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8-19 19:12
鄌郚总编

王庆德和他笔下的郑板桥

  王庆德和他笔下的郑板桥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生于耕读之家,生活在“康乾盛世”。十年县令,爱民如子,“七载春风在潍县”,其主要政治生涯在潍县,艺文成熟期亦在潍县。纵观其为人为政为文为艺,“立功天地,字养生民”,是他人生的价值追求;“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忧国忧民的人本情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是他不同流俗的艺术风格;“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是他形象化的批评原则。王庆德通过《郑板桥传》,与郑板桥进行了一次跨越三百年的心灵对话,以期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板桥。
  本期撰稿:齐英华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辑:台可 美 编:王蓓
  校对:曾艳(01、08)刘辉(02-03)封敏(04-05)王明才(06-07)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本周刊邮箱为56352618@qq.com
  本报周一至周六出版
  -
  读书志在圣贤 为官心存报国
  -
  郑板桥出生在江苏兴化一个较为殷实的耕读之家,自幼随父读书,娶妻后办塾馆养家,后家道中落。他没有囿于一间塾馆或扬州一方天地,毕生追求“立功天地,字养生民”,选择走科举之路,想做一名清官、好官,以报效国家。
  -
  东门郑家喜添贵子
  江苏兴化,古称昭阳。四牌楼立在城中央,当南北东西之通衢。四牌楼西南侧一匾,文曰:“才步七子”,这就是乡邑以“明后七子”称誉郑板桥的。郑板桥家在城东门外,门前清溪流过。缘于门前溪水,而架以石板桥,在此聚族而居的郑氏,便称“板桥郑”。
  郑氏先世居苏州,“地狭民众,细民无田以耕……于是徙者凡四千余户”,明洪武年间,郑重一、郑重二兄弟迁居兴化。从郑重一算起,到第九代郑毓瀛是“文林郎”,第十代、十一代都是“文庠”,板桥祖父郑湜曾任儒官,父亲郑之本是廪生(秀才),“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教授生徒数百辈,皆有成就”。板桥的母亲亦出自书香门第。
  康熙三十二年(1693)十月二十五日,板桥降生,乳名麻丫头。祖父在《尚书·洪范》中找到“燮友柔克”这句话,取名“燮”,字“克柔”,意思是“燮,和也。世和顺,以柔能治之”。
  后来,郑母患肺痨,钱没少花,病没治好。先是母治丧,后是父续弦,一个殷实之家在较短时间内便陷入了困顿。家道渐衰,无钱延师而教,父亲遂设馆教书,为他启蒙,先《三字经》,继《千字文》《四书》《五经》,上午背诵,下午习字,除此外,学做八股文,试帖诗。不到20岁,板桥即投到陆种园门下学习诗词,共计10年,时断时续获益匪浅。
  -
  考中秀才塾馆教书
  23岁这年,板桥娶徐氏为妻,二人感情甚笃,一起研读诗书,欣赏奇文,“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索楷书”。但板桥没有沉湎在卿卿我我中,他有更重要的事情——仕途。
  他到北京游学,开阔眼界,检验学问,寻找不足,确定奋斗目标。其在北京瓮山漱云轩抄录欧阳修《秋声赋》后的一段跋语,字里行间透着悲凉,或者此行所得无多,又或“强说愁”,也或许真起了作用,24岁这年,板桥考中秀才。中秀才者,一般在学宫读两年书,取得乡试资格,参加乡试。板桥没能参加乡试,家境又不宽裕,已娶妻生子,该自立了。他别妻离子,到曾随父就读的真州,在江村塾馆做了一名塾师。
  三年间,板桥日间授课,夜晚读书,闲暇作画。几年前就习竹,江村内外,竹影婆娑,举目可睹,画谱天成;送花的邻女、卖酒的老翁,让他的生活丰富了不少。十几年后重游时,他写下“送花邻女看都嫁,卖酒村翁兴不违。好待秋风禾稼熟,更修老屋补斜晖”的诗句。
  然而,塾馆清寂难耐,小天地也囿不住板桥的心志。安于塾馆,平庸一生,还是到广阔社会中闯荡,他犹豫、彷徨,最后,想定了,不能老在塾馆里。他毅然辞去教职,来到繁华的扬州,卖文、卖字、卖画,并以此为基点,游学天下。
  -
  落拓扬州卖画为生
  板桥到了扬州,寄寓天宁寺。天宁寺原为晋代谢安别墅,名气很大,但板桥却未借得几分名气。他的水墨兰竹不太为人们欣赏,正如多年后在诗中描述这段生活:“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扬州是富人的天下,并非板桥的乐园。他卖字卖画所得不多,过的是“寄宿山僧庙,缝衣歌妓家”的日子。他以旁观的心态、冷峻的眼光来审视扬州,写了四首诗,分述扬州四季,抒发自己的感慨。目睹春季“风吹红袖”“酒暖香温”的金粉世界,他黯然神伤;“廿四桥”边“量今酌古”,想想自己的不得意,“愿借东风作小狂”,偶入妓馆放纵一下自己;西风骤起,归惊秋,好景难长;繁华的扬州,每到严冬也有饿殍倒地,“黄金通显要”“白眼到清贫”的世风,让他深感世态炎凉。幸运的是,板桥此时结织了对自己产生重要影响的李鱓和金农。
  命运就像破土不久、刚刚解箨的嫩竹,需要经受风霜雨雪的磨砺。板桥在扬州的闯荡刚有起色,父亲病逝,家中境况骤然衰败。老师陆种园贫病交困,自己的书画不入时人眼目,功名又十分遥远,他以“天公曲意来缚絷,困倒扬州如束湿”自况,而最令他痛心的是,年仅五岁的儿子犉儿夭折。
  “志亦不能为之抑,气亦不能为之塞”。板桥像一株被骤雨打弯的竹子,暴雨一过,又艰难地挺了起来,他要张开恨口,向苍天长吁;涂乌丝百幅,抒发豪情。
  他决定走出扬州一方,畅志四域,访名山大都,以认识天下;切磋学问,以结识俊才,实现人生抱负。秋天登庐山,拜见无方上人;泛舟洞庭,小住君山,入渔家,访古寺,凭吊古迹。回兴化家中安顿一番,即一路北行,既走且看,拜访名人,写字作画,用了两个月,走到北京城。
  秀才板桥靠了笔墨功夫,与期门、羽林诸子弟日间郊游,夜里弹棋,走马燕山,泛舟北海,挥毫为文,放言高论,打成了一片。这“诸子弟”中有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才俊——康熙第二十一子允禧。板桥、允禧虽是初识,却相游甚洽,留下了美好记忆。
  -
  焦山苦读以求功名
  上标凌烟阁,世传千古名。要实现这样的追求,只有走科举之路。即使这条路蜿蜒崎岖,板桥横了心,披荆斩棘,放手一搏。他于雍正九年(1731)获得乡试资格。
  第二年,他带着从县令那里借来的盘缠,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
  “十年受尽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参加鹿鸣宴,被称“郑老爷”。他那“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中了举人,就有做官资格。地位高了,物以人名,书画的价格看涨,“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中举前,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去世,42岁续娶郭氏,43岁纳饶氏为妾。而红袖金樽只是他全部生活的点缀,追求功名仍是人生之最。
  进士,这个“天子门生”的称谓,让文人向往、梦寐以求,板桥选择到焦山苦读。
  春末夏初,携书卷,搭帆船,渡长江,上了焦山,住进定慧寺僻静的别峰庵。早晨,树上的鸟儿还没有啼叫,板桥便披衣起床,稍事洗漱,转上两圈,活动一下筋骨,消去睡意,就到窗前读书,早餐有小比丘送来,匆匆用毕,便移到书案,强迫自己一字不差地把儒家经典记在心里,下午晚上习作八股文。
  日日在此起居坐卧,板桥与两间小书斋产生了感情。这天,正坐在窗前背诵《诗经》,忽地飘来一阵兰香,他走过去,端详了案头那株兰花,提笔写出一幅兰来,又在兰株一侧,挥毫题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他又将这副联重写一遍,挂在小书斋的两壁上。
  在焦山苦读期间,板桥与堂弟郑墨多有书信往来,讲读书制艺的体会,“吾弟为文,须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辈之美词,令人悦心娱目,自尔利科名,厚福泽”;讲书的生命,指出好书是烧之不尽的;告诉堂弟读书内容,强调精读,反对泛读。
  焦山是板桥通过努力发迹的地方。
  -
  考中进士入仕无望
  乾隆元年(1736)的丙辰科会试“以礼部侍郎励万宗为会试知贡举,大学士鄂尔泰、朱轼为正考官,吏部左侍郎邵基、刑部右侍郎张廷瑑为副考官”。此时,板桥已入京。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考三场,每场三天。
  三月十五日放榜,板桥名列其中。四月初,乾隆亲试太和殿。殿外丹陛正中设黄案,黎明时分,新贡士袍服冠靴排列两侧,王公百官朝服分列丹陛内外。皇帝升殿,作乐鸣鞭。大学士捧试题授礼部官置黄案上,板桥等贡士们行礼后,礼部官发题纸,就殿内试桌策对。这次殿试题目539个字,够长的。
  殿试毕,板桥被录为二甲第八十八名。四年间由举人成进士,又跨了一大步。他回到旅舍,愉悦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他要借笔墨抒发内心的激情:将一株大红的牡丹立为主体,一丛芍药附在牡丹一侧,花半开半放,一枝桂花从画幅外斜入,旁添了几棵终葵,主次分明、浓淡有致。挥笔题诗曰:“牡丹富贵号花王,芍药调和宰相祥。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
  殿试传胪后三日的朝考,有些三甲进士被任用了,板桥这位二甲进士却未被任用。他想“朝考”“保举”不行,早一点“补缺”也好。既有所动作,又不失体面,这是板桥的原则。他修书宰相,把自己向“执政”求仕的根据摆在前面,又写了一首七言诗:“常怪昌黎命世雄,功名之际太匆匆。也应不肯他途进,惟有修书谒相公。”表明自己求仕是为了“字养生民”,但这次修书,宰相没有什么下文。
  他没有急于离京,留在北京,访旧友,交新人,以利以后补缺。自谦是他这段交往的一贯,进士的头衔、入仕的渴望,让他少了放言高论,没了使酒骂座。然而,官场的大门依然没有向他开放。候补无望,他于来年返回扬州。
  -
  进京候补赴任范县
  乾隆六年(1741)夏天,板桥中进士五年之后,终于等来了他的期盼——九月进京候补官缺。在吏部之召这件大事上,允禧似乎是起了作用的。板桥自言:“紫琼崖主人(允禧之号)极爱惜板桥,尝折简相招,自作骈体五百字以通意。”这给板桥吃了候补官缺的定心丸,他便“兹待秋凉,定拟束装北上”。
  九月初,板桥告别亲友,买船赴京,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是拜见慎郡王(允禧)。板桥先道了感激,又叙了近况,再求拜读慎郡王的近作。慎郡王也不谦让,把近几年的诗作拿了出来。品着茶,板桥一首一首读着,称赞着,偶尔也提一点意见,他所指责的毛病是明显的,他提的意见也是中肯的,是慎郡王乐意采纳的。
  板桥有一副联“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寓着他的文学批评精神和原则。慎郡王也是文人,无实际意义的称赞,他能够听得出来,听这种赞歌,他并不从内心里高兴。凡是愿意自己上进的人,都是喜欢真正批评的。晚上,慎郡王设宴,大块的肉,大碗的酒。慎郡王的盛情,还不仅在劝吃劝喝上,他谈笑着,把袖子卷得高高的,亲自操刀为板桥从整猪整羊上割下肉来,放到板桥面前的盘子里。板桥的感激非同一般,这一幕让他终生不忘。
  板桥在京自秋候到冬,过了年关,迎来春天。和煦的春风送来喜讯——吏部任命板桥为范县令兼署朝城。离京赴任前,板桥怀着激动的心情,写诗拜辞慎郡王。慎郡王亦有送别诗,板桥收订诗文集时,将其附在自己的拜辞诗之后,加题目《紫琼崖主人送板桥郑燮为范县令》。
  -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判牍之一
  郑板桥书画刻石拓片《难得糊涂》(资料图片)
  从1742年春赴任范县到1752年乞疾辞官,离开潍县,板桥为政11个年头,官职虽没有升迁,可他心中始终有民,巧断案、忙赈灾,有担当、有情怀,惜才爱才,资助有为青年。三百余件判牍里,得以窥见他怜贫惜弱的心地,审慎而不妄断的原则。
  -
  范县上任巧断积案
  乾隆七年(1742)春,板桥走进范县县衙,大堂破旧,院墙颓败,衙内晃动着几个身影,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气派。面对穷县旧衙,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板桥决定先理案子,再察民情。
  半月光景,积下的案子基本处结,有些看似难断的案子,到了板桥手里几乎迎刃而解。比如一桩二牛相斗一牛被戳死的案子,迟迟不得解决,板桥弄明案情,提笔批了八个字“活牛共用,死牛共剥”,双方皆服。
  案子办得差不多了,他要出去看看,了解社情民意。他常带一名衙役,扮作村民模样,布袜芒鞋,到田野里看农情,到村庄察民意。板桥没做官时,就讨厌官场仪仗,做官了,本性不改,有人说他怪,“怪”到把县衙贴有“肃静”“回避”的灯笼改贴上“板桥”二字,这只能算是杜撰的逸闻趣事,因为县衙的灯笼贴什么、不贴什么,是有规矩的,板桥还不至于“怪”到不知好歹的地步。
  一个富翁揣了一千两白银,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地送到内衙,要了断与穷女婿的婚约。板桥问明情况,提出要收富翁女儿作义女。富翁喜出望外,一连说了三个“好”。第二天升堂,板桥问明义女还是乐意跟穷女婿的,悔婚的只是老父亲。板桥以义父的名义,让这一对小夫妻在内衙拜堂,带上那一千两银子,双双回家。板桥收义女,促成好姻缘,传遍全县。
  -
  治理丐帮疏浚范水
  范县临近黄河,常闹水灾。水灾过后百姓流离失所,故而乞讨者多,有的人竟以乞为生,渐渐形成了丐帮,这些丐帮滋生事端,搅扰百姓。板桥灵机一动,想了一个治丐帮的办法。他下令请丐帮吃饭,乞丐们顿生好奇之心,拥到衙门大吃一顿。饭罢,他让衙役把乞丐领上大堂,问他们不劳而食之罪。乞丐们不服,争辩自己不是不劳而食,而是无地可种。板桥用手一指道:“黄河岸边荒滩甚多,无人耕种,分给你们,开荒种粮者五年不纳粮,种树者十年不征税。”又把抓赌罚收分给他们买了农具、粮种。乞丐变成自耕农,一时乞丐基本绝迹,治安也好了许多。
  这一年大旱,板桥下乡巡视,遍地荒芜,民不聊生,老百姓成群结队到龙王庙求雨。板桥知道拜龙王无济于事,要大家把求龙王的钱和人集中起来疏浚范水,引水浇地。
  可令出而拜神不止。他想,还得把道理与老百姓讲清楚。遂提笔写了一首打油诗:“吃斋能行善,骡马上西天。禁欲能益寿,太监活千年。求神能下雨,沙漠变绿原。若不疏浚河,怎能灌良田。”老百姓明了理,纷纷出工,引来范水,灌溉良田,灾年变成了有年。
  -
  无端受辱祸患丛生
  了解民情,惩顽除劣,下情上达,政令畅通,板桥的勤谨得到回报,“既得官,慈惠简易,与民休息,人亦习而安之”。
  板桥的性格是在狂放中不乏内敛,果敢中不乏坚韧,日积月累,他对范县风土人情、耕种养殖皆了然于胸,仿《诗经·七月》写了一组十首《范县诗》,叙事、写景、抒情、感喟,概括了他对范县的认识,也表现了对治绩的欣慰。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板桥治理范县,过于刚直,黑恶势力没占到便宜,便像一群恶狗扑过来了,造谣板桥犯事被载枷,已解往济南,还有一些贪赃枉法、风流韵事,及写字画画挣大钱、误正事之类的谣言传扬开来。恶风大得出奇,似乎要把板桥这株挺拔的竹子连根拔掉。
  板桥为无端被攻击而震怒。“若不速离去,祸患丛生”,他要辞官回家。县丞说:“你不明不白走了,这群恶狗的目的就达到了。”板桥沉吟一阵,拉过枣红马,一溜飞尘跑到黄河岸上,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想古人比对自己,想来想去:谣言是古已有之的小人伎俩,自己不能由着性子来,不能奋斗了大半生,却屈服于无耻的谣言。
  他没有弃官而去,也没有置之不理。他把地方、乡约、知名士绅请到县大堂,慷慨陈词一番,并宣布衙役分三路先城后乡,追查谣言出处。邪不压正,谣言寂然。这场争斗,使板桥长了一些聪明,增了一点防人之心。
  -
  潍县任上开仓赈灾
  乾隆十一年(1746)初,板桥到任潍县,这年他54岁。
  赴任前,板桥已知潍县受灾,到任后救灾是第一要务。当赶到潍县一看,灾情之重,令他惊愕。流民如蚁,饿殍满地,疫病流行,赤地千里。这天晚上,他带了两个衙役在街上察看,初春的天气依然寒气逼人,灾民三三两两蜷卧在街侧檐下。死人之后摔的瓦盆碎片无人打扫,一片连着一片,踏在瓦片上,“咔嚓”作响,那响声,敲击着他的心。
  “人相食,斗粟值钱千百”。字不多,惨烈之状如现眼前。眼看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灾民、倒毙街头的饿殍,板桥下令“开仓赈灾”。按清律,动用官仓须经朝廷批准。好心的王县丞劝他,应该火速呈报,派人赴京催办批文,无批文开仓是要担罪的。这时的板桥心急如焚,已置个人前程于度外,他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他下令打开官仓,向灾民发了借券,持券领粮。嗷嗷待哺的灾民背负着粮食,就像久旱的禾苗得了甘霖,欢欣感激自不必说,有的高呼“郑老爷”“郑青天”,聚在衙门前叩头。急得板桥跑出了县衙,安抚道:“这是皇恩浩荡,天子的旨意,我何德能,只是代皇上行事而已。”
  灾荒致平民无着,板桥得知有富户囤积居奇,立即布告,严禁抬价,并责富户平粜,有违者拘来县衙讯问,还请富户、士绅小聚,讲了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请各士绅献粮煮粥,以济灾民。
  -
  一张字条救活一命
  粥厂开起来了,大户轮流主饲,灾民排队领粥。有一天,板桥带上两名衙役去粥厂,在离粥厂不远处看见了一位老妇人。她花白的头上沾满草屑,又黑又瘦的脸现出青干,褂子大襟下端撕开了几条口子,裤子的膝下已经破烂。右手拄一根木棍,下端已磨去了皮,左臂挎一只破旧的荆条篮子,端一个空的黑碗,一瘸一拐地向板桥走来。板桥向前迎了两步,就见这位老妇人朝着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口中喊道:“老爷,救救我这老命吧!”
  板桥赶忙伸手搀她起来,让她进粥厂领粥。老妇人说她是外乡人,粥不分给她。板桥“嗯”了一声,衙役从褡裢里取出铜墨盒,将毛笔在墨盒里舔了几舔,递给板桥,另一个衙役已把纸抻好。板桥提笔写了“准给粥”三个字,递给老妇人。一张“准给粥”的条子,救活了一条人命,见证了灾荒的惨景,也传达了板桥救民于水火的深情。
  这年秋,潍县收成依然不好,板桥以自己的一千多两养廉银替百姓具券代缴皇粮国税,而且离潍时“悉取券焚之”,不让这些贫困人家背债务包袱。
  -
  上司索画成就名诗
  板桥到潍县第二年,先旱后涝,又是一个灾年。他施出浑身解数,放粮、施粥,还拿俸银周济百姓。
  时任山东巡抚向板桥索画,板桥当然要画,还不能一般地画,他要画出此时的心情、意境,传达出讽谏与相勉。他先用浓墨居中画出一竹,不摇不摆,挺然而立,寓宁折不弯。紧靠这竿竹,又以淡墨生出一竿,潇潇洒洒,拂云触天,越出纸外,引人遐思。两竿大竹下生出了几枝幼竹,既短且弱,既倚且附,似有求助之意,如闻哀怨之声。画罢,他沉吟片刻,爰笔题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只是看画,难了寓意,题上这诗,就如画龙点睛,画题自现。衙斋听竹,想的是百姓,竹声就是民声。州县之吏,民之父母,枝枝叶叶,血肉相关。
  是年秋,板桥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修筑潍县城墙,此举既让破败的城墙得以修复,灾民又通过出工修城换得钱粮以解燃眉。
  乾隆十四年(1749)大雨,东关土城残缺损坏甚多,水眼涨溢,有垮塌之虞,一些烟铺主动倡捐,修筑土城。板桥感于烟铺义举,撰写了《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表彰烟民义举,并永禁烟行经纪以利烟行。
  -
  爱才惜才资助青年
  板桥爱民,也爱才。一天晚上,他处理完案头的文牍,带了一名衙役,在街上漫步。一来消除案牍之劳,二来看看社情,听听民声。他和衙役边走边看边聊,不知不觉从大街走进了小巷,就听见一茅屋中传出了读书之声。读书人听到读书声,又是在深夜,自然亲切。
  板桥寻声入屋,见20来岁的韩梦周在油灯下苦读,再看室内,四壁皆空。问其生计,以煮粥度日。板桥动容,想到自己少年苦读、落拓扬州的过去,慨然拿出俸银予以资助,并书苏轼论砚墨三则以示鼓励。潍县人丁锡田编著的韩梦周年谱载:“郑燮知潍县事,夜行闻先生(指韩梦周)读书声,心许之,时给膏薪。”韩梦周愈加刻苦,24岁乡试中举,板桥为其题“山斗重瞻”匾额悬于大门之上,29岁中进士。
  早在知范县时,板桥也有过赠金之举。据《范县志·人物志》载,刘连登和宋伟都很有才华,但贫病使二人生活难以为继。板桥想起自己中举前向县太爷借钱的困境,为让二生的学业能以继续,封了几十两养廉银让差役送去救急。二生十分感激,可又觉得读书人不可平白受金,捧着银子,来到县衙说明本意,呈还板桥。板桥感慨万端,接过银子,即席赋《二生诗》一首:“腐史湘骚问几更,衙斋风雨见高情。也知贫病浑无措,不敢分钱恼二生。”板桥赠金,二生不受,彰显了文人的交谊和气节,一时传为佳话。
  -
  判牍彰显爱民之心
  板桥的判牍已见三百余件。从中可以看见清中叶县衙判处案件批文的内容,还可亲睹批文的墨迹。《板桥年谱》收入判牍三十余件,主要涉及家产争执、祖茔纠纷、主嗣承继、典卖田宅、租赁退田、妇女改嫁、偷漏赋税、伤害赔偿、赈灾济贫、禁止赌博、打击牙行土顽等。判牍最长的一条百余字,详加问讯;而短的仅三五字,如“卅听之”“从宽准息”“准暂缓票唤”“俟全退日禀夺”,简洁而明确。
  判牍之间并不关联,细读还是能窥见案件信息,看得出板桥怜贫惜弱的心地,审慎而不妄断的原则,也能折射出板桥的品质和人格。陈介祺见过11件判牍,以篆书笔意为楷体,逐一作批,对板桥理案给予褒奖。
  -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删繁”对碑。郑板桥撰书,陈介祺刻石。
  潍县《城隍庙碑》拓片
  郑板桥写给潍县郭芸亭的诗。
  板桥公布的书画润例
  江苏江都博物馆馆藏郑板桥《兰竹石》图
  郑板桥所画《竹石图》
  七载春风在潍县,郑板桥在“锁院”当过考官,在乾隆游泰山时任“东封书画史”,这是他艺术臻于成熟的时候。卸掉官职,他在家乡开始新的生活,诗书画“三绝”之名渐渐传扬开来,“画竹诸家问老夫”,而竹之神、生、节、品四性,则是其对竹的高度概括。
  -
  从锁院到泰山的辉煌
  板桥到潍县第二年,例行秋闱。钦命侍讲学士德保到山东任主考官,要选18名同考官,分房阅卷。板桥是外省籍,又是进士,且有文名,被选为同考官召到济南,住进贡院。贡院与外界隔绝,又称“锁院”。
  在锁院里要严格按照程序收阅、呈递。刻板的程式、冷清的生活,板桥深感无聊,便回忆过往以消磨时光,写成了《扬州杂记》。写诗作画,也算是一种排遣。在锁院,板桥和过两首诗,一是主考官德保赋《郑大尹板桥》,板桥即席奉和,收入诗集时冠题曰《济南试院春和宫詹德大主师枉赠之作》;还有一首是和知己于敏中的,题作《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要到泰山封禅,为民祈福,当然也为朝廷、为自己祈福。乾隆好写诗、好写字,每到一处都要赋诗遣兴。迎接这样一位皇帝,必须得有几位明白书画且能提笔的人,板桥被选中,任“东封书画史”。
  板桥应召提前上泰山。泰山雄伟的风姿、深厚的文化积淀,板桥仰慕已久,如今登临,还要侍奉皇帝,他特意寻来一块寿山石,捉刀刻了一枚印,文曰“乾隆东封书画史”,以激励自己。任“东封书画史”获“加一级”,板桥当然高兴,那种自豪感让他久久不能忘怀,虽然最终皇帝没有来,但板桥“治顿所,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亦足豪矣!”
  -
  诗文记录民间疾苦
  “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他“尚真”“重情”,直面社会人生,倡导“周情孔调”,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直追左、史、庄、骚、杜诗、韩文。
  知范县时,诗作不单是吟风咏物,吊古感今,他开始将任职所见、所闻、所感,提炼归纳,写进诗作。《孤儿行》《后孤儿行》《姑恶》三首长诗,通过对两个孤儿、一个童养媳悲惨遭遇的生动描述,直指灾荒疾病、宗法制度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这是体察民间疾苦之作,他怀着真性情,描述了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之苦难,意在召唤人们多生些恻隐之心,呼吁社会多存些爱怜之意。
  知潍县时,在抗灾赈灾、解民于水火之时,亦为民歌哭,鞭笞不仁。潍县的灾情让他目睹了百姓的悲苦,他以切肤之痛,描摹灾民的惨状,一洒同情之泪,写下《逃荒行》和《还家行》两首古风。
  《逃荒行》《还家行》,对灾民逃荒经过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非身与灾荒之境,目睹现实难写;非深关民情,极具同情心不能写。板桥没有亲历逃荒,可他对灾民的艰难感同身受,怀了深切的悲悯,将所闻所思写了出来,如同亲历。
  乾隆十六年(1751),59岁的板桥手抄《潍县竹枝词》24首,反映民瘼的有16首之多。他以自己的诗词教化百姓,希望人们惜生怜弱,潍县大地时时荡漾春风。当然也有歌颂潍县繁华的诗作,描绘潍县风土人情的闲笔,如“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若论五都兼百货,自然潍县甲青齐”。
  -
  文学主张“学者当自树其帜”
  板桥与韩镐论文亦被传为佳话。板桥爱才、惜才,极力鼓励有才华的人出头上进,专门为韩镐撰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阐述了自己为文的准则。他认为文章要凝练、新颖,不能堆砌辞藻,陈陈相因。此联让韩镐终生受教益,文名远播。
  即使在衙斋里,有了空闲,板桥也是寄情于学问和艺术。为友人颜懋侨诗集作序,从绘画入笔,由画切入诗,“诗之为道,何独不然”,道出诗的高妙之处。板桥在给江宾谷、江禹九的复信中,道出自己的文学主张——“学者当自树其帜”,不人云亦云,才有新意,才可称之为创作。
  他还进一步阐述了为文之目的:养己之身,用之于民,化乡党而教育子弟,而不是为了其他。
  -
  六分半书行之于天下
  板桥的书法,在青少年时期,以临习欧阳询九成宫为主,用笔起止有度,结体精密细致,一丝不苟,这是科举应试必须的。中青年时期,书风开始变化,风格初露端倪。34岁时正楷手写《五经》,奔放之势屡见笔端,受黄庭坚影响比较明显。37岁写的《四时行乐歌》、38岁写的《贺新郎·送顾万峰之山东常使君幕》皆是行书,用笔流畅娴熟,结体中宫收紧,撇捺长出,但隶书笔意尚不明显。
  40岁中举,书法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以隶入行草的笔法较明显,有了明确的追求。中进士后,更是放手发展自己的特色,从乾隆元年到任职范县的六年里,他的书法楷隶相参,结体开张,风格渐趋成熟。在范县“时时作字,古与媚皆”,把真、草、隶、篆结合为一,而以真、隶为主参以行草篆籀的书体,更加自觉和自然。作品用笔凝重,结体雄强,特别是以行草为主的作品,恣肆奔放,有一泻千里之感。
  在潍县的衙斋里,板桥稍有空闲便挥洒一番,乾隆十四年(1749),板桥57岁时着手对自己的诗文作了总结,不久印行,连同他兼有楷隶行之意的“六分半书”一起行之于世。板桥手书《城隍庙碑》,字与文可称“双绝”,受启迪者无从算计。“难得糊涂”匾额更受世人推崇。四个大字楷隶相参,稍带篆籀,凝重而不呆滞,不俗;跋文写得长长短短,欹欹侧侧,如乱石铺街,有趣。
  乾隆十七年(1752)末,60岁的板桥称病乞归获准。他于腊月离开官署,寄居郭家园。春节过后天气渐暖,板桥决定回兴化老家。“去官日,百姓痛哭遮留”,板桥扶起送行的士绅百姓,揖别新任县令,回望城隍庙、文昌阁,蹇驴人影,形销骨立。在潍为官七年,他带走的,仅有毛驴驮着的几十本图书拓片、笔砚,他在留恋与不舍中踏上归程。后“潍人戴德,为立祠”。
  -
  领扬州画坛风骚
  板桥乞疾归老,在融融亲情、乡情中开始新生活。好友李葂赠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板桥的诗书画艺术,由于李葂的提炼概括,拈来先贤的称谓以冠之,“三绝”声名渐著。
  62岁时,板桥应杭州太守吴作哲之邀赴杭,杭州官府上下宴请不断,陪游不辍,又有银两礼物相送,板桥高兴之余,写字作画予以回报。在杭州,板桥的书画热可炙手,所收润笔不少,甚至湖州太守抢走他给杭州太守的字画。
  告别杭州,板桥回兴化稍住,接着赶到扬州。此时的板桥,已不是三十多岁的落拓扬州、四十多岁的卖画扬州,而是能领一时之风骚了。
  -
  别开“生”面擅画竹
  板桥的绘画以兰竹石为主,尤精于竹,而竹多依于石侧,那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题竹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他画竹,“萧萧二三竿,自然清风足”,即使一竿竹,在他笔下也是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
  板桥66岁时为瀛翁作《竹石图》在题诗中吟出“画到生时是熟时”的高论,这个“生”,是别开生面之“生”,是无“似曾相识”之“生”,是熟中之巧,是积淀中生出的精华。“生”寓“新”意,是“熟”与“旧”的反面,是特色与个性,是蜕变和升华。他没有专门的拜师学画,基本上属于文人那种逸笔草草,聊以寄兴的东西,却形成自己的特色,达到很高的水平,有“郑竹”“郑兰”之誉,同代人珍之,后来人更视为圭臬。
  板桥71岁时,为翔高作横幅《墨竹图》,题的长跋道出了学习他人的密钥,“不学他技”表明板桥的专心致志、用心不二的学习态度;“不宗一家”说明了板桥博采众长、博观约取的学习方法;“五十年不辍”阐明了板桥一生追求、追求一生的可贵精神。正由于此,才有了既远追前人,又超越时人,亦自出机轴的“郑竹”。这“自出机轴”就是一种新和奇,也就是所谓的“生”。
  “不肯从人法”是新,就是“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不断地废我新我,才有了“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境界;能画少,将“冗繁削尽”,以少胜多,是一个新的高度;题石时抓一“丑”字生发开来,“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没有拜倒在前人脚下,敢于阐发新见解,开发“生”的境界;对兰竹与荆棘共图也有独到见解。
  -
  天真率直 公布书画润例
  康乾时期,扬州经济迅速发展,文化环境非常好。结交文人、名士是富商们提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以“八怪”为主体的画家们把扬州视为展现才华的舞台、卖字鬻画的市场。
  乾隆二十四年(1759),板桥公布了自己的书画润例:“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板桥不止写过一份书画润例,在另一份中讲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又赋七绝,向世人宣布,他的画是有价格的,任凭求画者怎么样的叙旧论交,那都是耳边的秋风。把自己的心理底价公之于众,在金钱面前一视同仁,既算不上惊世骇俗伟大之举,也不是一件很低俗的事。这是艺术公开走向市场的标志,也是板桥天真、率直的表现。
  -
  竹有四性 板桥绝妙概括
  晚年的板桥已是声名远播,画价高扬,衣食住行无忧、气定而心闲的境界了。69岁的一天,他画得兴起,连作12幅,一幅一题,书与画两两相得,幅幅皆成佳构。画完题完,他闭上眼,静静地躺在藤椅上,脑子却没有停息,一幅一幅地在大脑中过滤。一个时辰后,家童捧茶进来,扶板桥慢慢起身,他呷了口茶,抬手示意家童将12幅画一一展开。板桥扶了手杖,立在画前,一幅幅审视。他要从这12幅画中悟出得失来,让自己的艺术再向前迈进一步。
  乾隆二十七年(1762)春节一过,70岁的板桥再赴扬州,求字画者络绎不绝,板桥也一发不可收。在千百次实践中,对画理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72岁这年秋,板桥寄居在朋友的杏花楼上。一日秋雨淅淅,落叶萧萧。他听着窗外的雨,望着杯中的酒,无人把盏,自斟;无人劝酒,自饮。不消半个时辰,便有了七分醉意。涤砚磨墨,展纸拈笔,写了一幅《竹石图》,以答谢杏花楼主人。画后题了一篇长跋:“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竹之神、生、节、品四性,是板桥对竹的高度概括,可谓妙绝。
  已过七旬的板桥,体力大不如从前,他怀旧人、旧事、旧地。潍县郭伦升到扬州看望他时,他爰笔书《怀潍县二首》相赠,短短五六十字,把潍县春天的风光特色勾勒了出来。努力地去了一趟焦山,看看自己曾经苦读过的地方。
  老友李鱓、金农等的离开,对他打击很大,沉湎在对故友的怀念中。乾隆三十年(1765),是板桥人生的最后时光,他已于前一年入冬前回到兴化,活动范围仅是在兴化城走走。进入腊月,板桥的病情加重,汤药难进。不久,一代才俊与世长辞。
  -
  诗文证史接近真板桥
  一部《郑板桥丛书》(《郑板桥传》《郑板桥诗文集注》《郑板桥年谱》《郑板桥书法集》《郑板桥画集》《郑板桥研究文集》),多角度、全方位地将郑板桥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郑板桥传》以板桥经历为主线,以诗文证史,描摹出一个较为真实的板桥。走近丛书主编王庆德,听他讲述为板桥立传的背后故事。
  -
  一次“邂逅”心生敬羡
  研究郑板桥的专著不下几十种,为什么还要再编一套《郑板桥丛书》,撰写《郑板桥传》?王庆德说:“让人们了解一个较为真实的郑板桥。”
  王庆德是青州人,1976年,30岁的他调进了昌潍地委组织部。一个星期天,他走进十笏园,欣赏池塘假山、亭榭楼台美景时,被长廊一侧的刻石吸引住了,刻石上是板桥的兰竹。王庆德一幅幅地读下去,兰竹潇洒飘逸,配上那有点怪味的题跋,他看得入迷。“一名知县竟有如此超凡的书画才艺,刻在石头上的画和字仍然有这样的神采,那真迹该有多么好啊!”一种羡慕和敬意油然而生,“这个知县不简单。”王庆德心想。
  后来,王庆德得到了一套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印行的《板桥书画拓片集》,不时翻翻,越看越有味道。
  从明成化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前,知潍县的有六七十位,但民间记忆最深的是郑板桥。人言,“政声人去后,民心闲谈中”,官员为政如何,那要看他离任后人们的评价,是否得民心,也要从人们闲谈中印证,而不是在位时那些场面上的话。郑板桥离任后,人们怀念他,并将其作品刻于石,供后人观摩、欣赏,可见他是深得民心的。这当然与他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分不开的。
  -
  退休后为板桥立传
  郑板桥在世时即有文名,《清史稿》有传。但此传甚短,仅是梗概而已。20世纪20年代,陈源为郑板桥立传,仅四万字。著名画家郭味蕖亦为郑板桥立传,主要是从艺术角度评说。到20世纪末,为板桥立传者多了起来,正传近十本,各种戏说就更多了。关于郑板桥的书画,全集、选本,林林总总,也有十几本之多。然而,却没有一家将其为政为文为艺诸方面汇集在一起,全面地展现郑板桥的面貌。
  2007年,潍坊市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成立,退休后的王庆德被聘为顾问。考虑到郑板桥在潍的影响,决定撰写一套《郑板桥丛书》,以较为全面地反映郑板桥。王庆德担任了这套丛书的主编。三十年前的邂逅、景仰,终于坐下来为之立传。
  虽有兴趣,但王庆德开始执笔为文时,才感到对板桥的认识是浮浅的,原来觉得板桥的字有特色、画也潇洒,诗词也浅显,在潍县任上的事迹知道得也不少,写起来不会有多大困难,可当他真正动笔,要把脑中印象用文字表达出来时,“材料缺乏、历史知识不足、艺术理论浅薄,全都显现了出来。”王庆德这才体悟到,要为一个二百多年后仍可纪念的人立传十分不易,“就像老师一样,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写东西亦是如此,必须大量掌握板桥资料,还要把板桥放在康乾治世的时代背景下考量”。
  为了尽量多地掌握材料,他到图书馆借,从书店、网上买,把搜集到的材料一一阅读,又读《张居正传》《苏东坡传》《朱元璋传》等十几种名人传记,学习传记写作。
  -
  沿板桥生活足迹实地考察
  光有文字资料还不够,还需要找到一种对板桥认知的感觉。王庆德决定从板桥出生地兴化开始,沿着其生活的足迹考察采访。
  王庆德三赴兴化、扬州,每次都到东门的板桥故居瞻仰,到管阮庄的板桥墓地凭吊。最后那次,他在板桥墓地转了大半天,又坐在墓地边的石台上一个多小时。他想板桥的生平,想板桥的成长,想板桥所处的时代。临离墓地,又在板桥墓碑前三鞠躬。离开兴化,又去仪征(古真州)毛家桥,考察板桥的启蒙之地,到板桥执鞭塾馆的江村,看塾馆的所在地。当时的塾馆设在一个寺院中,如今仅剩一个放生池。王庆德坐在池边,遥想板桥讲学时的景况……
  焦山是板桥苦读的地方,王庆德登上焦山别峰庵,来到板桥读书处,在“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前,体味板桥求知的甘辛;在扬州天宁寺、平山堂驻足,在虹桥徜徉,遥想板桥三度卖画扬州的同与不同。
  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毛楼村的郑板桥纪念馆紧临黄河,王庆德认真审读馆藏的资料,倾听馆长满怀激情的介绍,走出纪念馆,来到黄河岸边,望着滔滔东去的黄河,听范县的朋友一件件、一桩桩叙述板桥的政事与文事……板桥的形象在大脑里渐渐清晰起来。
  潍坊市博物馆有板桥的几十件刻石与馆藏,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努力想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来。
  -
  历时四年编写郑板桥丛书
  动笔时,王庆德先从注解郑板桥诗词、文章、对联开始,两年的时间,他通过系列注解,理顺了其生平大事,更加深了对板桥的认知。完成《郑板桥诗文集注》初稿,2011年7月起笔撰写《郑板桥传》。
  “我所写的郑板桥传记,如果超不过目前所看到的,那就不出版。”王庆德以此激励自己。
  “每章题目都是四个字,是根据撰写内容,从其相应的诗文中提炼出来的。”王庆德用一个月的时间列出提纲,朋友送来十本稿纸,他还开玩笑地说,等用完这1000页稿纸,这本书也就完成了。
  伏案写作期间,王庆德内心情感随板桥境况浮沉而起起落落,完全进入到板桥的内心。板桥32岁时,心爱的犉儿夭折,他写下了《哭犉儿五首》,写这一部分时,板桥哭,王庆德也跟着流泪,他与那个遥远的板桥同频了。
  写了八个月,改了100天,2012年6月,《郑板桥传》初稿完成。《郑板桥丛书》从动议、策划到编纂完成历时四年,全面反映了板桥的生平与艺术成就。回望曾经的付出,王庆德说:“努力了四年,值得。”
  本期图片由齐英华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