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19 20:03
鄌郚总编

郝学群丨换个角度看孔鲁

    换个角度看孔鲁

    第一章遥望大山
    孔子与鲁迅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两个超级人物,他们的思想及形象就像大山一样,隆立在我们面前。长期以来,我们芸芸众生就依托折大山繁衍生息,在大山脚下开拓那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本来是一幅极好的画面,然而这里面却有一个问题,大量的迹象表明,我们自己面对大山的认识还存在着争议,对于他们还没有一个完全的统一的认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概是人们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或者是对大山的敬畏让人遥不可及。对大山的了解只能靠个别登山爱好者带回来的信息。然而这些道听途说的信息又支离破碎甚至矛盾,以致于对大山的认识本就模糊且不能及的状态下,再加上那些不同的乱云飞渡,使大山在人们面前更加扑朔迷离起来。如何去全面认识面前的大山,成了人们的心结。正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感到纠结的时候,也许早就有古人为我们做好了答案。在宋代有一个叫苏东坡的先生,他说“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家伙,仅仅一首诗就把认识大山的要诀与不认识的原因说了个明明白白。既然苏先生提出了认识大山的建议,我们为何不去按照他的建议去验证一下呢?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我们先用远的方法去遥望一下“孔”与“鲁”这座大山吧。但远到一个什么地方呢,我们不妨从上帝创造万物开始。自从上帝创造了万物生灵以来,从此这个寂寞的星球开始热闹起来。在热闹的同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不愿看到的现象,那就是不同的生命个体及群体,始终处在一个极度险恶的环境之中。在他们的生命过程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对于造成对生命险恶的环境,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类型,第一类是洪涝、干旱、酷暑、严寒等自然条件对生命的威胁。第二类是生命种群间弱肉强食普遍现象的存在。第三类是生命种群内部的恶性竞争,争夺生存空间造成的互相厮杀。以上这三类组成了影响生命的恶劣环境。对于我们有智慧的人类来说,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已被我们部分解除。对于第三类很不幸,由于人们在进化过程中还没有彻底完善,那种动物世界中的“丛林法则”依然存在,并在智慧作用下提高了手段,发挥到了极致。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体到集体,人与人的斗争无处不在。还有从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家族与家族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扩张行为。它们不放弃任何机会,不择任何手段,去征服去剥夺去同化别人的意志,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去建立自己的社会制高点。在相互竞争博弈中造成的人心伤害程度,在其他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以致于造成一个像一部电视剧歌词说的那样“世上万苦人最苦”的景象。
    从个人之间的争强斗胜,到集体之间大规模的互相厮杀这种迹象依然存在。
    社会上出现了问题,自然会有那些先知先觉站出来大声疾呼。早在两千多年前,在西南亚有一个叫做“释迦牟尼”的就提出了自己的学说,他说人人都在争夺社会制高点,去争夺那些代表社会制高点的功名利禄等有限的资源,并且没有底线上不封顶,因此也就没有人满足现状,最后怀着达不到目的的痛苦离开这个世界。他指出人的痛苦来自自我扩张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不光伤害个人本身,同时也伤害到社会,欲望的泛滥形成了人间的苦海,因此也就有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佛家之说。还有一个叫“耶稣”的人,他率先跳出社会上你死我活的魔咒,用我死你活给社会做了一个样板。他把社会上的自我扩张当做罪恶,他以他的爱去置换罪恶在社会上的位置。东方有个叫“老子”的,他看到了社会上人的扩张行为造成了灾难,因此他主张“无为”,就是说人人都去掉了扩张的行为社会就会太平。他理想的社会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为什么要主张人们不相往来,因为他看到人与人一见面就先争个高低贵践你死我活。让人最大程度的保持距离,就是让人的扩张行为去扑空。孔子是老子的学生,然而他对老师的无为并不认可,他认为老师的无为太过理想化,因为谁也不想把自己的一身本事烂在肚子里,去自觉地放弃扩张行为。孔子的思想中心是“仁”,“仁”是在老子“无为”的基础上对人的扩张行为制约放宽了一步,他不动摇你扩张的想法,但扩张的手段和目的要有“仁”的存在。孔子所在的社会是奴隶社会,但这个奴隶社会不是一种制度,更不是某一个人建立的制度,他是人人争夺社会制高点的行为下的必然结果。孔子无法去改变这个社会现状,他只能用“仁”去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达到社会上的和谐。孔子讲男女授受不亲,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反对人的爱情,对爱情持批判态度。然而在当时社会,爱情是一种奢侈的东西。大多数人在物质匮乏社会关系紧张面前生命尚且不保的情况下,追求爱情不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当时的主流意识之一就是性崇拜,性崇拜是一切动物的本能,是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原始落后的意识。孔子倡导男女授受不亲是建立在一个社会上因性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上的。而性崇拜这种意识直到今天在很多人心里依然存在,对社会和平造成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孔子讲“中庸”,“中庸”在我们今天看来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消极人生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然而社会现状是大多数人在进取过程中往往采取不择手段的形式进行恶性进攻。“中庸”就是这种恶性进攻的“灭火剂”。值得思考的是以前我们只把孔子的中庸作用于社会,没有从更广义的思想去作用于自然,去认识自然人的生存环境就是社会与自然两大块,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不是也包含自然呢,是不是中庸思想对认识自然也有指导意义呢?从字面上理解中庸的中字应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中庸是一种柔和与普遍。比如拿我们对自然界的水的认识为例,有人因为大水冲走了房屋,淹死了孩子,就认为水是毒蛇是猛兽。还有人因为渴极了喝到泉水后便大发感慨琼浆玉液。然不管是毒蛇猛兽还是琼浆玉液,都是对水的外围认识。水的终极认识是什么?是H2O,这个H2O是对水的终极认识,又是一种普遍柔和,对水的其他认识都不产生对立。因为他站在事物的中心,这不是完全符合孔子的中庸吗。这是现代的自然科学,难道与孔子的中庸之道本来就是一块领地?还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与现代科学之间仅仅是一种巧合?在现代出版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孔子与老子都是重点,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是站在阶级斗争这个伪角度上,认为他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如果你站在人文角度上去观察社会,就会发现社会上的阶级形成,是人性中的自然扩张的一个必然结果。只要人的扩张意识一直存在,社会上的阶级现象就不消失。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就像一条河流的上下游关系一样,只要是水往低处流的特性存在,河的上下游现状就一直存在。孔子学说中的中庸思想针对的是人性中的自我扩张意识,制约了阶级的形成过程,怎么会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呢?孔子的思想确实是不支持民众去造反,为什么不支持?因为他看到了人心中普遍存在着一个朝上走的意愿,这种意愿像洪流一样随时冲破现有秩序的堤坝。造反不成功是千百万人头落地,成功了也是血流成河。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别姓的皇帝,今天你去支持张三去造李四皇帝的反,张三成功了当了皇帝,明天你又去支持王五造张三的反。你把孔子当成什么人了?在孔子的眼中谁当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社会和平。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民主共和理念去要求孔子,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不会想到两千年以后还会有民主共和的现象出现。就算看到了也解不了近渴,况且这个民主共和只是一个制度层面的东西,他不能代表人的意识,只要是人的意识中还有扩张的意愿,那么孔子的中庸价值就不会消失。看来不论是孔子的中庸还是老子的无为耶稣的博爱还是释迦牟尼的无欲。它们共同绑架着同一个凶手,那就是造成社会黑暗的自我的扩张。

    第二章孔子形象的诞生
    在东方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又经过了四百多年的战乱,到了公元581年有一个叫杨坚的人,在争夺社会制高点的战场上最后胜出,当上了人人垂涎至高无上的皇帝。按说他此时应该感到快乐无比才是,但他不但没有感到快乐,据说在那里愁的害牙疼,腮帮子肿的大高高,一只手捂着嘴,还留着哈喇子。他愁啥?他知道他自己处在了一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处在一个人人向往奋斗的终极目标。 他知道自己用武力取得的这个最高权力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这个目的,他也相信有的人已经在这样的打算。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因此他对谁都不放心疑神疑鬼。就是他的亲生儿子向他问声好,心里也犯半天嘀咕,这是嫌我不死?不行得找个密探监视着。别看手下那些大臣在上朝的时候嘴里喊着万岁,用肢体语言跪下来矮半截,再把头放到地上,表示五体投地,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也消除不了他的疑心。谁知道他们心里想的啥?用什么办法来保住自己的皇位,并让他的天下长久的传承?在沿用汉朝老子的无为治国看来是不行了。汉朝的无为治国单方面的中央对地方的宽松并没有换来人们自觉地放弃自我扩张的欲望。相反,他们正利用这个机会发展壮大了自己,造成了对中央的危害。于是他想到了孔子,用孔子的中庸思想来作为治国方针。让天下人去读孔子的书,总得给他们点好处,要不谁去读?于是他把读孔子书的人分成三六九等,给他们很高的荣誉及待遇。你不是想做人上人吗,你不是想当官做老爷吗?好,除了我这个皇帝以外,其余那些本来是论功行赏的官位一块让给你们学子。把那些打天下有功的弟兄,随便给他个虚名赶进敬老院。省的那些持功傲物的家伙在我面前晃悠,隋文帝实施的这个政策叫科举制。果不然这个科举一实行,让天下人看到了希望,特别是那些进取无望的寒门子弟。在他看来就是在传统上通过武力进取这条凶险且渺茫的道路旁边又开了一条安全的通道。果不然一个状元点出来,十万学子读圣贤。当那些学子放弃了通过武力进取,在那里一心一意哼呀啊呀读圣贤的时候,他们不知道那个最高统治者在朝着哪个墙旮旯子里笑。科举制像大禹治水一样用导的办法改变了人们的进取方向。尽管隋朝实施了科举制,但它很快就灭亡了。它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科举制,恰恰是科举产生的中庸思想没有约束住人包括统治者的扩张意识。可见人们心目中的扩张意识势头之强大,用中庸思想来制约这种势力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后来统治者们为了稳固自己的家天下,去建立社会上的和平,把科举延续下来,并对它进一步细化完善。在孔子的中庸思想基础上,开发出了“忠孝节义礼仪廉耻”、“三纲五常”、“修身齐家”等儒家思想。为了加速提高以孔子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思想,去制约人的扩张意识,那些统治者们还不顾车马劳顿,千里迢迢大张旗鼓地亲自到孔子的坟头上去祭拜。怕人们不信又竖上块石碑放在那里作证。世人的眼睛本来是望着那象征着最高权力皇帝宝座上的,在今天怎么这个宝座上的人朝着孔子磕起头来了。一时傻了眼,纷纷前来看究竟。当皇帝拍拍衣服含着诡笑走远了,众人还在朝着孔子愣神,在愣神中孔子的形象在人们心中不知不觉的高大起来了。经过历代统治者们不断推高孔子形象,来带动儒家文化的建设,尽管期间也出现了几次大的社会动荡,但毕竟收获了阶段性的和平,营造出了一个东方文明,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文化。

    第三章 鲁迅的迷失
    历史的脚步跨到了近代,当东方人还躺在那个儒家文化的温床上继续做着美梦的时候。在西方某些人的遗传基因发生了突变,以达尔文、哥白尼、牛顿等为代表的理性思维这把铁锹撬开了一扇门。在人们固有的人生之路旁边看见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光彩夺目的物质文明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让他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西方人把坚船利炮开到东方人的睡榻前时,东方人一时不免有些措手不及。正在愣神之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乘势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朝廷。在荒芜的理性土地上急促地建立了一个民主政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由于代表着最高权力的皇位缺失而形成的真空,让自我扩张这个恶魔闻到了血腥,看到了希望,它像一股洪流冲开了这个脆弱的民主宪法的堤坝,形成下游一片汪洋泽国。华夏大地上一时插遍大大小小的王旗,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不幸有一次跌入苦难的深渊。
    在历史板块的断层地带,在帝国大厦的废墟旁边,始终徘徊者一个别样的生灵。他是在探测人间苦沼的深浅?还是在丈量众生乐园的长宽?铁锤撬开了案上的秦砖汉瓦,钢锹掘进大厦基下的平原。透过层层迷雾,透过袅袅青烟,他看到了皇家宫殿原来是血与泪粘合的白骨,它下面的地基是苦难人生的积淀。他看到了一条河,一条历史的长河,在河中充满着惊涛骇浪,激流险滩,在海浪中挣扎着苦难的人群,在捞取救命的稻草,而岸上的人正在义无反顾地迈向河间。于是我们见到了一副抖动的铁唇的张开,耳边炸响“救救孩子”的炸响。
    同样是写小说,同样是展示社会,罗贯中写三国像导游一样,带领着我们来到长河入海处,用欣赏的眼光观望大潮掀起的巨浪。而鲁迅则是让我们来到长河的最终源头山间石缝处,以考察反省的心态去观望滴水下的细小的波纹。我们从这些细小的博文中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是:
    第一,阿Q的典型意义是精神胜利法
    阿Q是末庄中的一个下等人物,末庄也就是社会上最了的村庄,它相当于长河最终源头的山间石缝,阿Q就是那石缝渗出的水滴。在阿Q身上发生的故事情节,就相当于水底下的波纹。尽管阿Q深粉低微,但心存高远。在末庄三寸长三寸宽木板做成的凳子叫长凳,而城里人叫条凳就是错的。葱煎大头鱼末庄用半寸长的葱叶,城里用切碎的葱丝也是错的。赵太爷的儿子考中了秀才,赵家当然很荣耀。阿Q看了眼馋也忙着去姓赵,去分享这份荣耀,加入上等人的阵营,去做上等人的感觉。然而阿Q姓赵这个事实被赵太爷知道了,就像发现了一个小偷,跳过来就给他一巴掌,哪里来的穷小子你也敢姓赵?你也配姓赵?阿Q为姓赵挨了打,在众人眼里的印象是一部分人认为阿Q该打,他没有资格去姓这个赵的高姓大姓,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阿Q怕是真的姓赵,是不能随便得罪的,便偷着对他敬仰起来。阿Q想用姓赵来体现上等人的计划没有实现还挨了打,心中自然不乐。现实中不做上等人,但精神上可以,就把打他的赵太爷当儿子,把自己当老子。儿子打老子就是精神胜利吗?很显然儿子与老子是传统意义的等级关系,而不是胜利与失败的关系。比如说前方将士从战场归来,主帅问道胜败如何?失败了总不能说儿子了,胜利了就说老子了吧,胜利与失败那是争斗以后的结果。阿Q的目的就是想用姓赵来体现上等人,而不是去和赵太爷去斗。赵太爷打阿Q也在维护他上等人的群体不能随便的增加,要是阿Q也姓了赵,那一定会稀释了他做上等人的快感。阿Q 始终怀着做上等人的目的,在他的恋爱过程中也能看出。他突然向吴妈跪下来说:“我想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跪是一个等级行为,等级是阿Q的核心利益。阿Q向吴妈下跪是阿Q把自己的核心利益献给了对方,在他看来哪有不从的道理?尽管他行动做了很大的牺牲,但从他的语言可以看出他心中的霸气,你想和谁困觉,就和谁困觉?这种命令式的语言就是皇上对妃子也不过如此吧?阿Q求爱不成又挨了打,并且把他的衣物做了赔偿。身上冷先熬着,问题是从此没有人再找他做工,没有了饭吃。没有饭吃这是他从未想过的问题,吃饭的问题他不想,那么他想啥呢?他想的还是等级问题,他一心要做上等人,他一定不放过任何机会,制造机会。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他看王胡在墙根下捉虱子,好机会来了。王胡本来在阿Q眼中是不上眼的,但为了体现上等人的计划,也顾不得许多了,才肯屈下身来与王胡比赛捉虱子。这一回许是他命运不济,又没有占上风。虱子阿除当没有王胡捉的多捉的大,并且咬得不如王胡脆响。阿Q便气急败坏言语不合打将起来。由于肚子的现实原因,在厮打中败下阵来,被对方捉住不放,还非得承认是老子打了儿子,不是儿子打了老子之后才放手。连心理想的儿子打老子的权利被剥夺之后,阿Q在未庄实在是呆不下去了,便决定进城。一路上看见了熟悉的酒店,熟悉的馒头,这不是他需要的,他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作者有意不说,让我们去思考。
    在阿Q与人争斗的时候说,“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赵家先前比你们强多了。”强在哪里,作者也没有说,留下空白让我们去想。
    不难想阿Q需要的不是酒肉馒头,而是上等人的位置。阿Q为什么姓赵,为什么与人发生口角中说,先前比人强多了。意思就是用姓赵来联想到宋朝的历史。阿Q的等级意识贯穿在整个人的历史之中。
    为了体现阿Q的等级意识,作者没让阿Q休息,这不阿Q在城里当了回不入流的小偷,分得了些钱财,便忙不迭的跑来未庄显摆,不惜用赃物来证明自己是个上等人。从他走进酒店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朝柜台一扔说:“现钱打酒来。”从这短短的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阿Q在酒店外面早就急不可耐地把手伸到腰里去了。满把银的铜的,看到他恨不得把所有钱都亮给人看。事实上喝酒也用不了这么多。银的和铜的证明了他钱的杂乱,一扔说明了他豪阿爽,现钱说明了他原先经常欠账的尴尬与无奈,打酒来看出他的霸气十足。 从阿Q的一切行为举止可以看出他一心追求的是做人上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与其他想做上等人的人互相争斗是难免的,阿Q与人争斗不光是失败,也有胜利的时候。比如在一次被假洋鬼子王胡打了,心情极端压抑下,碰见了小尼姑说:“我说我这几天这么霉气,原来是你的缘故。”又说,“快回去,和尚在那里等着你。”用手摸小尼姑的脸,遭到小尼姑的反抗后,又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使劲在小尼姑脸上一拧才放手。阿Q这一次辉煌的胜利,在他十分得意的笑声中,身体飘在了天上。还有周围九分得意的笑声中的看客,身体也飘了起来。当然飘的高度一定矮一些。
    一个人如果身体有病,医院里有很多检查病情的手段,如心电图、CT、X光、B超等。如果一个人心理存在病情,那会是怎样呢?鲁迅本来学的就是医学,他作为一个医生放弃了对人生理疾病的治疗。因为他看到人的心理疾病,是一种先天疾病,正因为这种疾病的存在,造成了社会的黑暗。他把阿Q当作一个典型的心理疾病患者,同样用医学解剖的方法,把阿Q的自我扩张意识充分暴露出来。而精神胜利法只不过是鲁迅解剖阿Q心理疾病的方法之一,绝非是疾病本身。如果我们一定要把阿Q的典型意义,作为一个精神胜法,那不和一个B超医生在给病人做检查后,在报告单上填上B超法一样吗。精神胜利法算什么东西?要想与社会黑暗产生和互动,它没有这个资格。以往我们阿Q往往是站在一个阶级斗争的角度上,把阿Q作为一个无产阶级份子的一员。去他身上去寻找必然革命的过程,当发现阿Q的行为与我们心中无产阶级份子有根本不同时,便对阿Q的作者鲁迅产生了质疑。
    过去我们不光把阿Q的典型意义作为精神胜利法,还把它进一步解释为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产物。东西文化冲突是存在的,但它的存在只是一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短时间的阶段,就像一块石头投在水中激起的波浪,在相互吸收磨合下很快就会平息。如果我们把阿Q的典型意义作为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产物,那么是不是说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之前就没有阿Q的典型意义?或者说随着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消失,阿Q的典型意义也会消失?我们把阿Q的典型意义作为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产物。也同时把鲁迅暴露出来的普遍人性中最致命的缺陷而造成社会黑暗的原因“自我扩张意识”当作国民性。把这项人性共有的臭帽子扣在自己的头上,认为是伤害了华夏民族的脸面,难怪北京市教委把鲁迅文学代表作品从教科书上撤下来。
    以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是武装革命,是一场政治上的革命。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是文化上的革命,是一场世界观的革命。武装革命和文化革命是两条不同的革命路线。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不在于他识字的多少,受教育的年限,甚至是知识的多少。文化的本质是用自我的牺牲来规范社会,世界走在和平与进步的路上,政治是它的方向,军事是它的保障,经济是它的基础,科学是它的动力,文化则是它的灵魂。
    第二点,受到了科学毒害的孔乙己
    孔乙己作为一个受了科举影响的人物,穿着破长衫满嘴之乎者也。大多数人看来鲁迅批判的是科举制度与传统文化。而事实上这个落后的科举制度,不用鲁迅批判,已经在封建统治手里废除了。要说鲁迅批判的是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又陷入了一个鲁迅研究的误区,一个难点,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我们自以为豪的文化,另一方面是鲁迅思想对它的批判,如何全面理解这种关系?我们不要把眼睛紧盯在这两者的关系上,只要把眼光移开一些,就会发现鲁迅的思想与传统文化背后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自我扩张意识。在以往儒家文化对自我扩张的制约上已立下了汗马功劳,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平息了至少四分之三的战乱,创造了相对的和平。对于这一点鲁迅不会不知道。之所以对它的批判仅仅是建立在一个儒家文化对自我的改造不彻底性上,没有动摇它自我扩张的基础主观主义。鲁迅之所以批判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一个他认为是依靠传统文化不可能去形成一个民主的客观思想基础。
    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这个人物,尽管他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小学徒的眼里也是一个品行最好的人。也就等于说这个收到科举影响的人比那些没有受到科举影响的人要好,但在鲁迅眼里这个好人的身上,依然存在着骨子里的那种封建,自我主观主义。孔乙己作为一个社会底层人物,但他心里与啊Q 一样,自我感觉始终站在一个上层位置。为了体现自己是上等人,他穿破长衫,用之乎者也来营造上等人的巢穴。他这种行为也必然对那些没有受到科举影响的人同时也是争做上等人的短衣帮的反击:孔乙己你果真认字吗?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短衣帮们这种暴力语言像刀枪一样一下刺中孔乙己的心脏,从上等人的位置一下子抛下来。孔乙己脸一下子黑灰,心头滴着血,但他作上等人的心思欲望丝毫不减。便来到小学徒面前,卖弄回字的四种写法,来体现自己的学问,企图找回一个上等人的感觉,但他这个计划小学徒也没让他得逞。最后用“为数不多几颗茴香豆”为钓饵,用“之乎者也”与小孩子们发生互动中达到了他那可怜的愿望。
    孔乙己一生致力于作上等人奋斗了一生,最后落得一个欠着人家九文钱的遗憾,背着一个不还账的下等人的名声离开这个唯一给他一次生命机会的世界。
    从本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人与人的相互扩张造成的社会黑暗,以及对人的身心伤害,还可以见到传统文化对自我扩张行为的制约的不彻底性。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孔乙己与人争夺社会制高点的过程用的是长衫、之乎者也、回字的四种写法等软性手段。而没有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短衣帮在争夺社会制高点时用的是赤裸裸的暴力。孔乙己偷的是书,被人揭发后分辨把偷说成窃。而没有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阿Q偷的是萝卜,被人揭发后分辨说,你说是你的,你叫它答应吗?这样的混账话来。
    若果我们一定要认定科举是一种毒的话,那么假设自从隋朝一开始就没有科举,那么后来的社会一定会更好吗?如果没有科举,没有科举中的学位官位,谁还去读圣贤书?儒家思想怎么去社会上建立?它就像福利彩票,如果彩票没有大奖,谁还去买彩票?儒家文化是历代统治者在孔子思想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一种文化,它不会在社会上自然地发展壮大,而是在自我扩张的洪流上逆水行舟,而科举制就是它背后的推手。要是没有科举这噶推手,儒家文化就不能发扬光大。没有儒家文化就没有东方的文明,就没有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没有这个凝聚力那么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版图是不是这个样子,很难说。
    第三点,只不过如此的风波
    《风波》这篇小说在整个鲁迅文学中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与阿Q孔乙己一样,共同传达者鲁迅的思想。
    风波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江南水乡傍晚的晚饭时刻,在酒船上的文人眼中,本来是一副无忧无虑的农家乐画面上凭空荡起一阵波浪。首先是九斤老太在那里愤愤不平的数落,原先的天没有现在的热,先前的豆子也没有现在的硬,以前生的孩子是九斤现今是六斤。七斤因为进城较多很知道些时事,例如哪里大闺女生了个夜叉,哪里雷公劈死了蜈蚣精的见闻,就获得了人们对他的敬仰。自我感觉良好,为了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比别人高,就用了六尺多长的烟袋杆子。七斤在社会上形成了气候,引起了另一个人的警惕-赵七爷。赵七爷凭着有十多本《三国志》,还能背出五虎将的名字,就形成了方圆三十里之中的大学问家。在享受着人们对他的敬仰的时候,看到有些人对七斤也敬仰起来,流失了自己的敬仰份额,这还了得?六尺多长的烟袋杆子快赶上我的了,便决定对他打击。打击的手段是,现在的皇帝要坐龙庭了,而没有辫子的七斤一定会杀头的。大学问赵七爷的话让七斤一家产生了大恐慌。于是七斤嫂对七斤大骂起来:“当初不让你进城,你偏滚进城去,死进城去被人剪了辫子,活囚徒活死尸。”在一旁好心肠的寡妇八一嫂看不下去了说了几句公道话,说七斤嫂以前认为七斤没有辫子也不十分难看的话来,并安慰七斤嫂没有了辫子也不一定杀头的推断。这一下一下子激怒了两个人,一个是七斤嫂,她认为被人揭了短,伤了自尊。便用筷子插向自己六岁女儿头上,大骂她是偷汉子的小寡妇。另一个是赵七爷,他对八一嫂的打击是,这一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手里有丈八蛇矛,你能低档得了吗?过了一段时间没听说皇帝做龙庭,因此七斤也没有被杀头,一场风波过去了,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但从江南水乡这场风波看来,确实不太确实,也像我们那些文学评家说的那样,只不过如此。
    但你别忘了,有一句俗话叫“拔出针头拉麻线”。在本篇小说中,作者多次提到了三国,多次提到皇帝。本篇小说中的人物不只是针头,它后边还连着三国、皇帝这根麻线,这根麻线上的三国造成的风波还是只不过如此吗?不难想象这根麻线上不光是三国、春秋战国、五胡十国,拿破仑、希特勒、成吉思汗、秦始皇他们闹出来的风波还只不过如此吗?本篇小说中的人物从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赵七爷这个以我为中心,自我扩张的针头,拉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黑暗麻线,而这根麻线上到底连着多少人的身心伤害?恐怕无一人幸免,到底断送了多少人的生命?细推算起来,恐怕上亿、几十亿都不止,这样的风波,还只不过如此吗?
    历史是一条长河,本篇中的风波只不过是这条长河最终源头山间石缝中水滴下的细小的波纹。透过这细小的波纹,不难想象到下游的惊涛骇浪、激流险滩。
    以最少的本钱赚取最多的利润这是商家经营之道,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这是制造业者追求,以最小的侧面反映最大的社会问题这是作家最高的境界。
    像本编小说作者用社会底层人物身上的自我扩张为针头,拴着黑暗社会的麻线。在整个鲁迅文学中都不难发现这样的针头,真可谓是见缝插针。在《故乡》中杨二嫂,因年轻时豆腐卖的好一些,就感觉自己是美国的华盛顿、法国的拿破仑,随意去指点社会,随意去支配别人的财物。
    《社戏》中的六一公公因为孩子们偷吃了他的豆,本来是气呼呼想找大人讨说法的,但他无意中听孩子们说他的豆好吃,就喜得摸不着南天门了,还倒贴了一大碗。
    《药》中的康大叔,因为华老栓摘了一个人血馒头,就自我感觉是一个救世主,一副的盛气凌人。
    《伤逝》中的子君是一个争取个性解放的弱女子,在还没有自身生存能力下,连鸡狗都养活不大的情况下,也忘不了与东家暗暗的较劲,把自我扩张的矛头指向心爱的恋人。
    第四点,一曲妇女悲歌的祝福
    我们以往一直把《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典型意义作为一曲妇女悲歌,若果有人提出异议,那么肯定有人会说,难道不是吗?难道祥林嫂不是一个女的吗?她的遭遇不悲惨吗?如果按这样的逻辑,阿Q与孔乙己的遭遇同样悲惨,那么就是男人的悲歌了?《药》中的华小栓,《明天》中的宝儿的死,也一定是儿童的悲歌了,既然都是悲歌,单独讲妇女悲歌还有意义吗?
    实际上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不论是祥林嫂、孔乙己、阿Q、华小栓、宝儿,他们都是黑暗社会的牺牲品。黑暗社会像一场持久的瘟疫,我们关心重视的不是去看这场瘟疫下死去人的性别年龄,而是应关心这场瘟疫是一种什么病毒。
    我们不妨看一下《祝福》中的祥林嫂的五次打击
    第一次是她婆婆逼她改嫁,她以死抗争,差一点碰死在香案上。也许改嫁对祥林嫂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用卫老婆的话说,祥林嫂从此交上好运了,也白了也胖了也有儿子了,那么她为什么要用一死来抗争呢?是她有了心上人,争取婚姻自主?当然不是,何况祥林嫂没有心上人,就是有在那个年代亲生的儿女都没有婚姻自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祥林嫂坚决不再嫁?我们很自然的想到了,她一定是受了一女不嫁二夫这个封建礼教的毒害。封建礼教是统治者们推行的,一女不嫁二夫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什么有这一部分,这是统治者们建立的性秩序。因为性是一个不稳定因素,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说一男不娶二女呢?不是不说是无法说,因为自己守着后宫三千堵着嘴,怎好叫他人不娶二女?尽管统治者们提出了一女不嫁二夫,但它只是一个倡导,在历代朝廷没有一个不准寡妇再嫁的条文。因此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礼教完全构不成祥林嫂改嫁额障碍,何况她婆婆还逼着她改嫁。她完全能和其他寡妇改嫁一样去另嫁。大不了实在不行,做做样子在花轿里假哭几声,心里还偷着乐呢。但祥林嫂为什要一死来抗拒呢,此时祥林嫂心里想的啥?在小说中作者没说,也不能说,因为一旦说出来,那就成了论文,而不是文学。如果我们想到祥林嫂不惜自己的生命换来一个节妇的名声,弄好了挣得一个贞洁牌坊,让千秋万代后人去敬仰,这种精神上高人一等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对祥林嫂又会持什么态度?要是持同情态度,那么你是一个封建礼教的拥护者。要是对祥林嫂这种不惜一死来换做精神上的高人持批判态度,那么争做高人的意识仅仅是妇女吗?
    第二次打击是她在争取节妇名声失败后与第二任丈夫过了一段美好的现实生活之后,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了去,之后又来到原来的东家。她企图用她的悲惨遭遇去征服人们的眼泪,把自己处在一个焦点位置,但得到的是人们的抢白与无情地取笑。
    第三次打击是年终祝福时刻,四叔认为她是一个不祥之物,不让她动供品。这让她失去了通过祝福来改变命运的渠道,无奈中又听到柳妈讲起她死后两个死鬼男人争女人打起官司来最后只好把她锯成两半的话来,让她产生了巨大的恐慌。
    第四次打击是祥林嫂为取得祝福资格来打通希望的通道,消除心中的恐惧。不惜用一年的工钱在庙祝不甚同意中捐了一条门槛作替身,让千人踩万人踏来洗去她的罪名。在又一次年终祝福的时候,她坦然去动供品。但遭到了同样对祝福 严格认真的四叔的拒绝,除了她的祝福资格。祥林嫂想通过用祝福来改变命运的这个唯一的渠道堵塞,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前途,精神上的失常造成工作上的失误,最后沦为乞丐。
    我们对祥林嫂这种持封建迷信的行为持什么样的态度?你要是持同情态度,那么就是一曲妇女悲歌,但你也是一个封建迷信的拥护者。你要是持批判态度,那么在封建迷信的行例中仅仅是妇女吗?还是一曲妇女悲歌吗?那是必然的下场。
    第五次打击是在她生命的终期,心中是指哪个怀着灵魂的有无纠结,死后家人见面的尴尬,被锯成两半的恐惧。她像一个黑夜的落水者,希望抓住救命稻草的时候遇见了小说中的“我”。本想从这个见多识广的先生身上找到答案得到解脱,然而这个“无情”先生故意用一个说不清来回应她,让她不明不白死在一个祝福时刻。
    发现错误不是正面阻挡,而应顺着这个错误的逻辑,帮你来到一个荒芜的境地,让你自己去否定自己,这是鲁迅一贯的创作风格。鲁迅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当他看见社会上的人们热衷于用年终祝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一种无效的行为时,并没有去阻挡,而是用祝福这条主线添加上贞节、鬼神、灵魂等这些不存在的东西,共同形成一个封建迷信的现场,让祥林嫂这个人物在这个现场中拼命地死亡挣扎。
    在现今社会中封建迷信思想是一直存在的,它们形成了一片黑水与稻草,一直摆在我们面前,并不可怕,关键是你别跳进去。
    特别一提的是本篇小说的结尾部分,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鲁迅的思想及笔端的老辣,还欣赏到了艺术的魅力。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了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在繁响的拥抱中懒散而舒适,觉得天地众圣歆享了牺牲与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他分明心情沉重地看见了封建迷信带来的黑暗与落后,以及给人们造成的痛苦。并把远处的繁响和一天的浓云来暗示封建迷信的广度与深度。把祥林嫂的悲剧摆在人们面前,自己却躲在后面,装作有一搭无一搭的懒散舒适与朦胧,实际上他在偷着看人们的表情反应。他明明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魂之类的东西,却偏偏又把天地众神活灵活现的摆在人们面前。他分明在喊快来呀,都快来呀,拿上各种家什来呀,天上就要掉勃勃了。当你信以为真,真的拿着家什去了,满怀希望地迎接时,天上也确实掉下来了,但不是饽饽,却是鲁迅在背后扔出的一句冰冷冷的尸体。鲁迅在人们的祝福现场中扔出的这具尸体仅仅是妇女悲歌吗?不,它更应该是封建迷信者的一个血淋林的教训。以往我们往往是把祝福从正面理解,认为是鲁迅为人们祝福,要是这样认为,那不是把一个冷面的社会手术师鲁迅当成一个求神拜佛的老太太了。
    如果鲁迅真的在为妇女争权益鸣不平,把祥林嫂的悲剧当做一个受迫害的典型的话,那么一定会在鲁迅文学中其它女性形象中体现出来,找到她们受迫害的影子,然而在整个鲁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中,除当看不到她们在社会上受到的压迫,倒是一个个都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表现。如本片中祥林嫂的婆婆那种干练泼辣,想象到她男人很可能是一个怕老婆的角色。《风波》中的九斤老太根据自己的观点随意指点社会与自然。《明天》中的七奶奶在处理宝儿的丧事上连青皮男人都表现的唯唯诺诺。《故乡》中的杨二嫂她自我感觉就是美国的华盛顿法国的拿破仑。《离婚》中的爱姑一口一个老畜生一口一个小畜生,哪有一点受委屈的迹象?在《伤逝》中,我们看到子君的恋人向她跪下求爱的幸福。在《风波》中七斤嫂大骂自己的男人滚进城去死进城去,活囚徒活死尸。在《理水》中看到禹夫人在朝廷门外跳脚大骂杀千刀······
    妇女的问题是政治领域的问题,鲁迅文学针对的是人的意识形态文化领域的问题。在这个领域没有性别存在,因此我们把祥林嫂的典型意义作为一曲妇女悲歌,很显然已经脱离了鲁迅文学的范畴。
    人生的悲哀莫过于稀里糊涂的活着,稀里糊涂的死去,白白浪费了自己唯一的一次生命过程中去感受世界博大的机会。目盲已经是一个人生中的痛苦,然而心盲则是一个深层次的痛苦。
    假如祥林嫂是一个客观理性主义者,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生命,在人生旅途上感受世界的风光,还用得着去争取那个节妇的名声,去为它碰头?还不如不用自己要求,顺着她婆婆的安排去和第二任丈夫过她的小日子。
    假如祥林嫂是一个客观理性主义者,还用得着拿一年的工钱在庙祝不情愿下捐门槛为代价争取一个祝福资格?还用得着为死后被锯成两半而恐惧?还有不让动供品而心生绝望?
    假如祥林嫂是一个客观理性主义者,她对面前处境不是一笑了之?对她造成的悲剧还能存在吗?
    可见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不是黑暗落后的实力对她的打击,而是主观唯心主义所造成的结果。而祥林嫂这种主观唯心主义不光害了自己,她还共同形成了社会的黑暗与落后。然而在知识爆炸的现代,你能说封建迷信的现象已经消除了吗?在鲁迅文学中所倡导的客观理性思维在社会广泛建立起来了吗?
    第六点,《药》与《明天》批判的中医
    以往我们对鲁迅文学中的《药》与《明天》这两篇小说的主题思想认为是批判中医。这样一来又造成了鲁迅研究中的又一个难点,一方面是我们东方民族的瑰宝,另一方面把思想家鲁迅放在一个对立的状态。
    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他不仅像孔子、老子、耶稣、释迦牟尼一样,看到了社会黑暗,并对这种黑暗提出了各自的意见。鲁迅还看到社会上同时并存的东西---落后。并把落后的原因及落后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体现在《药》中,我们看到华老栓捧着一个用别人的鲜血染成的馒头来给华小栓治痨病。
    《明天》中的寡妇单四嫂子儿子宝儿生病,她首先想的是祷告许愿,无效后才肯见人们心中的济世郎中何小仙先生。从这位先生的口中得到一个中焦塞着火克金对疾病的最终解释。
    华老栓用人血馒头给他儿子治病,单四嫂子用祷告许愿、中焦塞着火克金的这种手段来给宝儿治病,这是什么行为?有不少人认为是在批判中医。中医与西医是一个学术上的东西,鲁迅是一个思想家,尽管他学了西方医学,也不能站在西医的角度上去批判中医。他批判的是整个社会落后的根源唯心主义,中医也不是社会落后的一部分,构不成鲁迅批判的对象,中医也没有必要把社会落后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从鲁迅的思想高度,他看到了社会黑暗落后的现象,也看到了造成社会黑暗落后的原因是主观唯心主义。他用笔下的人物及情节,像一颗颗炮弹砸向主观唯心主义的阵地,去争取客观理性的空间。
    我们把《阿Q正传》作为一个精神胜利法,把孔乙己当成一个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把《风波》看成只不过如此,把《祝福》认为是一曲妇女悲歌,把《明天》与《药》作为对中医的批判,这不等于把鲁迅的一发发飞向主观唯心主义阵地上的炮弹,全部拦截在半路上吗?真是比美国的萨德还厉害。
    鲁迅高举五四大旗,倡导的是民主与科学。对于民主的理解我们往往是重视了制度上的民主,忽视了民主的基础平民意识。没有这个平民意识做基础,制度上的民主就不会稳固,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一个例子。鲁迅思想之一就是加强平民意识,让民主制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不像台湾名人李敖说的那样,因为鲁迅不看好议会制,就不是一个民主革命者。
    对于科学我们一般只看到了科学技术这一方面,忽视了它的另一方面科学理念“客观理性”。科学技术的产品可以再在原来的产品上提高它的性能,但科学理念不能遗传,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从零开始。今天的人们在享受着由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这个科学理念“客观理性”在全民中是否也建立起来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也曾说过,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也是一个痛苦的转变。这里说的世界观的转变当然就是从主观唯心到客观理性的转变。鲁迅说“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他所说的路就是客观理性之路。鲁迅文学思想就是让我们抛弃人性中固有的主观唯心意识,去建立客观理性思维,正确地面对社会与自然,共同推动社会的和平与进步。
    对于鲁迅批判自我扩张建立平民意识,也许有人认为这样限制了人的进取之心,老老实实做个平常人,规规矩矩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不是消极人生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鲁迅思想是不会让你用自我扩张的理念去做像拿破仑、希特勒、成吉思汗、秦始皇等权威高人。事实上还有一种比这些高人更高的人,像孔子、老子、耶稣、释迦牟尼、达尔文、哥白尼、牛顿那样的巨人,这些巨人无一不是放弃了自我,追求了理性,他们头上的巨人光环也不是他们追求的目的,只是他们的一个副产品。鲁迅认为只要你是一个放弃了自我,是一个客观理性主义者,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巨人,但已站在了巨人的行例之中。
    在人的进化还没有彻底完善之前,人性中那种低等生命的自我扩张迹象依然存在,它造成了社会上的黑暗。在这个黑暗环境中,东方的孔子提出了他的中庸思想,目的就是制约人的扩张行为,建立一个和平社会。在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动之下,建立起了一个以孔子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有效地理顺了人的扩张行为,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东方文明社会,孔子思想产生的价值是用金钱无法体现的。非要用金钱衡量的话,恐怕几十亿、几十万亿都不止。
    在近代孔子思想之后又出现了一个鲁迅,他用文学的方式,深刻解剖社会黑暗与落后的原因。如果我们把他的作品理解为精神胜利法、科举制度的毒害、一曲妇女悲歌、对中医的批判、只不过如此,这对于鲁迅文学所传达的思想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在当今社会,由于鲁迅所批判的主观唯心主义依然存在,在家庭社会世界不和平因素依然存在,整个社会落后的现象依然存在的状态下,我们却把鲁迅思想掩埋起来,这实在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这不仅是对鲁迅的不尊重,也是对社会和平进步的巨大伤害。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人们心中的主观唯心意识彻底消除,人的进化进一步完善,和平与进步走上了快车道,到那时鲁迅文学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速朽,鲁迅的在天之灵也就含笑九泉了。
    以上只是本人站在一个较远的角度上粗略地观望了一下,孔子鲁迅的大山轮廓及山的大体走向,更谈不上正确与否,只是一个今人的观点,由于水平所限,谬诞之处在所难免。见笑之余同时也希望那些登山爱好者们,用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去考察我们面前的大山,还原这大山的整体面目,清晰地放在人们面前,翘首以盼。
    2017、1、20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