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1-05 17:11
鄌郚总编

昌乐生育礼俗

  生育礼俗

  生育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繁衍,历来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与盖屋、结婚一起,被称作人生的三大喜事。从怀孕、降生,到百日、周岁,无不举庆道喜,送礼称贺,旧时习俗繁多。随着社会发展,生育条件改善,生育礼俗也逐渐淡薄,象征意味也有被实用价值取代的趋势。
  添喜。婴儿降生,俗称“添喜”,昌乐南乡一带也称“添孩子”、“拾孩子”。根据婴儿性别,生男谓之“大喜”,生女谓之“小喜”。旧时,妇女添喜,既无医院可住,又无专科医生助产,多在自己家中请个产婆来接生。接近蓐产期,娘家派人带礼物来探望孕妇,谓之“催生”。礼物一般是小米、鸡蛋、红糖等食品。来接生的产婆,俗称“收生婆”、“老娘婆”,多是以助产为职业的老妇,也可临时请邻里或家中有经验的老妇充当。
  产床通常设在产妇的卧室,卫生条件一般不太讲究,只要安静、不透风就可以。为求产房暖和,临产前男人用碎柴火热炕,俗称“旺炕”。用麦穰或谷糠作成的糠包铺在炕上,以备大人孩子取暖之用。产房门窗要关严,无论冬夏都密不透风,产妇产后要戴帽子、扎腿,否则,会撂下月子病,婴儿会得月子疯。产妇分娩前,产房内不能有闲杂人等,男性,寡妇和没出嫁的闺女都不许在场,甚至丈夫也要在门外静听喜讯。
  产婆接生时,婴儿脐带一般不用剪刀剪断而用秫秸蔑割,扎脐带的棉线要用白酒消毒,如遇到难产,有的产婆往往念咒作法,求神拜佛,把产妇折腾得死去活来。所以旧时说妇女生一个孩子就是过一次鬼门关。收拾完工,再在床前烧几张黄表纸,祈求大人孩子平安。胎衣一般在自家院内磨盘旁边埋掉,不能让人践踏,更不能叫狗吃了,否则孩子不长命。如今农村妇女生育基本都在县级或乡镇级医院生育,旧时的接生习俗已经淘汰,科学文明的生育新风已在广大农村形成。
  报喜。婴儿降生后,除向产妇娘家专门报喜外,有的在大门上挂一块红布,作为添喜的标志,在一定范围内起报喜作用。邻里亲友见到红布就会拿鸡蛋、红糖等礼物来贺喜。邻里送来的鸡蛋,一般十个(俗称一把子)或二十个,一律双数。生男每个蛋顶上贴红纸“十”字,称“男孩戴帽”;生女每个蛋中间贴“一”字,叫“女孩扎腰”。添喜后第三天,南乡有“请老娘婆洗手”之习俗,也称“洗三”。三日中午,主家除请老娘婆来家做客吃喜面,以答谢接生之恩外,同时向前来贺喜的左邻右舍送喜面一碗,用食盒抬着挨家回赠。高崖南乡一带也有三日这天产婆请到主家后,和本家婆婆一起在灶王爷前摆上贡品,给灶神和送子娘娘烧香叩拜,祈福大人孩子安康之习俗。
  送粥米。产妇娘家前来祝贺添喜,谓之“送粥米”,昌乐南乡也称“望粥米”,北乡称之“挖粥米”。相沿成习的礼品有,一勾子(一丈)蓝布,祈望“拦住”小孩,长命百岁,男孩一个蓝枕头,女孩一个红枕头(城关一带,有男孩青枕一对,女孩红枕一对之俗),白面、小米、猪肉、鸡蛋和红糖若干。送期讲究男双日女单日(马宋、河头一带送期讲究男婴第九天,女婴第八天)。“望粥米”一送到,有立即将礼物倒尽之俗,否则有“晚了压住奶”的忌讳。女婿家设盛宴请来客。
  住满月。婴儿降生一个月,称为“满月”。满月之后,产妇结束了坐月子的生活,可以正常行动。姥姥家备好大车或小推车,由老爷或舅舅叫回老娘家小住,谓“住满月”,也称“叫满月”。母子住满月受到优厚照顾,娘家亲友邻里还赠以衣服、食品。父母给小孩戴红线、手镯或长命锁。长命锁镂有“长命百岁”、“富贵满堂”字样。在娘家一般住十天至半月,俗有“孩子待要安,不是半月是十天”之说。
  过百岁。婴儿降生百日,俗以长命百岁为吉,遂为“百岁”。此日称贺,谓之“过百岁”。一般在婴儿出生第九十九天称贺。由姑家、姨家、姥姥家以及较为亲密的街坊邻里,赠有衣物、糕点、糖果前来祝贺。姑、姨、老娘家必赠“百岁衣”,鞋帽之物,一般亲友赠三尺或六尺衣料,或一套婴儿装。俗称“小孩待要安,百岁衫子三尺三”。用饭必有面条,意祈“小孩长命百岁”。
  随着时代的变化,妇女坐月子其间的习俗具体表现形式有些变化,但大略不变,沿袭至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