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0-31 19:48
鄌郚总编

刘希祥:下伏峪村

  刘希祥:下伏峪村
  下伏峪村位于临朐城南三十五公里,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驻地北五公里处,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沂山东麓,东红路(现233国道)两侧。南邻小关村,西接上伏峪村,北与冯家楼村毗连,东与赵家庄子村隔河相望。
  明洪武年间形成村落,由张、尹两姓立村。因处峪中,村东有佛爷庙,故取名佛峪,后演称伏峪。清乾隆年间,上伏峪立村后,以方位取名下伏峪。
  从明、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至今,均属临朐县辖地。明、清两朝至民国时期,县内基层区划实行乡社制,村属仁寿乡佛山社,清光绪十年(1884年)撤小关社,改佛山社为伏山社,1930年县内基层区划改为区乡制,村属第七区(区政府驻蒋峪)伏右乡,1933年撤伏右乡,并入伏左乡,1944年解放后,村属共产党领导的大关区冯家楼乡,1946年成立村公所。
  1949年大关区改称第十区,村属第十区(区政府驻大关)冯家楼乡,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冯家楼乡改为小关乡,村属第十区小关乡,这一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0月第十区更名为大关区,村属大关区,1956年3月与上伏峪、佛崖底成立双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2月撤区建大乡,大关区分为大关乡和蒲沟乡,村属大关乡。9月撤乡成立人民公社,大关乡和蒲沟乡合并成立永乐人民公社,村属永乐人民公社,同月更名沂山人民公社,10月更名大关人民公社。11月实行军事化管理,大关人民公社改为大关生产管理区,村属大关生产管理区小关营,12月大关生产管理区又改称大关人民公社,1959年1月取消军事化管理,改为联村生产大队,村属大关公社小关联村生产大队。1961年3月联村生产大队拆分,成立下伏峪生产大队,1967年4月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撤销,恢复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撤社建乡,大关公社分为大关乡和蒲沟乡,村属大关乡,11月大队改为行政村,称下伏峪村。1993年6月并乡建镇,大关乡和蒲沟乡合并为大关镇,村属大关镇。2007年9月大关镇和蒋峪镇合并成立沂山镇,村属沂山镇。2010年5月与上伏峪、佛崖底合并成立伏峪中心村,村属沂山镇伏峪中心村,行政村为原建制村,2013年3月将沂山镇原大关乡及原蒲沟乡部分村划归沂山风景区,实行委托管理,村属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2019年1月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2020年6月中心村改为行政村,原建制村改为自然村。
  该村现有村民254户,872口人,耕地741亩。有刘、张、陈、尹、路五姓,以刘姓人口最多,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0%以上。新村规划后,各个姓氏分散居住,遍布全村,人们不分姓氏,以亲戚、辈份互称,各姓氏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
  原村庄坐落在伏山脚下,东红公路西约300米处,一条大河河水从村西北部涛涛流入,经村南流向村东北,然后向东汇入汶河,滚流而下,村庄三面环水,北面靠岭,可谓依山傍水。
  一条小溪从村中穿流而过,小溪四季流水,清澈见底,小溪在流淌,鱼儿在游动,鸭子在戏水,孩子们摸鱼捉虾乐在其中。
  村中心十字大街偏西有口水井,供应着全村人家吃水。井水深约十米,旱筒一米左右,雨季旱筒不足半米,井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寒冷的冬天,用刚打回家的井水洗漱,水温适中,没有一丝凉的感觉;炎热的夏天,如果你大汗淋漓,来到井边,舀出半瓢凉水,一饮而尽,瞬间止汗。各户人家出坡干活前都要备足一天的人畜饮用及其它生活用水,因此,每天清晨人们挑着水桶,纷纷涌出家门,云集水井边,水桶的提把与水桶耳子相互摩擦,发出“嘎吱嘎吱”美妙的旋律,唤醒了乡村的黎明。
  村前有一片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和婀娜多姿的柳树,春天,杨树早早开出毛毛虫似的花,过不了几天,柳树枝条长满了绿色的嫩芽,春风一吹,枝条随风飘动,像顽皮的小孩在荡秋千。夏天,枝繁叶茂,绿树成荫,那茂密的树冠犹如撑开的巨伞遮挡着烈日,树下成了孩子们嬉戏、大人们乘凉的好去处。秋天,树叶黄了,在秋风的吹拂下,树叶打着旋儿从天空飘落下来,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飞舞。冬天,雪花漫天飞舞,飘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像是给树枝披上了一件白色的纱衣,玉树琼枝,银装素裹,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村东村西是生产队的藕湾。夏天,莲藕荷叶满塘,小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小鱼儿把荷叶当作凉伞,躲在荷叶下,欢快地游来游去。
  藕湾西边是大队的一个大果园,里面以苹果树为主,也有几颗桃树。春天,苹果树抽出嫩绿的枝条,长出了绿色的叶子,没过几天,苹果树开出了略带红晕的白花,一眼望不到边的果园变成了花的海洋。这时,果园里的桃树也竞相吐蕊、争芳斗艳,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粉红粉红的花团,镶嵌在略带红晕的白色苹果花海中,把果园装扮得非常美丽。深秋,那熟透的苹果散发出扑鼻的香甜味,每当路过此地时,一股浓烈的芳香立刻钻进鼻孔,此时会放慢脚步,贪婪地闻着苹果特有的香味,抬头看到挂满枝头红彤彤的苹果,定会使人馋得直流口水。
  这里青山绿水,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生态绿色。自立村以来,一代代勤劳、淳朴的村民在这片土地上以种地为业,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将土地肥沃的村庄占地变为良田,把村庄迁至村后的沙岗岭上。当时,没有挖掘机等现代化的大型机械,村民们在地势高低不平的地基上顺势建房,建起的房屋高低错落,参差不齐,有的后排的街道高过前排的屋脊,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旁边人家庭院里的盆盆罐罐和鸡狗鹅鸭。人畜饮水与生活用水非常不便,村民们在自家院里人工打井,也有的雇机械钻井,打出的井旱筒都在二十米以上,有的深达三十多米,且水质碱性大,有涩味,使用的燎壶、暖壶里面都粘有一层厚厚的白色絮状物,喝水的杯子也沉淀一层白末。另外,那时每家每户都养猪,取土垫栏也非常困难。更让人犯愁的还是夏收和秋收,本来人们推着收获的庄稼到岭前已经精疲力尽了,还要再弓着腰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岭上攀,有的还要全家人出动往岭上拉车。于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又陆续将村庄迁至交通便利的东红路两侧及东红路西边的平坦地域。
  现在,东红路两侧的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公路西边新建的排排砖瓦房,整齐划一,宽敞明亮,岭前八十年代中期建的三排旧房,有的进行了翻建,也有的进行了改造、加固、装修。
  近几年,村“两委”一班人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除了“三大堆”(草堆、粪堆、垃圾堆),实行了垃圾分类处理,积极筹措资金,拓宽了道路,硬化了大街小巷,安装了路灯,通上了纯净的自来水,建起了文体广场,进行了厕所改造、污水处理。一个村容整洁,环境宜人,生态宜居,民风淳朴,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已经建成。
  青山绿水孕育出一茬又一茬优秀学子。自恢复高考以来,全村有150多人走出这片沃土,进入各大院校深造,其中升入本科院校60多人。他们完成学业,奔赴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现在,大多数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有的成为基层管理人员,也有的成为企业科研人员。到目前为止,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6人,科级以上干部10人,高层次人才3人。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勤劳、朴实的下伏峪村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靠车推肩抬,劈岭填沟,改河垫地,修水库,建塘坝,打大口井。将七沟八梁一面坡整修为层层梯田,将碗一块瓢一块的地整修为可用机械耕作的大片地。与此同时,每整修完一片土地,想方设法解决水浇条件。截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整平土地450多亩,改河垫地100多亩,修建南坡、西旺和黄沟三个拦水塘坝。与万家坪村联合修建三岔水库,与上伏峪、佛崖底村联合修建佛崖底水库,修建配套水渠3000多米,建成大口井4眼,基本解决了靠天吃饭的状况,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村民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村民逐步放弃小农意识,有的进城务工,有的弃农经商,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生活由温饱型逐步向富裕型迈进,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现在,下伏峪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村集体产业兴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经济收入连年增长,实现了由贫困村到示范村的转变。先后荣获“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潍坊市3A景区村庄”等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乘二十大东风,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务实笃行,共谋发展,齐创未来。我坚信下伏峪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在不远的将来,一个繁荣富强、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村庄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临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