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0-14 21:18
鄌郚总编

现代媒体传播语境下民俗的嬗变状况探析

  现代媒体传播语境下民俗的嬗变状况探析
  作者:殷学继
  现代媒体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或物质工具的总称。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广播、书刊、报纸和计算机网络等。它除了担负起对社会环境的监测,社会关系的协调,提供娱乐外,其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对人类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根基,体现着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智慧、情感、经验、知识及乐趣。民俗的传播传承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但在漫出的历史进程中,民俗的传播主要靠语言交流进行,口头传播为主要的途径。人类进入20世纪上半叶后,照相机、电视机、广播、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相继问世,报刊数量逐步增多。以电视为例,本世纪初,我国彩电拥有量达3亿多台,我国居民收视率90%以上。据抽样调查,18-59岁的成年人均看电视时间在两小时以上。使民俗文化的传播有了革命性的突变,这种变化,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带来无法比拟的技术保障,并深刻地影响着民俗的嬗变。
  一般说来,有一定文化底蕴、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民俗变化亦缓慢,民俗资料保存完整。以沂蒙山区之费县为例,该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民风淳朴,素有“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由于山区的状况,旧社会长期处于交通不便,内货不出,外货难入的状态,民俗流变缓慢。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纵横相连,四通八达。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改善。近年来,有线电视和互联网已经覆盖到了偏僻的山村,各种报刊传递非常及时,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当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地域文化与域外文化相互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在强势的现代传媒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下,民俗的嬗变也在加快,现出了以下几种现象:
  一、弱化现象
  现代媒体作为强大的文化传承工具,在民俗的传播中的强势也非常明显。传统的语言口头传播传承为主的模式被弱化,渐渐为光、影、电所取代。有过去的声音或文字单一介质变得声、形、图、文并茂。如表现在精神民俗文化传承方面,21世纪60年代初之前,费县农村有很多会讲故事的高手,大都能讲几十个故事,民间故事家尹宝兰老人会讲上百个故事。闲暇之时人们常常三五相聚,拉呱听书,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还为在八十年代编写费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现在电视、互联网入户,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力外出的多,一年四季闲暇时间较少,村民串门拉呱的极为少见,更谈不上故事家了。再如民间游戏习俗,游戏项目日趋减少,类似农村儿童以往非常喜欢玩的调房,打瓦,打翘子类的游戏几乎消失,而代之的则是电脑游戏。
  二、趋同现象
  在现代媒体传播影响下,趋同现象又是民俗嬗变的一大特色。传播工具的超出时空的限制,哪些被接受者认为合理的,标准的,时尚的民俗内容很快得到认可,从而得到推广应用,带有本地印记的民俗内容就会部分的或整体的淡化甚至被消解。民俗的具体模式打破十里不同俗千姿百态,跨出地域、族群界限,逐步趋同。以费县城乡的婚俗中的拜堂(旧称拜天地)仪式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一对新人面对新房门前的天地桌,双双跪下,先磕两个头,然后烧上两包两端塞着红布条的火纸,新人互换位置然后再跪下磕两个头,拜堂仪式即告完成(3)。现在的拜堂仪式和外地的主要过程大致一样,有司仪,主婚人、证婚人,有的还有来宾代表致词。在司仪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拜时行鞠躬礼。类似的民俗改变,正是由于近些年来,人们通过现代媒体的消息、文学影像作品、及互联网上获得的有关民俗内容,把其中一些“合理的”进行模袭,像推广普通话一般进行推广。这类趋同现象,在民俗嬗变中颇为多见。
  三、包容现象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而现代媒体技术又为其开放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信息化下地球村使人们的距离拉近,多元文化和信仰自由人们之间的理念,从而催生出多元化的民俗。民俗方面,相对封闭的费县在20世纪80年代后,包容现象也很突出。以费县节日习俗为例,除了传统的节日外,象外国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都有推广的群体。在当地重大的丧葬习俗中,基督教徒按其风俗进行殡葬,不烧纸、不磕头,不上坟。有的家庭妻子基督教,殡葬时只好实行一家两制,在类似磕头的细节中,丈夫参与,妻子回避。在结婚仪式中,一些婚庆公司设有中式或西式套餐供办喜事者任选。还有人自我设计一些富有个性化的婚礼方式,如旅行结婚,车友迎亲等。这些在过去会被人们认为的怪事奇事,现在已经是多见不怪,甚至还能赢得人们“有创意”的褒奖。这一现象既体现出对民俗传承中冲击,也体现出民俗传承中的宽容与文明。
  四、崇古现象
  在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民俗多产生多伴有迷信的色彩,尽管有些民俗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迷信内容被逐渐淡化,但有时也会被人们重新提起。文化大革命期间,盲目的破四旧,使一些民俗遭到破坏;近年来,民俗作为传统文化受到尊重和保护,但政策信息一定程度上被一些人误读甚至歪曲,使得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得到一定的合法化。,民俗活动中崇古现象严重。如在费县的殡葬习俗中,一般都要请二知先生堪看阴宅,选择风水宝地,原先已下葬的墓地被认为不好的还要重新选择后迁墓。不少地方在青年在找对象时也要找算命先生合婚,看看八字是否相配。象民间流行的“鸡和猴泪交流,再好的夫妻不到头”类的属相相配口诀也被当作合婚的标准。在结婚拜堂日的选择上,一般要找算命先生查日子,严格遵守老黄历办事,怎样安床,怎么下轿(车),什么时辰拜堂,都有具体的规定。由于都请人查日子,以至有时一个乡镇同一天举行婚礼的就有几十家,造成饭店接待上忙不过来。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心理,办红白喜事谁家尊古越地道,越吉利。
  五、变通现象
  民俗文化本源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虽然在形成一定的稳定形式之后,变异不是很快,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创新发展。现代传媒和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俗的流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民俗要在这新的环境中生存,首先要使自身的形式合于现代的环境。前面说过,在现今崇古成风的背景下,民俗的创新受着严重束缚。尽管如此,在媒体的正面影响下,民俗活动中出现了不少变通的现象。如通过主流媒体宣传,人们对环境保护、孝敬老人、厚养薄葬、厉行节约等观念,提高了人们的认识,民俗活动中对原先的旧做法有所变通。如费县在殡葬习俗中,过去一般都要为死者做上好的棺材,现在有的地方开始以砖砌个简易的墓,不再用棺材。在其仪式上亦有所简化,如过去殡葬后要等到35天时上五期坟,现多数改为第三天上,俗称“忙三天”。这样,可减少主家和来客的一些麻烦,比如在外地工作,可减少回家次数。在清明节的祭祀中,也有人按流行的做法,实行网祭,以献花代替烧纸等。这些之所以称为变通,因其在民俗活动中所起的变化是局部的细节性的,但我们可以当作是民俗创新变异的前奏,是民俗传承中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以上所述几种嬗变状况,由于民俗的复合、多样性,我们也必须辩证地去看待,有的属积极因素,有的属于消极因素,亦或二者兼有之。如崇古现象,易于导致封建迷信,阻滞民俗的变革。包容现象,从一定角度上看,合乎地球村民俗发展多元化趋势,人们可以吸取异域它族的民俗文化精华补充本土民俗文化,以至达到整合重构主体文化的目的,则堪喜;但要防止只会照搬,不会消化,以至失去自我,使主体文化被无形的消解,则堪忧。
  民俗的内容是丰富的,表达方式上是丰富多彩的。它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说与民众的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有关,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同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联系着。民俗形式稳定性的特点,决定了民俗嬗变的缓慢。现代媒体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民俗文化传承的得力工具,自然也成了促进民俗传承发的展最好媒介和重要因素。借助于现代媒体的催化剂,整合、重构、发展民俗文化。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在民俗文化传播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其一、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作用。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少历史上形成的民俗会被丢弃,会有许多宝贵遗产一起遭到湮没。我们要高度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宝贵遗产的重要性,借助于现代媒体这一有力的载体,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使其完整的保存下来。如对民间歌谣的整理,过去只能进行曲词文字方面的整理,现今可以对进行音像方面整理。通过对现代媒体技术的利用,足以达到保存民俗文化精华的目的。
  其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有着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由于民俗的复合性,其中的许多精华处于隐性状态,民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偏差,主流媒体有责任对其精华内容进行阐释、宣传,去伪存真,除芜取纯,以加深民众对民俗现象的正确地认识理解,从而增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促进健康、积极向上的风气形成,达到用民俗文化重塑民心,凝聚民族之魂的目的。
  其三,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对民俗文化推广促进作用。面对对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现代媒体的作用更加显现出来。它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让精粹的民俗文化走进大众,走进青少年中。如一些电视节目经常介绍民间儿童游戏,如踢毽子、跳绳,民间儿童美术制作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
  总之,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工作。以此达到进一步凝聚民心,振奋民族之魂,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费县分校)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存经典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