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1-04 11:49
鄌郚总编

旧社会的私塾

  旧社会的私塾
  作者:潘复生
  清末民国年间,石拐地区出现过一些零星的私塾。在古城湾、绍卜亥、吉忽伦图、三岔口、爬榆树、缸房地、后营子等地先后分别立馆授课。
  这些私塾,有的是先生在家开办,也称“家塾”。有的村民合起来请一个先生,专门租赁或盖建房屋办学,近似于后来的私立小学;还有的是一些富户大户人家把先生请到家里教授。不论哪种形式,大部分是季节性的,随农事而开设,以冬学为主,也有常年不辍的。
  据部分读过私塾的老人回忆,进私塾开头主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贤集》《神童诗》《朱子格言》;然后再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即四书)《孝经》《千家诗》等。能读“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就算进入高一级了,真正读完的并不多。
  以上所说的,多是以儒学为主的经典启蒙读物,即所谓的“尊孔读经”。为什么倡导孩童读经呢?因为儿童时代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记性强,学了印象深,记得牢。耳濡目染,先入为主。潜移默化,陶冶心性,开启智慧,蒙以养性。
  私塾是古代孩童们向往的圣地。比现在儿童入学要难得多。开学的时候,学生先要向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像行跪拜礼:双膝跪地,向前弯腰九叩头;然后再拜私塾先生 ,三叩头。礼毕,要设宴招待老师。以后,每日按时辰到校或先生来家,仍然首先向孔子行叩首礼,向先生鞠躬,再开课讲学。
  课程开设各塾并不统一,有的先以《论语》开讲,有的以《百家姓》开讲,后来以《三字经》开讲,再逐步讲其它内容。有的先生只教字音,再释意,让学生念会、写好,背熟。这类教学主要强调念、写、背,学生暂时不懂也无所谓,只要读得好就行。只要是好书,尽管读、尽管背、尽管抄。以后长大有了社会经历,就会慢慢开悟弄清楚。
  在私塾学习,先生念一句,学生跟上念一句;念完一段,再重新念一遍或几遍。先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并不是普通话的音节语调),学生们也必须摇头晃脑的大声念。边读边摇晃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放松了身心,还觉得有趣快乐。
  每天上新课前,学生得背上节教的课文。以能纯熟如流为止。结结巴巴要受批评,不会背,就得伸出手来挨板子或罚站罚跪,有的先生还用柳条榆树棍子抽打,学生十分害怕。这样,大部分学生可以学会背熟。积以时日,记住的经典就多了,终身受益。
  采访过程中,很多老人还能熟背《三字经》《百家姓》等。在绍卜亥太保官府设的私塾中学过的李先生,还能大段背诵《论语》《易经》中的内容。小时候在三岔口上过私塾的杨先生,以后自学能读四大名着。后营子李先生,儿时只上过三年冬塾,就能读懂古文,经常看中医古籍和风水书籍。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名人的故事:鲁迅十几岁能背《纲鉴》,茅盾能背《红楼梦》,胡适九岁之前就记住了“四书”“五经”,周祖漠能背《汉书》,陆宗达可背《左传》,钱穆九岁能背《三国演义》,张恨水在《山窗小品》中写道,他十四岁之前就能背诵大部分蒙学读物。可想而知,他们的成功,与孩童时期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现在民间的一些老秀才,艺人或某方面取得成就者,都受益于儿时的学习修练。古城湾、后营子、绍卜亥、爬榆树一些富裕户,请先生办私塾或让孩子进学堂,培养出很多人才,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考进了北京知名大学。
  私塾还有修“对课”的,就是教学生作“对联”,先生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初级班简单,到中级就以《笠翁对句》为教材,系统学记。这方面大家知道的典型例子有明代谢晋(谢学士)、付山等人,出口成句,对仗工整,语言惊人。如谢晋小时候母亲出句:“漫扫庭前地”,他立即对上“轻罩笼内鸡”;先生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对“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等等不胜枚举。爬榆树有名老者,八十多岁还记得他上私塾时做过的对子。先生出题是“二五毡”,他对“三八枪”;一次先生骂他:“四条腿”,意思是畜牲,让他对,他知道先生以前有过一次小偷行为,就立刻对“三只手”,弄得先生很尴尬。
  大部分私塾教习作文,多以儒经为题旨,命题限时,写好后经先生批改。好的就在班里讲评,在大发窑、公忽洞、毛忽洞、乔圪齐、爬榆树当过老师的潘成义,曾把读蔡元培《中国教育改革》后的感想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写出了《小学教学改革》论文,受到文教科的奖励,他还写过读梁任公演讲的札记,主题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语)文白夹杂,发挥阐释,十分精彩。
  私塾读经,时间长了难免枯燥无味,学生坚持不下去,就想法子开小差溜号,有的还和先生搞一些小小的恶作剧。如三岔口一个老人讲,他上私塾时对经文不感兴趣,但先生老逼他。无奈,正好家里配药买回点巴豆,他偷往私塾,趁先生不注意放入其饮水碗中,害得先生几天不安生,不停跑出去拉肚子。他们就可乘机嬉戏胡闹,开心一番。
  个别私塾还教授《小学》,这是宋代朱熹根据战国时代成书的《学记》专门编写的教材,朱子自己说它是一本“做人的样子”的书。就是说,只有幼小时就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私塾教育大约源于夏商时代。据《汉书?儒林传》记述:“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日校,殷日庠,周日序。”这校、 庠、序相当于小学,多数可能就是私塾性质的。到了周朝,就有了国学和乡学两种正式的学校。秦以后,则成了国家官学和地方官学。以后一直延续下来。但民间的私塾教育并没有消失,一直延续到了解放前。
  石拐等北方地区的私塾,比较中原及南方地区落后许多。自古游牧,漂移不定,学无定所,到出现农耕定居后方才有可能,但没有师资来源,仍不成。至中原移民,晋陕人走西口后,方才有了兴办的条件。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