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1-06 15:12
鄌郚总编

抗战时期的山东省立昌乐中学

  一所学校,一部抗战史
  ——抗战时期的山东省立昌乐中学
  作者: 侯月阳
  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以昌乐中学为代表的许多学校,在行政体制、师资生源、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带有一些非常时期(即战时)特征:如在办学和管理上往往采取比较灵活有效的策略,每年春秋两季滚动招生,课程丰富,教材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素质,强调过程管理而考试频繁,重视军体活动,实施战时服务、分散办学、流亡办学等。
  “炮声书声相和,崎岖奔波”。可以说,昌乐中学迁移频繁的经历,是整个中国抗战时期学校迁移的缩影和写真。山东省立昌乐中学,谱写了一阕高亢、悲壮、颇具影响的传奇——教育不亡,则国家不亡,昌乐人民硬是靠着一股“家国天下”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敌机轰炸、日伪扫荡、颠沛流离、师资短缺、经费不足、设施欠缺等困难,把教育坚持了下来。
  据昌乐中学老校长霍树楠先生回忆,昌乐县长张天佐就任之初,即首以发展教育启迪民智为己份。常语人曰:“吾与昌乐父老相处至久,愧无建树,昌乐地瘠民贫,一无金矿,二无银矿,惟有人矿,吾将尽全力发展教育以为昌乐开人矿。”
  1938年1月9日,日寇占领昌乐县城后,各类学校停办。“南流转进”后,昌乐县长张天佐根据国民政府颁布《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战时要当平时看”,“务力持镇静,以就地维持课务为原则”,以及教育部《告全国学生书》“各级学校之课程……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10月,在仓上乡(今营丘镇)吉阿村设立第一所联合小学,张天佐为名誉校长。小学招收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并附设初中补习班一个,委任刘玉裕为学校负责人,这是昌乐中学的开始。后来,日寇攻打仓上,学校被迫中断。一周后,联合小学在下皂户村复课。12月,因局势动荡,学校迁址将军乡(今红河镇)下皂户村。
  1939年2月28日,在下皂户村开办了“昌乐县立初级中学”,共一个班。4月,杜晓初任校长。这是昌乐中学的前身。4月13日,学校接到通知,日军在彭家沟、上皂户、下皂户和林泉峪一带扫荡,学校师生由杜晓初校长带领,一路西行到了鄌郚一带,刚过杨庄的西岭,就听见张庄一带枪声激烈,就顺着高镇的东北沟向北转移,直到夏家庄子东沟,学生自行疏散回家,学校又被迫停课。下半年,昌乐局势恢复了平静,县政府、团部在郑家庄、钟家庄、刘家沟、莱家沟一带安顿下来。后经热心教育的人们积极努力,初中、高小得以重新复课。同时,在莱家沟设立了高级补习班,有专人对流亡学生进行审查和口试,补习班对这部分学生补习一学期,按期末考试成绩的水平安排年级。
  1940年底,张天佐在时马乡(今鄌郚镇)刘家沟村后山东坡,先后筑起了四排土坯草房,每排七大间,两头是教室,中间的作办公室。12月,刘裕坤(字厚民)任校长。据李云汉回忆,刘校长山东大学毕业,不大长于言辞,却有踏实苦干的精神,他常与学生打成一片,每天早上都跟着学生在操场上跑步。
  1941年正月正式开学,又招收一个初中班和一个师范讲习班,简称为中一级和师一级。师一是两年制,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以实现“村村有校,人人就学”。3月,学校升格为山东省立昌乐初级中学。1941年,日伪扫荡了刘家沟,大片住宅及省立初级中学新建的校舍桌凳被烧成灰烬,学校被迫停课或迁移。3月,学校迁往司马沟复课。4月,日寇占领临朐县柳山寨,师生暂迁东杨庄村上课。不久,东杨庄校舍又被到日寇付之一炬。7月,刘家沟校舍修葺竣工,学校从东杨庄回迁刘家沟。8月,刘裕坤校长调任县府建设科科长,县长张天佐亲自兼任校长。10月,日寇多次在南部山区扫荡,刘家沟校舍遭到日伪二次扫荡,学校又化为一片焦土。同年8月,因受到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山东省立第八联合中学校舍被炸毁,不得不宣布停课。12月22日,日军扫荡安丘县南逯村,设在南逯村的八联中本部被焚为灰烬,被迫解散。其时,昌乐中学奉山东省教育厅之命“准予收容代办”,八联中霍树楠带领部分师生北来鄌郚,两所学校于1942年春合校增班。这种不同区域的学校、不同教学背景下的师生能够坐在一起,也只有那个非常时期才能出现的。
  1942年正月,又招收了两级学生,是为中二级和师二级。昌乐中学到此已是四个年级,六个班。1942年2月,经张天佐推荐,山东省政府核定,霍树楠出任校长。3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7月,建校以来第一个初中班毕业。7月,抗战形势日趋严峻,山东省政府撤离鲁南,移驻安徽阜阳。9月,第一级初中生毕业,开设高中班一个。至此,省立昌乐中学发展为一所省属完全中学。9月,县府因铁路以北青年学生升学不易,在朱刘乡马家河子村设立昌乐中学路北分校,以便救济半沦陷区之失学青年。派赵世法出任分校主任,在伪昌乐县府以“于家庄小学高级补习班”名义备案。9月,县长张天佐被委任为山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10月,日伪大举扫荡八区专员公署、昌乐军政中心所在地鄌郚,张天佐与日寇在打鼓山、纪山激战,伤亡惨重。在郑家庄、钟家庄的县府机关住房被焚烧,在刘家沟的昌乐中学本部校舍第三次被焚毁,迫使学校第三度迁址。之后,鬼子在鄌郚街驻扎了一个小分队,还有一个连的伪军。
  1943年春,昌乐县政中心移至马宋仓上地区潜伏,昌乐中学亦撤离。学校再返马宋乡(今营丘镇)后,校舍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分散在马宋寺后村、辛牟村一带几十个村子里隐蔽办学。校本部设在西丛村,对外称“集贤斋”。为保证教学质量,霍树楠与校务委员会研究,除校本部外,各分散教学点实行主任负责制,教师由校长亲自协调,轮流调换教师到各分散办学点上课。春,昌乐中学兼办省立益都师范学校,霍树楠兼任校长,聘请军职人员进校园,设立训育处,教训结合,更好地为抗战服务。8月,昌乐中学又在古疃、山唐及五里庄等处先后设立分校。期间,霍树楠校长不顾个人安危,或步行,或骑毛驴,往来奔波于各校间亲自上课,不以为苦。一次前往路北分校途中,穿越铁路时,不幸为日军所掳,押解至坊子予以监禁。消息传来,师生无不惊惶万分,担心校长的安危。三个星期后,霍树楠经多方营救获释,才得以安全返校。
  1945年抗战胜利的秋天,县长张天佐召集地方人士,在县城东南郊风景秀丽的草山西麓吴家池子,辟地150余亩,拟建设永久校舍600间。1946年夏,新校建成后,滕家辛牟、马宋寺后、庞家河沟等处师生陆续迁入新校。霍树楠校长在回忆中写道:“依山傍池,万瓦沉沉,气象雄伟……包括高中、初中、师范、简师共五十二班,学生2500余人,尚有附小一所,规模之大,蔚为全省之冠。复附设大学补习班于内,至此自小学以迄大学遂形成一完整系统,识者均叹为壮观。”
  漫漫长夜,终见晨曦;抗战八年,终于胜利。昌乐中学虽遭日寇扫荡数度毁于战火,师生们也多次辗转办学。学校在烽火硝烟之间辗转流亡,依然弦歌不辍,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教育智慧和经验——办教育要靠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好教师。学校尊重人才,广泛延请名师。提出加强基础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创新能力。提倡讲究教学法,开展公开观摩教学,开展巡回走教,提高教学效果;建立优秀学生的奖励制度,以及学生留级降级制度,提倡培养重点尖子生。这些举措在校内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昌乐中学仍然能做到公费奖励补助制度,做到从严治校,重视教学质量,坚持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日本法西斯野蛮残忍的暴行,人民不屈不挠的抵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支持,让广大师生受到了最生动、最深刻、最珍贵的教育——正义必胜,只有人民才是永远的坚实的根据地!昌乐中学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深深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高度的民族气节和正义感,树立了远大的学习志向,日后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那个峥嵘岁月里,昌乐中学默默无闻地接纳和庇护远方的学子,在血与火的年代里守护着昌乐及鲁中地区教育文化的血脉。而那万余名流亡师生,就像万余名“抗战种子”。他们在战火中,用自己颠沛流离的读书救国经历,写就了一篇“少年中国新说”,呐喊出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教育的伟大的精神——人民为了民族复兴自救、幸福生活的梦想,而积蓄永恒的奋斗前行的力量。
  参考数据:《昌乐县志》、《昌乐一中七十年》、《潍坊晚报》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