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19 09:55
鄌郚总编

隋顺令丨台头访古桥

    台头访古桥
    隋顺令
    台头镇位于寿光市境西北部,巨淀湖南畔,伏龙河、王钦河、乌阳沟、龙泉河、阳河等众多河流过境汇入巨淀湖。特殊的地里环境,决定了这里河多、桥也多。人民公社时期的上世纪六、七年代,台头公社境内有大小桥梁三四十座,较为有名的有四座,分别是阳河上两座:大坨东南七孔大桥,郑家埝东门外七孔大桥;伏龙河上两座;南台头西北和北台头东门外桥。限于当是的条件,这四座桥都是青砖和石灰(碳酸氢钙)、沙子结构,发楦建成。
    前不久,在《寿光日报》读到北台头人陈怀文先生的散文“悠悠伏龙河,深深古桥情”,回忆了伏龙河及其村东大桥的修建情况,激起了我探索该桥的兴趣。庚子孟秋,我驾车60余里独自站在了北台头村东伏龙河故道的桥头上,仔细观察这座青砖老桥,只见该桥共四孔,除最东侧的那孔因修公路有所损毁,其余三孔仍十分完整。正像陈怀文先生所叙:桥北侧正中用水泥抹出的一块长方形板上刻有:台头公社,一九六五年五月建,上方有一颗凸出的五角星,南侧长方形水泥板上则刻有:“建设桥”三个大字。五角星及上面的文字用大红油漆涂刷,现在红色痕迹仍可辨。见有热心人士将此桥刚刚进行了粉刷,并画上了规范的白色砖缝,使得老桥焕然一新。桥头往东的路已无踪影,变成了一片菜地;桥头往西还留有很长的一段土路,土路两侧是农田。眼前这座老桥,这段土路就是连结北台头东去牛头镇,西去北洋头、大坨、东庄、彭家道口的一条横穿台头公社中心的东西通道。
    观毕此桥又沿三号县路继续西行,朝着北洋头西北、大坨东南阳河故道上的七孔大桥走去,远远看见此桥比之伏龙河桥更高,更宽,更长,更壮观。说起此桥我不陌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村人去北洋头就必从此桥旁过,先是从付家庄村后走上高高的阳河南坝(以坝带路)向东北行一公里左右即到该桥,后从桥南头下坝继续东行便到达北洋头西门了。此桥虽与北台头东大桥在同一条大道上,从台头公社的最东边的牛头镇村去台头公社最西边的彭家道口村必经这两座大桥。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公社驻地北洋头村前规划了一条笔直的大道,东通牛头村,西通东庄、彭家道口村,原经过伏龙河桥和阳河大桥的路废弃填平变成了农田,这两座大桥亦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而卸任。新修的大路后来被县里命名为“三号县路”,三号县路东可达王高、邢姚、小营、岔河,西至广饶边界。此路几次改造,变得平直、宽阔、顺畅,现已成为我市中部一条东西景观大道,两旁建起了多处工业园,带动了沿线经济迅猛发展。
    近日与爱好文史的朋友侯伟烈先生说起这两座桥,他也极感兴趣,时至近午,我俩来不及吃饭又一同奔向这两座老桥细细观察,并用钢卷尺进行了丈量,测得阳河七孔大桥,每孔宽度为4。5米,每个桥墩厚度为1。1米,这样算来正桥长度为40余米,再加上引桥,总长度可达70余米,测得桥面宽度5。5米,桥两侧每孔上方在水泥抹平的圆形底板上刻一大字,共七个字为:“台头公社爱国桥”(用的是繁体字),在荆棘遮挡的西北角桥翅下发现了:“公元一九六三年五月建”字样,我钻到桥底下,站直身躯举手摸不到桥顶,估测高度为2米之多。测得伏龙河桥每孔2。5米,桥墩厚度0。8米,则正桥长度为13。5米,加上引桥总长可达25米,桥面宽度3。5米。
    两座大桥均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快60年过去了,仍坚固地横跨在古河道上。在当时生产力,建筑材料落后的条件下,建造这样规格的桥梁,也算得上是大工程了,它的结构就是普通的青砖、石灰和沙子,只用了少量的水泥,但至今仍不歪不斜,不塌陷,整齐如初,这充分说明当时建设者们的质量意识之强,对质量把关之严,建造质量经得住了时间的考验,真得很过关,不像现在有些工程还未竣工而垮塌,豆腐渣工程不断上演。
    我们还探访了另外两座古桥,一座是位于郑家埝村东门外阳河上的大桥,但此桥已被拆除,在原址上改建成了一座新式的现代化水泥钢筋桥,此桥为阳河故道上最下游的一座桥,向北一公里即流入织女河。据侯伟烈回忆,原桥规格、式样、建筑形式与大坨七孔大桥一模一样;而南台头西北角伏龙河故道上的桥已于七、八年前拆毁填埋变成了一小块农田而无影无踪了。此桥为当时台头公社东南部一溜五茅坨去公社驻地的必经之桥,在遗址左右还都遗有很长的一段弯弯曲曲的老河道。
    悠悠岁月穿梭过,老桥依然静静卧。希望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现存两座古桥好好地保护,使其永放光彩,以便后后人研究和观赏。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