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12-20 16:45
鄌郚总编

青州李瑞之丨寻访“高豸墓”

  据1991年《青州市地名志》,大高墓村,“明代高、任二姓居此,村东山名高家山,村西有高家坟、(有)任姓谕葬。今无高姓,今村中任姓族谱自称,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郝姓系于清雍正八年(173),由郝家庄迁来。村因高姓之墓而得名。传说墓内葬有孝女高豸之女。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明正统间,高豸女十余岁。豸以舟师击贼,中炮舟碎,尸溺于海,女闻变至海滨哭三昼夜,尸浮水,因得棺殓,扶柩归葬,勺水不入口,以殉。事闻得旌,立石墓侧。曰节烈孝女之墓’”。
  2019年版《青州镇村志》之《谭坊卷》也有相同的记载。
  然而,此说很难成立。
  首先,在明清时代,高墓村隶属于临朐县而非益都县(见下图,图取自于《益都县图志》),所以依据光绪版《益都县图志》的记载来考察高墓村名称的由来,其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其次,据光绪版《益都县图志》,高豸字子威,高邴墟人,正德年间为国捐躯,而非正统年间。
  高邴墟,明清时古村名。
  嘉靖版《青州府志》也记有“邴墟”:“仁智乡,在城正西,领社一十六:官庄、金岭、金山、南仇、南留、淄河、刘征、张马、宾吕、陃墟、胡田、张赵、焦宋、夏庄、焦家、杨家。”
  光绪版《益都县图志》对于仁智乡里社的记载,与嘉靖版《青州府志》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仁智乡所辖区域在明清两代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高邴墟在哪儿呢?
  请看光绪版《益都县图志》所载的地图:
  高邴墟,今称高炳旭,是今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高炳旭东村与高炳旭西村的合称。
  2021年暑假期间,我曾与陈银光先生一同走访考察过高炳旭以北的暮荆山。
  按《图志》所标,“暮荆山”位于张店区炒米村以东。实地走访发现,暮荆山,当地人俗称“焦山”,现已改称炒米山。询问当地的年长者,竟然无人知晓暮荆山之名,但是却意外得知了当地人对此山的另一俗称——“mu gou山”。“mu gou”具体是哪两个字,没人说得清楚。
  后来,有找机会与陈银光老师一同游览了暮荆山以东的金山。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地向西眺望暮荆山周边的山体。结果发现,暮荆山似乎是其附近的最高峰,忽然觉得,“mugou山”当为“莫高山”的讹传。当我说出这一看法时,陈先生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
  另外,荆棵多生长于荒山野岭,在茂密的林间地带却很难寻觅到它的踪影,然而暮荆山上柏树林木繁茂,林下却有很多的荆棵,或许是由于这里的土质特别适宜这种植物生长的缘故吧。
  也或许,先是莫高山被人们讹传为“mugou山”,又因为其上多荆棵,而又被称为暮荆山的吧。
  不过,回想游览暮荆山时的感受,却又觉得位于暮荆山以南的天柱山才是这一带的最高峰。
  天柱山以南,山脚处,便是高豸的故乡—高邴墟。
  高豸是高邴墟人,“以舟师击贼,中炮舟碎,尸溺于海,女闻变至海滨哭三昼夜,尸浮水,因得棺殓,扶柩归葬,勺水不入口,以殉。事闻得旌,立石墓侧。曰节烈孝女之墓”。
  高豸女“扶柩归葬,勺水不入口,以殉”。那么,高豸女的墓葬就应该在其父墓侧。而且“事闻得旌,立石墓侧。曰节烈孝女之墓”。这样的旌表,其目的在于教化民众。所以,高豸及其孝女之墓,就必然应该是在其老家高邴墟一带。
  我觉得,探寻高豸父女二人墓葬的确切位置,还历史以本真,是很有必要的。
  2022年9月8日下午,又在陈银光先生和张爱清女士的陪同下,驱车前往考察了“高邴墟”及其以北的“天柱山”。
  高炳旭西村的前书记高振胶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不断地帮我们联系当地文化名人,探究村庄的历史,还陪同我们考察了村北的山脉。
  高炳旭村北有东西两座山,东侧山体俗称“正北山”,已被开山取石挖掉了主体;西侧山体俗称“丘子(山)”。经手机软件实地测量,丘子山海拔高度在172—175米之间。
  或许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缘故吧,在丘子山上北望,暮荆山确实要高出许多。
  对于我们提出的种种疑问,高先生说,或许他的堂弟高峰先生能够给出合理的解答。但是,由于天色已晚,我们只好匆匆结束这次考察。
  归来后,先是从卫星地图上获得数据,暮荆山海拔高度为165米,实际高度要比丘子山矮。紧接着,又与高峰先生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终于得到了自己一直想要的可靠的答案。
  正北山,就是光绪版《益都县图志》所载的天柱山。丘(原作“坵”)子山是俗称,今有人依据《益都县图志》之“孟邱山”的记载,将其称作“孟丘山”,但是,这是个错误。孟丘山在天柱山东偏北,直线距离约10华里。
  天柱山原本比丘子山还要高出许多,山顶更大,而且更加平坦。由此证实了我们先前在暮荆山上的所见——天柱山是这一带的最高峰。这也正好说明了“天柱”名称的由来。
  高炳旭村名的由来,据高峰先生所知,“在明朝前,还要更早些,叫五人芒庄,因去了草头是亡字,后来改成了炳墟,即是太墟,又为废墟,时年疫情不断,村人将面临绝迹,后有一高人从村中路过,受村人待之,改墟为旭。自明初高氏族迁来后,人丁兴旺,取村名高炳旭”。
  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之《张店区志》则记曰:“据《高氏族谱》载:‘立村初,正北山巅筑有高楼。宋,高蟾改题听月楼,盖言楼之高也。后因高族茂大,改名此屯高炳墟者,缘此故也。’炳意光明,墟,村也。解放后,改为高炳旭。”
  而嘉靖版《青州府志》与光绪版《益都县图志》都将其记作“邴墟”,而非“炳墟”,也非“炳旭”。
  因此,“炳旭”的称谓由来较晚。这也说明,“炳”似乎是近人的理解,当然“邴”也不一定就是村庄的原始用字。
  “墟”可以指村庄,也可以指坟墓,还可以指山丘。
  高炳旭村一带,虽传说有唐代古井的存在,但是也未曾有邴氏在此居住过的传说,更无邴氏丘垄(坟墓)的存在。
  高庄村有二,曰西高庄村,曰东高庄村。东高庄村东,有一低矮的山丘,俗称“小平山”,小平山之西偏南有一地块,人称“高家冢”,也作“高家荒”,实为高豸墓地所在。据老人说,墓地中原有石羊、石马,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砸毁并掩埋了。
  今高炳旭村高豸后人还保存有皇帝御赐的高豸墓碑全文(见下图)。
  高豸女墓,人称“高姑墓”,原在东高庄村南,在高豸墓侧。东高庄村今已无高姓,为方便起见,今人将高姑墓迁址至东高炳旭村东,并立庙祭祀。
  第二天,高峰先生又把其族谱的相关资料发了过来(见下图)。
  由始祖《钦公墓表》以及嘉靖十一年《鸾公墓表》可知,高炳旭村高氏始祖高钦,明初洪武年间自枣强县迁此定居,时已有同族高姓居于高庄。元末明初,因天灾人祸以及连年战争的缘故,曾为巨族的高庄高氏也已经衰微,高钦公便居此以承“祖业”,并在丘子山前原高庄村高氏高还的茔地附近营造墓圹,以世守奉祀(可见,高钦是承继了高庄村高还的祖业)。四世公高豸承嗣小高庄村(即东高庄村)。嘉靖十一年时,高炳旭村人自己用的是“炳墟”二字。
  高豸本是高炳旭人氏,出嗣(即过继)到了东高庄,这也正是光绪版《益都县图志》将其记作“高邴墟人”的原因。
  结合,《高氏族谱》对村名由来的解读,再联系到高楼是建在村北的最高山——天柱山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在高蟾改题为“听月楼”之前,这一高楼的名字可能为“秉旭”。“秉”有“秉承、承接”之意,所以,“秉旭”的含义应该是:“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天柱山的高楼上”。
  “高邴墟”名字的由来,应该就是“秉旭”的音转。
  而“秉旭”楼的含义,也似乎完全可以解释得通村庄最初称“五人芒庄”的原因。
  “芒”的含义就是“光芒”,这还是来自于“旭日”之“旭”,还是与天柱山的“秉旭楼”有关。
  高炳旭始祖高钦继承了高庄村高氏的家业,营圹于坵子山前高还的墓侧,以世代奉祀。“炳”有“彪炳、著显”之意;而“墟”,又有“坟墓”的含义。很明显,高炳人用“炳墟”二字是有深意的。
  但是,嘉靖十一年鸾公墓表用“炳”,而嘉靖四十四年《青州府志》却用“邴”,光绪《益都县图志》地图用“丙”,而其乡社却记作“邴”,一音三字,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同音假借的可能。
  当然,这是一种推测,其真实由来还需进一步探讨解读。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
  天柱山今称“正北山”,是受了其谱记(见下图)的误导。
  谱记中录有一段话,用现代汉语说是这样的:“高炳旭村初立之时,在村正北的山顶上有一座高楼,宋代时高蟾把楼的名字改为‘听月楼’,用这三个字借以说明楼很高。清初,听月楼坍废。村北的这座山,名字叫作‘天柱(山)’,县志中有此记载。我年幼时,‘听月楼’这一匾额还存放在(村中的)和雅堂之中。咸丰末年,因寇变(注:此指捻军北上时,淄川刘德培趁势起义)被焚毁,仅剩下了残垣断壁。实在是令人遗憾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