闲事的人。他提出了不同意见,假若就地埋葬,这家地主人家不会同意,就埋到家东乱葬岗子里吧。他吩咐几个青年找来木板,准备把他朝乱葬岗子抬去。这时有人发现了雪花儿,整迈动着三寸金莲一扭一扭的朝这里走来。他轻声说了声:“你看雪花儿来了!”大家停止了行动,一起望着雪花儿。
    雪花儿沉着脸,来到大家跟前,望了一下躺在木板上的赵明,没有哭泣,也没有眼泪,又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人说话了:“二爷在这里,老少爷们也在这里,赵明虽是外乡人,也不能没有葬身之地。家东的乱葬岗子是埋死孩子的地方,不能埋在那里。我家他爹才走了不久,自己在那里也很孤单,我看就把赵明埋在他爹旁边吧。”
    听了雪花儿这番话,瘸巴二爷惊呆了,在场的人也惊呆了,有个小伙子竟然“嗤”地笑出声来。
    瘸巴二爷定了定神说:“那就照雪花儿说的办吧,把赵明埋在钢蛋儿旁边吧,他俩有的是话拉。”大家听出了二爷的话里有话,都笑出了声。
    人们远远地望着东岭的一块高地上,突兀的卧着两座新坟。一座是钢蛋儿的,一座是赵明的。
    人们背地里议论开来,雪花儿真是好样的,赵明活着是情人,死了也是相好的。俩个男人在身边,将来最不寂寞的还是雪花儿。
    第二年春天,下了一场透地雨,不知哪个好事者把钢蛋儿的坟头上栽上了一墩青草,像顶绿帽子,人们恍然大悟,钢蛋儿活着时头戴着绿帽子,死了也没摘去。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