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19 13:09
鄌郚总编

郑母村历代先贤(续3)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青州会员作品选登 移动到本区(2023-07-08) —
    郑母村历代先贤(续3)
    冀恒春

    郑母,在青州府城东四十里,原称郑墓,盖汉之大儒郑康成旧葬处也,百姓讹称“郑母”。郑母南有群山屏障,北有香山孤峙;前有康浪后有洗耳两河环绕,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村处千年驿道,地居交通要津。此地有灵山秀水、茂林良田,又孕育有人文胜景、贤能方正,先贤名士,璨若星辰,不胜枚举。相传,尧王访贤,许由不受;舜帝禅让,伯益礼辞。宋朝状元宰相王曾;宋朝刑部侍郎王子融;元朝兵部侍郎、益都路田赋总管于钦;明代兵部侍郎、赠工部尚书冀炼;明代状元、礼部尚书赵秉忠。郑母街四里长,古驿道三千年,亦是状元之路、商贾之路、文化之路也。

    宋代宰相王曾
    宋理宗宝庆二年,皇帝把一份功臣名单交给画师,名单上总共二十四个人,皇帝命令画师把二十四功臣的图像画下來,然后把这些图像放在昭勋阁里,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宰相王曾名列其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王曾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直言敢谏,力谏宋真宗不要劳民伤财去修建玉清昭应宫,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社稷安危,不是尸位素餐之辈,是达则兼济天下的大贤,入选功臣行列是实至名归。
    王曾,字孝先(977--1038),青州益都旌贤乡(今青州市郑母)人,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24岁的王曾在故乡青州参加乡试,高中榜首,夺得了“解元”,当年秋又赴京城开封参加了礼部的省试,以一篇《有教无类赋》一举夺魁,成为“会元”。第二年三月,参加殿试,考题是《有物混成赋》,王曾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赢得了阅卷官的青睐,名臣杨亿阅后,抚掌叹曰:“真乃王佐之器也!”真宗皇帝大为赏识,御笔钦点王曾为状元。
    王曾中了状元后,翰林学士刘子仪跟他开玩笑说;”状元试三场,一生吃著不尽。”他正声作答:“平生之志,不在温饱。”王曾高中状元,并没有得意忘形,他把金榜题名看得很轻。王曾中状元后,荣归故里省亲,青州知州李继昌闻讯,命父老乡亲载歌载舞去郊外迎接,自己在衙内迎候。王曾到了青州后,改了姓名,换了衣服,骑了一头小毛驴从另一城门进了城。他谒见李知州时,李继昌颇感惊讶,问道:“闻君来,已遣人奉迓。门司未报君至,何为抵此?”王曾说:“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郡守致迓。是重其过也。故变姓名,逛迎者与门司而上谒。”李继昌叹曰:“君真乃状元矣。”
    王曾中状元后,初授将作监丞,再任济州(今山东巨野)通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正色立朝,劾奸除恶,是王曾在北宋史上的重要建树。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病重,太子赵祯才13岁,宰相丁谓欲让刘皇后(后称刘太后)听政,好由自己摆布。王曾(时为副相)利用机会,起草遗诏云:“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丁谓听是“权”处军国大事,不过是临时让刘太后辅太子听政,便要去掉“权”字,变为太后永远辅佐太子听政,王曾凛然答道;“皇帝冲年,太后临朝,斯已国家否运,称‘权’犹足示后。且增减制书有法,表则之地,先欲乱之邪?”丁谓见王曾如此坚决,也只好保留了“权”字,为以后仁宗皇帝掌朝亲政打下了基础。
    丁谓的阴谋被王曾挫败后,又在听政的方式上大做文章,他想让刘太后与皇帝不同时听政,便勾结内押班雷允恭,密请太后降手书云:“帝朔望见群臣,大事见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则令雷允恭禁中画可以下。”王曾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宫异处而权归宦官,祸端兆矣!”他主张按东汉故事,太后与帝五日一御承明殿,太后坐帝后,垂帘听政。是时,雷允恭恃势专姿,丁谓权倾内外,众莫敢抗,逐渐“权势震主”。
    当丁谓兼山陵使,建造真宗陵墓时,违背先皇遗嘱擅移宋真宗陵穴,王曾趁机向太后和仁宗皇帝上书弹劾丁谓,历数丁谓“包藏祸心,擅移皇堂于绝地”之逆行,太后大怒,遂诛主犯雷允恭,把丁谓贬往岭南。刘太后虽然不满王曾草诏让自己“权”理军国大事,但从真宗驾崩后半年的时间内观察到王曾能稳定大局,是朝廷可倚重的人物,遂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任首相,封“沂国公”。
    王曾毅然奋勇、劾奸除恶,卒使帝室不乱,祸乱不作,此事以成语“曾除丁谓”与成语“曾辞温饱”同时载入了我国古代启蒙读物《龙文鞭影》。
    后来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身份任郓州通判。宝应元年(1038年)冬,王曾病故,享年61岁。赠侍中,谥“文正”,赐祭葬。王曾逝世后,为表彰他的政绩和操守,宋仁宗亲自为他撰写了“旌贤碑”的碑额,后又把他的乡里改名为“旌贤乡”。“旌贤乡”即今天的青州市郑母。朝廷建立宋仁宗的祭祀庙堂,下诏选择有功将相配享,最后认定王曾功为第一。

    宋代刑部侍郎王子融
    王子融,丞相王曾之弟,青州郑母人。他从小吃苦耐劳,好学上进,并且天资聪慧,最初王子融以兄长之功恩荫,入仕为将作监主簿。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及第,先知青州、累迁太常寺丞、同知礼院。后来因政绩突出,权同纠察刑狱、知河南府。史书记载,期间他又集五代事,为《唐馀录》六十卷以献。进直龙图阁、累迁太常少卿、权判大理寺。又拜天章阁待制、尚书吏部郎中、知河南。史载:适逢盗贼张海纵掠襄、邓至京门一带,子融阅州兵,率部进击,为民除害,从此盗贼消遁。适右谏议大夫、知陕州,徙河中府,即而勾当三班院,迁给事中,以尚书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知兖州,不赴,改刑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后,进兵部,卒,终年81岁。王子融,本名王皞,字子融,号天章。宋仁宗宝元元年,西夏元昊反,便奏请皇上以字为名,始名王子融。
    王曾与王子融兄弟感情颇为融洽。据宋祁《故丞相文正公碑阴记》记载:“公与天章(王子融)孰爱甚,而天章公也无不至。始丞相未贵时,娶蔡、李二夫人,早亡。及贵,谦不封国。天章岁比迁,辄上书还一官为二夫人追封,成公志也。至是又引甲令,建螭首龟趺,丞相之名,由天章显。”

    元代兵部侍郎于钦
    于钦,字思容(1283--1333年),青州郑母人。元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以编著《齐乘》而青史留名。在史学界,历代史学、地理名家对《齐乘》一书评价都很高,可谓“推挹备至”。
    于钦生于郑母村一个诗书世家,那时是元朝忽必烈当政时期,青州地区长达50余年的战乱已结束,社会比较安定,于钦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中长大,他天资聪慧,涉猎文史,博学多闻,以文雅之士闻名于当时,一些饱学之士皆“折节与交”,成为他的挚友。于钦少年时期,曾游学于苏州、杭州等地。当时的集贤大学士郭公贯、浙江平章高公昉等都与他交往并非常佩服于钦的品行和才能,经郭公贯等人的举荐,于钦出任国子监助教。延佑六年(1319年),被授予淮西廉访使书吏一职,后擢升为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照磨,那时廉访司驻益都府,于钦回到家乡任职。“照磨”一官的职权主要是磨勘钱谷出纳之事,带有审计功能,还兼管案牍、刑狱等事。廉访司照磨的职级很低,是八品官,但其特点是“秩卑、员少、事繁、权重”,常受上司的委托,处理一些重要问题。
    于钦上任之初,适逢山东一带连年大灾荒,饥民遍地,他体恤民情,曾至滨州、无棣,见百姓生计艰窘,遂下令开仓济民,按人口分发粮食,使百姓免遭饥寒和流离失所之苦。于钦还受命赈恤济南路六县和盐灶饥民,曾劝令富户出粮救灾,得罪了当地的权要,以致被宪司以“出粟太多,赈济太广”的理由责备。当地饥民卖儿卖女的很多,于钦到处走访,尽力为他们赎回。有的同僚便攻击他是“违反常例,沽名钓誉”,可他置之不理,不为所动。泰定初年(1324年),于钦调到中都御史宪台,任御史都事左员外郎。当时,元朝政治腐败,奸党当权。于钦心忧社稷,多次上书朝廷,极力陈述政令统一的必要性,要求惩治那些违反法令、法规的奸逆。他的言行触及了许多朝廷显官要臣的利益,好多朋友为他担心,但他刚正不阿,执意振肃纲纪,据经守纪,因而受到嫉恨者的谗言诬陷。不久,在显贵的排挤下,于钦以兵部侍郎衔出任益都路田赋总管,这期间,于钦利用在青州任职的机会,走遍山东大地,访问野老村叟,察看山川河流,搜集了大量资料,精心编纂写成了《齐乘》一书。
    于钦以诗文著称,但他认为,诗虽然可以陶冶情操,但真正能够“有关于当世,有益于后人”的事情,还是“著述以彰显,修志以传世”。他看到各地均有志书,唯有山东一带,因连年兵患,古代志书荡然无存,非常痛心便立志修撰一本青齐地域的志书。他说:“余生长于齐,齐之山川、分野、城邑、地土之宜、人物之秀,不可不篡而记之。”
    对这部著作,于钦十分珍视,病逝时,嘱托儿子于潜,要想方设法把此书刊印流传。至顺四年(1333年),于钦卒于故乡,年仅50岁。于潜在至正二年(1342年)为两浙都转盐司副使,初次刻印《齐乘》并附《释音》一卷,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使苏天爵为之作序。

    明代兵部侍郎冀鍊
    冀鍊(1513—1587),字纯夫,号康川,青州郑母村人。世代书香门第。其父冀九经以贡生出身授浚县教谕。其二伯父冀九皋以举人出身任延安府通判。其叔祖父冀琮以贡生任三河县知县,以孝感天地,皇封“孝子”。九经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冀鍊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生活,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操。据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冀鍊“生而歧嶷,风骨端重,向学纯笃”。倜傥不羁,才华横溢。他熟读儒家经典,自六经书传以及濂洛关闽诸大儒经书,无不成颂。其学以诚为主,以敬为宗,举止语默,皆有成法,毅然以圣贤为必可师,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说:“不如是虚过一生矣。”明嘉靖十三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嘉靖二十一年,以冀鍊为首创修《冀氏族谱》,立一谱说(序)二世系,三家传,四宗约。纪其系、明其世、著其名、及其配。并说:谱明而天下为家,谱废而家为行路。《冀氏族谱》自冀鍊创修以来,相继八次续修,从未断续。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冀鍊考中进士,授官江苏兴化知县。母病故归家丁忧,未满父又故,续忧。丁忧期满,补长安县。在知县任上,屡决悬案,平反冤狱。抑制豪强,扶持农桑。他主张以孝悌教化百姓,尽量减少刑罚,以致民风大变。他曾说:“一家化,即一家为商周,一邑化即一邑为唐虞。”大家都认为是至理名言。
    由于政绩突出,冀鍊升任户部主事,再升户部郎中。在任期间,他受命到宣化府督察军饷。兵饷一到,即如数发放。有个老吏悄悄告诉他说:“这兵饷中包含大人您的‘羡银’,应该首先拿出来。”所谓羡银,就是回扣。冀鍊回答说:“即然这样,就先按照旧例办理吧。”到了年终,冀鍊将所有积存的羡银拿出来分给将士,并解释说:“今年皇上念你们守卫边疆劳苦,所以赐给年终奖励。”将士同声欢呼万岁。那个老吏不理解,对冀鍊说:“这本来是大人您应该拿取的,即便不拿,为何不明白告诉大家是您赏赐的,而托言朝廷呢?”冀鍊回答:“这项银两本来就是兵饷,来自朝廷,现在以兵之饷仍归之于兵,使他们感谢朝廷恩德,而且也不牵扯前任过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老吏叹服说:“大人高见,以社稷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舍利而用智,坦荡而明理,古大臣之风也。”在任期间,军粮紧缺,食盐尚多,以盐易粮,解决了军粮紧缺的问题,受到上级的表彰。
    嘉靖四十年(1561年),冀鍊回朝,升任光禄寺少卿,又改任顺天府丞。嘉靖四十三年,受青州知府杜思邀请,为重修穆棱关撰写了一篇碑文,全文如下:嘉靖壬戌之夏,青州守四明杜公自淮上过穆棱。见关楼倾圮,兵防疏废,慨焉曰:“是尚不可以屹屹磊磊乎?乃兹塌焉毁也。”即至青,则明政刑慎,法度饬庶,官兴礼乐,东方之政行焉。乃下令曰:“夫穆棱界临朐、沂水二县之中,盖徐淮之走集,三齐之藩蔽也。天险不修,何以言治?”其增防补士,量添弓兵二十人,通前四十人,为之室,令带家小随住,备非常,严启闭。慕而就迁者听。关上为之楼,关内为之馆。栖过宾便哨望焉。守关诸役许尽垦关旁荒地,过关商旅免盘诘随行货物,或矿盗横发,仍令近关镇店保甲同弓兵并力捕获,有司恪遵如令。盖自是而楼馆巍岌,兵防密翼,望之屹屹磊磊,天除裒然。行旅惧法而珍,暴客望旗闻柝胆寒心怵,马将度而辔为之回也,斯杜公之绩也。冀子闻之曰:“高矣!杜公之治。”或问冀子:“何以高杜公之治?”曰“关防疏废,非先王意也。书言慎固封守易言,王公设险,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且圣人岂不知德礼政刑可以柔天下,而何急关梁为哉?夫固以蜂虿有毒,桃虫为鸟,小不慎则大废。是以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远望,深视审听虑周千里之外,何有罢堠废险可无外患者乎?而况穆棱襟带徐淮,横跨海岳,盖南北海之喉也。”昔刘裕北征,过大岘,指天而喜。夫大岘,即今穆棱关,是可知其胜矣。往昔两过穆棱,怪其无守,问之,云:“泰久略。”今杜公独建修之,振已废之险,谨无形之防,销未然之患,非长驾远虑抱龙首之念能然耶?边腹诸公咸若是销患于无形,息奸于未然。又闻杜公为政廉清明洁,约己济物,重礼乐、信义,政刑简肃,创修郡志是有志于尚父、伯禽之遗列者乎!岂但谨关梁已哉!吾故叹而高之,亦欲后贤师焉。
    乙丑春三月上浣之吉、初授中顺大夫、顺天府府丞、前光禄寺少卿、郡人冀鍊撰。
    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以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擒妖寇,督河工,受上赏,调上谷,练兵选将,躬履戌行,岁上首功数百,蒙褒奖。在巡抚河南期间,正值岁旱歉收,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要饭,有百姓组织造反,声势浩大,冀鍊一面请示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一面组织军队平复叛乱。秋季连降大雨黄河决口,泛滥成灾,冀鍊组织数千河工及时堵住了决口。次年,改镇宣府(今河北宣化)。再次回朝,升兵部右侍郎。隆庆三年(1569年),因病请求致仕,先后六次上疏,才得批准。隆庆五年(1571年),朝廷器重冀鍊之德才,任命他为南京兵部尚书,后又改北京户部尚书。但冀鍊淡泊名利,都坚辞没去赴任。
    居家期间,只是杜门谢客,终日焚香静坐。他常说:“人心淡然虚止,不容一物而无所不容。”又说:“立志须刚,刚乃能伸万物之上。”冀鍊是位德高望重的理学名臣,应山东提督学正邹善多次邀请,始出山到凝道书院讲学。他严肃自持,言笑不苟。及接后生晚辈,孜孜引诱,盎然如坐春风,忘其为尊宿也。倾其所学授其徒,出其门者多俊秀,中进士者十多名,如朱鸿谟、魏浚、蒋春芳、冯琦、钟羽正、石岩、李时辉、冯瑗、董可威等各成一代名臣。
    郑母村西文庙是宋代宰相王曾所建,及到明中期,庙已倾圮。冀鍊用己俸禄重修,晚年曾在此讲学授徒,状元赵秉忠,知县冀道隆是他的启蒙学童。
    冀鍊生平严谨自持,不为虚名浮利,不作矫矫之行,而名节闻于海内。万历十五年(1587年)冀鍊去世,享年74岁,卒之日无以供丧,子孙鬻产以办丧事。事闻,朝廷赠官工部尚书,谥“端恪”,赐祭葬。被供祀于青州“乡贤祠”和长安县“名宦祠”。冀鍊以清廉勤奋著称于世,万历皇帝特颁“清勤堂”以勉励冀氏家族。
    工部尚书钟羽正曾受学冀鍊,写有《祭端恪冀老师文》,文中高度评价他的老师冀鍊功绩与德行,和他对老师的崇敬之心和悲痛之情。

    明代状元赵秉忠
    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号山其阳。青州益都郑母人。赵秉忠生长在一个书礼之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曾祖赵绅、祖父赵通虽都未曾做官,但重视子孙教育。父亲赵禧“读书通大义”,生而笃厚。他曾经在青州城遇见一个被官府重刑拷打待毙的人,顿生恻隐之心,把他安置在弥陀寺,为其治疗伤病,救活了这个人。这个人非常感激,问恩人姓名,他避而不答。通过此事,他撰写一副对联以自勉:“暗里分明如秉烛,寸中检点莫欺天。”这幅对联在后来修《赵氏族谱》时,作为了赵氏族人的家训。
    赵禧曾任陕西省文水县丞。在任期间,他为官廉洁,宽厚爱民。当地发生灾荒,饥民甚多,“露骸枕野”,“暴骨如阜”。赵禧见后,立即“遣人持箕掩锸,痊骼无算”,其费用全有自身俸禄支付。后来,赵禧为侍养老母,辞官回乡。离任之时,当地百姓万人泣泪送行。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益都县发生大饥荒,粮价暴涨,“斗粟千钱”,赵禧不为钱财所动,拿出家中的存粮设粥棚赈济灾民。
    在家庭的影响下,赵秉忠从小性情耿直,诚实好学,“卓荦有大志”。据志书记载,赵秉忠生于父亲任职的文水县官舍,“稍长,眉目皎皎,动止轩轩,如松风徐行,玉雪静秀,望之翩翩仙也”。后虽父亲返乡,继续读书。少年时期的赵秉忠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见地。当时,山东督学佥事刘毅性情严厉,对学生要求苛刻。一次,在昌邑县组织院试,有人在鞋子中夹带小抄,被查出后给予严惩。此后,这位刘毅督学先生每次主持考试,都让学生脱掉鞋子,赤足进入考场。有次考试,正值下大雪,天气非常寒冷,光脚考试难以忍受,大家敢怒而不敢言。赵秉忠则挺身而出,赤足站在台阶上,质问刘毅说:“先生您怎嘛能因为一个学生不出息而难为大家呢?难道您不知古代大开门庭广纳贤者的典故吗?”刘毅听后,大为悚动,马上改变脸色谢罪说:“我知道错了!”于是从此之后,取消了跣足进入考场的规定。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时年25岁的赵秉忠殿试考中状元,可谓风华正茂,少年得志,随即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但不久因父亲去世,回乡丁忧三年。名播故里的状元赵秉忠丁忧里居的消息不胫而走,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也有许多学子前来拜师求学,赵秉忠见此情景甚为感动,对众多求学者开门延入,热情接待,提供方便,一切食宿费用皆有自己供给,而且也不让学者日后偿还。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丁忧期满的赵秉忠回朝复职。随即担任了礼部的会试同考官,高阳的名人孙承宗就出其门下。万历四十年(1612年),升詹事府庶子一职,并出任江南乡试的主考官。他所录取的考生,均为一代名臣,如张玮、姚希孟的耿直,周顺昌的忠节等。由于品学突出,赵秉忠声名大增,升迁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担负为皇帝讲解经学的任务。
    一次,万历皇帝命找出各位先皇的实录查看,发现缺少建文帝朱允文的,便责问原因。赵秉忠与同官赶紧解释说:“不是缺少文皇帝的,而是文皇帝不能与其他先帝相比,所以不敢进呈。”万历皇帝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不再追问。但赵秉忠却趁机上奏说:“建文帝在位四年,恭寛慈仁,无一失德,请复帝号、庙号,以慰神人。”皇帝沉思良久,说:“事已久,不便更易。”赵秉忠继续劝说:“过去高祖皇帝因胡惟庸、蓝田的狱案罢黜了许多功臣世袭的勋爵,到嘉靖朝才给与恢复。决定国家大事应当看该不该办,不应当考虑时间的长短。”
    后来,赵秉忠迁任礼部侍郎,掌管詹事府。詹事府是东宫太子的官署,地位很重要。但从此以后,赵秉忠的仕途并不顺利。万历皇帝怠于国政,几十年不上朝,不问政,不任命官员,只会搜刮天下钱财。在此情况下,赵秉忠也长期得不到升迁。万历死后,泰昌皇帝短命,天启皇帝即位,重用宦官头子魏忠贤。
    天启三年(1623年),东林党人同魏忠贤展开斗争,名臣杨涟弹劾魏忠贤24大罪状。但只会游戏玩耍的天启皇帝完全听从魏忠贤的,将杨涟罢官囚禁,最后虐杀。因为杨涟的奏疏出自赵秉忠门人缪其昌之手,缪其昌下狱论死,赵秉忠也难脱干系。魏忠贤数次当面责问。赵秉忠鄙视宦党,不为置辩。魏忠贤愈加嫉恨,多次在皇帝面前说赵秉忠的坏话。皇帝曾是赵秉忠的“学生”,对他印象良好,就说:“你说的是那个穿短袍讲经学的吗?我看其人忠厚,正要重用他呢。”但是,赵秉忠看到国事日非,不愿同流合污,便多次上书请求致仕还乡。皇帝批准了他的辞呈,加官礼部尚书,派驿官护送回家。
    赵秉忠回到青州,住在城里“状元府”。据《青州明诗抄》载:
    尚书故第在城内青龙巷软绿园,内有浓翠轩。公忤逆珰,罢归园居,著书甚富。当万历戊戌大魁后,建坊于第前,莲塘在公第后。
    清代青州名士段赤亭曾作诗咏软绿园云:
    十亩林塘学士居,绳溪妙句托双鱼。封章不惜弹中贵,浓翠轩头好著书。青龙巷口状元坊,笑卷珠帘熨篆香。软绿园中歌舞罢,空余翠盖拥红装。
    诗中所说的青龙巷,在今青州市区东关。赵秉忠归家不久,魏忠贤大肆迫害东林党人,相继罢免了一大批具有正义感的朝臣。翰林学士刘钟英也在罢黜之列。而且,魏忠贤没有忘记赵秉忠,污蔑他与刘中英“久倚门户”,被削籍夺俸。天启七年(1627年),53岁的赵秉忠愤懑而死。崇祯初年,朝廷为赵秉忠平反,恢复原官,赠太子太保,光禄大夫,谥“文敏”。按大臣规格重新安葬。
    赵秉忠创作颇丰,著有《山其山集》12卷,诗、文各6卷,另有《江西舆地图说》1卷。
    赵秉忠的政绩长期鲜为人知,但他遗留至今的殿试状元卷却蜚声国内外。古代的“殿试”,也称“对策”,就是在皇帝面前答题。赵秉忠的状元卷以绫装裱,为一折子式书册。每折8开纸大小,共23折,长3、48米,寛46厘米。正文前有其个人简历:“殿试举人臣赵秉忠年二十五岁,系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由廪膳生员应万历二十五年乡试中式,由举人应万历二十六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后有三代简介并开具所学经书。赵秉忠在殿试中慎重运墨,一气呵成,以一厘米见方的馆阁体小楷书写,共2460字,字迹端正,无一笔误。卷首有万历皇帝朱翊钧以朱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卷尾列有9位阅卷官的职务、姓名,加盖了弥封关防。故宫博物院王以坤、冯华两位老专家对该殿试卷进行了鉴定,他们在鉴定书中写到:“明赵秉忠试卷,真迹。到目前为止,故宫宫廷档案还是空白。目前我们国家明代殿试卷发现的只有这一份真迹,可以说是无价之宝。”遂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