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8-26 14:18
鄌郚总编

冀恒春丨祁雨

  祁雨
  冀恒春
  1941年,农历七月初,连续几个月的干旱,高粱谷子大半枯萎,真是“赤日炎炎似火烧,庄农禾田半枯焦”。老天爷再不下雨,这庄稼就颗粒不收啦,那时节没有水浇条件,老百姓看着庄稼干着急。有几个老汉私下里议论,各人唉声叹气,没有办法。这时马三升提议:咱嘎合嘎合祁雨吧?指不定能祁下雨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中!这是唯一的办法。马三升说:和村里管事的说说,叫他们通知郑母街所有的群众,都参加,人多势众。于是和村里管事的说了,管事的很赞成,定于明天就行动,天齐庙前集合。
  第二天一大早,天齐庙前聚集了四、五百人,每人头上都戴着柳条编的圆圈。警察所也来维持治安,村里管事的任命马三升为祁雨的雨师,有抬轿的,打旗的,敲锣的,打鼓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临朐龙岗的盘龙山进发。在大街上看着祁雨的队伍必须下跪致礼,同源祥药铺的孟庆华,站在门口看热闹,没有跪下,被警察所的人过去劈头就是两耳刮子,打出病来了。队伍出村口向西南龙岗方向进发,有在地里干活的,戴苇笠也不让。经过太平山西边的小尹桥,桥是明代建筑,全是石头垒砌,桥洞是石碹的,单孔,桥面能走马车。过去小尹桥就到了小尹村,再过萧家庄,到了西南孙家庄,孙家庄有座大庙,名叫“三皇庙”里面供奉着“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人文始祖和十大名医”,山门前一棵硕大的国槐树,每逢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是庙会,庙会期间善男信女,香客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过了孙家庄,就到了龙岗,正逢龙岗集,大集上车水马龙,吆喝声、叫卖声响成一片,他们看着祁雨的队伍,很自然的给让出道来,大队人马呼啸而过。过了龙岗河,就是新庄子,孟家庄,过去孟家庄,就到了盘龙山,在龙盘山东山脚下的龙王庙前队伍停下。
  盘龙山坐落在弥河东岸,山上郁郁葱葱,树木茂盛,只见一条石脉从山头的西南方向蜿蜒经过山南,逶迤又经过山东和山北伸向弥河。据传说:这条龙久居盘龙山,口渴了,把头伸向弥河喝水,眼看就要把弥河水喝光,八洞神仙中的铁拐李打此经过,看见老龙想把弥河水喝光,你喝光弥河水沿河老百姓咋生活,提起扁铲就把老龙的头铲下来了,从此,这条龙就没有头了,这只不过是民间传说。
  山顶上有一座玉皇阁,山门朝南,庙周围苍松翠柏,几通石碑立在庙的前后,多是功德碑,庙是何时兴建已无从考察。庙里供奉着玉皇爷,用青石雕刻而成,活龙活现,两山墙下有太上老君、太白金星、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马三升带领几个人,挎着大箢子,抬着食盒,向山上走去,十几个小青年,也跟着上山看山景。到了玉皇阁里在供桌上摆上供品,上香,都跪下,烧钱粮纸,磕头,马三升口中念念有词,说明来意,劳驾玉皇爷大发慈悲,拯救一方百姓,下一场透地雨,过一个丰收年。然后把玉皇爷请下山来,坐在轿里,开始往回走,敲锣的鸣锣开道,四杆旗随后跟着,大队人马往回开,锣鼓声、唢呐声、喇叭声响成一片,人欢马叫,声势浩荡。刚走出二三里,只见一块乌云从东北飘来,一会儿阴云密布,雷声阵阵,刚到龙岗街,电闪雷鸣,只听咔嚓一声,一个电光,把一棵大白杨树劈为两截,霎时间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人们四散奔逃,四个抬轿的把轿放在大街中央都去避雨起了。大雨足足下了两个多时辰,大街上的雨水哗哗的往南淌,水没脚脖子,好大雨。下午三点多钟,雨过天晴。马三升吆喝人们继续往回走,大队人马重新集合,往郑母进发。行到郑母地盘,有人拿着树枝子往地里一插,足有一扎深下,透地了,大家那个高兴劲甭提了。今年有救了,又是个丰收年。
  到郑母以后,把乘轿的玉皇爷请下来,放在康浪河南河滩的高崖崮上,用席扎上棚子,像个小庙一样,面西,玉皇爷用红绸布盖起来,第二天是郑母集,扎台子唱戏,还愿,谢玉皇爷赐雨。
  第二天,唱戏的台子扎在老槐树正南,康浪河南边。台子朝东,离玉皇爷有50多米,玉皇爷面前按上供桌,摆上供品,烧上香,善男信女来到玉皇爷前磕头,拜谢玉皇爷赐雨。10点钟,正式开台唱戏,郑母街的子弟戏,锣鼓家伙先敲起来,二场嗵打下来,开始唱戏,唱的是《群英会》,李观景的曹操,孙汝贤的周瑜,孙汝胜的诸葛亮,孙良奎的鲁肃,孙良佑的蒋干,赵焕斌的黄盖,赵京和的关羽。戏唱的很好,都很卖力气。台下看戏的人山人海,有的坐交叉,有的坐板凳,没有座位坐砖头,还有的孩子爬树上看戏。有老人、小孩、大闺女、小媳妇,还有青壮年人。戏台周围卖煎包的、卖郑母面的、卖烧饼的,卖瓜的、卖水的、卖蒲扇的、还有玩把戏的、玩藏野的、卖鼓当子的、卖青菜的应有尽有。为感谢老天爷赐雨,连唱三天大戏。晚上还有灯戏,早早地挂出戏牌来,外庄看戏的也不回家了,买点饭吃了晚上接着看。晚上请的寿光纪台沙窝吕的京戏,唱全部《玉堂春》。程保忠镇长从日本鬼子岗楼子那里借来了两盏汽灯,挂在台前,照耀如同白昼。鬼子也来了一个小队看戏,吓得老百姓隔得远远地。晚八点正式开演,由寿光的著名京剧旦角艺名叫“艺水”的演苏三,马春吉演崇公道。唱苏三的是程派唱腔,一曲西皮原版,“一恨爹娘心太狠,把儿卖入娼门……”,珠圆玉润,若断若续,优美动听,扣人心弦,使人们过足了戏瘾。再看鬼子那边,他们不懂京剧,不懂中国话,真是洋鬼子看戏--傻了眼。老百姓正是农闲时节,连看三天大戏,都尽兴而归。
  第四天唱完戏,管事的吩咐由四个人用轿把玉皇爷抬回去,每人赏两吊钱,这四个人都很高兴,就这样结束了这场祁雨活动。早先祁雨十次有九次空,这次碰巧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