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1-05 17:32
鄌郚总编

昌乐县阳纹彩绘嵌银技艺

  阳纹彩绘嵌银技艺
  阳纹彩绘嵌银技艺在昌乐县传承已久,是一门集木刻、彩绘、镶嵌、镶贴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阳纹彩绘嵌银古代多用于青铜文物带勾、车马器纹饰等,现代则多见于挂件、壁画,其独特的工艺具有优雅的装饰性和很高的观赏价值。
  据考证,嵌银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有28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该工艺被广泛使用,尤为皇室贵族青睐。现今散落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青铜器,如带钩、器皿、车马器等上面的纹饰便是此种工艺所为。
  阳纹彩绘嵌银技艺产生于清朝末期,由昌乐艺人根据传统嵌银工艺发展而来。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昌乐民间画家刘德本,前往济南府南千佛山修复庙宇,钦差张同光奉旨视察,对修复结果大加赞赏。得知刘德本不仅画艺高超,而且善于银料加工,遂摆宴相请,邀其为慈禧贺60大寿研制玩物。刘德本根据多年银料加工经验,吸收传统嵌银工艺,并与绘画艺术结合为一体,制成了工艺彩绘嵌银小幅壁画一方,献于朝廷。慈禧见后甚是喜爱,对张同光等大加奖赏,自此阳纹彩绘嵌银制作技艺得以流传。
  阳纹彩绘嵌银工艺要求较高,主要有六道工序。
  1、木板加工:用38厘米以上老龄红楸树做木材,解成3.5厘米厚的木板,放置阴凉干燥处六个月后烘干。烘干后裁解为所需要尺寸的版面,将六面按要求刨平进行严缝对接,严缝后对有瑕疵木板要补洞磨平。
  2、描画:用毛笔将要求的画样描绘在木板上。
  3、刻槽:使用钎、切、割、削、错、锤等刀法,按画样线条在木板上刻出深2毫米,宽1毫米的凹槽,用植物、矿物质等不容易褪色的天然颜料,按照绘画需要彩绘填色,图案色彩要达到光影效果,增强立体感。
  4、镶金银箔:为使画面效果色彩突出,彰显富贵华丽,要按画样色彩要求镶贴金银箔。将水胶涂抹在画面图形处,风干后用竹夹镊子将金银箔夹放吹平,并用羊毛刷轻压镶贴。
  5、嵌银工艺:将万纯银料熔化后,加工拉出直径4.8毫米粗的银条,用小对辊压制成宽1毫米,长5毫米椭圆银丝,打磨抛光备用。
  将银丝沿刻好的木板凹槽,用木槌经按压锤击,使银丝嵌入凹槽,形成阳纹图案。嵌银技法有六种:晃线法、顿线法、顺线法、转线法和断线法。
  6、打款装裱:打款是在作品背面打上款子,制作日期等字号。然后要将版面清理干净,刷三遍清漆,清漆完全干燥后,按客户要求穿提手绳、镶框、上边等装裱程序,至此一幅精美的阳纹彩绘嵌银作品就算完成了。
  阳纹彩绘嵌银作品众多,代表性作品有《化蝶》《九龙兄弟》《日行万里》《钓鱼岛思恋》《沂蒙山小调》《双鸾朝阳》《事事如意》《普度》《月瑟》《四神镇宅》《童趣》等。阳纹彩绘嵌银版画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确认,已经获得了专利权。
  阳纹彩绘嵌银技艺将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技艺融为一体,通过原生态特有的气息和张力而形成平面微立体感,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特点,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其作品题材广泛,图案寓意性强,以传统的吉祥文化为载体,迎合人们祈福纳祥的精神愿景,体现了民族文化内涵和民众精神诉求,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功能。阳纹彩绘嵌银作品工艺独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经过切实的保护和传承,将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开发发挥积极的作用。
  阳纹彩绘嵌银技艺系家族研发家族传承,至今已有120多年。在家传手艺的传承过程中,刘德本传给了儿子刘希隆,刘希隆因身后无子,便将其传给了外孙崔学斌。期间虽因“文革”一度间断,但后经崔学斌潜心传习,终使这门手艺存续至今。然而,阳纹彩绘嵌银技艺工序复杂,不易掌握,加之制作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明显,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这门传统技术。随着社会发展,机械制造业突飞猛进,手工制作技艺受到严峻挑战,如不加强保护,未来将面临消失的危险。
  目前,昌乐县人民政府已经将这一项目列为县级非遗重点保护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对阳纹彩绘嵌银技艺进行了挖掘整理,建立了相关的文字音像档案。多次组织参加国际、省、市、县的艺术品推介会,使这一传统技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