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8-17 22:32
鄌郚总编

潍坊报业史话

  潍坊报业史话(上)
  回望潍坊大地上的报纸,历史扑面而来。
  110年前创刊的《潍报》宣传共和理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初期就十分注重新闻宣传工作,1927年创刊的《群众报》是潍坊第一份中共党报,从此掀开潍坊共产党人以笔为枪、以报为匕,抢占舆论阵地的序幕;抗战时期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办的报纸规模空前;潍坊解放后,中共潍坊特别市委创办的机关报《新潍坊报》、诞生在共和国序曲里的《昌潍大众》……每一份报纸都在不同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人在创办的报纸里写着百年初心。
  本期撰稿:齐英华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辑:台 可 美 编:王 蓓
  校对:曾艳(01-02)代进(03-04)刘辉(05-06)封敏(07-08)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本周刊邮箱为56352618@qq.com
  本报周一至周六出版
  -
  潍坊报纸有百余年历史
  1960年编写的《潍坊市志》中有关《潍报》的记载
  《爬山快报》
  潍坊最早的报纸创刊于1912年,110年间出版的正规报纸有70余种,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主办的报纸占相当大的比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类报纸承担着不同的宣传任务,印刷方式、发行范围和份数不尽相同。
  -
  民国初宣传共和 《潍报》应运而生
  潍坊地区由中国人自己经营创办的报纸,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摆脱了清廷的言论出版禁律,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各政治势力竞相办报。这年,国民党、共和党、社会党、自由党先后在潍县城设立支部进行活动,据1960年编写的《潍坊市志》载:“共和党办‘共和印刷所’在县治前街,以石印出版《潍报》和《童友杂志》《振群杂志》两种定期刊物,并翻印《桑海类谈》《木皮子传》等刊物,宣传新政。”《潍报》是潍坊历史上最早的报纸,以宣传共和为主旨,但具体实物已无可考。
  也是在这年,安丘县教育会在郑公祠创办了一份《渠丘七日报》(小报),总编为李鸿祺(字介夫)。报价低廉,销路颇佳,后停办。此后15年,潍坊报业寂然无声。
  -
  百余年70余种报 我党办报比重大
  潍坊报纸历时110年间,比较正规的有70多种。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办的报纸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是国民党办的、日伪军合办的以及其他民营报纸和科技服务性报纸等。
  张玉山创办于1927年的《群众报》是潍坊大地上第一份中国共产党党报。共产党创办的报纸,在九一八事变前的还有《红星》和《呼声》,主要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抗战时期的《抗战简报》《群众报》《抗战日报》《前哨报》《潍河报》《燎原》等中共党报,主要是揭露日军侵略罪行,号召群众奋起抗日,保家卫国,共产党人洪钟大吕般的抗战宣言响彻潍坊大地;解放战争时期的《爬山快报》《新潍坊报》《昌潍大众》(前期)等中共党报,广泛宣传“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激励人民参军、参战,将革命进行到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昌潍大众》(后期)及各县市党报,则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广大人民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1928年,诸城县学生联合会第一分会创办《现代青年》,主编臧洪运(后期改名为臧君宇)后来担任中共潍坊市市长。同年,潍坊开始出现国民党办的报纸《民声周刊》。国民党的报纸在抗战时期主要是宣传抗日救国,不时也会出现一些反共的内容,特别是1945年以后,各种国民党党报、军报都暴露出反共的面目。
  -
  鲁东重镇商业发达,外地报纸来潍落户
  潍县是鲁东重镇,自古以来商业发达,1899年时胶州邮界潍县邮局已经营业,这为青岛报纸来潍坊发行、办报提供了经济支撑和传播之便。《青岛时报》创刊于1924年9月1日,七七事变爆发后,部分迁潍,于1937年10月10日创刊《青岛时报·潍县版》,社址在潍县坝崖大街北首。经理孙德山,樊幼萍为总编辑,张凌云、葛焕斗为编辑兼外勤记者,王第荣主持副刊兼校对,张绍先为报务员,朱元功为译电员。报纸为自办营业性质,期发1000份,逢潍县大集日则加倍增印,除直接订户外,还有报贩沿街叫卖。版面安排上,一版为国内要闻,二版上部为国际新闻和地方新闻,下部为副刊“更生”。报纸地方新闻自采,其他则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电稿和由青岛转达一些国内外要闻,有时也翻译外电。其中包括最新的抗日战绩、国际上对华声援、地方大力援战的行动等。日军侵入潍县城的前一天,即1938年1月9日停刊。
  另一个来潍办报的城市是天津,《天津大中时报·潍县特刊》创刊于1931年(或1932年),终刊于1935年,负责人谭伟民。
  -
  报纸发行范围份额有别 《群众报》发行达五千份
  报纸是信息传播的载体,而发行则是信息传播的关键。潍坊办报历史长、种类多,随着办报时间的早晚、归属性质的不同,报纸采用石印、油印、铅印等多种印刷形式,发行范围和份数也是千差万别,有的仅供内部某级别以上干部阅读,有的在一县之内发行,份数仅几百份或千余份;有的在全境乃至全国发行,发行量多的可达六七万乃至十几万份。
  九一八事变前,是潍坊报史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群众报》《红星》及《潍报》《民声周刊》,由于年代较远,发行情况已难于查核。国民党昌邑县党部的《昌邑党声》发行规模也不大,200份左右;《现代青年》每期仅石印100余份。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报纸有较大发展,发行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抗战简报》发行五六百份,石印《群众报》发行达5000份,《前哨报》发行600份左右,而《潍河报》《燎原》等属内部报刊,不公开发行。国民党组织创办的《时事简报》《政报》《鲁报》《二纵青年》《民声日报》等,大都在本县内发行,份数在五六百份之间,有的收费,有的不收费;具有明显营业性的《鲁东日报》,主要通过邮局订阅,每日上午10时送报上门,还零售部分报纸。
  解放战争时期,《新潍坊报》初期按户赠发,后改为用户订报,订阅发行由报社发行科和各地邮局办理,报纸发行最初只有1000余份,后增至5000份左右。《昌潍大众》(前期)发行量为5000至10000份。这一时期,国民党的《齐鲁日报》《统一日报》《安丘日报》《益光周报》等发行量多少不一,少的有一二百份,多的一两千份,大多收取报费。
  1956年8月至1958年8月,各县(市)办的县(市)委机关报,均通过各县(市)邮电局发行,平均期发5000至20000份不等,且大都在本县(市)发行。1959年1月1日复刊的昌潍地委机关报《昌潍大众》通过邮局发行,发行量初期为16000份,后为24000至25000份。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潍坊域内的中共机关报一贯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战争年代,办报条件差,地点大多不能固定,报纸上的消息多数摘自其他报纸或通过收音机抄收新华社消息,另外一部分来自当地各级领导干部,普通群众来稿不多。潍坊解放后,各报社均建立健全了广泛的通讯员网络,并在报社内设专职人员负责通联工作。
  -
  《群众报》是潍坊首份中共党报
  张玉山故居院落
  1927年11月,张玉山创办了潍坊历史上第一份中国共产党党报《群众报》。这份萌芽时期的党报,形式类似传单,以发布命令为主。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地下党员、昌邑柳疃陈家庄村的陈庆泉根据组织指示,回家乡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与曲溪、王书范在村小学创办油印小报《抗战简报》,于1937年8月15日发行第一期。
  2021年11月的一个早晨,寿光市台头镇张家庄村,张树全从自己的院落走到前面的院子——张玉山故居,从里面打开大门,迎接每日来访的参观者。大门口挂着的牌匾彰显着这处故居的意义。
  张玉山(1898—1927),原名张振儒,寿光党团组织创始人、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人,历任中共寿(光)广(饶)支部书记、中共寿光支部书记、中共寿光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即寿光县委第一任书记)等职。艰苦的斗争环境、繁重的革命工作,令他疾病缠身。1927年,病情越来越严重,可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仍全身心投入工作中。11月,他创办了《群众报》,这是潍坊历史上第一份中国共产党党报。这份萌芽时期的党报,形式类似传单,以发布命令为主,旋即停刊。12月18日,他与世长辞,年仅29岁。
  搜索《群众报》,会有多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以此为名的报纸,但关于潍坊和一份共产党人主办的《群众报》,由于其“旋即停刊”存在时间较短,目前能找到与其有关的信息仅限于志书中简短的记载及一些展馆中的寥寥数语。
  至九一八事变前,潍坊的中共党报除《群众报》外,还有两种。一是中共高密县委于1928年创办的《红星》(周刊),一是中共潍县中心县委的《呼声》。《呼声》创刊于1930年12月初,由潍县中心县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牟铭勋(1903—1938)主办,不定期出版,每次油印三五百份,最多达1000余份。主要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在潍县党组织几经被破坏的情况下,《呼声》起到巨大的宣传作用。1932年停刊。
  -
  读《群众报》燃抗战激情
  《群众报》
  抗战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史家村开设的“大众药铺”旧址。药铺下面有一洞口直通《群众报》的地下印刷厂。
  《群众报》是中共山东清河区委(前身为清河特委、清河地委)机关报,于1939年8月1日在山东桓台县东沙沟河子村创刊,时任清河特委书记景晓村撰写《发刊词》,出版506期。
  -
  与敌周旋坚持出报,几经演变多次易址
  《群众报》初为不定期的油印小报,由特委秘书处负责,特委秘书长刘洪轩任社长。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新闻、抗战的有关情况,在特委所属四边、博兴、长桓等县发行,每期印量500份左右。主要转载国内外重大新闻,宣传共产党各级党委、抗日民主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反映抗日军民的英雄事迹,指导各地的抗日工作。
  第一期《群众报》在桓台县东沙沟河子村南围墙外一个菜园屋里,用绿色油墨印制出版,从此,清河各县委欢呼有了自己的报纸。出版六期后,因日军“扫荡”休刊,不久复刊。从1940年3月6日出版的第38期起,《群众报》改为石印版,四开四版,三日刊,间或增刊两版。没有电台,时事新闻通过用收音机收听广播,记录整理后刊载。印刷几百份,一次刻钢版的蜡纸印多少就发放多少,不搞第二次刻版。
  1940年春,报社迁到清河地委机关驻地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边区葛家口村(今属青州市高柳镇),社址设在村民葛树德家二层楼下地洞中。5月1日,群众报社召开成立大会,作为清河区党委直属单位,隶属宣传部领导,主要领导干部由区党委委派,一般干部、工人大部分是从各单位、各部门抽调,也有部分是新参加工作的同志。社长由宣传部长马巨涛兼任,刘洪轩任副社长主持工作。1940年12月至1944年上半年,社长为杜振东,之后为区常委宣传部长陈放兼任。总编辑为张逢之、陈淑等人,设编辑部、印刷部、经理部。
  1941年秋,报社随清河区后勤机关迁至垦利驻地。1943年1月,遭到日伪军“扫荡”,撤离垦利驻地,临时改为油印的《群众快讯》。反“扫荡”结束十余天后,重新恢复石印《群众报》,为16开日报。
  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2月,渤海区党委指示将冀鲁边区的烽火报社与清河地区的群众报社合并为渤海日报社,但限于当时的印刷条件,报纸仍称《群众报》出版,出至506期,7月1正式改称《渤海日报》,延续《群众报》的期数,自507期开始,直到1950年4月26日随渤海区党委撤销而停刊,共历时10年零9个月,发行2244期。
  -
  群众支持影响力大,粉碎敌人冒充阴谋
  《群众报》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其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抗日战争的宣传,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和八路军在战场英勇杀敌的情况。这份报纸在抗日根据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受其影响,民众抗战的激情高涨,在清河区发动多次抗日斗争。日军张店旅团司令部参谋三浦梧楼,仿照该报样式出版了伪《群众报》,企图鱼目混珠,欺骗广大群众,破坏《群众报》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
  面对这种情况,群众报社于1943年1月12日发表声明,引领号召广大群众揭穿敌人的阴谋,广大群众不但没有上当受骗,反而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断狠狠地打击敌人,使敌人步履维艰、寸步难行。三浦梧楼办假报纸的卑劣花招最终破产。
  -
  战争期间环境恶劣,藏身地洞日夜印刷
  《群众报》的编辑、印刷、发行工作,全部是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进行的。为提高办报质量,清河区党委积极创造条件,在今青州市高柳镇许王村、史家村两村交汇处,秘密设立了一处地下印刷厂,主要承担《群众报》的印刷任务。
  印刷厂设在史家村村民史升安院中的地洞内(已塌陷),记者2021年11月探访时,许王村村民李怀明讲,地洞呈长方形,长7.5米、宽3米、高2.5米,操作间22.5平方米,放置三台石印机,23名工作人员日夜不停轮流排版印刷,每期发行3000份。印刷厂的通气口通到邻户史云仙家的水井中,还设有三个隐蔽性极好的通风口,目前只能找到一处,在许王村李芝广家中。另外在史家村史延益家有一间“大众药铺”,实际是地下党开设的秘密交通站,药铺下有一通道直通地下印刷厂。
  《群众报》的发行工作由中共清河地委总情报站负责,总情报站第一办事处设在许王村,而今这处房屋由村里的五保户居住着。
  -
  ◎相关链接
  抗战时期中共党报 宣传我党方针政策
  1940年2月,鲁中二地委在临朐县桥头村创办《抗战日报》,地委宣传部部长甄化章任社长,陈叔俊任总编辑。至5月转移,共出版发行6期。
  《前哨报》是中共清东地委(今寿光一带)的机关报,创刊于1941年6月。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揭露敌伪顽的暴行,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各阶层人士,争取抗战胜利。主要刊登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本地消息及各县具体工作经验介绍等,主要活动地点在牛头镇、马家庄、南北台头、张家庄、李王庄一带。编报人员吴强、田广、李剑秋皆为中共党员。该报八开张,三日刊,初期油印,后改石印,发行600份左右。1942年秋停刊,共出100余期。
  《潍河报》,1942年2月中共昌邑县委和潍县县委联合创办,内容主要是根据县委每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党员素质,交流工作经验。属内部刊物,印数在50份左右。昌邑县委的曲溪是编辑,潍县县委副书记姜克林等编委会的其他同志兼职编辑。当时正是抗战极为艰苦的时期,日伪据点林立,扫荡频繁,编辑们经常背一架油印机,到处转移,住的时间较长的是昌邑县三区的南白塔村和瓦城村。同年8月,根据上级指示停刊。
  《燎原》是中共清东地委内部刊物。1941年寿光“清水泊战役”之后,清河区党委转移到小清河以北活动,清东地委(辖昌邑、潍县、寿光、广饶、博兴、临淄、益寿七县)在昌北、潍北和寿光九区一带活动,与区党委联系非常困难。1942年下半年,为及时掌握形势变化,区党委批给清东地委一部电台,并同意办报。1942年底,清东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相伟指示曲溪任社长负责筹建报社,于1943年二三月间创刊。内容为前一天收到的新华社消息,开始没有报名,出过几期后,定名《燎原》。这份小报对县以上领导及时了解总的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敌人的动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起到较大作用。1944年撤销。
  -
  推出建党二十周年特刊
  《群众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特刊
  194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中央明确指示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群众报》刊发了李植庭手写的贺词。
  -
  李植庭手书贺词 刊于头版上半版
  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论持久战》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共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日来纪念。1941年6月30日,中央书记处发布《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从中央层面首次明确把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来纪念:“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
  根据中共中央的这一指示,1941年7月1日,第171期《群众报》推出四个版面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左侧报眼刊载了中共清河区群委会书记刘群署名的贺词“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斗争的旗帜,人民的希望。”版面文字及标题均为竖排右起。一版最右侧上下贯通的通栏标题《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下面半个版刊发了《解放日报》社论《为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而斗争》,上面半版刊发了李植庭手书的贺词:“你是消灭帝国主义的利器,解除民众痛苦的良方;你是民族解放的灯塔,世界和平的曙光。你有二十年来革命斗争的经验,你有雄伟无比的不可摧毁的力量。领导群众发动武装。为实现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为争取中华民族与无产阶级的解放!恭祝你身体健壮,万寿无疆。”
  李植庭何许人也,《群众报》刊发他写的贺词?李植庭,寿光民主人士、清河区国民参议会议长。1940年12月23日,《群众报》以《抗战老人》为题,介绍他的革命事迹,称其为“抗战的老英雄”,说他“颜白发,激慷概”“忠于民族气节,不怕任何困难,为大众利益肯牺牲一切,值得我们模仿与学习”。由于李植庭在清河区有很高的威信,所以这篇报道促进了民众对抗日民主政府的拥护,他手写的贺词刊发在纪念特刊上也是影响力使然。
  194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1周年纪念日,李植庭满怀深情,在《群众报》上奋笔题词:“21年来,你无日不在为反帝反封建而努力斗争!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已成为团结各阶层人民的核心,在破晓前的黑暗里,犹如一座光明的灯塔,照着干百万人,走上自由解放之路!”赞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报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作用。
  -
  群众舍命保护报社地下印刷厂
  1941年4月27日上午,驻防寿光辛家庄楼子的日伪军100多人包围了“围子里”(青州市高柳镇许王、史家、红星三村的统称),先后烧毁许王、史家村的房屋50余户,整个村庄弥漫着恐怖气息。看到敌人来了,村里大部分人跑出村,敌人挨家挨户搜,把没来得及跑的老人、孩子集中在大街上。
  敌人从16岁的史家村姊妹团团长史凤英口袋里搜到一个铅笔头,怀疑她是女八路干部,让她说出报社藏在哪里,史凤英称不知道。敌人一顿耳光打得她满脸紫青,口吐鲜血,她还是“不知道”。敌人气急败坏,凶相毕露,用皮鞭抽打她,把她和李光远的母亲关进村民、自卫团青年史成学家的小西屋。李光远的母亲奋力逃脱。敌人兽性大发,将史凤英奸污。史成学忍无可忍,怒不可遏拔出红缨枪,愤怒地向日本军官刺去,结果被连捅三刀倒在血泊中。日伪军放火烧屋,史凤英被活活烧死。
  1941年9月的一天,日伪军再次包围“围子里”。此时,寿五区区公所和县公安局的同志正在许王村李锡吉家开会,听到枪响紧急转移。李锡吉的母亲正在收拾同志们坐的凳子,被敌人抓住。敌人威胁说:“你这八路老婆子,今天不说出报社藏在哪,就让你见阎王。”敌人连拖带拽把她带到大街上,捆绑起来,把未能及时逃出村的群众赶到一起,威逼利诱他们说出报社地址。
  敌人一个个反复拷打审问,大家都说“不知道”。紧接着又是一阵毒打,换来的还是一句“不知道”。为了杀一儆百,敌人先用刺刀捅死了60多岁的李大娘,又分开审问,还是一无所获。敌人再下毒手,刺死李锡诚、李东甫、史宗仁、李相贤、李洪喜,李东甫的女婿被连刺三四刀,没刺中要害部位死里逃生。
  敌人折腾一天也没找到印刷厂,傍晚又强行逼迫赵绪芹老人下到枯井内查看。老人下去看到的正是印刷厂的洞口,好几个工人还躲藏在地洞里面,老人手势示意他们不要出声,然后故意向井口的日伪军大声喊道:“这下面啥也没有,不信,你们下来看看!”敌人信以为真就没再追查下去,撤回据点。老人的机智勇敢使印刷厂成功躲过一劫。
  为了保护报社印刷厂,“围子里”先后有8人遇难,分别是史凤英、史成学、李辛氏、李锡诚、李东甫、李相贤、李洪喜、史宗仁。为了记住日伪军的残酷暴行,纪念为保护地下印刷厂而惨遭杀害的亲人,人们将这两天称为“围子里印刷厂惨案”。
  -
  ◎相关链接
  抗战时期的其他报纸
  《益都新闻》由国民党益都县党部主办,1933年4月由另一报更名创刊,1934年2月停刊。《鲁东日报》创刊于1935年5月,社址在潍县坝崖大街。报头为于右任所题。《鲁东公记报》由昌邑县陈公增主办,1936年创刊。《时事简报》,1937年7月下旬由国民党诸城县党部第四科创办。
  1937年8月,国共两党以抗敌后援委员会名义创办《大众报》,主要负责人为中共党员张文通。该报陆续刊登《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等文章,及时报道各地“民先”“学联”等抗日救亡组织的活动情况,为发动全民抗战起了推动作用。当年年底停刊。
  1938年春,国民党昌邑县王尚志部委派其宣传科科长韩志文筹办报纸,定名《情报》,于5月中旬出版,内容以刊登各战场的战事为主。1938年八九月间改名为《政报》,日本投降后去高密继续出刊,1945年10月停刊。《民声日报》是国民党山东第14区(驻寿光)所创办的报纸,1938年6月创刊。
  昌乐县的《抗敌情报》《昌乐日报》《抗战新闻》《简报》《和平日报》《鲁报》,是同宗报纸在不同时期的报名,在昌乐出至约1700期(刊期与以前各报接续排列),于1946年11月迁至济南。
  《二纵青年》由三民主义青年团山东支团鲁苏战区游击第二纵队分团部筹备处青年周刊社主编,持积极抗战态度。1940年3月12日在安丘创刊,1941年停刊。1943年2月1日,《二纵青年》与二纵政治部发行的《抗战旬刊》合并,改出《挺进》(半月刊)。
  -
  建市四天《新潍坊报》创刊
  《新潍坊报》创刊号报头
  《新潍坊报》1948年9月23日一版
  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机关报《新潍坊报》于1948年5月1日创刊,1949年2月16日停刊。该报虽然存在时间不足一年,但对潍县战役等进行了充分报道,在促进新解放城市建设,为待解放城市提供经验方面作了大量报道。
  -
  潍坊特别市市长题词:“为建设潍坊市而努力”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建立潍坊特别市,隶属中共华东局领导。1948年5月1日,潍县解放的第四天,《新潍坊报》创刊,报刊号为“山东邮管局新闻纸类登记第五一号”,以中华民国纪年。报社先设在棋盘街国民党原《统一日报》社址,同年9月12日迁至博古街(今向阳路)南首,报纸为四开四版,排印以直排为主,间有横排,铅字印刷,日刊。创刊号及重大节日采用红色印刷,报纸零售价初为北海币100元,自8月20日调为北海币150元。
  创刊号刊发了《中共潍坊特别市委员会关于出版〈新潍坊报〉及成立新华社潍坊支社的决定》,指明创办这一报纸的任务:“为肃清国民党反动宣传的遗毒,宣传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城市政策、劳资政策和土改政策)与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宣传党对潍坊地区的恢复、建设、发展的方针,以肃清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反映解放后群众情绪、人民生活和要求,以及职工、农民、青年、妇女等群众活动与民主建设的情形。为促进新解放区的生产建设,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并为待解放城市提供经验,华东局决定创办《新潍坊报》,同时成立新华社潍坊支社,作为特别市委会的机关报和机关通讯社。”
  潍坊特别市市长姚仲明为《新潍坊报》创刊题词:“密切结合群众要求,正确贯彻城市政策,为建设潍坊市而努力!”一版还刊登新华社华东东线分社、潍坊特别市政府教育局对创刊的祝贺。
  新潍坊报社由中共潍坊特别市委书记徐冰兼任社长、总编辑,赵扬任副社长,张黎群、乐静任副总编辑,由三人组成报务委员会,作为报社、通讯社的集体领导机构,负责报社行政工作,由徐冰兼任书记。同年9月,徐冰调任济南特别市副市长,由中共潍坊特别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波人代行其责。报社编辑工作实行编委负责制。编委委员有:徐冰、赵扬、张黎群、乐静、戈扬、刘丹、李义、李白蕾、徐敏、刘宗远、秦秋谷等人。
  1949年,我军在解放战争中进行全面进攻,一座座城市相继解放,急需大批新闻工作者到新区开展工作,此时,潍坊的各项工作已基本稳定,随着大批干部南下,华东局决定撤销《新潍坊报》,于2月16日停刊。
  -
  版面定位多次调整,质量大有改进
  《新潍坊报》读者对象为工人、店员、知识青年、工商业者及乡街以上工作干部。中共潍坊特别市委要求:凡在报上刊发的社论,特别市委市政府的决议、指示、布告等,所属各级党委、政府、党组均应组织研究和讨论执行,对富有指导性的专论、通讯也应联系工作认真研究,以便吸取经验,改进工作。
  《新潍坊报》版面定位进行过多次调整。初刊时,一版刊登要闻、二版地方新闻、三版国际国内新闻,四版初期登广告,自第13期起辟为综合副刊。随着市内秩序逐步安定,一版要闻由以地方新闻为主改为刊登解放战争中的最新战果和党中央对解放区各项工作的政策及指示,地方新闻挪至二、三版刊出。
  《文综》是经常性的副刊,工人园地、青年生活、通讯工作等专刊或专页不定期出刊,由省青联潍坊办事处主编青年生活、采通室编通讯工作。
  10月1日改版后,《新潍坊报》一版为要闻,二版为地方新闻,三版为副刊或专刊兼登国际新闻,四版辟为经济版,刊登各种商情、行情,设有“社会服务”“新闻集锦”等栏目。改版后的《新潍坊报》无论编排艺术还是新闻内容,都有极大的改进。
  -
  各界动态刊发及时工人也能表达心声
  《新潍坊报》自创刊以来,以党对解放区的指导方针为宣传和报道中心,在城市政策方面报道了民主政府施政方针、市政建设与基层政权建立、民主政府入城后的各项善后工作、安抚商民、急救灾胞等。如5月3日第三期刊发了针对北海币兑换蒋币的有关问题,北海银行行长卢钝根发表的谈话,还配发社论;政府积极救济难民,七小时内放粮近8000斤,救助了2000余人。
  在执行工商政策方面,报道了接收国民党企业的经过和对旧职员的态度,执行保护工商业政策,政府召开工商界复工生产座谈会及工商界复业动态,以及政府发还解放前被国民党霸占的民营工厂机器设备等。工业恢复生产的三篇系列报道则分别介绍了华丰机器厂、宏达工厂复工的情况,以及筹造中的棉子剥皮机。三分之一铁工厂复工后,工商局组织调查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这些内容也都得以及时报道。
  在文化教育方面,报道了潍县解放前知识青年受迫害,解放后新民主主义文教事业蓬勃发展,民主政府救济失业教职员等。华东大学、市立师范等学校通过报纸刊发招生广告。
  在职工运动方面报道了工人登记加入工会,工会重视工人复业等。还配合发表了有关的社论和短评,正确地宣传和反映了民主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织布工人韩自立是一名孤苦伶仃的听障人士,解放后在东关益记工厂织布,在《新潍坊报》上发表文章《我真乐极了》,讲述了自己解放前后截然不同生活,如今还参加了工会小组,“这时我真乐极了”。前几天担心因为耳聋不够工会条件,工友们讨论后同意他加入工会,“工会是我们工人自己的团体,什么问题都可以在工会解决。我们是潍坊市的主人,我们生产也是为了自己”。
  -
  前期《昌潍大众》特色鲜明
  《昌潍大众》1949年7月7日创刊号发表纪念七七事变十二周年的报道。
  《昌潍大众》报是潍坊解放后第一份地委机关报,1949年7月7日创刊,1950年5月10日停刊,共出版100期。该报具有鲜明的农业特色,重大节日、纪念日套红出版,透过该报还能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大活动。
  -
  前期报道内容以农业生产为主
  1949年7月7日,《昌潍大众》创刊,社址在益都(今青州)城里。报纸四开四版、横排铅印、三日刊,后改为日刊、周六刊、周三刊,1950年5月10日停刊,共出100期。报刊登记号“山东省邮电管理局登记鲁字第六号”,为立券报刊。
  1950年5月25日,昌潍地委机关由益都迁至潍坊。
  前期的《昌潍大众》具有明显的农业报特点,内容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及其他,没有综合文艺副刊,只有一个《通讯工作》专页不定期刊出。初刊时两个版面,一版为要闻版,因报社没有收讯设备,稿件主要摘编上级党报和支社的新闻稿。二版为地方新闻。自第22期扩为四版后,一版仍为要闻版,二、三版登地方新闻,四版为综合性版面,主要介绍新解放区情况及报道内政外交新闻。
  报纸栏目设置精彩。用于阐释政策,指导工作的言论栏目有“大众言论”“庄户话”“社论”“专论”“小言论”等,用于新闻时事的栏目有“时事讲话”“好人好事”“国际一周”等,根据实际需要还设置了“服务栏”“大众知识”“农业常识”“批评与建议”“读者信箱”等栏目,使报纸朴实亲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服务性。
  -
  创刊号头版头条纪念七七事变
  创刊号套红印刷,遇到重大节日、纪念日时该报皆套红印刷。创刊号共四版,当日正值七七事变十二周年,头版头条刊发“大众社论”《纪念七七十二周年》,以代发刊词。以七七为契机,肯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共产党与解放军同人民一块奋斗的功劳”,同时部署安排接下来要做的大事,对后方军队、后方人民、党政军工作同志提出具体要求。文中提到,纪念抗日战争与三年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值得高兴的,但不要骄傲,共产党的事业还十分远大。“只要我们谦虚、小心、艰苦、朴素,一切同群众商量,而不犯自满、保守、脱离群众的错误,我们就可战胜一切!”这是一份宣言书,更是一份动员书,为建设新潍坊、解放全中国鼓与呼。
  其他几则消息分别是报道潍县县委干部深入发动群众抗旱,动手打井浇地,潍县教师抗旱救灾;益都县普通区召开村干会,研究夏征新办法;寿南县跃龙区打了387眼井;青州市下了场好雨……
  二版刊发了署名纪民的《庆祝〈昌潍大众〉创刊》的祝词:“仰面翘脚齐欢迎,《昌潍大众》的诞生。你是众人的喉舌,也是学习中的先生。你说出工人农民的话,你反映群众的事情。今后有话要向你说,你谈事情也仔细听。如有错误你批评,引导大胆去改正。掌握批评与发扬,提高阶级觉悟性。我们爱护你——如同爱眼睛,大家拍手来欢庆!祝你——昌潍大众胜利的诞生,愿在你指导下永远走向光明。”该版其他内容则围绕打造通讯员队伍进行报道,可见从创刊开始就比较重视通联工作。
  三版为国内新闻,四版为综合性版面,主要发表了工人回忆、农民支前的一些口述文章。
  -
  记录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创刊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昌潍大众》,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重大活动和开国大典的伟大历史时刻,为塑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光辉形象作出重要贡献。
  1949年9月25日出版的第26期套红,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 中国人民政协开幕》的消息,头条刊发的是毛泽东主席在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10月1日出版的第28期刊发了全国政协会议通过二大文献的消息,昌潍各界对全国政协会议的反响,也是从这期开始,报纸以公元纪年。
  受出版周期所限,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的报道,刊发在10月4日第29期上,稿件全部来自新华社,四个版全部套红。
  头版发布五条消息,头条是政协会议闭幕消息,《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毛泽东当选主席》;第二条消息是《首都举行三十万人盛典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时刊发了毛泽东在庆典上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其他两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朱德副主席致闭幕词》。
  二版全文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版刊发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公布了国歌和国旗图样、国旗制法说明,新疆接受毛主席和平条件,脱离广州伪府的消息也在这一版刊发。四版则是二、三版的转文为主。
  1950年元旦的报纸上刊发《庆贺新年,转变报纸工作作风》的文章,总结了办报成绩,明确了报纸职责:“已有上千的通讯员,几十个通讯组,经常不断地介绍方针政策的实施和工作经验,提供各种工作材料,反映群众动态以及呼声和要求,所以使《昌潍大众》在三秋工作、生产救灾、发展工业等工作任务中,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相关链接
  解放战争时期的报纸
  创刊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报纸,还有临朐的《爬山快报》和诸城的《诸城通讯》以及《大众报·滨北版》。
  1946年12月,中共临朐县委在宋庄(今冶源街道东宋庄村、西宋庄村、尧洼村)成立小快报编委会,编印《爬山快报》。从仅存的几期报纸看,内容主要是参军动员、阶段性工作总结,还出版过生产动员特刊。《诸城通讯》是中共诸城县委主办的一份内部发行、供区乡干部阅读的油印小报,也是县委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份内部发行的党报。1947年初春创办,主要内容是紧紧围绕土地改革和参军、支前等主要任务,以通报、评论、工作意见等。
  创立于1938年8月的中共胶东特委机关报《大众报》是抗战时期山东省内创立最早的主要党报之一。1946年7月2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将滨海区北部的胶县、高密、诸城、莒北、藏马划归胶东区领导,加上南海区的胶高县,设立滨北地委(专区、军分区)。1947年后,滨北专区又先后设置五莲、胶南、胶河等县,专区于1950年5月撤销。1947年10月10日创刊了《大众报·滨北版》,为滨北地委机关报。1947年10月19日《大众报·滨北版》的一篇报道《相州城北两区争取廿余村被骗群众回头》,电头为诸城讯。
  这一时期的其他报纸有国民党创办的《统一日报》《安丘日报》《益光周报》《齐鲁日报》《昌乐青年周报》,行业报纸《金融物价》《战士生活》。
  -
  适应形势再办《昌潍大众》
  -
  《昌潍大众》1959年元旦创刊号
  《昌潍大众》1962年7月19日三版
  后期《昌潍大众》从1959年1月1日创刊至1963年2月28日停刊,共出版1024期。报纸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报道,更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形势的需要,开设的副刊则增强了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
  -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加强宣传教育指导
  1958年11月22日,中共昌潍地委向中共山东省委呈送了关于创办《昌潍大众》的请示报告,12月18日,省委批复同意创办《昌潍大众》。12月24日,《昌潍大众》出版试刊号,四开四版。
  1959年1月1日正式出版创刊号,四开四版,套红印刷,头版刊发了《中共昌潍地委关于创办〈昌潍大众〉报的决定》及发刊词,报耳处是一则专区慰问团分赴各地的消息。
  决定写明了创办《昌潍大众》的目的:“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地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加强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及时交流与传播先进经验,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组织指导群众的生产,引导群众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不断地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地委认为必须进一步地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党对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具体指导。”
  发刊词则提到:“在我们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仍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和两种思想、作风的斗争。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的确立,是一个长时间的生活实践、思想斗争和教育的过程。在这种新形势下和新任务中,创办地委自己的机关报,是非常必要的。它将协助地委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决议,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映党委的意图和群众的要求,及时给群众指出方向,告诉广大群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帮助群众正确地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组织和指导群众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各种错误倾向进行坚决的斗争。”
  创刊号的二版、三版为本地新闻,报道了地委召开电话会议贯彻省委关于做好物资收购供应、安排人民生活的指示,同时刊发了地委副书记何子健《关心党报和办好党报》的署名文章,地委宣传部部长王永成拍摄了两幅五莲县松柏公社社员进行农田管理、群山绿化的图片,并题诗。
  -
  报道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
  编辑部初期设在地委机关内,1960年3月26日迁至郭宅街48号院内。编辑部设总编室、采通室、编辑室,各县设驻县记者站,1962年精减人员后,由一县一记者改为两县一记者。1960年1月创办《昌潍大众通讯》,为32开小册子,1961年4月改为16开小报形式,期发1500份。1962年12月停办。1960年10月出刊《内部参考》,为16开两版,共出9期。
  该报一版为国内外要闻,二、三版为本地生产建设消息、通讯、文教动态及副刊,四版为时事,先后开辟91个专栏。当时广告极少,自1960年起,二版下方有极小版面刊登销售、演出广告及寻物启事等。
  从总体看,《昌潍大众》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根据地委意图进行报道。创刊之初,突出宣传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连续从工、农、水利、文教、卫生等各方面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巨大变化和成就。1958年前后,一个全国性建设高潮“大跃进”兴起,中央及地方各级媒体都把“大跃进”作为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到1959年初这方面的报道虽出现收缩势头,但《昌潍大众》也曾报道过“大跃进”“反右倾”等内容,刊登了一些“浮夸”不实的稿件。1960年,该报重点宣传“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和组织抗灾救灾的报道;1961年则把重点放在“十二条”“六十条”等农村政策的报道上;停刊前,则着重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宣传。
  -
  文艺副刊增强知识性趣味性
  1959年10月18日起,《昌潍大众》在四版开辟“文艺园地”,1960年12月4日更名为“大众副刊”,1961年4月30日更名为“白浪河”。文艺副刊三次易名,共出155期,刊登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以农村题材为主的文艺作品,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增强。
  “白浪河”的刊头画每期不同,采用剪纸、油画、国画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开设了“一周读”“诗画配”“成语新意”“卫生知识”“影评”“历史故事”“昌潍风物”“欣赏随笔”等栏目,刊发文体新闻。还针对地方特色,先后介绍木版年画、潍坊风筝,刊发郑板桥、郭味蕖、于希宁、徐培基等名家名画,以期向读者提供多方面的知识和娱乐。
  1962年8月18日刊发的《故乡杂感》中,作者张希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观感,写出潍坊,尤其是白浪河两岸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是一个夜晚,他“站在若飞桥上,俯瞰四周,另是一番动人的景色:盏盏路灯,恰如点点明星,波光粼粼,夕阳映红。扩音器里的歌声,与桥上小憩人们的欢笑声,合成了一支优美的夜曲!谁能相信,这桥的两端,就是当年那森严恐怖的‘城里’和‘庆成’,敌人的刀光闪闪,鲜血淋漓的人头高悬空中”。
  1963年2月28日,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创办〈大众日报农村版〉和调整地(市)县和专业报纸的报告(草稿)》,报纸停刊,该报共出1024期,印刷厂交山东人民出版社。
  -
  ◎相关链接
  各县市党委机关报
  1956年8月1日,三张县委机关报创刊。《益都县报》报头由县第一中学严庚章题写(1958年下半年改为县委第一书记何子健题写),1959年9月13日停刊,共出刊501期。《潍县大众》报头由潍县县长李存太题写,1958年11月16日停刊,共出刊196期。《高密县报》创刊号报头由县委孙鸣玉题写,1957年5月1日暂行停刊,8月1日复刊,1959年9月12日停刊,共出刊318期。
  1956年10月1日,《诸城大众》创刊,报头由省长赵健民题写。1959年1月1日更名《诸城日报》,1959年9月13日停刊,共出版454期。1960年2月20日复刊,更名《诸城县报》,承接之前为455期,1962年8月7日终刊,共出刊871期,为昌潍专区同期县(市)报纸中办得时间最长的一份。
  1958年3月10日,潍坊(县级)市委机关报《潍坊市报》创刊,报头由副总编陈继民仿照《新潍坊报》报头字体拼制而成,1961年1月14日停刊,共出刊468期。
  1958年5月1日,昌乐、临朐、安丘、寿光、昌邑五县的党委机关报同时创刊,《昌乐县报》报头由县武装部宋考三题写(后改为县委书记陈树萱题写),1959年9月10日停刊,共出刊147期。《临朐县报》报头由县委王汝浩题写,共出刊194期。《安丘大众》报头由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吕凡题写,共出刊156期。《寿光县报》报头由县委党校李景山题写,共出刊157期。三份报纸皆于1959年9月13日停刊。《昌邑县报》报头由昌邑县委书记温朝书题写,于1959年9月14日停刊,共出刊151期。
  本期图片由齐英华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潍坊市志》及各县市志书、《山东省报业志资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2-08-18 21:45
鄌郚总编
  市委机关报诞生前后
  -
  《潍坊日报》创刊于工人新村后街(一条半截胡同)的一座小楼上,报社大牌子挂在胡同口工农路(今潍州路)边上的一根电线杆上。吕熙祥 摄
  《潍坊日报》创刊号头版
  1983年昌潍地区改建制为潍坊市,市委决定创办自己的机关报《潍坊日报》。此时李思学担任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1984年6月13日,市委下文公布了报社领导班子,由李思学兼任潍坊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由此,他成为潍坊日报社首任总编辑。
  -
  创业艰辛体会深,四处游说订报纸
  办报纸我是外行,是头一回。创办一张全市人民瞩目的市委机关报责任重大,我恐怕办不好报纸,辜负了市委的重托,向市委有关领导提出有困难,想打退堂鼓。这时市委副书记齐乃贵找我谈话,说有市委领导和同志们帮着我干,报纸一定能成功,让我放宽心、大胆干。就这样,我鼓足干劲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陌生的工作,当然部里分工的工作我还要干,每周两次到报社办公。
  办报,让我对创业艰难体会更深。宣布成立报社时,当时的市委书记王树芳对我交待了工作。此前我已经介入了报社筹建工作,市委还把益都(今青州市)县委党校校长刘保富、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韩春圃、高密县副县长尹世炘三人调来当副总编辑,共同筹建报社。
  万事开头难。办公条件、资金、编采人员、出版等一大摊子事摆在面前,像一个个拦路虎挡在创建报社的路上。当时报社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都没有,后来市委协调,将市机械局空出的办公楼作为报社办公地点,开办费市长也拍板解决。当时光有将没有兵,我们就在全市范围内“招兵买马”,各个县委报道组的骨干力量都被我们列入了候选名单。第一批人员到位后,我们又考虑选调第二批人员,这时市委有关领导出面找我,说电视台也在筹建中,人员要兼顾一下,于是我们将选才范围扩大了。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就找到新华印刷厂让其代印。
  印象最深的是,报纸尚未发行,我们就四处游说,让人订报,这就像孩子尚未出生,我们就先去给他找个好媳妇。买账的人不多,特别是下县订报纸,不少人对我们办报露出了怀疑的眼神,有人干脆说不相信我们能办出报纸来。这时我也憋着口气,心想,不管别人订不订我们的报纸,既然组织已经安排我办报纸,我一定要办好,办出个样子来。
  -
  班子搭配很理想,框架初成思路明
  我在任只有半年时间,能够成功地出版报纸,并使报纸走上规范化道路,靠的是市委的支持、同志们的帮助。1984年3月29日,刘保富、韩春圃、尹世炘三人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溪以及我和魏增芳(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汇报了报纸筹备的一些打算和想法,我们就着手开始组建报社队伍。紧接着到了6月份,市委下文公布了报社领导班子,我兼任党委书记、总编辑;刘保富任副总编辑兼党委副书记主持报社工作;韩春圃和尹世炘任副总编辑、党委委员;徐作祥任纪律检查员。因为班子搭配好,我感到省心。刘保富笔头子硬,写东西很快,其他几个搭档各有所长,对分工工作尽心竭力,这样保证了报纸如期出版。
  市委将《潍坊日报》定位为市委机关报,我和几位副总编辑确立了正确的办报思想:当好市委喉舌,反映出人民的心声。纲举目张,有了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报社全体人员的思路理顺了,工作也有方法了,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了。
  7月16日,报社召开党委会,正式研究中层领导人选,报组织部审批。此后各个部室正式成立,潍坊日报社的整体框架初步形成。
  -
  试刊获赞声一片 《潍坊日报》诞生
  我虽然在宣传部工作,但对报纸的采编程序却是一无所知。兼任总编辑后,我为了使报纸尽快出版,并达到质量要求,安排了外出学习。三个副总编辑带队,领着十来个编辑记者去济南,到大众日报社、济南日报社参观学习,使同志们尽快地熟悉和掌握了业务。
  根据市委批准的出版计划,1984年6月4日,第一期试刊的《潍坊日报》飘着墨香与大家见面了。此时市第六次党代会即将闭幕,与会的六百多名代表看到了《潍坊日报》的试刊号,这张还不算成熟的报纸赢来了赞扬声,我听了喜不自禁,对办报信心大增。紧接着又出了试刊二、三、四期。在总结了这四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在1984年7月1日正式出报。《潍坊日报》的正式创刊在党的63岁生日,很有纪念意义。
  套红的《潍坊日报》创刊号在一片叫好声中飞进了潍坊的每个角落,市委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村委的办公桌上都摆上了潍坊自己的报纸,潍坊人看上了本地新闻,我深深地为之自豪,同时更加小心翼翼。我仔细倾听领导的批示和群众的意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纸顺利出版后,我最大的担心就是怕新闻不真实,当不好市委的喉舌。这时的《潍坊日报》是周二刊,发行2万份,我希望这2万份报纸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让读者满意。在办报实践中,我们的采编队伍在成长,同志们的办报思路愈加明晰,业务水平逐渐提高。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个别同志的稿件出现了失实等情况,但总体来说报纸的质量令市委满意。针对办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加强了采编队伍建设,让每一位同志都牢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11月26日,市委下文,我不再兼任潍坊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这样我完成了在潍坊日报社的工作使命,将全部精力用到宣传部的工作上。
  -
  《潍坊日报》初创琐忆
  20世纪80年代潍坊日报社大门
  1984年春,刚任中共益都县委党校校长不久的刘保富,奉命到潍坊主持筹办《潍坊日报》,一直到1987年9月他调离。在此期间,潍坊日报社的队伍一步步壮大起来,搬进市机械局空出的四层办公楼,采编人员奔赴济南学习,纸张问题也解决了。
  -
  领导班子建成,招待所里办公
  1984年3月26日上午,我与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韩春圃、高密县副县长尹世炘奉命到市委组织部报到,由市委副书记齐乃贵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玉兰跟我们谈话交待工作任务:我担任副总编辑兼报社党委副书记,韩春圃、尹世炘任副总编辑、党委委员,由我牵头,三人共同筹建潍坊日报社。从县里来的我和尹世炘住进了市府第二招待所102房间,并在此办公。当天下午,我们三人便开始工作,先作了初步分工,我除统筹协调报社工作外主抓组建队伍,韩春圃主抓业务,尹世炘主抓总务,分工不分家,共同研究办报事宜。
  3月29日,我们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溪及副部长李思学、魏增芳汇报了筹建报社的一些打算。此后的重大问题我们都向部长汇报、请示。4月29日,我们到市委办公室取来报社公章,财务上用的领导人印章是常溪部长的。6月13日,市委下文公布了报社领导班子。11月26日,市委下文李思学副部长不再兼任报社总编辑、党委书记,由我担任报社党委书记兼总编辑。我便成为潍坊日报社第二任总编辑。
  -
  市委重视报社工作,每张报纸都要阅读
  报社筹建过程中,市委领导十分重视,大力扶持。当时宣传部的领导亲切关怀自不待言,市委书记王树芳、市长邵桂芳也经常过问报社之事,市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齐乃贵更是常到报社指导工作,逢年过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成凤也到报社看望工作人员。
  1984年4月7日上午,我向市委常委会汇报了报社筹办情况,打算6月份出四期试刊,7月1日正式创刊,先出四开四版的周二报,半年后改为周三报,以后逐步改为日报。同时汇报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是人员编制;二是办公地址;三是需要30万元的开办费及车辆等。市委同意报社的出版计划,对许多问题当场拍板:如人员可从市直和县里借调;把市机械局空出来的办公楼划归报社使用;市长在会上说“30万元开办费由我负责解决”。当时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市委如此关心报社工作,我们一定努力工作让报纸早日面世,当好市委的喉舌,反映人民的心声。
  市委重视报社工作更是表现在政治上,市委常委会如果研究市里的发展规划及有关措施时,就通知报社总编辑列席,以便了解市委意图,把握好报道口径。市委办公室还时常通知我到机要室看一些有关文件,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武装头脑。我们也把记者采访到不宜见报的信息编为内部参考,只印十来份,市委常委每人一份,使他们了解一些别的渠道上不来的市情。市委领导对出版的每张《潍坊日报》都要看,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市委也很重视记者采访到的信息。1985年1月初,报社记者到寿光采访马亮英拦惊马救人的事迹,感到此事迹甚为感人,市委常委会上要我们汇报了马亮英的英雄事迹和采访情况,市委据此于1月15日作出《关于开展向马亮英学习活动的决定》。
  -
  分批考察人才,框架机构完善
  报社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是一步步壮大起来的。我们三个副总编辑到位后,就研究了报社工作人员问题,第一批先将各县委报道组的骨干力量调入,我们大约拟定了12人的名单,因对他们从各方面大都了解,未挨个去考察,向宣传部汇报并经同意后,于3月29日下午将名单送到组织部。组织部完全同意,并表示,干部关系暂时不能调入的可先借用。记得市展览馆的冀全文是最先借进报社参加筹办工作的。
  第一批人员名单报上去后,又物色第二批。这一批我们作了认真考察,在筹办其他事的同时去考察人员。记得我分别与韩春圃、尹世炘到市直部门考察、协商调人问题,也与冀全文乘公共汽车到坊子砖厂了解宋贤的情况。4月23日起,第一批人员陆续到报社报到,暂住二所。报社所需要借调的第二批名单是5月25日报组织部的。第三批借调人员名单原拟18人,向宣传部汇报和报送组织部时,由于市里还要有人到即将筹建的电视台工作等原因,只批准了12人。此后报社的编采校对人员便通过考试,择优考察录用。
  报社有了一部分工作人员,我们便大体分作几摊。报纸创刊后,我们才研究了中层编制报市编委,主要设办公室、总务科、总编室、工商部、农业部、文体部、美术摄影部等。并经过两三个月的工作实践,考察了每个同志的特长、业务水平和协调组织能力,7月16日由总编辑李思学出席的党委会正式研究中层领导人选报组织部审批。记得7月30日下午,我与党委有关同志跟中层负责人分别进行了谈话,此后各部室正式成立。报社的框架机构和人员初步完善。
  -
  协调解决工作地点,办公住宿皆在一起
  报社最早借调的工作人员,住在二所的平房里,我和尹世炘住的房间兼作办公室。4月8日向市委常委会提出解决报社人员办公地点问题后,市委决定将工农路41号市机械局空出的办公楼划归报社,并行文下发有关单位。我们有了市委的决定,便努力把纸上的东西变为现实。房子的移交过程颇为曲折,市长邵桂芳亲自出面协调,4月29日下午机械局和报社办理了交接手续,由市财政局和事务管理局监交。经过一番修葺粉刷,5月16日,报社人员便由招待所搬进了近2000平方米的四层办公楼,办公住宿皆在这个楼上。
  随着报社人员的增加及家属调入潍坊的渐多,报社人员住房问题迫在眉睫,那时尚无广告收入之事,只好向市财政伸手要钱买房,在早春园市场对面买了30户商品房,后来又在工人新村小区买了4户,部分工作人员有了住处,其余的还挤在办公楼的三楼上。我在办公楼上一直住到调走,于1987年底搬入市委党校居住。
  -
  全体奔赴济南取经,经试水后正式创刊
  我和绝大多数报社的采编人员一样,虽然为报刊写过不少文章,但对报纸版面的编排却一窍不通,只好先学后干。1984年5月7日,我们三个副总编辑领着十来个编辑记者乘火车去了济南,到大众日报社、济南日报社参观学习,得到了两家报社的热情接待、教诲,去的同志都虚心学习,从编报程序到技巧一点一点地学,共学习一周的时间。这期间,我和韩春圃、尹世炘两位副总编辑拜访了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及有关方面的领导解决了报纸的纸张问题(那时新闻纸还是按计划批给)。
  根据市委批准的出版计划,1984年6月4日第一期试刊的四开四版的《潍坊日报》面世了,这期的稿件我都审过,由韩春圃副总编辑设计版面。报纸印出,报社人员甚是高兴,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13日出了试刊第二期,此后出试刊第三期、第四期。6月26日召开编辑会议,评论四期试刊的经验教训,研究出创刊号的问题。经过一番紧锣密鼓地准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63周年华诞之日,《潍坊日报》正式创刊了,套红的创刊号在兄弟单位和潍坊名人的祝贺声中飞向潍坊大地的各个角落,人们传阅着,为自己的城市有了报纸而兴高采烈。       刘保富
  -
  筹建印刷厂闯出新路
  从1989年10月开始,报社印刷厂租用潍坊新华书店的厂房印刷报纸。刘建新 摄
  报社印刷厂大门口的招牌。吕熙祥 摄
  崔乃元于1988年5月到潍坊日报社任党委书记、总编辑,和报社同仁在风雨中、阳光下一路奔波,历时十年。岁月渐远,许多往事开始模糊,但潍坊日报社印刷厂创建时期的情景却如在眼前,经久难忘。
  -
  遭遇印刷发行难题 兵分两路冲出困境
  我到报社时,报社还处于创刊初期。虽然经同志们辛勤努力,创办了《潍坊日报》且以四开四版每周六期出版,但办报条件却仍然非常困难。办公、住宿简陋、拥挤不说,特别是报纸靠协作厂印刷,发行靠邮局征订、投递,其中的不利条件,直接影响到报纸的质量和报社的发展。
  就报纸编排印刷来说,当时代印的协作厂仍是铅字排版、平台印刷,设备和技术缺陷明显。铅字排版速度慢,版面字体、文图呆板,删改、撤稿、换稿都十分困难;平台印刷速度慢,图文也不够清晰。况且报社离代印厂远,编辑、校对人员来回奔波,非常辛苦。代印厂为印我们的报纸作了努力,但双方都有不少烦恼,因而协调编辑部和代印厂关系便成了一件棘手的事。这种状况,使报纸编排质量和出版时效都难以保证。
  面对困境,报社党委反复研究冲出困境的路子,很快统一了思想取得了共识:不能等不能靠,必须闯出一条新路。于是,下决心从建印刷厂、搞自办发行着手,打好报纸翻身仗,扩大报纸影响,发展壮大报社实力,然后依靠实力建设新址,把报社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党委作出决定之后,随即在报社上下进行了发动,在继续抓好办报的同时,组织人马,兵分两路,一支筹建印刷厂,一支搞自办发行,全社掀起了创业发展的新高潮。
  -
  艰苦奋斗,全员一心扑在建厂上
  建印刷厂,谈何容易。首先是缺少资金。那时的报社发行和广告收人都很低,连日常开支都比较困难,办报靠财政拨款,建设投资成了大难题,何况自办发行也要资金投入。至于厂址、厂房、设备、人员、技术,更是一无所有,真可谓白手起家。在重重困难面前,报社上下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党委成员到职工,都把建厂作为最紧迫的大事,有点子出点子,有力气出力气,拧成一股劲往前冲。
  为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报社党委大报告、小汇报不断。创业的激情得到了当时市长邵桂芳、市委副书记齐乃贵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柏榴等领导同志的赞许。他们及时给我们指示,帮助协调和解决了一些重大难题。市财政部门、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兄弟单位,我们不怕跑腿磨嘴,以诚心与激情赢得了他们的信任。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关心和支持,给我们建厂增强了信心,增加了动力。
  办厂要有人,要有设备,这都要从零做起。首先,党委调兵遣将组成印刷厂筹建班子,副总编辑张世新靠上,从行政、后勤,甚至编辑业务部室,抽调部分同志做骨干,先后有王继平(后去抓自办发行)、李炳科、韩秀荣等参加,组成了最早的建厂筹备班子。接着抓业务技术人员的调集和培训。从新华印刷厂、市委机关印刷所等单位调来了印刷、制版等业务人员,又从山东信息工程学校(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微机班毕业生中经培训考核挑选了徐学俊等7名微机照排人员。他们经过建厂时的锻炼和考验,逐步发展成厂里和报社的骨干。在抓职工队伍组建和培训的同时抓好进设备工作。报社派人外出考察调研,在印刷设备货源紧缺的情况下,同北京人民机器厂签订了两台JJ204轮转胶印机。厂方还优先给我们供货,保证了印刷厂的使用。潍坊华光集团作为当时全市的优秀企业,在报社同志对微机和激光照排还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帮我们出主意,选设备,搞策划,使我们一步到位地解决了印刷制版从铅与火到光与电转变中的关键设备问题,也使我们成为全国最早使用激光照排的地市报印刷厂。
  办厂人员斗志昂扬,鏖战一线的精神令人感动。设备定了,人员有了,要印出报纸,必须背水一战。要把破旧的仓库变成崭新的车间,我们的同志变成了砸墙搬砖抹水泥的建筑工;要把设备装进车间,我们的同志成了人拉肩扛众手抬的搬运工;要把先进设备调试好,我们的同志废寝忘食,精益求精。在那些日子里,大家一心一意扑在建厂上,有的受伤、生病不肯下火线,有的家里老人孩子病了顾不上回家看看;有的同志吃在工地睡在车间,一身汗水,一身疲惫……那是一场鏖战。
  -
  印刷质量创一流 得到市领导表扬
  经过紧张的调试和运行磨合,1989年10月1日,报社印刷厂正式投产了。大家捧着自己印出的带着墨香的报纸,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比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还高兴。我们成功了!在胜利与喜悦之际,党委和同志们都明白,印刷厂投产只是企业迈出的第一步,大家想的是更高更远的大目标。由于党委及时决策,厂领导班子指挥得力,职工积极奋斗,创建时期的印刷厂迅速跨上了新台阶。
  厂里的同志抓管理不断探索创新,建章立制,高标准严要求,很快形成了一套好的管理机制。他们加强队伍建设,抓岗位练兵,培养了职工能顶硬岗、能打硬仗的本领。他们对业务精益求精,创出了一流的业绩。印刷厂建立当年,他们就在全省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后来则是三年“三连冠”。董学群、杨莉还在全国新闻单位计算机大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报社印刷厂取得让人瞩目的业绩,受到了报社党委的表彰,更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市委副书记齐乃贵、宣传部部长任柏榴,副市长李惠信多次到印刷厂给予鼓励。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等到印刷厂检查指导工作。全国有300余家兄弟报社的同志来参观考察和交流,朝鲜、韩国等一些报社的国际友人也来参观考察。
  印刷厂的创建和业绩,为报社争光添彩,成为报社的骄傲,也为以后《潍坊日报》改出对开大报和创办《潍坊晚报》奠定了基础。
  崔乃元
  -
  建厂伊始各界伸援手
  1989年10月1日,激光排版系统和胶印轮转印刷机在印刷厂投入使用。
  回想当年建厂的情境,尽管遇上了种种困难,但却按照预想要求,在150天内,硬是建成了激光照排、胶印轮转的现代化印刷厂,结束了报社只能采编不能印刷的历史,为以后采编、印刷、发行一条龙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之所以能在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除了报社党委决策果断措施得力,同仁拼搏外,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援和帮助。
  -
  新华书店改变原计划 同意仓库改建印刷厂
  要建印刷厂,首先要建厂房。当时,经过多家实地考察,我们看中了新华书店的仓库。但新华书店已有计划改建它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找到了时任书店经理李超一,向他说明了报社的难处,要求租用他们的院内仓库。李超一虽然很为难,但答应立即研究后再作答复。经过他在班子内做工作,最后决定同意报社的要求,并将租用费由每年15万元降为10万元。
  市新华书店的支援,为报社印刷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业局安装用电设备 免去四十余万元费用
  搞基本建设,难就难在缺钱上,建印刷厂,市政府只给报社200万元,买印刷机和激光照排还差几十万元。印刷厂用电设备就成了重大难题。好在报社遇上的贵人多,有困难总是有人帮,当时的电业局就是一家。当我们把情况向时任市电业局局长张凤桐讲了后,他当即表示给予大力支持,并亲自找来电力设备科和施工科的有关领导,来到报社印刷厂改建现场,现场办公拍板定案,当即免去印刷厂用电设备和扩容费等40多万元,并嘱咐施工技术人员按时完成任务保证印刷厂用电。
  -
  运输公司派车派人运设备
  我们要到北京拉两台胶印轮转机。当时市第二运输公司书记杜崇跃、经理刘宝太听说要请他们帮报社拉设备,立即派调度员丘立仁带着9辆大小货车直奔北京而去。丘立仁与报社同去的人员一起,不辞辛劳,连夜装货,当即上路。1989年5月31日下午两台胶印轮转机拉到了新华书店院内。
  印刷机从院内就位到厂房内还是市第二运输公司帮了大忙,他们派高级牵引工韩泰远来施工。一台设备几吨重,要拐几个弯才能进厂房,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在韩泰远的摆弄下,第一台印刷机安然无恙地进入了厂房。
  也许事情太顺了不好,也许我现场指挥不到位,在牵引第二台胶印机时,在地面上滚动的铁棍压在了宋建庄的脚上。经过医院的抢救后,建庄在家养伤,每当我去看他时,总是有位大夫在那里护理。后来才知道,她是市立二院的大夫——丁培娟。她既不要报社的护理费,也不要报社为她办什么事。当我向她表示谢意时她却说:“不用谢,建庄是为报社建厂伤着的,我与他是同学,我当医生来护理免得领导牵挂分心。”
  自来水公司优惠送水供暖
  印刷厂虽小,但五脏俱全,缺一样也不能转。当时对水暖想得很简单,等机器转起来,再接水暖用多少拿多少钱就行了。谁知一打听才知道很麻烦。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我们直接找到自来水公司经理盛万春。盛万春是军人出身,说话办事还是军人作风。他告诉我们:“你们不用拿人说事,相信自来水公司会为报社印刷厂扶上马送一程。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办光时间也能把你们逼急了。”结果特例特办,不仅免去了扩容费,供水供暖的价格也优惠了。免去供水供暖扩容费、平时价格从优,听起来是一句话,节省的却是报社的血汗钱。
  -
  各部门领导积极协调 技术人员“要谁给谁”
  因报社印刷厂一步到位,需要的技术人员比较多。为了适应技术要求,人员必须提前到岗培训。我们从山东省信息工程学校要的八名学生都顺利按期到岗。但从一轻技工学校要的八名胶印专业学生中间却出了变故,到学生分配时新政策规定:学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预约的学生只有三名能分到报社,其余五名多数分到寿光了。没办法,只好找当时的寿光县委书记李光信。当他了解了事情经过后,马上让人找来县劳动局局长,说报社用人,要谁放谁,这几个学生下午就要去报社报到。李光信书记一句话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后来在建厂过程中,只考虑报社急着用人加上用人政策盲点多,又有八九个大集体职工进入报社开始上岗工作,后来在办理调入手续时,因违反政策未予办理,并要我们将人退回原单位。退又退不得,进又进不来,真是坐了蜡烛头,“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腿”,事到如今,只好硬着头皮这么办了。
  征得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崔乃元的同意,我们将市劳动局局长刘会聚和其他几位副局长一起请到报社印刷厂,先陪他们参观新建的印刷厂,又深刻自我检讨违规用人的错误,再讲了这八九位职工不能退的原因。局长们看到我们的急迫相,本着工作需要,终于答应可以办调入手续。现在想来,痛快有多种,心想事成是痛快,一块石头落了地,也是痛快。
  盐业局用盐换新闻纸 帮忙签下“转弯合同”
  报社印刷厂是“吃纸”大户,但我们这个厂却“吃”不到计划内的新闻纸,只得高价买纸。当时我们了解到,化工企业工业用盐相当紧张,而潍坊是全国产盐大户,产盐量约占全国的60%。于是我们请市盐业局局长肖乐章帮忙,他答应了,但计划必须由市政府批准。很快,申请计划批准了,每年2000吨工业用盐给江西九江化工厂,九江生产的纯碱,给江西造纸厂,造纸厂生产的新闻纸平价卖给潍坊日报社印刷厂。
  计划也有了,想法也不错,真要走下这一圈,报社是不行的。于是再去肖乐章处求援。他考虑再三,决定派“老王”同报社印刷厂的领导一起走江南。老王是盐业局的经营科长,对全国化工企业都很熟,他手中有盐,到哪都是“大爷”。几经周折,终于完成了“转弯”合同的签订,解决了印刷厂的“吃纸难”。          张世新
  -
  办公楼选址好事多磨
  1992年5月8日,潍坊日报社办公大楼奠基。 陈景禄 摄
  1994年1月,《潍坊晚报》创刊之初工作场所。甄士光 摄
  潍坊日报社找地盘建办公大楼费了好些周折,张世新全程参与。好事多磨,最终确定了新址。1994年,《潍坊晚报》也得以正式创刊。
  -
  报社选址一波三折,最终征用东庄粮田
  《潍坊日报》如今的社址,无论从城市的方位看,还是从地段来讲,应该说比较理想。但这块“肥肉”真正落到报社手里,中间却磨难多多。
  报社选址如选美,先后选了六七个地方。开始找市领导做工作,希望用老报社与市机械局新办公大楼交换。因为市机械局在东风街、华光集团西建了一座新办公大楼。建报社时机械局老办公楼划拨给报社。后机械局在机构改革中又与其他局合并,办公楼闲置不少。如果报社、机械局一换,对报社来讲也很好;后来又找农校协商,在农校后面征地,换他们临东风东街的实验场,也就是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这块地盘。其间,还与高专那块地争过规划;后来有市领导建议把报社建在风筝博物馆西邻,或青年路北首“灰姑娘”东边。
  为了尽快拍板,从1987年到1989年,当时有关市领导如齐乃贵、邵桂芳、李惠信等,都给我们上过阵。但不是要价太高,就是地点不理想,一直定不下来。
  1990年初,在市规划处的帮助下,我们得知早春园南邻东庄有30多亩地可征用。这块地离东风东街近,文化路一通,就成了一块宝地。于是,我们立即向齐乃贵作了汇报,他非常支持,并亲自到现场察看,指示报社抓紧办手续。
  足足折腾了两三个月,报社决定征地30亩,直到办完手续,确定新址的事情这才变为现实。
  -
  《潍坊晚报》“难产”,多次做工作拿到批文
  1992年冬,创办《潍坊晚报》的20多名同志开进市地震局,在租来的两排旧宿舍平房内,开始了新的拼搏。只是没想到,《潍坊晚报》这个“婴儿”,遇到了“难产”。
  万事开头难,晚报也不例外。政府不给开办费,报社正在盖办公大楼,也没余钱。同志们没有怕,自己集资不够用就向兄弟单位借;冬天办公室没暖气也没炉子,夏天没空调也没风扇。同志们冷挨着,热受着,心里想的全是尽快为报社再开通一条生存之路,为社会奉献一份喜闻乐见的报纸。苦累都没人在乎,最难受的是领不到“出生证”。
  从1993年3月开始,我们就开始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我和崔乃元、王继平、夏卫中、吕熙祥等同志多次去省出版局和省委宣传部做工作,直到1993年12月下旬才把正式批文拿到手,怀胎超月的晚报终于落地成人,1994年1月1日,《潍坊晚报》创刊号面世。
  张世新
  -
  迎难而上建发行系统
  上世纪90年代初潍坊日报社发行队伍。 张路田 摄
  自办发行的第一天,凌晨5时,《潍坊日报》装车发行。张路田 摄
  最初报社靠自行车送报
  从创刊到1989年,《潍坊日报》一直是邮发合一。1989年7月,王继平被调到发行部,从1990年1月1日起报社自办发行,发行设有5条直分线路,直分乡镇49个,直分点210个。自办发行运营后,市直、县(市、区)直和乡直单位,一般能在当日看到报纸,发行量比上年骤增,发行费率降低到35%。
  -
  走马上任发行部 怀揣孤勇闯“禁区”
  1989年7月,报社领导找我谈话,说要把我从办公室调到新成立的发行部搞自办发行。当时我在办公室干主任已经一段时间,对手头的工作驾轻就熟。而自办发行,我知道前面困难重重。当时有些好心人劝我别接这活。他们说,潍坊是自办发行的“禁区”,所有自办发行成功的例子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大城市小农村。而潍坊的情况正好相反,农村占大多数,城市发行仅占一小部分,别的不说,单靠招聘的一个发行员,往一个乡镇的二三十个村甚至五六十个村里投递百十来份报纸,路途远、任务重、待遇低,这工作怎么干?
  但报社党委提出搞自办发行是经过多方论证的,也是出于报社谋求更大发展所作的决定。
  我“辜负”了一些朋友的好意,没有一部车,没有几个工作人员,只有两间办公室和一部经常出故障的电话,我怀着一腔“孤勇”,到发行部上任了。
  -
  夜以继日一个月 建十二个发行站
  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我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经验,我们便到青岛、烟台等地的报社学习,一切工作都是从零开始。其实,当时苦和累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对这套工作不熟,感到困难重重。那时,仍有人认为潍坊日报社办自办发行不太可能。
  但一个月后,情况改变了。全市建立了12个发行站,400多人的发行队伍展现在世人面前。之后,人们看到了更令人吃惊的奇迹:一年后《潍坊日报》这张四开四版的小报,从原先52000份的发行量一跃达到了72000份。
  之后奇迹一再上演,第二年发行量达77000份,第三年便达到了83000份。而且,投递时效提前,质量提高,报款回收非常及时。
  -
  发行员热情高涨,送报不计得失
  一份份好成绩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多少心血,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
  当时乡镇的发行员为送报纸每天要骑自行车奔波100里至150里,跑几十个村,只为将100多份报纸送到读者手中。青州发行站站长叫贾世友,每天他都坚持骑自行车送报,甚至生病也没中断过。有时候病得太厉害,起不了床,他怕耽误了送报就让妻子去送。《潍坊日报》总是风雨无阻地按时到达读者案头。
  坊子区荆山洼镇有一名18岁的女发行员,名叫杨永贞,多年过去了,但她的名字我仍然一口就能喊出来,因为她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每天清晨5时30分,她都会准时沐着晨雾在路边接报,然后迎着朝霞,将墨香四溢的《潍坊日报》定时定点送到读者手中。后来我了解到,杨永贞的父亲是村党支部书记,又是村办企业的负责人,家境相当优越。我问她发行员这么苦这么累,挣的钱又不多,为什么还干得这么起劲。她一笑说:“我就是喜欢这份报纸,闻到它的墨香,我就很满足,我常想,这么好的报纸,可得抓紧送到读者手中,想到这里,就什么苦什么累也没有了。”
  直到现在,我还在内心深处感激那时的发行员们。他们拿的工资比济南、青岛等地发行员的工资低,却干着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还能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也激励着报社发行部的其他同志。那时,全市283个乡镇,我们每年都要满腔热情地跑一两遍,并且很多同志在大冬天都骑自行车下乡镇,三五天不回家是家常饭。
  -
  送报首日遭遇车祸 伤者仍以发行为大
  1990年1月1日,是潍坊日报社自办发行的第一天。凌晨5时,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郑岳伍来到整装待发的报纸运输车前——他是来领任务的,要跟车上线。随后,他便跟西线车上了临朐。但到中午12时,别的车都回来了,唯独去临朐的车没回来,让我们等得心急如焚。到下午时,他们终于回来了,司机和郑岳伍都受了伤,原来路上为躲车,送报车翻了,郑岳伍等人是打破车玻璃才逃出来的。我很内疚,郑岳伍却毫不在乎地说:“自办发行是大事,不要因为这件小事影响了情绪!”至今,这句话我还记忆犹新。
  当然,干好发行仅有热情,光蛮干是不行的,我们还抓管理,制定了《发行站长职责》《发行员职责》等规章制度。每年对发行站两次考核,共涉及五大项100多条,每年还印发指导性文件100多份。对失职者按规定处罚,绝不拖泥带水,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据初步统计,那时,我们的自办发行车每年每车都要行驶7万公里左右,相当于绕地球运行一周半。道道车轮划过,《潍坊日报》自办发行道路越发宽广。           王继平
  --
  获首届“泰山新闻奖”
  1995年7月31日,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左)为吕熙祥(右)颁奖。
  吕熙祥获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泰山新闻奖是山东省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由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主办,每三年评选一次。潍坊日报社原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吕熙祥获首届“泰山新闻奖”,并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泰山新闻奖”评选开始 全报社投票推荐三人
  1993年11月15日,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发来《关于“泰山新闻奖”评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从1993年开始在全省开展“泰山新闻奖”的评选工作。“泰山新闻奖”是我省新闻界高层次、高荣誉的奖励,每三年评选一次,获得者享受省劳模待遇。
  省里把参评名额分配给省级新闻单位、广电系统和市地报、县市报、专业报、企业报、高等学校报等各研究会。省里往下分配的名额,从1994年11月26日《大众日报》刊登的《“泰山新闻奖”评选揭晓》消息中可以知道个大概,消息有一句“从150多名参评者中评出了泰山新闻奖获奖者5名,提名奖30名。”这150多名,可能就是省里向省级各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系统分配的参评名额。市地报研究会分得的名额是23名,市地报研究会的《通知》让各市地报社推荐33名:济南日报社、青岛日报社各4名,潍坊日报社、烟台日报社、淄博日报
  社各3名,其他市地报社各1—2名。  潍坊日报社党委传达了市地报研究会的文件后,让大家报名,报名者共有20多人。几天后党委让报社全体人员投票,从中推荐3名。最后党委根据群众投票,研究确定了3名参评人员的名单,我在3人之中。推荐材料要求11月底报市地报研究会,这时只剩三四天时间了,我们立即准备。一是填写推荐表,附一份3000字以内的事迹介绍;二是找代表作品3—5件。推荐材料报社盖章后还要市委宣传部填写审查意见,然后复印20份上报。
  市地报研究会的《通知》已经公开,省市地报系统“泰山新闻奖”的评选推荐,由市地报研究会常务理事组成评委,主评委为杨兆振(市地报研究会会长、青岛日报社总编辑),副主评委孙兴振(研究会副会长、济南日报社总编辑)、王永福(研究会副会长、烟台日报社总编辑)、刘同信(研究会副会长、淄博日报社总编辑)、王文田(研究会副会长、枣庄日报社总编辑)、孙佑天(研究会秘书长、烟台日报社副总编辑)。山东其他各市地报总编辑均为市地报研究会常务理事,都是评委。
  评审流程严格,电话得知全票获奖
  1994年春天,崔乃元总编辑参加了在青岛的评选活动,评委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23名省市地报系统“泰山新闻奖”的参评者,我有幸被推荐。
  1994年7月1日,正当我们庆祝《潍坊日报》创刊10周年的时候,听说省委宣传部派人来潍坊考察“泰山新闻奖”参评人员情况,到报社来是考察我。我便回避了。后听说,他们在报社找了几位领导和部室的同志交谈,还听取了市委宣传部领导和有关人员的意见。
  此后,再未听到评选的音信,直到11月26日,省新闻“两会”(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省新闻学会)秘书长于东河打电话向我祝贺时,才知道“泰山新闻奖”于25日在济南评选揭晓。他说,我是获奖的5人中,唯一得全票的一个。这是山东新闻界的最高奖,又是首届,所以经过了好多严格的程序。第二天便见到了《大众日报》刊登的消息,获得者还有大众日报社王文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吉保邦、山东电视台祝丽华和韩国强。消息说:评选开始,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董凤基提出了具体要求;评选结束,省委副书记韩喜凯到会讲了话,强调“要很好地宣传他们,向他们学习,把新闻队伍建设向前推进一步”。
  1995年7月31日,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议在济南南郊宾馆举行。因崔乃元被推荐为“两会”常务理事,我与王继平被推荐为“两会”理事,我们3人都参加了大会。开会前,被推荐新任省“两会”秘书长的张作生告诉我,开会先为“泰山新闻奖”获得者颁奖,排队上台领奖时,要我一定站在中间,给我颁奖的是省委书记赵志浩。颁奖的领导还有韩喜凯、董凤基和省“两会”主要负责人刘广东、张海涛。大会开始,张作生又一一点名排好队,我们5个人走向主席台。赵志浩为我颁发证书、奖杯,并向我握手说:“老吕,祝贺您!”《齐鲁晚报》记者侯新社将这一镜头拍下,第二天登在《齐鲁晚报》上。颁奖以后,赵志浩又与我们5人合影。8月2日,5人的照片和事迹介绍上了《大众日报》。随后,便连续接受省市电台、电视台和本报等新闻媒体记者的采访。
  1996年6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文授予我们5人“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从第二届开始,“泰山新闻奖”获得者同时是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省政府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前与各条战线上的劳模一起表彰。
  吕熙祥
  本期资料来源:《创业之路》《纸墨春秋》,由齐英华、黄万勇整理
  本期图片由潍坊报史馆提供(署名除外)
  -
  编后记
  走进云与端
  墨色浓重,铺陈的是初心使命。墨迹留香,书写的是发展印记。“云端”缤纷,链接的是时代旋律。
  以“百年报业路 初心写风华”为主题的潍坊报史馆已于2022年6月8日开馆。走进报史馆,纵览潍坊报业发展的百年历史,细读潍坊城市发展的历史足迹,感悟潍坊大地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磐;捧读“潍坊报业史话”,透过老报纸,倾听老报人的心声,走进已38岁的潍坊日报社。
  潍坊日报人历经艰苦创业、进取发展、改革探索,走过铅与火、光与电、报与网,走进云与端,向全媒体传播全面转型,建成以潍坊融媒客户端为龙头、涵盖30多个平台、800余万粉丝的全媒体矩阵。报社抓住重大节点,打出宣传声势,潍坊融媒客户端下载量突破120万,形成全市上下关注的“潍坊融媒”现象,报社传播力、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一篇篇稿件、一个个版面、一帧帧镜头、一件件融媒体作品,生动刻画了潍坊儿女勠力奋进、建设家园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大地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勾勒出潍坊不断向前、澎湃发展、行稳致远的历史进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