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2-19 19:37
鄌郚总编

东营地名故事系列

  东营地名故事系列

  东营市的中心城市——东、西城
  20世纪60年代初,在黄河三角洲的地层深处,一个大油田终于被不屈不挠的石油勘探者们发现了。从此,山东的“北大荒”沸腾了,各路石油大军从四面八方、全国各地纷纷涌来,一个个矿区新城镇先后出现在辽阔的黄河三角洲平原上。这其中一颗最大的明星,就是油田勘探开发的指挥中心——胜利油田基地(东营)。至80年代初,胜利油田基地已发展成为了一个方圆近20平方公里、拥有10余万人口、各行各业较为齐全的矿区新城。
  从油田基地到市中心城区
  随着形势的发展,胜利油田生产建设规模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不断扩大,原惠民地区(现滨州市,后面文章同)办事处的建制已不适应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直属省领导的市级政府成为了当务之急。
  胜利油田党委、会战指挥部顺应形势的发展,在经过认真研究后形成了《关于建立东营市的报告》,并于1982年8月上报到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东营市的要求。山东省委、省政府接到这个报告,经过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一致认为:在黄河三角洲上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可以统一规划和利用这个地区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石油工业带动农业的巨大力量,合理开发利用这里的丰富资源,加快改变这个地区贫困面貌的步伐,保证石油工业的顺利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山东省人民政府立即形成了《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以最快的速度上报国务院。同年11月,得到了国务院的函复,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随即,经过认真筹备,东营市于1983年10月正式成立。
  随着东营市的成立,原油田基地也变成了市中心城区。它不仅仍然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大本营”,而且成为了市委、市政府驻地和东营区委、区政府驻地。东营市成立后,中心城区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全面振兴,人口快速膨胀,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双城发展的中心城区格局初步确立
  城市,是带动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城镇空间结构合理布局,才能更有效发挥城市的功能。
  东营市是在胜利油田矿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城市,怎样由石油矿区转化为现代化城市?这是东营市成立后市委、市政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了避开当时的中心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布局混乱、压油严重,不适合大发展的弱点,尽快地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市委、市政府决定择址另建市中心城区新城。
  在新城选址的问题上,经过充分酝酿,有关方面曾先后提出过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方案:一是在哨头村以北、六干河以南,距当时的中心城5公里的选址方案;二是在耿井村以北,距当时的中心城4公里的选址方案;三是在万泉村以北,距当时的中心城6公里的选址方案;四是在辛镇村附近,距当时的中心城10公里的选址方案;五是莱州湾畔方案,距当时的中心城较远。上述方案,作为新城地址各有利弊。于是,市委、市政府又聘请了以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胡兆量为首的专家组,在前几个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论证。专家组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之后,最终提出了在沙营村以东、旧城东南15公里处,建新城的选址方案。
  1984年5月,山东省政府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规划领导小组,在马世忠副省长的带领下来到东营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调查研究。省领导小组经过对多种选址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最后统一了意见:一致同意以胡兆量为首的专家组,关于在沙营以东建设市中心城区新城的选址方案。困扰东营市委、市政府多时的新城选址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因新城定址在旧城以东,故取名目:东城;与之相应,旧城从此改称为西城(需要指是,这里的“东城、西城”不是行政区域上的概念,而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应运而生的地理新名词)。
  1985年2月,在省规划部门的帮助下,《东营市东城总体规划》顺利完成;同年10月,东城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和东城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1987年3月,东城建设第一期工程——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办公大楼以及宾馆、住宅等配套项目,共计40项单项建设工程陆续开工。
  至此,东营市中心城区双城发展的格局基本确立。
  东城迅速崛起
  规划虽已确定,但是东城的建设在起步阶段,却并不一帆风顺。当时,由于领导层面在规划的具体实施方面存在分歧,从而影响了东城建设的铺开和进展。
  为解决认识问题,1988年3月新当选的东营市市长李殿魁同志,决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东营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同年的8月,这一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并最终形成了《东营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这个报告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明确指出了今后东营市城市建设的重点在那里?报告指出,这个重点就是新的市中心城区——东城。根据这个新成果,东营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明确确立了新的中心城区发展原则——“重点发展东城,改造完善西城”。从此,东城的建设迅速铺开,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1989年4月,东城建设第一期工程竣工,市委、市政府迁入新址办公;此后,每年东城都有一批新工程动工。至1992年底,东城建设累计总投资已达5亿元,竣工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9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在东城办公或进行生产经营,常住人口达到一万人。
  至1995年底,东城建成区总面积达到了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万人(含东城北区)。市直大部分机关单位移驻东城。至2001年底,东城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同年12月,占地面积200多公顷的市直机关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启动,在东城隆重奠基。
  从1987年东城一期工程动工至目前,短短的十几年,东城在一片盐碱荒滩上迅速崛起,现在已经发展为黄河三角洲上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城先后建设了水系与环境工程、经济开发区建筑群、新世纪广场、东城商贸城、文化广场等一批标志性精品工程,初步形成了“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现代化城市新风貌。
  东、西城融汇发展的未来
  双城发展的举措,“东城建设和西城改造方略的实施,使东营市的中心城区逐步形成了“双星座”的布局,《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上称之为“杠铃式”的城市。但是,这种布局有优势也有局限。
  1996年,东营市又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1999年2月,这一新规划完成后经省政府批准正式付诸实旋。新规划又出新意,在上一版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市规模、发展方向和主要用地布局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东城向西发展,西城控制三面向东发展,东西城相对集中,整体融汇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方向。  2001年,市政府委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这一规划编制了“东西城对接区规划”。“对接”规划计划到2010年,基本上形成对接地区的雏形;计划到2020年,基本上建成能够体现东营市新世纪风貌的现代化城区,最终实现东、西城的完全对接。
  我们可以想象,到了那时,“东城、西城”这两个地理概念,或许已经渐渐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了那时,一座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市,将毫无疑问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她将成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名副其实的核心,成为东营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
  胜利油田,是在我国华北地区20世纪50年代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石油勘探队伍在茫茫的荒碱滩上艰难跋涉,经过8年多的地质普查和油气勘探,相继在山东省境内的东营地区获得了突破性的重大发现。
  1961年4月16日,钻井队在东营村附近打成“华八井”,获得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油田由此诞生。
  1962年9月23日,在这一带又打出了一口“营二井”,获得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中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喜庆的日子。
  1964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在这个地区开展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一些来自国内各地油田的石油工人,同原坚持在这里工作的石油勘探队会师,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开发。1965年春,在当时的山东省垦利县胜利村附近打出了中国第一口千吨以上的高产油井。因此,“九二三厂”又改名为胜利油田。
  40多年来,胜利油田已累计找到60多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产原油7.2亿多吨,约占中国原油生产总量的五分之一。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40多年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的主力油田开发进入了“三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开发阶段,但胜利油田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专业人士分析,按当前的资源评价方法,还有许多未知或知之甚少的领域。随着勘探水平的提高,探明储量必然呈上升趋势,按目前的开发技术水平测算,随着开发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采收率会有新的提高。现在,胜利油田在油气开发上正努力实现六个转移,即油藏管理方式由生产管理型向经营型转移;滚动勘探开发向采用新技术、寻找隐蔽型转移;老区“控水稳油”工作重点由油井向水井转移;油藏挖潜对象向老区剩余油及低品位储量转移;产能建设重点由陆地向滩海转移;有条件的油田从二次采油到三次采油转移。胜利油田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科技进步,在不同油藏广泛应用控水稳油、稠油热搜、精细油藏描述、定向井钻井、水平井钻井、测井、射孔等高新技术。与此同时,胜利石油管理局积极走出家门、国门,努力开拓国内外油气市场,寻找新的资源接替阵地。在国内,透过“挥戈”西进,承包了新疆和田地区的探区,目前已发现多个有利构造,展开了重点勘探。在国外,积极参与了秘鲁、加拿大、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油气资源的开发。
  -
  东营,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自然造陆运动的杰作。纵观东营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可简略概括为“逐渐形成自然村名——冠名自然地理区域——冠名市级行政区”的漫漫历史发展衍化过程。这一过程,从明代初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历时约600余年。
  黄河三角洲新淤地移民村——吴家营的开立 众所周知,黄河在历史上以“善徙、善决、善淤”著称于世,黄河三角洲自古以来即“增长”不断。明代初年,统治者为尽快恢复和发展遭元代末年的战乱和灾荒重创的国家经济,颁布“招垦”政策,组织实施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影响重大的“移民就宽乡”活动。广阔的人烟稀少的黄河三角洲新淤地宜垦地区,也成为了这次移民活动的重要安置地之一。随同这批新移民,由枣强县迁来的王聪、王明、王睿三兄弟(据东营村《王氏纂修支谱》,清道光六年[1826年]纂修,同治年间修立王氏祠堂),被安置在了辛店村(约立村于唐代初年)东北约3.5公里处、一条自然形成的弯弯曲曲的大致西北——东南走向的低洼河沟(广利河开挖之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称“广利沟”,何时命名失考。为方便日常生活,此沟人们还使用其他别称)东北岸附近;河沟对岸偏西不远处,则安置了同期同地迁来的移民王五功(据西营村《王氏支谱》)。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聚居河沟两岸,逐渐形成了村落,合称吴家营(村名来由失考,冠名年代不祥)。
  由吴家营——衍生出东、西吴家营——并进而简化为东、西营 吴家营系由两个自然村组成。据传说,人们为方便日常生活,久而久之,便习惯地称河东北岸的自然村为东吴家营、河西南岸的自然村为西吴家营。约在明代嘉靖年间,东、西吴家营的称呼,在人们的口头上又进一步简化为东、西营,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再提及吴家营。切合这一自然趋势,自此以后两自然村便分称东、西营。
  历史上一个偶然的机遇——产生了“东营地区”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在华北平原(华北盆地)上寻找石油实现了重大突破。1959年,地质部中原物探大队地震2队在东营村周围地区进行地震普查,发现了地下一个良好生油构造(后被命名为:华北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区东营凹陷构造);原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32120钻井队在这个构造上钻探“华8井”(东营村以东约1.5公里处),于1961年4月16日完钻试喷,获得了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受这一特大喜讯的鼓舞,同年9月1日,华东石油勘探局(同年7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并入该局)专门设立了东营办事处,领导山东省“东营探区”的石油勘探工作。正是从这时起,“东营”一词再不受一小小村名局限,开始扩展内涵增加了“地区”含义。1964年1月21日。石油部党组向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家经委报送了《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简要报告》。报告中使用“……山东广饶县东营地区……”这样明确的地理概念进行了表述。同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中发[64]57号文件),同意组织实施华北石油勘探会战。随着石油勘探会战的深入发展,以胜利油田基地(现东营市西城)为中心的东营地区的概念逐渐明晰、成形,并逐步为世人所认同、接受。
  冠名市级行政区——“东营市”诞生 胜利油田在黄河三角洲上迅速崛起,带动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事业较快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胜利油田的生产建设,促进黄河三角洲全面开发,1982年8月22日,中共胜利油田委员会、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向山东省委、省政府报送了《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报告中对市的名称使用“东营”一词,做了如下说明:“‘东营’这个地名,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全国皆知,故建议市的名称叫‘东营’。”是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发(1982)103号文上报国务院。同年11月10日,国务院以(1982)国函字241号文件,正式批准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1983年10月15日,近2000名干部群众在胜利油田胜利会场隆重集会庆祝东营市成立,“东营市”诞生。
  从此,东营人民在中共东营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踏上了综合开发黄河三角洲、建设新东营的伟大征程。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