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19 19:59
鄌郚总编

远洋丨我的生活四部曲之“住”

    我的生活四部曲之“住”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人们的生活内容总也离不开“衣、食、住、行”四大元素,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凡讲太平盛世,必提百姓安居乐业。安居者,即安全居住也!可见住房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出生在共和国成立前夕,现已年届古稀,回忆生活中的“住”,历经四次大的变化:一、又矮又小土坯房;二、仅能容身砖土混合房;三、宽敞明亮“锁皮厅”;四、舒适宜居社区楼。

    一  又矮又小土坯房
    我自朦胧记事起,即一家祖孙三代住在三间土坯房中。我跟祖母住东间,父母和弟弟妹妹住西间,中间堂屋即做客厅又做厨房。东西两间各盘大土炕,炕上铺草,草上铺席,席上是棉絮被褥。堂屋支有锅灶,排烟通过大炕进厢房南墙而出。
    房屋的墙体全用土坯垒砌而成。我们家乡潍坊周围称土坯为堲,用一个长方形的枣木框,将干湿相宜之土于框内装满,用石墩(俗称杵头)打实,晒干后砌墙。房顶是用麦秸苫盖而成,两三年必须换一次新麦秸,俗称存屋,否则,农历六七月阴雨连绵,既有屋漏之虞!东西厢房南墙留窗,木条钉成方格,冬天糊上白纸透明采光,防风保温;夏天撕去白纸,任凭风吹。那时没有纱窗,蚊蝇可随便出入,畅通无阻。蚊蝇盛行时,只好点燃些干野艾蒿烟熏驱逐。
    记得那是1967年秋,数日阴雨连绵,那时候的雨咋就那么多?益都县、临朐县优甚!村中街道边水流成溪,地瓜地垄沟里淙淙冒水,房顶的麦秸由于夏季兼收,没换新草,旧草因多日潮湿没有阳光而腐烂严重,多处渗漏。外面大下,屋内小下,外面不下,屋内还滴答。母亲用尽家中灌瓢盆之容器,接于漏处,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被褥衣服多被淋湿,夜难成寐。真应了杜工部老夫子那几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长夜沾湿何由彻!”直恨天公太不作美,屋漏偏遇连阴天!同时也萌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宏伟理想。
    五十年代,我们只兄妹三人时,尽管住的拥挤,但还勉强凑和,及致六十年代,父母生了我们兄弟六人后,三间小屋实在容纳不下这个八口之家。我和稍大点儿的弟弟妹妹,只好到几个邻居家借宿。寄人篱下之感油然而生,更需晚睡早起,帮助房东家一早一晚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最难受的是半夜三更就起来帮房东推石磨磨煎饼糊子。抱着磨棍在极度犯困的状态下,围着磨盘转圈儿,一转就是两三个小时,直到天蒙蒙亮,再回家吃饭上学。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如在眼前,不堪回首!

    二   仅能容身的砖土混合房
    七十年代初,我从部队复员回乡,已是结婚有家室的人了,面临首当其冲的问题,亦然是住房问题。当务之急必须建房!那时在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大集体过日子,一个工日值几毛钱,要想建起一个有三间住房的农家小院谈何容易?但家庭的现状非建不可!于是全家动员,上下努力,省吃俭用,在生产队多劳多得,一般劳力一天下地送土肥八车,我就送十车。在父母和弟弟妹妹帮助下,举全家之力终于在1974年春,建起了属于我自已小家庭的三间农舍。请木工伐倒家中所有成材树木,制作房架及门窗。请窑匠(潍坊市周边地区对泥瓦工师傅的统称)设计时说,最少需六锭(每锭250块)砖。离家最近的砖厂是临朐县安家庄。六锭砖需付六百公斤煤票。当时煤票只供应生产队烤黄菸用,老百姓设有供应指标。经多方探讨,得知一家做熏香的厂子急需用榆树的韧皮部作原料,可用煤票兑换。经祖母大人恩准,忍疼割爱,为了给孙子建房,伐掉准备为其做寿材(棺材的雅称)的院内老榆树換了六百公斤煤票,买了六锭砖,建成了三间砖土混合房。尽管房顶是全家集攒了三年所分高粱稭、麦稭所苫盖,墙皮是麦糠泥抹平,地面是纯土打平,但总算有了自已的小家。即让妻子儿女居有其所,又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医愈二老一大心病。但房子竣工落成,我直接累倒了,大病一场!眼窝深陷,头变花白,体重减轻了二十多斤。双手老皮犹如木锉,修自行车的老头看到了说:“你补车胎不用使锉,用手擦擦,抹上胶油,保证就能补住!”不到三十的我,俨然一副衰老之相!

    三   宽敞明亮的“锁皮厅”
    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结束大锅饭,开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露出了富裕的曙光。三五年后,我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觉得已经具备了改建新居的经济条件。1988年,推倒砖土混合房,在原址建起全村第一座“锁皮厅”。其结构全部用砖、瓦、水泥、钢筋建造。因其外型如旧时门锁,故美其名日:“锁皮厅”。外墙贴了美观的彩色的瓷砖;内墙刷了白色涂料;地面铺了带花纹的水磨石;按装了循环水热暖气;墙内预埋了电线。共有四室两厅,外加厨房及洗澡间。客厅宽敞大气,窗明几净,乍居其中,大有舒适之感。而整个建筑过程,自己从未觉得累!只是负责筹划,付款而已,建材全部顾车运达,并且带有装卸工。由专业建筑队总承包,从打基础到竣工落成,施工建筑费一共计两千元五百元。现在的两千五百元仅够几桌酒席的费用而已,可在1988年,我是全村正房施工建筑费第一个突破两千元大关的啊!

    四  舒适宜居的社区楼
    2014年,在小城镇建设的大潮中,牡丹社区应运而生,三个行政村的村民相继入住。社区北靠325省道,东临牡丹路,交通极为便利,20栋六层的居民楼一字排开,整齐划一。水、电、气、光缆一应俱全。沿街商店品种齐全,美食日用,丰富多彩。业户足不出区,即可保障日常生活,商贸服务业,优为便利。社区内另设小学一处,幼儿园一处,满足儿童启蒙教育之需。
    我第一个报名拆迁,旧房拆赔加享受奖励后,再交一万元就可入住。我不但家具焕然一新,而且三室两厅都安装了空调,冬可制热,夏可制凉。还在子女们的赞助下,进行了精装修。三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另有安居,就我们老两口,住120平米的楼房!
    追今撫昔,感慨万千!回首生话中“住”的四步曲,映射出农村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党的十九大更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描绘出崭新的蓝图。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在伟大舰手的指引下,正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太平洋彼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