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1-05 17:15
鄌郚总编

昌乐婚丧习俗

  昌乐婚丧习俗

  婚嫁习俗
  自古以来,婚嫁被看作是人生中一件与幸福攸关的头等大事。男女婚嫁后称为“成人”,否则便为“没成人”。古代文献对婚嫁多有规定和记述。在昌乐最流行的一副结婚喜联“人间传六礼  天上渡双星”,概括地说出了婚嫁的基本过程为六礼。六礼的说法出自《十三经·仪礼》,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娶六个步骤。民间虽不是严格遵守这些规矩, 但基本程序大体相似。
  民间多从问名开始,先弄清楚对方的年龄和属相,这个环节多需要媒人介绍。如果双方觉得合适,便可进行纳吉礼,俗称“送柬”。所谓的柬,其实就是男方的求婚礼书和女方的允婚礼书。互送柬帖象征着双方已经达成协议,跟后来的定亲礼差不多。送柬后,下一步便是纳征,也就是俗说的拿彩礼。彩礼包括带子、铺盖、日用家具、缘房等。缘房即桌椅、箱柜、等木器家具,条件好的家庭多用五色缘房,即一桌两椅、大箱、小柜和礼盒。条件差一些的家庭用四色或三色缘房。缘房等妆奁可由男女双方商定置办。有的是男方置办,有的是女方陪送,也有的是双方共同置办。缘房的最高档次是五色两套,俗称“对缘房”,非殷实人家不敢问津。再一步为请期,就是男方写好请庚帖,到女方家中请求女子的生辰八字,俗称“要年命”。女方为了显示自家的尊重,习惯于不答应男方的首次请庚,要请两、三次后才予以答应。久而久之,成为约定俗成的礼节。后来演化为请庚人到女方家大门外转一圈,随即折回,即算作两次请庚。请庚帖有较严格的书写程式,多由乡间文人代为书写。请庚即成,尔后便依照女子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或懂阴阳八卦的人查迎娶吉日,俗称“查日子”。查好吉日便可操办迎娶。
  迎娶之前,男方还要择日到女方家中下礼,旧称“下催妆礼”。礼品一般为鸡、肉、鱼三色礼,或再丰厚一些的五色礼。这次下礼还必须要有两个未填充瓤子的枕头,俗称“下枕头布”。女方还要把两只鸡之中的一只、两条鱼之中的一条让男方带回,以示来回不空的吉祥。县城一带则多在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之前,由女婿到岳父家下礼,称作“下年礼”。礼色跟下催妆礼相同。但“下枕头布”必须在结婚之前进行。
  昌乐一带的婚嫁习俗因地有别、因时而异,但总体上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从精神层面上来说,皆推崇一个“新”字,如称新房、新人和新郎、新娘等;沿袭一个“公”字,作为“喜公事”由亲朋好友祝贺、庄里乡亲帮忙,一切约定俗成,自发自觉;突出一个“囍”字,以喜庆色(总体以红色为基调)、喜庆声(鞭炮及锣鼓、喇叭)、喜庆吃(糖、酒、烟、宴等)三元素为基本特色。
  旧时,青年男女婚姻主要遵从依靠“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自由婚姻可言。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主,提倡婚姻自由,保护合法婚姻。“媒人”的称谓,也逐渐被“介绍人”所代替。但虽然兴起自由恋爱,介绍人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 “换亲”(两家互换子女成婚)、“转亲”(三家及以上家庭转圈交换子女成婚)以及买卖婚姻等婚姻形式,起自于旧时,淡出于新社会,主要存在于贫困家庭中。“文革”时期“换亲”?“转亲”形式多发生于地主、富农等特殊家庭之间。“政治婚姻”现象,随处可见。
  旧时,通婚圈相对较小,“当庄”(男女双方为同村)婚姻并不鲜见,但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渠道不断扩大,交通便捷迅速,人际交往方式逐渐改变,人员流动性增加,通婚范围也随即扩大,跨县、跨省乃至于跨国婚姻也司空见惯。
  解放后,“送柬”的习俗逐渐消失,代之为订婚(或定亲)。女方及亲属被请到男方家中赴宴,男方的亲友也相应参加,起社会公示的作用。订婚当天或提前几天,男方约请女方一起,给女方购置服饰等物品。这个程序约相当于过去的纳征。择吉日良辰举行婚礼,其习俗由来已久,沿袭至今。自 “文革”时期开始盛行,婚期定在“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节庆日。但“查日子”成婚仍为主流。客观上避免了结婚扎堆现象。
  “当新娘、坐花轿”,道出了昔日迎娶新娘的当家交通工具。轿子是流行时间最久的婚嫁器具。旧时结婚当日,新郎披红戴花,相当于状元郎的资质;新娘袍服官诰,属一品夫人的身份。遇到迎亲花轿仪仗,县长都要让路。轿子一般为两乘,新娘坐花轿,新郎坐青轿。轿子从男家出发是,花轿不能空着,要有一本家男童“押轿”。此俗一直沿用至今,即使今天用汽车卧车,也要安排儿童押车。
  使用花轿的习俗,在1964年“社教”以后革除,代之以使用马车,徒步迎送也占一定数量,自行车迎送渐成时尚,至20世纪70年代则成主流。后至80年代中期以后,自行车又被吉普车、面包车、轿车等逐渐取代。此后,车辆档次逐渐提高,数量逐渐增加。至20世纪末,商业性婚庆公司走进历史舞台,高档轿车被装饰成彩车,一定规模数量的彩车抢占了婚庆的风景。进入21世纪,花轿迎亲偶然有之,但费用昂贵,未被普遍接受。
  喜柜,是对婚事操持班子的称谓,由喜主提前约请村内或朋友圈中的“明白人”“热心人”或长辈组成,一般3—5人,其中有总管一名,主管收计喜资贺仪、签发喜帖的专职喜柜人员两名。主持整个婚娶事宜。
  喜宴,是婚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凡属亲戚,多在婚礼前两三天上门约请,俗称“叫客”;亲戚则在婚礼前一两天携带礼金或礼品,登门祝贺,称为“点茶”。从前,礼品有猪肉、饽饽(圆馒头)等,之后逐渐被礼金所取代。
  喜宴中的重要宴席当属招待官客(也称宾相),系女方前来送亲的男客,俗称送客。招待送客的宴席俗称“大席”,是婚庆过程中规格最高、质量最好的席面。菜肴以外,甚至烟酒的档次也高于其它席面。某些村社,送客为女性,俗称“女送”,又称伴娘,与新娘同桌用餐,规格与官客相当。
  乡邻朋友贺喜之宴,是喜宴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应酬。喜宴的烹饪制作,过去基本在喜主家中垒灶设厨,就近摆席,传统席面为四盘、八碗、两个大件,共十四道菜。现在则发展到在酒店设席为主,上菜数量、花样和档次也不断变化、提升。
  女子在出嫁前,娘家的本家近族、亲朋好友要送来礼品或礼金祝贺,数额多少,因服辈远近、情谊深浅各有不同,俗称“送路”。出嫁当日,要由娘家人按风俗妆扮一番,除着装化妆以外,还要用粉线绞去脸上的汗毛,将发辫盘成发髻,俗称“开脸上头”。此俗近代已经逐渐消失。近些年开始,改为请专业人员或去专业公司化妆。
  结婚前一两日,未婚新娘由娘家较年轻的女性亲属陪伴,跟随男方家来运送嫁妆的队伍一同去男方家,对嫁妆予以整理。这个环节叫“填箱子”。填好箱子后,箱柜钥匙女方带回娘家交给父母,结婚当天由送客携带,坐完大席后,送客将钥匙交给新娘。这一习俗,在新近大多喜主已选择于结婚当日与婚礼一并完成。
  迎亲队伍行走路线选择宽阔平坦、沿途景色较好的主街主路,如果嫁娶双方为同村或距离很近,也要故意转一段远路。出行前,一同吃“上轿”(即水饺);启程后,由其他人员张贴喜联,同辈长兄铺床。有属龙者在大门上方“压砖”。所压砖由红纸包裹,用红线系上红筷子和大枣、栗子、花生等,寓意“早立子、花着生”。迎亲队伍在沿途的拐弯、桥梁、十字路口等处,张贴“囍”字,到达女方家中,有人首先在大门上挂红绸、贴“囍”字。女方在正方摆桌置糖果茶点,招待新郎和俗称叫客的领亲;同时新娘要穿上男方送来的新衣。临行前,新郎向新娘施礼,请新娘起程,然后新郎新娘一起向女方长辈行鞠躬礼请行,女方家人出门相送,新娘的父亲须手捧茶壶送出大门以外,将茶水泼在地上。迎亲队伍回程必须沿来路原路返回,以取始终如一的吉兆。新娘遇河过桥须抛撒钱币或面鱼(小火烧)、糖果,以求驱邪避灾。
  新郎迎娶新娘归来,便要上演婚庆的重头戏——拜天地。迎娶归来,新娘头上蒙着红盖头,面朝既定方向坐在凳子上少顷“蹲福”。然后按选定的时辰“过门”,同时燃放鞭炮。请有身份的人。致证婚词和贺词,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新娘自下轿起,双脚不可直接踩地,多在地下铺红地毯(过去也有用椅子抬的),行礼完毕,进入洞房。进洞房前用擀面杖将盖头挑下,抛在屋檐以上的屋面上。
  新娘娶回后,新人还要象征性地吃一点面条,俗称“上轿餶馇下轿汤”。此前嫁到这里的新娘的娘家同村女子,还要以娘家人的身份给新娘送饭(水饺),以示亲近和关心。新娘要回赠火烧、糖或其他小礼品。对送来的水饺,新娘则只吃一对,即两个。此俗一直流传至今。
  “文革”期间,则时兴拜领袖画像、唱语录歌曲、请领导讲话等。从20世纪末开始,拜天地的喜庆娱乐色彩渐浓,现场环境声色并茂,铺地毯、放礼炮、喷彩液、抛彩纸等形式被广为应用。录像、司仪趋向专业化、商业化,很多家庭的婚礼现场也有家中转向大酒店,婚礼形式开始呈现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特征。婚礼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入洞房”。?新郎抱着新娘进入洞房,常常是被观者要求的“压轴戏”。
  婚庆当天晚上,主要有三出“传统节目”:一是“闹洞房”,有“新婚三日无老少”之说;二是在亲朋散尽后,新婚夫妻喝“合婚酒”;三是“听房”,即有人到新房的外面窃听新婚夫妇的私密言语(如无人听窗,便要在窗户上放一把扫把),以防妖邪侵害新娘。
  婚后次日,新婚夫妇须在长嫂的带领下逐一到同族长辈家中磕头,长辈会还赠礼金。并跟随家人族亲到本家墓地祭祖,在坟头上压红纸,宣示喜庆。然后被娘家兄弟(宾相)接回娘家,俗称“叫”,再送回婆家俗称“回门”。回门以早一些为宜,有“若要富,撵得婆婆穿不上裤”一说。新娘何时被叫回娘家,何时回门,既可以“叫二回三”,即结婚的第二天就叫回娘家,第三天再回门到婆家。也可以“叫三回六”。但“叫二回三”必须再“叫五回六”,“叫三回六”一次即可,省工省事。回门礼过后,女方父母或者近亲到男方家“认亲”,旧时在十二日认亲。认亲这一环节,近年时兴在当日完成,就传统礼法而言,似为不妥。婚后新郎偕同新娘携带礼品,到新郎的姥姥家登门磕头,上坟祭墓,然后接受款待,接受磕头钱,完成“认门”任务。
  旅游结婚、集体婚礼等结婚形式各个时期均有,但不是主流。男子再婚的,如果女子系初婚,婚礼程序与初婚相同;如果女方亦为再婚,婚礼程序相对简约。老年人再婚,一般不举行婚礼。
  “女娶男”,即男到女家落户,古来有之,俗称“招养老女婿”,“入赘”。“女娶男”在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移风易俗的一项内容,大力倡导。

  殡葬习俗
  昌乐区域版图略显南北狭长,因而其殡葬习俗有同有异。
  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人老年迈以后,本人或家属其他成员则要准备身后用物。最主要的一是棺材,二是寿衣。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楸木为最好,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寿衣要备衣、裤(裙)、鞋、袜、帽,衣裤应有棉有单,寿衣颜色多为男蓝女红。这些备用物品看似不吉利,但人们并不忌讳。随着城乡居民的逐渐富裕,提前做寿衣习俗渐衰。
  老人病重期间,儿女一定要陪护身边,否则为不孝。病人病危时,不在病人身边的重要亲属,应通知前来,以防事后落“埋怨”。在老人濒临死亡(即将“咽气”)前,要为老人穿好寿衣。人一旦离世,亲人要为其象征性的“洗脸净面”,祷语为“洗洗脸,净净面,见了老爷老嫲也好看。”如有重要亲属不在,应尽快通知前来。且当务之急,是尽快请族中长辈、村内有名望的人组成班子操办丧葬过程。操持班子俗称“外柜”。此俗沿袭至今。
  人去世后的丧葬过程,当地俗称“白公事”,安葬仪式俗称“出殡”。殡葬以白色为基本色调,如丧服、挽联、涵贴、纸钱等,均用白色。如果离世时间在夜间零点以前,零点后算作第二天,时间相对紧迫,报丧、入殓或火化可在次日完成。同时,以派人分送丧贴的形式,将亡者离世的消息及丧葬时间知会亲朋。用白纸书写“照碑”,相当于讣告,张贴于影壁墙上;大门外亦贴烧纸,以示家中有丧事;没有预先修建“寿坟”的,应有长子选址,派人修建坟穴。亡者男女不同,有关程序也有别,其中女性较之男性略为复杂。亡者为女性的,须有其子女到亡者娘家“报丧”,娘家人随即亲临探望遗容,在确认为正常死亡后方同意入殓或火化。
  丧葬期限一般为三天,即从亡者确认死亡之日算起,到第三天出殡结束。特殊情况下也有延长的,如有亲人未归等,可延长至五天或七天。但葬礼不可跨越农历年(春节)举行。殡葬仪仗器具如架子、灵车、丧棚、桌凳等,皆可到赁铺租赁使用。
  “守灵”习俗,由来已久。由孝子(一般为男性亲属)在老人死后,于夜间张灯守候在亡者遗体(或骨灰盒)旁,并点香、烧纸,摆设供品,陪伴亡者下葬前最后的时光。发丧之日,则在屋外搭设灵棚,设桌牌放祭品、酒水、香烛、纸钱,供奉亡者牌位,有的家庭还在牌位后摆放或悬挂亡者遗像。男性孝子在此时则转移到灵棚守灵,并应酬前来吊唁的宾朋。而女性孝子,在室内亡者遗体或骨灰旁守灵,并与男性孝子遥哭相和。
  “发盘缠”,是发丧前天日落后的一个环节。发盘缠,亦称“送浆水”,在村外的大路口举行。孝子们每人手持点燃的香,由村里人携带“纸草”(轧制的佣人、箱柜、轿舆等,后来又增加了汽车、电视机具有现代特征的物品),一同到达预定地点。首先由执事者宣读文书,向亡灵例数配送的“随从”和“物品”,祝祷亡灵早日归西。“纸草”随即被焚烧,同时有长媳或长女为亡灵“指路”,告知亡灵“上西南”或“上天堂”,“上西南,别害怕”。仪式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亡灵离开家乡平安归西而去。
  发丧之日除在室外设灵棚以外,还会在宅外设柜桌、赙簿,接待前来吊唁亡者的亲朋,代丧主接受丧金丧礼,并引领亲朋来到灵棚前行叩拜祭奠之礼,俗称“辞灵”。女性宾朋与男性宾朋不同的,是自己来到室内与女孝子一起哭祭。亡者若为女性,其娘家亲属前来赴丧时只携带供品,不带礼金,所有孝子到村头哭拜迎接,娘家亲属到达后,在执事者引导下于灵位前摆放供品,叩头祭拜。接受丧主于中午的款待,并于饭后再次到到灵前祭拜。其后由执事者征得其同意方可安排发丧。
  如果女性亡者系非正常死亡,或生前子女不孝,娘家人不乏“闹丧”的,亡者子女必须磕头赔礼,取得亡者娘家人的谅解方可。“娘家来人无近远”,指的就是女性亡者娘家的来人成份不受是否亲近的限制。发丧日午前,男孝子还要沿街“路拜”,以表达对乡亲们前来祭拜或帮忙的感激之情。
  正常礼仪,于午后举行发丧安葬仪式(即出殡)。传统的“拜祭”仪式,是发丧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或称“看点”。有公祭、路祭、墓祭等数种形式,一边选择一种祭祀形式即可。拜祭地点在灵棚前,一般有乡友、亲戚依次进行,女婿拜祭被称作“迎门祭”。 “起灵”后孝子送葬,手持柳枝哀杖,一路哭丧,其中女婿只送一段路程,不进墓地。
  亡者下葬入土后,给孝子分食“福饼”,众乡亲则一起动手修筑坟头。“圆坟”,是亡者下葬后的最后一道环节。由女性孝子手持点燃的柴草,绕坟左右各转三圈,祈求亡灵给后辈赐福。然后,孝子一同在坟旁吃水饺,寓意葬礼圆满完成。回家后,所有男女孝子还要吃面条,且到亡者停棺的地方蹲一下,以示与阴气诀别。此后,已出嫁的女孝子应于当日离去,有“当日不走,三日不散”之说。
  是晚,宾朋散去,丧主家一般会邀请外柜人员等众乡亲吃饭喝酒,俗称“成劳”。过后,孝子还会对主要执事人员登门答谢。
  葬礼结束,但丧葬程序中还有后续活动。由亡者死亡日后数三十五天,孝子要到亡者坟上“烧五七”,一百天上“过百日”。但尽管叫做“烧五七”,又须在三十五天以内一两天举行;而“过百日”,则须在一百天以外的一两天举行。素有“‘五七’短,‘百日’长”的说法。
  以火化为主要内容的丧葬改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被城乡居民所接受。人死火化,孝子把亲人的骨灰入土,渐渐由被动接受为自觉行动。在县域北部,一般直接将骨灰盒下葬;而南部的一些地方,则仍保留了棺木下葬的习俗。其做法是在灰盒运回后,将骨灰盒放在棺材里(也有把骨灰撒在棺材里,将骨灰盒在墓地弃置的),然后再把棺材下葬。若在公共灵堂摆放骨灰盒,既简便又节省土地,值得提倡,但暂且还没有被多数丧主所接受。
  昌乐一带殡葬风俗久远,视死如生,以礼送终,尊重故人,寄托哀思,表达形式尽见于民间习俗之中,代代传承,演变成不朽的文化现象。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