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0-15 17:00
鄌郚总编

曲艺与文史名家李凤琪

  曲艺与文史名家李凤琪
  李凤琪,1929年出生于青州,满族书香门第后裔。童年丧父,随母外出闯荡,历尽苦难。青年时期参军南下,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解放舟山群岛。他在工作中锻炼成长,作品被曲艺名家竞相演出,影响广泛。他创作的相声《水浒外传》曾进中南海演出。转业地方后,他从低谷再攀高峰,作品获省及国家奖励三十余项。他曾担任中国曲协理事、省曲协常务理事。1985年,他获省“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称号。他晚年从事文史研究,历时十年考察,出版40万字的长篇史话《青州旗城》,史学界予以高度评价。后经20年搜集积累,主编《旗城历史图片集》,先后共出版专著12部。本期讲述他如何从旧社会的童工成为曲艺与文史名家的故事。
  本期撰稿:迟玉红
  图为晚年时的李凤琪与他的作品。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编辑:台 可 美 编:王 蓓
  校对:曾 艳(01-02)
  代 进(03-04)
  王明才(05-06)
  封 敏(07-08)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本周刊邮箱为56352618@qq.com
  本报周一至周六出版
  -
  多方混战炮火中降生
  青州旗城
  左泉画作《芦雁》
  青州旗城满族“十大公馆”之一的李氏原本富裕兴旺,在军阀混战中遭遇抢劫,逐渐败落。李凤琪作为家族的第四代头一个男孩,祖父起乳名叫“砧子”,预感到他命运多舛,一生坎坷,对他寄予厚望。
  满族李氏历经兴衰
  祖父俭朴痴迷书画
  青州满族驻防旗城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工程浩大,历时三年,建成后八旗军队偕眷进驻兵民1.5万人,军费与饷银从北京支取,不准满族出旗和经商,不参与地方政事,是一支八方驰援的野战军。辛亥革命时期,旗城全体官兵拥护共和,青州地方报请省继续保留原部队。张宗昌继任山东军务督办后,把驻防军队从马步联军改编为步兵团,副都统吴延年为团长。
  这一时期,八旗兵民生活艰难,逐渐解禁,可出城谋生,经商置产。有的做外官回乡定居、有的投资办厂、有的行医任教,南阳城出现了所谓满族“十大公馆”,李氏家族是其中之一。
  李凤琪曾祖父兄弟三人,两人战死在抵抗外侮的疆场上。排行老三的美庵世袭先人俸禄和抚恤,开禁后在南北二城经商成为名门大户。到李凤琪祖父一代,兄弟两人,兄名玉川,曾任济南四品黄河道;弟名左泉(李凤琪祖父),是画家。兄弟分家后,左泉在卞家庄有土地,北城和南城的北关各有一座店铺,卧牛城还有银号“义祥成”。
  左泉生活俭朴,不喜经商,不善理财,崇尚满族的古俗和书画。他的《芦雁》在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再者他心地善良,旗城粮饷匮乏,很多人贫病交加,凡上门求助他皆慷慨相赠。据碑刻记载,云门山修庙他曾多次捐资赞助。族人说他痴迷书画不重敛财,他一笑置之,作画落款时盖上两枚闲章“学吃亏”“一片冰心”,以表达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志。
  军阀混战八旗解体 李凤琪生于危难
  1928年4月,北伐军进入济南,张宗昌北逃,日本人制造五三惨案占领济南,把胶济铁路据为己有,强制铁路沿线政权机构撤出三十里,益都县政府迁往闵家庄,青州南城成了真空地带。此后杂牌军麇集,有县民团、汉奸警备队和从土匪起家的窦宝璋等各占一方,闹得南阳城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原济南城防司令朱潘藻(寿光人),带着残兵三百余人回到寿光,但野心不死,仍想霸占一方,拉拢旗兵团长吴延年与其攻打南城。吴延年也想扩大势力范围,率兵参与其中,多人劝阻,吴延年执意不听。1929年12月26日,双方激烈交火。朱潘藻率兵攻打南城北门,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吴延年攻打西门失利,带兵撤回北城,全城官兵一致倒吴。吴延年自知树敌太多,前途无望,随即下野出走。吴延年走后北城无人主事,一盘散沙,人人厌战;另外粮饷断绝,前途无望,希望放下武器另找出路。窦宝璋趁机率众冲入城内,焚烧都统府并且抢劫了一些商店,八旗组织随之解体。
  双方交战这天夜里,李凤琪的曾祖母重病卧床,听到枪炮声,问发生了什么事,家人说过年了放鞭炮,老人摇摇头不信。就在此时李凤琪降生了,因为是家族第四代的头一个男孩,家人到老太太床前报喜,老人家仍摇头不信。曾祖母在悲观绝望中辞世,他在苦难中降生。
  当时,李家南北二城的商店,在战乱中也被抢劫一空;旗城满族人纷纷逃往青岛和济南。李凤琪的祖父预感到孙子的未来将遇到种种坎坷与苦难,为他取乳名叫“砧子”(锻打铁品的工具——铁砧),期望他经得起重锤的敲打磨砺。后来李凤琪命运多舛,九死一生,果然被先人言中了。
  父亲早亡子承厚望 战乱中艰难度日
  李凤琪的母亲吴慧芳,是旗城最末一代协领吴松恒的女儿。早年吴松恒把她送到旗城“女子学堂”读书,她嫁到李家后有了孩子,便辍学做家务,生了一儿两女。八旗解体后家境每况愈下,吴慧芳的丈夫李德志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因家庭衰败患了抑郁症,医治无效不幸身亡。年仅29岁的吴慧芳从此领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在这个日渐败落的家庭苦苦挣扎。
  爷爷把家庭的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李凤琪六岁便上学读书,每逢过年,爷爷都写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教育孙子要忠厚做人,勤奋读书。
  而姥爷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八旗组织解体后,李凤琪的姥爷吴松恒跟着子女和大批青州满族去了青岛。李凤琪七岁那年,母亲带他去青岛看望姥爷和姥姥。吴松恒有一子六女,大部分在青岛的日本纱厂做工或给大户人家当佣人。其中五个女儿的丈夫有的战场牺牲,有的过劳致死,有的因病去世,有的闹罢工被日本人追捕潜逃,下落不明。
  当时正逢七七事变,青岛爆发了抗日示威大游行。日本在青岛的工厂全部关闭,侨民同时撤走,军舰封锁了青岛海面,大战迫在眉睫。在青岛的青州满族为避战乱,纷纷扶老携幼逃回家乡,青州北城人口骤然增加,大部分人既无资财又无土地,更无职业可谋,陷入极端贫困。
  这年冬天,吴松恒和儿子不堪生活折磨,相继病逝,原本有五个寡妇的吴氏家族又添了两个寡妇。
  -
  外出打工绝境中求生
  日本纱厂的女工
  黄浦江畔
  为谋生,李凤琪的母亲带着儿女到青岛、上海纱厂做工,颠沛流离,历尽苦难。二姐和母亲相继病逝后,12岁的李凤琪以自立自强的勇气,独自奔济南当童工。他重病卧床,大难不死,从众人同情救助中获得感悟,懂得了感恩和人间真情。
  结伴出逃赴沪谋生 好景不长再陷入困境
  日军占领青州后,各小学停课。李凤琪的爷爷又让他读了一年私塾。形势平稳后,逃回青州的人又纷纷外出谋生。听说青岛的日本纱厂招收女工,母亲摆脱家庭的束缚,带着三个孩子去了青岛。不料,日本纱厂只要青年和童工,录用了李凤琪的两个姐姐。母亲月子里得过痨病,身体瘦弱,未被录用。靠两个女儿微薄收入养活四口人,母亲仍然让李凤琪上学读书,因交不上学费,半年后,李凤琪又辍学了。
  那时,日本人对华工不仅随意打骂、搜身侮辱,而且待遇很低,到月底经常挨饿。次年春,上海一家中国人开的纱厂到青岛招工,待遇高,生活有保障。工友们恨透了日本人,很多青州来的老乡都愿意去,李凤琪的母亲偷偷报了名。因日本当局发现工人出逃会重罚或坐牢,他们离开时轻装简行,分散出走,秘密集合后乘船去上海。
  在上海莫干山路信和纱厂,李凤琪的两个姐姐被安排织布,母亲在车间干零活,三人做工养活他一个,不仅能吃饱,每月还有节余。母亲又想让儿子上学,近处没有学校,但生活看到了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李凤琪的二姐得了重病,面容消瘦,经常吐血,晕倒在车间里。按厂里的规定,病人不能住集体宿舍,只好到外边租了屋顶上的半间阁楼,睡觉在地板上,母亲为照顾二姐也辞去了工作。为给二姐治病,积攒的一点钱花光了,仍不见好转。一天中午,二姐突然大口吐血,话也来不及说便闭上了眼。母亲哭成了泪人,慈善机构派车把遗体拉走,不准家人跟随送葬,也不知道埋在哪里。
  二姐去世后,母亲领着李凤琪离开那半间阁楼,沿着黄浦江边,走走停停,望着江水默默地流泪。从前,母亲常说“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却到了无路可走的绝境。这天娘俩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门洞里睡了一夜。
  第二天下大雨,母亲淋病了,发烧咳嗽,她一天没吃东西,李凤琪也饿得心慌。近黄昏时,他拿着茶缸走进一个大杂院,想给母亲找点水喝。夏天很多人家在院里吃饭,有一家老少围在一起,桌上摆着丰盛的饭菜,李凤琪想讨一点给母亲吃,可是难以张口。那家人看他光着脊梁,瘦骨如柴,着实可怜,把饭桌上剩下的倒进他的缸子里。李凤琪高高兴兴地拿回来递到母亲面前。看到九岁的儿子能给自己讨饭吃,母亲抱住他悲痛地哭出声来。
  李凤琪的大姐发现人去楼空,便到处寻找,终于在街上遇见他们。大姐和工友们凑钱买了船票,打发娘俩回到青州老家。爷爷听儿媳讲述了经历的苦难,安慰她说:“能把砧子带回来就很好……”
  不论生活多么艰难,爷爷都让孙子上学读书,李凤琪又上了一年小学,大姐因病不能继续做工,也从上海回到青州。1941年春,爷爷郁郁病逝,李凤琪和大姐跟着母亲住到北城姥姥家。这年秋天,母亲旧病复发又添了新症,时昏时醒。这天从冥冥中醒来,她有话想说但嘴巴翕动着难以出声,只从眼角流下两滴清泪。李凤琪和姐姐眼看母亲的瞳孔渐渐失去光彩,扑到她的身上嚎啕大哭。
  年仅12岁的李凤琪,失去了母亲。母亲连一句遗言也没留,却给了他敢于外出闯荡、绝地求生的勇气。一个月后,在一个火车司机的帮助下,这个小小少年爬上西去的货车,独自到济南谋生去了。
  济南做童工遇恩人
  生病卧床众人伸手
  初到济南,李凤琪被亲戚介绍到济南市府食堂做堂倌。堂倌都是童工,其中有三个无家可归的孤儿。经理姓马,和蔼敦厚,温文尔雅。他知道几个孩子家贫失学,晚上餐厅一关门,就把五个童工召集到一起讲授《论语》。几个孩子听得云里雾里,只有李凤琪领悟最快。食堂后来撤销,马经理把他介绍到市图书馆当勤杂工。每天擦桌扫地,沏茶倒水伺候公职人员,有空他就看闲书。图书馆主任姓陈,是个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见李凤琪看武侠小说,对他说知识能改变命运,要读有用的好书。她开出一张书单,空闲时还教李凤琪学英语,从字母到单词一句句地教。
  次年春,李凤琪得了一场伤寒,卧床半年。一起做工的王兴在马道口贫民窟有半间房子,让李凤琪暂住养病。起初病重发烧,陈主任派一个懂医的职员给他打针、吃药,并继续发工资。王兴领到工资买成粮食,交给同院的张大娘,让她做饭给李凤琪捎上一碗。
  贫民窟里住着七八户人家,有泥瓦匠、拉车的、剃头的、卖艺的、要饭的。他们听说这孩子从外地来济南做工病在这里都深表同情,谁家做了粥饭、野菜或小豆腐,都盛一碗端到他的床前。
  1945年秋,日本投降了,日伪政府机关一片混乱,陈主任回了东北老家,李凤琪断了生活来源。可是,张大娘每天仍旧给李凤琪送饭。后来他发现饭里有馊味,这才恍然大悟:饭是在外边讨来的!蓦然,他想起在上海讨饭的难处,面前的老人多像自己去世的妈妈呀!社会虽然黑暗,但到处都有好人,他懂得了感恩,看到了光明,增添了奋斗的勇气。
  -
  扎根海岛工作中成长
  进军舟山定海
  文工团给部队说相声。
  李凤琪所在文工团慰问演出。
  李凤琪
  1949年春,李凤琪参军南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他勤奋好学,喜欢读书,在演出和生活中不断记录与汲取灵感。舟山群岛的风貌、部队的战斗生活以及沈家门、普陀山等都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南下参军记录战斗
  调入文工团任教员
  1949年春,李凤琪参军,在华东野战军教导团警卫连做战俘工作。渡江战役他在东段江阴八圩港,目睹了炮击英舰紫石英号的壮观景象。渡江后我军在郎溪地区歼敌8万余人,上海战役后又接收和处理了大批国民党俘虏,这些他都记下来,后来成为他的创作题材。
  舟山群岛解放后教导团撤销,警卫营归属驻舟山部队。1950年7月,他们乘船到达舟山的定海。这个小城当时城墙城门尚在,城楼已被国民党军改造成碉堡。走进城迎面是一条南北大街,两边店铺林立,茶馆、酒肆、杂货琳琅满目,解放仅仅两个多月,商贸便如此繁华,让李凤琪惊叹不已。
  最新奇的是街上熙来攘往、土洋混杂的行人。有的担着瓜果蔬菜,有的扁担上挂着大鱼,还有烫发穿高跟鞋的海派男女。穿过一座牌坊多为大宅豪门,清一色明清建筑风格。墙高、院深、回廊环绕、雕梁画栋,有西洋建筑的风格与装饰。这段时间,李凤琪在军直属队任文化教员,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并练习写作,因在报刊上发表了两篇短文,被调入舟嵊要塞海防文工团。
  文工团住在定海北门,隔一条小河是四季长青的烈士陵园,山腰池塘边石碑上镌刻着“姚公殉难处”。姚公名叫姚怀祥,是清道光年间的定海县令。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军两次攻陷定海。第一次是1840年,英国在美、法两国的支持下发动侵华战争,攻打定海。姚怀祥在守城战斗中多处负伤,城陷后投水自尽。第二次是1841年,总兵葛云飞誓死抗英,壮烈殉国。
  李凤琪联想到家乡青州北城的镇江抗英纪念碑,他的先祖和定海的清兵是在同一场反侵略战争中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因此他把舟山群岛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沈家门名“小上海”
  引发曲艺创作思考
  舟山群岛是宁、沪、杭的海上屏障。解放初期,战士构筑工事日夜练兵,生活艰苦而枯燥。文工团配合军事演习并为舟山、宁波的陆、海、空三军慰问演出。因岛屿分散,相距遥远,大部分时间都在风浪里拼搏。靠岸没有码头,换乘舢板抢滩登陆,潮水退了,扛着布景道具涉水上岸。演出没有场地,沙滩就是舞台。
  文工团的演出以曲艺、歌舞为主,也演大戏《江姐》《血泪仇》《刘胡兰》等。沈家门是文工团到周围岛屿演出的必经之地,被称为世界三大渔都之一。万船云集,桅樯如林。
  沿码头长街前行,一边是店铺林立、渔货杂陈的闹市;一边停泊着各式各样的渔船。舟山渔船船头高翘,有两只“亮眼”;江苏渔船平头平顶;山东渔船朴实墩厚,广东渔船略显华丽;福建渔船涂着花纹图案,船上的女人也打扮得像花儿一样。舟山严禁女人上船,而福建渔民则挈妻携子,常年生活在船上。这里的夜景尤为壮观,码头上人声鼎沸,灯光宛若长龙,“夜排档”绵延数里,有数不尽的美食海味;商业也很发达,因此人称“小上海”。
  解放前,沈家门有鱼行300多家,来自沿海各省的渔民上万人。国民党统治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官匪勾结,鱼霸横行,海盗猖獗,兵痞肆虐。渔民终年飘泊海上,当狂风巨浪排山倒海压下来,多少人倾家荡产死在海上。
  解放后,部队派工作队配合地方实行民主改革。流动的海匪,配合蒋介石企图反攻大陆。他们在海上抢劫,暗中派人和镇上的鱼霸勾结,斗争尖锐复杂。李凤琪在这里听到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由此开始了构思。
  演出之余领略风光
  普陀给予创作灵感
  普陀山在国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明代这里是抗击倭寇的前沿,解放后岛上有驻军,山顶有观察哨所。中央领导到舟山指导战备,都到普陀山看望守岛部队,文工团也常来演出。李凤琪从这里丰富了知识,获得了素材,这里成为他的生活基地与创作源泉之一。
  普陀山前寺有荷花池、御碑亭、多宝塔相互衬映,寺内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圆通宝殿巍峨宏伟,高大的观音塑像令人肃穆起敬。紫竹林和潮音洞也是一景,洞壁镌刻着清代康熙所书“潮音洞”三字。波涛自远洋滚滚而来,涌入洞中如巨雷惊天动地,李凤琪作品《夜闯珊瑚潭》便借鉴了这里的景观。
  出前寺沿海滩过千步沙,山半腰是后寺,内有龙凤柏、古银杏,正面大殿顶穹盘绕着九条龙是稀世珍宝。山顶上是我军的观察哨,李凤琪曾经沿着1087级台阶独自到哨所采访。
  站在哨所眺望大海,大小岛屿一览无余,雾天大雾弥漫,人如飞入天际。一天夜间,观察兵发现海上有条可疑的船发信号,悬崖下有飞鸟惊起。同时,岛上巡逻民兵发现可疑人影开了枪,此案牵扯到庙里的和尚。根据这个传说,李凤琪写了故事《哨所枪声》。
  这年夏天,他随小分队去洛迦山演出。这个小岛林木葱茏,风啸浪吟,别有一番天地。传说上岛须经过24朵莲花浪的考验。果然,初见水平如镜,转眼波涛汹涌,船在激流中打转,大家都惊叫起来,据说这叫“铁莲花挡路”。李凤琪写的《渡海第一船》即由此而来。
  -
  文艺创作进入多产期
  相声《水浒外传》赴中南海演出,刘少奇(右)接见主创人员。
  郭沫若(右)与作者们亲切交谈。
  文工团演员与贺龙、罗荣桓元帅合影。
  踏遍前沿岛屿后,李凤琪的曲艺创作进入多产期,数来宝《舟山好》、相声《小西湖》、中篇评书《夜闯珊瑚潭》等久演不衰,影响广泛。他参加了全国新曲艺创作会,开阔视野,博采众长,曾多次为中央首长演出,海防文工团也被树立为全军文艺单位的旗帜。
  评书《夜闯珊瑚潭》
  三次再版改编为广播剧
  李凤琪踏遍前沿岛屿后,感受到舟山群岛的分量与意义。不久,他创作了数来宝《舟山好》和对口相声《小西湖》,演出后观众反响热烈,成为文工团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后来,他的单口相声《追车》、评书《飘海记》、弹词《渔家夜雨》在《曲艺》期刊连续发表。老艺术家常连安、刘宝瑞、高贵清同时上演了他的《追车》。
  1956年秋,一架美国侦察机侵入我国领空,被我空军击落在东极岛一带海上。美国第七舰队匆匆赶来,停泊在岛外以武力威胁;同时派特务潜入岛上寻找驾驶员。由于渔民捞到美机驾驶员尸体,我方掌握了美方侵略的铁证,美舰队悄悄撤走。此后,文工团曾四次上岛慰问部队,李凤琪通过调查敌我斗争情况,岛上民俗风情及典型人物,写了中篇评书《夜闯珊瑚潭》。作品发表后三次再版。评书艺术家刘兰芳首演,中央广播电台改编为广播剧向全国播出。这篇作品和后来《解放军文艺》发表的《捉蟹》《哨所枪声》,分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和《军事文学大系》。
  参加新曲艺创作会
  开拓视野博采众长
  1963年11月下旬,李凤琪应邀参加全国新曲艺创作会。会议在北京前门饭店召开。中宣部牵头,中国曲协主持,主题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繁荣新曲艺创作。与会代表是全国曲坛的专家和创作成就突出者,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空前的,《人民日报》发了评论。中宣部和文化部领导周扬、林默涵到会做报告,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赵树理专题发言,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陶钝就新曲艺创作情况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报告中提到李凤琪的三个作品。
  会议期间,各位曲艺名家进行了交流演出;对如何继承传统,深入生活,繁荣新曲艺创作进行深入的探讨。会上,李凤琪结识了侯宝林等老艺术家以及山东、上海等地和部队的曲艺作家,观赏了京剧、话剧、歌剧。众名家的演出使他开阔了视野,博采众长,创作思想进入了更高境界。
  为中央首长演节目
  文工团成全军典型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多位中央首长到舟山视察,都看过海防文工团汇报演出。李凤琪讲述了几段难忘的细节:
  1958年,彭德怀元帅在定海大礼堂,接见陆、海军干部,同时看文工团汇报演出。李凤琪演新创作的相声《知过必改》,内容是一个连长管理粗暴,同战士发生矛盾,通过学习改正错误,笑料很多。可是彭德怀坐在前排中间,神态严肃,陪同看戏的领导们见状也不敢笑。李凤琪急得汗流浃背,嘴也不听使唤了。说到结尾,彭德怀含笑轻轻鼓掌,这才“解放”了陪同看戏的领导,全场爆发出笑声和掌声。后来听说彭德怀喜欢这个相声,他要求舟山部队搞好“尊干爱兵,拥政爱民”。
  1961年,贺龙、罗荣桓两位元帅偕夫人,由许世友和陶勇司令陪同到舟山视察,文工团在普陀山文昌阁小礼堂演出。室内没有舞台,只设一张屏风,演员和首长相距不到3米,很难演。在说《舟山好》和《小西湖》时,李凤琪和另外的演员既力求情绪饱满,又要控制音量,使气氛融洽温馨,两位元帅看了非常满意,说:“节目很好,要送到基层连队,不能忘了战士!”离开时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
  1962年,郭沫若视察舟山,文工团为他演出音乐、舞蹈、曲艺专场。相声是李凤琪新编的“三八作风”《对对联》,郭沫若看出作品借鉴了传统相声套路,上台同李凤琪握手时说:“你善于推陈出新,新的比老的好!”并为文工团即兴赋诗:往来东海前线,慰问三军英雄,高歌漫舞啸东风,战斗精神酣纵。身在舟山群岛,心驰北极天空,齐声高唱《东方红》,领袖万年遥颂。
  1964年,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的肖华到舟山视察,提出要看文工团演出,节目必须是自己创作的。文工团在普陀山向他汇报,都是海岛题材的保留节目。因表演娴熟,当说完《舟山好》和《小西湖》时,肖华举起双手大声喝彩。演出结束,肖华评价道:“有特色、内容好、方向对,全军文工团应向你们学习!”随后,解放军总政治部派工作组到舟山,对文工团演出跟踪考察,《解放军报》发表社论,海防文工团成为全军文艺单位的旗帜,荣记集体二等功。
  1964年,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在北京举行,李凤琪创作的两个作品获奖。其中相声《水浒外传》借歪批《水浒》讽刺赫鲁晓夫,令人耳目一新,最后被选进中南海汇报演出,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
  重拾曲艺创作再登峰
  《红梅迎春》演员合影
  在哈尔滨召开座谈会的人员合影
  海防文工团撤销后,李凤琪原有的创作计划落空。转业青州后重新深入生活,从低谷中再度崛起,重回全国曲坛。因贡献突出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被山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他还举办了“李凤琪作品演唱会”。
  深入山村体验生活
  《红梅迎春》掀热潮
  1969年12月,部队文艺单位整编,海防文工团撤销,李凤琪转业回乡仍做文化工作,而过去的创作计划全部落空,就文艺创作而言一落千丈,跌入了低谷。
  当时是“文革”时期,群众文化生活贫乏,县文工团无戏可演。李凤琪到山村蹲点体验生活,创作了歌剧《红梅迎春》。该剧讲述了医疗队下乡,使一个失明女孩重见天日的故事,文工团演出一炮打响,随后省、地文艺界的领导、专家,观摩者络绎不绝。
  1971年春节,《红梅迎春》作为山东省春节慰问团昌潍分团,到驻潍坊地区各县的军队慰问,前后演出200余场,场场爆满,在文工团的历史上创造了纪录。
  接受建议发挥特长
  快板登上《人民日报》
  1972年春,李凤琪去济南参加会议遇到两位老友,在北京开曲艺创作会相识的作家张军和原部队文工团转业、省出版社的单小璜,他们是戏剧和曲艺界的权威,都说搞戏剧最难,建议李凤琪发挥特长转向曲艺。第二年,山东省分片汇演,李凤琪推出了对口大鼓《新愚公赞》、相声《飞吧,风筝》,反响热烈;同时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故事集《飘海记》。
  那几年的春节前后,地区和省里都搞文艺汇演,地区、省里,凡是汇演或办班加工作品,都要他参加。1976年,北京搞全国曲艺调演,省里调集全省各地骨干搞了一台节目,李凤琪帮烟台加工了相声,和淄博陶瓷厂的工人合作写了对口快板《绘新图》。李凤琪任编导,反复排练,精益求精,在北京演出后反响热烈,《人民日报》发表了《绘新图》文字稿。
  作品受陶钝青睐 创作开拓新领域
  粉碎“四人帮”后,全国文联及所属各省协会恢复工作,陶钝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兼中国曲协主席。1979年春,李凤琪出席了山东省第三次文代会,被选为省曲协常务理事,并参加了省民俗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新聊斋》《群众艺术》等期刊上发表作品。
  同年秋,中国曲协在哈尔滨召开创作座谈会。与会人员是不同曲种名家和有成就的作者,陶钝点名要李凤琪参加。会议主旨是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摒弃“写中心、说中心、唱中心”的创作模式。李凤琪意识到作品不仅要故事生动巧妙,而且要体现时代精神,提高文学含量,达到新的境界。后来,他根据青州北阳河“文革”中的一起冤案,与张军合作写了长篇鼓词《云岭奇冤》。故事曲折,人物众多,从现实斗争写到战争年代,反映出人民群众和“四人帮”的生死决战,有惊人之笔和感人之处,陶钝看了非常满意。
  后来,陶钝交给李凤琪一个任务,写民间起义的女英雄唐赛儿。故事发生在明永乐年间,地点在青州卸石棚寨。李凤琪实地考察并读了明史有关记载。因已约定的创作任务多,便同潍坊文联副主席韩钟亮合作,如期完成出版。
  这一时期,李凤琪的相声创作不论单口和对口,从不同题材不同人物,到表现手法都在探索。如写工人的《大米和小米》,写儿童的《虎子画圈儿》,写老年的《老寿星传奇》,写外国人的《洋媳妇儿的风波》,还有神话故事和郑板桥的传说等,只要有喜剧因素他都写。
  山东省曲协按陶钝的建议将李凤琪调往济南,调令下达到县委办公室,李凤琪反复考虑后还是选择留在青州。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青州驻防城的历史渊源,更令他一往情深。
  理论与创新更上层楼
  全国相声创作座谈会
  李凤琪作品演唱会期间开会交流
  上世纪80年代,李凤琪的创作步入高峰,曾参加多种研讨会,在全国相声座谈会上被指名专题发言。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打破思维定式,对多种曲艺形式进行新的探索。1989年,李凤琪举办了个人作品演唱会。
  全国相声座谈会上
  李凤琪谈创作体会
  1981年2月,中国曲协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相声创作座谈会,贺敬之、陶钝、侯宝林和曲协研究部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得生动活泼,气氛热烈,主持人邀李凤琪谈单口相声的创作体会。
  李凤琪少年在济南做童工,常到大观园听艺人说相声。高桂清的单口《五人义》《假行家》《日遭三险》等经典作品,听后他能背下来,说给战士们听。他反映新生活的《追车》发表后,多位老艺术家纷纷上演,效果火爆,但他不会演。1961年,领导安排他在天津学习40天,晚上看老艺术家常连安演出,白天上门请常老授课和排节目。李凤琪深入理解了传统单口的艺术规律与如何推陈出新,从此他既能写,又能演。
  改革开放后,他创作的《聋大爷叫行》和《兔王招亲》获全国征文奖和“泰山文艺奖”。创作上,他歌颂与讽刺兼用,思路开阔,题材涉及古今中外。他的《泰山娘娘》《崂山道士》以神话故事讲反腐倡廉;他还把契诃夫和欧·亨利的小说改编成单口相声,揭露资本主义的没落与腐朽,在《天津说唱》发表后引起热烈反响。
  会上,李凤琪除了讲创作体会,还汇报了写长篇单口相声《黑牛传奇》的计划。与会同志建议他写一部中国式的《好兵帅克》。他的发言发表后,获“山河杯”一等奖。
  进入新世纪,李凤琪汇集了他的长篇单口《黑牛传奇》部分选段、改革开放的中短篇新作、“怪人郑板桥系列”等,出版了40万字的单口专辑《笑林新声》,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喜剧人物。陶钝、刘兰芳赠词,姜昆题写书名,理论家薛宝琨和省曲协主席孙立生分别作序,称之为“只此一人”“独树一帜”。
  在理论上狠下功夫 撰写多篇评论文章
  李凤琪早期凭生活创作,理论上没下功夫。他认识到缺乏理论指导,作品难以达到新高度。于是总结《追车》和《夜闯珊瑚潭》的创作经验,开始在《曲艺论丛》上发表论文。
  1984年9月,李凤琪应邀参加了中国曲协在北京香山举办的曲艺理论研讨班。与会的曲艺理论专家、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李凤琪不断打破思维定式,达到新的境界。
  此后,李凤琪不仅总结自己的经验,也评论其他曲艺作品。他为殷文硕整理的单口相声专辑写了《猫蝶图的启示》发表于《曲艺》;为扬州评话《陈毅拜客》撰写的《以客衬主,相得益彰》,《曲艺》发表后收入《中国曲艺论集》;为陈增智的山东快书《李三宝传》撰写评论《独辟蹊径,刻意求新》,发表于《解放军报》。
  1985年4月,山东省授予李凤琪“先进文艺文工作者”称号,他出席了第三次全国曲艺家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曲协理事。
  办个人作品演唱会 名家老友云集青州
  1989年9月,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李凤琪说唱文学集》,是向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的丛书之一。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南郊宾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化艺术战线作出突出贡献者“通令嘉奖”,李凤琪是受奖者之一。《人民政协报》《大众日报》和电视台相继采访了他。
  省、市联合在青州云门剧院举办了“李凤琪作品演唱会”。应邀演员有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十大笑星之一的赵炎、山东快书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孙振业、著名评书演员刘延广,还有著名相声演员唐爱国、齐立强、张存珠,业余演员全省会演一等奖获得者赵铁等,他们都演过李凤琪的作品。
  开幕式在青州宾馆礼堂举行,演出活动共4天,白天开会交流经验,夜场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同,因作品具有传奇性和喜剧色彩,观众反应热烈,笑声不断,场场爆满。
  演唱会期间,全体演员还到铝箔纸厂和北城满族社区参观并举行联欢活动,受到工人和社员们的热烈欢迎。
  -
  历时十年写《青州旗城》
  存于青州的镇江抗英纪念碑
  李凤琪夫妇参观舟山警备区庆祝解放舟山60周年阅兵。
  李凤琪赴镇江实地考察。
  李凤琪(左)采访烈士后裔。
  李凤琪历时10年,四处奔波采访,查阅历史文献,采访了历史名人,1999年秋,完成了40万字的长篇史话《青州旗城》。髦耋之年先后出版了《梦回海岛》《旗城历史图片集》《响箭》等6部文史作品,得到高度评价。
  40万字长篇史话 记旗城昔日辉煌
  李凤琪出生时八旗已解体,但城廓庙宇和老官房尚在,每一座庙宇古树,断壁残垣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西庙里的镇江抗英纪念碑和众多的烈士牌位,有说不完的悲壮故事。参军后,定海的抗英故事使他想起家乡的镇江抗英纪念碑。时隔28年回到故乡,他细读碑文和查阅鸦片战争史料,产生了为青州兵立传的念头。然而,原官方档案荡然无存,地方志记载廖廖数笔,在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还珍藏着祖谱、诗集、唱本、书画,而重大的历史事件却众说纷云。
  1990年他离休前,镇江举办鸦片战争150周年大型研讨活动,他与会并实地考察,史学界对“青州兵”有口皆碑。在民间,也流传着青州兵抗英传说和文字记载。纵观全局,清代全国90余处驻防城,八旗后裔至今能共居一处并保留着满族文化遗存的现在只有青州了,这使他有一种使命感。后经中央民族大学赵展教授帮助,他从雍正朝奏折里查到修建青州旗城的详细经过,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青州在不同时期,各行业都有贡献杰出的名人。李凤琪历时10年,四处奔波,各地采访,在长者们的支持帮助下完成了40万字的长篇史话《青州旗城》。
  书出版后,史学界中外专家到青州联合考察,认为“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填补了民族区域史空白,为中国人民树起一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者的丰碑”。此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又经20年的搜集积累,主编出版了《青州旗城历史图片集》,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耄耋之年出版回忆录
  致力民族团结再发力
  1982年春,海防文工团的三代文艺老兵在杭州聚会,后来又在合肥、定海、徐州、上海、天津等地举办了十次战友聚会,美好的回忆焕发出当年的风采。李凤琪的回忆文章也在舟山的《海中洲》《舟山日报》、杭州的《足迹》、山东《老干部之家》陆续发表,其中曾获中组部征文二等奖,在《老干部之家》发表的作品获一等奖。2010年5月,李凤琪应邀参观了舟山警备区庆祝解放舟山60周年阅兵式。后来,他和一位爱好摄影的战友,共同编辑出版了历史图片集《梦回海岛》。
  李凤琪自幼受满、汉文化熏陶,出版了民间故事集《响箭》,他是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满族民间故事与《青州桃文化传说》和《衡王府轶事》等,意境美、形象美、语言美,内涵丰富,别具风采。
  文史研究与写作使李凤琪得到感悟,提高了素质,家国情怀和民族感情愈发浓厚。他认为多民族和睦相处,异彩纷呈,共同繁荣发展,是青州特色和独有的资源优势。
  本期图片由迟玉红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