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23 15:41
鄌郚总编

王志敏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寿光会员作品选登 移动到本区(2023-07-08) —
    小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文/王志敏

    前记:2020年春节前后,随着新冠病毒的扩散,疫情防控成为了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重中之重。政府和医院高度重视,医务人员通过请战书、请战信息、请战电话纷纷报名参战,最终有三十五名医务人员走进隔离病房与病毒面对面。于红英就是其中一名。

    1
    于红英重重关上房门地同时,泪水的闸门已被撞开,离开时对女儿说的那句话,该起作用了吧!她一边下楼一边在想。
    看到护士长在群里征求个人意见时,她没有任何地犹豫,面对疫情自己就该迎上去。时间紧迫没有时间多说,她告诉9岁的大女儿,妈妈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去完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离开时女儿哭了,她不敢回头去劝慰,只留下一句重重的话:“在家要乖乖地听话!”严厉多于劝慰,她知道这样才能起到作用,因为女儿一直都怕她这个严厉的妈妈。她觉得女儿也应该长大啦!毕竟这次去面对疫情,自己也不确定风险到底有多大。流着泪于红英笑了,此刻的女儿该不哭了吧!
    思绪收回来,她想到了昨天的集训。第一批参加集训的护理人员有10人:最小的22岁,最大的46 岁;4名护士长、5名主管护师,还有1名年轻的感染科专科护士。走进这个集体她的心放松了下来。护理部主任在、感染办主任也在,姐妹们都显得很放松,大家用心练习防护服穿脱、模拟工作流程,互相指导,找问题,最后护理部和感染办挨个考核,直到符合要求才结束。
    睡前和早起于红英又将防护服穿脱流程仔细在心里过了几遍。
    第二天大家继续练习,熟悉和确定到每一个环节。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既觉得没有问题又担心出现问题;既不希望有新冠肺炎病人住院,又一遍遍想病人来了该怎样去做。大家综合考虑没有这类病人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又正值春节,人员流动量太大。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做好了积极面对的准备。
    白天安全度过,晚上回到家,于红英把手机握在手里,时不时打开看一下群里消息,唯恐错过重要通知。晚上八点十分手机响了,她需要第一组进入,疫情就是命令,一切准备就绪的她即刻出发。
    路上仅有的几个行人都带着口罩,行色匆匆,像在刻意躲避着什么;车辆很少,视觉里路比平时宽了许多,这种空旷引发内心一次次酸涩,那种无边无底的感觉让人很空虚。
    于红英很想打破眼前的沉默,她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她看了一眼开车的丈夫,眼前的他一改原有的多话,眼睛注视着前方,嘴唇紧抿着,她突然放弃了想说话的念头,他不想点破丈夫刻意控制情绪的状态。
    疫情开始他们早就交流过,那天睡前于红英没头没尾地说出了那句话“如果疫情扩散我肯定是第一批冲上去的人”既像决定又像是通知。其实去或者不去她早就假设过很多次,迎上去是必然的选择,因为专业,也因为自己对职业的尊重。她仅仅是借助今晚的话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丈夫放下手机长时间望着她“会来到我们这儿吗?”于红英点点头“看这形势应该会吧!这次病毒传播速度太快了!医院已经开始准备了。”停顿片刻于红英接着说:“你也要有所准备,如果有这样病人我肯定会第一批面对。”“你怎么这样肯定,医院定了?”于红英抬起头:“不是医院定了,是我自己定了。”丈夫故作轻松地笑了笑,然后安慰她:“也许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睡吧!”于红英固执地追了一句“你要支持我,帮我说服爸妈,如果不能面对风险,我将无法面对今后的自己!”于红英知道丈夫一直都懂她也支持她。她又想起了八年前的那次调科。
    于红英毕业轮转结束后分到了呼吸内科,两年后被调到现在的感染性疾病科。那时女儿刚满八个月,婆婆很不满意,因为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都是传染病病人,坚持不让她去报到,想找在卫生局负责的堂弟说和,让于红英还在原来的科室工作。
    可是于红英知道,这次调科是因为医院结核病房的建立,同时安排到感染性疾病科的还有五名刚毕业的年轻护士,她们已经见过面,年轻的她们顾虑更多,担心找男朋友会受影响,多少有些小情绪,大家不知从什么途径知道于红英有亲戚在卫生局工作,而且正在活动,人心更加不稳定,这让于红英很不舒服,私下里她也是“曲线救国”,先做通了丈夫的工作。
    当年说服丈夫并没有费多大口舌。于红英告诉他传染病并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可怕,只要知道疾病发生的原理,知道防护措施并重视,不会将疾病带回家的,同时举例从事传染病专业的医生也没听人家孩子大人就得了传染病了;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已经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六年了,人家大人孩子都好好的。如果自己带头不服从工作安排,影响会很不好,她不想让这样的结果发生。丈夫的工作做通了,婆婆的思想问题迎刃而解,她也是服了丈夫的说服能力。于红英用感激的目光再一次看了看自己的丈夫,真是个大气又讲理的人。
    很显然此刻丈夫并不想说话。车窗外闪烁的霓虹快速后撤,前方的霓虹又迎上来,有着前赴后继的悲壮和决绝。灯光依旧绚丽,街道却没有了以往的繁华,如果没有疫情这将是一个祥和安宁和熙攘繁华相融合的夜晚,于红英这样想着。毕竟春节是举家团聚的日子。
    知道事情紧急丈夫车开得很快。于红英自顾自地想着心事,一路沉默着谁都没有说话。停车取下行李,丈夫紧紧地抱住了她,柔声说道:“放心去吧!我和闺女等你回来!”夜色里她不知道丈夫是不是流泪了,那个拥抱他坚持了很久,可再也没有说话。再一次流泪的于红英拖着行李箱快速跑进了通往隔离病房大厅的门。她知道有一双关注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一直都在,一直都会在。

    2
    走进隔离病房,她看到护理部、感染办、感染性疾病科的领导们都在。休息区整齐干净,床铺已经准备到位,病人还没有到,大家一起到隔离病房现场熟悉环境,模拟流程,详细确认每一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情;病区的床铺也已准备到位,同样清洁整齐,抢救药品、物品和器械全部完成检查和测试处于备用状态。战斗打响之前,“粮草辎重”先行这是常规,隔离区域必须具备收住病人和工作人员休息的先驱条件,医院完成这些仅仅用了一天时间。
    疫情防控开始,最令人感动的是护理人员的无畏和反应速度,从开始确定人员、建群、下达培训通知……群里迅速闪出“收到”“收到”“收到”……的回复,一个“收到”就是一副坚定的面孔,到晚上结束防护培训,仅仅用了七个小时,护理队伍已经处于随时出征的备战状态。
    1月23日21:30,病人准备入住,于红英和另外一名同事穿好防护服待命。其他同事、领导全部撤出。周围突然静下来,没有一丝声音,于红英听得见自己的心跳,不是恐惧,是一种莫名地激动,她看向身旁同样穿着整套防护服的同事,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里满是坚毅,于红英转过身送给她一个拥抱,分开时胸前是不约而同伸出的大拇指,她们看到了彼此微笑的眼睛,还有眼睛里湿湿的坚定。
    见到病人的那一刻,心反而踏实了下来,该来的已经来了,剩下的只有面对。可是第一反应还是屏住了呼吸,感觉好像这样自己就是安全的,紧随而来的窒息感,让理智迅速恢复,深吸一口气的同时,她看到了病人眼里的痛苦和无助,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握紧拳头用力连续挥动了两次,“加油!加油!”她想给病人信心和力量,同时也给自己。
    接下来的忙碌让人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安置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原来轻便的操作因为防护服而变得笨拙,在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时输液器掉落到地面上,捡起输液器的同时,她看向病人,病人正用惊恐的眼神看着她,她用力做出抱歉的微笑动作,她想让病人看到她抱歉的微笑,唯恐他接收不到赶紧补充说到:“抱歉,穿上防护服有点不适应,不小心掉地上了,不要紧张,这种操作我做过无数次,相信我会完成得很好。”病人点点头,她放慢了自己的动作,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稳扎稳打,因为自己是病人的信心,接下来的操作一切顺畅。护目镜开始起雾,汗水也开始流了下来,于红英感觉有些烦躁,真想脱下防护放轻松活动,可是她知道不能。
    因为是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内心是恐惧紧张的,护目镜戴的有点过紧,忙完病人安置工作,她才感觉到镜框压得眼周生疼,人也觉得有些恶心想吐,她开始有意识地调理自己的呼吸,这是走进隔离病房前护理部王姐教的,她说:“如果感到憋气,千万不要快喘,一定要有意识控制自己的呼吸节奏,试着找到一个合适的呼吸频率,这样的过程人也会跟着平静下来。”
    病人刚入住的几个小时工作很多,它赶紧完成入院评估,结合大夫的医嘱,开始一项一项顺着完成。下一班同事来接班时,于红英有点如释重负地感觉,她默默给了自己一个赞许和鼓励“我做到了,加油!”
    按照流程小心翼翼脱去每一层防护,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脱防护服造成污染会直接导致感染,所以一点也不敢马虎。耳边总是响起培训结束护理部和感染办主任的轮番嘱托“如果怀疑污染要立即进行补救,不允许有任何地侥幸心理,要知道,只有你们安全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虽然很想尽快进入清洁区,却也不敢放松每一个步骤,从开门、手消毒、进入半污染区、脱第一层手套……一整套程序下来足足用了三十五分钟。
    站在清洁区的地面上,被汗水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一阵透湿的寒凉袭来,于红英默默记住“要告诉姐妹们,最好在这儿备件衣服,小心感冒”。赶紧深呼吸调动自己身体的抵抗力,这是自己的防御习惯,然后快速跑向洗澡间。
    洗澡的热水同事早已给备好,打开开关热水迅速笼罩全身,当全身恢复暖意,她看到了脸上深深的压痕,脸是不能看了,这样不行要想想办法,一旦形成压力伤可就没法再穿防护服了!这会影响到工作。她突然很佩服护理部王姐的预见性,她用王姐教的“钢琴指按摩法”按摩了一段时间。然后接了满满一盆很热的水,将贴身衣服泡了进去,这是防护的最后一个环节,此刻已是凌晨三点四十分,她很想睡一觉,轻手轻脚走进了休息室。
    窗外机房的声音轰隆隆传过来,越想睡觉感觉它的声音就越大,它用卫生纸塞住了耳朵,然后开始调理呼吸。
    完成夜班交接临下班前她又回想了一下夜班的工作,确认没有遗漏,她开心地笑了。戴上耳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暖心的歌词随着李宇春充满磁性的声音流淌在耳畔,阳光很明媚,路旁清脆的绿植也让人心情很明快,踏着轻快的步伐上楼,她知道她的小可爱正在等她回家。小女儿今年三岁半,正是腻歪人的时候,每次下夜班她都会等在门口,急不可待地喊着妈妈扑进她的怀里,想到这儿她开心地笑了,她听到了女儿甜甜的声音,她看到女儿正在跑过来,她突然大喊一声“妞妞别过来,别过来……”往旁边一闪差点掉到床下,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自己做梦了,这时天已大亮。

    3
    护士的生活本来就不规律,白班、夜班交替的工作方式,让许多人的睡眠和胃肠功能都不是很好,现在又改成了四小时工作的轮班方式,说是四小时实际是将近六小时,因为穿脱防护服和个人卫生处置就需要差不多两小时,关键是需要重新调整身体的生物钟来满足工作的需要,这是她们必须面对的一项考验。
    于红英在最初的四十八小时里,只睡了不足八个小时还噩梦连连,不是活干不完、就是忘记交班,还有时是患者病情不稳定忙于抢救……总之每次都是在焦急中醒来,人感觉特别累,自己有些着急,这样下去可不行,护理病人可不能有半点儿差池,精力是很关键的。
    她开始按照群里姐妹教的办法调节自己。
    自从进入隔离病房,外面的姐妹就随时关注着她们,事无巨细地嘱咐,从防控措施到心理调适,从睡眠到运动……医院还为病人和工作人员配制合理营养搭配的饮食;护理部主任在关心的同时,不时提出为病人服务的进一步要求。因为怕打扰大家休息,她们将对一线队员的关注定位为“自助餐式”的陪伴;认为有用的音乐和文字、舒缓情绪的方法,不放心的嘱咐、关心、提醒一股脑放到群里,大家需要时自取。每次打开微信群,展示在眼前的就是“长桌宴”,精神食粮应有尽有。于红英打开催眠音乐,开始调试自己,数数不行、放松呼吸也不行,她开始放松四肢,轻轻重复“我很困,我想睡觉……”眼皮很涩可是脑子越来越清醒,她不再强迫自己入睡,索性坐起来打开手机。疫情防控群里防控措施实时更新着,大家的关心在群里串成了串。她知道外面的领导和同事关心和担心交集在一起,每个人心里都不轻松。
    她开始翻阅防控群里每一条信息,防控措施记下来,关心和祝福都悉数收下。当她看到护理部王姐的一条信息时突然想试试“无需刻意回避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