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20 18:12
鄌郚总编

马常霞丨梨花风起正清明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寿光会员作品选登 移动到本区(2023-07-08) —
    梨花风起正清明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时节,除了缅怀故人,更是踏春赏花的好时节。此时,骀荡的春风中,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南宋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诗中,我极喜欢“梨花风起正清明”一句。梨花和清明两个词放在一起,感觉异常地清爽美妙。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想那满树的梨花,玉洁冰清,天然妆成。气清景明之时,风吹梨花,人心也变得又清又明。为此,清明假期寻春踏青时,我特意去探寻植物园澄观楼附近的那片梨园。
    进了植物园,穿过那条鹅卵石铺就的樱花小路,老远就看到了前面有一树一树的白。走到近前,才发现那不是梨花。那些花虽是白色,但比梨花小,已经开得密密匝匝。用手机形色一查询,知道那是李花。又放眼四望,看到左前方不远处也有一片白,那里莫不是梨花开处?于是,又欣喜地向它走过去。等那白离我越来越近时,我发现那白是不同于刚看到的李花白的。那是一片纯白,耀眼的纯白。及至走到那白里去,我终于确定这就是我要找寻的梨花了。 梨花开得满满当当,一树一树,千朵万朵。春风里,蜜蜂蝴蝶围着花枝穿梭,不时停留在素洁淡雅的花朵上。此时,看花的人只觉神清气爽,心明眼亮。细细观赏一朵一朵梨花,忽然觉得梨花的白是足以让人惊艳的。梨花的白,不像白玉兰的白,白玉兰白得像白绸缎,白得过于华丽,过于虚幻;梨花的白不像杏花的白,杏花的白似乎有些轻薄;梨花的白也不像李花的白,李花的白是小家碧玉的白,比起梨花有点小家子气;梨花的白是纯粹的,圣洁的白。她白得洁净、素雅而又不失高贵。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此时,《梨花颂》熟悉的旋律在我耳边萦绕起来,那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曲词借鉴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唐玄宗与杨贵妃都特别喜爱梨花。《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状述了杨贵妃的离别之苦和悲伤之美。此后,“梨花带雨”就用以形容女子的娇艳动人。《封神演义》第四回也写到:“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可见梨花极尽美人之美妙。
    看到梨花,想起《梨花颂》,又不由想起戏曲被称为“梨园”的由来。当然这个问题也是要追踪于唐玄宗的。唐玄宗是一个风流皇帝,他酷爱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他的皇宫禁苑里有一个很大的园子遍植梨树百余棵,名叫“梨园”。梨园里有宫殿、酒亭、球场等豪华设施,是供皇室和达官贵人们娱乐的场所。唐玄宗把御用戏班子的习艺场所,设置在梨园内。唐玄宗还亲自担任了“梨园”的崔公(相当于现在的校长)。除了请专门的人士来梨园教习,还请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为他们编撰节目,象唐朝着名的诗人李白、贺知章等人都为梨园编写过节目。这里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集歌、舞、戏于一体的练习场所。因此,在“梨园”这个地方培训过表演行当的都叫“梨园行”。在这里学习过的都叫“梨园弟子”。后来,京剧界追根溯源,戏曲就有了“梨园”的名称。“梨园弟子”也就成了戏曲艺人的别称。
    的确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梨花开过后,春天就一步步走向归途了。此时,春风极尽浩荡之意,它吹拂着梨花,也吹拂着看花的人。站在梨花树下,欣赏着梨花的美,看花人久久不愿离去。也许,红尘中,有多少春风,就有多少深深浅浅的梨花往事吧?正如苏轼也在诗里写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