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4-13 21:07
鄌郚总编

令人无奈的群体事件

  
  就像许多美国人对伊拉克隔三岔五的炸弹袭击已经深感无奈,笔者对中国每几个月来一次的所谓“群体事件”也产生了几分无奈。
  看到那些让人扼腕的新闻图片——聚众,烧楼,掀警车,虽然拍摄地点各异,时间不同,但实际上背后都是内容不同却性质一样的民怨。而正是这样的民怨,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或许石首街头的5万人有四万九千九百人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但为什么这些人都愿意凑这个热闹?巴东官员非礼民女不成反遭刺杀,这种在前清的县府衙门都不算是新闻的事情怎么会激起全国范围的声讨,以致司法都要从于民怨,使得邓玉娇“有罪释放”?
  政府站在哪边?
  纵观这两年的群体事件,从去年的瓮安到现在的石首,一个共同点就是地方政府的不得民心。亲自参与石首事件处理的刘国林说这是“长期以来积淀的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总暴露”,所以这种深层次矛盾一日不解决,地方政府就一日不得安宁——一个普通厨师坠楼就能让几万人上街,“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越发无规律可循,令地方官员们防不胜防。所以要从根本上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地方政府必须改变自己做官,做事乃至做人的原则——政府应当谦卑地与人民站在一边,而非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许多地方官员精通拍马却不懂治理,完全无法在民众间树立威信,全是靠讨好上级保住乌纱。悲哀的是,这种让官民关系越来越糟的游戏规则,却是如今官场的通例。因为选票在领导而非人民手中,所以群众除非上街,否则左右不了官员的行为。
  所以说到底,群体事件的根源还是在于政府对群体有没有诚信,群体在对政府反感和愤怒的时候有没有“出气”的地方,如何心平气和地“撒野”,怎样对不作为的官员合法“问责”。比如,如果人民手中有选票,有正常的表达渠道,社会中固有许多深层次矛盾,总不至于“长期积淀”,因偶然事件爆发。在一个常态的社会中,一个厨师的离奇死亡或许会引起几个街坊围观,但家属以爆煤气罐为威胁,誓死护尸,并以数万人上街示威,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病态,和人民对政府天然的不信任。要解决这些深层问题,恐怕还需要深层的变革。
  警察为谁说话?
  警察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有时候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
  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过长大以后当警察这样的憧憬,而警察在当年也被亲切地唤作“叔叔”。但今天如果作为一名警察,心里恐怕相当不是滋味。上海有警察被暴徒砍杀,公众反却同情杨佳;瓮安、邓玉娇、石首等事件中警察都在公众批评的风口浪尖;掀翻警车已经成了全国各地群体性事件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仿佛警车代表了某种压抑,而将其掀翻则是一件快活人心的事——就连家具店老板不满政府征税,都要把警车掀翻,可见当今中国最不讨好的职业之一,恐怕就是警察了。
  这实在也是一种社会的病态。警察应该是保证社会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维护法制的制度保障。但在中国,警察总是情愿或不情愿地变成了为某些官员服务的暴力机器,尤其是在许多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政府,警察涉黑已经不是新闻。如果民众认为警匪一家,警察是跟自己对着干的,那便意味着社会对“公正”二字彻底失去了信心,“群体事件”的发生也就是早晚的事情。在邓玉娇案中,警察几次改变对案情的描述,让人们觉得似乎巴东警方已经成了邓贵大的辩护律师,变着法地想要治邓玉娇的罪;在石首事件中,邵建也在他的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政府和警察未能作为“第三方”代表公正,而是“挺身而出”,做了参与事件的第二方,通过抢尸,给“自杀”家属重金赔偿等方法,把自己卷入漩涡的中心。种种做法,很难让人相信都是出于“维稳”的好意。警察做为国家暴力机构,其公正性如何保证,由谁来保证,在中国恐怕还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需要有全局考虑的制度变革,才能实现。
  网民力量多大?
  中国有句话叫“放手发动群众”,应当是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前后总结出的一个路线。虽然这句话现在仍能经常在政府文件里看到,但21世纪的群众早已经不用党和政府来“放手发动”,而是随时处在“待发”状态中。因为有网络和手机,地方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几张照片,手机里发出来的一条短信,在通过天涯、饭否等网站无限扩大之后,马上便能形成令人吃惊的群众动力和凝聚力,也使任何通过信息封锁来掩盖事实的举动变得苍白无力。伊朗人在一场不公正的选举过后,尽管政府驱逐外媒,人民无法通过传统媒体发出消息,但因为有YouTube和Twitter这样的“草根媒体”,使得伊朗人的示威游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都引起了巨大反响。YouTube上一段用手机拍摄的少女中枪的视频,在民众间的震撼力恐怕超过任何一家国际媒体的新闻报道。本已对政府深怀不满的民众,加上草根媒体的催化,石首当局除了全市断网,恐怕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点子——听说武警进城之后还动用了信号干扰车组织人们用手机发消息,只是种种措施用尽之后,难道就真的能“一夜回到解放前”,把信息完全封锁?面对“待发”的群众,政府应该换个位置思考,好好研究研究怎么面对网络时代的公共治理了。
  民怨何时能息?
  中国看似遍布各地,令人头疼的“民怨”,短时间内应该成不了什么气候——就像笔者一样,许多中国人或许也会对这种隔一阵子爆发一次的“群体事件”感到万般无奈,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人可能也会和笔者一样,认为需要深层次的改革,而改革嘛,条件总是不成熟的,所以到头来只能是临文嗟悼,发几声“网事并不如烟”的感叹。
  但是,正如5万人上街只需一人跳楼,深层次变革的开始也许也只要一点点努力。今天看新闻,发现江苏海安交警追车致司机死亡,但政府却是先删贴而后不删贴,继而开始回帖,居然也就避免了网民的愤怒和声讨,海安似乎也避免了成为“石首第二”。中国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不是一天两天,简单的网上回帖肯定不足以重塑这缺失已久的公信力。然而,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回帖,实际上则是透露出了一种以前很少看到的,真正的畏惧——官员对群众,对网民的畏惧。有了这种畏惧,政府的公信力才能真正重建;这种畏惧,正是中国社会所极为缺少的,也正是改革所必须的源动力。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铁骨红梅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