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3-25 20:09
鄌郚总编

临朐古碑寻踪

  临朐古碑寻踪
  1. 五井镇
  五井东村
  桥东南角有眼水井,称北桥井,深3丈余,用石条砌成,系古时该村重点水源之一,井旁立有两幢石碑,后碑毁井封。
  通济桥乃青州府拨官银400两建造,桥名为官府所赐。竣工后未立碑记,只有大桥南端桥栏的装饰板上一边镌有“通济桥”三个字,一边镌有“大明嘉靖十三年三月建”的字样。以后该桥曾两次修缮。一次是清乾隆55年,有绅士尹玉坤、马子上、李建恕、冯福等发起,修缮后立有碑记,碑为邑庠生冯遵撰,陈  玉书。第二次是道光二十五年,领袖为尹宗华、冯佶等,碑为道光癸未进士邑人刘清源撰,增生贺书升书,石碑已于“文革”期间被毁。
  关帝庙,现仅存残碑1块,有记曰:“关帝庙南偏有古槐一株为众人息之所,迄光绪丙子丁丑连年歉收,树主牛进兰烦人鬻卖。大家共议用京钱六千买到以为义树,不许剪伐。又因庙南行墙倾圮重事修补,恐日久年湮荒渺无传,谨将捐资姓氏并所费钱文勒为志。”并记有尹邦畿、尹邦梅、董思贤、尹佃、李景祥、冯佩行、赵开福、高世厚、白永成、王平安、李芳晖、牛距等捐资人名单及捐资数额。
  修阁子碑残碑
  五井中村
  村西北角有座三孔石板桥,名泼水桥,桥东路北原有石碑1块,已损坏无迹。
  原在大南门外有座大石碑,高3米、宽1.5米、厚0.8米,青砖镶砌,小瓦覆顶,是民国时期临朐县长冯祖仁在五井剿匪有功,百姓感念而立,上题“万家生佛”四字,1956年临麻公路拓宽时遭毁,碑石用作修建下五井村五孔桥料石。
  五井西村
  村东南角,原有唐代所建龙王庙,数幢石碑伫立院内。村西原有一处古墓,俗称“大闺女林”。明代进士傅国之女,未嫁而亡,葬于此。坟前石碣,为傅国所立,详述其女之事。农业大学寨运动中,坟、碑俱毁。
  下五井西村
  村南原有张姓节孝碑两座,分别刻有“志遂操浣”、“节孝兼全”四字。
  临朐下五井村北朝墓画像石  2000年6月,临朐下五井东村北朝晚期画像石墓出土。画像石分门吏图、青龙图、仙人驭虎图、船载玄武图、石门扇5块。墓室为长条石砌筑,两门柱浮雕门吏,东、西、北三面墙壁均镶嵌画像石,南壁画像石镶嵌在门洞东侧。
  青龙图:镶嵌于墓室东部的中央部位。青龙南向,脚踩云气纹,前身下倾,曲颈昂首,四足张开作奔驰状。龙身后雕刻一净水瓶。
  仙人驭虎图:镶嵌在墓室西壁的中央部位,画像由左、中、右三组画面组成。画像石的中央为仙人驭虎,虎背上骑一驭虎神人。左右两组画面均为神人,神人前方立一博山炉。
  船载玄武图:镶嵌在墓室北壁的中央部位。玄武为龟蛇缠绕合体,立于船上,船头站立一人,正在持篙撑船,船尾坐一人,船下刻鳞纹,象征水波纹。
  画像中“船载玄武”和有驭者的白虎等题材十分少见,可能与当地的信仰和风俗有关。
  大楼
  太平崮主峰东北,山上有清代举人迟仑源撰文,牛希禹书写石碑。今魁星楼前,求学求子者香火不断,登山旅游者络绎不绝。
  高氏谱碑
  来家庄
  村关帝庙院东墙前有石碑1块,记载着建庙年代及情由,惜碑文无人抄录。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此庙作为“牛鬼蛇神”被毁掉,
  天 井
  村北有经天井岭通青州、淄川古道。天井岭段用青石板铺砌,总长3.5公里,清乾隆年间,经3次修建而成。天井岭西,原有三座石碑,载有修路经过及捐款人名单,惜于20世纪60年代“文革”中损毁。2008年,公路硬化,石板路无存。
  村南有小河,俗称天井水,贯村东西。河中段有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年间,石墩、石拱,桥跨3米、高5米,桥面宽4米、长7米。桥头原有石碑,后被毁。
  村东有眼古井边有石拱桥,碑文载为聚龙桥,石墩、石拱,跨度2米,高3米,桥面宽4米,桥长5米,系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井打成后,为方便村民取水而建,至今坚固完好。
  西大河
  清康熙年间,曾修“善人桥”1座。有碑记曰:“大清国山东省青州府临朐县孝慈乡西大河全庄新修。时皇清康熙十七年叁月立”。
  阳城
  阳城寺位于村东,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明永乐丁酉科(1418)举人邑人刘仑,在大殿门楣题“南海观音”扁额。嘉靖年间进行扩建,大殿前两侧各建配殿3间,砌墙成院,并邀僧侣住持,知县王舜民在山门题石匾一方曰“阳城寺”。明隆庆年间(1567~1572)临朐知县李瑱,后官至参政,因公赴嵩山,途径阳城,适逢庙会,见其繁华景象,赋《阳城庙会》七绝一首曰“辟壤风光别有情,古寺神庙多灵应。香客游客络绎来,佛声歌声沸山城。”。
  村东北1华里处,有凿山而成石阶路,名曰梯子崖。路面用青条石铺成,两边苍松翠柏,靠山有石碑1幢,镌刻“覆险如夷”4个大字。“文革”期间,石碑砸碎,树木被伐,仅存遗址。
  村前隔石河有座官护山,海拔300米,突兀独秀,顶呈圆形,中间略凸,四面弧度对称,形若覆釜,遍植黄栌松柏,间有野花丛生。明正德六年(1511),临朐知县雷启东首倡官府保护此处山林,故名此山为官护山。清康熙十六年(1677),知县廖应召出示告谕,“严禁于官护山樵木采伐”,并遣差役重立界石,划定山域,制定文约,严加保护。立石碑两幢,一幢为“官护南山一座”,另一幢镌刻护山文约。碑高1.6 米,宽0.8米,厚16厘米。此为县内迄今唯一有记载的官护山。
  刘氏祖茔碑
  井氏祖茔碑(双面)
  宋家台
  村东北原有关爷庙,院内有石碑数块,古柏两棵,新村规划时,划为宅基地。
  隐士
  北胡村西1公里处,有条座北朝南的山溜—庵子溜,其梯田石堰中,保存着一座十分完整的古佛塔。塔高约1.5米,塔帽为多角圆形,塔身系六棱柱体,塔基为多边圆形。塔正面有“仰天山道禅师寿塔”与“承安五年五月初十日”字样。字为楷书,雕刻工整精细。据考证,承安为金章宗完颜璟年号,承安五年为1194年。此塔为尼姑塔。解放后尼姑庵遗址尚存,现已垦为农田,唯月尼姑当年舂米用的石臼仍存石堰中。从佛塔碑文可见,尼姑庵应与仰天寺建于同一时期。
  平安地
  村原有一庙,称隐士庙,庙址在菜园村东北山脚下。20世纪60年代“文革”时期遭毁,庙碑下落不明。庙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据村中老人记忆,明洪武年,重修庙宇碑文中有“唐宋元明几千秋,谁知其庙始根由”之句,可见庙之久远。
  尹氏谱碑
  东水泉
  进村柏油路旁,原有石碑1座,碑书四个大字“劲节双峙”。据说,此为颂扬武秀才王景春之母而立的节孝碑,上有圣旨,惜在“文革”中被推倒。
  大傅家庄
  大傅家庄原有关帝庙,建于村东,风格独特。院内有石碑3幢,解放后为村小学所在地,1985年新村规划时划为民居,现庙碑皆无。
  五神堂庙,建庙时间不详,清乾隆二十一年(1751)重修,道光三十年(1851)第三次重修。庙前残碑碑文中尚有:“嵩之东,庙子河庄,旧有五神堂”等语。庙址有明代古槐1株,枝繁叶茂。
  平安地
  尹氏谱碑
  黄崖头
  曾兴巍墓志
  魏家庄
  尹海墓碑
  西磨砚池
  尹氏谱碑民国二十四年四月有三块长174厘米宽36厘米厚23厘米
  东磨砚池
  尹氏节孝碑“敕勒节孝”已无
  茹家庄  村南河中井口上有碑三块,村中有民国五年碑一块。
  2、嵩山旅游区
  朱家坡
  铺路碑  村中原有宽2米、长500米的石砌十字大街,路面由青石条并列铺砌而成,3块一排,中间一块宽约80厘米,两边两块60厘米,长短不等,平顺牢固,因多年踩踏,平滑如镜。碑文载,此路乃清咸丰年间,府学生员高光照,率侄高若孙和王光曾、王光祖兄弟及焦元亮、徐宗周等人出资募捐修建而成,从村中心关帝庙起,分别向南、北、东修到村头,便民百余年。
  村西半里处,有朱雀桥,东西向横跨寺河子之上。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7~1820),后被大水冲毁。第二次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不久亦冲垮。第三次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民国元年(1912)夏被冲毁,仅在河边留下3座石碑。(不存)
  垛庄
  五井石河南岸凤凰山下,有刘清源墓,现已塌陷。墓前石碑于20世纪80年代被临朐县文化馆运去。
  常家溜
  白芽寺内原有金、元、明、清等历代古碑数十座,亦毁于战乱及“文革”时期。
  白芽寺始建于何时,已难考证。据现存的《重修地藏殿》碑文的撰写者“小塘仙师”在碑文中说,“白芽寺创自春秋,兴来久矣。秦汉曰白塔,唐宋曰灵峰,元明又曰白芽。”此说与佛教传入我国历史不符。“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白芽寺若果真是创自春秋时期,初创时绝非佛寺,只能是其他庙宇,而后又演变为佛寺而已。
  但是,白芽寺的历史确是悠久。明万历二十四年,贺缟在《重修灵峰寺大殿记》的石碣中说:“自唐以前,佛殿原建在,前有大石,遗迹在焉,弘治十五年迁于今地。”这证明明万历年间该寺仍称灵峰寺。在原地藏殿东侧,当今林场所建北屋的后窗上,有一块被作为窗台石的残碑,题有《重修灵峰寺碑》,仅能辨认的碑文有:“口城五十里,地名曰白涯寺,震有峻岭,兑有山河,建有山河大地(以下在墙中)……庙貌离出”等语。据林场工作人员称:此碑即明弘治十五年《重建灵峰寺碑》。碑文中称“白涯寺”与小塘仙师所说“元明又曰白芽,”亦不相符。
  据1959年到白芽寺林区工作的房德顺介绍,塔林原占地面积约3市亩,有大小不等的石塔、砖塔30多个,由上而下排为3列。1964年整大寨田时全部毁坏。现只有最上方一道石堰中残存一方形青石塔座。从塔座铭文得知,该塔为金代皇统时期任住持、并于金正隆三年选定寺址、搬迁灵峰寺的文宽和尚之墓塔,也是第一个葬入该墓地的僧人。据铭文载:文宽和尚俗家姓王,泰安新泰人,幼年向佛,辗转来到灵峰寺,于金熙宗皇统时期始剃度出家,后任灵峰寺住持,并于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三年选定寺址重新修建灵峰寺。文宽和尚任住持26年,于大定癸卯(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二月丁未圆寂。
  白芽寺内现存金皇统八年断碑一块,不是建寺或重修碑,乃是一幢疏文碑。据林场人员说,断碑是从山脚下的原寺址搬来的,盖屋时没用上,林场人员便用来放置花盆,后有人发现是块金代碑,是现有残碑中年代最早的一块,林区负责人赵焕同将其收藏。该碑是一横长竖短的石碣。碑文仅存“牢闭门户、着腰缠脚归依之意何如,缩手插头慈悲之心安在,无或驻锡”、“幸口携镕谨疏,皇统八年八月 日疏”,再后即是三位官衔和人名,并监寺僧与石工的姓名。石碣较小,估计前面碑文也较短,因现存文字仅是碑文结尾,故难析全文之意。疏是封建社会臣下向君主分析、陈述事情的条文,该疏的内容可能与灵峰寺有关,因此被刻成石碣,存于寺内。金皇统八年(1148)距灵峰寺迁址定位的正隆三年(1158)正好十年的时间,而文宽和尚的塔铭中亦有“适阜昌以来不许度人者十余年”及“皇统天子推旷荡之恩,若缁若黄未受具者一切度之”等语。据此推断,此碑可能是地方官员关于建寺及剃度和尚的疏文,因此刻碑存念。
  灵峰寺先后两处旧址的建筑无考。今址整个寺院南北长65米,东西宽35米,总面积约3.4市亩。建筑布局为前后两院,前院是大雄宝殿和东西配殿,后院为地藏菩萨殿及僧舍。现仅存的清光绪六年《重修地藏殿》碑,在“文革”中亦被摧倒跌断。“文革”后复立起,用水泥粘接,故碑文残缺。另有明万历二十四年仲夏《重修灵峰寺大殿记》石碣,长90公分,宽60公分,现横卧于井口上。其余断碣残文只能散见于寺内外的墙壁上、石堰中。
  王怀曾与《重修地藏殿》碑
  王怀曾,临淄孙娄店人,道光十二年(1831)辛卯八月十三日生,字德亭,号幼雯。同治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癸酉联捷进士。
  祖父王汧,授福建兴化县经历,署连江县知县。其父王云岫(1791-1835),字雯谷,号矞堂。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举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科进士(二甲九十六名),嘉庆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其三哥王绪曾,同治二年(1863)癸亥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王怀曾一家成为一门三进士父子二翰林之家。
  道光十五年(1835)其父四十四岁时,因病卒于寓所,使王怀曾成了幼年失怙的孤儿,其艰苦备尝不言而喻。兄弟五个他为最小,备历难苦,谨遵父亲的遗愿,在慈母的教导和诸兄长的激励下,奋志读书。青少年时期,笔耕为业,外出游学,广交师友,切磋学问。不久三哥京试得中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并将他带到京城。因此他得以经常出入翰林院,得到诸翰林贤士的指点,学业得到进一步提高,文章更为精到。他考取了国史馆誉录,为修史的翰林学士做抄录方面的事情。由于他做事认真仔细,且十分勤勉,上司很是欣赏,议叙盐课大使,分发四川巡视盐业和贸易事宜。
  同治十二年(1873),王怀曾参加癸酉科乡试而得中举人,第二年在京城参加甲戌科会试,得中殿试三甲第八十名进士。参加会试时,他文思敏捷,下笔千眼,答卷洋洋洒洒,文笔超群。所作题为:“子曰君子坦荡荡”,主考大人批阅时,看到他作的文章确实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大为赞赏,随即批曰:”清机徐引,动合自然,文心恬静,局度安详。”给予很高的评价。
  王怀曾中进士后留作京官,初授刑部主事。他曾多次被邀到著名的河南“济源书院”,及山东“淄川书院”讲学,他的讲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启迪有房,深受诸生的喜欢和爱戴。
  后来,他的三哥王绪曾仕途辛劳,积劳成疾,卒于任所。王怀曾受到刺激,因此,他灰心仕进,奏请朝廷批准,改任教职,补泰安府儒学教授,授五品官衔,诰授奉直大夫。王怀曾在泰安府任教授期间,泰安孔庙历经沧桑,已是颓废残破,亟待修善。身为学官的王怀曾责无旁贷,带头捐俸倡修孔庙,得到孔氏家族和众儒生的拥护和支持,争先捐资赞助,使孔庙修饰一新。由于王怀曾倡修文庙古迹,有善行,加上他重视儒学和教授有方,诸生从游者甚众,被誉为一方名宦。
  光绪六年(1880)山东临朐白芽寺重修“地藏殿”时,当地官员和乡绅请王怀曾撰书的《重修地藏殿》碑文,此碑现保存完好,耸立于临朐嵩山白芽寺。“重修地藏殿”碑文抄录如下:
  盖闻天地未判之前,势若漾沙之状,未有山川河海之可言也。天地将判之际,风气相摩,水土相荡,刚者屹而高耸,柔者汹而渐下。日月星辰,阳气乃上浮也,山川草木,阴气乃下凝也。资阳以昌,用阴以成,山川现而天地之位定矣。万物生而圣贤出,道德讲而礼易著,宝藏兴而货财殖,宫室筑而庙堂修矣。至于此白芽寺,自春秋兴来久矣。秦汉曰白塔,唐宋曰灵峰,元明又曰白芽。此地气通东岱,脉生西鲁,源自天马摩云崮顶,枝分云台,仰天漕鞍。以七宝为朝拱,以八士作围环,以雀岭成前沙,以嵩水当关栏。前生龙虎峰并峙,后接玄武山插汉。山山回绕崖悬翠黛,树树荫浓枝锁云端。枯松奇异藏日影,宝锡变化潜龙潭。泉水曲屈映池碧,怪石巍峨赛伽蓝。形势似海上三峰秀岛,遗迹似秦中一桃源。紫竹林中养心静,黄杨树下学参禅。以此地之秀丽,实可为城阳八景第一观也。前明重建大殿,难当地震崩残。大清先修观音庙,后建至公龙王殿。只因地藏颓久,今将庙貌复原。正当圣天大有,诸君虔心施捐,多蒙九阳张子,卜之佛殿东南,倍添龙楼凤郭,兼筑山门墙垣。胜比昔年多百倍,善人信士乐天然。立竭千古以垂名,竖碑万代以相传。
  小塘仙师撰
  淄邑甲戌进士王怀曾沐手敬书
  皇清光绪六年庚辰竹秋之月中浣吉立。
  此文写景细腻逼真,雄伟壮美,层次井然,给人以轻松惬意之感;文字对偶工整,设喻恰当,不事雕琢,浑然天成,极富文采,且很有哲理,读来音韵朗朗,如高山流水,文心雕龙。许多迁客骚人,到此游览,面对碑文,无不赞叹之至。
  王怀曾一家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门三进士父子二翰林之家”,为孙娄店王氏家族赢得了最高声誉。
  马家溜
  村东有石拱桥,称会龙桥。右侧有关帝庙及石碑,庙已毁。
  西峪
  庙旧址,现存“明衡府国主重修碑”。碑高133厘米,宽78厘米,碑文载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临朐大旱,五谷不生,人相残食,山民逃亡四方的惨象及重修三官庙的经过。字体楷书,古朴刚劲(碑文附后)。1984年12月,此碑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附:西峪《衡府国主重修》碑文
  衡府国主重修
  大明国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乡曰孝慈,社曰仁礼,以泉为名暖水河。其泉大寒不冻,大旱不涸,后有主山迢递而来,前有嵩山广出七宝,右有凤凰翔舞,左有暖水环绕,山明水秀。聚脉之处,古有三官庙一所,又并九圣神像。自□(缺一字)隆庆二年孟秋,天下洪水,殿宇飘渺无际,一方人烟并无损伤,后有本庄善士王君讳得水,为人正直端方,偶发虔心,自己修建殿一所,未塑神象,王君倏忽云亡,并无子女,遗妻郝氏贞节孀居,罄其家资止塑□(缺一字)三官圣像一堂,减去九圣不能塑绘,代夫完结功果。后至二十余载,其妇及弟郝自成同一方善士复又重修妆塑,其氏素食孀居,纺织眷生,寿登八旬而善终。又至万历四十三年,连年大旱,五谷不生,蝗蝻遍野,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子女贩销于外省,残朽者骨肉相食,逃死者十之七八,尚存者十之二三,人烟鲜少,历年风雨,殿宇倾颓,今有本府扈君暹号曰云峰,有山庄在此,每迂遇朔望供逢香火,常见殿宇废坏,亵渎神祗,其心戚戚。尼圣有云,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天下众生赖神护佑。商榷本庄长者高君思齐、李君应孔,齐心重修,况独力难成,神圣灵应,又兼扈君德重,感动  本府衡国主,施舍颜料,工价、银两,扈君出办食米,一方善士稍出木植工夫,本处乡约孙君讳守仁督工重修,共成功果,镌石以记。
  时大明天启辛酉孟夏重修
  西峪重修龙神庙碑
  西峪三官庙碑
  西峪重修三官庙碑
  沟河
  嵩山围子内有石碑一块,惜已残破,字迹无法辨认。
  村东嵩山主峰南侧,有一石洞悬于峭壁之上,峭壁上有石刻数处。
  西井
  村东双龙桥北头建有关帝庙,庙前立有碑碣。桥体部分被淤泥掩埋。桥头石碑详细记有此地胜景和建桥经过。惜石碑不知去向。其碑文曰:“此地南水北流,东水西注,周围崇山峻岭,梓柳成林,梅兰葳蕤,古槐映辉”。
  上庄
  北宋年间,官府在嵩山一带开矿铸钱,有杨、韩、赵、许诸冶工奉命开炉,后裔长居于此,取名上庄子。韩氏古墓残存碑文中记有墓穴“择上庄子西三里连云栈前宝地”等语。
  北铜峪
  北铜峪古有人居,马家溜村有碑记,惜碑已毁。但古人用过的石臼,耕种过的梯田石堰,炼铜的窑坑等遗迹尚存。
  马王
  聂氏谱碑民国十九年
  嘉庆元年聂氏墓志
  明崇祯十二年战氏墓志
  桥头
  刘清源父、祖碑三幢
  周家山顶
  周氏谱碑
  南蒋
  清光绪二十八年皇清邑庠武生窦公墓碑
  村西南残碑一块
  3.  冶源镇
  北齐崔芬墓
  位于临朐海浮山南坡,1986年4月2日发现,墓葬座北朝南,平面略呈“甲”字形,由墓室、甬道及斜坡形墓道组成。墓顶距地表2.5米,弧方形墓室,边长3.6米,墓顶覆斗形,北壁与西壁下沿设龛,门洞开在南壁中央,石构甬道南北两端皆设双扇石门,门框高约1.45米,宽1.15米,出土文物有墓志一盒,彩绘泥甬、青瓷器、八鼻罐、鸡首壶、豆、碗、铜镜、铜铃等。据志文所载,墓主崔芬是清河郡东武城人,出身于北魏望族崔氏,东魏未年,任南讨大行台都军长史,威烈将军,建有军功。该墓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修玉皇王母文昌奎星阁殿记  碑在临朐冶源海浮山碧霞元君殿东侧,民国二十四年立。赵魁英撰文,冯文寿书丹。石灰石质。高205厘米,宽97.5厘米,厚26厘米。正文楷书,字径2.5厘米。额题“重修碑记”,楷书,单行,字径10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重整庙貌,常事耳,胡为记异也?何异乎?增建关岳庙于海浮山也!增建关岳庙于海浮山何足异?其后薰冶湖为朐邑八景之冠也。前清盛时,每岁上巳辰,此山香火藉甚,善男信女,如云如织。更有骚人词客,韵士名流,赏景薰冶湖者,莫不登山一览,以极游观之兴。迄今仅廿余年,匪祸频仍,人民涂炭,山上香火因之而寂,即诸庙貌亦被风雨侵损,倒塌不堪,冷落荒凉,非复当年风景矣。兹逢岁稔,区域清平,首事人等,遂竭厥心力,募捐助之资,将旧有之玉皇、王母、文昌、奎星各殿阁,踵事增华,沿俗论耳。惟增建关岳庙于其上,裨益人心,良非浅鲜。方今地舆板荡,国步艰难,昔关壮缪有汉家疆土尺寸不可与人之见,岳忠武有直牴黄龙与诸君痛饮之语,大忠大义,万古昭然。今日游子,他日内国政、外军事皆可法焉。后之人,其勿忽此,则幸甚。
  清廪膳生赵魁英撰。荐任职分省任用冯文寿书。
  冶源西圈
  村西原有冯氏坟茔,面积20余亩,有古墓300余座,古柏数十株,墓碑百余幢。其中一幢古墓碑,上有一窝点,大如鸡蛋,用手指沾唾液擦拭,可变为红色,故称胭脂碑。1961年整地时,墓碑全部用作石料,修建冶源水库西干渠石河渡槽(黄家宅村西北处)。
  井头
  村东原有庙宇1座,前殿为关爷殿,后殿为菩萨殿。院中有石碑3幢,古柏数十株。据杨登胊老人对原碑文回忆,关爷殿建于清嘉庆十年,菩萨殿建于元朝。庙宇“文革”时期被毁。
  西宋庄
  村北原有三大墓地,即沈氏祖茔、冯氏祖茔和李氏祖茔。墓地中,原有数十株几百年以上柏树、橡树、白杨及数座明清墓碑,有较高史料价值,惜于1971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全部毁掉,今踪迹无存。
  白塔桥
  村东天成桥,始建年代无考。民国《临朐续志》载:天成桥“在县南四十里白塔庄,长数丈,高丈余,为通寺头至铜陵关大道。清光绪年间与民国五年(1916)两次重修。桥基巩固,初名白塔桥,后更今名”。桥体为单孔石碹,大孔两端上方,各有小拱两个。大孔跨度5米,桥宽2.5米。桥面青石铺砌,桥栏青石打造,栏杆两头各有1对石鼓。桥头一侧,原有3碑,分别为建桥、重修碑记,后因改道,桥废碑失。此桥形状似赵州桥,故当年远近闻名。
  三阳山
  村西有夏氏古墓,墓前立有无字碑,上刻1瓶花。
  村东南1公里处,悬崖峭壁之上有一天然石洞,名“风火洞”。明代,此处松柏参天,碑石林立,据说有72幢之多,惜今无存。
  界首
  原村位于现址东1公里处弥河西岸,海拔130米。1959年,冶源水库建成后迁于现址,是库区移民村。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互有攻伐,疆界多变,曾有一齐国界碑(后淹没库底)立于原村东南200米处,故名村界首,沿称至今。
  陈氏谱碑
  泉庄
  清初,村东关爷庙原有古槐5株,树下原有石碣1方,上书“义树碑”三字。传说某年曾将此树货于木匠,木匠杀树时,树流血水,惧而不伐,古槐得以保存,村人称其为“神槐树”。20世纪70年代,树被伐,石碣亦不知去向。
  20世纪20年代,土匪猖獗。村人于1924~1927年,建成护村围墙,总长1150米,高5.5米,底宽2.2米,顶宽1.3米,全石砌成。按各户人口、土地,摊工、摊料建成。东、南、西、北各建有门楼。东大门上方,横嵌一长方形石块,上书“小桃园”3字,题记书“水抱山环,势如盘龙,安居乐业,境意桃园,过其地心甚慕之,戊辰岁土人因地利创修围,乞予题门,意愿己,是以应之。”北门上方,刻有“环山”2字。
  石河店
  村北1公里处,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所建志门1座。门框正面题联:“左跨浮山总泰岱,右缠弥水汇沧海”。门上方刻有“三山天外接三台,鹤膝蜂腰趣次来”等字样,背面刻有“孝孙华玉,曾孙国华,大明万历二十九年立”字样。志门之阳80米处,为仪宾陵,陵内墓石供桌,呈东南、西北向。其腰供石上,题有“年年一百五,坟头添新土。清明化纸钱,示不忘父母”短诗1首,落款为迟凤翔。据传,沈曣之父,乃迟凤翔姑父。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门毁墓平,石材用于修砌水渠。
  沈氏谱碑
  红光
  白家李召村东南弥河西岸古有李召寺,唐贞观年(627-649),由僧人化缘而建,名兴教寺。因处河西,亦称水西寺。光绪《临朐县志》载,汝祚之子,明万历年进士傅国,有兴教寺却美女诗:“野店水西寺,维桑忆旧因。山猿朝献果,仙女夜窥人。槐植龙麟古,避题凤翥新。依稀残梦里,一见(现)影堂身。”此诗草书镌刻于大雄殿前西侧石碑上。
  张家李召村西水塘边,有一石碑,镌刻“崔白薛李召社址”字样,乡民俗称“社眼”。此碑20世纪30年代尚在,今不存。
  张家李召村东里余琵琶山上,古有龙王庙,后坍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乡民捐资重修。庙宇座北朝南,用整体石块拼凑而成,古朴玲珑。东墙石壁上,有王家营村乡贤吕东升撰写、石匠郑连元镌刻的“琵琶山龙王庙内记”。庙堂前有柏树数株。此庙“文革”期间毁。
  白臬墓志
  西朱阳
  今村东大湾东北侧,古有申明亭,亭前石翁、石婆各一。湾边一碣石,载有“申明亭,凡朱阳一带三十二保,有民事者,皆在此料理。大元十九年”字样。亭圮时间不详。1964年,碣石被用作修建冶源水库西干渠渡槽(苏家庄村南)石料。
  孙家小崔
  村中原有庙宇,始建年代无考。庙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香火极盛。1961年,修建石河干渠大桥,毁碑作石料。
  南杨善
  村西南有古墓。20世纪30年代尚有封土。墓葬座北朝南,墓前有残破的石人、石马、石羊、石猪、石牌坊、龟驮碑等。60年代,修筑干渠、扬水站,将墓前石雕砸碎用作建材,封土被夷为平地。
  清同治六年(1867),立衣氏贞节牌坊,额题“松筠清洁”,构造宏伟,雕凿精美,闻名乡里, 1966年“文革”运动中拆毁。
  老崖崮
  老崖崮摩崖石刻,位于村西凤趾河谷。凤趾河自南向北,在此穿越200米峡谷,闯入一处三面峭壁构成的深潭。潭中波涛翻滚,浪花飞溅,水声轰鸣,形成一独特景观,被明末进士、户部郎中傅国称为“小龙门”,并题诗一首赞曰:“箭流千仞合,贝阙两崖分。洞隐蛟龙窟,壁开锦绣纹。烟涛菲暮雨,灏气度晴云。十月寒山里,风雷日夜闻。”明末另一进士冯瑗,辞开原兵备道归里,居冶源和老崖崮19年,酷爱此处胜景,在龙门面东的峭壁上,挥毫题写“轰雷溅雪”4个斗方楷字,至今赫然在目。1984年12月,被列为临朐县重点保护文物。
  小龙门峭壁之上,是虎头山。山顶原有三元庙,座南向北,建有3殿。其南殿为三元庙;东殿为龙王庙,塑有雷公、风婆像;西殿为观音庙,塑有观音菩萨像。3殿前,各有石碑1幢。乾隆二十一年《观音庙碑记》《流芳百世》70年代,庙被夷为平地,石碑被砸碎,唯从残存碑块中,可知庙之重修年代及住持道人为苗来喜。
  村西原有两间土地庙,座北朝南,塑有土地神像,石墙瓦顶,前出厦,建庙年代无考。20世纪50年代,神像被毁,然庙尚存。60年代倾圮,仅存败壁残垣。所幸两幢石碑仍存。一幢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凿井得泉碑记”,记载当时“苗君倡之,众人协而为之”,终使“亘古无井之处而有井”的经过及盛德。另一幢为清道光八年(1828)重修五圣堂碑记,由此碑可知,当时“朐南三十里有老崖崮村,村之右就有五圣堂一座。”五圣堂始建年代无考,今无迹。碑为横式,长82厘米,宽78厘米,厚17厘米。
  湾头河
  村中原有关帝庙,建于清康熙年,1951年拆除。庙占地700余平方米,座北朝南,有正殿、道房、院墙、大门和乾隆年所立庙碑,有道士住持。庙门外一罕见古松,树干呈方形,惜于1955年被伐做学校课桌。庙碑亦被砸毁,仅存残碎石块。庙中道士,后还俗落户该村。
  琴口
  村西原有一塔,建于明代,为纪念一扬州千户官而建。此人辞官后,在鸣凤泉南侧隐居修行,有随徒5人。死后门徒为其建塔立碑,塔高13米,惜于20世纪60年代遭毁。幸塔碑尚存,为明成化年,66厘米见方,厚度43厘米,字迹尚清。离此不远的轿杆顶山,被傅国称为扬州崮,似与此事有关。
  吴家庄
  吴氏谱碑    高57厘米,宽89厘米,厚27厘米。
  米山
  油泉南侧,曾有龙王庙,座南向北。清乾隆年中期,由米山及周边12村捐资建成。其中王家河村捐得最多,为银八百。庙建成后,每逢久旱不雨,十里八村,扶老携幼,纷纷前来求神祈雨。从庙前石碑上“  云中府, 山里人”等字样,足见山巅龙王庙之貌伟和进山谒庙者之众。延至“文革”庙毁止。
  上国家峪
  据考,中国家峪村东300米处,原有郭家墓地,立有石碑3幢(后全部被毁),最大一幢《郭氏墓碑》碑文中,有“吾郭姓自齐来,在此立庄,因南有大峪,故曰郭家峪庄”等语。数代后,郭姓悉数外迁。今上、中、东3个国家峪村,古时统称郭家峪庄。郭姓外迁后,村中长辈随之将“郭”字改为“国”字,沿用至今
  赤良峪
  村西南1公里处原有观音庙,庙宇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20米,院内有石碑2幢,古柏数株。解放后破除迷信,扒掉塑像,1964年,拆除庙宇,大钟毁于20世纪70年代。
  平安峪
  村东北角,原有三元庙,建造年代不详。庙宇座北朝南,东有逄山庙,占地约2.4亩。院内有古柏数株,原有石碑十多幢。“文革”中,庙拆除。现存三幢。村碑有《流芳百世》碑高138厘米,宽66厘米,厚19厘米。《重修碑记》碑高140厘米,宽62厘米,厚14厘米。。村东南有老山,山上有庙,塑像有孙大圣、蚕姑 ,有光绪年残碑。
  傅家李召
  傅氏祖茔
  傅文炳墓碑
  傅世保墓碑
  杨善
  释氏墓碑
  玉皇庙
  功德碑
  魏氏谱碑
  潘家埠
  三元庙碑(已拓)
  潘氏祖茔
  小张家庄
  张氏谱碑(已拓)
  薛家庙子
  村东与赵家庄交界处,薛邱路南侧,有刘氏祖茔碑一幢。
  村原有薛家庙,现在村委大院有双面残碑,文字漫漶不清。
  4.  寺头镇
  岸青
  村东石龙口为冶源、辛寨去九山古道山口之要塞,北离桥沟2里,西去岸青里余,西有古槐1株,因生五叉,名五股槐,高约6米,胸围3米,树下石碑两座,均为修筑石龙口路面碑记。
  村东路口原有白杨树1株,高数10米,粗可4人合抱,称为“官树”,树下有一石碣,记载明代村东山岭为官方牧场的文约及四至。该树1967年被伐掉。
  北彭家庄
  村北有雪花桥,原为朐城至铜陵关古道之重要桥梁,桥身单拱,拱高3米,宽2米,青石碹砌,石板桥面,石柱、石栏杆。桥两侧原有柏树七株,粗可合抱,苍劲挺拔。清末马克仟醵金重修并立碑做记,石碑惜於1966年文革开始之际被毁。
  东吕匣
  村北原有一座全石结构土地庙,始建年代无考,清咸丰六年(1856)重修。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时被拆毁,重修碑记被砸碎。
  宫家庄
  村东南石河之阴,照山子西麓,有一条幽深僻静的山谷,谷中原有一古寺,名“衍德寺”。据说当年为周边诸寺之首。谷口东侧石壁上雕有18个石龛,后寺院败落。解放初期尚存断壁残垣和数块碑、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沟、谷、闸起垦为耕地,碑碣石料砌了河坝。现只有关于衍德寺僧人的一些轶闻在民间流传。
  崮山
  村南悬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邑内较早的禅林之一。建有东、南两座山门,两幢元代石碑伫立于东山门之内。峭壁间一岩石探出,石下清泉滴沥,故曰“悬泉”,泉水汇成一股清流沿西厢房前流出寺外,泉上,原有凉亭,飞檐翘角,亭中立一石碣,由咸丰间临朐县知事朱源撰文历述山寺之美。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临朐悬泉寺重兴创建碑文记
  碑文:
  宣差董飞龙撰,书丹管沂水县阴阳学谕高整
  夫闻上古以来,有生有灭,有兴有废,生老兴废,往复理也。有僧普大,本贯淮人也,丱爱释门,幻探圣典,悟万法之本空乃一乘之截径,斯乃道之本也。初落发时,始礼安东州观音院慧公长老为师,乃临际之家风。次云门宗泒月喦长老,杖锡林泉,入门款勘辩之机,针芥投于言下,忻然法嗣道号凝然。兹者感蒙圣敕,京都殿会斋僧,授赐度牒、袈裟、黄袄。願圣福德齐天,金轮永固,马蹄到处,干戈未夆,俱进降文,收复江南,一统天下,八方宁静,四海晏然。无用老人信步淮北,到于山东,于至元十三年六月间经游临朐忠善乡税里村,因天大旱,有曾公县令同耆老人等,告天祈雨普大,克日不雨,柴棚焚身,特蒙感应,降泽尺余。有曾公县令等,恭请住持本处,古迹悬泉寺院,殿宇摧塌,佛像全无,今止十载。度徒二人道昕、道让,托众庄疃檀信老丈,修盖殿宇,装塑佛像,圣僧伽蓝庙舍及授益都路僧司院贴一道且据本寺。旧地土诸人开耕,难以穷究。普大与庄疃老丈共同议定,本寺地界东至山东(  )地,南至大山头,西至山岭,北至山头,四至之内,尽属本寺。虽然人无坚固,暂时稍为,兴隆祝延,圣寿万岁,臣宰千秋。伏願风调雨顺,兆民快乐,然而岂扬名于后世,且勒石记今时然乎!牧悬泉头角峥嵘,游弥水脚跟点地,若非四方檀越,实然难成此果。倘若观之贤者,勿为笑耳!岁界壬辰
  本府石匠作头卢铸、门人秦顺,本县作头卓立  刊。
  至元二十九年十二月  日,劝缘比丘凝然、住持僧主道昕立石。
  正辩大师益都临朐都纲玉吉祥,敦武校尉前诸城县尹兼本县诸军奥鲁劝农事曾兴,弘教大师益都路僧判庆吉祥,宣授益都路都僧录通济弘教大师,昭大将军益都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兼本路诸军奥鲁总管府达鲁花赤兼管内劝农事帖里海牙。
  清乾隆三年(1738)重修悬泉寺告成文  碑在临朐悬泉寺,乾隆三年立。陈豫朋、赵芳远撰文。石灰石质。高180厘米;宽74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
  从来造物之欲辟一境也,必先设可辟之地,又生能辟之人,适值夫当辟之持土者全,而后其地方踊跃,奋迅而出,即如崮山之阳,平坦宽阔,北有悬壁,泉声涓涓,沂岭拱其左,洱水环其右,诚朐南之一大观也。然而千百年不得一献其技者,其故何哉?殆所谓地虽生,而人未生,藏其灵以俟之耳。有浮屠懿上人者,法庆禅林之戒子也,从其师窥土人建洋水万年桥后,飞锡海滨,住灵山卫之朝阳寺,又托钵南域,居海州之观音堂。所至之处,焕然维新,诚释道中五丁手也。乃兴建有年,慨然有故乡之思,逾大岘,过穆陵,至崮山之下而止焉。陟其巅以望风景,临其崖以探高深,遂欣怀栖霞之意。但异境虽存,而清幽罕觏,榛莽丛杂,牛马之蹄迹历历;泉涧芜秽,蛇迤之游泳依依。眷兹苍凉,划削之志能自已乎!于是先构佛殿,次立宝阁,复建韦驼室,又起僧房二十余间,金碧辉煌,境界顿异向使当日者。懿上人苟无意四方,面壁于万年桥上,则此境地不能辟;即或安于朝阳寺、安于观音堂,则此境亦不能辟。然则兹寺之成也,非造物欲显斯地之奇,则懿上人必不能坐关于此地矣。况今圣天子龙飞九五,崇僧重释,安知兹寺之后不有如开山木陈忞诸上人者流,阐扬大法,广布慈航,使禅林之盛与鹫岭争光,则兹寺之成,其所系巨不大哉?因志之,以为将来之兆焉。外开兹寺系养贤之所,非贤者不宜窃据。其山场古界:北至山北头,西至山岭,南至大山头,东至山东头。外人不得强行开垦,如有强行开垦以及匪类、僧俗私行买卖者,许鸣官究治,执此为验。
  钦差督理青州府满营工务候补道加一级纪录七次陈豫朋、邑庠生赵芳远顿首拜撰
  姬学文 程宗学 傅风 魏秀 杨其 张怀春 金玉仓
  临朐县正堂加二级李坦
  临朐县儒学正堂加二级李克家
  临朐县捕厅加一级 陈鸿基
  复开寺内钱粮因年荒无人看守,香火有社内曾贞体、何玉等过去,后人不得假借生事
  时乾隆二年岁次戌午谷旦日临济正派法庆寺戒子佛迁建立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悬泉寺记
  碑文:
  昔韩子辟佛而不绝文畅,大颠谓其喜文章,识道理,可以儒术化,非夫柳柳州合以易论援释入儒之说也。乾隆戊戌,予令朐邑,治南悬泉寺衲子于意,适以贸柏葺寺,为人所纠,予讯其无辜也,释之而劝以卒事。观其为人,殆非文畅大颠之尚文理者,顾心在佛耳!其所葺寺殿十六楹,阁数楹,配房廿余架。星凡数周,厥功乃就。募化之诚,至于燃指。察其意,盖不可以儒术化者,而于佛则为有功。夫予圣者徒也,自莅任来,以城垣大役,晷无暇刻,而又瞻圣庙之腐霉圮坏者,用心恻焉。欲兼务之,则不能欲恝置之,则又念所从出,而不忍私心惶惴,正切周章而悬泉之竣适告。噫!予力顾出衲子下矣,又何以云哉!惟是于意之告竣也,以记祈意,不过使继之者有为,为之者不毁,而历揭其辛荼备臻,为佛灭指之诚,以昭来许而护佛法耳!予思祝国裕民果,裨于治,未必不为拙吏补。是故释之于前,而又为文于后,以志其功,用劝来者并饬匪徒毋得滋扰,以其法护世,予以世法护佛,胥无不可者,而于意之绝,意于儒固可以不论也已!
  文林郎知临朐县事加一级纪录四次随带军功加一级凉州南国棫撰文
  国子监廪贡肄业期满授职复设训导中式甲午科举人改授知县邑人刘元炤书丹
  领袖沈东洋、程际明、张孔音、刘存仁、邑庠生员王其绾
  住持僧人于意  杲月  杲日
  乾隆四十四年六月谷旦立  镌工金振声
  箕子山
  黄龙山海拔670米,明代在山上建有“倒坐观音”庙。20世纪30年代毁于战火,现存明、清石碑10余座。
  民国八年(1919)中孚寨记  碑在临朐寺头东文山村黄花山顶碧霞祠,民国八年立。高居广撰文,邓兆芝书丹。石灰石质。高150厘米,宽62.5厘米,厚18厘米。正文楷书,字径2~3厘米。题名楷书,字径2厘米。额题“中孚寨记”,楷书,单行,字径8厘米。碑阴题名楷书,字径2厘米。碑右上角残损,碑阳文字清晰,碑阴剥落严重,文字漫漶。
  碑文:
  嵩山之阳,磅礴郁积,突兀而起者,黄龙山也。前人因险立寨,诸村避乱于其上,遂于山之颠建关帝庙、观音阁,碑碣尚存。当咸丰辛酉之变,雉堞圯毁者,概加重修,越数十年而庙瓦残缺,砦垣倾颓矣。洎戊午秋土匪经此,山下村人避乱山上。赖神灵之福佑,安堵无恙。村董邓香岩、谭香坡、刘月川、王缙臣遂为义举,补殿角,整寨壁,创修先蚕庙。四方乐于捐赀,众民争为输力,所以不数旬而告竣也。余不禁为之诗曰:
  禹驾黄龙水土平,兹山也得擅佳名。
  甲鳞隐显宜烟护,庙宇辉煌映日晴。
  无限星光天外聚,许多云气眼前生。
  位参七宝四时秀,色合中央万古荣。
  玉兔坞连行迤逦,金鸡峰峙势峥嵘。
  环围雉堞真壮丽,寰海澄清郅治赓。
  前清生员高居广甫心斋拜撰。崧阳逸民邓兆芝甫瑞亭敬书。 领袖等(略)
  中华民国八年岁次己未三月廿日榖旦立
  范家河
  西原有一处明代所建龙王庙,解放后庙宇被毁,仅存万历年间石碑一块。碑体完整,碑文清晰
  焦家庄
  东崮南侧悬崖底部有焦花女石窟,石窟高2.1米,宽3.03米,中间砌有门洞,门洞高1.1米,宽0.7米,石壁上有焦花女石雕,石雕凸出石壁约5公分,形像娟秀,栩栩如生。石窟内刻有“禅堂一景化有缘,二十四孝古今传,仙女哭麦人间少,王祥卧鱼石上难。”的诗句。
  里峪
  村南大崮,东边透明崮,透明崮东为龙王崮,因山巅有龙王庙而得名。崮顶龙王庙前有碑两座,一为龙王庙碑,清光绪十三年(1887)立,一为“永清寨记”碑,记民国七年(1918)乡民为避匪患,在此建围墙,置大炮,抬枪等事,围墙和寨门残迹犹存。
  柳子
  村西一河之隔为神堂山,山巅有一三官庙,故名。据三官庙石碑记述,三官爷爷原居沂山玉皇顶,至明代某年忽感常住沂山索然无味,于是携庙产迁至此山,山上遂有了三官庙,山亦名神堂山。文革期间,庙堂被毁,石碑被砸为两截。1980年庙宇重修,2007年砸为两截的石碑被人盗走。
  南西安
  村周原有庵院三座。一座道姑庵,两处尼姑庵,据残碑字迹有“三清殿”字样当属道教。而村前一带原有塔林,此为佛教徒墓地,因年久失传,碑碣无存,略记以存疑。
  村前水池,原为庵中供水之源,池正方形,位于石龛之下,东西长约2米,南北宽约1.5米,池边一碑残留数字“临朐县治南五十里,聚仙庵庄之南,卧龙岩凹上缝间有泉”。
  青崖
  村西原有一座庙宇,始建于何代无考,俗称大庙,共8间,正殿内供倒坐观音像。庙门两侧有砖刻楹联,上联是“问大士缘何倒坐”,下联为:“因世人不肯回头”,横批“回头是岸”此联全用口语,寓意深远,不知出自何人手笔。解放后大庙改做小学
  瑞庄
  1928年为防匪患,由村人朱大乾倡议修建围墙,每户按地亩出工出资,历时3年建成。围墙底宽3米、顶宽1米、高4米余,全石砌成。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围墙四角设有炮台,东门楼外嵌一长方石条,横镌“怡然”二字,解放后逐渐拆除,已无迹。
  上洋河
  村内老槐树下原有一座关羽庙,石板搭成,玲珑古朴。庙门两侧,石镌对联为“精忠贯日月,义气满乾坤”。1966年文革兴起,破四旧时毁掉。
  石家河
  村东1公里处,王坟沟村北50米,有明代衡宪王墓,墓地高出地面8米左右,原墓封土高约10米,墓基为青石条砌成,墓周有砖砌围墙,东西长150米,南北宽80米,墓门西向,墓前有石人、石马、石香炉等。围墙早在解放前便被拆毁,墓前石人、石马、碑碣等在文化大革命时砸烂,墓基石条农业学大寨时,被拆除垒了大寨田石堰,封土也被社员推回 不少垫了猪圈,墓已多次被盗,1995年经县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墓门正西,上有龙头浮雕、石门、铁锁,墓内8米见方,高10米,有墓志铭,葬三棺。
  白龙洞、黑龙洞,一在河西,一在河东,两处天然溶洞。白龙洞位于村西南5华里处,山洞三面环山,东临深谷,前洞较阔大,宽约3米,深约4米,高约2米,另有许多大小石龛。洞中有白龙塑像,洞前筑一小院,院中三幢石碑。
  王坟沟明衡宪王墓
  位于临朐王坟沟村北约100米处。衡宪王朱常庶(1569—1621)明宪宗之五世孙,衡恭王朱祐琿之玄孙,衡定王朱翊镬长子。万历二十四年(1596)嗣位衡王,卒谥宪。1995年清理,封土尚存。墓室券顶砖砌,由前后两室组成。两室各有墓门、石门扉,前室墓门上铁锁。后室以青砖砌筑三座并列的东西向棺床,中置朱常庶一棺一椁;两侧置王妃,单棺。三具骨架皆仰身直肢,头向东,室顶分别对应棺床的12个铁环。后室顶部有盗洞。出土文物有白瓷小罐、孔雀绿釉瓷缸、金珠、玉片、“开元通宝”铜钱、海兽葡萄镜。另前室设龛,内置“朱书”和墓志一合,志盖篆刻“大明定王第一子衡宪王圹志”3行12字。志文楷书,记述朱常庶的世系、生平等。墓葬虽早年被盗,但墓室结构坚固,保存情况较好,对研究明代衡王的墓室结构、葬俗等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清光绪元年(1875)新建山门垣墙碑记  碑在临朐寺头王坟村白龙洞,清光绪元年立。冯景唐撰文,郭汝道书丹。石灰石质。屋脊状碑首。高190厘米,宽86厘米,厚22厘米。正文楷书,字径2. 5厘米。题名楷书,字径1. 5厘米。额题“新建山门垣墙碑记”,楷书,单行,字径7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
  尝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言洵然。距朐六十里许有白龙洞,上则峻峰耸然而矗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巨潭澄然而清洌。每当旱暵之时,邑之人骈肩累迹,相望于道,斋戒沐浴,匍匐祷祝,哀吁之声,震动山谷。或一日,或二日,或三五日,无不其应如响,甘霖立澍。前任邑侯何公,首倡其议,欲董其事以新其庙,后以升任未果。同治乙巳,青郡舁清祷雨,蒙郡伯王公上其事,抚宪转摺奏请,诏下敕封“昭感龙神”。迄今,庙立郡南七里河,状貌巍巍,而其庙之在洞中者,依然白云为藩篱,碧嶂为屏风。乡耆瞿明圣、朱靖魁等暨吾族叔业儒,为之敛赀鸠工,闢山凿石,随其地之高下凹凸蜿蜒逶迤而树之垣。中为山门,东西若干尺,南北若干尺,凡为墙数堵,而洞之内外,始深幽以邃,亦不失其为宏敞焉。夫圣王之制祭祀也,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灾莫灾于饥馑,患莫患于旱干。卒之,吾侪免于饿殍,得以生死肉骨者,无不仰神之庇,护国佑民,得不谓之昭感乎哉!仙乎?龙乎?吾不得而知。要之,山之名名以此,水之灵灵以此矣。不然者,宇内称洞天者三十六,称福地者七十二,而或朝廷封典所不及,祀典所不载,虽山高水深,怵心骇目,不过供方外之游览,缁衣黄冠之往来焉耳。非龙神之赫声濯灵,乌足以润我生民哉!
  辛酉科选拔贡生冯景唐撰。监生郭汝道书。
  聂氏谱碑
  西文山
  村北黄龙山,海拔670米,上有明代所建倒坐观音庙一座,并有石碑10余幢,解放前被毁,1986年,周边村民醵金重建,砖瓦结构,恢宏宽敞,每年2月19日、6月19日为香火日
  小崮东
  冕崮山位于村西、大崮东、冕崮前、李家庄4村交汇处,山如王冠故名,山前峭壁如削,山后坡缓可攀,离崮顶半公里处有山门,青石砌成。清末太平军北伐时当地居民曾在山上建有围墙,石屋以避难。据上围子石碣记载,下围子曾被太平军玫破,现两处围子均已倒塌,为乱石一片。
  杨庄村
  节孝碑,是村人张玉兰于光绪三十年为其母所立,碑帽凸刻二龙戏珠,碑身凹刻“敕旌节孝”四个大字,碑座厚0.5米,石碑总体高3.5米,碑帽宽1米,碑身宽0.8米。石碑立于大路边,碑前植有柏树,摆放石凳,供路人歇息乘凉。
  西台
  王氏谱碑
  南照
  护坡碑
  三元庙碑
  禅堂崮
  明万历新建禅堂崮泰山行宫记  摩崖石刻在临朐县寺头镇禅堂崮,明万历年间刻。高177厘米,宽167厘米。正文楷书,字径2厘米。题名楷书,字径1. 5厘米。文字局部漫漶,幅面完整。
  碑文:
  尝谓自有天地以来,而神即行乎其间矣。鼓吹大造之盈虚,聚散万物之终始,一消一息,古今借之不朽,一閤一闢,日月赖之重光。凡兹下民,孰不资之以为命,且仰之而莫敢不敬也。矧泰山之神,其来久矣,盖天蕳之以镇抚乾坤而护国安民者也。至尊无对,巍巍晰峙于神州;灵感异常,赫赫儆动乎四方。朐有善民于思孝、樊东齐、傅学等,谓神无往而不在,随处可以建行官,乃卜及禅堂崮,其形势巍然高耸,其规模峨然秀丽,其顶则坦然宽平,此朐南之胜概,真可以口泰出行宫处也。遂与众相议,同发虔诚,募缘修建。自正殿以及厢房大门,不烦岁焕然一新,诚骈邑之奇观也。窃思:崇窿形势,无所思而创立;巍峨殿宇,力不劳而功成。敢曰人力所为?实由神功所助。自创建之初,以至告成之后,其灵应大异寻常。因保护一方,风则调,雨则顺,士女无不安宁。于是亲炙者人人输诚,风闻者在在倾心,而泰山之威灵,因之以愈显矣。庙宇高崇,一时福祉延于万世,上以绵国祚于永久,下以跻世运于平康,因镌石以誌不朽。谨序。
  临朐县知县陈募,县丞吴复金,主簿黄道昌,典史杨堡春。青州府玉田王府。山西按察司副使常裕同男常胤祥。 诰封山西右布政冯子十。霸州知州殷承业。南河县知县郎天秩。举人申玉才。生员魏永昌。(余略)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禅堂崮泰山行宫碑记  碑在临朐禅堂崮,明万历三十四(1606)年立。石灰石质,高49厘米,宽92厘米。正文楷书,字径3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
  古骈南五十里许,有禅堂崮,高万丈,上薄青云,侵碧汉。其内珍珠泉、仙人洞,景物随地涌奇,不能枚举。然既称禅堂,必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诚吾朐之一大观也。边近居民每见有神人居其上,遂草创泰山行宫。迩来大显英灵,莫能指数。居民愈加处惕,又创王元帅殿、十帝阎君府,将神托山以栖,人赖神以安,庶不负此山明水秀之形胜矣。因镌石以垂不朽,岂直一时之计已哉!   时万历三十四年岁次丙午孟春吉旦立
  虎崖
  五圣神祠碑
  明嘉靖四年(1525)重修龙神庙记  碑原在临朐寺头虎崖村,现为临朐县博物馆收藏。明嘉靖四年立,石灰石质,圆首,高135厘米,宽65厘米,厚16厘米。正文楷书,字径1.5厘米。题名楷书,字径1.5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
  大明国山东青州府临朐县孝慈乡仁礼社,地名可有龙神之处,东有行云之山,广出七宝,南有芦堂,众水来潮,西有暖泉,万载不涸,北有龙堂,胜出神景。原有众善人刘柰、王宗等,䦆刨山根一段,大分一分,以无赋役,上带白杨树一株。东至崖头,南至大河崖头,西至刘林石迹,北至崖头上,各有四至,关死为界。原买地人刘印、相广等,用价钱三百二十文买到粟山社军人位谦等地,成化二十三年孟春季月,修盖观音之殿,圣像一十九尊,观音、二郎、关王、水府、三官、四海龙王,增略二福牛、三土地、曹官、风雹雨司众位神祇。今有豆家庄作善人相广同母许氏,发心督率众人,各发虔心,施财重修,镌立碑碣,众善久远,安乐神圣,芳载声明,慈心敬善。神圣感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郡黎民,饱暖乐业。神圣有感,时时牲醴祭奠,黎庶见应,朝朝香纸祈祷,八节时时乐,四季岁岁康,本处常增盛,概郡永亨通,千秋耿耿而不磨,万春明明而不断。今立碑碣,刊镌数字,永远为记。
  嘉靖四年岁次乙酉季月十七日丙子吉立。(余略)
  双泉
  双泉寺明朝重修残碑
  刘氏谱碑
  土门
  郭氏谱碑
  大崮东
  朱家林无字碑
  老庄子
  冯氏墓碑
  桥沟
  张氏谱碑(不存)
  5. 九山镇
  晋家沟
  铜陵关东山坡上,原有山神庙一座,清朝道光二十六年重修。有铜陵关重修山祠碑,记述任学文捐资募施重修山祠,并于关之前后“险仄湿滑之处,命匠开山,铺石路数里以便行旅”。上世纪70年代末尚存。修建九(山)东(里)公路时山坡、山神庙夷为山沟,铜陵关重修山祠碑被置于晋家沟水库大坝上。。
  龙响店子
  古墓碑,村现保留古墓碑三幢,分别是张玉修墓碑,清乾隆四十年(1775)立;王思财墓碑,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立;王景成墓碑,清同治四年(1865)立。
  麻坞
  村河南地中有一座老古墓,里面有多块半圆形石碑,碑上面无文字标志,从石碑的造型看,是元代期间的墓葬,为董氏先人。明初,另董姓自山西迁入麻坞定居。原董姓遂称“坐地董”,后迁来的叫“后来董”。两董和睦相处,随着历史的演变,“坐地董”、“后来董”之称谓逐渐消失,合为一族。
  下城隍
  喜雨碑。 龙女三娘庙之侧有石碑一幢,据碑文记载,民国十七年(1928),沂北文泉村社(今沂水县沙沟镇)一带弥月不雨,民众甚忧。结伙到村龙女三娘庙祈雨,结果下了一场大雨,解除旱情,民众于是立碑纪念此事。碑青石、阴刻、小楷、竖式,高一百四十厘米,宽七十一厘米,厚二十四厘米。附文:《喜雨碑记》
  碑以雨名誌喜也,古人有喜则志,今人有喜能不志哉,如吾沂北文泉社,弥月不雨,苗稿遍野,民皆有忧色。父老子弟咸相告曰:“东作不与者,西望无成也”。于是合社共赴名处,虔祷于龙女三娘面前,果降沛泽,无以为报,故勒石志之。侯砚田 撰并书
  民国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榖旦
  中山
  村西有一古庙,名龙王庙。庙内有3块青石碑,分别为元、明、清代所立,1958年被毁。现有的小庙,为近年来邻近村老人用石块修建。
  白沙
  清代处士李志仁墓碑,嘉庆四十九年(1814)其子李天爵等立,现存白沙村南李家林。 另有李成(李志仁之父)墓碑 ,乾隆四十八年(1783)立。
  柴家庄
  村东山申家林(墓地),现有嘉庆己亥年立的墓碑1幢,保存完好;村西山刘家林(墓地),现有3幢分别立于乾隆年间、嘉庆五年、嘉庆十五年的墓碑,保存完好
  大花龙潭
  村前聚粮崮海拔538米,地势险要,山顶平坦,上面植有近200亩的柏松林,树龄近60年。清朝乾隆年间,周边富人集资修建庙宇1座,共有5间房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有百余名土匪占山,打家劫舍、绑票撕票,无恶不作,给该村及周边村庄带来极大危害,后被政府军剿灭,村民上山拆掉庙宇,不给土匪留下居住之处。现只存石碑残骸、庙宇遗迹等。
  附                 聚粮崮庙碑文
  横批:百世流芳
  对联:天有仁泽民有格
  神无迹被德无穷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防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此以知,功德在民,未有不载诸祀典者矣。我龙响社,当咸丰、同治之间,群盗自来,杀人纵火,无所逃避。遥瞻聚粮崮,悬崖绝壁可为依。旧故寇之去也,仍下山而耕耘;寇之来也,则越岭而防患,如此者数年。幸蒙同治鸿福,前用僧王除贼于鄑沟,后命刘帅杀贼于潍县,而四方须道隆焉。于是,我乡邑庆安居、乐太平,共相谓曰:“王母之神佑也,此菩萨之庇荫也。”因之诸善士鸠工庀财,建庙于崮上,期月而后告竣。告竣后嘱余为文,我思神之为德盛矣,惟骑青雀而东来,龄锡汉武;驾白云于南海,泽润生民,为足书灵也哉!
  邑庠生  申岱东撰书
  领袖略
  光绪元年七月下旬谷旦
  大尧峪
  村有清末民初袁佐清、袁冰先、袁述先、袁二公墓碑4幢。
  九山
  申氏墓碑
  申福亭墓碑
  朱庄
  王大治墓碑
  王氏墓碑
  釜泉
  祝风鸣墓碑
  夏庄
  董氏谱碑
  谢家庄
  谢氏谱碑
  6. 龙山产业园
  陈家楼
  据村碑载:村原有雹泉庙,建于泰和年间。1961年被毁。有三关庙、天齐庙各1座,建于明初,“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龙南
  有明万历年间古墓1座,墓室东西长6米,南北宽3.5米,墓口朝南,有两层石门,每扇门高约1.6米,宽0.8米,内有棺椁四口。1973年整修大寨田,开挖时完好无损,当夜被盗墓者盗去文物,放火将棺椁烧尽。据碑文记述,此墓系五井镇九杰村刘学士之墓,碑被毁。
  双埠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一月立潘旺石碑一座,高1.3米、宽0.57米,厚0.17米,今存于邹孟德宅门西侧。
  节孝碑   九世王文芳之妻无子,嗣子守寡(联系人王玉伦18754431131)
  张佩环
  半截楼村原有高3米、宽1.5米的“节孝兼全”石碑1座,“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孙家庄
  《三皇庙碑》康熙三十九年高1.60米、宽0.70米,厚0.16米
  移建三皇庙碑康熙五十四年高1.60米、宽0.72米,厚0.21米
  修桥碑记乾隆四十五年高1.10米、宽0.56米,厚0.14米
  张氏祖茔高1.50米、宽0.63米,厚0.19米
  吴氏继室甄氏德行记高1.60米、宽0.70米,厚0.16米
  孙氏民国十三年高1.51米、宽0.76米,厚0.16米
  安家庄
  宣统元年《安氏先茔》(已埋地下)
  董家沟
  宣统元年《董氏祖茔》,明万历十四年墓志,民国十三年谱碑
  张家沟
  民国二十四年《张氏先茔》高1.34米、宽0.71米,厚0.18米,双面。
  孟家庄
  民国十三年《刘氏墓志》高0.43米、宽0.43米,厚0.16米,
  吴家辛兴
  庙碑,在村后北辛文化遗址东高1.6米、宽0.73米,厚0.17米
  冀家庄
  贞洁碑残碑,民国十四年
  马家辛兴
  善人桥碑
  7、山旺镇
  纪山沟
  在山东侧,有一座始建于东周时期的纪山庙。原有庙碑7幢,今存2幢,最早一幢系清康熙年间重修纪山庙功德碑。每年农历六月初七为纪山庙香火日。
  附:
  重修纪山庙碑记
  朐城东偏五十里许有山焉,曰纪山,高百仞,周二十里有奇。《竹书纪年》云:“黄帝所禅”。曰破车岘,下带长坂,即此。山峰秀耸,神灵显赫,祷辄应。庙建山之东麓,其来已久,浸漫患矣。议重修,苦无资。有好行其德者,往往畏难,苟安因循,姑待耳。王公伟士,与二三同志毅然任之,远近从而佐之,募者,捐者,饬材者,鸠工者,经始二月十七日落成六月初四日,庙貌巍然,金碧焕然。嘱余记之,夫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山灵为一方保障,诸公不辞劳悴而重修之,甚合于礼乎!其好行其德而底于成乎!因述山颠末勒诸石。
  大清嘉庆拾伍年岁在上章敦牂荷月下浣
  昌乐廪生黄方远南村氏撰文
  辛家沟
  村东北曾有两处上林辛氏家族古墓地,原有古碑几十幢,古树参天,惜毁于1958年“大跃进”时。
  杏林
  郎户沟王氏墓地有两块碑,碑文记载王氏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之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四旧”之物推倒,现又复立于此。
  赵家庙
  明朝立村时在东北角建关帝庙一座,栽植古槐一株,后庙迁至村西,建有大殿3间,砖墙瓦顶内供关公等塑像,占地300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毁之。今古槐尚存,树高8米,胸径1米,冠幅9米,树龄600年。始祖赵谨墓地在河西名凤凰台,有碑记,“文化大革命”期间亦毁。
  郑家沟
  村西原有大小牌坊各一座。清光绪二年(1876),由一名叫“四寡妇”的村妇出资,用四年时间完成。横额题“节烈性成”4字,两侧对联为“德业坤贞流芳百世,光垂女士遗范千秋”。牌坊上系铜铃2对,风一吹声传数里。惜于1966年冬炸毁。
  东桃花
  始建于明代的菩萨庙,坐落于村中央,面积约300平方米,清中期重修,院内有2座石碑,各高2米,宽1米,分别记载始建和重修者功德。20世纪70年代重修石碑遭毁,始建石碑现埋于庙南约六米处地下。
  包家河
  灵山,位于村西北,亦称卧虎山,在尧山北2公里,龙岗镇与青州市郑母镇分界处。海拔331米,面积1平方公里,岩性系玄武岩。相传,山阳兼建有玉皇庙、金钟寺等,今无存。山阳脚下,尚存清同治年间修灵山寺庙碑。
  龙泉沟
  王伯川墓碑
  灵山玉皇庙碑
  行山
  贞洁碑双面
  山旺
  辛氏祖茔碑
  西王家沟
  清宣统三年王氏祖茔
  席家河
  《席氏世系碑》
  8. 柳 山 镇
  洪山
  村西张家林,原有一节孝碑,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被推倒,卧于碑座之上,碑刻“节孝可风”4个大字,为监生陈杰所书。古代节孝碑,概由皇帝钦批,地方官员遵旨建立。此碑乃清道光六年(1826),通政使司副使、提督山东学政何凌汉,为旌表村中张岏基之妻王氏所立。该女早年丧夫,婆母劝其改嫁不从,精心侍奉婆母一生,为封建礼教之典范。
  柳山顶(仅有陈、薛、王三姓10户人家)
  村东原有王母娘正殿3间,皆为砖石结构,曾于清同治二年(1863)重修,庙前有石碑十几座,记载着初建、重修时间及工匠人名等。现存残碑二块,铺作村西北井台
  孟庄
  村西沟原有石轿1台,石马1匹,清朝年间被毁;石碑2座,其一被移至塔山前墓地,另一被用作铺桥石。塔山以东有1间天然石屋,能容8人站立。
  南福山
  村中一王姓人家,院落东北,竖一浅蓝色花岗岩石,水泥底座,石高约2米,宽90厘米,顶部呈A型,石上草书“龙”字,右拐南行数十步,又见一不规则滑石,约1.5米见方,暗黑色,石上平缓处刻诗一首:“一山一石一水间,红瓦绿树小庭院。墙内琴声时悠扬,堂上儿女笑语喧。乘兴泼墨龙凤飞,信手涂鸦贵妃还。友来品茗槐荫下,不羡王侯不羡仙。”
  南马庄
  村西原有菩萨庙,占地约1亩,建庙时间无考,内有泥塑菩萨像,农历六月十九为香火日,1966年“破四旧”时拆除。另有古碑2座:一座位于后林,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彦臣续修族谱时,为张氏六世祖张龙光所立,碑文记载张公生平,并刻列六世各位尊长名讳;另一座位于南林,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张氏桃花支派十七世张曰瑞、张曰俭,为迁来南马庄定居始祖所立,碑文记述立碑之意,刻列第八至十七世族人之名,实属谱碑。
  辛山
  张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族人为缵承前志,资材乐输,鸠工庀料而建。祠堂大门上悬“张氏宗祠”匾额,进门有祭堂(拜棚)3间,形似过厅,前后通达,是举行祭祀仪式所在。有后殿3间,书有“追远堂”匾,为停柩之处。堂外碑碣林立,松柏交翠。20世纪60年代,30亩张氏墓地被垦为果园,“追远堂”成为果园管理人员住所,保留至今。
  乾隆年间,有张审担任山东滋阳(今兖州)训导。皇帝因为其政绩突出,下旨封其父张永年为修职佐郎、山东滋阳县训导。其母徐氏为八品孺人。其族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立碑以记其事。是碑同时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在左,从左往右书写,汉文在右,从右往左书写,称为满汉合璧。阴刻竖式,高18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
  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599年2月, 指令额尔德尼和噶盖初创的满文,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制成12个字头, 拼写而成。这种初创的满文无圈点,后人称之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公元1633年,皇太极下令改进满文,成为了加圈点满文。新满文的创制,对满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也为国家保留了极其丰富的反映满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宝贵文献。辛山的满文碑刻正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实物满文文献之一。
  辛山石塔,坐落于张氏祖茔西侧,建于北魏,为3层石料叠砌而成,高4米,主体塔石呈八角形,直径约1.5米,塔四壁刻有文字。石塔毁于"文革"期间。
  孙家庄
  村北瓮石山,位于柳山镇西北与龙岗镇交界处,系纪山西南支脉,系柳山镇境内第二高山。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半公里,海拔378米,火成岩结构。光绪《临朐县志》载,此山亦名崆峒山。山上多巨石,状貌奇伟,可供观赏。其中—石位于山顶东南约600米处,高约4米,径2.5米,顶端略凹陷,远望如瓮,故此山名曰瓮石山。 距瓮石西北不足百米,有块巨石高约6米,径3米,基部略细,西侧刻有双钩草书“独立”二字,字体端庄、婉秀、遒劲,笔者未具姓名,此石名曰“独立石”。
  杜家庄
  杜氏先茔,史传曾有“千顷杜家林”之说,原有古槐2棵,石碑1尊,有“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字句,立碑者为太子太保协办中堂(其名不详),此碑于1958年毁坏,现不存。
  郭家庄
  村东曾有东镇庙,又名东庙。相传新唐村时又称西庙,始建于金大安年间,系砖石瓦结构,正殿3间。正殿中间有东镇老爷塑像1尊。院内的八棱石上放一香炉,上面刻有筑庙时间和工匠姓名。1952年被拆除。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香火庙会,其时,周边村民纷至沓来,烧香祈福。
  在村东、村西及西南岭立曾有3块节孝碑,系清代中晚期所立。其中,村西一块是为郭氏万寿之祖母所立;村东一块是为张氏存安之祖母所立;西南岭一块是为张氏重庆之祖母所立。碑身正面刻有楷书“节砺松筠”、“志洁冰霜”等,均用青石材料所制。“文革”时期被毁。
  侯家河
  村东侧曾有侯氏大林,南北近1公里,东西约0.5公里,南端为侯氏祠堂、护林房。碑碣林立,松柏参天,历时近五百载。 “文革”期间,苍松、碑碣尽毁,现存侯氏享堂碑和侯公栋行状碑。
  清光绪十二年《侯氏谱碑》
  花家庄
  现存石碑2块,分别镌刻于明末清初。其一为花氏祖碑,另一块为花公茂之碑。
  魏家
  王氏祖茔,原位于涝洼沟村以南,凤凰岗之左,柳(山)高(崖)路东侧,占地300亩。由王氏八世祖士夜负责建享堂3间,过厅、大门、旗杆4根等。于雍正三年(1725)竣工,有看墓文约。祖茔内树木繁多,古树参天,石碑无数。1958年,祖茔内树木被砍伐一空。1966年“文革”期间,石碑、旗杆、坟墓被全部毁掉,只剩享堂3间。
  西翠飞
  村西北处曾有王氏祖茔。祖茔南侧有祠堂,系清康熙初年所建,现遗址尚存。民国二十六年(1937)重修。有坐北朝南祠堂3间,两头各有挂屋1间。祠堂内正面悬匾“来假来飨”四字,东西山壁分别悬有“仪重天朝”、“名扬殿陛”匾,院落四周是砖砌院墙,中有过厅3间,前有门楼1座,门前有旗杆两对。每逢清明节、“十月一”,附近王氏宗支都来祭祖,设宴仪事(俗称乡老会)。祖茔占地百余亩,并有祠产十余亩,收入供祭祖、护茔员和及因族事相聚宴餐之费用。茔中树木繁多,1958年树木皆遭毁伐,坟墓、旗杆也于“文革”时扒掉。1964 年,柳山公社在此建园艺场,就在祠堂院内住。
  小庵子
  据清康熙十八年碑载:“自汉以来就有清泉庵也”。据传,清泉庵前有一泉眼,四季不涸。每遇旱年,张氏兄弟用镢锨挖掘泉眼,不几日就能下雨。后来成为人们祈天降雨之处。清泉庵何年被毁,无从可考。
  冢子河
  郭氏谱碑
  徐家河
  徐氏谱碑
  庙山
  张氏谱碑
  柳山
  刘锡桓妻节孝碑
  长春观三官庙碑
  上唐家河
  唐氏祖茔碑
  范家河
  范氏祖茔碑
  孟庄
  孟氏祖茔碑
  刘庄
  刘氏祖茔碑
  穆家庄
  王氏世系碑
  9. 辛寨镇
  吉寺埠
  村西有明代松萝观,冯惟敏题“松萝观”匾额。
  旧碑记载,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尼姑们主持着对庵房进行过一次修葺。
  王家西圈
  村中心有元末续元帅楼一座,系元末起义军将领续继祖所建。元帅府原门前一对石鼓,雕刻细腻,纹理清晰,犹存。村西有其墓葬,墓前石人、石马、石猪各两对,牌坊、赑屃碑、石表各一座,文化大革命初期俱毁。
  附:
  李亘王家圈万寿庵碑记
  此地旧无神祠,岁时伏腊,吉凶祈祷,乡之人弗便也。佥盍建诸。庠生陈维藩首其事,卜地得吉矣,陈生梦有凤辇霓裳,羽幢葆盖者临其地。醒曰:“此大士像也。或慈航普度,以大造我乡人乎”。于是,富者捐资,贫者效力,正殿配廊,僧房经室,不日焕然矣。庙甫成,而有神泉之异。泉出庙不数武,清而澈,甘而冽,饮之可愈诸疾。近汲者,远取者,祈祷而报赛者,趾相错也。顾尝疑之。苏公有言:“神之在天,一如水之在地中,无乎不在,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已理也哉?”今此庙之建,既有神以示其儿,且木石之工,以谩语获罪,奔走之役,以怠事受谪,其罚也若向,其释也若掇,而此泉之灵应,又彰明昭著如是,岂神欲此工之就,微露其奇,以速之欤!抑比乡之人,敬神如神在,而遂有相为感召者欤!噫嘻!是则然矣。然天下事,未有不天地人相合而成者。其未成也,若相待,其既成也,若相结。此村流水横其前,高丘镇其后,群峰罗列,左右如屏,其钟于地者优矣;里多长者,野无游民,力田孝弟,弦诵诗书,其蓄于人者厚矣。故阴阳合,而风雨时,田禾嘉,而疬疫少,比年以来吉祥为多。然则神盖微示其奇,以见天道之福善,而地气人心相与以有成,而共享神惠于永哉!故予为之记,其异如此。(亘,字元贞,号缄三,壬午科举人,祀邑卓行祠,清康熙人。)
  大张龙
  关帝庙,位于村西南,建庙时间无考。原有大殿三间,设关羽、关平、周仓像。院内有松树两棵,高十几米,粗可两人合抱。石碑四座。1951年,拆庙、毁碑、伐树。
  龙泉官庄
  张仲先妻齐氏,□□埠人也,仲先早卒,子文显才四岁,齐事孀姑,育幼子,以勤俭修慎自持。历四十二年,屡遇兵荒,家业不失。卒年七十有三,永乐初奉诏旌表,建坊埠西。
  泥沟
  清朝中期,村西建有双珠寺一座,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清末重修。寺庙占地12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千手千佛殿、韦陀庙、土地庙组成。大殿三间,砖木结构,重檐重柱,小瓦覆顶。殿内南海塑像大士三尊,四壁绘有各种神话故事,殿前金字楹联:来人朝朝朝朝朝朝朝散,香火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该庙部分毁于50年代,大殿毁于1966年。
  东泥沟王氏谱碑
  西盘阳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村南、村西曾发现石斧、石刀、石矛、黑陶残片等。村处汉时般阳县城故址,故名般阳,后演为盘阳。孟光鄂在《重修泰山行宫碑记》中记载:“般阳…西汉时属朱虚及刘宋侨置诸县,割朱虚西南境改置般阳县”。1949年,盘阳扩为二村,该村居西,故名西盘阳。
  南博崖
  龙池老母庙:坐落在马山西麓,占地五亩许。有泰山老母行宫3间,龙王庙1间,山神庙1间,土地庙1间,山门1座,院墙400余米,1982年坍塌。古庙何时修建,已无证可考,只有遗留古钟,记载了最后一次维修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张家大山
  王家大山村西原来建有古庙1座。清朝初期由连杰主持重修,建有大殿及东、西配殿12间,整座建筑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各种塑像、壁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庙门前有古碑1座,庙内外松树、刺槐近百余棵,占地面积6亩。因年久失修,逐渐倾圮,现已荡然无存。
  古河
  村内有土地庙,庙坊东门铺石阶8层,西门垒石阶7层,游人拾阶而上,迎见两块石碑。50年代初,该庙被拆石建校,碑文亦无从考证。
  龙门山
  村西南河两边石崖陡立,河南耕地200多亩, 1905年秋,经磋商在此建桥,村民自愿捐款,邻村相帮,修土石结构桥一座,方便了人们出行。该桥单孔石碹,孔长3米,宽4米,高4米,桥高7.5米,建成后立碑留念。
  碑文: 龙门桥记。粤自聚石为行,横木为行桥也者,以济往来者也。朐南四十余里有龙门,南北之险径也。水流有声,断崖数尺。虽非禹凿,实同丁开。游观者.以为美,往来者.以为苦。村人不忍袖手,各捐资财,共修山梁,以济往来,诚义举也。功即告竣,陈疏短引,以志斯桥之不朽云。捐钱(略)领袖:巨文正 张锡春 曹士祥 巨文彬 巨文相 巨清涟 ,南 北 莲 溪 主 人撰并书,窑匠: 傅 士 伟, 石 匠:陈 志 兴。大 清 光 绪 三 十 一 年 七 月 下 浣 八 日。
  中白沙
  村西原有高8米的节孝碑,系彭氏所立,刻有“德顺操祯”四字,1966年破四旧时被毁。
  曾家寨
  百丈崖下梯子洞口原有石碑一座,宋朝所立,记载本村与邻村地界所属和村界划分等。1972年修百丈崖路时毁坏丢失。老村西曾立三座石碑,最早一块曾记载该村的由来及变迁,现已流失,下落不详,其他两座石碑现存于临朐县博物馆内,其一为民国17年所立,其二为康熙44年所立(1706年)。
  安子沟
  村庄中心处小河上有一座青石板建成的小桥,名曰“伏龙桥”。桥西路南,有古槐一株,为明代所栽植,距今已有近700年,至20世纪60年代还枝繁叶茂,树围5米,阴蔽300平方米。树侧古藤一株,盘绕树干,春季花开,紫花满树。为保护古槐,清朝同治二年(1863),丁氏、张氏、吴氏先人曾捐款为此树立碑一座,名曰“义槐碑”,碑文有“古槐一株,垂荫至广”等语。
  梨园沟
  土地庙子碑
  重修碑记
  记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况土地为衣食之本,民生所赖,古人立国必先立社,而祀之良有以也。考通鉴各村立社始于李唐,今之祀土地即古人祀社之义也。朐南三十五里梨园沟、鞍子沟二庄旧有土地祠一座,今因河势冲逼,村人佥议修筑石堤,以防波臣。庙前松树十一卖做公费,又捐钱十二千,鸠工庀材,以襄善举,因勒贞珉,永垂不朽云。
  顾文汉拜撰
  顾文卿敬书
  领袖:徐殿清、徐鑑清、徐乐清、张坦盛、张坦富、张景友等
  宣统三年端阳月中浣之一日  谷旦
  后洼
  后洼村西现保存清朝道光二十一年的石碑一座,犁眼河村现保存清朝同治时期的孟氏世家石碑一座。
  乳王庄王氏碑
  北南流
  村原有关爷庙1处,早年倾圮,其建筑规模、风格已无从考证。现仅存庙石一块,在关爷庙村前,上刻二龙戏珠图案。
  元代,村人李毅,官封武略将军,葬于村西,墓前石人、石门、石羊在修建冶源水库后,淹埋于库底。《光绪临朐县志》载:“武略将军李□墓。在南流西。《云黄集》云:有石墓田者,元武略将军之墓也,其父青、兄荣诸姊姒行并元大德等字,从残碑苔藓中犹仿佛可识,而将军之名则不可考矣。邱陇既已荡然,特墓门、华表、石马之属如昨耳。今残碑亦沦失无迹
  猫林沟
  明天启二年(1622),明军兵败辽阳,时任督饷官的傅国乘马逃归故里,所养六年之猫“鉴玄”蹲于马臀之上一同归来,马、猫双双累死。傅国葬马、猫于现西村西南300米处,并立碑为记,猫碑“小友鉴玄墓记”,马碑“黄龙氏葬八蜡处”。因将村名改为“猫林沟”。
  朱家路口
  村原有小庙1座,庙前有1口古井,据传为明代建造。清道光年间,曾有两个外地乞丐在庙内争斗,致死一人,因此清咸丰年间拆除,迁至村东南方半公里处重建,并立一石碣,记述了小庙拆迁全过程,石碣在70年代被毁。
  蒋市店子
  村东有一座古庙泰山老母庙,明朝后期建立,殿内设有泰山老母、地增老母及送子娘娘等神像,院内有一棵古槐,据说建庙时栽,树高20米,直径2米。原有石碑4块,记载古庙历史,现仅存清乾隆年重修蚕姑庙半截碑。
  泉子崖
  清朝时村东南隅建关武圣庙一座,香火极盛,乡人曾两次重修,一是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监生苏道尊及张万瑞等人发起并组织重修,建有山门、映壁、垣墙、道院,现有《重修关武圣庙记》碑为证。二是乡中名士苏立群等人于民国25年(1936年)组织乡民将庙宇重修、再塑金身,庙宇俨然、青砖碧瓦、飞檐走兽、雕梁画栋,塑像威严活现、壁画栩栩如生,碑刻数块、翠柏多株,并在竣工后于庙前丹河之北岸,唱戏七天以示庆典,至今年长者记忆犹新。可惜于1957年庙被拆毁,伐树砸碑、夷为平地。
  牛山东头
  光绪临朐县乡土志:“青山社李邦宪妻高氏,年十七于归。至十九岁生子太极。才旬月,适归省父母而邦宪颓崖压死。氏闻讣奔丧,屡欲自殉。赖家人以扶孤责劝,始不作自残计。因不辞艰辛,上堂奉老孀姑。外和里党,内治家事,苦待太极成立家业未替。岁七十余卒。时曾孙繁衍。则延李氏绪于一线者,高氏力也。光绪十二年旌。”光绪十二年(1886年),上为高氏立节孝碑,碑身高1.70米,宽0.78米,有碑头压顶。文革期间古碑被推倒,碑身现斜卧北岭子树林内。
  附:    重修龙王庙碑记
  吾朐巨平山屹立万山中,丹水在其左,沵水绕其右,势虽平夷,蕴藉重厚,绵亘童阜,宛若儿孙。士人信称牛山者,因形相似也。及凭高远眺,其东列二麓,如双龙蜿蜒争奔,峭石万状起伏徐下谷中,深秀苍蔚清幽,恍若桃源,可谓山獄钟灵,造特者巧所施设矣!谷北岸有神龙祠,每有亢旱屡获嘉应。阶前石隙泉出,汹涌甚清,冽为池,遂澎湃东流入丹。迄前清咸丰辛酋,同治丁卯,连年不靖,捻匪猖狂,远近诸村避难于山,敖十万家取水于此池,汲之不竭。人蒙其休,苟非灵气所锺而能若是乎?不意去岁之仲秋,历尽暮春,数月不雨,群生调谢。各处萦祷之术尽穷,乡闾处约诸龙神叩立效。甘霖滂沛,百谷播种,麦乃有秋。然庙因历年久远,风吹雨浸,垣颓瓦飘。于是各醵(金)资材,乃相与共议重修。鸠工经营,易砖瓦,广垣墙,砌前岸,构小桥。旧山门原向东,今始向南,直对孤峰。天成之表,质文相酌,焕然增新,报可而灵矣。工即成,余援笔直叙其事,书之刻石以为映壁,永垂不朽云尔。
  前清大学士:刘芳春  撰   中华民国二年
  土埠店
  村西北原有一座石桥,名曰皇姑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青州衡王府第五代衡王有三个女儿,第三女儿招辛寨镇大郝庄村张宗孟(号太岩)为婿,称仪宾。张宗孟娶衡王朱常漵三女后,郡主时常去青州走娘家,乘坐小轿来往路过此村。此村西北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个小崖,行路很难,郡主求衡王下令临朐县衙修此桥,名曰皇姑桥。立有一碑详记建桥始末。后日久年深,洪水冲洗,无人抢修,桥冲垮,又断人烟。后来,清贡生张太楷(未仕),居住盘阳以西山子坡村,修桥筑路向以善举。张太楷号召土埠店四邻庄,慷慨解囊,过往行人纷纷捐钱。桥修好后,又立一碑,曰重修碑记,重建于清穆宗同治年间。碑中所记,桥周栽松树5株、古槐3株,桥料出自吕家油坊后山拖婆山,青石长165厘米、厚15厘米、宽45厘米,桥为三孔,每孔5块,桥石15块,桥墩长130厘米、厚30厘米,宽50厘米,每蹲10块,三蹲30块,两边燕翅为牛山石,用鸡蛋清、石灰膏、谷草灰等料配制而成,其坚硬程度超过水泥凝固。松树、古槐毁于文革后期,石桥毁于花沟水库修建时。
  《民国临朐续志》:“广济桥,在城南二十五里土埠店西北,石桥。清道光元年苏三变创建。历经重修,为牛山东石桥之巨者。桥之西北又有石桥,明万历二年创修,断碑残碣,字迹模糊,不知倡修者何人。”
  柳行
  村西朱家林西南原有一大型坟墓,墓主为青州衡王第三子平度王,墓主碑被用于修花沟水库,大供桌在文革期间被社员建了猪圈。
  大后河
  民国初年,村旧址西100米,建有关武圣庙,后几经重修,颇具规模,于1957年拆毁,现尚存重修关武圣庙碑刻1块。
  阎家河
  王氏世系碑
  兴寺张家庄子
  张氏世系碑
  东圈
  陈撰世系碑
  张陆河
  张氏祖茔碑
  柞家庄子
  王氏谱碑
  东南坡
  李氏谱碑
  下峪
  史氏谱碑
  西刘家庄
  刘氏祖茔
  西埠西
  张氏祖茔,清光绪六年青石、楷书、阴刻、竖式,碑高1.65米,宽0.65米,厚0.18米。字迹漫灭不清。
  张氏世系 清光绪六年青石、楷书、阴刻、竖式,碑高1.65米,宽0.65米,厚0.18米。字迹漫灭不清。
  东埠西
  曾氏祖茔,流芳百世 两碑,道光二十七年,在博物馆收藏。
  冷家山
  冷公新阡墓志
  东官庄
  武氏墓碑
  孟家官庄
  孟氏墓志
  东夏家庄
  夏氏碑铭(3块)
  黄埠岭
  孙氏谱碑
  孔家庄
  孔氏墓碑  孔家老林位于村西北,原有碑碣十余幢,毁于1958年大跃进。此孔氏为,终吉户六支,《孔彦云墓碑》孔彦云,59代,贸易青郡遂家于县城南三十里孔家庄。此碑现存村南小桥上。
  新王庄
  朱氏谱碑
  犁眼河
  孟氏世系碑记
  梭庄
  王氏碑文
  曹家庄
  曹氏世系
  曾家林
  曾姓谱碑
  黄崖泉
  曾氏世系
  聂家庄
  聂氏谱碑
  10. 蒋峪镇
  朝阳
  村东原有一关爷庙,庙宇座北朝南,3间。另有石碑1座,白杨、侧柏数十株。庙宇建造年代不详,1951年被扒掉 。
  郝家河
  村西南有一三官庙,据原碑文记载,此庙始建于宋代,“文革”期间被拆除,石碑亦被砸毁。
  庙古地
  原村东北处王氏茔地有茔碑1座,碑高约1.5米,宽0.8米,该碑1933年立,现仍存。
  潘家沟?
  北宋时期,潘姓立村。因处沟中,有潘皇碑,得名潘家沟。另有一说为:北宋年间,太师潘仁美为躲避仇人追杀而居此,故名。
  灰泉子
  穆陵关是齐长城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为齐国战略要地。这里筑有平台,台上建有城楼了望台,随着时代变迁,古建筑早己无存。遗址面积2600 平方米,关上原有明、清碑碣多幢,现仅有明碑一幢。
  常庄店子
  村北原有一镇武庙,清乾隆年间重修,但始建年代不详。据传说,古时,此地龟、蛇成精,祸及百姓,镇武老爷体恤百姓,将龟蛇收在身边站班,百姓得以安宁。周围群众念及镇武老爷的恩德,捐资修建了此庙。庙宇坐北朝南,有正殿3间,东西厢房各2间,院内有3幢石碑,其中有1块可照出人影,人称透亮碑,新中国成立初期,石碑被毁。1964年,庙宇拆除后建为副业大院。
  徐家庄
  该村四面环山,村西松树崮,海拔654米。村南柴山,相传是唐宋年间,赵匡胤、高王、柴王和杨家将打过仗的地方,柴山即是柴王爷占据的山头。柴山西南处有一山沟,名曰“王沟”;村西还有一杨家林子。据老人们回忆,杨家林子曾有1座石碑,当时因无人识字,不知石碑所记何事,现石碑早已不知去向。
  刘家营
  刘氏祖茔碑
  兴教寺寺内,赑屃驼碑,岿然而立;两头石狮威武而卧。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期间,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云集于此,载歌载舞,小地摊上叫卖声不绝于耳,场面十分热闹。该村为孟子葬鲁反(返)齐止栖之处。据清康熙《临朐县志》载“孟母冢在穆陵关南30余里,为鲁地。关北为齐地,赢离关稍偏东北30里,乃反齐止宿之处。”清道光十二年(1832),在村东立有亚圣碑,其碑文附后。
  附:                  亚圣碑碑文:
  亚圣止栖处
  当考旧县志所载:穆陵关偏东北相去三十里,即孟子葬鲁反齐所止之赢,因后日传讹,故以赢为营。自今按其时涂,当时齐都营邱关南有孟母墓,越关而北,此为必由之径。记载所传信不诬矣。吾辈日读孟子书,竞于大贤栖息之地掩没不传,殊可惜也!
  赢营两字本同音,后世讹传直到今。
  先代来临居尚在,昔贤棲止迹难寻。
  山当户列分高下,水夹村流有浅深。
  翘首东南频怅望,夕阳斜照木森森。
  大清道光拾贰年岁次壬辰荷月刘福德等同立
  乙酉拔贡任峄县教谕刘韫瑞撰
  11、沂山风景区
  万家坪
  村北原有关爷庙1座,庙宇坐北朝南,东、西各有一石碑,庙西石碑上书“子路止宿处”。据传,孔子弟子子路曾路过此地并在此住宿。上世纪50年代初,关爷庙被扒掉,石碑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知去向。
  傅家
  赵伟妻刘氏,乃蒋峪刘擢之女, 17岁嫁给该村赵伟。其公爹赵华东,系邑诸生,贫而鳏,授读乡里。太婆母年70余,刘孝敬谨慎。4年后赵伟亡,遗一女未满周岁。为照料太婆母和公爹,刘氏矢志坚守不嫁。其母为她另寻夫家,且嫁已有期,刘意决不从,乃治酒祭夫墓,趁夜太婆母睡熟时,偷偷起床,饮卤而死,年22岁。知县王吉旌其门曰“曲径孤松”。邑人李世模等为其立石。1956年,石碑被毁。
  东镇庙(详见东镇碑林)
  东镇庙为历代皇帝、王公大臣祭封沂山之所,亦是百姓庶民拜谒沂山举行庙会之地。由于朝廷御祭,加之沂山雄伟秀丽,大家名士、骚人墨客纷至沓来。期间留下大量的古碑石刻,遍布庙院内外,丛矗如林,故有“东镇碑林”之称。
  元代蒙古文石刻  早期的蒙古文是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后,在采用回鹘文字母拼写自己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现行蒙古文的前身,称作回鹘式蒙古文或蒙古畏兀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又命吐蕃萨迦嘛八思巴根据藏文字母制造新体蒙古字,用以拼写蒙汉等各种语言,于至元六年(1269)制成颁行,形成汉字式方体,自上而下直写,当时称蒙古新字,后称蒙古字,是元朝法定文字,近人称八思巴蒙古字。
  蒙古文碑刻因文字而异。用回鹘式蒙古文刻制的碑刻,最早为《也松格碑》 (或称“移相哥碑”、“成吉思汗石” ),刻于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胜利班师后,内容记述成吉思汗侄移相哥在宴会射箭事。碑原在额尔古纳河上游也松格领地黑尔城遗址附近,现存苏联列宁格勒博物馆。其他还有:《云南王藏经碑》,元至元六年(1340)刻,20世纪初发现,存昆明筇竹寺。碑阴用回鹘式蒙文书写云南王阿鲁的蒙古语令旨,无汉文译文,是完整的蒙古文碑铭。《张氏先茔碑》刻于元元统三年(1335),蒙汉文对照,蒙文据汉文翻译,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竹温台碑》刻于元至元四年(1338),蒙汉文对照,蒙文据汉文译,在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刻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362),蒙汉文对照,蒙文据汉文译,在甘肃武威。《紫微宫碑》刻于公元1240年,在汉文皇后懿旨文末刻有回鹘式蒙文的令文 3行,在山西济源县。此外在今蒙古国还保存有《兴元阁碑》,刻于公元1342年,全刊自汉文译出的回鹘式蒙文;《释迦院碑》刻于公元1257年,在汉文碑铭右侧有回鹘式蒙文 3行。
  八思巴蒙文碑,现发现者约有20多种,分布于陕西周至、韩城,甘肃泾川,山西太原,河南安阳、许昌、浚县,河北易县,山东邹城等元代寺观遗址。多数碑为八思巴蒙文与汉文合璧,汉文据蒙文译出,以汉语白话文直译文义,少数碑无汉文译文。碑文多为皇帝圣旨、皇后懿旨、皇子诸王令旨或帝师法旨,主要内容是保护佛寺道观产业及减免僧道赋税等事。北京居庸关云台蒙文石刻,刻于元至正五年(1345),共 2方,一为梵文陀罗尼经的音译,一为拼写蒙语,记述有关元代佛教传播业绩,是罕见的蒙文佛教史料。此外还有一种据汉文文献读音译为八思巴字蒙文然后刻石者,如加封孔子、孟子的制书,封赠道士的制诰等。
  元代蒙文碑刻。包括蒙古畏兀儿字碑和八思巴蒙古字碑。畏兀儿字碑刻,现存者计有昆明筇竹寺《云南王藏经碑》(碑阴刻有云南王阿鲁的蒙古语令旨),内蒙翁牛特旗《张氏先茔碑》、《竹温台碑》,甘肃武威《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山西济源《紫微宫碑》及“皇后懿旨”文末之蒙古畏兀儿字“令文”等。八思巴古字碑刻,已发现者约有20余件,分布在陕西周至、韩城,甘肃泾川,山西太原,河南安阳、许昌、浚县,河北易县,山东邹县等地的元代寺观。内容多为皇帝圣旨、皇后懿旨、皇子诸王令旨或帝师法旨。所述主要为保护佛寺道观产业及减免僧道赋税差役诸事。这两种碑刻都是研究元代历史、制度、宗教、寺观的重要资料。元代白话碑,是元代以八思巴蒙古字书写的官方文书,用汉语白话直译为汉文后,所刻诸碑石的通称。其内容十分丰富,尤其对研究元代专名译语有特殊价值。
  上寺院
  沂山明道寺原有石佛300余尊,唐朝末年,该寺与石佛全部被摧毁,暴于露天,散落遍地。至宋初,有僧化缘聚资,就地凿室,将残破石佛安葬其中,上筑舍利塔,并刻石记事。据临朐县文物组1984年挖掘发现,舍利塔为六角形,遗址在今上寺院村中心处,昔明道寺北侧。舍利塔壁记现存县文管所。
  郝家河
  孔氏祖碑
  聂氏谱碑
  小关
  陈氏谱碑
  李家砚峪
  李氏祖茔碑
  北祝家店子
  祝氏墓碑
  西北岭
  李氏祖茔碑
  郝赵铺
  张氏世系碑
  金贞祐乙亥年歪头崮摩崖题刻  位于沂山歪头崮南天门(抱元洞府)东侧峭壁上,高190厘米,宽130厘米。楷书16行,306个字。沂山历代有双耳之崮之称,峭壁巍峨,涌泉灌顶,贞祐二年(1214)奉符令田如林,签事刘明威避北戎达旦于歪头崮,乙亥年(1215)“军民相残”动荡的时局仍未平息,“老小再避于此”,为加强防御,创修石门两座。
  观百丈崖瀑布石刻  在百丈崖北侧石壁“仰止圣脉”西3米处,刻石幅面高28厘米,宽25厘米。内容为“万水具(俱)从山下出,此泉飞洒白云边。吾藩赤子征输苦,借尔为森(霖)大有年。正德十六年,张继孟”。
  刘鈗李文华题刻  位于百丈崖下方偏南。铭文为“嘉靖元年四月十三日青州刘鈗贵溪李文华题”。
  “中”字石刻 刻于百丈崖底东200米处,一高约4米,宽约4.5米的巨石上,“中”字高约275厘米,宽约80厘米。相传此字为明代道人雪蓑所书。
  “海岳”石刻  位于沂山瀑布谷东出口北岸石壁,字高190厘米,宽150厘米,正楷,镌刻形式为双钩。传为清贡生陈占所题。
  “梦觉”石刻  “海岳”石刻东去50米,北侧石壁下有“梦觉,陈占题”五个大字。幅高115厘米,宽50厘米,楷书,双钩刻。
  “人世蓬莱”题刻  位于沂山歪头崮南天门(抱元洞府)东侧峭壁上,幅面东西长323厘米,高161厘米。隶书,“双钩”、“阳刻”兼具,自右向左排列,起伏有变,生动活泼。落款“同治乙丑了一子书”。
  北宋景德元年(1004)沂山明道寺新创舍利塔壁记  临朐县博物馆藏。1984年,清理明道寺舍利塔地宫时发现,郑归昌撰文,石灰石质,高49厘米,宽89厘米,厚19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
  碑文:
  镇海军节度行军司马郑归昌
  惠门高辟,迷情凝已□登,法海深澄,妄见沈而莫济。昔释迦氏,□宫托化,鹤林示终,所以表众生而有死生也。欲令厌其幻身,炼全真性,乃焚存舍利,用益舍灵,□证圆明例无生灭。今有讲法花经僧觉融,本莫州人也;听学僧守宗,本冀州人也。早悟浮生,偶游斯地,观石镌造像三百余尊,救得感应舍利可及千颗。舍衣建塔,为过去之遗形化名。缘□当来之佛会此,乃地穿及泉,甃若玉坚,垒成金藏熔宝作棺。固之地平,方命良工砌垒。塔形虽小,胜事甚多。汶水东流,有若尼连之浪;空翠西峙,全同灵鹫之峰。闲云锁而不散,青烟霭以常笼。岂惟近侧皈依,乃偏他方而竞凑,瓶携法水香爇牛头,两手合掌已睇瞻,五体投地而泣礼,形依有为之,想永无漏之,因永福人伦,常光梵刹。余一梦休粮,两游灵阜,既坚命为短词,故难秘于拙思,所愧者才非凤藻,无诩凫毛,聊罄鄙芜,用以记录。
  时大宋景德元年,岁次甲午,闰九月五日记。
  塔主僧守宗、同修讲法花经僧觉融。
  众僧德超、常坐僧可凝礼、千拜智海,植松僧法诚、典座僧惠元、青州龙兴志公院主僧义永。
  青州皇化寺讲唯识论僧咸肇、惟仪寺比丘尼法明、特山院僧怀达、寺主道者僧重坚、小师僧惠初。
  穆陵关施主等苗习、张峻、施主徐遂、施主崔元、施主□清、前充转运衙都勾官苗蒿、右教练使监盐酒税三务专知官李苋、副知官周绪、穆陵关镇主谢璠、三班借职监盐酒税梁简、将士郎守沂水县尉侯待聘、将士郎守沂水县主簿乔得目、主印司刘珣、前行张均、将士郎守沂水县令陈利用。
  北宋景祐四年(1037)沂山法云寺圣水泉碑记
  碑文:
  盘古劈三极,东泰遗嵌窦,高置皇穹,下贯四溟,为汶之源。其泉神异,其益颇广,疗痊健适,灌成富壤,亢阳祷之则雨,淫雨祈之则阳,益万民,利万世,可谓圣水矣!古来俗呼多称,诸皆屈尊习用。今仁宗高皇帝,御方嘉许,赐名“圣水泉”,恰当其可,名正神悦,灵应更验,民尤乐也。铭石记之,以为序。
  观文殿大学士武城庞籍撰书   时景佑丁丑二月上浣
  增穆陵碑  碑在穆陵关关顶东红路东侧,面西而立。石灰石质,通高185厘米,宽99厘米,厚19厘米。额题篆书“增穆陵”,字径12厘米。碑身正文楷书14行,字径5厘米,现存580字。
  碑文:
  嘉靖壬戍之夏,青州守、武川杜公自淮上过穆陵,见关楼倾圯,兵防疏废,慨焉,曰:“是尚不可以屹屹磊磊乎?乃兹塌焉毁也。”即至青,则明政刑,慎法度,饬庶官,兴礼乐,东方之政行焉。乃下令曰:“夫穆陵,界临朐、沂水二县之中,盖徐淮之走集、三齐之藩蔽也。天险不修,何以言治?“其增防补士、量添弓兵二十人,通前四十人,为之室,令带家小随住,备非常,严启闭。慕而就迁者,听关上为之楼,关内为之馆。栖过宾,便哨望焉。守关诸役,许尽垦关旁荒地。过关商旅免盘诘随行货物。或矿盗横发,仍令近关镇店保甲同弓兵并力捕获。有司恪遵如令,盖自是而楼馆巍岌,兵防密翼,望之屹屹磊磊,天险裒然。行旅惧法而珍繻,暴客望旗闻柝胆寒心憟。马将度而辔为之迴也,斯杜公之绩也。冀子问之曰:“高矣,杜公之治。”或问冀子:“何以高杜公之治?”曰:“关防疏废,非先王意也。《书》言‘慎固封守‘《易》言’王公设险,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且圣人岂不知德礼政刑可以柔天下,而何急关梁为哉?夫固以蜂虿有毒,桃虫为鸟,小不慎则大废。是以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远望,深视审听,虑周千里之外,何有罢堠废险可无外患者乎?而况穆陵襟带徐淮,横跨海岳,盖南北海之喉也。昔刘裕北征过大岘,指天而喜,夫大岘即今穆陵,观是可知其胜矣。往吾两过穆陵,怪其无守,问之,云’泰久略繻‘。今杜公独建修之,振已废之险,谨无形之防,销未然之患,非长驾远虑抱龙首之念,能然邪?边腹诸公咸若是销患于无形,息奸于未然。又闻杜公为政,廉清明洁,约己济物,重礼乐,敦信义,政刑简肃,创修郡志,是有志于尚父、伯禽之遗烈者乎!岂但谨关梁已哉!吾故叹而高之,亦欲后贤师焉。
  □丑春三月上浣之吉□□□□顺大夫、顺天府府丞前光禄寺少卿,郡人冀炼撰。
  修穆陵关碑记  (清 陶锦撰)
  碑文:
  穆陵,古雄镇也,齐先君赐履之一,在临朐县治之南。夫聊摄姑尤,以迄无棣,故处今皆易其本名,故传者疑信参半。惟穆陵一关,昭昭耳目,岂非灵光之岿然者与!余尝读传记,而慕其胜,今年春适以行部经其处,慨然欲吊尚父遗烈,而求所谓穆陵关者,则两山之间,盘峇迂回,隆隆望高阜居民数家,皆柴门瓮牖。一吏策羸马持刺迎于道左,曰穆陵巡司也。问其关,则曰无有矣。嗟乎!山川犹是,城郭已非,东海之雄风安在耶!余乃叹古今时势之异,桑田沧海,叠为变更,如斯关者,何可胜道。而斯关之存焉,亦已仅矣。爰捐俸鸠工,甃甓为墉,而建杰阁于其上,盖非徒以严锁钥,实不忍使千百世之胜迹及今而隳,而余慕古之癖亦用自强也夫!
  重修常将军庙碑记  (清 陶锦撰)
  碑文:
  五岳四渎而外,非浮屠之舍、老子之宫而禁庙,孤神兀然道侧祀之千百年而不绝者,亦必有所以然之故矣。大岘之麓有常将军庙者,或曰将军为大岘戍主,秦昭宣时战殁于军,后人立庙祀之;或曰将军姓常名玄通,为五郡牧,筑城失主将意,斩之而尸不仆,惊以为神,故祀之。至今有立尸台云,此皆得之佚说,于史传无所考。然自今度之,称常将军必其忠魂足以护国,正气足以佑民,人合乎御灾捍患之典,以故时移世变而庙祀不衰,不然好事者既去谁为之替而复续哉。其非淫祀也无疑。余于戊戌从祀东镇,过岘山下,前夕梦有兜鍪铠甲执于杵而偃仆者数人。入庙小憩,即梦中所见像也。庙既倾颓,像亦离次,余乃矍然而觉曰,其即神之所以示余也。夫爰捐俸庀材,饬守土者维新之。夫岘为穆陵故地,古今用武者所必争,往常拥兵设帅,今者四海为家,雄关撤守,惟将军之名不忘,其旧语云委土可以为师保,而况乎赫赫大神也哉,是为记。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修泰山行宫碑记  碑在沂山歪头崮泰山行宫,民国二十四年(1935)立。徐凤相撰文并书丹。石灰石质。高151厘米,宽78.5厘米,厚20厘米。正文楷书,字径3厘米。碑体完整,文字清晰。(拓片照片?)
  碑文:
  东泰山坐镇齐东,其间有层峦耸翠、峭壁插天,望之巍然而特秀者,双崮峰也。南邻鲁,北界齐,东望渤海,西亘泰岱,曾稽舜典肇封,邑乘详载,名胜古迹,灿然环列,前人之述备矣。登斯山也,升其崇椒,凭石遥瞩,冈陵起伏,曲水潆洄,极目无际,万象森列,莫不油然而动遐思,诚无愧岱岳之陪二矣。其巅旧有泰山行宫,灵光普照,触石肤寸,惠泽均霑,感应昭著。迄今世远年湮,风雨侵蚀,椽瓦桷榱,破坏不堪,金身玉容,惨淡无光。有宗松轩者,见义勇为,乡达也。倡言于众,众谋佥同,乃鸠工庀材,不遗余力,重筑碧霞宫三楹,不浃辰而大工落成,何幸踊跃如是也。及修矣而弗勒诸贞珉,使来者无考,亦憾事也。或曰修庙拜像,均属迷惑,固矣。然而,保存古迹,亦属善事。余故不辞谫陋,据事直书,以备骚人游士登临瞻仰者,有所考焉。
  区立小学校长李登瀛、临朐第七区区长何俊格,第四、六、七、八区乡、镇长,助理员刘蕴山、徐凤銮,教练程子潘。(余略)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铜陵关重修山祠碑记
  碑文:
  齐鲁之界,沂朐间,右有铜陵焉,去穆陵将四十里,南通琅琊,北通临淄,亦中衢也。是关之隘,旧有山祠一所,虽非封山,不载祀典,亦所以辟鬼魅、惊盗贼而安旅者也。乃历年久远,风雨剥蚀,行者伤之。又关之前后,石路崎岖,日久冲损,每六、七月间,阴雨泥滑,行者苦之。幸有好义者任学文等,捐资募施,重修山祠,鸠工庀材,不日而石室告成。更于关之前后,相其险仄泥滑之处,命匠开山铺石数里,以便行旅,诚义举也。故为勒诸石,以志不朽,亦示后之好义者。
  时大清道光二十六年三月谷旦
  明万历庚辰(1580)重修委粟山东镇行宫记(明 邓鹤撰)(作者简介:邓鹤,河南洛阳人,号闻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万历十一年(1583年)任临朐县知县,仕至赣州知府。)
  碑文:
  朐城东北三里许,有山突起如委粟然,故名委粟山。邑人称粟山者,省文也。上有神祠一所,旧名公婆庙,已涉于陋。至谓神姓仟名山,为人之祖,则其说愈谬矣。愚夫妇惑于是说,往往祷嗣其中,禁弗克止。识礼者因改为东镇行宫,舆论盖甚韪之。嘉隆以来,日就圮废。邑人后山魏公率众重修,胜旧制不啻百倍,而横栏卷厦以及周围石垣,则前此所未有也。工成,当纪之石,顾石具而魏公不禄,遂因循至今,未有为之终其事者,惜哉!去岁冬,余奉命宰兹邑。无何,以谒神得至其地,守备者为余备道之。余惟天下镇神其凡有五,南曰会稽山,西曰吴山,北曰医无闾山,中曰霍山,而东镇则沂山是也。沂山在朐之城南百余里,前代封东安公,又封东安王。我太祖高皇帝嫌其不经,诏削去之,称东镇沂山之神。其识见之超卓真有逈迈乎百王者,所谓质诸鬼神而无疑,非耶。庙在山侧,足称伟丽,第去城既远,往返维艰,祷雨祈晴,非行宫其何以哉!魏公此举,君子以为非黩矣。纪而述之,余得以寡昧辞哉!是举也,托始于万历庚辰春三月,落成于明年秋七月,总计所费不下七十余金,厥工亦不细矣,踵而修之以永其传,又宁无望于后来者乎!魏公名勋,字时立,后山其号,登嘉靖乙丑进士,仕至通政司右参议。义当备书以昭其绩,而旧令荆公州土、旧丞陈君凤占、旧簿唐君有皋、典幕勇君持节咸与有始事之劳,爰并及之。诸出资协赞者,则列其名氏于碑阴。
  12. 东城街道
  窦家洼
  王坟。在村东偏南1公里处,有一高大土冢,人称王坟。清光绪县志载:“衡新乐端王墓:按《明史》恭庶三子厚谦,嘉靖三年(八年)封,三十二年薨,在巩郭社朐山东麓。”墓前曾有3座石碑,今无存。坟正北靠近窦氏祖茔,因惧怕朱(猪)吃窦(豆),窦氏族人曾将一任(人)姓葬于中间以驱之。
  黄家洼
  清乾隆年间(1736),东三省督军李催亮镇守辽阳时,县衙(一说家族)在水沟村西、颜家洼村东交界处,为其立碑1座,称古迹碑。1968年整地时被除。
  榆林店
  刘志祯,清朝同治年间贡生,原住宅大门口竖旗杆垛1对,祖坟亦竖旗杆垛1对,立石碑1座;翰林院赠一大匾额,挂于大门口过道上,镏金大字三个“第经明”,落款翰林院。“文革”破四旧时,旗杆、匾额、石碑等大部分损失。现仅存门枕鼓石1对、祖坟旗杆垛石2块。大门口原脊檩1根,上用毛笔字书写:“大清同治 ×未戌月×浣之八日谷旦立”。
  1964年,村出土唐代古墓。墓内铭石2块,均无盖。一为李府君志铭,一为其夫人苏氏志,李府君墓志铭呈正方形,青石料,高56厘米、宽57厘米、厚10厘米,铭文讲述李正籍贯陇西,官至少卿,并述其死难经过。后存县文管所。
  杨家庄
  明初,村立龙王庙1座,遇旱年百姓跪佛求雨。传说庙中有一石碑,民国二十六年曾修缮庙宇,庙前有参天大树10余棵,直径均在1米以上。庙中有盘龙洞,人能入内,洞中泉眼1处,泉水长期涌流。附设石桌、石凳、石碑,其中有聂可勤亲笔题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诗句。因年久失修,已无存。
  古碑。村北吴氏祖茔始建于清朝末年,占地约3亩,有古墓、古碑,周围苍松翠柏,战乱时树毁;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古碑被毁。
  《刘氏谱碑》
  南赵家河
  赵家墓碑1座,位于村公墓处。
  安家林
  明朝初年,地方士人筹资修建玉皇阁于山顶,内塑玉皇大帝神像,并砌筑院墙,独成院落,老者都记忆犹新。清康熙五十九年重修玉皇阁,今盘龙山顶阁墙残垣之下,尚存修阁碑一块,时间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八月立石。
  雍正十一年建土地庙1座。位于村西南100米处,乾隆三十七年立一石碑曰:共植松树5株,只需天灾,不需杀伐。由郑、王、吕、尹、郭、蒋姓同修。“文革”中毁坏。
  《清太学生安公墓碑》
  大张家庄
  清朝嘉庆年间,武家道口村有三官庙1座。庙院内有大厅3间、东庙房3间、庙大门、迎壁墙、过街迎壁墙,大门西侧有钟楼,园内大槐树1棵、石碑1块,现无存。
  槐阴桥。位于大张家庄村南,属石拱桥,古名槐阴桥,建于清朝初年,光绪七年重修。桥南古槐1株,石碑2座。一碑载建桥、重修时间及捐资人、建桥工匠名录。另碑为御旨贞操碑,记载村人张则禄之妻冯氏,婚后不久丈夫辞世,无子女,专心抚养继子张冠一,孝敬老人,贞节操名,清光绪十三年,御旨嘉封“松柏贞操”。张冠一为母立碑传于后世。御旨、碑、古槐均毁于“文革”期间,槐阴桥已被土埋。
  桥社碑。位于武家道口村西南500米处,立于民国二十五年农历四月六日。碑上方大字“功德流芳”,碑文为修架弥河木板桥捐款人员及建桥工匠之名记。碑文撰写张克成,书丹刘尔旨。残碑由榆林店村刘尔旨长孙刘纪圣保存。
  郝家庄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郝氏族谱古碑立于郝家庄公墓之中。
  《张氏祖茔碑》
  北石庙
  古碑1座。碑文为四迁五圣堂记:“噫古今来,迁移之道,其即为兴复理乎,闻此五圣堂始建於石庙庄前偏西,次迁此地,又次迁於此地西北五十步之外,久为风雨摧残,客岁共议,复迁於此,有识者未尝不叹此迁之远迈等伦也,工竣索余为记余筹之曰夫——”,王明经谨撰亚书丹。画工,许环。领袖:赵起宗、郭克正、常纲、刘义、吴文博、杜美全、许延风、张复太、窦恒学等39人。清嘉庆七年立。
  教堂残碑:长72、宽54、厚26公分,上书“吾庄崇奉天主圣教,父老相传,自明季始,世盖十余,年盖三百余矣……”
  大周家庄
  诞公寺。原洪济院,时属金国所辖,据创建人惠通和尚墓前碑文记载:金大定元年(1161)创建洪济院,惠通和尚园寂在大定十三年(1173)。清朝天命五年(1620)十月十八日第一次重修,由志通和尚主建改为洪济寺;第二次重修在雍正二年(1724),第三次在光绪元年(1875)修建。1919年上半年,由岑香和尚外出告终(据说云游去了五台山)。1922年,在诞公寺建校成立完小。
  诞公寺改建学校后,文物仅存山门枕1对,石龟1个,其他石碑残缺不全。
  弥南
  张家老林里的大白杨树高约40米,树干直径100厘米,是弥南村的标志树,亦为名木。树北5米处是马状元(马愉)后姥姥的坟墓,立有墓志碑。占地18亩的张家老林里竖着5座大石碑,后面一座是张家始祖张太公的纪念碑,前面4座记载弥南张氏家族的繁衍史。 “文化大革命”中树、碑均被毁。
  吕家庙
  明代朝廷在吕家庙村后为吕三才立丰碑1座,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徐家上庄
  2011年秋,在村南水渠边挖掘出金朝所立“大元先锋”碑,存县博物馆。
  林家庄
  在林家庄村西林氏老林中有一烈妇墓碑,碑上所载之事,仍在村民中传颂。明万历进士、户部郎中傅国所著《昌国艅艎》中作《李烈妇墓表》: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年即1613)二月九日,本村林试在清明期间出游梨花埠,堕秋千而死,其妻李氏(七贤店人)在娘家闻讯当即哭昏。醒后急归夫家,见已入殓,便以头碰棺,大呼曰:“少待我,当偕葬也!”随即大哭不止,直至两眼滴血,气息渐微而死。葬于林氏墓地东南角。因感其贞烈,“不忍其淹没不传”,故在墓前竖碑立传。据传,碑文由傅国撰写,名曰“烈妇碑”,现碑已无存。林氏族人已将碑文整理载入林氏族谱。
  李家女儿年十五,妇训从来目未睹。
  天生一片烈心肠,绕指纷纷何足数。
  合卺刚才两月零,春和从俗话归宁。
  儿夫戏逐秋千架,一扑翻空已丧冥。
  魆地听闻凶闻至,魂飞胆落心如刺。
  蓬跣奔忙恸伏尸,矢衷拼把青春弃。
  呼天触地泪潸潸,点滴衣衫尽血斑。
  气息奄奄肠寸断,殇感午夜殒朱颜。
  风云黯淡日无色,见者闻者皆心恻。
  城崩宁让杞梁妻,黄淑流涕青襟滴。
  乾坤从古重纲常,易勉回心乃兽行。
  争胜李娃轻一死,千秋万载骨犹香。
  朱 位
  马愉墓。在村西南1公里处,系明朝状元马愉之墓。封土高2.5米,直径5米。翁仲残缺不全,石碑、墓土完好。石碑为清光绪五年(1879)整修祠堂记,铭文完好,字迹清晰。1979年12月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民国《临朐县志》有记载。
  状元陵列入市级文物保护。除皇帝所赐碑石外,墓前人、马、兽原系状元马愉之孙晕所建,为木制,后改为石质。此陵占地100余亩,陵园内满是苍松翠柏。20世纪50年代末园内树木悉遭杀伐。60年代陵上碑石(仅存一幢)、石人、石马、石兽及状元三代有10余帧珍贵画像俱遭焚毁。
  据民国《临朐续志》记载:“正统御祭碑文,在朱位西南马襄敏茔前。按:襄敏以正统十二年九月卒于官。英宗遣官致祭。其文曰:维正统十二年,岁次于卯九月庚寅朔十八日丁末,皇帝遣礼部尚书胡荧赐祭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马愉曰:卿以先朝初进士第一,累官翰苑兼侍经筵,迁亚春卿,荣膺宠眷始终。莅职二十余年,英伟之才,笃实之学,恭勤端慎,简在朕心,顾倚注之方殷,胡疢疾之遽及,医初承命,哀赴来闻,追念相从,实深伤掉。特赠卿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赐以赙葬。仍兹遣祭,用表始终之义。卿灵不昧,尚克歆承。既归葬,又遣山东布政司左参议黎璉赐祭。原籍皆有碑,兹不并祥。
  明嘉靖进士迟凤翔题写的“状元基业”门楼和“澹轩书阁”二层小楼,系砖石结构,原为状元马愉藏书之地,毁于20世纪70年代。
  马愉墓志铭
  马愉逝后,葬于朱位村西南高冈之上,东与牛山遥遥相望,西临弥水。其墓地占地约50亩,俗称"状元林"。林中苍松翠柏,古树参天,坟莹千余,墓碑、供桌比比皆是,石人、石马、牌坊列于两侧,蔚为壮观。只可惜如此人文景观,毁于那动乱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又连降暴雨,2000年初秋,状元墓部分塌陷,其族人借修复之际,入墓探之,《墓志铭》方现于世。
  原 文
  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讲学士、赠礼部尚书,马公墓志铭
  嘉议大夫、户部侍郎兼翰林学士、修国史知制诰兼经筵官,庐陵陈循撰
  中顺大夫、太常少卿、宜文渊阁,永嘉黄养正书
  中议大夫、替治尹、太常少卿兼经筵侍书,广平程南云篆
  宣宗皇帝在位,搜揽天下材能文学之士,布列庶位,以致太平。而其制科所选出乎,其伦辈者,又置之于储养之地,以备他日讲学待问,任重道远之用,是以至于今日不乏其人。孟子曰:“尧舜之知,而不偏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偏爱人,急亲贤也。”非宣宗皇帝之圣,其孰能预于此肆即位之? 又明年制科,首得马公,以为翰林修撰。虽循国家旧典,而卒有副乎!储养备用之心不爽,其为仁知孰大? 公讳愉,字性和。其先扶风人,有讳近者仕宋,为青州郡儒学教授。因家临朐,故其子孙为临朐人。天骖、景信,公之曾大父、大父也,皆业儒,有隐德。父士贤,以淳德笃行见称于乡,封翰林修撰、儒林郎;再封翰林侍讲学士、奉直大夫。母刘氏,继魏氏,俱累赠宜人,张氏累封宜人,皆自公推恩也。公四岁知读书。稍长,即能属对,语出惊人,为大父所钟爱,曰:“是孙子必振吾家。”八岁失恃,执丧如成人;比丧魏,亦如之。既而选补邑庠弟子员,力学至忘寝食。事师处友,必诚必信,故自博士至于伦辈以上,咸器重之。上官有课学者,得所试其文辞,叹曰:“奇才奇才,他日必光科目!”公闻,愈不自足。永乐庚子,以礼经魁,乡选为第三人;明年,赴礼部试,中途得疾而归。既愈,益肆力于向学,数年无所不窥,遂举宣德龙飞第一榜,进士第一人。今上将御春宫,宣宗皇帝预为选备臣属,公以修撰与十余人被召试:《诸葛孔明可与兴礼乐?》论于文华门。
  公所作称旨,得赐宝楮,月给灯火之费,俾益进其所学。上嗣位之明年,诏开经筵馆阁之臣,多预选擢,公与四人特被简拔,日侍讲读。岁时屡赐三品服带,其他赐口尤厚。正统二年以岁满升侍读,三年以《宣庙实录》恩再升翰林侍讲学士。五年预闻机务于文渊阁;十年迁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十二年九月得风疾,诏遣中官,以善药、名医来视。越三日卒,是月初六日也。讣闻,上深嗟悼!赐赙万缗及棺。特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遣礼部尚书胡公荧谕祭,命有司归其丧,营葬于乡牛山之原。其初丧也,自近臣以至于公卿、贵人、贤大夫、士,无不痛惜!往祭之,如失其所亲爱。呜呼!公何以得此于当时? 盖其为人重厚简默,端谨和易,言无所忤于人,行无敢愧于己。性至孝,事继母尤务得其欢心。以父母惟一子,且春秋高,不欲就养于官,故所得禄,悉请给于其乡,与凡恩赐之物,亦必寓归,以备甘暖之奉。父尝得疾,公为心动,即请于朝。诏命给驿及道里费,俾归省焉。既至,父喜而疾以愈,其诚孝所感,率类此。正统以来,礼部会试天下贡生,公为同考及考试官各一,皆称克公衡鉴。其在朝莅官也,进讲必以尧舜三代仁义之说为言;论事必以圣贤存心忠厚之要为本。其退而休暇也,杜门却扫,而肆力于群书惟勤;延师讲学,以笃教于诸子。恐后乡人有在京师至贫乏者,极力周之,虽重费不少吝。尤笃于其所亲人,或有忤之者,虽甚不较。其旷怀雅度,盖有人所不能及者,而乃止于斯焉,其人所以不能不为痛惜于其没也。自没距其生洪武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春秋五十有三。有诗文若干卷,藏于家。配陈氏,有淑行,封安人,进封宜人。子:男二人 ——徵、徽;女一人;幼孙男一人:石麟。其葬以卒之年十一月初三日。其子以余与公同事相知,乃奉公进士同年友翰林杜侍讲宗谧所述状,来求为铭。呜呼!余与公相好,自以为得,孰计遽而铭其葬耶?然谊不可辞焉!故为志而铭之。铭曰:
  “齐鲁之邦,昆冈之地,惟才惟玉,实产于此。谓天弗厚,
  胡备阙美?谓天果厚,易至于是,才也登庸,玉也成器,
  中道而捐,用有弗既。孰为之耶?抑命所卑?呜呼马公!
  何究得失?我铭其藏,以告来世。聊舒余怀,亦慰其子。”
  陈循(1385—1464),字德遵,明代江西 <http://baike.baidu.com/view/7824.htm>泰和 <http://baike.baidu.com/view/22547.htm>人。正统十四年八月至天顺 <http://baike.baidu.com/view/648481.htm>元年正月(1449年-1457年)任当朝首辅。永乐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174.htm>十三年(1415)中进士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6.htm>第一名,授修撰,进侍讲。宣德 <http://baike.baidu.com/view/465329.htm>初直南宫,进侍讲学士,后进翰林院学士。正统九年(1444)入文渊阁典机务。第二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土木之变”,英宗皇帝被蒙古 <http://baike.baidu.com/view/19558.htm>族瓦剌部俘虏,一些朝臣拥立景帝即皇帝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进户部尚书,继尔进少保兼文渊阁学士,不久加太子太傅,进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后来英宗皇帝回来复位,由于石亨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466.htm>等诬大臣于谦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02.htm>谋逆,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其时陈循已经70多岁。
  据《明史》载,陈循为官比较清正,宣宗时,御史张楷向皇帝献诗本为邀宠,虽知反惹恼皇帝,多亏他为之辩才得免罪。景帝时,他上书“勤政要典”,建议效古代帝王行事,治理朝政。当时江南大雪,麦苗冻死,他请求拨库银、买麦种予农,多为皇帝采纳。后来,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于谦昭雪之后,陈循亦获平反,昭以原职赐祭。
  黄养正(1389~1449),名蒙,又名黄梦,字养正,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因善书被皇帝召见授中书舍人,后入翰林进学,受宠于永乐、洪熙、宣德皇帝,官至太常少卿。其楷书字体端正、结构匀称、点画工整、整洁规矩,代表了明朝“台阁体”书法的巅峰之作,当时朝廷的碑刻、宫殿坊匾大多系他所书。现山东曲阜孔子墓碑上的篆文“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即为黄养正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所书,首都博物馆也藏有黄养正等人宣德九年(1434)四体书写的《孝经》等作品。
  程南云,字清轩,号远斋,江西南城人,活动于十五世纪前半期。永乐初以能书征授中书舍人,曾参与《永乐大典》的编修,为宣德皇帝的老师,正统中为南京太常卿。程南云工五体,俱有古韵,精篆隶,又善大字,为时所尚。其篆书书法工整、篆法圆润,举凡传世之法书名画巨作,篆书题识者,明初首推程南云。明代大书法家祝允明曾称赞“程氏父子,篆隶擅名,其业斯鲜,不得不兴”。尝奉命书“大明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神功圣德碑”,其书法真迹《五体书唐韦应物诗卷》,被誉为明代“三稀”,在我国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
  东崔家河
  东崔家河小河北面有石狮1座,重约1吨。石狮呈坐卧式,半回头,两支前腿刻文,右腿曰狮子回头镇南沟。左腿刻立石狮年代,可惜左腿文字已失传多年,立狮年代不详。
  村中小河有石桥1座,石桥北侧有修桥记碑2座。主要记载两次修桥事宜,但石碑已毁,碑文系高玉璞抄录。一块是新建石桥记,碑文曰:“古来杠梁之成,以济冬涉而至溪涧道,四时艰阻者,非石桥不为功。朐南之朱位庄北傅家庄,右有崔家河一道,其河由东南二斜入弥河水,其路自东北而经达冶源,虽非官道,亦系通衢,但水浅泥深,一遇阴雨,驱车没轮,乘骥陷腹,过往者恒难也。余先君痒生付公讳曰执号肖川修桥葺路素所留心,朱封河口久无木桥,拎袖修理三十余载,至今木桥尤在也。他若蒋峪手植贰柳,辛寨卖留一槐,永存路左与与众乘凉,以至施衣放生建桥修堤,济人立世之事,指不胜屈,独者要衢恒念先修南路被水冲没,继修桥有志未建,余居季男,每念慈心焉戚之因,约本乡庄邻户客结一小会,修建石桥一座,以便往来行道之人。非敢云述事是,亦继志之万一也,敬将同会诸人列于左。国学监生:吴徽凤,银贰两;冯士佃,钱三百。痒生:付永泰、高岘。首事:付靖、付锐泰、陈起明、高文静、付肇泰。高云峡书。康熙贰拾柒年仲春,吉旦”。
  另一块重修桥记碑,原碑文为:“崔家河庄小溪直贯村中,故无名,或以其发源于笔架山下,名曰墨水,有二源蚂蚱山沟,一源竹寺沟清泉冷冷之尾于村之间故也,西流北折去村半里许入弥,山水志皆略而不在其意,因其处荒村非文人学士辙路所及,故不屑为表白兴独,是我庄之建此桥也,在前清年月日相积,水槽填淤,而当伏涨,秋潦泥泞盖地,往来者遇形其苦也,不得已而价卖庙前松树四株,为修葺桥路之资,桥仅四空,路砌十丈,费不百金,工成数日,回忆数百年前,村父手植艰难,若何栽培,若何灌溉,留贻时护至今日,林愈老质愈坚、树愈高,备为本庄修桥之一功,此又吾心幸中之幸也,是为记,录此。完全师范学校毕业临朐县视学高升堂撰,山东高等师范体育专修科毕业吕永川书。首事人:崔永吉、崔元、付凤鸣、高立芳、崔焕章、刘占刚、傅凤皆、崔蔼吉、刘占祥、崔惠吉、傅作柏、崔元吉、赵廷槐、高凤翔、崔添吉、傅凤刚、吕同泰、崔荣吉、刘砚田、傅兴恒、希圣。同兴。中华民国贰年八月一日,告旦”。
  甘石沟
  甘石沟村西有一“节孝碑”,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
  吴家后门
  原村西南处曾建土地庙1座,占地0.5亩,房屋1间,《吴氏谱碑》
  石碑1座,传说有100余年历史。“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深埋地下。
  烟冢铺
  村原有南、北楼子,古道从村中间穿过,明朝时期,南楼子曾立马状元(马愉)碑1座,即神道碑。
  神道碑,原立在烟冢铺官道边,隆庆六年(1572)九月朔越日(初一)移立在墓前,现立在马愉祠堂内,字迹全被毁坏。碑文是状元曹鼐撰写。
  赠学士礼部尚书马公神道碑铭
  天之生才,固将为世用,然亦关乎国家之气运焉。人君怀治道经远之虑,旁求贤才,尊礼荣养,以备任用,是能副天之意。贤才充夫天之所以与我者,随所任用以行其道,是能副君之意。上焉者,其道德法乎帝王,勋业著于社稷,铿钩振耀,流闻永世,固非众人之易及。其次,学问足以阐明治理,文章足以黼黻(fufu,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鸿猷光明,俊伟名著—代,若汉之董、贾,唐之韩、陆,宋之欧、苏诸君子,盖本天之所生,国家气运所关,岂易得哉!肆历代贤明之君所以汲汲焉简援储养,以膺国家之用,非徒尔也。我朝圣圣相承,教化浃洽,贤才彬彬辈出,其学问文章迫美夫古之君子,盖有其人矣。
  宣宗皇帝即位初,屡诏中外,博访学文才能之士,用图治理。明年,值龙飞第一科,上曰:“自古制科以得人为盛,愿得忠孝士足矣。”及试毕,开卷首选得临朐马愉。制科北人占首选者自公始。上甚悦,授翰林修撰,且勉进学,以期后用。今上将御春宫,宣宗皇帝欲选贤才备臣属,拔翰林官及进土共三十—人,比永乐初二十八宿例,绩学秘阁,恩礼有加,公其首也。被召试《诸葛孔明可与兴礼乐论》,公所作称旨,赐以宝楮,益勉进学。今上嗣位之明年,改元正统,诏开经筵,馆阁之臣多预选,择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杨公溥等五人日侍讲读,公与之,岁时屡赐三品服带。二年,以秩满升侍读。三年,以《宣庙实录》成,恩升侍讲学士。五年,预闻机务于文渊阁。十年,迁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十二年九月六日以疾卒,享年五十有三。初得疾,上日赐药遣医视疗。既卒,深加悼惜,特循师保例赐赙万缗及棺椁,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自前文武大臣赠官者,率加其正职,公始并兼职加之,盖出特恩。复遣礼部尚书胡荧谕祭,命有司归丧营葬于乡。葬毕,其子入谢,诏为国子生。
  公遭际圣明,恩礼隆厚,存殁光荣,何其如是之盛也?盖公端厚凝重,谨畏勤恪,其侍经筵惟以帝王仁义之道为陈,进退从容,有古君子风。其在秘阁,凡所论事务存宽厚,不尚琐细,得大臣体。初少师杨公士奇展墓还,言及所历郡县预备仓皆废弛,甚至垣址弗存者,民何所济?或曰:“兹废已久,比比然,其何能理? ”公徐曰:“政之兴废在人。此养民之要,岂可少缓耶?”少师公即议以闻,遣廷臣徧历郡邑,修弊举废,民争出粟实廪,所在充足,蒙其济者不可胜计。郡县疑狱被系,岁久不决,有诖(gua,欺骗)误致死者。少师公累以为言曰:“古云死者不可复生,感伤和气率由于此。”遂议以言,诏遣中内法司练达刑名者详审之,直其冤,多所全活。夷寇鼠窃扰边,朝廷命率兵往剿之,会其别部四十余徒来,有请执之者朝议佥同。上遣左右问于馆阁。时独公与予合辞对曰:“朝廷以赏善罚恶为治。苟赏罚至公,则人心信服。若因恶以执其善,岂为治之道?”左右辩问再三,公终不易辞。上从之,赏其使遣回,部属感悦,皆相率来谢。凡论言不轻先发,俟人尽其所长,审其可否,惟义是从,故于事多所裨益率类此。公与礼闱两为考官,克尽乃心。遣祭先圣孔子及凡陪祀必诚敬兼至,简在上心推恩优待,虽没身不衰。
  性聪敏,自四岁知读书,稍长出语惊人,大父喜曰:“是儿必光大吾家!”暨选补邑庠生,刻志苦学,至忘寝食,师友咸器重之。上官课试,观其所作,必以奇才称之。永乐庚子,以《礼》经举乡选第三,遘疾不获会试,因得肆力问学,遂膺首选。既入翰林,种学绩文,日大以肆。平居至孝,八岁失恃,执丧如成人。事继母尽孝敬。以父母春秋高,无他兄弟奉养,请以所得俸给于乡以养亲。凡受诰封赠推恩及亲,再继母张氏累封宜人,其初继母魏氏未得请,公恳陈其情,特恩给之。父尝得疾,公心动,即请于朝,诏给驿及道里费归省。既至,父喜即愈,人咸以孝诚所感。公自处愈若不逮,襟度闲雅,于士大夫交谦恭和易,有忤之者亦不较。乡人往来者率以礼相接,略不以势位介意。公平生实行若此,其符忠孝之期宜矣。使天假之以年,其所就庶几追美古之君子。惜乎竟以中年而没,故自勋贵至公卿大夫皆哀悼痛惜无已也。
  公讳愉,字性和,其先扶风人。在宋有讳近者,为青州儒学教授,因家临朐。曾祖天骖,祖景信,皆业儒,有隐德。父土贤,乡称善人,封翰林修撰、儒林郎,再封翰林侍讲学士、奉直大夫。母刘氏累赠宜人,继母魏氏、张氏封赠如制,皆自公推恩也。配陈氏有淑行,封安人,进封宜人。子男二人,长即征,次徽。女一淑婉。孙男一人石麟。所著文章若干卷,藏于家。时户部侍郎兼翰林学士陈公尝为志之以葬。征复奉其父执侍讲杜宗谥所为状属予文,刻诸墓石。予自经筵馆阁十五年于兹进退起居,未尝一日相离,正资丽泽之益,而公遽溘先朝露,墓石之文,予岂可辞邪?敬述其概而铭之曰:
  公昔挺生海岱间,清气洒洒起尘寰。登岱匪但穷躜(山元),观海直欲瞰波澜。远究义轩扣玄关,近师孔颜造杏坛。文章五彩备凤鸾,乘时飞向青云端。高叫阊阖(changhe,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宫门)呈琅玕(langgan,象珠子的美石),引领群仙谒金銮。明良遭际天颜欢,云龙风虎何盘桓。彯缨垂组光儒冠,操觚濡毫耸世观。日侍圣学靡敢安,扺掌帝制竭寸丹。功成回首遂盖棺,清风明月路漫漫。神游八极天地宽,玉埋九泉松柏寒。殊恩没后犹重颁,穹碑懿行人难攀,于乎君子竟不还!                   正统十三年
  注:作者曹鼎,河北宁晋人,1433年癸丑科状元。1440年2月,与马愉同时入内阁。
  墓道碑诗
  当年对策第一人,匡时相业重朝绅。
  雄碑突兀临官道,高冢茏葱阴瑞麟。
  诗礼犹在光世旧,冠裳惟待后人新。
  鲰生晚进无知识,谬续遗编事讨论。
  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进阶资治尹、同侍经筵讲读、兵部左侍郎、后学迟凤翔顿首书。
  北楼子曾立吕三才碑1座。1958年均被毁。
  胡家岭
  村后胡氏祖茔前,留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十月立的“胡氏世系族谱”石碑一幢,现字迹斑剥,极难辩认。
  贾家庄
  原村北有节孝碑1座,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806),正文书“松柏贞操”四个大字,“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
  《贾氏世系祖茔碑》
  李家崖头
  虎头桥。位于村北100米处,系青石筑成,高3米、长5米、宽4米,共1孔,桥两侧刻有虎头像,虎纹清晰,清光绪年间建成。桥北侧曾立石碑1座,记载建桥详情,现埋于地下。
  七贤店
  据民国《临朐续志》记载:“七贤店义集序,碑嵌庙前壁上。岁进士马益著撰。乾隆二十五年立。序曰:‘考之市者恃也。恃以备缓急济缺乏也。国市、都市、郊市、野市,异之以其地也。大市、朝市、夕市,别之以其时也,至若市之以物分者,则随时随地而无一可缺也。不集则不备,故曰集也。《易》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集之说也。集者集也,集诸市以通交易也。然集者利薮也。见利则争,裁之以义而后定,故曰义者利之和也。集而以义名者,治市者各司其事而不征其俑也。不征其俑而利得全,其为利然后商贾皆悦,而愿藏于其市也。城东南有七贤店,僻地也,亦胜地也。欲效地灵须凭人杰。众绅士等具呈设集,善事也,亦义举也。倡义议,列集肆,约□□金备赢缺也。或为司虣以御乱也,或为司稽以防奸也。执事者各司其事不征其俑。夫是之为义也。集义既成,禀之于官而后行之者,示奉公而不敢私也。勒诸石以记其事者,恐后之司事者见利而忘义,借市以罔利也。罔利则害义而集不能保也。余嘉其集之义大有造于一方,而且可垂永久也。是以为之序也。序之者谁?集西南村之梅溪氏也’。按梅溪为益著别号,故云”。
  孔村
  赵秉忠观沂山瀑布诗刻。1984年在七贤乡孔村发现,碑刻横披,用青石刻制,长138厘米,高47厘米,厚8厘米,上刻‘观沂山瀑布’五律诗二首,诗作与书丹,皆出明朝状元赵秉忠之手,字体草书,现存县文管所。”
  村前后庙各1座。前庙始建于隋唐时期,庙有大殿、钟楼,供奉多种神像,占地1.6亩;后庙建于明朝末年,设有大殿、左右廊坊等,占地3.3亩,庙前建有1.8米高、占地120平方米的庙台,台下是2000平方米的广场。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以击鼓为号,众人集会于此。广场南侧大街由众乡亲广集善款购“白塔”条石百余块铺成,以便马车通行。“文革”期间两庙被毁。
  胡梅涧
  利济桥。据民国《临朐续志》记载:“利济桥,在胡梅涧村西南,当东北乡赴冶源之通衢。初横木为彴以渡桥,不时成行者病焉。自清同治十一年,村人醵资聚石为桥,秋搭春拆,虽风凄露冷而人不病涉,行旅便焉。有拔贡马毓珩所撰碑记,今存”。
  村北曾有一节孝牌坊,立于清光绪年间,南向,用材皆石料,门高5.5米,宽3.5米,远望如一巨门,中嵌一石匾,上书“旨门”二字。1959年被拆毁。
  刘家焦窦
  原村西有敕表节孝石碑1座,系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为刘立敬之妻苏氏所立,1959年被毁。
  吴家焦窦
  观音庙。始建于宋朝,庙祠堂前设有石碑、石鼎、香炉、亭台、石凳等。据《吴氏家谱》记载:“吴氏七世祖朝贤为重修观音庙之领袖”。 “文化大革命”庙宇被毁,祠堂内各种佛 像、壁面、香案也面目全非。
  张家焦窦
  据碑文载,清嘉庆年间,张家焦窦村与陈家焦窦、曹官庄村联合建庙宇1处,俗称姑子庵,供奉观世音菩萨,建有东西两廊房。山门外建土地庙,院内青松翠柏,正殿前有榆树1棵,高11米,胸径1米,紫藤攀缘而上,夏秋之季紫花怒放,香气盈院。山门题一楹联:进退连环逍遥过,远近迎达道运通。1948年,北海银行驻孔村,折庙建厂房、宿舍,庙宇荡平,迹象无存。
  吕家油坊
  西南沟泉子1眼。泉旺涌地面似趵突,水不纯,似有岩浆,汩汩水流,久旱不竭。俗传,明朝末一吕氏顽童,经常喝此泉水,身体健康,聪明过人,但因家庭贫寒,受人欺负,一气之下,到黑山子顶植松柏8棵而逃走。这8棵松树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4棵,寓意象高山青松一样生存下去。民国九年“地方”(基层小吏俗称)仗势敛财,越法抽款,遭吕氏抵制。“地方”恼怒,强杀古松4株。吕氏维权抗争,逐成讼案。堂审激辩,县长立断:古松乃吕氏私产,外人不得侵犯!吕氏胜诉。时人碑记其事,立山顶。“文化大革命”期间,碑毁,存残段。
  《吕氏谱碑》
  上王家沟
  下王家沟村原有王氏墓地明代石碑数座,现保存1座。
  韩家洼
  村西北岭公墓茔中有石碑2座。一座是“韩氏世系”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和月立,碑上刻记着韩氏9世族人谱系;另一座是“杨氏世系”碑,清咸丰九年(1859)三月上旬立,碑上刻记着杨氏7世族人谱系。
  下李家崖
  村西南原有土地庙1座。院内石碑2座。闯“关东”前道士窦少太看守。此庙建筑物于1958年被毁。
  南相家楼
  王虎沟村东筑有三官庙。庙内塑像活灵活现,壁画栩栩如生,院内石碑古松,巍峨壮观。庙旁一古槐,明末栽植,主杆有枯洞,仍虬茂旺盛。“文化大革命”期间均被毁。
  东黄埠店
  辛氏世系碑
  西黄埠店
  贺氏墓志
  上卜落沟
  李氏谱碑
  吴家上庄
  吴氏祖茔碑
  宋家巴窝
  宋氏祖茔碑
  郎家洼
  郎公祖茔碑
  南赵家河
  赵氏祖茔碑
  泥沟子
  夏氏谱碑
  左家河
  左氏墓碑
  郝家庄
  郝氏谱碑
  刘家河
  刘氏谱碑
  水沟
  夏氏祖茔碑
  武家道口
  武氏谱碑
  曾家洼
  曾氏谱碑
  13. 城关街道
  粟山
  邓鹤撰)(作者简介:邓鹤,河南洛阳人,号闻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万历十一年(1583年)任临朐县知县,仕至赣州知府。)
  碑文:
  朐城东北三里许,有山突起如委粟然,故名委粟山。邑人称粟山者,省文也。上有神祠一所,旧名公婆庙,已涉于陋。至谓神姓仟名山,为人之祖,则其说愈谬矣。愚夫妇惑于是说,往往祷嗣其中,禁弗克止。识礼者因改为东镇行宫,舆论盖甚韪之。嘉隆以来,日就圮废。邑人后山魏公率众重修,胜旧制不啻百倍,而横栏卷厦以及周围石垣,则前此所未有也。工成,当纪之石,顾石具而魏公不禄,遂因循至今,未有为之终其事者,惜哉!去岁冬,余奉命宰兹邑。无何,以谒神得至其地,守备者为余备道之。余惟天下镇神其凡有五,南曰会稽山,西曰吴山,北曰医无闾山,中曰霍山,而东镇则沂山是也。沂山在朐之城南百余里,前代封东安公,又封东安王。我太祖高皇帝嫌其不经,诏削去之,称东镇沂山之神。其识见之超卓真有逈迈乎百王者,所谓质诸鬼神而无疑,非耶。庙在山侧,足称伟丽,第去城既远,往返维艰,祷雨祈晴,非行宫其何以哉!魏公此举,君子以为非黩矣。纪而述之,余得以寡昧辞哉!是举也,托始于万历庚辰春三月,落成于明年秋七月,总计所费不下七十余金,厥工亦不细矣,踵而修之以永其传,又宁无望于后来者乎!魏公名勋,字时立,后山其号,登嘉靖乙丑进士,仕至通政司右参议。义当备书以昭其绩,而旧令荆公州土、旧丞陈君凤占、旧簿唐君有皋、典幕勇君持节咸与有始事之劳,爰并及之。诸出资协赞者,则列其名氏于碑阴。
  刘氏墓志
  三 元
  三官庙,系明前建立,县内十大香火庙会场所之一,三官庙有三件宝:铜匾、铁碑、卧龙槐。铜匾横约八尺、纵约二尺,铸有“三元都会府”字样,径六寸许,双钩笔画,上款:大明万历三十三年,下款:下元十月十五日立。铁碑,铸有建庙及重修时间、建造单位等内容。20世纪50年代后,庙逐渐拆除。
  太 平
  清末(约1823年),朱裕廷考中武举,朱大坤取得恩贡,为示表彰,在朱家老林和朱家大门前竖起10米高的四座旗杆,武举底座刻有“名著膺扬”四字,恩贡底座刻有“明晶近士”四字。旗杆底座高1.8米左右,宽2米左右,旗杆粗近30厘米。
  河头庄
  郭义墓。郭义,原籍山西太原,金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同知,次子郭筠,元朝时官至大学士、大司农。郭义墓在村委院西300米处,墓地有石雕、碑碣、牌坊等。《临朐县旧志》载:“在北关外六里承恩厢”有郭义、郭筠之墓相符。墓地遗迹,至今尚未发掘。
  北五里庄
  进士林,位于村东北,占地3亩余,原有松树81株,石碑6幢,为进士张东光父子墓葬,松树在1942年伐卖,墓地在“文革”中被毁。
  龙王庙
  龙王庙村位于县城西南方,原名孤塘村,清代改为今名。村中原有龙王庙,有大院占地四亩,院外有庙产6亩。主建筑龙王大殿始建于明初,历代增设各种建筑。如今只剩龙王殿尚存,其余建筑均荡然无存。该庙历经多次修缮。前有保存完整的石碑,碑高2.10米,宽0.95米,厚0.18米。双面碑。石碑记载清道光九年十月二十二日夜发生的地震,庙在这次地震中遭到损坏,此碑记载了震后重修经过。2014年为保护该碑不再受损,临朐县地震局拨款4000元,修复重立。
  附:戊申重修龙王庙碑文
  历考前碑,自乾隆二十二年新建观音阁,三十一年重修龙王殿。厥后又立逄山庙,并修读书堂,基址巩固,规模宽宏,神有功于人,人有益于神,诚盛举也,亦越道光九年(1829年)十月二十二日夜间地震,砖瓦摇动,势欲倾圯,金碧尘蒙,丹黄蚀削(剥),庙貌既失其整齐,书堂复被水倒塌,理宜重修者久之,迨二十八年正月十九日,有武生王鸣春,监生马克诚与魏绍珊、张学海等约各庄父老共议重整,遂兴工于三月二日,告竣于九月十日,楼房殿阁、门墙台库,焕然俱新,又何减于当年哉!伊谁之力,佥曰:首事。首事不有归之同社,同社不自以为功,归之周方之善人信士。
  各处善士捐钱题名(略)
  邑庠生员张学孔(礼)撰
  廪膳生员王来廷书
  大清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十三日敬立
  冶源平安峪也有石碑记录此次地震
  倪家庄
  倪家庄位于临朐县城以西2公里处。原村十字路口处有土地庙,围墙、庙门、大殿组成,内塑神像。院内古柏两棵,胸径2米有余,建庙初植。村旁有一石碑,碑文载建庙经过和部分村史,此碑已毁于农田水利建设。现存两块墓志和两块残碑。
  张饫仁墓志
  公讳饫仁,字体元,行二,邑庠生,露秋公之子,钦若公之孙,彦登公之曾孙也。公生于乾隆二十八年正月初二巳时,卒于道光十年闰四月二十九日巳时,享寿六十八岁,配陈氏,乡饮耆宾陈惟成之长女,生男三女二:长男例授儒林郎,后选州同元升;次男庠生元泰;三男太学生元德。长女适儒童刘以孝;次女适太学生王士吉。孙男六:振纲、维纲、持纲、纪纲、绎纲、携纲。曾孙继起,开列于左。
  元升生振纲、持纲、携纲。
  元泰生维纲、纪纲、绎纲。
  元德嗣子纪纲。
  道光二十六年上浣小阳月 谷旦立
  此碑青石、楷书、阴刻、横式、高0.46米,宽0.51米,厚0.21米。
  张元泰墓志
  元泰,字星阶,行二,例赠儒林郎、国(子)监太学生、体元公之子,邑庠生。露秋公之孙,业儒钦若公之曾孙也,生于嘉庆元年二月初九日子时,卒于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卯时,享寿六十六岁,元配高孺人,生男三女五,继配王孺人。公二十岁入邑庠,终身好学,敬长孝亲,勤俭治家,中和处世,书院考棚,督理重修,排纷解难,乐善好施,谨勒诸石,志其一生之大概,以示后人,当以我公为法云。
  廪生表愚弟陈学海顿首拜撰并书。
  维纲娶马、曾、傅氏,生男二:汝洙、汝泗。
  纪纲娶刘氏,生男:汝椿、汝桂。
  绎纲娶马、陈氏,生子汝舟、汝栋、汝梁。
  同治二年二月中浣  谷旦立
  此碑青石、楷书、阴刻、横式、高0.46米,宽0.68米,厚0.27米。
  残碑两块
  张公墓表(残碑) 此碑青石、楷书、阴刻、横式、高0.51米,宽0.44米,厚0.24米。
  此碑青石、楷书、阴刻、横式,有“嘉靖岁次戍子 季春 吉旦立石”等字,高0.70米,宽0.40米,厚0.34米。
  岩头
  三官庙有大殿三间,前有立柱走廊,门上坎有一横匾额书:“三官大殿”。殿内有三尊神像:中间是天官神,左右分别为地官、水官。村民相传,天官神即尧,地官神即舜,水官神即禹。院中有古松古槐,门外东西各立碑三块。
  东朱封
  三元庙,又称“三官庙”,座落村东,占地6亩有余,建成时间无考。据传,明隆庆二年(1568)曾重修。历经清康熙二十一年(1683)、乾隆十九年(1755)、道光八年(1929)、同治十二年(1874)多次重修。主建筑有三官殿,另有泰山圣母祠。三元庙殿堂高筑,青砖碧瓦,飞檐翘阁,甚为壮观。殿内雕梁画栋,尧舜禹三神像栩栩如生,院内古木参天,遮云蔽日。每年三月间,香火不断。此古迹毁于“文革”期间,现存重修三元庙圣母祠碑。
  三元庙东矗立牌坊一座,系清道光二十年(1840),为旌表李璋之妻王氏而建。后毁于“文革”期间。
  在原通往县城南北路东侧,一南一北并排节孝碑两座,因其貌相似,故称“双碑”。南面之碑系清咸丰年间为表彰李中狱之妻王氏而建。李中狱早殁,王氏奉事舅姑,享年九十岁。北面之碑系光绪年间旌表李作湘之妻牛氏而建。牛氏十九而孀,无子,以夫侄兴科为嗣,牛氏孝敬舅姑得其欢愉,抚嗣子教养备至,舅姑殁,丧葬以乎循礼,励节艰辛六十余载,寿七十余岁,无疾而卒。碑文系庠生李洪涛撰书题诗,诗曰:“惟松栖鹤,惟鹤依松,完完劲节,落落仙踪,卓志奇行,笔难殚述,芳流千古,松鹤为图。”双碑皆毁于“文革”期间。
  西朱封
  村内原有明朝石碑两块,埋于村西小学墙下。
  村有清嘉庆墓碑两块。
  井家田
  井家林位于井家田村之村南,占地约30余亩,始建于元朝至元三年(1337年)。林的四周埋有誌石。林内松树、柞树等植被生长茂密,郁郁葱葱,至民国年间尚有数百年的古木,坟茔与石雕碑石散处其间,最为壮观的当属元代宣武将军井佺与宣威将军井涓父子俩的两座茔墓。
  御葬前各立碑楼,座北朝南,下有巨石龟负之,边用青砖镶嵌,碑额为浮雕二龙戏珠,碑楼高约三米半,宽约四米。两边并列石人两对,右边一对造型刚劲英武、威风凛凛;左边一对从容安祥、文质斌斌,颇具张驰之道。石人前有石猪、石羊各两对,皆生动逼真。
  王家楼
  清朝初期,村民主动捐款捐物,在村南黄龙沟河上架石桥一座,并立石碑两幢。其一刻大字“广义碑”,其二刻有捐款捐物捐工之名。石碑年久失护,现已损毁。
  北高家庄
  村东南里许原有墓葬。1、据传为明衡王妃之墓。占地约10亩左右,坟体圆锥形,高约15米,周长60余米。墓东侧有大殿,立有牌坊、石狮、石像,有石碑六座。墓北边立有六棱石柱,高约10米,石狗端坐顶尖。墓地四周用石材砌墙,墙基宽约3米,高8米。明清时期有专人看守墓地,闲人不得入内。清末坟墓从西北角挖洞被盗。1958年前后,集体修砌“连环井”用砖石材料将坟墓扒掉。墓坑内有墓志铭(现存临朐县博物馆)。2、据1982年编《城关公社志》所记:衡王墓,距县城西十五华里的前马陵村北面,有墓隆起,历代相传,信谓“王坟”。于一九五八年挖掘。墓深五米左右,有五米见方之大,墓门朝东,以巨石砌筑。墓门前有一石碑,刻有“衡庄王子墓”五个大字。3、有石碑记载,此墓修于明朝万历十五年,是衡王之孙朱再丰,死时五十一岁,其妻王氏,死时四十九岁,系当时兵马指挥王本道之女。1977年墓址平为良田,此处修建高架结构扬水站一座。
  衡里炉
  村东南角有窦氏牌坊一座,高四丈,宽六丈,并有凤尾云子倒角图案,坊顶竖刻“烈日肃霜”。20世纪60年代 “文革”期间被毁。
  西安
  建国前,在村西南发现“董家尚书碑”残迹。
  李氏墓碑
  郑家庄
  村西北角原有古庙,俗称西安大庙。大殿东南角有钟楼,南面有大小石碑若干块。建国初拆除,碑不存。庙外东侧原有石碑三幢,一碑面南,两碑面东,均为节孝碑。其中有清末村人王立志妻于氏贞节碑。
  北朱堡
  村东原有一座古庙,清顺治七年(1650)建,内有5尊塑像,墙上有壁画,庙前有石碑。1964年拆庙。
  大谭马庄
  石门坊胜迹众多。有崇圣寺、碧霞祠、唐壁佛、三石龛、佛塔、“晚照”壁刻、圣水泉、另天池、仙人桥、太平崮等。历代大家高士慕名而至。晋代高僧支遁、唐释北宗之祖神秀、明宣德状元马愉、万历礼部尚书冯琦、文化名人安致远、明大罗仙人梁孜等先后到此观光浏览,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由于战乱和和其他原因,古庙宇、佛像及碑碣十多幢,悉被破坏,仅存宋、元碑各1幢及明残碑2块。
  贺家庄
  建国前,轿顶山下苏氏茔地松柏荫翳,坟山高耸,碑碣肃立。《程氏族谱碑》为清光绪八年(1883)所立,高1.5米,宽0.7米,碑顶刻“木本水源”四字,下面是铭碑文。
  柳家圈
  清道光十一年,张氏为记其世系而刻立谱碑《承前启后》碑。1958年被用作临(朐)五(井)公路老龙湾干渠桥桥板。2009年重修干渠桥,碑石得以重现。碑高1.63米、宽0.67米,厚0.16米,碑身断为两截,个别字迹漫漶不清,但仍为柳家圈张氏珍贵文物。
  承先啟後
  從來一本之親原於天性,九族之睦繫於□□,此非可以弁髦視,亦不可與行路等。吾張氏之來朐邑久矣,溯厥初,原係浙江杭州府錢塘縣籍。吾始祖諱榮,任青州府同知,遂家於朐邑焉。朐邑之有吾氏,自此始也。其始立塋於張包峪,其後遷塋於澇凹,又其後遷塋於石庄。傳十一世至夢熊祖,兄弟四人,夢祥、夢泰、夢聖在石庄。夢熊祖,吾之自出也,遷塋於柳家圈庄北。是柳家圈之有吾氏,又自此始也。夢熊生三子,長池臣,今其裔在朱厓;次献臣;次順臣。献臣生思智、思信;順臣生思禮。思智生迪德、樹德;思禮生復德、碩德、明德。自此而後世日,人丁日添,族遂日繁,以柳家圈聚居者不過五六十家,而吾族已居其大半焉。夫以仕宦而來卜居,雖不與寒門孤微播遷流落者等,而以一人生息,後世蕃衍者,此綿綿延延,不可謂非厚,幸也。自夢熊祖而外,其蔓延於他處者,吾不及載。今自夢熊祖以來,支分派别,生齒甚夥。使不有以誌之,則代遠年湮,傳世久而視若塗人矣。吾所謂相視如塗人者,其初則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分而至於塗人。吾譜之所以作也,其意曰,分至於塗人者,勢也。勢,吾無如之何也,幸其未至於塗人也。使其無至於忽 忘焉,可也。爰刻石勒碑,立於祖塋 之前,倮族人咸知一本九族之親也,是為記。
  大清道光十一年嵗次辛卯夏六月穀旦族人    等仝立
  前殷家河
  龙王庙,据传始建于宋,后几经修葺,民国初倾圯,建国初遗址清晰可见。龙王碑,青石质,碑通高1.48米,宽0.77米,厚0.18米,碑心镌“龙王神位”斗方四字,正楷字体端庄秀丽,丰腴饱满,碑右上方题款为大清同治八年(1869)次己巳仲春二月二日。左下方题为:闫社敬立。
  纸 坊
  重立龙泉义集碑
  信女题名(残碑)
  龙泉义集碑
  寨子崮
  禁赌碑    寨子崮村位于太平崮北麓,东距临朐县城七公里,据传,昔年村东有神庙,老松古槐,遮天蔽日,此倚石崖,背风向阳,夏可乘凉,冬宜曝身取暖,南望太平崮,风景幽雅。也是旧时临朐通博山的必经地之一,为往来商旅行人的憩息聚处。此处又与石门坊山颇近,每逢山火香会,博徒恶少,游山之余,便于此就赌。久之,就此营生,置石为桌,备设赌具,成为露天赌场,故为“石牌”(赌博俗称看牌)之名,錾刻于北崖石壁上。因赌博有害百姓生计,危及社会安定,好嗜赌者昼夜拼赌,家业输尽,鬻妻卖子,无法还债,被逼走上行劫、强抢之路,使百姓不得安宁。光绪三十年(1904),知县张世卿严禁赌博,为害已久的石牌赌场亦被取缔,百姓称快,遂捐资立碑于此。碑文有“近有不肖之徒,不务正业,专业赌博营生,引类呼朋,毫无顾忌……废时失业,言之殊堪,痛恨。自示之后,倘有不法之徒,不遵禁约,仍复前辙,一经拿获或告发,定从严究办。”字样。石门坊重新开发后,寨子崮村党支部书记高瑞云在村民高瑞海等协助下,觅得此碑,随运回原处,使其重新复立。中央电视台于2004年对此碑来历进行专访。禁赌碑。碑高1.45米,宽0.67米,厚0.1米。
  高仲卿墓碑  寨子崮村高氏原籍利津县大高家村。第十四世高仲卿(字履洁)生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卒于道光三十年(1850),享年82岁,葬于村南山坡。高仲卿于清嘉庆五年左右率五子由利津迁居寨子崮,立村曰“太平高家”,为本支高氏首迁祖。该碑现立于该村高氏祖茔,青石、楷书、阴刻、横式,碑高0.5米,宽0.70米,厚0.12米。
  碑文:吾高氏者,原籍武定府利津县人也。自先考履洁府君始迁朐邑,卜宅于太平山之阴,遂家焉。迫奄逝以后犹有狐死首丘之意,欲返葬故兆,乃山川绵邈,道经三百余里,势有不能,遂卜兆于斯,永为阴宅,祭志者石,使后世子孙知木本水源,世系不淆焉,是为志。先考享八十二岁,卒于九月初九日。
  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十三日  立
  新建文昌阁、魁星楼碑记说明
  张勤家庄
  清光绪年间,张氏家族有贞洁烈女,在村东为其树一贞节碑。碑高近3米,宽1.2米。上端为二龙戏珠青石浮雕,中间刻有“圣旨”二字;下端刻有“松柏铭贞”四个苍劲大字。“文革”运动中,碑遭破坏,只存遗址。
  朱 堡
  邱家庄翰林坊,清嘉庆翰林尹秀生所建。尹曾任国子监司业,卒年128岁。为官清正,晚归故里。嘉庆十八(1813)建坊,座落在邱家庄村东大街,三门石基砖柱,坊顶为“山”字形,宽6米,高6米,石匾正面有“圣旨”,御赐“升平人瑞”四字,坊两边竖立旗杆各一。
  尹秋田墓碑  尹士卓,字秋田,县秀才,生活于清朝早期,妻邱、李、王氏,耕读为业,忠厚传家。乾隆六十年(1795)其曾孙等人为之立碑,尹坤生撰文,尹秀生书丹。该碑现存邱家庄,青石,楷书,阴刻,竖式,高1.6米,宽0.68米,厚0.14米。
  碑文:根深者叶茂,渊源者流长,分派别谁无木本水源之思,故坤追远所及,太高祖讳三里字之城,高祖讳复?字本?,曾祖讳士卓字秋田,邑庠生,祖父讳自得字居之,父讳廷杰字献祯。忠厚世世,瓜瓞绵绵。绪延兄及坤与弟等,守先君之业,克勤克俭,沐显祖之余泽,惟课读惟耕,子子孙孙无替引之倏尔,年过花甲仅希终命幸际 ,汤坤与秀同受  荣多矣,何望耄年进德泮思乐?乃在厥弟躬也,是为记。
  大清乾隆陆拾年午月拾陆日    谷旦立
  月  庄
  李氏祖茔祭田碑
  我李氏自儒林坊迁居越沟庄,始葬庄东老茔,分出两支,一为茔上一支,一支葬于此茔。自此茔又分出五支,一支茔于此茔之右,相距不十步者,则今李安仁及李占春等是其后也。一支茔于此茔正北,相距百余步者,则今李洪初及居安家林等是其后也。一支茔于庄正北沟东崖者,则今李文德兄弟等是其后也。一支茔于庄正西三里许名老崖头者,则今李复初兄弟等是其后也。又一支茔于庄正西三角湾南原者,则今李希圣等是其后也。
  水  磨
  刘存阖墓志铭
  下石埠
  王氏谱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临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